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处置突发事件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与措施【精选】

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与措施【精选】

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与措施一、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再好、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一般一局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底划分特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以此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突发事件具有如下共同特征:①突发性。

突发性是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突发事件能否发生,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人们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

突发事件从始至终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当中,往往毫无规则,不能实现准确预测和确定,使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建立困难重重。

②紧迫性。

突发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时预兆,师太发展迅速,必须立即采取非常态的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和控制,否则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③严重性。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具有较大危害,而且这种危害还体现在社会公众领域,事件本身会迅速引起公众关注,进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

突发世家你的危害范围和破坏力越大,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就越严重。

④社会性。

突发事件起因千差万别,如地震、活在、瘟疫、暴乱等,但其作用对象不是个人,而是社会公众,至少是一个特定单位或区域内的一群人。

因此,防范突发事件需要公众支持和参与。

在道路运输企业中,突发事件一般有道路运输事故、自然灾害事件、危害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客运站旅客滞留、火灾等。

二、突发事件应对要求突发事件的应对赢遵从一下原则:(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

(2)同意领导,分级负责。

(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

(4)暑期先期处置。

(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

(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1.健全落实应急制度道路运输企业要加快应急管理的制度规定。

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要把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跟上突发事件的发展要求。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流程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流程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流程
1、背景
突发事件是指突如其来且对生命、健康、财产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置和处理,需要制定一套规范的处置方案流程。

2、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流程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流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2.1、第一步:发现事件
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发生,需立即报告相关部门或人员,并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2.2、第二步:评估事件
对于突发事件的情况,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来确定紧急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

2.3、第三步:制定应急措施
基于评估结果,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细化操作流程。

2.4、第四步:实施应急措施
依据应急方案流程,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置,并及时通报相关人员,保持应急响应管理中心与现场指挥的沟通顺畅。

2.5、第五步:总结与归档
针对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处置,必须进行评估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归档,为今
后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参考。

3、结论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提高突发事件的
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在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流程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关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关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论文1关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德州市人民政府应急办)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发生,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我们要从容地应对,迅速快捷地处臵,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通过对国际、国内近几年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分析,结合我市实际及组织开展的几次应急预案演练,我们认为处臵突发事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迅速便捷、全面完整的信息收集是应急救援取得实效的前提公共危机状态下,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事件有效的预测预警,就会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避免灾难和损失。

危机管理中,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为领导决策服务,同时向民众传递准确的信息,既能让民众对危机事态的程度与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又能使他们了解决策层为化解危机所做的各种努力,可以使民众保持稳定情绪,避免民众情绪失控而增加决策者面临的压力,恶化政策环境。

另外,全面完整的信息获得,为唤起全民族的参与提供资料。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受科学技术和水平的限制,没能做到预警预报。

这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一年多后的6月16日8时01分,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交界处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26千米。

安装于青川县清溪小学(距离震中24千米)的地震报警器成功地在地震纵波(P波)到来时发出预警预报,该校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全部安全撤离教室。

地震报警器在地震来袭之时“先知先觉”,为生命“预留”了28-35秒,一旦人员被困还能发出SOS无线求救信号,传到300米以外。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如果报警时间能提前28-35秒,将使遇难者人数从数千人下降到500人左右,将大大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发生在2008年4月28日胶济铁路淄博段的交通大事故,两列火车相撞。

事故发生后3分钟,淄博市应急办就得知了这一信息;5分钟,省政府应急办也知道了这一信息;10分钟,淄博市110到达事故现场抢险;15分钟,120到达事故现场救援;100多名当地群众迅即自发参与抢险救助,为应急抢险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

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处置突发事件

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处置突发事件

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处置突发事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延迟都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为了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五个要求: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我们必须迅速收集相关的信息并了解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这可以通过在各种渠道中获取新闻、与相关部门和其他当事人进行交流等方式完成。

第一时间判断情况:在获得信息后,我们需要快速进行情况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

这需要我们具备快速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并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准确判断。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判断情况后,我们需要立即启动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包括各类应急程序、人员调度安排、物资准备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应对突发事件的力量,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时间组织行动:启动应急预案后,我们需要迅速组织人员行动,以务实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这包括指挥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并且迅速行动起来。

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和报告: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报告,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以及其他人员反馈当前的情况和处理进展。

