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ch13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 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 义的倾向更加 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 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 “保持传统的专家”。
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 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
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 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
耶鲁Kline科研中心(Kline Science Center Yale) 1966
加利佛尼亚州 加登格罗夫 水晶大教堂
(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1980
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
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 审美观。
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 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
–1. 总体形象上的散乱破碎
• 拆散建筑元素之间的系统关系, 制造矛盾性与冲突性。在形状、 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 理享有极度自由,脱离了古典 的轴线与秩序,散乱解构建筑, 体量上支离破碎,疏松零散, 但变化万千。
–2. 形体具有动态,倾倒、扭 转、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
• 造成的动势或不安定效果,有 别于一般稳重肃立的建筑形体。
–
–3元素和各部份连接突然。 –4.动势:大量采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等丰富动态体型。 –5.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意。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
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 埃森曼的俄亥俄视觉艺术中心; 盖里的迪斯尼音乐厅、古根汉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
彼得·埃森曼—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埃森曼质疑建筑设计中现有的种种标准和原则,将众多其他领域
的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他所引用的理论高深晦涩,阐释作品所用的名词经常属于哲学范
畴而非数学概念。
– 美国建筑界的元老菲利浦·约翰逊曾对埃森曼作品的难解程度发出这样的 感叹:“由于他的朋友多半是美国建筑界从来没听说过的思想家和解构主 义者,因此我们无法追踪其哲学思维涉及的范围”。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Boston Public Library Addition)1973
休斯顿建筑学院(Houst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1973
达拉斯感恩广场(Thanksgiving Square Dallas,TX)1977
圣路易斯州人寿保险总公司,1977 General Life Insurance St.Louis)
–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
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 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 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
地对待装饰风格。
室内
约翰逊经典作品:
1.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成名之作:
– (Glass House New Canaan,CT) – 1949 – “密斯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三个特征:
–主张采用装饰、 –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与现有环境融合。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格雷夫斯)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约翰逊) –美国费城老年公寓(文丘里) –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莫尔)等
文丘(图)里:母亲住宅 文丘(图)里专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2、进入80年代后,又尝试着从拓扑几何学、 麦卡托网格(Mercator grid)等不同领域中借 用大量的理论术语,将他们引入自己的建筑 作品中。
– 在“柏林集合住宅”中,他使用了麦卡 托网格,将它作为通向考古发掘物的手 段。
– 在“圣地亚哥项目”中,他试图让建筑 讨论不在场的问题,以非传统的造型寻 求表达意义的其他途径,而不做可见的 东西。
主要作品:
3、新地域主义
20世纪70年代起,建筑界逐渐注重建筑的地域性问题。
注重建筑和地域文化相联系,表现地方精神和当代建筑。用以 对抗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地方建筑文化渗透。
首先是对任何权威性的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关注建筑所处
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状况,比后现代提倡的文脉主义表现得 更为全面与深刻。
佛罗里达天鹅饭店
J ·斯特林
英国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采用现代主义与古典风格结合,并加以嘲讽式的 处理,
严肃中充满戏謔和调侃的味道。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
该建筑位于一个坡地上,设计上充分利用地势的特点,形成具有强烈罗马特 点的建筑群。
建筑采用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 ,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
埃森曼的建筑思想
理论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
论的依据;
–另一部分则是把数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己某个作品设
计的引发点。
1、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
–受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的影响,埃森曼开始质疑现代主义传 统,其中最主要的是质疑现代主义秩序所根植的基础。
–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建筑 形式只是一套符号,是由建筑自身的逻辑关系演变而来,他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
1982年
–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 义的大型官方建筑。
–楼高15层,呈方块体形。
–外部有大面积的抹灰墙 面,开着许多小方窗。 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 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 小方窗之间又夹着异形 的大玻璃墙面。
–屋顶上还有一些比例很 不协调的小房子。
有人赞美它是“以古 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 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 盒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PPG总部,1984
(PPG Headquarters Pittsburgh, PA)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美国银行 1985
– (Bank of America Houston,TX)
1987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立国家银行大楼
(Bank One Center Dallas,TX)
谢尔顿艺术馆
迈克尔·格雷夫斯
是奠定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也 是一位工业设计师。
