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消毒、灭菌PPT演示课件

消毒、灭菌PPT演示课件

无菌物品管理
对手术室内使用的无菌物品进 行严格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 使用,避免过期或污染。
手术器械处理
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 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手术过 程中无菌操作。
医疗废弃物处理要求
分类收集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包 括感染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 、药物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 等。
环保要求 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时,应符合环 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专用容器 使用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容器进行 收集,容器应防渗漏、防破裂、 易于清洗和消毒。
安全处理 对收集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安全处 理,包括高温焚烧、化学处理、 微波消毒等方法,确保废弃物中 的病原体被彻底杀灭。
THANKS
感谢观看
辐射灭菌法
原理
应用
利用放射性核素60Co发射的γ射线或电子 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 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适用于不耐高温和不能用其他方法灭菌的 物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 药品、食品等。
优点
缺点
灭菌效果可靠,不损伤物品,无残留毒性 。
设备费用高,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专门 的安全防护措施。
消毒目的
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防 止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灭菌定义及目的
灭菌定义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外环 境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 非芽孢菌、病毒、真菌等的过程。
灭菌目的
灭菌的目的是彻底消除外环境中的一 切微生物,以达到无菌状态,保证医 疗、科研等活动的安全进行。
消毒与灭菌关系
05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
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及标准
细菌学指标
消毒前后细菌数量对比,计算杀菌率。
化学指标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1. 概念定义•消毒: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杀灭或抑制至安全水平,以防止感染疾病的传播和传染源的存在。

•灭菌: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体表面或器械中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杀灭,以致使完全无菌状态,以防止感染疾病的传播和传染源的存在。

2. 重要性消毒与灭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起着关键作用。

•防止疾病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水、食物、物体表面等途径传播,消毒与灭菌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这些病原微生物,从而预防疾病的传播。

•保障医疗安全:在医疗机构中,消毒与灭菌是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等区域的基本要求,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中,消毒与灭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3. 消毒与灭菌的应用•医疗领域: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消毒与灭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手术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手术室的消毒与灭菌、医疗设施的消毒与灭菌等,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健康。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如商场、写字楼、学校、幼儿园等,经常需要对公共区域、卫生设施、座椅、桌面等进行消毒与灭菌,以确保人员健康与安全。

•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特别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包括对食材的消毒与灭菌、餐具的消毒与灭菌、餐厅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等,以保障食品安全。

•家庭生活:在家庭中,进行户外物品、衣物、食具等的消毒与灭菌是常见的防疫措施,尤其是在疫情时期,要加强对家中卫生的注意。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消毒与灭菌可以通过多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实现,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1. 物理方法•热消毒/灭菌:使用高温对物体进行消毒灭菌,常见的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烘烤灭菌等。

•辐射消毒/灭菌:利用紫外线、γ射线等辐射对物体进行消毒灭菌,常见于医疗设施、实验室等场所。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食品论坛昨天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的人员均应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两者的关系,各自的应用方法及其意义,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一方面确保生产与检验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1、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因此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

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因此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2、灭菌:杀灭物体中所有活的微生物(含芽孢)的作用,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二、消毒和灭菌的关系1、共性:杀灭微生物以控制其污染和防止传播。

2、区别: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供应室担负着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规格齐全,品质保障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工作。

如何做好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使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概述:合格的消毒灭菌是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能掌握其相关基本理论,并能区分消毒与灭菌的程度及合格标准。

(一)灭菌1、概念: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一切存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达到无菌程度。

2、合格的标准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SAI)作为灭菌合格水平,并以106为标准。

3、(二)消毒1、概念;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使之达到无害化程度。

2、合格标准;指消毒后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的数量。

即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9%或自然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0%。

(三)灭菌与消毒作用水平分类:1、灭菌方法: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

2、高效消毒法: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包括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

对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

3、中效消毒法: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4、低效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二、消毒与灭菌方法(一)选择消毒与灭菌方法的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的危害程度选择:(1)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处理,灭菌指数达到106标准。

(2)中度危险物品:选用中效和高效消毒法,消毒指数达103以上。

(3)低度危险物品:可采用低效消毒法或只做一般清洁即可。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选择:(1)对被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度大的病毒污染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和灭菌法。

(2)对被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3)对被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和低效消毒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

