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ch13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合集下载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80年代后,注重高度技术的倾向依然存在,但其表现有所转 变。80年代末,由戴维斯 所著的《高技派建筑》艺术就是对这 一倾向的历史性总结与思考,并强调了历史经验对于不断延续的 高技派倾向的影响作用。戴维斯在1779年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 生铁桥的落成开始高技派方式的形式表达,昔日大英帝国工程技 术的辉煌带来的这种设计方式到20世纪末都有影响相作用。
热带小屋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英国一阿基格拉姆的一系列城市畅想为代表,高技派的实践在二战后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 因为18、19世纪工程技术领先的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英国人把建筑当做技术的职业 传统。
曾经以巴黎蓬皮艺术中心的设计而名声远扬的罗杰斯,在 80年代以后的众多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对新技术运用于建筑设 计的探索热情。位于伦敦的劳伊德大厦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 的代表作。罗杰斯在欧洲人权法庭和4频道电视台总部中延续 了劳伊德大楼对高技术的表现。从罗杰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这样几个明显的倾向:罗杰斯常常把服务设施和交通体安排 在建筑的外面,创造出室内无障碍的空间效果,同时交通体 和服务设施在室外也产生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牛津滑冰馆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的英国馆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012年伦敦奥运 会自行车馆建筑 设计
英国建筑师霍普金斯以其出色的帐篷结构 设计获得声誉。8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帐篷 结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苏拉姆伯格 研究中心、芒得看台和巴塞尔顿市政广场的 围和。
苏拉姆伯格研究 中心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劳伊德大厦
罗杰斯常常允许建筑在剖面或平面上可以有所变动或 延展。罗杰斯在作品中还频繁地使用张力结构,在细节 处理上大量采用铆接的方式。此外,罗杰斯在作品中依 靠智能化技术,但没有完全依赖复杂的设备与先进科技, 即采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制,也采用了来自其他领 域的科技成果。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战后曾今引领了很长一时期的建筑的设计,这种思潮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必将有其适合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合理性也有者其必然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相继而来城市问题,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共同引发了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进步的概念,文化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问题等人类中的问题的重新认识,在此同时西方的现代化力量也削弱了众多国家、地域、种族间的差异性,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破坏,对科学和理性的一味推崇也造成了对人性自然和个性的忽视。

当这种种的不足或者弊端日益呈现的时候,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一些批判现代主义的声音在20世纪50、60年代推动建筑发展的部分建筑师中已经出现。

50年代末期,从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中分离出来的第十次小组已经十分尖锐地揭示了功能城市规划思想的不足。

代表人物是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以一种更接近现象学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房屋、街道、区域和城市的概念,以之与功能城市的功能分区概念相对抗。

在20世纪60年代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理论著作开始了对现代建筑的公开严肃的反击,第一步是美国的城市理论家J-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在书中他对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功能城市的规划思想公开挑。

战她指出,被现代建筑师忽视的那些隐藏在街道中的秩序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都市生活,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模式,有人际关系的网络,对于这些城市现从价值的保持才是规划中极为关键的。

1966年美国建筑师R-文图里所著作的《城市建筑》,在书中批判了现代建筑的技术理性排斥了建筑所应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倡要向历史吸取经验。

像这样的对现代建筑进行反省批判的著作还有如埃及建筑师H-发赛发表的《为了穷苦者的建筑》、建筑理论家柯林-罗的著作《屏贴城市》等。

在现代主义之后建筑的设计思潮可谓活跃,大体有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的新发展、新现代、简约的设计倾向这几种建筑的思潮。

