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数学学习与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结合圆柱表面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理念,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于点播,将易混淆或者难懂的通过交流辨析。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复习与巩固和情景的创设都结合学生身边和自身的例子进行的。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贯穿于本课的教学过程。
补充视点: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改进建议:
1、结合教学内容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这样效果会更好。2、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表面的难点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过完成。3、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真正做到:“学中用,用中学。”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师通过谈话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法的引导,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以优帮差。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圆柱的表面积,理论上比较抽象,但教师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以往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横向或纵向联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
教学改进建议:
1、新知的巩固方面略显不足。通过设计科学的巩固拓展实践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与现场教学中的可利用资源结合。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
学科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一、问题引导,激活经验师: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表面积计算?生1:长方体、正方体。

师:学习哪个图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生2:长方体。

师:能具体讲讲吗?(投影出示长方体。

)生3: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求长方体6个面积的面的总和,推导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说得真不错!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4:因为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在计算它的表面积时,只需要先算出1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乘6就可以了,这一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随即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投影出示圆柱体)观察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想一想并指出“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课前已让每个学生制作了一个高10厘米,底面直径6厘米的圆柱。

)二、丰富直观表象,分析概括表面积公式师:同学们,你们制作的圆柱共用去多少硬纸板,知道吗?生1:圆柱有两个一样大的底面,有一个侧面。

要知道用多少硬纸板,只要把两个底的面积加上侧面积,就知道制作这个圆柱所需的硬纸板面积。

生2:要计算制作一个圆柱用多少硬纸板,关键是要知道计算侧面积的方法。

生3:求做一个圆柱需要用多少硬纸板,就是要求这个圆柱的全部面积是多少。

(教师巡视,并参与一些小组活动,大约三分钟后,组织反馈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同学按刚才的汇报交流,动手操作探究如何计算做这个圆柱一共需要多少硬纸板。

1.引导思考:(1)沿接缝(圆柱的高)剪开,然后把它的侧面展开。

(2)观察这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3)这个展开后的图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2.各小组按思考问题动手操作观察。

3.汇报交流,得出:要知道制作这个圆柱一共需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底面积=πr■2(一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即:圆柱的表面积=πr■2×2+ch(在学生不断的补充中,教师相机完成板书,并揭示课题。

圆柱表面积观课议课实录

圆柱表面积观课议课实录

《圆柱的表面积》观课、议课实录时刻:2011年3月4日地址:武安市西石门铁矿学校会议室讲课人:李爱平观课、议课主持人:郭利学观课、议课成员:郝晓丽、于淑玲、郭利学、韩丛梅、罗红霞一、课后反思:主持人:今天,咱们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认真观摩了李爱平老师所作的六年级数学了《圆柱的表面积》一课,第一请李爱平老师做课后反思。

李老师:一、合理灵活地组织和利用教材。

本课学生的达到目标是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时,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将这些内容从头组织,合理灵活地利用教材在一课时内完成了两课时的教学任务。

将侧面积计算方式的推导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侧面积展开图的多种情形作为难点来冲破。

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

例题没有做专门的教学,但其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别离在练习进程中得以表现。

整个一节课,增加容量极大提高了调堂教学效率,表现了自能高效。

二、较好地表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一、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新课开始,教师通过圆柱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温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在教学侧面积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讨出侧面积的计算方式。

二、讲练结合。

教学这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

再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历时,很自然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

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有趣。

三、较好地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体此刻鼓励学生斗胆猜想和实验,把圆柱形纸筒剪开,将曲面转化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

通过观察和试探,探讨出侧面积的计算方式。

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育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最后的自测实物操作练习中,培育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不足的地方。

