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制约因素
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生态重建及启示
改善 , 但环 境 恶 化 的趋 势 依 然 严 峻 。局 部 改 善 主
要得 益于 自流灌 区 的扩 大 、 黄灌 区 的 发 展 以及 扬
各种 治理 工程 的开 展 。据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 第三 次 荒 漠化 和沙 化 监 测 报 告 显 示 ,99~20 19 04年 的 五 年 期 间里 , 区荒 漠化 面积 总体 减 少 22937公 我 3 2 . 顷, 减少 幅度 为 73 , 均 每 年减 少 4 8 . .% 平 6547公 顷 , 均减 少幅 度 为 15 , 这 一 趋 势 仍 掩 盖 不 年 .% 但
了荒漠 化在 一些 地段 的范 围扩展 和程 度升级 。 总体来 看 , 国以来 , 夏 中部 干 旱带 的发 展 建 宁
原和干草原 的过渡带 , 态系统异 常脆 弱。从经 生
济地 理角度 来讲 , 它是 我 国北 方 农 牧交 错 区 , 自 其 然特 点集 中体现 为天 然 水 资源 缺 乏 、 降水 量 少 、 土
程度。只有 自 然资源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 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关键词 : 生态重建 ; 人文贫困; 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 : 1 1 1 X 7 .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9 12o 】4 o4一 4 10 —2 2 (0 8o —0 8 o
宁夏 中部干旱带是指宁夏中部地 区多年平均
人 文贫 困 在 文 化 的三 个 层 面 即物 质 文 化 、 制
建 国以来 , 气 候 变 化 、 口压 力 、 发 过 度 在 人 开 及政策 失误 等 因素 的影 响 下 , 夏 中部 干旱 带 的 宁 生态环 境 总体 上 向着 退 化 的方 向变 迁 , 境 退 化 环 又 主要 体 现为 土地荒 漠化 。
宁夏省各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发展现状
宁夏省各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发展现状何海蔚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工13-1 130534119摘要:宁夏位于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接合部位,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加之地貌类型多,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城市绿化也不算高,许多天然生态问题制约了宁夏各城市的优化发展,城市生态的建设取决于地区的基础环境,而宁夏一面努力克服自身的条件差异一面全力建设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生态宁夏绿化测评前言:宁夏省银川市是我的家乡,生长在大西北的我也曾羡慕南方城市的小家碧玉,然而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地区差异所决定的,宁夏的生态环境虽然不是一碧万顷,虽然总是漫天黄沙,但是却也有着浓浓的历史韵味。
宁夏的建设者们发动自己的才能让它扬长避短,努力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并发扬它的地区特色,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不足,让这里的城市越来越适宜人们居住。
1.城市生态1.1城市生态的定义城市生态(ecopolis或ecocity或ecoville或ecological city或ecovillage)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果。
虽然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已于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召开过4次,但对于生态城市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都发表过各自的见解;一些国家还提出了生态城市发展原则。
1997年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撰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1.2城市生态的主要特点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1.2.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试述宁夏地区干旱成因及防治对策
试述宁夏地区干旱成因及防治对策摘要:通过对宁夏地区持续干旱成因(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及干旱暴露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干旱成因;问题;防治对策近几年来,宁夏地区的持续性干旱加剧了本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退化,并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造成本次长时间干旱的原因主要有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
1气象因素1.1自2004年秋季以来,热带太平洋地区发生了一次弱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海洋状况已基本接近正常。
但该事件可能是造成宁夏地区降水偏少的原因之一。
1.22005年上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较常年同期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位置偏西,但其脊线位置偏南,使热带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偏南,宁夏地区难以出现大范围的明显降水天气过程。
1.3区域气候变化受季风进退及强度异常的年际变化影响显著。
2005年5月第6候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常年同期相比偏晚,强度偏弱,是造成宁夏大部分地区前期降水持续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1.4青藏高原积雪与宁夏地区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反相关系。
2005年以来,各月青藏高原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偏大,积雪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是造成宁夏大部分地区前期降水持续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1.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自2004年秋季以来宁夏各地大部分时间气温偏高,特别是2005年春季以来气温持续偏高,4月份以后偏高尤为明显。
其中4月份平均气温为11.80 ℃,较常年同期偏高2.70 ℃;5月份平均气温为17 ℃,偏高1.80 ℃;6月平均气温为21.30~24.40 ℃,较常年同期偏高2.90~3.50 ℃。