中外建筑史第1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活动

中外建筑史第1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活动
• 盒子结构建筑也是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的方法之 一,它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出来的一种独特建筑 形式,也是当今装配式程度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与大板建筑相比更为先进,它是把一个房间连 同设备装修,按照定型模式,在工厂中依照盒子 形式完全作好,然后运送到现场一次吊装完毕。
• 2.发展工业化建造体系
• 通过50年代以后十几年的发展,各国将工厂预制构件 和施工现场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最理想的施工方式, 从而形成了各自完整的建造体系。这些体系从专用到 通用体系发展,使建筑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英国 有轻钢构架CLASP学校建造体系。在美国有SCSD学校建 造体系、 Techcrete 住宅体系。法国有凯默斯住宅体系。 都是经过多年研究,发展起来的严密的建筑体系。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 1984年,纽约美国电 报电话公司大楼建成, 这是美国现代主义建 筑大师约翰逊的作品。 这座大厦套用了欧洲 文艺复兴建筑的某些 样式,使这座80年代 的商业大厦具有古典 的装束,这个转变说 明约翰逊加入到后现 代主义建筑的行列之 中,同时他也为高层 建筑的发展开辟了新 的天地。 纽约,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
• 5.大跨度建筑
• 大跨度建筑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1889年巴黎世界博 览会上展出的法国机械馆,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结构体 系——三铰拱,跨度达115m。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 大型公共建筑,又促使大跨度建筑结构向前探索。除 了传统的梁架或桁架屋盖外,比较创新的结构有各种 钢筋混凝土薄壳与折板、悬索结构、网架结构、钢管 结构、张力结构、悬挂结构、充气结构等等。
纽 约 渥 尔 华 斯 大 厦
• 1950年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建成,造型呈板式, 为今后发展板式高层建筑奠定了基础。 • 1952年,史欧姆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纽约利华大厦高 22层,全部采用玻璃幕墙,为板式建筑的设计采用 了新手法,使玻璃幕墙建筑风靡一时。

外国建筑史-ch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ch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谢尔顿艺术纪念馆
约翰逊

独特的券廊造型、设计施工精确,外 观典雅,有古典韵味。

谢尔顿艺术馆
雅马萨奇:典雅主义风格,常使用尖券
纽约世贸中心(1973)



110层,高411米。每边宽 63.5米, 外墙外包铝板,细长的玻璃窗 镶嵌在密集的金属柱中,远看 有无数细线向上延伸,显得十 分精致典雅。 雅马萨奇在他的设计生涯中, 逐渐发展了一种典雅、修长的 白色柱结构。它具有高度装饰 化的特点,并十分具有历史韵 味,会让人想到哥特式拱券。
塞尔特设计
由低层、多层、高层公寓 所组成的半开敞院落式建 筑群。 建筑设计结合功能需要, 群体布局结合视线观察的 角度,将低层部分展示于 沿街,尺度亲切。 塞尔特说:“建筑主要是 为居住和使用它的人创造 各种供他们使用,并使他 们赏心悦目的空间。

高层公寓基本单元
哈佛大学本科生科学中心


建筑外部空间变化:


楼的高低错落、面宽 尺度、体量变化、形 体变化 虚实对比:架空、天 桥、连廊、玻璃和石 材 院落空间组合:联系、 独立

西德国际住宅博览会

展览会中住宅形式多样,有高层、低层、 多层、板式、塔式、庭院式; 户形多样化 注重功能研究,造型突出变化。
皮博迪公寓(1963-1965)

亨斯特顿学校
史密森夫妇

采用钢结构, 暴露管线。
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
史密森夫妇

不关注建筑形体 的几何图形,以 基地地形和内部 交通的高低错落 为构图方式。

重点表现服务设 施:天桥、汽车
道、电梯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形式直率, 暴露功能、结构、 材料、设备交通等 系统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 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D15第十九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D15第十九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1982-1989年,B.屈米)
• 基地上建立了一个120m 长度单位的方格网;
• 点、线、面系统的叠合。
第四十三页,共89页。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解构主义 1、巴黎拉维莱特公园(1982-1989年, B.屈米)
红色立方体一
红色立方体二
第四十四页,共89页。
二、新理性主义
三、新地域主义
一页,共89页。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界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 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到80年 代,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多地被用来 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因此后来 也被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后现代形式主义。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
第四十八页,共89页。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解构主义 5、航空宇宙博物馆
(California Aerospace Museum, Los Angeles, California, 1984)
6、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1995年,M.博塔)
第三十页,共89页。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6、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1995年,M.博塔)
第三十一页,共89页。
第十九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
6、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1995年,M.博塔)
第三十二页,共89页。
3、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博尼芳丹博物馆(1990-1994年,A.罗西)
第二十五页,共89页。