格雷夫斯的创作并不局限于建筑物,还设计日常家居 用品,如茶壶和果汁机等等;20世纪60年代,在他开
始设计家居用品时,曾遭到当时建筑界的抨击;从20 世纪70年代起,格雷夫斯将传统建筑语汇抽象化并引 入建筑设计,建成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成为后现代 主义的巨擘。
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
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有人认为, 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色块的 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 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格雷夫斯是个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 用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前卫,既认真又 玩世不恭,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有强烈的象征性、斜事性、浪漫 性。
建成后,意裔居民常在这里举行庆典仪式和聚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 场所,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建筑界对此贬褒不一。
菲利普·约翰逊
–国际主义风格的命名人,曾和密斯合作西格拉姆大厦。在 70年代认识到国际主义的局限性,探索发展的可能性,设
– 后现代往往是以传统形式作为符号加以运用,而新地域主义则是关注场
地、气候、自然条件、传统习俗、都市文脉,从中思考建筑的设计原则,
是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归属感。
马德里建筑师:莫奈奥
马德里银行大楼
– “红砖艺术” – 与历史街区协调
国家罗马艺术馆(莫奈奥)
芝柏文化中心:R·皮阿诺
位于南太平洋岛上,“棚屋、森林、村落”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
–“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 –“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
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 西中挑挑拣拣”。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的基本创作方法。
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后受解构 主义影响。
生于193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并在哥伦比亚大 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到剑桥大学深造,获得了大多数知名 建筑师没有甚至鄙视的博士学位。在剑桥攻读博士的3年时间
中,他关注于当代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最新的
理论发展。
1957年加入格罗匹乌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这位现代主义 大师领导下工作,对于现代主义具有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 在“法兰克福生物中心”的设计过程中, 他运用了D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三 种机制:复制、转录、翻译,来作为建 筑布局的主要构思。
– 而在“布谷大楼”当中,艾森曼将海底 扩大学说(place tectonics)理论作为暗喻 加以应用,表现出地球变动产生的裂痕。
第十三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 思潮
1、后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
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 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 的思潮。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
老年住宅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查尔斯·摩尔
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 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 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 建筑相似。
广场中心部分开敞,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柱子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带 有拱券罗马柱式,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 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计了ATT大楼等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所以他是国际主义 风格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
–前期受密斯影响较大,基本是“少就是多”的集中体现。
作品包括西格拉姆大厦,约翰逊住宅等。
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
–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 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 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古 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檐墙, 并采用圆形缺口的形式。
4、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反中心、反秩序、反权威、反 二元对抗(非黑即白的思维)。
设计无权威、思路从个人出发、讲求多元化、没有预 定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形态,建筑形态往往是破碎的、 凌乱的。
这种建筑是在现代建筑面临危机、后现代建筑又在某 些方面为设计师所厌烦时,随探索而产生。
ຫໍສະໝຸດ Baidu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
天井。但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謔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 的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
现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戏謔,冷嘲 热讽的手段处处可见。
排风口
美国迪斯尼集团总部 矶崎新
2、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
从表面看,新理性主义和后现代古典主义有许多相同之
建筑创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
– 卡洛·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 塔尼奥大学、林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 住宅综合楼、佩鲁贾小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 加拉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巴西集合住宅、 现代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博物馆、 迪斯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 饭店、购物中心等。
处,理论关注点是建筑的历史与传统。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广泛吸收古典元素不同,
新理性主义寻找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
合乎理性的建筑设计原则。
新理性主义兴起以意大利为中心。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新理性主义设计大师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