由于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降水持续偏少,加剧了旱情的发展。
2人为因素宁夏地区近几年出现特大干旱,除特殊的地理环境及自然降水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等客观自然因素外,还存在一些主观的人为因素:2.1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设备损毁严重,导致整体抗旱能力降低。
宁夏地区各类蓄水工程大部分修建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这些工程先天存在不足,病险隐患多,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运行年久失修,设施日趋老化,不能充分发挥蓄水保水作用,在旱灾发生时,其抗灾能力顿显脆弱,2004年秋季干旱发生时,宁夏地区水库和塘坝蓄水明显减少。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 日照充足强烈干燥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日照充足强烈干燥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日照充足,气候干燥。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宁夏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农业、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阐述宁夏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当地的影响。
一、地理特征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沙漠环绕其大部分区域,尤其是海西蒙古沙漠、贺兰山沙漠和洪水河沙漠。
这使得宁夏面临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
加之海拔较高,地势相对较低,山地较少,水源稀缺,使得干旱气候在宁夏地区得以进一步加剧。
二、农业宁夏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农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由于缺乏充足的水资源,农作物种植面临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农业模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然而,宁夏人民积极探索适应干旱气候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利用滴灌、节水灌溉等水利技术,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适应性强的农作物、耐旱性较强的植物得到了广泛种植。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宁夏干旱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三、人居环境干旱气候对宁夏的人居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缺水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宁夏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供水条件。
特别是利用地下水资源,建设了大量的水井和水塔,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宁夏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公园和植树造林,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的舒适度。
四、生态环境干旱气候对宁夏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宁夏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沙尘暴频发。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宁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进行荒漠化治理,加强沙漠边缘的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暴的频发。
同时,在资源利用方面,宁夏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大力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之,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这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然而,宁夏人民勇于探索、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在适应干旱气候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宁夏将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力解决宁夏水生态文明建设难题
全力解决宁夏水生态文明建设难题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宁夏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加上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宁夏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难题,建设水生态文明,已成为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面临的难题1. 水资源短缺宁夏地处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76毫米,属于严重水资源短缺地区。
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发,致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 湿地退化宁夏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由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化的扩张,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湿地生态功能逐渐丧失。
3. 河流水质下降由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直排和非点源污染,宁夏的河流水质普遍下降,部分河流已经变成了“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
4. 水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由于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人们的水资源消费观念较为浪费,缺乏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意识不强,水资源管理缺乏长远的视野和规划。