对学生活动放得不够,小组讨论时刻不太充分,组员不够踊跃。

这些都是我以后改良的地方。

二、个体议课主持人:下面,咱们请观课教师从预备、倾听、互动、自主、达到5个视角谈一下个人观课情形。

圆柱的表面积听课

圆柱的表面积听课

圆柱体的表面积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表面积,会解决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会应用有关圆柱的特征以及计算表面积的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1.板书表面积: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新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板书圆柱)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围成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的总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2.茶叶筒:要求做这个茶叶筒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什么?(茶叶筒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至少是什么意思?(茶叶筒上下的重叠部分忽略不计)要求它的表面积至少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四人小组相互交流一下。

(1)底面周长和高:侧面积(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积(底面周长÷3.14÷2求出半径,再用3.14×半径的平方,求出底面积再×2)(2)直径和高: 侧面积(3.14×直径求出底面周长,再用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积(直径÷2求出半径,再用3.14×半径的平方,求出底面积再×2)(3)半径和高: 侧面积(3.14×半径×2求出底面周长,再用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积(3.14×半径的平方,求出底面积再×2)你能通过测量得到其中一组条件吗?谁会,你上来量一量这个茶叶筒.其他同学量自己的圆柱体物体.(1) 底面周长: 高:(2)直径: 高:注意: 在实际情况中,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保留的数据只能向前一位进一。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听评课记录.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听评课记录.docx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听课评课记录今天上午在五•六班听了王老师的一节“圆柱的表血积”校内教研课。

这部分容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难点一: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探索侧面积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化曲为直”的过程。

这是理解的难点;难点二: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涉及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以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难点三:计算难度大,无论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都涉及圆周率;难点四:类似制作压路机、笔筒Z类实际问题,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课上五老师能够巧妙地化解难点,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一、抓住特征,建立表象。

在五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休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对表面积的概念并不陌生。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重点是通过制作圆柱模型、观察圆柱展开图,讣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围成的。

通过操作,真正建立圆柱侧面的表象。

二、突破难点,紧抓联系。

探索并理解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这部分教学的难点。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结合具体情境,展示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化曲为直”过程中,教学重点要抓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通过“展”、“围”的反复操作,让学生切实建立这两者Z间的联系, 有利于突破难点。

三、大胆创新,善于探究新思路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着手让学生解决上课开始创设的情境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计算起来很麻烦,学生虽然刚获得一点成就感,但王老师马上又带领学生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前进探究,寻求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另外方法。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剪拼,去发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思路变得更宽广。

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四、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课上王老师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放手、再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新课的开始,五老师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就是指对一节课的师生活动进行实时记录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到你!【教学内容】苏教版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3和P14预习设计说明:学生对圆柱表面的组成部分,圆柱侧面和底面之间关系,如果能理清楚,圆柱表面积计算就不成问题。

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圆柱侧面和底面的之间的关系。

我的预习设计是通过操作成功的围出一个圆柱。

在操作中不断的调整方向,找到圆柱体侧面边长和底面圆周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成功的围出圆柱体。

围出了圆柱体,圆柱体表面积计算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这个“围圆柱体”的过程,是不适合在课堂上做的,一是会受到别的同学的干扰和影响,二是不同程度的学生所花时间不同。

【预习设计】操作一:先画出一组图形(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剪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圆柱体。

(把你剪下来的图形一组一组用信封装好带来学校)操作二:重复操作一,直到能围成一个圆柱体。

(能围得成圆柱体的一组单独用信封装好带来学校)思考1、你画的长方形和圆形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围成一个圆柱体?思考2、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要写出详细的过程,思路)通过今天的操作与思考,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略)二、集体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可以带上自己的材料一边操作演示一边讲。

师:在昨天的操作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生1:好难围啊!生2:我第一次随便画的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发现根本没办法围成圆柱。

后来我就先画好两个圆形,然后用长方形的纸片去围,把长方形纸片多出来的部分剪掉,就围出来了。

师:还有谁想说说?生3:(一边操作一边讲)围之前得要想想,是固定长方形的长和宽,还是固定底面的圆半径。

听课《圆柱的表面积》评课稿(4月)

