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汇编
师德与教育法规优选全文
从宏观上教师应该有的职业道德,缺乏层次 性
从理想境界表述师德,缺乏一定的操作性
对教师职业本质认识不充分,也不明确,缺 乏专业性。
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 6条,即:
爱国爱党,加强思想学习 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 提高理论水平,钻研业务 热爱学生,保护其身心健康 热爱学校,团结协作 注重个人修养,为人师表。 特点: 注重了内容的层次性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结合自己经历谈谈感想。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 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 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 的唯一标准。
科学施教:遵循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育人责任:培养良好品行,激发创新精神, 促进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 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惩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 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学生。
爱的表现:关心、爱护、尊重、平等公正
角色定位:良师益友
基本职责: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 评语:“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 不切实际的幻想。”还遭遇过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经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 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
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 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 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 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 与聪明沾不上边。
案例:上初中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学习成绩 不太好,可他唱歌特别棒,它的梦想就是考 上音乐学院,当一名专业歌手。有一次他在 自习课上情不自禁哼唱歌时,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走到他面前,用手指着他的额头说: “就你那德行,还想当歌星?也不撒泡尿照 照自己的影儿。”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 同学被羞辱的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无奈他 转到别的学校。后来听说他考上了上海音乐 学院。它曾和同学说:“幸好我换了个学校, 老师常鼓励我:只要努力,你肯定行!这给 了我很大的自信和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法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沿革
1.1984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试行草案) 2.1991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3.1997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4.2021年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3.规那么层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准以任何借口挖苦、挖苦、歧视、侮辱学生或使用 威胁性语言对待学生;
不准以民族、性别、地域、家庭背景、是否有残疾、 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开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学生;
不准以奖惩学生等由教师专业职务所给予权力或其他 由师生关系带来的便利,谋求诸如有偿补课或辅导、 推销商品特别是书籍、参考资料等私利;
教师是什么?
文人眼中: 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花匠。 不知情眼中: 教师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的闲人。 医生眼中: 教师是更容易患咽喉癌的禁用词语。 商家眼中: 教师是一个吝啬鬼。 妈妈眼中: 女儿当教师,容易找一个好老公。 未婚男人眼中: 娶回一个教师,相当于娶回一个保姆,一个家教
,和一个文秘。
教师是什么?
这里包括两层意义。一层意思是,和 历史上其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相比,社会 主义教师道德意识有更高水准。另一层意 思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行业里,教 师的道德意识要求要比其他行业更高些。
2、在道德行为上,比一般职业道德有着更强 烈的典范性。
教师道德不仅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标准
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展教育的手段, 教师就是学生最直接的典范。教师的“为人 师表〞,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重要标准 ,而且是我们这个具有古老的文明民族的 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
师德与教育政策法规重点(模版)
师德与教育政策法规重点(模版)第一篇:师德与教育政策法规重点(模版)教学政策法规复习题·依法治校使学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教育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教育政策:十六大;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十七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八大: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5年,提出九年义务教育“两基”: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纲要》提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学思统一、知性统一、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先,坚持全面发展。
·十七次代表大会强调教育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1、依法治教是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它包括:依靠法律、依照法律、依据法律三个方面。
2、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4、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单行(或单项)的教育法律,如: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有制裁、补救、强制。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汇编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祝考试顺利金榜题名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二教育部通知要求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通知指出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祝考试顺利金榜题名领。
师德师风相关法规
师德师风相关法规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
为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包括:
1.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了教师的基本职责和权利,规定了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2.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全面发展等。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高校教师应遵守的基本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尊重学术规范、反对学术不端”等。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应遵守的基本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爱岗敬业、执教育人、诚实守信”、“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尊重学生人格自尊”等。
5.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各地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能力。
以上法规和规范都是为了规范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稳定。
教育工作者们应当认真学习、遵守和贯彻执行这些法规和规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8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
第三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 2、课程是桥梁,感情是纽带
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直接影响到 对学生的教育。 学生在教师积极诱导下带着丰富的情感进入教育情境,就会自觉地把 教育情境中的一切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要求,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学 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健康情感,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过程。
讨论: • 1.你对关爱学生问题有哪些认识? • 2.你是如何理解尊重家长问题的?
