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改革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方面和实践方面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教育方面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应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育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应该从小就被引导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培养出动手实践的能力。
例如,鼓励学生研究和改进校园环境、开展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建立创新类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专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例如设计思维、创客教育等。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实践创新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可以通过推广科学实验、开展科技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实践方面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学生可以参与科技类社团和实验室。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有机会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其次,实习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
在实践中,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各类竞赛和项目实践。
例如,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社会实践项目等。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感知和发现世界。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能亲自操作试管和试剂,亲眼看到化学反应产生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操作仪器、进行观察、记录数据,这些都需要学生动手完成。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操作中,从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需要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可能需要组成小组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通过这样的合作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商,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自主选择权。
在化学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数据的误差,需要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已被广大教育者和家长所重视。
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例如,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基本的实验设备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开展团队合作项目通过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数学课上,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与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与活动,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参加竞赛和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是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 实践性学习在教学中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技能和知识。
例如,在生物课上,利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2. 提供实践性任务给学生提供实践性任务,让他们能够动手解决问题。
例如,在化学课上,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验任务,让他们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打造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创客空间,提供各种实验设备和工具供学生使用。
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内涵、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
因此,探讨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内涵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应用等环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勇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传统思维。
2. 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创新实践: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操作,实现创新成果。
三、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
2.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一批具有先进设备和丰富经验的实践教学基地。
(2)开发实践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如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践案例等。
3. 培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使其具备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
(2)引进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人才: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实践教学队伍。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领域。
为了更好地推动创新教育,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进行了深化改革,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精神。
在此过程中,教学管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校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
保障。
首先,教学管理是实施创新能力培训的基础。
运用管理的措施,学校可以开展有效的
创新能力培养环境,使学生能在教室里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获得创新能力的技能和素养。
其次,教学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成绩。
在教学管理层面,学校可以实施考试改革,强
调考试评价重点,重视能力发展而非只求分数,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创新能力培
养中来。
此外,教学管理还可以丰富学习体验。
学校可以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创
新活动等,让学生能在课堂之外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
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就业信息传递等支持,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在深化改革实践中应加强对教学管理的管理,努力建立起一套完善有
效的创新能力培训机制,以促进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考试改革等措施
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做到立德树人。
同时,学校要对教学
管理负责任,切实加强对教学管理的监督,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以学生为本的
高校教育目标。
践行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践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当从一般性扩张向精细化供给转变,并且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大高校的教育目标,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为了践行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一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要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以实现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们还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让他们自觉地探索和实践,从中体验创新的过程,开发创新的潜力。
另一方面,教学改革应该重视知识积累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样才能真正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为此,教师们可以在课程中加入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完成课程目标,并及时给予学生实践方面的反馈建议,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组织竞赛、举办讲座、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平台,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总之,践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过程。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同时又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相信未来我们能够创造出更为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得到发展和应用。
践行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践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高校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入手。
大学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思维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在具体问题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提议方案,并实践验证。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协作的能力和领导力。
其次,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机会。
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知识,进而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实践能够加强学生的能力,如实验技能、科学精神等,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新技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外教授课、跨学科融合、实习机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全球化视野和综合能力训练。
无论是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机会,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和行业最新资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力。
总之,随着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社会实践和综合能力,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不容错过。
高校教育应该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好地适应变化,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管理好改革,使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管理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术讲座和创新大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兴趣。
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管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校应加强实验室设施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为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还需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创新项目。
