人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材(整本书)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材(整本书)](https://img.taocdn.com/s3/m/278ee5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b.png)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材(整本书)
本教材共分为十单元,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
品德与生活等多个方面。
其中重点介绍了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四个季节以及相关知识。
每个单元都配有配套的听力材料,并且它
们都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设计的。
在语文方面,本书重点包括拼音、认读字词、加点字音等内容,并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例如课文、儿歌、小故事等等。
同时,
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话和朗读等实践活动来
帮助学生自信地用汉语表达。
在数学方面,本教材主要介绍了计量应用、时间计算、几何体验、数据统计和实物计数等知识点。
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提供了多个简单实用的数学工具,例如量尺、计算器等。
在英语方面,本书通过有趣的图画和音频材料,引入简单的英
语单词和句子,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研究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听
说能力。
在科学方面,本教材以生态环保和身体健康为切入点,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水和食物等等,帮助学生了解身边事物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值得一提的是,本教材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
通过故事、诗歌以及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和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本书是一本非常丰富多彩而又有趣味性的教材,它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相信,在这本书的帮助下,学生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愉快地成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统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9ee1f1650e52ea541898c8.png)
(2)“日积月累”分类汇集
通过《日积月累》栏目有计划地分类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如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俗语、 蒙学读物、文化常识等,这些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背诵、积累。 《日积月累》也成为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养分的重 要来源。
(3)蒙学读物精心安排
《三字经》更具经典性、教育性,文字相对浅易,读起来朗朗上口, 就从中直接节选了两段文字作为识字课文《人之初》。 《弟子规》较难懂,有些内容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就节选合适的 内容安排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里,让学生在读读背背中 感受其内容,理解上不作过多要求。 《千字文》理解起来难度大,生僻字多,但它是历朝历代书法家最 喜爱的书写题材,传世作品多,就将其部分内容与综合性学习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中的书法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千字文》 的文化魅力。
(一)强化文化育人 1.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编排 2.革命传统教育润物无声
1.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编排
(1)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 (2)“日积月累”分类汇集 (3)蒙学读物精心安排 (4)古诗词分层掌握
(1)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 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 原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其中,古诗词共编入112首, 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全部入选外,另选入37首。编入 了文言短文14篇,古典名著3篇。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 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 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 学习传统文化。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整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整册)](https://img.taocdn.com/s3/m/18b476d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8.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整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三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
为了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研究目标和教学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做以简单的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研究活动。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
此外,课本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灵活栏目,划分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二、课本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课本对每个单位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花钟》完美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花钟》完美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0b8b0f19e8b8f67d1cb974.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48--50页【教材分析】《花钟》一文主要写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现象。
本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以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最后还谈到了植物学家修建“花钟”这一做法的奇妙。
全文体现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选编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一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及原因,激发起学生观察与思考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仿写句子。
【教学目标】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5.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一、导入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这么多花真可谓是——用书中的话进行概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3.过渡语:同学们闻到花朵的香味了吗?你们喜欢这些花吗?让我们带着花朵娇艳,花的芬芳,走进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成果展示1.词语2.会认字(去拼音)3.会写字(1)按结构分类识记(2)指导书写:醒、修(3)学生练写,展评4.找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花钟”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并用“____”画出来。
三、品读课文,精读悟法1.同学们,花钟上花儿朵朵,课文中花仙子们更是争齐斗艳,热闹非凡。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08abcb71fe910ef12df8ac.png)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82b0289e314332386893d7.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作者描写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抓住了其“绿”、“深”、“清”、“幽”的特点,接着以“最有趣的,当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活泼、调皮的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阳光一照,其越加色彩斑斓,妩媚动人。
不知不觉,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摹,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2、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读第二段:⑴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⑵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⑶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⑷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⑸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3、读第三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8b8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c.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单元概述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排。
每个单元都包含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识字写字、词语积累、语文园地等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课文数量与特点本册教材的课文数量适中,既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又不会过于繁重。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文。
这些课文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文学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语言表达与韵律感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课文中还融入了韵律感的培养,通过儿歌、童谣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审美能力。
四、生字词学习与掌握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环节,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生字新词。
这些生字词的选择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又能够满足他们阅读和表达的需要。