这可以确保信息的流通和协同工作的开展,并且让各方了解当前的状态和需求。

在落实以上五个第一时间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压缩处置突发事件的时间,并且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效率。

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一项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的工作。

继续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是高效的组织与协调。

在这方面,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首先,建立完善的指挥体系是必要的。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个明确的指挥体系可以确保信息的传递与协调的顺畅。

应当明确指挥中心的职责与权力,并建立起快速、灵活的指挥渠道。

指挥中心应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操作流程,并且应配备专业人员,根据不同事件形态给予不同的应对策略与方式。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是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及时有效地处置并采取应对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公众的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是非常关键的。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应急处置的机制。

这个机制通常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事件发现、信息报告、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灾区救援和事后评估等环节。

1. 事件发现和信息报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首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迅速报告。

这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如监控摄像头、报警系统等,以便第一时间获得事件的相关信息。

同时,需要确立明确的信息报告渠道和责任人,以便信息迅速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2. 指挥调度和协调配合指挥调度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核心环节。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尽快成立应急指挥部,并明确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及其职责。

指挥部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情况评估,并制定应对方案。

同时,指挥部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序进行。

3. 资源调配和灾区救援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技术支持等。

指挥部应根据实际需要,将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并做好统筹安排。

在灾区救援中,重点是人员的疏散和救援,以及灾区的临时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

4. 事后评估和总结经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需要进行事后评估和总结经验。

包括对整个处置过程的评估,以及对各部门和责任人的工作进行评价。

评估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以应对未来的类似事件。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就制定的应对措施和应急程序,旨在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事件类型分析、应对措施、责任单位和人员等内容。

1. 事件类型分析和风险评估首先,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

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突发事件的出现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它可能是自然灾害、事故、社会事件等各种情况,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和善后处理等方面介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一、准备工作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需建立一套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流程。

其次,需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同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物资的充足和品质。

还需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二、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首先,要立即组织召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做出决策,指导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同时,要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以便公众了解情况,避免谣言的传播。

其次,要迅速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开展救援和抢险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协作、快速响应,确保行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三、救援行动突发事件的救援行动是最为紧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生命财产的保护。

首先,应明确救援任务的性质和目标,确定行动计划和方案。

同时,要及时组织力量,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救援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配备适当的装备和工具,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在救援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度资源,实施适当的救援策略。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确保各方力量的合理分配和合理利用。

四、善后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不仅仅是救援行动,还包括善后处理。

一旦救援行动结束,就需要及时进行善后处理,保证事件的完全解决和彻底消除。

首先,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医疗救治。

同时,要进行损失评估和赔偿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要加强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减轻灾后影响。

最后,还需要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

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张总)-(1)

如何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张总)-(1)

(三)环境危害大、破坏性强 突发环境事件破坏性强,不仅会严重影响一定区域内人群
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国家财产的 巨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虽然事件是瞬间发生,但其影响和危害大,有些危害所造成 的破坏是不可逆转和恢复。 (四)处置难度大
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污染因素较多。因此,事件发生后的监 测、处理难度大、情况复杂。 (五)地域、流域分布不均性
局部有改善 总体未遏制 形势很严峻 压力在增大
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的部分环境指标有所改善; 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未来的环境压力仍将继续加大。
(一)水环境呈现复杂的流域性污染态势 (二)大气环境质量退化 (三)土壤环境质量恶化 (四)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五)受噪音影响的暴露人口增加,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引发的,地域、流域的 制约影响只是一个方面,其发生不是各地均衡出现,往往在某 一地区同样事件有时会接连发生。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17号),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 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 和一般(Ⅳ级)四级。
环境应急响应: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以后,各级人民 政府及各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保护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按照科学的技术规范,实 施一切旨在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应对 活动。
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就是在得到突发环境 事件信息后,对应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五个第一 时间”开展应对工作。 第一时间准确研判、及时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控 制事态;第一时间开展监测、辅助决策;第一时间展开 调查、追究责任;第一时间引导舆论、维护稳定 。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一、工作目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旨在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风险评估,做好预防工作。

(2)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队伍的应对能力。

(4)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更新。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3)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协同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

(2)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预案的制定、修订,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应急物资的采购和管理等。

3、建立专家咨询组,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4、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5、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低事件发生的风险,以下预防措施将被采取:1. 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2)加强对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定期进行卫生检测,确保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用5篇)