外国建筑史 ch1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 ch1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注重功能性和人性化设计: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更加注重功能性和人性化设计,强调建筑与人 的关系,提高居住和使用体验。
大量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大量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玻璃、钢铁、混 凝土等,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城市规划、 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
学院
外国建筑史 ch13 现代主义之后的 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
0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艺术风格与流
05

04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技术发展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文化与社会影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体感
代表人物:美 国建筑师弗兰 克·劳埃德·赖特、 丹麦建筑师比
约克格伦等
作品举例:美 国纽约的古根 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巴塞罗 那的米罗艺术
基金会等
极简主义建筑风格与流派
极简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以简洁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极简的造型为特点,追求极致的简约和 纯净。
极简主义建筑的历史背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到抽象绘画和雕塑的影响,强调以 最简单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影响:对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建筑 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生态主义建筑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主 义建筑思潮逐渐兴起
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主 义建筑思潮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建筑领 域的重要流派之一

第五篇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3

第五篇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3

核心:给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机械部件以美学价值
代表作品: 理查德· 罗杰斯的劳伊德大厦,欧洲人权法庭 诺曼.福斯特的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 格瑞姆肖的1992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的英国馆 卡拉特瓦拉的埃拉米洛大桥
奇斯威克公园商业园区(理查德· 罗杰斯) 劳伊德大厦(理查德· 罗杰斯)
特征: 1、对建造形式、元素和方式的简化; 2、追求建筑整体性的表达,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关联; 3、重视材料的表达,以对材料的关注替代建筑的环境、文化和历史的 意义; 4、对细部的研究从对形体转折变化上的仔细推敲,转为大面积的表皮 构造的重视。
贾德的极少主义作品
2\5住宅(坂茂)
极少主义建筑
极少主义建筑
代表性理论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丘里),《后现代建筑的语 言》(詹克斯),《形式跟随惨败——现代建筑何以行不通》(布莱克),《向拉斯 韦加斯学习》(文丘里)。
主要特征:美国建筑师R.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主要特征 —— 采用装饰(装饰主义);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隐喻主义);与现有环境融合(文 脉主义)。 1、回归历史,喜用古典元素; 2、追求隐喻的设计手法; 3、走向大众与通俗文化,戏谑的使用古典元素; 4、后现代主义的开放性使其并不排斥似乎也将成为行总部大楼 (诺曼.福斯特)
埃拉米洛大桥(卡拉特瓦拉)
六、简约主义倾向
20世纪90年代建筑界开始关注一种以继承和发展现代建筑一个明显特征 的潮流——向“简约”回归,命名各不相同,如“新简约”、“极少主义” 或“极简主义”等。 主题: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 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道格拉斯住宅(理查.迈耶)
亚特兰大的海尔艺术博物馆(理 查.迈耶)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共63页PPT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共63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第一节从现代到后现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在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的、并在战后得到广泛传播的现代建筑的思想和实践。

在开始的十余年里,西方有学者将建筑领域这种新的思潮叫做后现代主义。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般学术界仍将它们作为后现代时期的建筑现象进行考察与认识,也有将其统称做“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

建筑中后现代概念的提出是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关于社会文化问题的讨论密不可分的。

后现代不是建筑领域的专有名词,其在不同的领域内涵不尽相同,但这个名词已被用来描述20世纪后半叶涉及人类政治、经济、社会、艺术以及思想与知识领域观念转变的共同特性。

后现代思考开始于西方世界对自身建立的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的全面反思。

建筑思想的转变总是折射出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迁,但就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种种现象来看,建筑的发展也表现出了自身的特有形式。

建筑中的后现代在开始时往往被理解成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现象,而在以后的十几年里,随着新的建筑思潮与建筑实践的不断涌现,其内涵也不断变化。

随着弗兰普敦、柯尔弘等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一系列著作的发表,一些在整体上对这一时期建筑转变的学术研究开始形成。