18
第三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教书育人
• (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 1、知识是载体,育人是根本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教师必 然带着一定的观点对学生施加影响。
所学的各种知识,各种教材本身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5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2、爱国守法包含着两种角色要求:
一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必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权 利和义务。 二是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认真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和权利。 • 3、爱国守法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职业要求: 一是广泛要求。既没一名教师都要自觉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
• (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1、爱国是教师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使命 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 实践中,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具有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公民。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捷、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 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觉得凡是脚站在中国的土地, 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国。 ----------陶行知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60条(汇编)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60条依法执教第一条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条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第三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四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五条不向学生和社会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第六条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第七条自觉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政策、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第八条崇尚科学,远离邪教,不参与、不传播并积极反对邪教,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第九条认真执行国家普遍形式的民族、宗教政策。
(不违线、不违法、不违纪、不违规)爱岗敬业第十条热爱教育。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心和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责任心。
第十一条热爱学校。
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为学校发展着想。
第十二条热爱本职工作。
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不从事第二职业。
第十三条精心备课。
做到一课一备,认真仔细,不重复使用旧教案。
第十四条认真上课。
力求有风格吸引学生认真听,力求有艺术收到良好效果,做到不出科学性、知识性、技术性错误。
第十五条上课要讲普通话,提问或回答学生问题要用文明、礼貌语言。
第十六条上课板书要格式规范,并写规范字。
第十七条按时上下课,做到不擅自旷课、调课。
上课不迟到,不外出,不会客,不早退,不拖堂。
第十八条不酒后上课,不课不抽烟,不带手机、传呼机。
第十九条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适量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认真,不出现错批、漏批、让学生互批、让学生家长代批等现象。
每次每生作业批改后要有恰当的批语。
第二十条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导优秀生拓展知识面,辅导后进生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十一条定期家访,了解学生校外学习及表现情况,和学生家长交流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管理计划,促进学生及时转化和长期发展。
第二十二条端正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防止弄虚作假。
师德师风相关制度汇编范本
师德师风相关制度汇编范本一、总则1.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 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3. 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个体与集体相结合,教育与制度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
二、师德师风基本要求1.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严谨治学,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5. 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6. 关心学校发展,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三、师德师风管理制度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制度: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 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 教师考核制度:建立教师考核体系,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激励教师发挥特长。
4. 教师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5.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制度:明确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6. 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
四、师德师风建设措施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4. 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发挥特长。
5. 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政策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1.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区分善恶美丑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道德本质:是指道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和道德的内在矛盾。
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五种道德历史类型: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道德。
3.职业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活动,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4.职业道德的特点:①内容的稳定性。
②形式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③适用对象的限定性。
5.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指向教育领域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
6.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①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实践,是反映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教育意识。
②教师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③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实践精神。
7.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①特殊的认识功能。
②特殊的调节功能。
③特殊的迁移功能。
8.社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①社会道德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支配和制约作用。
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着并影响着社会道德。
9.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①可使教师职业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
②可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10.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又由两个原则构成:一是利益统筹兼顾的原则;二是在必要时的利益服从原则。
1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教育性质,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教育原则所决定的,各级各类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在处理以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
1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①具有质的规定性。
②具有社会意志性。
③具有全面调整性。
1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①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②全面育人;③为人师表。
14.构成职业道德的8个因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责任,职业荣誉,职业良心。
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必须紧密结合,形成清晰的工作指南和约束,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探讨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一、法律法规的遵守教育工作者作为公职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职责,确保教育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下面是教育工作者常应遵守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
教育工作者应当熟悉教育法的内容,严格遵守法律中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包括保障学生的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维护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学生隐私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保障教育工作者权益和规范教育工作的法律依据。