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用5篇)

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5篇)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5篇) 在⽇常⽣活或是⼯作学习中,保不齐会出现⼀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常常要提前编制⼀份优秀的应急预案。

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 ⼀、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进⼀步提升幼⼉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确保师⽣⽣命安全。

⼆、适⽤范围 本预案适⽤于本园发⽣⾷物中毒的情况处理 三、应急程序 (⼀)应急指挥⼈员名单 1、负责⼈:国雪娟 2、现场指挥⼈员:范德刚、史宁宁 (⼆)现场措施 a、对患⼉的处理 1、⽴即将患⼉送医院治疗,教师要向医⽣真实反映幼⼉患病的症状,并陪同在幼⼉⾝旁等待家长来院。

2、做好家长⼯作,如果⾷园外⾷物所致,⽴即与家长联系,尽量争取取样。

3、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的范围 b、建⽴三级报告制度 1、如发⽣⾷物中毒事故,保健⽼师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保健⽼师及时向卫⽣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报告。

c、配合⾏政部门对⾷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1、⽴即停⽌⾷品加⼯、供应活动 2、提供留样 3、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作。

(三)现场指挥 处置事故现场指挥应由在场最⾼级别的负责⼈担任,并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成⽴临时的救援⼩组。

等总负责任⼈到达现场后,详细汇报事故情况,由总责任⼈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 发⽣突发事件,在处理⼩组成员到达之前,由总值班员负责处理。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执⾏总经理、副总经理、保安队长。

成员:客房部经理、办公室主任、财务部经理、⼯程部经理。

⼆、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1、抢劫案件应急措施: (1)当酒店发⽣抢劫案件时,如劫匪持有武器(指枪械),在场员⼯应避免与匪徒发⽣正⾯冲突,保持镇静,并观察匪徒的⾯貌、⾝型、⾐着、发型及⼝⾳等任何特征。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联动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公司突发事故的发生,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公司各项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正常的办公及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常识,提高员工的配合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事件达到及时控制,保障公司安全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究,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做好宣传普及突发事件的防控措施,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及时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

2、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成立中心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保障,重在建设。

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

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4、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发生突发事件后,在公司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控制和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及时快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

6、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

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一)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公司全员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南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南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南一、引言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等。

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我们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迅速、有效、安全、有序”。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迅速:尽快意识到事件的紧急性和危害性,并立即采取相应行动。

2. 有效: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安全:在处理过程中,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不得盲目冒险或盲目救援。

4. 有序: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保持组织、协调和指挥,做到有序进行。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步骤1. 事件发生预警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我们需要关注相关预警信息,如天气预报、地质监测报告等。

一旦接到预警信息,要迅速进行确认,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2. 事件初期响应一旦事件发生,我们需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通知上级和相关人员:向上级汇报事件情况,并通知相关人员参与应急处理。

b. 确定应急组织架构:组建应急指挥部和各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

c. 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d. 启动应急方案: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流程进行处置。

3. 信息收集和分析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收集和分析信息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a. 多方搜集信息:从多个渠道获取事件情况和进展,包括媒体报道、现场勘察等。

b. 信息核实和验证: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核实和验证,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c. 信息分析和研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及时预测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

d. 信息发布:根据需要,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信息,确保大家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

4. 应急处置和救援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和救援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安全疏散和救援: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并组织救援人员进行人员搜救。

应急处置“五个第一时间”

应急处置“五个第一时间”

应急处置“五个第一时间”
应急处置“五个第一”时间
遇到突发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领导到位;第一时间启动预案;事关客运工作的,客运部门要第一时间向站车发布信息;宣传部门要第一时间发声,做好舆情控制。

第一时间报告。

发生突发情况时,现场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调度所报告;调度所必须第一时间按规定通知相关领导和处室应急人员。

第一时间到位。

调度所专职应急副主任(值班主任)、集团公司参与应急处置的业务处室必须第一时间赶赴调度台;站段专职应急领导必须第一时间到岗到位。

第一时间启动预案。

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要全面、准确掌握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启动有关专项处置预案。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客运部门应第一时间通过12306、站车广播等渠道向旅客发布列车晚点情况、预计恢复时间等客运信息。