消毒与灭菌ppt课件

消毒与灭菌ppt课件

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一种0.77~1000微米波长的电磁波,有 较好的热效应,尤以1~10微米波长的热效应最强。 红外线由红外线灯泡产生,不需要经空气传导,所以 加热速度快,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因 此不能使一个物体的前后左右均匀加热。 红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干热相似,利用红外线烤箱灭菌 的所需温度和时间亦同于干烤。 人受红外线照射较长会感觉眼睛疲劳及头疼;长期照 射会造成眼内损伤。因此,工作人至少应戴能防红外 线伤害的防护镜。
输液器等) --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
3、微波:波长10-1~10-9m或更短的电磁波。 --常用于药品和食品灭菌。 --微波长期照射可引起眼睛的晶状混浊、睾丸损伤和神经功
能紊乱等全身性反应
三、超声波杀菌法
不被人耳感受的>20千Hz/秒的声波,称为超 声波。 可使细菌细胞裂解而死亡,但往往有残存的 活细胞。对G-菌效果最好,葡萄球菌最差。 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其中的化学成分。
四、 滤过除菌法
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 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 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 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 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 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
滤器的种类
滤膜滤器:由硝基纤维素制成薄膜,装于滤器上,其 孔径大小不一,常用于除菌的为0.22um。硝基纤维 素的优点是本身不带电荷,故当液体滤过后,其中有 效成分丧失较少。 蔡氏滤器(Seitz):是用金属制成,中间夹石棉滤板, 有石棉K、EK、EK-S三种,常用EK号除菌。 玻璃滤器:是用玻璃细砂加热压成小碟,嵌于玻璃漏 斗中一般为G1、G2、G3、G4、G5、G6六种,G5、 G6可阻止细菌通过。 实验室等处应用的超净工作台,就是利用过滤除菌的 原理去除进入工作台空气中的细菌。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一、微生物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灭菌方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二、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就是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主要有热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电离辐射法、微波法等。

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热消毒法(煮沸法 :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

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 对芽胞作用较小。

煮沸时间一般为 10~30分钟。

金属器械、棉织品、食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

但毛皮、呢绒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

热消毒法不适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就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微生物诱变致死, 达到将被服中的有害微生物除掉的目的。

消毒用紫外线灯管有 15W 、 20W 、 30W 等规则。

瓦数代表灯管在 25~40℃时紫外线输出能量。

灯管寿命一般为 3000~4000小时, 超过此时限效果不可靠。

紫外线对一般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革兰阴性菌最敏感, 其次为革兰阳生菌。

但结核杆菌却有较强抵抗力。

一般紫外线消毒对细菌芽胞无效。

紫外线广泛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如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实验室等。

灯管距地面约 2.0~2.5m 高。

每 10~15cm 2面积可设 30W 灯管一个,最好每照射 2小时后,间歇 1小时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

灯管用铝制灯罩作反向或侧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的条件下消毒空气。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 灯管距表面不超过 1m , 灯管周围 1.5~2cm 处为消毒有效范围。

4 消毒灭菌

4 消毒灭菌
A. B. C. D. E. 核酸吸收紫外线的能量 破坏DNA DNA构型 破坏DNA构型 穿透力强 常用于空气消毒 刺激眼睛和皮肤
9. 能达到灭菌效果的方法
A.煮沸10分钟 煮沸10分钟 10 干烤160℃ 1~ B.干烤160℃ 1~2小时 C.巴氏消毒法 D.高压蒸汽灭菌 E. 滤菌器滤过除菌
(3)人工紫外线灯原理:将水银放入石 人工紫外线灯原理: 英玻管中通电气化而成。 英玻管中通电气化而成。 (4)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弱,不能通过普 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弱, 通玻璃、尘埃, 通玻璃、尘埃,只能用于消毒物体表面及 空气、手术室、 空气、手术室、无菌操作实验室及烧伤病 亦可用于不耐热物品表面消毒。 房,亦可用于不耐热物品表面消毒。 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 (5)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 睛均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睛均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梅 雪
一 基本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 药物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s) (Disinfectants)。 药物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s)。一般消毒剂 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繁殖体有效。 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繁殖体有效。对于芽胞 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 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
A.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 E. 物体中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2.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煮沸法 B. 流动蒸汽消毒法 C. 间歇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巴氏消毒法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消毒与灭菌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消毒与灭菌
的生命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医院感染可以降低并发症 和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 者满意度。
维护医护人员健康
保护医护人员免受医院感染的 威胁,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 效率。
降低医疗成本
减少医院感染可以降低患者的 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降 低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02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制定严格的防控措施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如手卫生规范、防护用品使用规范等,确保医护 人员的安全。
THANKS
消毒
是指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消除 或杀灭物体表面及内部病原体的 过程。目的是防止病原体在医院 内传播。
灭菌
是指使用强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彻底消除或杀灭物体内部及表 面所有微生物的过程。目的是确 保物品无菌,保障医疗安全。
消毒与灭菌的原理
消毒的原理
通过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蛋白质或 核酸,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灭 病原体的目的。
增加医疗成本
医院感染需要额外的治疗和护 理,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
医疗成本。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可能影响治疗效健康
医院感染可能通过接触传播给 医护人员,对其健康造成威胁

