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综述

合集下载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

普遍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现象.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于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开发、现代农业的进程以及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过较为广泛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进程等有了深刻的认识.1 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的范畴到底是指什么?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对现代农业的科学论述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2006)指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他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待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样,蒋和平教授(2009)也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型农业。

他指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创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外向型、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等理念。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静(2005)指出:“现代农业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综述研究。

在概述了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

在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业技术创新与提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结合每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相关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在展望了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农业从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对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为推动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政策研究、展望。

1. 引言1.1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概况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逐渐聚焦在优化农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融合、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

在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上,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支持,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

研究者们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理模型构建等方法,对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内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应对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

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农”嬗变天地新——“十一五”我国农业成就综述

“三农”嬗变天地新——“十一五”我国农业成就综述
国 罔 萏麓

■喇丽Βιβλιοθήκη 丽 强 ≯} 石0 _ A

● ■_ ■
●●■■I
■——●■ ,
农 嬗变 天 地 新
“ 一 五" 国农业 成就 综述 十 我
姓 的 “ 篮 子 ” 也从 来没 有 像 今 菜 , 天 这样 丰 盛 。2 0 0 9年 , 国 肉类 全 总 产 量 74 6 2万 吨 .水 产 品 总 产 量 51 16万吨 , 菜 总产 量 68 4 蔬 12 万 吨 . 分 别 比 2 0 年 增 长 05
是逐 步建立财政 支农 资金稳 定 增长的机制 , 强化“ 三农” 这个全 局发展的基础 , 补上“ 三农” 这个 协调发展的“ 短板 ” 09年, 。2 0 中 央 财政 支农 资金 达 76 .亿 元 , 11 4 比上 年增 长 2 . .三农 ” 投入 0 “
规模 再创 历 史新 高。 越 是 推 进 工 业 化 、城 镇化 , 越 要 夯 实农 业基 础 。 五 年 来 , 从 实施 优 质 粮 食 产 业 工 程 到 增 加
1 .%、 17 01 1 . %和 95 , 满 足 了 城 .%
随后 几 年 中 . “ 个 高 于 ” 从 三 到 “ 个 继 续 高 于” 再 到 “ 个 三 , 三 明显 高 于 ” “ 个 大幅 度 增 加 ” 、三 和 “ 确保 三 个优 先 ” ,不 同的提 法. 包含 一 个 共 同 的 目的 , 就 这
础 , 维护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大局 发 为 挥 了重要 作 用 。
靠 自己的力量有效解决 了 1 3亿
多人 口的吃 饭 问题 。 “ 十一 五 ” 间 。 家 出 台 了 期 国 系列 促 进 粮 食 和 农 业 发 展 的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民的生计来源。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研究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关键技术,制定政策措施,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加剧、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

加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我国农业进行转型升级,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品质增效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有必要对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1.2 研究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的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2000字】2. 正文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农业高质量发展指的是以高效率、高产出、高品质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单纯追求产量的增加,更注重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我国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邓 培 军
( 云南大 学 发展研 究院 ,昆明 6 09 5 0 1)

要 :农业产业化是我 国发展 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 的有效 途径 ,是社 会主 义新农 村建设 的重要 内
容 。如何提 高农业产业化 的可持 续性 ,是 我们必须思考和研 究的重要 问题 。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土地 流转 ;农 产品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 1 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4 9 20 )20 2 - 6250 (0 9 0 -0 90 3