实践教学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创新能力评估指标,通过对学生的项目报告、课程作业和实践成果等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和专业论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管理需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经历。
还可以邀请企业家和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为学生创新提供实用的指引和建议。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学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和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践行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践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践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本文将就如何践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倡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提倡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实践性活动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
我们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感受化学的神奇和乐趣。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项目除了课堂教学,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课外项目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提供专业指导与辅导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充当学生的导师和辅导员。
我们需要提供专业的指导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六、积极营造创新教育氛围我们要积极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创新教育讲座、创新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创新的理念和实践,激发他们对创新的热情和兴趣。
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而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这些素质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我国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理念滞后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验设备、师资力量、实践基地等。
目前,我国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3.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1)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实践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手工制作、实验和项目实践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如,在课堂中引入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提供实践创新的平台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创新平台,如科技创新实验室、艺术实践工作室等。
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展示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艺术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奥秘。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解决问题是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5. 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实践创新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支持。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间进行交叉学习和研究。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实践创新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6.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社会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实践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协调分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日益受到重视。
教学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培养途径。
一、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容易丧失创新思维。
而教学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做题模式强调记忆和应对,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而教学改革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能力。
通过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项目制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学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科目的跨学科融合,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操作,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
而教学改革则引入探究式实验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改革通过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学改革倡导学生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项目申报、开发和完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挖掘教材,高效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逐步形成处理生活问题的创新能力;处理教学内容的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兴趣,适时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应用,为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扩大课堂容量增添了活力,也助长了学生的爱好、兴趣。
我们老师不能简单地把教学内容罗列在一起,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呈现给学生,而是经过精心研究、组织设计教学流程,适当地运用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对比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允许学生思维出错的机会,通过比较使他们明白错在哪里,该怎样改正。
无论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还是研究学生,都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要改进。
第三、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改革必须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新知识只是第一步,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才是关键。
因此,教育改革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例如社区服务、科研项目等,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跨学科教学的实施创新思维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撑。
传统的学科划分使得学生容易陷入思维定势,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和思考能力。
因此,教育改革应当推行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以更加综合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创新。
三、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课程来引导。
因此,教育改革应当开展创新教育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到创新思维的方法和实践的技巧。
创新教育课程可以包括创意思维训练、实践项目设计等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四、构建积极的创新文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应该构建积极的创新文化,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冒险,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比赛、创新项目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动力。
五、发展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需要从教育评价体系入手。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侧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育改革应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表现。
例如,可以引入项目评价、课程设计等方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学实践_创新能力(3篇)
第1篇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理念,营造创新氛围1. 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质疑和思考。
2. 营造创新氛围: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创造一个开放、自由、充满活力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尝试新事物。
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活动、开展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1.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1. 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2.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四、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成长1. 多元化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创新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创新教师自身,提升教学水平1. 终身学习: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者,自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创新能力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了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肩负着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实验方法创新能力的重任。
那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创新能力呢?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一个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权威式教学模式,以平等、开放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互动。
在实验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也应得到尊重和肯定。
例如,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科学史上的创新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激发他们内心的创新欲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前沿的科学实验成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创新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
此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思维相互碰撞,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
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颖想法和独特见解,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二、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实验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和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