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可以 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
详细描述
干热灭菌法通过干燥高温环境使微生物脱水、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 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灭菌效果可靠 ,但操作温度较高,需注意物品的保护。
化学灭菌法
总结词
利用化学物质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详细描述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物质杀灭微生物的方 法,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甲醛、环氧乙烷、 过氧化氢等。该方法具有广谱杀菌、操作简 便等特点,适用于不耐高温、不怕腐蚀的物 品,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但需注意化 学物质的残留和毒性问题。

微生物消毒与灭菌

微生物消毒与灭菌

4.When the second cell becomes infected with viruses, the AVP is activated. Active AVP stops viral replication.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特点
1. 抗病毒作用生物活性高 2. 抗病毒作用具有广谱性 3. 选择性作用病毒感染的细胞 4. 抗病毒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5. 无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2.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3. 温度: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4. 酸碱度:酸碱度不同会影响消毒剂的浓度。 5. 有机物:消毒环境中存在有机物,可减弱消毒效果。
免疫预防(Immunoprophilaxis)
通过给人或动物接种生物制品,达到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微生物感染的控制措施
Measures for Control of Microbial Infection
二 零 一 一 年 二 月
消毒与灭菌基本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包括
细菌芽胞在内。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和病毒在内的所有微
Edward Jenner
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 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
给机体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过程。

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灭菌、防腐、化疗、无菌、无菌技术等基本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包括芽胞。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繁殖体和芽胞。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消毒剂:高浓度防腐剂:低浓度化疗:化疗即化学治疗,是利用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达到治疗该宿主所染疾病的方法。

无菌: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无菌技术:是指在进行外科手术或分离、转种及培养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实验材料的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所用的器具和材料,都必须先经灭菌处理。

二、物理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有那些?热力灭菌法:高温、低温、干燥辐射杀菌法:电离、非电离物理学方法滤过除菌法超声波杀菌法等离子体渗透压(一)、热力灭菌法分类: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A 焚烧:B 烧灼:C 干烤:160°~180℃,2hD 红外线灭菌:2.湿热灭菌法A 巴氏消毒法:61.1-62.8℃,30 min71.7℃,15-30secB 煮沸消毒法:100℃,5min -10minC 流通蒸气消毒法:100℃,15-30minD 间歇蒸汽灭菌法:100℃,15-30min,37℃过夜(3次)E 高压蒸气灭菌法:15磅(121.3℃),15-30min湿热比干热灭菌好的原因:1 细菌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易于凝固变性2 湿热穿透力强3 湿热蒸气有潜热存在,水蒸气凝固成水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二)、光线与射线的消毒作用1 日光与紫外线机理:损坏DNA构型->细菌死亡或变异特点:穿透力弱2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机制:干扰DNA的合成;破坏细胞膜;产生过氧化氢等特点:穿透力强,不升高温度(三)、滤过除菌法用滤菌器除去液体及空气中的细菌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四)、超声波的消毒作用可裂解细菌,尤其对G+更敏感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细胞组分或制备抗原等(五)等离子体法对微生物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11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六月份)

11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六月份)

六月份
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爆介上病员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处理。

消毒因子作用水平可分为四级,即灭菌、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和低水平消毒
(1)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使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氯,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的低温灭菌方法等。

(2)高水平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法和使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方法。

(3)中水平消毒方法:包括使用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4)低水平消毒方法:包括使用季铵盐类(苯扎溴铵等)、双肌类(氯己定)等消毒剂的消毒方法。

根据污染后的危害程度,医院医疗用品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物品、中度危险物品、低度危险物品。

医院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使用化学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消毒剂。

2、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3、准确配制消毒剂。

使用中途不应添加消毒剂。

4、注意配置后消毒剂的使用期限,不过期使用。

5、肖毒前物品应清洁、千燥。

6、消毒物品应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7、刀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清洁。

8、不得将消毒液用作保存器械。

9、定期监测肖毒液浓度。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对物品的包装要求:灭菌包的重量和体积、包装材料以及包内物品的摆放等均有严格要求。