“ 农业 产业 化” 的定义
目前 理 论界还 没有 对 “ 业 产 业 化 ” 作 出权 威 的解 释 ,大 体 上 都 是 从 市 场 视 角 ,或 从 农 产 品 角 度 、 农 或 从生 产要 素角度 下 了不 同的定 义 。这 些定 义从 不 同的侧 面 、层 次对 农业 产业 化 的涵义 进行 了概 括 。 李 付梅认 为农 业产 业化 是 以市场 为 导 向 ,以企业 为龙 头 ,实 行 区域化 布 局 ,建立专 业化 生产 基地 ,以 基地联农户 ,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 蔺丽莉认为农业产业化 ,是指联系千家万户农民的各经营主体 , 2 在 市场 导 向和提 高质 量与效 益 的前提 下 ,不 断地 拉 长产 业链 、扩大 行 业 链 、改 善 品种 链 ,实 现 多次 加 工 、 多 次增 值 ,更广泛 地增 加就 业 ,实现 国家增税 、企业增 利 、农 民增 收 ,使 农业 战略性 结构调 整进 入高 级形 式 。农 业产 业化经 营 的核心 是实 现农 业 及其相 关 产业 的联合 经 营 ,关 键是 培 育竞 争力 强 的龙 头企 业 ,并 让 农 民参 与 ,本质是 发展 市场农 业 ,使 农 业 向现代 化迈进 。农 业要 解 决小 生产 与大 市场 的矛盾 ,农 民要 真正 获得社 会平 均利 润 ,就必须 在农 工商 一 体化 上有 所 突破 ,在 产加 销 一条 龙 上 有所 创 新 。 严 认 为所 谓 农 口庄 业 产业 化是 以 国内外市 场 为导 向 ,以提 高经 济效 益为 中心 ,对 当地农 业 支柱 产业 和主 导产 品 ,实行 区域化 布局 、专业 化生产 、一体化 经 营 、社 会 化服务 、企业 化 管理 ,把产 供 销 、 贸工农 、经科 教 紧 密 结合 起 来 , 形 成一 条龙 的经 营体 制 。从 这一 定 义 可 以看 出 ,农 业 产 业 化 的概 念 包 括 以下 几 个 要 点 :一 是 以市 场 为 导 向 ,即根据 市场 的需要 进行农 业 产业 化 组织 的建 设和 运作 ,调 整农 业 的产业 结构 及产 量 ;二 是要 形成 区域 的支柱 产业 和主导 产 品 ,即在农 业产 业 中形 成专 业化 生产模 式 ;三 是应按 产 业 系列组 织农业 生产 ,实 行一 体 化经 营 。4 荣认 为农 业产 业 化经 营在 西方 国家 也被 称 为农 业 一体 化 或农 业 综合 经 营 ,它是 以 国 内外 市 [蔡 场 为导 向 、以提高 经济 效益 为 中心 、 以农 业 增 产农 民增 收为 目标 ,对 当地 农 业 的主导 产 业 实 行 区 域化 布 局 、专业 化 生产 、一体 化经 营 、社会 化 服务 、企 业化 管理 ,把 产供 销 、贸工 农 、经科 教结合 起来 ,形 成 产 前 、产 中 、产后一 条 龙 的经 营体 制 。 吴 德礼认 为农 业 产业 化 经 营是 一 种 以市 场为 导 向 ,在稳 定 家 庭 联 产 承 包责 任制 的基础 上 ,依靠 各类 龙 头公 司和 中介 组织 的带 动 ,把农 产 品的生 产 、加工 、销 售等 环节连 成 一 体 ,形 成有 机结合 、相 互促 进 的经 营机 制 。 黄卫 红认 为农 业 产业 化 是 通过 契 约形 式 ,把农 产 品 的生 产 者 农 民 、加工者 和 营销者— — 工商 企 业 ( 头企 业 ) 以及 农 业 产 品生 产 增 值 活 动相 关 的经 营 主 体 结 合 龙 成一个利益群体 ,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组合形成商品性生产经营体系,将分散独立的农业产品 生 产经 营环 节整合 为一 个社 会化 生产 的总过 程 。 张启 中认 为农 业 产业 化 就是 把农 产 品 的生产 、加工 、销 售 等环节 连 成一体 ,形 成有 机组 合 、相 互促 进 的组织 形式 和经 营机 制 。一是 在生 产组 织形 式上 ,将农 业 生 产的产前 、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联结为一个完整 的产业系统 ;二是在经营方式 和经营 内容 上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行种养加 、产供销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三是在生产经营 目的上 ,是在提高 产业 化组 织 整体经 营利 润 的基础 上 ,使农 业 的增 值 能力和 比较 效益 得 到提高 ,逐 渐形 成农 业 自我积 累 、 自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总结词
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 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我国农村经济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 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创新农 业经营体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农业现代 化要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 土地流转等方式来实现农业经营体系的创 新。
总结词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
详细描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方面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进而促 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大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式来实现 。
战略实施效果与挑战
实施效果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 成效,包括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业 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水平增长、农村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得到加强等方面。
VS
挑战与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等因素影 响较大,农业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农村人 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 强政策协调和措施落实,以应对这些挑战 和问题。
特点
农村经济具有地域性、自给自足性、季节性等特点,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城 市经济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0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农业生产效率
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低。
02 03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极 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得到了 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 渠道拓展等。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金融、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03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农民素
质、增强农村创新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产业协同发展
该地区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
收。
创新驱动
研究范围
本文将涵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
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的 集体所有,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 动兴起,农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 ,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