二、解决的路径和措施1.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宁夏地处干旱地区,必须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的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采取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推进水利工程的节水和高效利用,确保水资源供应和需求的平衡。
2. 加大湿地生态保护力度宁夏要加强湿地保护,划定湿地保护区,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的原貌和生态功能。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扶持和投入,提高湿地保护的政策力度,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工业和农村污水的治理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加大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水污染治理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积 35 .8万 亩 ,粮食 减产 2 .6亿 k ,农业 总 损 76 3 26 g 失达 2 2亿 元 。通 过 对 19 9 1~20 0 5年 各 年 受 旱 面 积 、成 灾 面积 与粮食 减 产 量进 行相 关分 析 ,发现 受 旱 面 积 、成 灾 面积 与粮 食减 产 量存 在着 二次 增 函数 关 系 ,而且 ,成灾 面 积 与 粮 食 减 产 量 的 相 关 性 更
维普资讯
中国防汛抗旱
20 0 7年 第 1期 (0 7年 3月 ) 20
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任 可 ,吕娟 ,屈艳 萍 ,苏志诚
(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发展和 改革 委员会 ,银川 7 0 0 1 50 1 2 .水利部 防洪抗 旱减 灾工程 技术研 究中心 ,北 京 10 3 ) 00 8
的分析得 出,中部 干旱 带 多年 平 均 降水 量 仅 为
26mm,分别 为 全 国和 黄 河 流域 相 应 值 的 3 % 和 4 8 5 % ;年平 均降 水量 基本 上在 20~ 0 5 0 4 0mm之 间变 化 ,对 年 平均降 水量 作 2年移 动平 均处 理后 ,可以 看 出年 际变 化 幅度较 大 ,降水 量最 大年 约为 最小年
风 沙土 占一 半 以上 ,土壤 蓄水 量 小 ,易 发 生 干 旱 。 地带 性植 被 为干 草原 和 荒漠草 原 ,植 被 以稀疏 低 矮 的 旱生 、超 旱生 植物 为 主 ,植 被 覆 盖 率不 足 2 % , 0 水 源涵养 能 力差 、水 土 流失严 重 ,生 态环 境 恶劣 。
经济和生态效益 。但 是 ,由于扬水工程水 价过低 、重 建轻管严重 ,水 窖 和集 水 场等 标 准 低 、集 水效 率 较 差 。 目前 ,该量薄弱 ,抗旱减灾形势依然严峻。
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论述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
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论述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宁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在宁夏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谈论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时,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自然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
首先,宁夏位于中国的内陆干旱地区,气候干燥且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限制了宁夏农作物的选择和生长周期。
鉴于此,宁夏的农业主要以干旱作物为主,如黄花菜、苜蓿和酥梨等。
其次,宁夏的土壤多为黄土和荒漠土壤,贫瘠且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宁夏农业发展注重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如施加有机肥料、合理轮作和植树造林等。
此外,宁夏的水资源相对较为紧缺,尤其是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导致水土流失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农业区位的选择上需要考虑水源的可用性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和农产品加工等。
首先,宁夏的农业区位选择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农产品销售的机会。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宁夏与沿海地区的交通和物流运输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因此,宁夏的农业发展应该注重与周边省市的市场联系,发展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色农产品,并积极开拓内地市场。
其次,交通的便利程度对农业区位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
宁夏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时间和条件。
因此,宁夏的农业发展需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宁夏还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加工工序提高价值链,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综上所述,宁夏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
在自然方面,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因素对宁夏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经济方面,市场需求、交通和农产品加工等因素也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了实现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宁夏中部干旱带水利建设与发展目标
宁夏中部干旱带水利建设与发展目标摘要针对新形势下同心县中部干旱带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同心县发展中部干旱带水利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的关系,提出新时期加大同心县中部干旱带水利建设的措施及目标。
关键词水利建设;农民生活;生产条件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45-02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这里的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冻害、风沙等危害时常发生。
一遇干旱,便颗粒无收,当地群众仍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境地。