建筑的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

西方的现代建筑运动在二次大战之间达到高潮。

以现代派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时间为代表所推动发展的现代建筑派,在相当一段时期里被人认为是抛弃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发展必然。

当时先锋派建筑师们关注大量住宅需求的设计实验、强调建筑的功能作用以及对建筑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创造性运用,都是19世纪以来持续探索的工业化时代建筑发展方式的决定性成果。

在20世纪30 、40 年代中叶,先锋派门倡导的现代性被变异成一种特殊的、被称作“新传统”的纪念性风格。

基甸、佩夫斯纳和希契科克等理论家的书已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现代建筑的历史与理论著作。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从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之后──现代建筑的部分质变程庆平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盾决定的。

建筑的根本性质在于它为什么服务所决定。

历史建筑——现代建筑之前的建筑是以宫殿、宗教建筑、陵墓等为代表,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

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千年中,历史建筑的风格⼏经演变,但性质未变,它的发展只是量的渐进过程。

及⾄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百年孕育的现代建筑正式诞⽣,中断了⼏⼲年来的渐进过程,使建筑的根本性质发⽣了变化:建筑已转变到为⼤多数普通⼈服务。

这种变化是建筑的飞跃、⾰命,是质变,它标志着⼀个新时代的到来!⼀、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于德国⽯匠之家,幼年失学,靠⾃学成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

1908年到1912年间,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作室⼯作了4年。

彼得〃贝伦斯的⼯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的设计。

1919年密斯⼤胆的推出了⼀个全玻璃帷幕⼤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

1928年提出“少即是多”的名⾔,提倡纯洁、简洁的建筑表现。

1929年设计了巴塞罗纳万国博览会德国馆,成为密斯设计⽣涯的重要转折点和⾥程碑。

(⼀)设计理念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仍旧很流⾏繁琐的古典装饰⼿法⽽提出的,因为其⼿法阻碍了建筑的⼯业化进程;“多”则揭⽰了在打⼯业⽣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简洁⽽丰富的效果和最⼤的使⽤空间。

在处理⼿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从平⾯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表现出理性的特点;⽶斯建筑作品中的各个部分抽象概括,从墙⾯,屋⾯到地⾯,所有的线、⾯都有机地组合成⼀个整体,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贵、雅致,已使结构本⾝升华为建筑艺术。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椅、美国伊利诺斯⼯学院校舍、范斯奥斯住宅、纽约西格莱姆⼤厦、西柏林国家美术馆等。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众多产业中,建造业成为了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

一方面,拥有了新的工具与设备,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新材料诸如钢铁,玻璃幕墙的生产技艺的成熟使得建筑设计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是什么成就了我们现代的城市?又是什么划开了时代的新篇章,让我们体验到现代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现代”这个时代?1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推崇功能主义,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2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

从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大致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总结为几个方面: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为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反动。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我们回顾一下西方建筑发展史,就可以看到,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说:穷人没有设计,所指的就是这个现象。

而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则强烈反对为精英服务的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当中,有不少人是期望能够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提供基本的设计服务的。

与此同时,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希望利用设计来建立一个较好的社会,建立良好的社区,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利用设计来达到改良的目的,而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比如勒· 科布西耶),但是,这种想法显然是乌托邦式的,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特色。

外国建筑史13-现代主义建筑

外国建筑史13-现代主义建筑



密斯· 凡· 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出生于 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 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 建筑开始于两块砖被仔细地放在一起的那一刻
当技术完成它真正的使命时,它就升华成为建筑 艺术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少就是多


1915年,赖特被请到日本设计东京的帝国饭店(lmperial Hotel)。 这是一个层数不高的豪华饭馆,平面大体为 H形,有许多内部庭院。建筑的墙面是砖砌的,但是用了 大量的石刻装饰,使建筑显得丰富。帝国饭店从建筑风格 来说它是西方和日本的混合,而在装饰图案中同时又夹有 墨西哥传统艺术的某些特征。这种混合的建筑风格在美国 太平洋岸的一些地区原来就出现过。 这座建筑在结构上的成功。日本是多地震的地区,赖特和 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采取了一些新的抗震措施,连庭园中的 水池也考虑到可以兼作消防水源之用。帝国饭店在1922年 建成,1923年东京发生了大地震,周围的大批房屋震到了, 帝国饭店经住了考验并在火海中成为一个安全岛。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 (Crown Hall,1950 - 1956 )