中华农耕文化综述首先,中华农耕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特点。

古人常说:“农者,天下之本”,农耕作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产需要人们耕种、播种、收割等一系列重体力劳动,也需要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因此,中华民族形成了勤劳好学的传统,不离不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其次,中华农耕文化强调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职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农为本,商为末”,农民是社会的基石,被视为最为重要、最值得尊重的社会群体。

在农耕文化中,农民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职责,即为国家提供粮食、为人民谋福利。

因此,农民在中华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尊严和地位。

中华农耕文化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传统农民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农耕勤劳的人们,常常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季节变化,通过施肥、耕作、收获等方式,与自然界的互动维持着生态平衡。

中华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倡导人们勤劳努力、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这种生态意识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中华农耕文化在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等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奉行农耕文化的中国人崇尚天命思想,认为农作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天意,因此形成了尊崇宗教、虔诚祈福的宗教精神。

在社会制度方面,农村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农耕技术的积累;而在道德观念方面,农耕文化强调亲情、友情、邻里和睦相处,崇尚谦和、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

总之,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骄傲,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当代社会,中华农耕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传承并弘扬这一文化传统,引导人们坚持勤劳致富、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环境,同时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综述及评价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综述及评价
维普资讯
20 . 总33 08 ( 5 ) 9
世棼 篮业 W0dA uue r Wclr l t
中国农业循环 经济综述
及 评 价
张 学会 赵 凯 胡 源 郑 巧 凤
摘 要 : 力发 展 农 业循 环 经济 是 实现 农 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有 效 途径 , 大 是缓 解农 业 资源压 力、 护 生态 、 洁资 源、 进农 业和农村 经 济可持 续发 展 的战略举措 。 文根 据 中国农 保 清 促 本 业循 环 经济的研 究状 况 . 主要从 农业循 环 经济 的 内涵、 则 、 原 发展 模式 、 实证 分析 方法 等
( )农 业循 环经 济是农 业产 业 量 高 , 济效 益 好 , 源 消 耗低 , 3 经 资 环 资源 或者产 品 以本 来 的形式 被多 次
链 的循 环和延 伸 。 天冲等 认为 . 姚 农 境 污染少 ,人力 资 源优势 得到 充分 利用 . 调 的是 在 生产 过 程 中的循 强 生 生 生 业 循 环经 济是 按 照 3 R原 则 ( 量 发 挥 . 产发 展 、 活 富 裕 、 态 良 环 。王 喜红 将该 原则 视 为对作 物 秸 减 果 化 rd c 、再 利 用 rue和再 循 环 好 、人 与 自然 相和谐 的农业 现 代化 秆 、e es 真正 实现 经济效 益 、 会 行 多用 途 的利 用 , 掘其 更 多 的 经 社 挖 rc c )通 过优 化农 产 品生产 至 消 发展 之路 , eyl , e
的耕 地养 活 了 占世 界 2 %的人 口 . 2 对世 界稳 定 和可持 续发展 作 出 了极
大 贡献 。 是 , 但 中国农业 发展基 本是
纵观 国 内对 农业 循环 经济 方面 农业生 产活 动 ,是对传 统农业 经济

农业现代化工作综述

农业现代化工作综述

农业现代化工作综述农业现代化工作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工作。

农业现代化工作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

在农业现代化工作中,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涵盖了农业种植、养殖、水利、农机化等各个领域。

通过引进新品种、改良传统品种、研发新农药、发展新兽药等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和养殖品种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抗灾、抗虫、抗病,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此外,推广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等新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同时,农业科技创新还有助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减少化工农药的使用量。

农业现代化工作还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企业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同时,农业产业化也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提高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等手段,打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系统。