多年来,我县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统一规划,有序展开,启动了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加快了中南部地区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高效节水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地缓解了我县干旱带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大山里的老百姓也喝上了爽口的自来水,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对抗击旱灾、促进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1中部干旱带存在的突出问题1.1水资源短缺,持续干旱加剧了供需矛盾我县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干旱缺水是中部干旱带的主要表现。
过去是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现在已成为十年九旱、十年十旱,天不下雨是一个定律。
建国以来,我县干旱年数达48 年,干旱几率达72% ,旱是必然的,不旱是偶然的。
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重大旱灾频繁发生、间隔时间缩短、危害加重,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降水最枯年份。
如此少的降水,无法满足需水要求,从而造成部分基础设施受损、水环境继续恶化。
1.2水土流失严重,使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首先,恶劣的自然条件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具体表现有:一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造成沟头延伸,沟底下切,沟坡滑塌,使一些沟掌、沟坡、沟沿较好耕地遭到冲刷流失,并使不少土地丧失利用价值。
加之有些地方因水蚀和重力侵蚀作用,经常发生滑坡崩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二是土地质量下降,危害农业生产。
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
Company
LOGO
汇报内容
1 2 3 4
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地理概况 宁夏马铃薯生产概况
彭曼公式简介
土壤水分方程式及水分利用效率
Company Logo
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一)
中部干旱带主要包括红寺堡、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 全部,以及中卫市、中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吴忠 市利通区的山区部分,总面积为35115km2,总人口 131.3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0%,在自治区的发展中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部干旱带人均纯收入不足700 元,盐池、同心、红寺堡、海原仍是国家和自治区贫困 县。 中部干旱带地处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东部,地势南 高北低,东高西低,地貌类型南部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 主,北部为丘陵台地,海拔高程在1300~2400m,区 域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植被覆盖率不 足20%。
彭曼公式简介(一)
参考FAO提供的绿色草地的蒸散量。
ET0 0.408( Rn G ) ( 900 )U 2VPD T 273 (1 0.34U 2 ) (3 1)
Company Logo
彭曼公式简介(二)
彭曼公式简介(三)
土壤水分平衡方程
简易平衡方程为: ET=V1-V2+(1-r)∑R+ P 式中,V1、V2分别为某时段开始和结束时一定深 度土层内的土壤贮水量,可由土壤重量含水量与 土壤容重的乘积来确定。r为平均径流系数,∑R为 某时段累计降水量,P为灌溉量。 土壤水分总储量是指一定深度土层内贮存的水分, 由下式计算:
companylogo宁夏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宁夏气象服务中心companylogo汇报内容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地理概况companylogo中部干旱带地理气候概况一中部干旱带主要包括红寺堡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全部以及中卫市中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的山区部分总面积为35115km总人口1313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0在自治区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浅谈宁夏土地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宁夏土地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李庆波【摘要】分析了宁夏土地风蚀、水蚀、盐渍化3种荒漠化类型以及宁夏荒漠化土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宁夏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1(052)010【总页数】2【关键词】荒漠化;成因;防治对策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黄河上中游,绝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包围,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面积289.8万hm2,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55.8%。
土地退化已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1 宁夏土地荒漠化类型及分布1.1 荒漠化类型我国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4种类型。
根据宁夏的自然条件,其荒漠化主要表现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3种类型。
1.2 荒漠分布风蚀荒漠化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吴忠市的大部分地区和中卫市的部分地区)。
水蚀荒漠化类型主要分布在南部黄土丘陵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同心县和固原市原州区的部分地区)。
盐渍化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北部灌区(石嘴山市、银川市和吴忠市的部分地区)。
2 宁夏荒漠化形成原因形成荒漠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可概括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荒漠化与整个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改变有关。