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 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 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 义的倾向更加 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 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 “保持传统的专家”。
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 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
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 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
耶鲁Kline科研中心(Kline Science Center Yale) 1966
加利佛尼亚州 加登格罗夫 水晶大教堂
(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1980
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
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 审美观。
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 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
–1. 总体形象上的散乱破碎
• 拆散建筑元素之间的系统关系, 制造矛盾性与冲突性。在形状、 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 理享有极度自由,脱离了古典 的轴线与秩序,散乱解构建筑, 体量上支离破碎,疏松零散, 但变化万千。
–2. 形体具有动态,倾倒、扭 转、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
• 造成的动势或不安定效果,有 别于一般稳重肃立的建筑形体。
–
–3元素和各部份连接突然。 –4.动势:大量采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等丰富动态体型。 –5.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意。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
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 埃森曼的俄亥俄视觉艺术中心; 盖里的迪斯尼音乐厅、古根汉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
彼得·埃森曼—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埃森曼质疑建筑设计中现有的种种标准和原则,将众多其他领域
的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他所引用的理论高深晦涩,阐释作品所用的名词经常属于哲学范
畴而非数学概念。
– 美国建筑界的元老菲利浦·约翰逊曾对埃森曼作品的难解程度发出这样的 感叹:“由于他的朋友多半是美国建筑界从来没听说过的思想家和解构主 义者,因此我们无法追踪其哲学思维涉及的范围”。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Boston Public Library Addition)1973
休斯顿建筑学院(Houst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1973
达拉斯感恩广场(Thanksgiving Square Dallas,TX)1977
圣路易斯州人寿保险总公司,1977 General Life Insurance St.Louis)
–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
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 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 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
地对待装饰风格。
室内
约翰逊经典作品:
1.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成名之作:
– (Glass House New Canaan,CT) – 1949 – “密斯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三个特征:
–主张采用装饰、 –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与现有环境融合。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格雷夫斯)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约翰逊) –美国费城老年公寓(文丘里) –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莫尔)等
文丘(图)里:母亲住宅 文丘(图)里专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2、进入80年代后,又尝试着从拓扑几何学、 麦卡托网格(Mercator grid)等不同领域中借 用大量的理论术语,将他们引入自己的建筑 作品中。
– 在“柏林集合住宅”中,他使用了麦卡 托网格,将它作为通向考古发掘物的手 段。
– 在“圣地亚哥项目”中,他试图让建筑 讨论不在场的问题,以非传统的造型寻 求表达意义的其他途径,而不做可见的 东西。
主要作品:
3、新地域主义
20世纪70年代起,建筑界逐渐注重建筑的地域性问题。
注重建筑和地域文化相联系,表现地方精神和当代建筑。用以 对抗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地方建筑文化渗透。
首先是对任何权威性的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关注建筑所处
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状况,比后现代提倡的文脉主义表现得 更为全面与深刻。
佛罗里达天鹅饭店
J ·斯特林
英国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采用现代主义与古典风格结合,并加以嘲讽式的 处理,
严肃中充满戏謔和调侃的味道。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
该建筑位于一个坡地上,设计上充分利用地势的特点,形成具有强烈罗马特 点的建筑群。
建筑采用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 ,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
埃森曼的建筑思想
理论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
论的依据;
–另一部分则是把数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己某个作品设
计的引发点。
1、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
–受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的影响,埃森曼开始质疑现代主义传 统,其中最主要的是质疑现代主义秩序所根植的基础。
–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建筑 形式只是一套符号,是由建筑自身的逻辑关系演变而来,他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
1982年
–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 义的大型官方建筑。
–楼高15层,呈方块体形。
–外部有大面积的抹灰墙 面,开着许多小方窗。 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 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 小方窗之间又夹着异形 的大玻璃墙面。
–屋顶上还有一些比例很 不协调的小房子。
有人赞美它是“以古 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 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 盒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PPG总部,1984
(PPG Headquarters Pittsburgh, PA)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美国银行 1985
– (Bank of America Houston,TX)
1987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立国家银行大楼
(Bank One Center Dallas,TX)
谢尔顿艺术馆
迈克尔·格雷夫斯
是奠定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也 是一位工业设计师。
格雷夫斯的创作并不局限于建筑物,还设计日常家居 用品,如茶壶和果汁机等等;20世纪60年代,在他开