农村经济发展是指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田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农村产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在农业现代化工作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举足轻重。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激发农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农业现代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民要提高科学种植、养殖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融合农业、生态、文化和旅游等多元要素的新型产业形态,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旨在对国内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揭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界定了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休闲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功能,探讨了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章还深入剖析了国内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展望了国内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推动、品牌化建设等,以期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休闲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探索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

早期,休闲农业主要以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出现,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期的休闲度假体验。

这些农家乐、渔家乐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情和原始的农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也逐渐向多元化、精品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国内的休闲农业已经涵盖了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等多个领域,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包括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主题公园、乡村度假村等。

这些新兴的休闲农业形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体验,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现状上,中国的休闲农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发展休闲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农问题背景与现状综述

三农问题背景与现状综述

三农问题背景与现状综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被称为“三农问题”。

本文将对三农问题的背景和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土地和资源约束。

这些背景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现状1. 农业生产困难: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和生产方式滞后,农业生产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高耕地占比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失也使得农业生产无人可托。

这些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 农民收入低下: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缺乏支持,增加了贫困现象。

此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问题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3. 农村基础设施缺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足。

缺乏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 农村教育医疗滞后: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质量较低。

农村地区学校和医院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

三、原因分析1. 发展模式不合理:长期以来,农村发展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创新和转型。

农产品销售渠道窄,农业增加值较低,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 政策支持不足:农业政策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注程度仍需加强。

3. 市场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存在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农业生产和销售链条长,中间环节损耗大,农民收益被侵蚀。

4. 农民素质和能力不足: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技能,限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综述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综述
实 现 农 业 机 械 化 和 自动 化 。 后 由 于 中 国 自 身 的 国 情 , 国 之 中
决 定提 到 : 完善 土 地承 包 经营 权 权能 , 法保 障 农 民对 承 包 依
土 地 的 占有 、 用 、 益 等 权 利 。 强 土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流 转 使 收 加 管 理 和服 务 , 立 健全 土 地承 包 经 营权 流 转 市场 。 建 而健 全 的
3 必 要性 问题
发 展 农 业 企 业 化 。 不 开农 业 企 业 化 最 基 的 资 料 离
— —
土 地 问题 , 土地 的归 属 、 产 问题 将 直接 影响 ,j 业企 生 l 农
业 化 的 相 关 进 程 。 中 国 成 立 后 ,9 4 1 5 新 l5 — 9 6年 社 会 主 义 改
获 得更 好 的发 展和 更 稳 固 的利 益保 障 。 民 是弱 势 群体 , 农 提 高农 民 的组 织 化程 度 就 是提 高 生产 力 。 因此 , 当时也产 生 了
这 样 一 种被 业 界 认 可 的说 法 : 民合 作 经 济 组 织 是 农 业 企 农 业 化发 展 的 助推 器 。 有 一 种比 较典 型 的 组 织是 农 垦集 团。 还 因为 农 垦 集 团在 生产 、 工 、 售 上具 有 的优 势 , 农 垦 农 加 销 使 业 发展 呈现 良好 的态 势 。
农 业企 业 化在 中 国 的研 究 初 始 阶段 比较 薄 弱 。O世 纪 2 4 0年代 . 国 著名 学 者 张培 刚在 研 究 传统 农 业 国家 工 业 化 我 时 提 出农 业 企 业 化 的 概 念 , 也是 关 于 农 业 企 业 化 的 最 早 这 论 述 。 在 《 业 国 工业 化 问题 》 指 出 : 一个 国家 , 其 农 中 “ 即使 它 的农 业 生 产仍 居 优 势 或 与 制 造 工 业 并驾 齐 驱 . 要 它 的运 只 输 业 和 动 力业 已 经现 代 化 , 业 已经 根 据 科 学 路 线 ‘ 业 农 企 化 ’ . 可 以认 识 它是 工 业化 了 的 国家 ” 这 里 所提 到 的农 了 仍 。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文献综述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文献综述
和社 会效 益 的统一 , 改变现 在这 种杀 鸡取 卵 的农 业生 产 要
要 求 , 导致农 业 逐步转 向高效农 业 的发展 轨 道 。他认 必然 为 , 中国人 多 地少 的基 本 国情 决 定 了农 业 必 须 高产 、 “ 高 效 ; 提高农 民收入 , 根本 上讲 , 须提 高 农业 劳 动生 要 从 也必 产 效率 和经济 效益 ; 业 投 入 要 靠农 业 自身 的积 累 机制 , 农
1 高效农 业 、 生态 农 业和现 代农 业
有学者 认 为 , 国的农业 资源 条件 和 国民经 济发 展 的 我
降 、 品质量 日 下降 、 态环 境不 断被 破坏 的生 产 方式 , 产 趋 生 肯定是 不 可持续 的 ; 而 , 业要 实 现生态 效 益 、 济效 益 然 农 经
受 到政府 青睐 。下 面就 国 内主 要 的几 种 有 关 中国农 业 发 展方 向的观点做 一综 述 。
何 经济 行为 、 任何 生产 的基 本原 则 , 放之 四海 而 皆准 , 业 农
追求 高效 也是 自然 。生 态农 业 的说 法 是在 农 药 、 膜 、 农 化 肥 在农业 中大 量 使 用 后 才 出 现 的 ; 种 耕 地 肥 力 不 断 下 一
国家 的投入是 有 限度 的 , 难 以 旷 日持久 ; 现农 业 现 代 也 实
方式 , 本上 是要 改变 现 在 的农 业 生 产 经 营 制度 , 这却 根 而
正是需 要我 们探 讨 的。现代 农业 , 实 际上是 指 当今 欧美 这
发达 国家 的农业 生产方 式 ; 方发 达 国家之所 以要 用 大量 西
济 的 关键 和 基 本 问题 之 一 。 而 对 此 国 内并 没 有 统 一 的认 识 , 业 产 业 化 、 模 化 、 态 化 、 作 化 、 至 现 代 化 的 观 点 农 规 生 合 甚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