同时,人类活动也对荒漠化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局部范围内荒漠化进程的加剧。
2.1 自然原因2.1.1 气候原因宁夏地处我国内陆,年降水量一般在300mm以下,从南至北降雨量逐步递减。
而且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冬春降水量较少、夏天降水相对集中,降水量最大值一般出现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一期间的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南部地区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如此集中的降水期,极易造成洪水导致强烈的土壤侵蚀,引发水蚀型荒漠化。
宁夏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宁夏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马宇宙1 宁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现状1.1 宁夏生态建设基本情况宁夏跨暖温带半湿润区至温带干旱区三个气候区,处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荒漠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及北方的环境脆弱带,其中3/4属干旱、半干旱区域,对气候波动反映敏感,属于环境变化频率高、幅度大、多灾易灾的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灾害多发,植被稀疏,森林资源匮乏。
宁夏地域面积虽小,却涵盖了西北地区所有的生态类型,有草原、森林、荒漠、湿地、农田等。
全区按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山、川、沙三种类型。
其中,北部引黄灌区国土面积占自治区的1/4,耕地面积不足全区的1/3,而生产的粮食和创造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区的2/3以上,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9/10,是自治区的精华地带。
中部风沙干旱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5%。
宁夏也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97.4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57 .2%,其中沙化土地118.3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22.8%。
1.2 宁夏生态进展分析近年来,宁夏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基础工程,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工程,针对全区天然草原长期超载高度和严重退化的现实,2003年宁夏遮全国率先实行全省范围禁牧封育。
自治区实施“草畜产业”工程,每年整合安排专项资金5 000多万元,重点扶持发展人工种草。
通过以上举措,生态状况初步改善,宁夏生态建设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呈现出“质量与效益同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特点。
2 宁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及突出问题2.1 生态环境自然演变呈现不断退化的趋势宁夏的生态状况、环境承载力仍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呈现不断退化的趋势。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宁夏自然条件严酷,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二是自然生态十分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有的区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根本就难以恢复。
加快实现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与草畜产业发展目标
宁夏 中部 干旱 带旱 作 节水农 业示 范 区位 于东经
1 4 1 1 73 北 纬 3 。 6~ 3 。 5 , 围 包 括 0 。7~ 0 。 9 , 6O 9O 范
热月 平均 气温 2 " 2 C. 旱 、 2- 4。 干 - , 风沙 、 沙尘 暴等 自然
荒 漠 草 原 , 被 以 稀 疏 低 矮 的 旱 生 、 旱 生 植 物 为 植 超
略 的一项具 体 行动 . 了加 快 宁 夏 中 部 干旱 带 的生 为
态环 境治 理 , 底改 善 当地 的生态 环境 及生 产条 件 , 彻 是推 动 当地社 会经 济 发 展 的一 项 重 大决 策 , 是 一 也 项造 福 广大群 众 的 民心 工程 和德 政工 程. 为此 , 本文
度逐 年加 重 , 已到 了“ 十年 十旱” 的境地 . 大部 分地 绝 区 年降雨 量 1 0 0 7  ̄2 0 mm. 阳总 辐射 量为 57 4 太 1 ~ 6 5 / , 夜 温 差大 , 6MJ m 昼 0 年平 均 气 温 7 8℃ , ~ 最
1 生 态 气 候 条 件 和 资 源 禀 赋
市 香 山地 区 及 农 垦 长 山 头 农 场 , 及 8个 县 ( 、 涉 市
布不 均衡 , 9月 的降雨 量 占全年 降水 总量 的 6 7 0
~
7 . 0 年蒸 发量 达 22 0 28 0mm. 表 水 矿 化 0 ~ 0 地
收 稿 日期 : 0 10 —0 2 1 —2 1 基金项 目: 宁夏 科 技 厅 软 科 学 支 持 项 目 ; 宁夏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 助 项 目“ 宁夏 中部 干旱 带 生 态 环 境 调 查研 究 ” A 0 9 (B0) 作 者 简 介 : 国 华 (9 7 ) 男 , 杜 1 5 一 , 宁夏 中宁 人 , 教 授 , 士 , 要 从 事 园 林 与社 会 学研 究 . 副 硕 主
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与生态治理措施
害形式出现 。多年平均水面蒸 发量在 1 1 ~1 0 m (6 1)干 2 0 60 m E0 ,
旱指数在 3 。 ~8
13 社 会 经济情 况 .
中部 干 旱 带 是 国 家重 点 扶 持 的贫 困地 区之 一 ,总 人 口 1 70 万人 , 4 .0 区域以农牧经济为主 , 草畜产业及劳务输 出是主要 产 业,现有耕地面积 4 .5 56 万公 顷 ,其 中保 灌水浇地 64 万公 .2 顷 ,旱耕地 3 . 92 3万公 顷,旱耕地长期 “ 靠天吃饭 ” ,单产不足
13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主 要依 赖 于 过 境 的 黄 河 水 。 /, 按 自然 地 理 条件 全 区分 为 北 部 引 黄 灌 区 、 中部 干 旱 带 和 南 部
山区。 部引黄灌区面积 占 2 .j, 北 53l 灌溉 面积 3 ; 6万公 顷, 素有“ 塞 上江南” 之称 ; 中部干旱带面积 占 4 .%, 资源贫乏 , 5 9 水 土地 荒漠 化、 沙化严重 , 人畜饮 水困难 , 已发展扬黄灌溉 1 . 万公 顷 ; 2 0 南部 黄土丘陵区面积 占 2 . %, 88 水土流失严重 , 是国家重点扶 贫地 区 之一。全 区资源型缺水 、 工程 型缺水 、 质型缺水问题十分 突出。 水
11 自然条 件 .