不符合要求,将会影响灭菌质量。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4)、昆虫隔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蚊子)、斑疹伤寒、回归热(由虱子传播)。
(二)、隔离区域划分
1、清洁区:不与病员直接接触的地区为清洁区,为更衣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注射室)等。
2、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地区:为走廊、大堂、楼梯等。
3、污染区:病员接触的地区:如病室、病员厕所、浴室等。
按照隔离制度规定:清洁用具——抹布、扫把、地拖、地拖桶等,把示教室、更衣室、医护办、注射室等的要与病员的分开,不能合用。(注:门诊的注射室可与病室一齐合用)
(三)、隔离技术的几种基本操作(戴口罩、手的清洁、戴手套及消毒液的配制)、清洁剂、消毒剂有何区别?
1、口罩的应用:
(1)、目的:①、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
2、化学消毒灭菌法有:(1)浸泡法(2)喷雾法(3)擦拭法(我们清洁工用消毒水擦床单位,拖地、擦厕所等都是此类)。(4)薰蒸法(包括空气消毒,物品消毒)。在以上的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中最有效最保证的方法,目前为止仍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即供应室的消毒炉),但很多器械不能用此法,如利器:刀片、剪刀等。还有各类电子窥镜等,否则受破坏的。
⑥、破了,要及时换。
⑦、手套的保养:为了防止粘连,手套内外洒点滑石粉或爽身粉。
4、介绍两种消毒液的稀释法:
(1)、强力消毒净:浓度为:500:1(即500毫升水中加1克干粉)。如果5000毫升水+10克(半小包)干粉;10,000毫升水+20克消毒粉(1小包)。(注:大的地拖桶如果水满至榨水器下即为10,000毫升。)稀释方法:先放一些水,然后放所需要量消毒粉(半小包或1小包),搅匀,溶解后,加水至所需要的量(5,000毫升或10,000毫升)便可,切勿先放够水后再放干粉,粉浮在上面不溶解,这是无消毒效果的。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多应用)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多应用)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一、引言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旨在提高大家对消毒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有效地进行消毒。

二、消毒的基本概念1.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体表面、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水平的过程。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是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而灭菌是指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病毒。

3.消毒剂的分类:消毒剂可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中效消毒剂能杀灭或去除大部分微生物,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或去除部分微生物。

三、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过滤消毒等。

高温消毒是指将物品加热至一定温度,持续一定时间,以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

过滤消毒是通过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2.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氧化剂消毒、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氧化剂消毒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都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蛋白质、核酸等结构,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四、消毒剂的正确使用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例如,高效消毒剂适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室设备等高要求场所,而低效消毒剂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消毒。

2.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以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剂的配制:消毒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避免稀释不足或过浓。

4.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采用浸泡、擦拭、喷雾等方法进行消毒。

5.消毒剂的储存: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五、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注意事项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常用以下术语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灭菌: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

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指没有活菌的意思。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一、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有热力法、射线法和过滤法三种。

超声波、干燥、冷冻也能杀菌抑菌。

热力灭菌法是利用热能去变性蛋白质或核酸、破坏细胞膜或胞膜来实现杀死微生物。

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

干热灭菌的方法有:①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②烧灼:适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等)、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③干烤:在干烤箱内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等;④红外线:常用于碗、筷等食具的灭菌;⑤微波:波长为1~1000m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灭菌效果不可靠,用于非金属器械及食具消毒。

湿热灭菌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分,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
(一)巴氏消毒法
加热61.1~62.8℃30分钟,或者72℃15秒,可杀死乳制品的链球菌、沙门菌、布鲁菌等病原菌,但仍保持其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用于乳制品消毒。

(二)煮沸法
繁殖体需100%5分钟以上,芽胞需2小时以上,常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

(三)流通蒸汽消毒法
在一个大气压下利用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15~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不保证杀灭芽胞。

(四)间歇灭菌法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五)高压蒸汽灭菌法
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灭菌效果、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方法是将需灭菌的物品放在高压锅内,加热至103.4kPa(1.05kg/cm2)蒸汽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

适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玻璃容器及注射器、敷料等物品的灭菌。

二、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常用的射线是紫外线和电离辐射:①紫外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包括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以250~260nm。

原理是紫外线可使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阻碍DNA正常转录,导致微生物的变异或死亡。

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一般用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的空气消毒。

紫外线可损伤皮肤和角膜,应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和加速电子等,对各种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细菌繁殖体
对射线比芽胞要敏感,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批量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