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

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

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b、望天田。

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

c 、水浇地。

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

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

d、旱地。

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

e 、菜地。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

因此,深入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实现路径,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实现路径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我们试图揭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问题,分析当前农业发展的困境和挑战,探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以推动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质量提升和绿色发展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收入的全面提升。

其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重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生态发展: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被置于重要地位。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发展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强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农业利益链,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史学界 对于 近现代 农业 问题 的研 究基本 上经历 了 曲折发 展和蓬 勃发 展两 个阶段 。研 究领域 侧重 于近 现代农 业经 济、农 业科 技等 方面 。今后 学界 应 当将 中国农业 历史和 现 实的 问题结 合起来 ,对 全球 化背景 下近 现代农 业 与农村 变迁进 行深 入研究 。
关键 词 :近 现代 : 中国 :农业 ;综述
农 业 、农 民和 农 村 问题 是 我 国现 代 化 建设 过 程 中一 直 受 到 关 注 的 问 题 、农 民和 农 村 问题 是 作 0
抗 战前南京国 民政府农业建设述评 、《 清来新政 时期的农业改 革 》 南京 国 民政 府 成 立 初 期农 村 改 良政 策 述 评 》 清 末新 政 与 中 、Ⅸ 、《 国农业近代化 、《 论清末农业政 策的近代化趋 向》和 基于制度变 迁视角下的 中国农业现代化 ( 92 1 3 ) 1 1- 9 7 》等论文;台湾学者张玉 法 的 二十世 纪初期 的中国农业改 良 ( 9 1 1 1 ) 1 0— 9 6 》也对晚清和北 洋政府初期的农业改良情况进行 了论述。 2 .对于农政机构 、农业教育 、农业科学技术 、品种改 良和推 广 进 行 专 题 研 究 。 