调度所应及时、准确向客运部门提供故障概况、故障原因、列车运行信息、故障预计恢复时间及列车调整情况等客运信息。

涉及重要信息时,须经集团公司分管运输副总经理(总调度长)批准后方可对外发布。

第一时间发声。

宣传部与涉事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拟定发声口径;宣传部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看,根据情况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声。

涉及重要信息时,经集团公司分管运输副总经理(总调度长)、主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批准后,统一口径,按规定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对外发布信息。

突发事件处置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原则突发事件处置原则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或个人应遵循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和原则,以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处置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民至上:突发事件处置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处置过程中,要将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全员参与:突发事件处置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不同部门之间要建立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协调一致地进行处置工作。

3. 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处理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和恶化。

相关人员要能够快速决策、迅速行动,尽快控制事态。

4. 综合施救:突发事件处置需要综合施救,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措施。

包括紧急救援、医疗救助、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处置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有效推进。

5. 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处理要及时公开全面的信息,保持透明度。

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防止谣言和不实信息扩散,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6. 教训吸取: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7. 分工协作:突发事件处理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高效的工作机制。

各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进行处置工作。

8. 预案应对: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训练。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预案进行处置,提高应对能力和效率。

9. 信息通信:建立高效的信息通信系统,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各部门之间要建立联络机制,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便于及时了解和协调处置工作。

10. 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技术支持,如无人机、监控系统、智能设备等,提高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公司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规范

公司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规范

公司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和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预案制度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的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对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分级负责、组织有序、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结合实际情况,凡公司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含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第二章现场响应第五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司带班领导、值班经理应立即到达现场,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立即组织公司相关应急力量进行划定警戒区、控制危险源、组织救援抢险等先期处置工作,并迅速收集现场动态信息,按照信息报送工作有关规定,报集团-1-公司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值守电话:*;传真:*)及相关主管机构。

第六条公司分管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开始组织,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成立现场指挥部,并相应担任现场指挥部指挥,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及相关现场处置方案,并制定实施具体应急行动方案,组织各处置小组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第七条公司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原则上不超过60分钟;各相关部门经理及相关成员接报后要立即赶赴现场,原则上不超过60分钟,负责协助组织。

第八条上级部门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的,应急处置工作统一由上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第三章信息报送第九条依据《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管理办法》规定,信息报送工作要本着“初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的总体原则。

初报一定要速报,尽一切可能简化审批程序,首要任务是要把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报送;续报信息要准确,进一步核实有关信息后形成准确的详细信息、事态进展、处置情况、具体措施等;终报信息要完整,要把事发处置、善后安抚等信息汇总报告综合情况。