中部干旱带 是指宁 夏 中部多年 平均 降水量在 20 0m 0 ~4宁夏径流最 少的地区 ,区域内有 l 4条河流 , 均为季节性 河流 , 多年平均 径流深在 2 m 5 m以下 , 中海原 县南 其
华 山 以 南及 罗 山在 1 m 以上 , 余 大 部 分 在 1 m Om 其 O m以 下 , 卫 中
5k/6 m , 产 力低 下 。 其 中盐 池 、 0g6 7 生 同心 、 红寺 堡 、 原 、 州 区、 海 原
宁夏中部干旱带盐中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 3 . 7 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 1 0 7— 7 1 2 1 )7—16— 3 1 0
我 国公路 网总里 程 “ 一 五 ” 达 384万 k 五年 十 末 9. m, 新增 6. 39万 k m。其 中 , 高速 公路 由“ 十五 ” 期末 的 4 1 . 万 k 发展 到 74 k 位 居世 界第 二 。高速 公路 的飞 速发 m . 万 m, 展极 大 的改善 了我 国的交 通运输 环境 , 力 的促进 了国 民 有 经济 和社 会 的发展 , 国 民经 济 的稳 定发 展和 人 民生 活水 对 平 的提高起 到越 来越 重要 的作用 。然 而 , 高速 公路 属 于全
然界功 能齐全 、 构最 复杂 的生物 资 源库 和基 因 库 。19 结 90 年我 国人均森 林 面积 0 1h 不 足世 界平 均水 平 的 15 .2m , /。 近年来 , 境 不 断 恶 化 , 旱 半 干 旱 地 区 森 林 覆 盖 率 为 环 干
维系 干旱地 区生 态平 衡 , 可 能地减 少 高速 公路 建设 尽 对生 态环 境 的干扰 是 高速 公 路 建 设 规划 的基 本 理念 。对 于西部 生态 脆弱 地 区进 行 高速公 路建 设 , 以盐 中高速 公 路
5 %左右 , 加剧了土地荒漠化、 土壤沙化、 土壤侵蚀 、 水土流
失等进 程 ; 西北 地 区是我 国重 要 的草 地 资 源 分 布 区 , 池 盐 县原是 牧业 县 。按 草 场情 况 、 阳坡 、 地植 被生 长 节 律 阴 草 等条 件 , 因地 制宜 的科 学放 牧 未 能被 普 遍 遵 循 , 大 面 积 使 草地得 不 到更 新 , 良牧 草 无 论从 数 量 和 质 量 上 都 在 下 优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宁夏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短暂,而春秋过渡季节较短。
年平均温度在8-10°C之间,降水总量非常有限,仅为100-200毫米左右,同时空气干燥。
中部和南部的气温较高,高达35-39°C,而北部和西部的气温相对较低,约为28-33°C。
该地区的气温差异较大,尤其是昼夜温差大,冬季晴朗无风时,夜间气温可以骤降至零下10°C以上。
1.干旱特征:由于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得不到大力湿润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加之河西走廊的山脉屏障阻挡了湿润气流的进入,导致宁夏的降水量非常有限。
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大部分地区是荒漠或半荒漠地带。
同时,降水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导致干旱状况严重。
2.寒冷特征: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北部和西部地区。
由于盛行西北气流,这些地区的冬季气温可低至-20°C以下。
而且,冬季降水较少,主要以雪或少量的雨水形式出现。
3.炎热特征:夏季炎热而短暂,气温较高,特别是中部和南部地区。
夏季平均温度在32-35°C,最高可达39°C以上。
同时,由于降水不足,夏季往往伴随着旱灾。
4.昼夜温差大:宁夏地处内陆,地势高低起伏大。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没有云层的遮挡,地面散失的热量很多,导致夜间气温骤降。
因此,昼夜温差可达10°C以上,甚至超过20°C,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便。
5.干旱确为主要特点:总体而言,宁夏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
气候燥热、降水稀少、蒸发潜力大、蒸发和降水失调严重,气候干旱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了解宁夏的气候情况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宁夏需要合理规划农业生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耐旱作物和农业管理模式。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生态方面,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宁夏地区的生态质量。
加快建设宁夏中部干旱带罗山天然生态屏障的对策与措施
9 6 。为维 护罗 山 资源 安 全 , .% 就要 积 极 推 行 森 林 资 源 安 全责 任制 , 立 科 学 完 备 的 防 灾 减 灾 预 警 体 系 和 防控 体 建 系, 逐步 建立 与 各 级 政 府 和 社 区群 众 的联 防联 治 长 效 机 制, 健全 森林 资源 监督 体 系 , 持依 法治 理保 护 区 , 决 打 坚 坚 击 破 坏保 护 区 自然 资源 的违法 行 为 , 使野 生动 植物 有 一个 休 养 生息 的 良好 环 境 。
展 目标 , 一 步加 大工 作 力 度 , 快 建 设 干 旱带 罗 山生 态 进 加 屏 障 。为此 , 出以下发 展对 策 与措施 。 提
1 下大 力 气保 护好 罗 山现存 的 自然 资 源 , 护 区域 维
生 态 平衡
自 保护 区有 效保 护 了经 济 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的 战 略 然