听课《圆柱的表面积》评课稿(4月)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稿听课稿(4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程冬明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有创新有创意,设计合理,下面我就这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温故引新,有效铺垫。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许多知识之间存在联系,本节课,学生要掌握圆柱的3种面积,必需要运用圆的面积及周长的知识。

本节课,程老师采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圆的面积、周长公式,这是知识铺垫,引导学生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出转化法,这是方法铺垫,通过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且有效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放手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探究新知,而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从独立思考到两人合作再到小组合作,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层层深入。

三、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程老师轻声细雨,娓娓道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新课标理念,教学设计新颖科学,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紧扣难点,突出重点,注重学法指导。

不仅探讨研究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而且收获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快乐体验。

四、注重对比沟通,提倡方法多样化。

对于这3种面积,学生经常会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3种面积,本节课除了教学基本方法以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转化法掌握3种面积。

再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公式。

五、注重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在探究转化法时,程老师设计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环节,这个环节中,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考,带着问题与小组成员一起动手操作,将圆形或圆柱转化成长方形,通过矩形面积公式导出圆柱面的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细节上仍需多注意,如教学语言还可再润饰,更生动,教学评价还应更多样化等。

圆柱听课记录及评析

圆柱听课记录及评析

圆柱听课记录及评析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具有平行且相等的上下底面以及垂直于底面的侧面。

在学习圆柱体这一章节时,我进行了详细的听课记录,并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评析,以下将进行具体阐述。

听课记录如下:第一节课:基本概念和性质1.圆柱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面以及连接两个圆面的侧面组成。

2.底面圆的半径称为圆柱的半径,侧面的高度称为圆柱的高。

3.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πr²h,其中V表示体积,r表示半径,h 表示高。

4. 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S = 2πrh,其中S表示侧面积,r 表示半径,h表示高。

5. 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 2πr² + 2πrh,其中S表示表面积,r表示半径,h表示高。

第二节课:计算实例1. 例题一:已知圆柱的半径为3cm,高为5cm,求圆柱的体积。

解:代入公式V = πr²h,得到V = π*3²*5 = 45π cm³。

2. 例题二:已知圆柱的半径为4cm,高为8cm,求圆柱的侧面积。

解:代入公式S = 2πrh,得到S = 2π*4*8 = 64π cm²。

第三节课:圆柱的应用1.圆柱常见的应用有水杯、圆柱桶等。

2.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容器的容量,从而选择合适容量的容器。

3.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需要包装其中一物体的纸张或其他材料的面积。

评析如下:本次听课内容主要涉及了圆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计算实例以及圆柱的应用。

通过听课,我对圆柱的定义和构成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同时,我学会了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侧面积和表面积,并通过实例题目巩固了这些计算方法。

此外,圆柱的应用部分也让我认识到了圆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圆柱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听课过程中,老师的讲解非常清晰,逻辑性强,使我能够迅速抓住重点并理解。

老师还给出了许多实例题目,使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计算中,从而加深了对圆柱的理解和记忆。

圆柱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适中小学:杨清明张伟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准备充分,如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教师语言精练,教态自然大方,难点突破,重点突出,练习有坡度。

具体如下:一、优点1、合理的利用教材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罗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

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

整堂课容量较大,但学生学的轻松,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2、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本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__放手__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

新课前的复习,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到圆柱体的表面积。

通过圆柱体模型的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思考该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动手探究。

在实践中,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在学生会求侧面积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不足圆柱体的物体在生活中很普遍,如学生的透明胶带,矿泉水瓶盖等,让学生动手测量这些物体的有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写,也让数学回归到生活。

练习中,出现三个不同直径的圆,而出示的图片却是三个圆同样大,直观效果不明显。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

整个一节课,增加容量但又学得轻松,极大提高了调堂教学效率。

一、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圆柱的表面积实习听课记录表4

圆柱的表面积实习听课记录表4

***学院教育见习、实习记录表学校时间2012年 3 月2日第 3 节指导教师学科小学数学班级六(4)班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二、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ab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Ch=2πrh=πdh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用字母表示为:S=2πrh +2πr^24.教学例4(1)出示例4。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集体备课记录表