教育工作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国家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与检查条例》《国家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与检查条例》对教育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进行规范。
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教育行政执法的程序,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工作,并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
二、职业道德的要求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教育工作者还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个人修养和学术道德。
1. 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 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工作者应当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推卸责任,不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懈怠工作。
同时,教育工作者应当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干预学生的家庭事务,不收受贿赂和礼品。
3. 注重个人修养和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个人修养,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不抄袭他人作品。
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结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注重培养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汇编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的特点:长期性和复杂性;延续性和艰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和群体性2、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3、道德与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相比较有其特殊属性体现:首先,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习性品格和意想之中;其次,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强迫性的;再次,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最后,道德调节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4、职业道德特征:内在的稳定性;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适用对象的限定性5、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方面:理想、态度、义务、技能、纪律、良心、信誉、作风6、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意识水平高层性;道德境界高尚性;道德意识自觉性;行为举止示范性;道德影响深广性;道德内容先进性7、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及各自表现:一、调节作用: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写作的教育凝聚力;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教育作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三、导向作用:激励;控制;调整;矫正。
四、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一章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确定依据:反映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2、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书育人;乐教勤业;教育民主;教育公正;人格师范;依法执教第三章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1、教师公正的决定因素: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制约;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师威信;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2、教育义务的作用: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3、教师荣誉的内容体现方面: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性;崇高的人格形象;丰厚的劳动回报正确对待荣誉的要求:要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要处理好自尊与谦逊的关系4、教师威信的意义: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形成途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的师生交往;第一印象的建立第五章第六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基本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及各自意义与要求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兢兢业业,扎实练就基本功严谨治学、提高水平:意义: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政策法规跟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政策法规跟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是祖国的栋梁,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为了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政策法规。
一、教师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师法律法规的基本法,于1994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培训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涉及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育方式等方面,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师德,保持教育教学的纯洁性,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于1996年颁布实施,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该规范包括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该规范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先,以爱心为基础,以责任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实践为落脚点,注重个人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3.《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于2008年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该意见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任务,提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监督等方面的措施,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职业形象的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德育,德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尽职尽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严守教育纲领教师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纲领,不得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第四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法规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因素:1 职业理想2 职业责任3 职业态度4 职业纪律5 职业技能6 职业良心7 职业作风8 职业荣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1 认识功能2 实践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行业保护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1 依法执教2 爱岗敬业3 热爱学生4 严谨治学、教书育人5 团结协作6 尊重家长7 为人师表8 终身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1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2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
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
”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
”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1)根据案情说说这位校长的做法。
(2)谈谈你的认识。
(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
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
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些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应,于是这些学生就放回了书籍。
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
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2)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
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
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最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律法规资料
(三)道德的发展变化
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
(四):道德的社会作用
1.先进道德是推动社会革命进步和发展的 重要精神条件
2.调节社会关系
3.认识社会现实
4.规范个人行为
(五):什么是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 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 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 和。
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与各种 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结合,形成比较 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