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ts),位于美 国芝加哥密歇根湖畔,建于1951年—1953年, 是早期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公寓由两幢26层 高的“方盒子”组成,全部由钢和玻璃标 准件构成,内部大空间可由住户随意进行 灵活隔断。这种形式的建筑成为以后美国 以至全世界所流行的玻璃盒子式摩天楼的 样板。

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New National Gallery)

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建于1954~1958年,共40层,高158米 。 设计时,避开了曼哈顿地区大多数塔楼常用的台 式、金字塔式的样式,把大厦主体处理成竖立的 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 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采用当时刚刚发明 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些占外墙面积75%的琥 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西格拉姆 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与 众不同。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 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

外国建筑史13-现代主义建筑

外国建筑史13-现代主义建筑


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 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 地方,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 解放运动。它是与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以 及梭罗相关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宣称 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 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是 本世纪美国的最重要的一位建筑师 。 赖特的家庭是唯一神派(unitaterian )教徒, 因此他自小就接受超验主义的观念,梭罗 的个人主义,爱默森的自然主义都牢牢印 记在他脑海中,因此在遇到同样秉承超验 主义的沙利文后,赖特迅速就接受和吸收 了沙利文的建筑观念,成为他日后发展的 基础。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 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 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现代派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 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 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 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 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现代建筑应该与工业时代的条件特点相 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和经济问题。主 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和发 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 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传统的束缚。 主张创造新的建筑艺术风格,发展建筑美学。 采用最少材料最大功 能性导向 。采用几何外型达成美感 。没有装饰 。简单连续复制的结 构 。符合结构力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素和各部份连接突然。 –4.动势:大量采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等丰富动态体型。 –5.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意。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
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 埃森曼的俄亥俄视觉艺术中心; 盖里的迪斯尼音乐厅、古根汉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
彼得·埃森曼—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3、新地域主义
20世纪70年代起,建筑界逐渐注重建筑的地域性问题。
注重建筑和地域文化相联系,表现地方精神和当代建筑。用以 对抗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地方建筑文化渗透。
首先是对任何权威性的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关注建筑所处
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状况,比后现代提倡的文脉主义表现得 更为全面与深刻。
埃森曼质疑建筑设计中现有的种种标准和原则,将众多其他领域
的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他所引用的理论高深晦涩,阐释作品所用的名词经常属于哲学范
畴而非数学概念。
– 美国建筑界的元老菲利浦·约翰逊曾对埃森曼作品的难解程度发出这样的 感叹:“由于他的朋友多半是美国建筑界从来没听说过的思想家和解构主 义者,因此我们无法追踪其哲学思维涉及的范围”。
4、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反中心、反秩序、反权威、反 二元对抗(非黑即白的思维)。
设计无权威、思路从个人出发、讲求多元化、没有预 定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形态,建筑形态往往是破碎的、 凌乱的。
这种建筑是在现代建筑面临危机、后现代建筑又在某 些方面为设计师所厌烦时,随探索而产生。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
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2、进入80年代后,又尝试着从拓扑几何学、 麦卡托网格(Mercator grid)等不同领域中借 用大量的理论术语,将他们引入自己的建筑 作品中。
– 在“柏林集合住宅”中,他使用了麦卡 托网格,将它作为通向考古发掘物的手 段。
– 在“圣地亚哥项目”中,他试图让建筑 讨论不在场的问题,以非传统的造型寻 求表达意义的其他途径,而不做可见的 东西。
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
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有人认为, 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色块的 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 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格雷夫斯是个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 用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
–1. 总体形象上的散乱破碎
• 拆散建筑元素之间的系统关系, 制造矛盾性与冲突性。在形状、 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 理享有极度自由,脱离了古典 的轴线与秩序,散乱解构建筑, 体量上支离破碎,疏松零散, 但变化万千。
–2. 形体具有动态,倾倒、扭 转、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
• 造成的动势或不安定效果,有 别于一般稳重肃立的建筑形体。
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 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 义的倾向更加 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 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 “保持传统的专家”。
佛罗里达天鹅饭店
J ·斯特林
英国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采用现代主义与古典风格结合,并加以嘲讽式的 处理,
严肃中充满戏謔和调侃的味道。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
该建筑位于一个坡地上,设计上充分利用地势的特点,形成具有强烈罗马特 点的建筑群。
建筑采用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 ,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
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后受解构 主义影响。