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和原则

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和原则

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具有突如其来的偶发性、意想不到的突变性、琢磨不透的复杂性和不可估量的危害性等特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迅速、及时,尽最大努力控制局势,挽回影响;如果处置不当,就会使局面失控、事件升级,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出现.因此,制定反应迅速、正确有效的处置程序,明确妥善应对、化险为夷的基本原则,避免紧急情况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复和缺位现象,显得尤为重要.一、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的程序由于突发事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不同,每一事件的特殊矛盾、规模、程度、性质和后果不同,卷入事件的群众情况不同,因而处置的办法和程序也就各异.但是,无论其状况如何,一般来说,都要经过以下六个程序,每一个程序又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处置策略.1.控制事态.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者迅速控制事态是处置事件的第一步.事件的突发性,要求处置工作必须突出一个“快”字.快速出动是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保证.要快速发现、快速报告,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展开、快速介入,以便抓住先机,争取主动.要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领导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成立临时专门机构.比如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可以把所辖机构分成突发事件决策机构和处置机构两部分,决策机构及其人员主要是对事件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制定处置事件的策略和步骤,对全面工作进行指导;处置机构及其人员负责掌握动向,反馈信息,贯彻决策机构意图,对事件进行具体处置.把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有利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领导者控制事态的策略表现在:一是要迅速隔离险境.当出现灾害事故类突发事件时,为了确保社会及公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应采取果断措施,迅速隔离险境,力争把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恢复正常状态提供保证.二是转移群众的注意力.一般地说,每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众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一两个敏感、热点问题上,在这种情况下,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对于控制事态是十分有利的.可以通过说服诱导,寻找双方利益的交汇点,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主张产生认同;可以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承认某些可以理解和合理的方面,作出无损于实质的让步或许诺;还可以运用归谬法引导事件的参与者意识到最终可能出现的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不良后果,使大多数人恢复理智,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三是进行强制性干预.在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政府的强制性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面对突发事件,“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因为在突发事件状态下,每一个人的信息量毕竟是有限的,某些群众和个别领导者还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同时决策也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其风险性使得任何意见都难以像常规情况下那么容易达成妥协和统一,因此,依靠领导权威、推行强制性的决策是惟一的选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迅速而有效地遏制事态的扩大、升级、蔓延.2.调查研究.当突发事件得到初步控制以后,领导者应马上进入第二阶段,即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在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和相关性,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态发展、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态度以及公众在事件中的反应;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调研过程中应广泛收集和听取事件参与者、目睹者的意见、反映和要求,从中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因由;要与事件的参与者正面接触,尽量抓住事件的薄弱环节和暴露之处进行调查,以利于发现问题.一般地说,目睹者观察和提供的情况,是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因为他们与事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能够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反映情况,为领导者制定对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调查来的情况,找出突发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把握主要问题,就可以为确定事件的性质打下基础.3.制定对策.在通过调查研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性质予以确定之后,应迅速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的对策.制定对策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策必须具有可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付诸实施;二是对策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做多种准备,不能简单从事;三是重视专家的意见,因为突发事件的出现,有时是在领导者不太熟悉的领域,而专家对自身涉及领域的问题有专门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的意见可以弥补领导者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特别是在事态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制定对策更应该重视专家的意见.总之,突发事件的处置,对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特别高,不允许决策出现失误和漏洞,也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软弱无力.领导者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应注意总体配合,综合治理,以便尽快解决问题.4.贯彻实施.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在贯彻实施阶段,领导者应动员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面对灾害类以及恐怖动乱类突发事件,在一个开放、分权和多中心治理的社会,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缓解突发事件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打消恐惧,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突发事件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公众心理上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提高公众心理承受能力是首要的选择.要尽可能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运转,尽可能避免突发事件进一步造成更大的公众心理伤害.在最近的SARS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焦虑、不安和慌乱的心理,党和国家领导人适时地走到疫区的群众中间,并通过媒体加以宣传和报道,即刻收到稳定人心、安定社会之效.对于社会性突发事件,领导者要公开表明立场,恳切地道出自己的希望和担心,这样可以增加社会公众的信任感,使感情距离拉近.诚实的态度容易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减轻他们的恐慌心理,有助于尽快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5.评估总结.突发事件解决后,领导者要对整个事件的过程进行评估.