2 着力 抓好 重点 生态 工 程 , 改善 干旱 带 自然环 境
大 力巩 固保 护 区天 保 工程 、 三北 防护 林 工 程 、 耕 还 退
十几万 只家 畜 的生命 水 源 区 , 当地 人 民群 众 称 为 “ 亲 被 母 山” 。加快 保护 区发 展 , 设 宁 夏 中部 干旱 带 罗 山生 态 屏 建
给 群众 带来 利益 。
林 , 步形 成 布局合 理 , 能 齐 全 , 构 科 学 , 逐 功 结 乔灌 草 相 结
贫 困 , 步 走上 生产 发展 、 活 富裕 、 态 良好 的文 明 发展 逐 生 生 之路 。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生态利用研究
而且 对减 轻宁 夏境 内风沙 危害 及促 进宁夏 经济 发展 都有 十
干旱 是该 地 区发生 最频 繁 、 危害最 大 的 自然 灾 害 , 干旱 主要 发生 在 春季 和 夏季 , 但 秋 旱 一旦 发生 , 影 响极 为严 重 。 干旱 和大风 使该 区域 风蚀活 跃 、 沙化 严重 , 成 为沙 尘东 移 的
St u d y o n L a n d Ec o l o g i c a l Us e o f t h e Ce n t r a I Ar i d Z o n e i n Ni n g x i a
WA N G R o n g - l a n( N i n g x i a L a n d S u r v e y P l a n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Y i n c h u a n ,N i n g x i a 7 5 0 0 0 1 )
宁夏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均, 水质较 差, 矿化度大 多在 2/ 以上 , gL 有的高达 7/ gL以上, 苦咸
水 面 积 分 布 约 占 9% 0。
16 土壤 .
干旱风沙区土壤主要为灰钙土和风沙土 , 土质 以沙土和轻壤 土为主 , 质地松散 , 有机质含量低 , 有效成分比较贫乏。黄土丘陵
河平原引黄 灌区、 中部台地丘陵风沙干旱区和 南部黄 土丘 陵山地
区。这三大区其自然特点及农业利用方 向明显不同。北部属温带
左右。 凡有河流流过 的地方 , 经河流的 积 , 中 形成较宽阔的河谷平 原, 宜于发展旱作农业生产。
干旱区 , 为平原 自流灌溉 区, 业历史悠久 , 农 为宁 夏的农业精华之
1 2 .~28 .m , 降 雨量 的 3 倍 。年 平 均 气 温 6 c , 19 0 69 m 是 2 ~1 0 ~9C
西北的粮仓 ; 中部属温带干旱 区 , 为台地丘 陵风 沙区 , 十年九 旱 ,
历史上是天 然放牧草 场 , 部分地 区发展扬黄灌溉 , 农业生产极不 稳定 , 但土地资源丰富 , 可发展旱作农业 , 是未来 土地开发 的宝贵 资源 : 南部属 半干旱半 湿润 区 , 为黄 土丘陵 区 , 宜发展 旱作 农 适 业, 但丘高坡陡 ,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需生态治理。20 年 9 极 08 月 7日,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促 进宁夏经济社会 发展 的若干意见 》 中 指 出, 宁夏要 “ 促进农 业稳定发展 , 必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 转变 4 6・来自20 年第 1期 09
宁夏农林科技
专论与综述 ・
宁夏中部干旱带移民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宁夏中部干旱带移民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门惠芹;王银惠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劣、功能作用减弱、水资源利用率低下、过度依赖化肥、资金短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强、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总页数】4页(P69-71,118)
【作者】门惠芹;王银惠
【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J], 门惠芹;雍瑞华;沙新林;路洁;张晓琴
2.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措施优化初探 [J], 门惠芹;余红
3.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J], 门惠芹;雍瑞华;张晓琴
4.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马铃薯种植现状及发展 [J], 张景瑞
5.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过程生态风险时空分异——以红寺堡区为例 [J], 王亚娟;王鹏;韩文文;刘小鹏;陈晓;孔福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制约的因素
摘要:宁夏是我国欠发达的省区之一,地处西北干旱带,降水稀少,当地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根据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北部引黄灌区三大区域。
关键词:中部干旱;气候条件;生态造林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前言
中部干旱带年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大气候水少,难以形成径流,且当地地下水量少,质差难以利用,资源性缺少,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十年九旱”是自然规律。
二、林业建设情况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市大搞造林绿化、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全市林地累计面积可达598.5万亩,就2010年新增了30万亩。