生于193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并在哥伦比亚大 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到剑桥大学深造,获得了大多数知名 建筑师没有甚至鄙视的博士学位。在剑桥攻读博士的3年时间
中,他关注于当代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最新的
理论发展。
1957年加入格罗匹乌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这位现代主义 大师领导下工作,对于现代主义具有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老年住宅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查尔斯·摩尔
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 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 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 建筑相似。
广场中心部分开敞,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柱子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带 有拱券罗马柱式,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 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计了ATT大楼等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所以他是国际主义 风格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
–前期受密斯影响较大,基本是“少就是多”的集中体现。
作品包括西格拉姆大厦,约翰逊住宅等。
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
–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 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 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古 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檐墙, 并采用圆形缺口的形式。
第十三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 思潮
1、后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
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 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 的思潮。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
天井。但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謔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 的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
现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戏謔,冷嘲 热讽的手段处处可见。
排风口
美国迪斯尼集团总部 矶崎新
2、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
从表面看,新理性主义和后现代古典主义有许多相同之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PPG总部,1984
(PPG Headquarters Pittsburgh, PA)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美国银行 1985
– (Bank of America Houston,TX)
1987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立国家银行大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ank One Center Dallas,TX)
谢尔顿艺术馆
迈克尔·格雷夫斯
是奠定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也 是一位工业设计师。
格雷夫斯的创作并不局限于建筑物,还设计日常家居 用品,如茶壶和果汁机等等;20世纪60年代,在他开
始设计家居用品时,曾遭到当时建筑界的抨击;从20 世纪70年代起,格雷夫斯将传统建筑语汇抽象化并引 入建筑设计,建成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成为后现代 主义的巨擘。
处,理论关注点是建筑的历史与传统。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广泛吸收古典元素不同,
新理性主义寻找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
合乎理性的建筑设计原则。
新理性主义兴起以意大利为中心。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新理性主义设计大师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
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 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 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建筑创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
– 卡洛·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 塔尼奥大学、林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 住宅综合楼、佩鲁贾小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 加拉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巴西集合住宅、 现代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博物馆、 迪斯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 饭店、购物中心等。
后现代主义建筑三个特征:
–主张采用装饰、 –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与现有环境融合。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格雷夫斯)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约翰逊) –美国费城老年公寓(文丘里) –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莫尔)等
文丘(图)里:母亲住宅 文丘(图)里专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Boston Public Library Addition)1973
休斯顿建筑学院(Houst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1973
达拉斯感恩广场(Thanksgiving Square Dallas,TX)1977
圣路易斯州人寿保险总公司,1977 General Life Insurance St.Louis)
埃森曼的建筑思想
理论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
论的依据;
–另一部分则是把数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己某个作品设
计的引发点。
1、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
–受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的影响,埃森曼开始质疑现代主义传 统,其中最主要的是质疑现代主义秩序所根植的基础。
–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建筑 形式只是一套符号,是由建筑自身的逻辑关系演变而来,他
– 在“法兰克福生物中心”的设计过程中, 他运用了D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三 种机制:复制、转录、翻译,来作为建 筑布局的主要构思。
– 而在“布谷大楼”当中,艾森曼将海底 扩大学说(place tectonics)理论作为暗喻 加以应用,表现出地球变动产生的裂痕。
–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
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 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 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
地对待装饰风格。
室内
约翰逊经典作品:
1.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成名之作:
– (Glass House New Canaan,CT) – 1949 – “密斯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