首先,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包含基础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也要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次,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前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让他们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
教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
教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1.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教师在实验前应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实验操作规范指导。
包括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以及实验安全常识等。
只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规范,才能在实验中准确无误地操作。
2. 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教师应设计并组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验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从实践中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发现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提供开放性实验设计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实验中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设计机会,让学生自由思考和设计实验方案。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新往往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实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教学管理也需要在此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改革实践改革实践是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需求,通过更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其中,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1. 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案例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可操作性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技能。
2. 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是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以及通过开放思维和多元化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创新设计、团队合作和项目开发等课程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指提升学校教学效果的过程。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教学管理也应该积极作出改变。
1. 课程设置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课程,如设计思维、科技创新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接受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创新能力。
2. 教学评价传统的课堂评价主要以考试和作业来进行,这样的方式弊大于利。
学校可以采取更加全面的评价方式,如:实践评价、课堂演示、设计作品评价、讨论评价等,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和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项基于实战并需要多种因素的能力,而仅仅通过教育而获得是有限的。
要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科技、社会公益和创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和技巧,并逐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培养知识面学生不应该只是一门课的学习者,而是应该作为综合型发展来进行,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开展创新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可以组织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计划比赛等,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创新型教学方法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例如,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同时,可以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业热情。
除了学校的教育实践,家庭和社会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境。
家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和创新。
社会可以开展一些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实践的重要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创新型教学方法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也是不可忽视的,共同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
只有不断提升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概述在当今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能力不仅是未来成功的关键素质,还有助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推动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确立创新教育目标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中,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这包括指定具体的创新目标,例如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方案、解决问题或设计新产品等。
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可制定适应性强、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2. 创设激发创造力的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营造积极、开放、多元化的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工作坊、合作项目以及开放式思维活动等方式来达到。
同时,引入游戏化元素和科技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3. 提供创新工具和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创新实践,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
这包括物质资源(如实验器材、技术设备)和知识资源(如书籍、数据库和互联网资源等)。
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源,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
4. 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创新往往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开展小组项目、合作实验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在团队中的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
5. 实践性评估方法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采用实践性评估方法。
这包括观察记录、项目报告、展示演讲等形式,以便全面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方面的能力。
6. 持续改进与反思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且不断改进的过程。
教师需要定期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创新能力。
7. 成果展示与分享为了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动力,教师可以组织成果展示和分享活动。
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从其他同学或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反馈和启发。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改革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实践教学改革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教学改革内容以及如何实施等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动物生物学
科技活动有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锻炼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积极推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是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面临的首要任务[1G2].本科生科研实践是本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3G4],从大一开始就需要对新生进行科研兴趣激发,让学生认识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5].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动物生物学通常开设在一年级,对于激发新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了解生物学的学科前沿、研究热点,乃至培养学生以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状态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6G7].如何在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课程中贯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高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教学比例,这也是我校进行动物生物学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出发点.
1教学改革具体方案
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包括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1.1教学改革内容
1.1.1动物资源调查目前由于教师资源短缺、课时缩短等原因,部分高校难以专门安排野外实习时间,然而野外实习是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8].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内有一片较大的荔枝林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东、南、西、北、中方向,选用5点取样法,调查该区域节肢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分析群落的种群构成及动态变化,研究荔枝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1.1.2蝴蝶标本制作在荔枝林生物群落调查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制作标本的能力,主要涉及干制标本的制作,实验对象主要是鳞翅目昆虫,其他昆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制、浸制标本制作.在校园动物资源调查的时候,重点采集蝴蝶,尽量收集蝴蝶幼虫,按照龄期同步化蝴蝶幼虫,通过设置温度梯度、光照梯度、湿度梯度等单因子实验,用摄像机记录蝴蝶羽化过程,判断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子对蝴蝶生长过程的影响.课程结束后,进行校园蝴蝶标本科普展,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蝴蝶干制标本展示,将亚克力球悬挂于人工生态仿真树上;二是蝴蝶图片展示,将校园所有拍摄到的种类,进行种类鉴定后,按照科、属分类展示;三是蝴蝶羽化视频展示.1.1.3传统分类学与近缘种、疑难种鉴定动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分类检索表,学会形态学分析.但在种类鉴定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部分难以鉴定的近缘种、疑难种,借此机会,引入当前学科研究热点,使学生了解如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其中,DNA条形码技术是目前利用较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分析生物DNA中保守片段,进行物种快速、准确鉴定[9],目前其主要应用于中草药、食品质量控制和食性分析等领域.通过学生撰写DNA条形码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综述文章,引导学生用现代生物学的观点重新理解宏观动物学与微观动物生物学间的关系.