一是注意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心理效应和形象效应诸方面,评估有关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实事求是地撰写出详尽的突发事件处置报告,为以后处置类似的事件提供参照.二是认真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如果是组织机构设置有问题,那就重新建立健全预防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堵塞漏洞;如果是政策有问题,就应重新调整政策;如果是干部工作作风有问题,就要从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入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是领导者政治敏锐性差,就应严肃纪律,让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要通过评估反思,切实改进工作,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做好了,才能说该事件圆满解决了.6.重塑形象.即使领导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处置了突发事件,政府的形象也仍然有可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突发事件过后,领导者要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调整组织机构使之更精干、更有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要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安排各种交流活动,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告知他们突发事件后的新局面、新进展,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形象后果,恢复或重新建立政府的良好声誉和美好声望,再度赢得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处置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其一,六个程序并不是处置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经过的,比如调查研究程序,在事件规模不大,对事件前因后果已经了如指掌,且冲突较缓、处置的胜算较高时就可以越过,直接从控制事态到制定对策,这样处理时效会更好;其二,六个程序在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难点是控制事态,关键是制定对策,重点是贯彻实施.概括地说,只要领导者科学地把握住前四个环节或程序,突发事件是不难处理的.二、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践,考察我国突发事件的现状,笔者认为,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救治第一原则.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突发事件,首先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应将媒体报道和公众反应首先集中于对伤亡人员的救助而不是领导人的活动、缉拿罪犯、防范措施等,这样有利于号召和动员公众支持政府,参与救援活动,是在特殊情况下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得到公众支持的必然选择.比如美国在“9·11”事件发生后,布什总统很快就对恐怖主义宣战,大造“本·拉登死的活的都要”和进攻塔利班的舆论,但工作重点却首先放在救援工作和强化国内治安上,直到两个月过后,在做好了军事准备、赢得了国际支持之后,才真正开始大动干戈,出兵攻打阿富汗.2.把握主要矛盾原则.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牵动全局的主要矛盾,把握主要矛盾,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和转化,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根本之所在.因此,领导者应注意全面地认识事件的各种现象,潜心分析各种现象间和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要在把握各种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一一过滤、比较和筛选,认准制约整个事件的主要矛盾,从而找到整个事件的“总闸门”.对于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要全力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控制火头和水源;对于社会政治类突发事件,必须全力控制和解决首要人物.只有会牵“牛鼻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注重新闻传播原则.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媒体、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中了解信息,因而封锁信息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会让谣言、错误的信息和观点充斥于社会,在公众中制造混乱.所以,在突发事件出现以后,为了求得公众的准确了解、深入理解、全面谅解,必须及时向广大公众传播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一是迅速开放传播通道.要把必要的信息公之于众,让公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事态和领导者正在尽职尽责地加以处理的情况.二是有效控制信息导向.开放的信息传播通道有利于避免公众的猜疑、误传,但是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所持的态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因而也有可能使信息传播朝着不利于突发事件顺利处置的方向发展,所以必须有效控制信息导向.要牢牢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事件的对外发布.切忌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对发布消息可能产生的反响要事先作出估计.三是大力消除谣言.在及时提供全面、确凿的事件真相的同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本地区的知名人士、舆论界权威和一切有社会影响的人,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辟谣,以遏制谣言的流传.4.机动权变原则.突发事件现象与原因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决策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处置这类事件过程中要机动权变,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场情况进行随机决策.机动权变的原则还要求领导者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留有余地,比如在领导出场、力量调度、语言表述等方面,不要一下子就达到极点,再无回旋的余地.5.协调作战原则.突发事件的综合性,要求处置手段必须突出一个“合”字.任何一起突发事件都会涉及到社会多领域、多层面,如交通、通信、消防、搜救、食品与物资供应、医疗服务以及军队、武装警察等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在领导者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及时形成和贯彻科学的决策,迅速解决问题.为此,突发事件的处置必须由领导者统一指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克服狭隘的部门主义和小集团利益,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整体功效,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6.科学合法原则.科学主要是针对那些因工业技术而引起的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而言,前者包括危险物品、辐射事故、水坝决堤、大面积建筑物着火等;后者包括干旱、海啸、森林大火、山崩、泥石流、雪崩、暴风雪、飓风、龙卷风、洪水和火山爆发等2P107.现代社会是科技的社会,一切重大突发事件的解决最终都离不开科技.对于上述各种突发事件,领导者一定要多征求特定技术领域内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能盲目蛮干.另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办事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特事特办,但不能背离依法治国的原则,而且,在一些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上,由于各国法律不尽相同,还有很多事件牵连着政治、经济、宗教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处置起来就更要小心谨慎.总之,只有依法办事,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突发事件处置五字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五字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五字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五字原则,突发事件发生是一面镜子,检验出平时我们工作还有漏洞,一定要直击盲点,舒解痛点,打通堵点,掌握5字原则。