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集体备课记录表
预设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厨师帽只要一个底面就可以了,所以底面积就是3.14x(20(20÷2)2=314(平方厘米),需要面料 1884+314=21914=2198≈22000(平方厘米)。对于学生的回答都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趁机强调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看清楚是都需要计算两个底面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同时向学生说明实际中经常用到的“进一法”。
教学步骤
备课意见
接着教师给出提示,圆柱的侧面实际上是个曲面,能不能把这个曲面转化成熟悉的平面图形呢?组织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量一量,在学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加以巡视,并给出适当的指导。当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请小组代表来展示成果,预设学生通过沿高展开圆柱的侧面积会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得出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顺势引导学生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也就是剪开后长方形的面积,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表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备课地点
周别
出席教师
(本人签名)




集体备课内容
第三单元 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情况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应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难点: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5、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我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通过大屏幕出示必做题和选做题
教学步骤
备课意见
这种作业的布置方式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六年级数学听课评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六年级数学听课评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六年级数学听课评课稿
本周听了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针对本课教学有以下体会。

1、教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思维围着学生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解答,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学生提醒。

2、为了突破教学中,学生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课堂练习的设计做了充分的预判,练习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建立知识后再练习,再练习,呈坡度体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至高点,完成了难点和重点的学习。

3、教师在授人于“渔”方面,做了很多训练,“读题收集信息法”看似简单实际很有实效。

本节课教师所有的练习都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4、本堂课的实效性很强。

学生回答问题踊跃积极,知识掌握牢固。

5、关于学习态度,教师在练习中和小结处进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这些话学生也于似懂非懂,但这种实时进行数学意识渗透,对学生是有益的。

建议:1、对学生要进行关于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的拓展训练,让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加,呈现开放式。

2、教师语言很有活泼,但关于数学思维,定义方面的言语一定要严谨,严谨就是一数学态度,数学思想。

小学六年级听课记录范文100篇

小学六年级听课记录范文100篇

小学六年级听课记录范文100篇1. 基本信息。

-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 授课地点:[教室编号]- 授课年级:六年级。

- 授课科目:数学(人教版)2. 教学过程。

- 导入(3分钟)- 教师拿出一个圆柱体模型,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物体,那你们知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都由哪些部分组成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有两个底面(圆形)和一个侧面。

- 新授(25分钟)- 探究圆柱侧面积(10分钟)- 教师将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教师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开始讨论,有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教师给予肯定,并在黑板上板书:圆柱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探究圆柱表面积(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圆柱的组成部分,然后说:“那现在我们知道了侧面积的求法,那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么求呢?”学生回答:“圆柱表面积 = 侧面积+ 2个底面积。

”教师接着让学生计算一个给定半径和高的圆柱的表面积,学生们认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对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 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关于圆柱表面积计算的练习题,如“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让学生们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 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谁能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得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有学生回答从圆柱侧面展开图得到侧面积公式,再加上两个底面积就得到表面积公式。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1. 基本信息。

-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 授课地点:[教室编号]- 授课年级:六年级。

- 授课科目:数学(人教版)2.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件衣服的标签,上面写着“棉80%”,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80%是什么意思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们纷纷猜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实录教学目标:(一)认知技能: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学会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3、初步了解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巩固数学运算求实、求真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

二、教材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特征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推导思维成为本课讲述的重点,也是能力培养的要点。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是学生观察的要点,启发学生从学过的长方形、圆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学生推导思维的切入点。