《 洋 政 府 时 期 的农 政 机 构 与 农 业 政 策 北 (9212 ) 1 1 — 9 8 》和  ̄ 9 0年代中国农政机构之专技人员》分别探讨 14 了民国不 同时期 的农政机构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近代农业教育 和科研在南京》 论民初蚕业改 良》 民国时期美种烟叶在中国种 、《 、 植的演变》、《 邹秉 文和我 国近代农业改进》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 、《 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抗战前南京政府 对美 国棉花品种的引进 、 、《 改 良及推广》 简评南京 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农业政策》 试论南 、《 、《 京国民政府 前期的农业推广政策》 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科技改 、《 良》 略 论 中 国近 代 农 业 教 育体 系 的创 立 (8 7 1 3 ) 、《 引 进 、Ⅸ 19 — 9 7 》 从 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 试析抗战前南京 国民政府的美 、Ⅸ 棉推广》 金陵大学农学 院农业科研措施及其成就》和 《 、《 浅析北 洋 时期的农业改良及其作 用》等论文分别就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良种 培 育 、农 业 改 良和 推 广 情 况 作 深 入 探 讨 。 另 外 , 中 国 近代 农 业 科 技 史 稿 》 中 国 近代 高 等 农 业 教 育 史》 ,《 等论著对民国的农业科研和新式农业教育进行 了论述。 3 .对 于地区性的农业生产、农 民生活、农业耕种 、农 田水利、 农业改良和 农事试验机构 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范围涉及江南、 华北 、东北 、安徽 、四川 、贵 州、陕西、甘肃 、湖南、湖北 、广西、 山东 、山西 、黑龙江和江苏等地。其中,综合性的研 究包括 :《 近 代 山东 农 业 科 技 的推 广 及 其 评 价 抗 战 时 期 湖北 国统 区的 农 业 改 、《 良与农村经济》 抗 战时期贵州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 抗战时期 、 、Ⅸ 的广西农业改良》 战时 四川 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 制度变迁 、Ⅸ I 、《 与华北农业近代化》 清末 民国时期安徽的农业改 良* 民国时期 、《 、《 华 北 小 麦 生 产 与农 民 生活 考 察 》 《 、 民国 时 期 小 麦 生产 在 华 北 农 村 经 济 中的地位与影响》和 《 黄金十年”江苏农业科技改 良的困境及 “ 启示》等论文。在专题研究方面,内容涉及农业试验机构 、农业科 技 、新 式 生产 工具 、品种 改 良 、农 田 水 利 、农 业 信 贷 、农 业 政 策 和 粮食生产等方面,有 甘肃省第一所农业科研机构——甘肃省农业 改 进 所 的 沿 革 变迁 、《 战 时期 “ 州农 业 改 进 所 ”对 贵 州 农 业 经 抗 贵 济开发 的推 动作 用》 近代山东农作物新 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 、《 、 Ⅸ 民国时期 “ 西康农事试验场”的设置及 其实际成效》 民国时期 、《 陕西麦棉 良种改进 的成就与经验》 Ⅸ 、 论抗战时期湖南粮食品种的改 良与推广》 民国和 田社 会农业水利 组织、水权制度及其 生产 效 、《 用 》 民 国 时 期 山西 省绵 羊 改 良实 证 考 察》 1 1 — 9 7年 山 西 农 、 、{ 9 2 1 3 牧 业 技 术 引 进 与 本 土 化 研 究 》 民 国 时 期 甘 肃 小 额 农 贷 与 农 业 生 、《 产》 《 、 论民国华北地区环境 因素与 以小麦为核心 的轮作复种技术》 、 《 民国时期广东蚕丝 改良局述论》 《 、 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 普及 问题考》《 伪满 时期东北地 区粮食生产变迁 的研究》和 Ⅸ 伪满 时期黑龙江省的农 业政策与小麦生产和加工》等论文。 这 一 时 期 地 方性 的农 业 史 专 著 主 要 有 :《 江苏 农 业 发 展 史 略》 、 《 湖北农业开发史》 《 、 广西畜牧史*,《 广西农业科学技术史》 抗 ,《 战 时 期 的 广 西 农 业 》 和 《 夏 农 业 史 》 以上 专 著 对 近 现 代 农 业 问 宁 。 题有所论述或者就 一个 时期 的农业 问题做了专门论述。关于农事试