始设计家居用品时,曾遭到当时建筑界的抨击;从20 世纪70年代起,格雷夫斯将传统建筑语汇抽象化并引 入建筑设计,建成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成为后现代 主义的巨擘。
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
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有人认为, 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色块的 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 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格雷夫斯是个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 用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前卫,既认真又 玩世不恭,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有强烈的象征性、斜事性、浪漫 性。
建成后,意裔居民常在这里举行庆典仪式和聚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 场所,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建筑界对此贬褒不一。
菲利普·约翰逊
–国际主义风格的命名人,曾和密斯合作西格拉姆大厦。在 70年代认识到国际主义的局限性,探索发展的可能性,设
– 后现代往往是以传统形式作为符号加以运用,而新地域主义则是关注场
地、气候、自然条件、传统习俗、都市文脉,从中思考建筑的设计原则,
是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归属感。
马德里建筑师:莫奈奥
马德里银行大楼
– “红砖艺术” – 与历史街区协调
国家罗马艺术馆(莫奈奥)
芝柏文化中心:R·皮阿诺
位于南太平洋岛上,“棚屋、森林、村落”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
–“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 –“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
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 西中挑挑拣拣”。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的基本创作方法。
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后受解构 主义影响。
生于193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并在哥伦比亚大 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到剑桥大学深造,获得了大多数知名 建筑师没有甚至鄙视的博士学位。在剑桥攻读博士的3年时间
中,他关注于当代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最新的
理论发展。
1957年加入格罗匹乌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这位现代主义 大师领导下工作,对于现代主义具有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 在“法兰克福生物中心”的设计过程中, 他运用了D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三 种机制:复制、转录、翻译,来作为建 筑布局的主要构思。
– 而在“布谷大楼”当中,艾森曼将海底 扩大学说(place tectonics)理论作为暗喻 加以应用,表现出地球变动产生的裂痕。
第十三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 思潮
1、后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
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 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 的思潮。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
老年住宅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查尔斯·摩尔
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 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 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 建筑相似。
广场中心部分开敞,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柱子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带 有拱券罗马柱式,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 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计了ATT大楼等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所以他是国际主义 风格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
–前期受密斯影响较大,基本是“少就是多”的集中体现。
作品包括西格拉姆大厦,约翰逊住宅等。
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
–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 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 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古 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檐墙, 并采用圆形缺口的形式。
4、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反中心、反秩序、反权威、反 二元对抗(非黑即白的思维)。
设计无权威、思路从个人出发、讲求多元化、没有预 定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形态,建筑形态往往是破碎的、 凌乱的。
这种建筑是在现代建筑面临危机、后现代建筑又在某 些方面为设计师所厌烦时,随探索而产生。
ຫໍສະໝຸດ Baidu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
天井。但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謔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 的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
现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戏謔,冷嘲 热讽的手段处处可见。
排风口
美国迪斯尼集团总部 矶崎新
2、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
从表面看,新理性主义和后现代古典主义有许多相同之
建筑创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
– 卡洛·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 塔尼奥大学、林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 住宅综合楼、佩鲁贾小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 加拉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巴西集合住宅、 现代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博物馆、 迪斯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 饭店、购物中心等。
处,理论关注点是建筑的历史与传统。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广泛吸收古典元素不同,
新理性主义寻找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
合乎理性的建筑设计原则。
新理性主义兴起以意大利为中心。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新理性主义设计大师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
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 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 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