一急,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正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

二快,迅速摸排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向上沟通汇报,快速反应处置,避免负面影响的扩大。

三勇,不推诿,不扯皮,直面问题矛盾,越是危机时刻越是考验干部的能力,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积极应对整合调度所有资源解决这个问题。

四度,不遮掩,不回避,把握好力度和分寸,及时向社会公开情况,因势利导,有效应对。

五防,事后要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应急演练培训,防范于未然,化危机为机遇。

消防安全生命线抓住五个第一时间

消防安全生命线抓住五个第一时间

消防安全生命线抓住五个第一时间一、预防控制火灾的意义1.企业控制和预防火灾的重大意义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5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3.8万起,造成1742人死亡,111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9.5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作为承载社会发展建设重任的企业必须严格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企业火灾、事故伤亡的损失。

2.抓住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消灭初起火灾火灾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初期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熄灭阶段。

一旦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争分夺秒抢救,抓住火灾处置的五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发生火情;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措施;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3.常见火灾的分类(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5)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抓住“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火灾事故通常具有非常快的蔓延速度,如果发现不及时,不仅会增加扑救难度,更可能造成巨大的伤亡损失。

第一时间发现火情,有利于将火灾扑救或控制在初起阶段,为争取救援时间做足准备。

如何做到抓住“第一时间”发现火情,提高应对火灾的实践能力?1、积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员工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预防火灾事故的安全意识,做到在生产工作中时时注意防火,事事小心谨慎。

同时要对火灾事故保持高度敏感,又能够及时发现火情的“火眼金睛”,更要做到能够准确判断火灾的发展程度,这样一旦发生火灾,我们更能抓住抢救火灾的“第一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应急响应: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以后,各级人民 政府及各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保护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按照科学的技术规范,实 施一切旨在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应对 活动。
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就是在得到突发环境 事件信息后,对应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五个第一 时间”开展应对工作。 第一时间准确研判、及时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控 制事态;第一时间开展监测、辅助决策;第一时间展开 调查、追究责任;第一时间引导舆论、维护稳定 。
四川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
1 2
环境安全形势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法定职责
4
突发境事件应急处置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粗放的产业结构; ➢布局不合理加大了环境风险危害; ➢片面追求GDP; ➢管理与操作人员能力和水平跟不上时代要求; ➢30多年的区域超环境负荷发展的结果正逐步显现; ➢群众环境诉求正处在敏感时期; ➢政府监管能力与水平不适应群众诉求和领导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压力将继续加大。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是指通过现场调查处理和应急 监测,以查清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污染范围及其 可能造成的危害作出预测判断的基础上,为使污染能够 得到及时控制,防止污染的蔓延和扩散,将污染危害减 少到最小程度,所采取的减轻和消除污染危害的一切措 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要求科学妥善处置,应遵循积极 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的方针,坚持政府领导、部 门负责、分级处置、反应快速、科学规范、统一协调的 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引发的,地域、流域的 制约影响只是一个方面,其发生不是各地均衡出现,往往在某 一地区同样事件有时会接连发生。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17号),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 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 和一般(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万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 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 中断的; (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 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 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 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 (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 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十二五”以来,截至2013年9月,省环保厅参与调度和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共52起(其中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22起,交通运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14起,自然灾害引发的突 发环境事件11起,违法排污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5起)。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 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 对法》)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 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 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环境应急管 理概论,环保部应急办)
(六)固体废物污染严重 (七)放射性污染潜在问题不容乐观
近年来,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逐步加强, 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正在实现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从无到有、管理职能 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工作重点从重处置 到预防与处置并重、协调机制从环保部门单一应对到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巨 大转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以来,在省环 保厅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环保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南方低温冰冻 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科学有效处置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力保证了全省环境安全。
(一)发生的突然性 一般的环境污染是一种正常的排污,有其固定的排污
方式和排污途径,并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排放污染物 质。 突 发 环境事 件 没有固定的排污方式, 事 件 发生突然 ,污染物排放量大、浓度高、危害大,且具有偶然性和 不可预见性。 (二)形式的多样性
突 发 环境事 件 涉及众多行业与领域。就某一类污染事 故而言,所包含的污染因素较多、较复杂,其表现形式 也是多样化的。如化学危险品在生产、运输、贮使用和 处置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引发污染事故。
(三)环境危害大、破坏性强 突发环境 事 件 破坏性强,不仅会严重影响一定区域内人群
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国家财产的 巨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虽然 事 件 是瞬间发生,但其影响和危害大,有些危害所造成 的破坏是不可逆转和恢复。 (四)处置难度大
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污染因素较多。因此,事件发生后的监 测、处理难度大、情况复杂。 (五)地域、流域分布不均性
2011年4月,经编办批准,在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加挂了省环境应急与事 故调查中心牌子,目前,全省有11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环保局成 立了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各级环保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 协调、分类处理”的原则,积极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及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环境安 全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安全隐患突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重金属污染事件、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环境事件高发 的态势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同时,我省地处西部欠发 达地区,老旧企业较多,环保治理设施薄弱,环保意识淡薄。 一些地方建设了高耗能、高风险的企业;部分中小企业受经济 利益驱使,未经环评即扩大产能、新建项目、改换工艺;全省 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高原,道路状况特别恶劣,交通事故引发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局部有改善 总体未遏制 形势很严峻 压力在增大
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的部分环境指标有所改善; ➢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未来的环境压力仍将继续加大。
(一)水环境呈现复杂的流域性污染态势 (二)大气环境质量退化 (三)土壤环境质量恶化 (四)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五)受噪音影响的暴露人口增加,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