我国低碳农业研究综述

我国低碳农业研究综述

近 些年 来 .极 端 气 候 爆 发 日益频 繁 .其直 接影 响到 了 中国 的粮 食安 全 。 低碳 农 业 必 然给 我 国农 业 生 产 方 式 带 来新 的挑 战 , 可行 吗 ? 正屏 、 玉 娟 其 施 林 以 我 国大 陆 农 业政 策模 型 为 计 量 分 析 基础 . 供 决策 者在 采行 低碳 技术 下 确 提
放 、 高效 率 、 加效 益 和捕 获储碳 量 , 提 增 达 到产 前 、 中和 产后 总 过程 中向大 气 产
直 接 和 间 接排 放 的温 室 气体 最 小 化 的
新 型现 代农 业体 系 。
保粮 食 生产 不滑 坡 、农民收 入 不 徘徊 、
农 村 发 展好 势 头 不 逆转 之 政 策 分 析 工 具 研 究结 果表 明 . 国持 续发 展低 碳 我 农 业是 可行 的
博 士 论 坛
E C0N 0MI 0 U L K T 0H E C T OO HE B Al A S
我 国 低 碳 农 业 研 究 综 述
一 周 健
内 容 提 要 : 碳 农 业 是 当今 世 界 不 得 不 面 临 的 一 个 必 然 选 择 。 低 碳 农 业 是 当 前 我 国 讨 论 低 的 热 点 话 题 之 一 , 是 一 个 充 满 争 议 的 领 域 。其 所 涉 及 的 内 容 较 多 , 文 选 取 了其 中 一 些 相 关 也 本 的 问题 , 低 碳 农 业 的界 定 、 展 低碳 农 业 必要 性 研 究 与 可行 性 、 展 低 碳 农业 的模 式 、 展 如 发 发 发 低 碳 农 业 的 障 碍 和 发 展 低 碳 农 业 的 对 策 等 研 究观 点 作 以 综 述 。 关 键词 : 碳 经 济 低 农村 农 业

农业经济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研究综述农业经济研究是对农业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农业经济研究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或研究本国农业经济,或研究外国农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研究的宝库,前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都为后世农业经济研究提供了借鉴。

1.1 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170 万年至1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正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当时已有原始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但尚未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

距今1 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始创了农业,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畜牧业。

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记载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时代。

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是在中国几千年农业生产发展的历程中所产生的,经历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研究、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研究和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研究三个阶段。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研究,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有较大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富民思想,主张在发展农业、工商业的基础上,征收什一税,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这些论述在《论语》中都有记述。

孟子与孔子一样,也主张富民思想,但他的富民主张是建立在“制民恒产”基础之上的,通过“薄敛赋”、工商免税等措施保证民之“恒产”。

在《吕氏春秋·上农》中的《任地》《辩土》《审时》等三篇先秦文献,详细记述了农业生产耕作的整个过程,并阐述了掌握农时、运用农业技术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保护耕织,重本抑末。

改变了以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保护耕牛,普遍使用铁器农具,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对土地课征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产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国思想家经常论述的问题之一。

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后,对农业生产改为按所有田亩课征赋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菜
甘蔗
热带作物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 知识拓展
农业地域类型 产物,气候,分布,特征 季风水田,商品谷物,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农业 · 最发达的农业类型 · 分布在发达城市周边的农业 · 商品率最低的农业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地理简答题—农业
南开大学 冯春晓
课程时间:2.10 20:20-21:20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 知识拓展
小麦 水稻 棉花 分布 适宜气候 经济VS粮食
·(7)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 平原,冀 ·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五片。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2018/4/26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1) 耕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内蒙古、新、青、藏 为我国四大牧区) ·(2)南蔗北菜:指糖料作物甘蔗布在南方(台、闽、粤、桂、云、川、琼)、 甜菜主要分布在北 方(黑、吉、内蒙古、新) ·(3)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地 区中稻与晚稻二熟制,华南早稻、晚稻与冬种其他作物三熟制。 · (4)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5)暖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6)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 (苏皖北部平原)、松嫩 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 (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原来是,现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因城市化,向郊区农业和园艺作物发展)
农业区位选择举例: ·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从单位面积产量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 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③.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 资源丰富的地方。)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 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注意:农业区位因素也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3、新课梳理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6、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 · 咖啡在南美洲和非洲 7、地中海式农业 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橄榄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4.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 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 ②灌溉农业 ③茶叶园艺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 ②茶叶园艺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 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立体农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全国优秀师资任挑 家长随时旁听
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旱灾害频繁是共性)与优势: ·(1)南方: 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2)华北: 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3)东北: 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 (4)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18)我国农作物分布:
自主定制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反复观看
学习过程全加密 1对1线上直播授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