五、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中还设计了多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如阅读交流、角色扮演、故事会等,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专题组织与单元设计每个单元的专题组织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内容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元设计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七、练习设计与呈现方式教材中的练习设计科学合理,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拓展能力的训练。
练习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图文并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练习题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材特色与改革力度本册教材在保持传统语文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内容的引入力度。
同时,教材在版面设计、插图使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尝试,使教材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学习习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f6029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8.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5篇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解读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
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本单元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
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可结合与本册课本配套的课外读本第一组,引导学生在早上及午休时间自行阅读。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定为:1.通过各种方法识字本单元的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汉字,能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第1、2课,并能背诵第3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教材解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教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1167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9.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教材解析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教材解析篇1一、回顾课文1、回顾课文题材及主题。
(1)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第二单元的复习整理,以及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第二单元学习的是寓言故事。
首先,我们来复习4篇课文的题材,以及道理。
《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教育我们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是中国当代寓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两篇都是中国寓言。
(2)《鹿角和鹿腿》是外国古代寓言,选自伊索寓言,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池子与河流》是克雷洛夫寓言,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取。
这两篇都是外国寓言。
(3)瞧!不同题材的寓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蕴含着道理。
2、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克雷洛夫、拉·封丹、莱辛。
3、中国的寓言出自哪里呢?那可是会让你引以为豪的。
寓言出自《战国策》《列子》《庄子》《三国志》等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所谓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所谓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中国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4、解决难点:《守株待兔》是人与动物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池子与河流》是事物与事物的故事,当然动物与动物,人与人的故事,我们也学过很多。
《鹿角和鹿腿》则是同一只动物身体的两个部分。
同学们,寓言故事可以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你肯动脑思考,生活处处是学问呢!二、学习词句1、结合ppt进行日积月累部分,进行师生交流。
你们提前搜这两个故事,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些成语故事吧!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421d112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4.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在2019年秋季学期就要全面启用,对于这个新的教材,有什么特点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基本编排思路与总体面貌基本编排思路:三位一体1. 精读2. 略读:迁移运用、粗略地读3. 课外阅读:延伸多篇、延伸整本书基本编排思路:双线组元1. 人文主题2. 语文要素核心概念:语文要素1. 必备的语文知识2. 基本的语文能力3. 适当的学习策略4. 良好的学习习惯二、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编排特点选文内涵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1. 品质2. 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3. 保护想象力,重视儿童情趣4. 激发对世界的好奇心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1. 古诗课文2. 文言文课文3. 日积月累4. 专设单元介绍中国古代文化成就5. 民间故事6. 目标:了解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增进传统文化认同;提高自豪感承前启后,促进学生阶段性发展1. 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2. 第一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3. 第二单元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4. 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5. 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6. 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7. 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8. 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语言实践活动指向阅读与表达的真实需要1. 阅读量增大,词汇量扩大2. 对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的要求3. 语言表达的对象意识、目的意识4. 语言表达的思维含量5. 信息交换的有效性编排特殊单元,进行专项突破1. 习作单元板块功能(1)导语:单元导入(2)精读课文: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3)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4)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诊断(5)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6)习作:形成单元学习成果2. 综合性学习板块功能(1)篇章页:明确任务(2)课文:围绕话题,引出要求(3)活动提示:具体指导(4)综合性学习:总结(兼顾口语交际与习作)充分考虑年级特点,扎实提升学生表达能力1. 三年级口语交际的重点(1)倾听:边听边思考,筛选信息,捕捉重点;提高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2)应对:强调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3)表达: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更巧妙地达到交际目的2. 习作(1)记实类:写清楚事物、写清楚过程(2)想象类:大胆、奇特、有趣(3)实用类:写清楚信息。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免费范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免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ad6ae00b4e767f5bcfced2.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册教材保持和发扬了前五册教材的特色,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厚的人文底蕴,新颖活泼的呈现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和练习设计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分析教材(一)教材内容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
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从全册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分别安排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 等8个主题单元,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从各主题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从多方面选材,充实和丰富主题。
如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课文从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等都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与延伸。
再如本册的第二组教材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翠鸟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翠鸟](https://img.taocdn.com/s3/m/4e9b9e69b307e87101f696e3.png)
5 翠鸟海珠区基立道小学仇雅琴【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翠鸟之所以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点是不可分的。