按照中卫市委、政府利用5-10年时间完成水生态造林150万亩,再造一个大南华是总体思路。
在现有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海原县大南华水生态林业工程设规模,扩大森林植被面积,提高涵养水源能力,逐年恢复和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创造稳定和谐、高效、持续、优质的自然—人口生态系统。
三、制约因素
中部干旱带退耕还林工程树种单一,林分结构差,成活率、保存率低,生态环境建设效益不明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干旱
旱灾是中部干旱带发生最频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从表1(海原县)近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看,近8年海原县降水量不足370mm,相当于全年平均降雨量648mm的56.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南北差异较大,尤以北部严重。
且旱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2003年8月降雨量达153.4mm(全县平均)。
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中部干旱带退耕还林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从《宁夏气候与农业》林业气候区划指标(表2)看,由年降雨量决定了中部干旱带大部分地区为树木不能生长区和灌木生长区,决定了林分结构差,质量低。
(二)林业投入不足
中卫市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林业的投入有限。
目前林业建设费用主要依托国家投入的项目资金,而国家支持的资金有限,投入不足和林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
(三)病虫害防治
自2001年冬天以来,鼢鼠不断侵害“中部干旱带”地区,给这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来自中部干旱带林业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仅海原县58.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中已有35万亩遭到鼢鼠危害,林木平均受损率达34%,严重危害区,幼林危害致死率达30%到50%;部分受灾严重地区,
高达40%到60%,最高达70%,中部干旱带的人工林中,约60%以上的造林地带遭遇不同程度的鼢鼠危害。
(四)认识和管护严重滞后
老百姓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对退耕还林的认识只停留在粮款补助上,片面地认为林业建设只是林业部门的事,还没有真正把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自觉结合起来。
中部干旱带地域广阔,退耕还林地点多面广,加之管护经费短缺,管护人员少,管护工作比较困难。
以及连年干旱,牲畜、羊只缺水、缺草严重,出现“偷牧”现象,林地、林木经常遭到羊只、牲畜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林木保存率不高。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搞好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高度重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弥补关系和相互作用。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绿化布局应减少耗水较多的草坪种植,要因地制宜的选用抗旱力强和需水相对较少的乔、灌、草品种,如当地耐旱的乔木胡杨、灌木沙枣等抗旱力强的树种,逐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实行移民搬迁,减轻资源承载力
中部干旱带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水平不高,人口素质偏低,计划生育政策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人口与资源发展不平衡,因而,在中部干旱带要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实行新型自主生态移民模式,即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强农村教育,建立统一的城乡劳
动力市场,促使更多农民转向第二、三产业,到川区或区外城市打工和定居,逐步将劳务经济发展变成中部干旱带最大的产业,以减轻资源的承载力。
(三)加强抗旱服务队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抗旱服务网络
1.发展固定站与巡测站相结合,加强抗旱减灾队伍建设。
2.加强旱情测设自动化建设,实现旱情信息实时、可靠、准确的传输,存贮,处理和服务有助于农业生产建设。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管护工作
1.中部干旱带鼢鼠灾害造成危害固然是严重的,防治鼢鼠刻不容缓,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同样是重要的,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退耕还林还草首先要考虑生态平衡问题。
2.要把病虫害鼠害防治与植树种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对待。
3.对树木病虫害防治要有全新的认识,要加强宣传,提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