1.2教学改革组织与实施
第一次动物资源调查在课内完成,要求学生掌握取样点设置方法、调查方法、标本采集方法等,学会实验记录(例如记录采集人、采集时间、采集地点,有条件的进行拍照)、标本编号、捕网以及扫网的使用方法,能够对动物出现的数量、频率进行统计,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其余时间点的调查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完成,撰写调查报告.蝴蝶标本制作由教师在课堂内带领学生练习制作1~2个蝴蝶干制标本,课后要求每组制作5个种类以上的亚克力球密封标本;“环境因子对蝴蝶生长的影响”设定为研究型实践教学内容,持续时间较长,由学生课后按照“文献查阅—提出实验设计—完善实验方案—具体实施过程—数据、资料、图片汇总—撰写研究型论文”整体流程完成.昆虫种类形态学鉴定检索表的使用,教师课堂内引领学生使用1~2次,课后学生自己去检索其他采集到的动物,同时引入近缘种、疑难种的鉴定问题,结合当前学科研究热点,引入分子标记的方法,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小组完成1篇综述型论文。
1.3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施课外实践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但也对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设计,根据学生的准备工作、参与度、总结报告等方面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指标(见表1)以上考核内容均以小组形式进行,由于课外实践项目占用学生课后时间较多,教师难以进行全程跟踪,因此组内评价非常重要,如何计算每个组员的贡献系数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关键,要求组长对组员分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提交书面说明,经2/3以上组员同意并签名确认.贡献系数量化评价指标见表2,每组贡献系数之和不得超过组员人数,学生最终成绩为教师评价分数∗贡献系数.
2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2.1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生物学中2个重要的适应性,生物对环境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以及生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昆虫种类检索表”的实践,观察昆虫口器的不同,有助于学生理解随着食性的差异和捕食方式的不同,昆虫口器的进化历程,作为最原始的类型,咀嚼式口器只能进行咀嚼和研磨食物,刺吸式口器则可以有效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成分,例如刺破动物皮肤,然后吸食血液等.通过比较、观察标本,有助于理解动物进化时同源器官、同功器官的变化历程,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0].
2.2有效提高学生科研素质
文献查阅方面,学生除了能够从学校的中、英文期刊数据库搜索资源外,也学会利用百度去查阅有关的文献,同时锻炼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研究方法方面,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描述法、比较法的原理与应用,理解对照组设置的意义、实验组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分析.科技论文写作方面,学生能掌握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研究型论文摘要的通用总结模式,重点掌握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对实验结果中关键性结果予以阐释、说明,尝试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与参考文献中类似实验趋势一致或者相反的原因.
2.3创新能力的实质提升
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对自身知识结构、兴趣等方面有更为客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参与科学研究.例如:学生通过对动物资源的调查,发现天敌与害虫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发表第一作者论文“珠海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其主要益害虫相关性研究”;通过举办校园蝴蝶科普展,发现了人们对蝴蝶文化的兴趣,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蝶姬生态园”项目正在进行第七届“逐鹿今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昆虫形态学观察中,发现昆虫的触角不仅可以作为种类鉴别的依据,还可以用来进行通讯,申请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拟环纹豹蛛与猎物间信息联系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广东省“挑战杯”科技三等奖.通过课题组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据统计,近年培养的学生获得广东省“挑战杯”科技三等奖2项、校级挑战杯一等奖1项、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9项,学生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其中6篇发表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
3结语
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以来,主要有以下经验和感触:(1)须每月定点、定期进行动物资源种类、数量统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作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内容,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为学生以后的科研活动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对本科阶段主持项目、发表论文的学生进行统计发现,其学业规划更加合理,学术深造比例显著增加.(2)全面开展以科研素质评价为核心的多样化考核方式,重点考察文献查阅能力、实验方法掌握情况、科技型论文撰写水平,注重过程评价,提高组内成员参与度、强调组员之间的区分度,提交组员分工表,有效促进每名成员的参与意识,提升学习状态.(3)高校教师大多是“双肩挑”,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关系到教师的学术发展[11],因此选择课外实践教学项目时,可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教师科研项目转化而来,这样实验材料充分、实验方法成熟,具有较大的可行性,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实践项目的成功;另一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提出新的研究项目,既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实验设计等科研素质,同时也能从多种角度扩展教师的研究领域、促进教师的科研发展、提升教师学术水平.(4)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有利于提升学习状态.但是,目前我校仅设置动物资源调查与鉴定、蝴蝶科普展等少数几个项目,如何选择更多合适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既满足学科发展要求(包含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可操作性强、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是我校后续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