)【学习者特征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的经验和基础,已经常常自学生字,这些会对本课生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本班学生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及被认可的需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同时,学生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这些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3、学生能根据工具书、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自己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他们对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乐于在留言板上写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4138a2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2.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2022年春期统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2021春期统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1436a1a300a6c30d229f3c.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 “体会传统文化” “关注精彩发现” “发挥无限想象” “追忆幸福童年” “探索自然奥秘” “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b5bc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f.png)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27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快乐。
本人任教本班语文两年,对全班每位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而对本册内容的学习不会有困难。
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4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话说社区,课文分三部分,一是介绍社区概况及社区的作用;二是介绍农村和国外的社区;三是通过活动比较社区的变化。
第二单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课文分三部分,一是寻找家乡;二是贴画家乡;三是热爱家乡。
第三单元时东西南北中,课文分三部分,一是了解祖国的版图;二是了解祖国的行政区设置;三是趣味识记巩固部分。
第四单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课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图文并茂地表现了地球家园的美丽多姿,并以“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第二部分介绍了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球体组成,并以高山、森林、大海、草原的图片反映了地球多姿多彩的面貌;第三部分以麦哲伦的故事为主线,了解大洲和大洋;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大洋、大洲面积和位置的认识;第五部分是本课总结性的页面,让学生说说或写写对地球的祝福语,激发其对地球的热爱,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目标:1、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2、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籍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了解祖国的版图,知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知道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能通过活动按照要求说出一些行政区的名称,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相应得位置;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孜家乡的思想感情。
4、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古人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ef7b4af02d276a200292ef6.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部分:教材总析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注重体现教材的“民族性”特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讴歌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4.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教材内容的安排立足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
6.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营养,并且注意研究、学习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母语教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7.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和典范性。
其标准是:(1)所选课文力求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2)题材、体裁、风格力求丰富多样,整本书或整套书的内容应体现合理的文化构成;(3)广开“材”路,多编少搬。
8.坚持“集思广益,开门编书”。
一方面在编写组内部倡导精诚合作、精益求精、超越自我、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语文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士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走编写人员、课程和教学专家、第一线教师“三结合”的教材编写的路子,使教材建设能够真正凝聚起集体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三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
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1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以及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每个专题人文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分别出现两次。
二、教材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以专题组织教材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
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
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习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
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容的整合。
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
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
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
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
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容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
单元各部分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
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
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
如《想别人没想到的》。
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
单元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
精读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
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容。
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
如,《荷花》一课,在结尾段的旁边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寓言两则》一课,在第一则寓言的标题旁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如,《珍珠泉》文后,学习伙伴说“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浮现课文的情景,把语言文字符号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较好的方法。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容。
如,在《翠鸟》的第三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啊!”用意是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动作描写。
在《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学说的那段话背下来。
”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
2、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同时,在部分课文的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练笔”的容,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
如,“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
”这些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容的整合和创新为了更好地体现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
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
口语交际的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部分。
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
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2、习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
习作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
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容的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容。
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
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
3、我的发现。
根据中年级特点,拓展了“我的发现”的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
在语文园地中,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反义词的特点;比喻句的不同形式;反问句的作用;区别同音形近字;区别音形相同的异义词;分辨形同异音异义词;发现成语中叠词的运用;区分形近字。
发现的容是从本册或以前所接触过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出来。
4、日积月累,共编有三部分容。
(1)“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容。
园地一安排的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园地二是描写动物的古诗佳句,园地三是涉及思想方法的谚语,园地四是关于勤奋、专心等容的成语;园地五是古诗《游子吟》,园地六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园地七是描写关爱、友谊等容的古诗名句,园地八是歇后语。
(2)“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
语文园地二、五、六、七中安排了四次集中识字的容,园地二是反义词,园地五是关于植物的儿歌,园地六是关于调料的俗语,园地七是形近字组词。
这四组识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识一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