计算中取近似值的进一法是新知识。

三、学习难点学生掌握长方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性的图形展开,可以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逻辑推导的思维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板书设计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1) s侧=c h(2) s底:五、教具:电脑课件一套、实物投影仪、自制圆柱体模型一个、生活中实物(笔筒、玩具压路机、卷纸、茶叶筒、通风管)学具:每人一个自制圆柱体模型六、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一、导入:师生问好老师出示:自制圆柱体模型,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学生:...........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学生:动手摸圆柱体老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圆柱体的哪些部分?学生:..........老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老师板书课题:圆柱体的表面积老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一)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公式老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把这个圆柱体的模型展开,看看展开后是什么样子。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老师:同学们圆柱体展开后变成了哪些平面图形,分别对应的是圆柱体的哪部分?学生:...........老师:标注在展开图上老师:那么你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怎么组成的?学生: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面积和一个侧面的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精选14篇)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精选14篇)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精选14篇)《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篇1(一)学问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把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力量目标能敏捷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敏捷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预备1.老师、同学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投影片。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激发爱好):今日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同学们兴奋吗?(生:兴奋)让我们用热闹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在刚刚结束的体育运动会中,我们六(2)班包揽了团体赛的冠军,你们在赛场上的团结、拼搏精神给全体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更想看看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六(2)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面临这种考验,你们想不想说点儿什么?生:我想对老师们说,我们肯定会好好表现的,不会让你们绝望。

生:我们的课堂将竞赛场更精彩师:我坚信你们肯定不会让老师绝望的。

一、引入新课:师:昨天我们熟悉了一个新的几何体伴侣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伴侣?生: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生:我还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课件演示这一过程师:你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真了不起,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生:想)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生:还想知道怎么求它的表面积......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二、探究新知师:过去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指名同学摸其表面积,并追问:怎样求它的表面积?生: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同学分组争论)同学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听课笔记

“圆柱的表面积”听课笔记

“圆柱的表面积”听课笔记课前先学——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2.写出制作的步骤;3.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课上对话——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圆柱的?(听到老师这个提问,我在想教学从学生经历的实践体验入手,值得肯定)生:我准备了三张纸、圆规和剪刀,……(这么自信的表达,一定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倾听,延伸,提炼,概括,问题一样得到解决。

这课有听头)师:你直接说出步骤。

(这么无情地打断学生的讲话,有些失望)生:我先准备纸,然后就卷成圆筒,再剪两个底面,就做出来了。

(这是个应变能力很强的学生,老师要什么,他就能给什么。

其间省略太多东西了)师:好的。

(这里的“好的”起着语言过渡的作用,然而,学生操作经历的概括,是否有助于理解圆柱的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教师并没有关注)师:侧面的长和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看得出教师最急于提的是这个问题,也难怪,这个一个所有教案中都会出现的问题)生: 相等。

师:是这样吗?请你把它剪下来。

(“剪下来”的行为怎么不是学生为了说明问题的主动行为,而是教师为了板书和讲解发出的指令)(学生刚拿出剪刀,老师就一把接了过来,把学生精心制作的圆柱剪开,贴在黑板上。

有些学生小声说道:“真可惜。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讲解前常说的一句话)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这个圆柱体的高。

(迫不及待地告诉,自我中心意识强)圆柱的表面积你们会算了吗?(一句口头禅式的提问,不用想都会知道学生会怎么回答)生齐答:会了。

(真的会了?还是应付老师的齐答)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看起来过程顺利,但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不得而知。

读通教材——1.让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2.在如何计算侧面积的推理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3.指导并训练学生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1.2_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1.2_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1.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7页。

教学目标:1. 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圆柱体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圆柱体特征,如两个底面、侧面等。

二、探究圆柱的侧面积(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圆柱体沿高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

2. 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体沿高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

3. 教师提问: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4. 学生分享发现: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体的高。

5.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就是展开后长方形的面积。

三、探究圆柱的表面积(15分钟)1. 教师提问: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2. 学生思考并回答: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两个底面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4. 学生分享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先计算两个底面的面积,再计算侧面的面积,最后将三者相加。

5.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表面积= 2 × 底面积 + 侧面积。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教材第6页的“练一练”题目。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尝试计算其表面积,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想象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及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及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及教学实录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及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教师:刘艳玲(解放小学206班)课堂实录: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

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点评: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

学生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

这种方法学生的掌握很熟练,说明教师平时注重了这些方面练习。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练习3:(用小黑板出示)做一个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大约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师:请同学们读题,看你们知道些什么?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

求需要多少铁皮?师: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生1:没有盖子,只需要求一个底面。

生2:得数保留整数,我觉得取材料保留整数要用“进一法”。

师:保留整数我们学过“四舍五入”法,“进一法”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2:“进一法”:就是小数点后面有数就进一。

师:好的,我们就带着这些提示开始练习,我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

学生练习后,师生集体点评。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应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但一定要灵活运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圆 柱 的 表 面 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圆 柱 的 表 面 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面积+一个侧面面积
S侧=Ch
解决问题
教师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时候可以再问一下它们的表面积公式,这样能更好的帮学生复习一下旧知。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板书规范,内容设计合理有趣,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整理。教师采用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更清晰的理解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归纳能力。
3、巩固练习:
小亚做了一个笔筒,他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
13cm
8cm
就是求:一个底面的面积+一个侧面的面积
8÷2=4cm 4²Π+8Π×13
=16Π+104Π
=120Π
=120×3.14
=376.8(cm²)
答:至少需要用376.8厘米彩纸。
4、课题总结:
5、 圆柱的特征圆柱圆柱的表面积
听课记录
时间
2020年2月27日第三周星期四第2节
听课人
XXX
学校
XX学校
班级
六年级
授课人
XX
科目
数学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意见






1、复习旧知:
1.圆柱是由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教师:刘艳玲(解放小学206班)
课堂实录: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

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情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展现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愿意上黑板解答?
(两个学生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点评: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

学生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

这种方法学生的掌握很熟练,说明教师平时注重了这些方面练习。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练习3:(用小黑板出示)做一个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大约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师:请同学们读题,看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

求需要多少铁皮?
师: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
生1:没有盖子,只需要求一个底面。

生2:得数保留整数,我觉得取材料保留整数要用进一法。

师:保留整数我们学过四舍五入法,进一法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进一法:就是小数点后面有数就进一。

师:好的,我们就带着这些提示开始练习,我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

学生练习后,师生集体点评。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应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但一定要灵活运用。

点评:教师通过建立的知识进行练习,问题生活化。

学生关于进一法的说法很到位,学生的思维,随着练习坡度的增加,达到高潮。

四: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出示练习3:出示练习六第七题:博士帽是用黑色卡纸做成的,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16厘米,高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黑色卡纸多少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读题后思考,博士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求至少需要黑色卡片多少平方分米是求什么。

生1:博士帽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无底的圆柱组成。

生2:需要卡片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表面积。

生3:需要把单位转换,平方厘米换成平方分米。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请你们推荐男女各一名上黑板比赛,看谁能得到博士帽
生:我们推荐刘学敏和**
师生:集体点评
点评:推荐慢点,得博士帽等一些教学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进一法。

生3:我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师:是啊!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第8、9题。

点评:1、教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思维围着学生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解答,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学生提醒。

2、为了突破教学中,学生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课堂练习的设计做了充分的预判,练习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建立知识后再练习,再练习,呈坡度体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至高点,完成了难点和重点的学习。

3、教师在授人于渔方面,做了很多训练,读题收集信息法看似简单实际很有实效。

本节课教师所有的练习都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4、本堂课的实效性很强。

学生的作业,全班六十多人只有二人有错误,知识掌握牢固;
5、关于学习态度,教师在练习中和小结处进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话学生也于似懂非懂,但这种实时进行数学意识渗透,对学生是
有益的。

建议:1、学生的课堂作业,应该安排在课堂上完成,这样课堂作业才名副其实。

2、对学生要进行关于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的拓展训练,让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加,呈现开放式。

3、教师语言很有活泼,但关于数学思维,定义方面的言语一定要严谨,严谨就是一数学态度,数学思想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