二 教师职业道德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 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 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 意识和行为品质。
(一) 教育法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三)教育部门规章
1、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2、《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3、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4、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 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6、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7、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 8、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 9、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10、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 11、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2、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 13、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规程 14、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15、特级教师评选规定 16、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 17、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18、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 19、国家教育委员会督学聘任暂行办法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和教师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来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育政策、教师社会行为规范和教师法规法律,讨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认可和信任教师的基础。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在授课、讲学、管理课堂、训练学生等方面必须贯彻伦理道德。
他们不得利用职权行为或滥用职权,不得有任何不端行为或违背道德的行为,不得有虐待学生的行为,也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歧视或非法行为。
其次,教师教育政策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教师需要根据教育政策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这是必要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当地的政策,并遵守政策上的规定,以保障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社会行为规范同样重要。
教师在社会上必须做到公正、客观、智慧;要本着正义的原则去安排学生的日常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不得有从事其他收入活动的行为。
最后,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教师法规法律,以保护自身权益。
教师应熟悉有关教师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根据法律规定保护自身权益,避免损害自身利益。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教师的工作极为重
要,因为它们能够给予教师所需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可以帮助教师履行职责和义务,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一、概念1、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角色道德和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
2、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根据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及其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简答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1)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2)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3)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汇编
教师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一、师德基本范畴(师德文化、师德品质,知情意行、师德活动)师德与道德共同性(相对独立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共含性)联系(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表现来源和基础,共性和个性)区别(产生时间和发展情况,范围)师德基本特点(对教师职业的特为性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二、师德的职业约定【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发展人的素质发展);教师劳动对师德的内在规定性(应有的知识和教育能力,应有的从教为善品质)】师德的价值蕴涵【伦理价值(教育为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努力增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重要的伦理调节和评价功能);教育价值(对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对教育对象的巨大教育功能、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修养的引导功能);文化价值(对社会文化有深远影响有效育化人文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资源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影响是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调节教师职业行为和素养)】师德强化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事业心责任感、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三师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认识和处理好教书育人关系、全面树立育人意识、多方面努力更好实现教书育人);乐岗勤业(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于功业勤于工作);人格示范(教育者先受教育、实践中锻炼形成道德人格、要有良好的仪态】师德的基本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师德原则规范的个体性内化(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四教师的价值实现【价值实现中的价值对待(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对待、自我和职业的价值对待、目的性存在和工具性存在的价值对待);实践对待(对价值实现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予以正确认识和把握、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创新发挥创造潜能、注重实践努力的自我强化);结果对待(结果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教师的幸福【应有的本质性把握(既包括享受和获得也包括创造和付出、既有个人目的的实现也有社会目的的实现、既有某一方面的满足也有多方面追求的实现);基本取向(物质取向,途径和手段正当合理合法诚实劳动获得、精神取向,避免吧精神和物质幸福割裂认识到精神幸福在层次上的不同在精神实现方式上要注意自我修养及与他人交往合作;事业取向,对教育过程的幸福感对结果的幸福感对规范的正确理解的幸福感);应有的实践努力(爱教乐教树立追求教育价值的伦理信念立言立德追求无限及超越并在其中体味生活的充实在创造中体验尊严与生命的活力建立真诚的情谊)】五、爱岗尽责的伦理性认识【蕴涵的伦理精神(蕴涵着敬业为善为善尽责的指向和精神);道德境界(厌教功利性热爱乐教);苦乐观的道德判断(苦中作乐)】教育性需求【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在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在自己职业职责履行中有内在自觉、才能促进自我不断完善、帮助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矛盾提高效率)】实践体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淡泊名利育人为乐)六、严谨治学的精神体现(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实践体现【好学不倦精通业务(有志于学、勤奋努力、勤学好问);把握规律科学施教(对象心里发展规律、教育自身运行规律、人的知识品德发展规律、教学规律、管理规律);严于律己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具备改革发展的意识解放思想、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积极探索更有效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良表现(冷漠化非人道化物质化和庸俗化);原因(传统师生观影响强调教师权威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高压学生厌学师生互不理解、教师缺乏良好个人素养和教育经验方法适当、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冲击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师生关系的体现(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教师与同事的关系【职业约定(团结协作);应注意的问题(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关系、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调节);实践体现(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克服文人相轻的毛病相互学习配合,谦虚正直维护其他教师威信)】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基本认知(社会地位平等性联系交往互尊性教育过程配合性);矛盾分析(对学生了解和要求上的差异性对学生情感不一样教育修养水平的差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及学生成长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道德性调节(主动与家长联系谋求一致的教育立场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支持和配合尊重家长人格不训斥不指责教育学生尊敬父母有效指导家庭教育)】八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存在(人道-正义性、公平-合理性、公正-平等性)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教育规范化化有序化所必需、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依法执教的实践把握(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九廉洁从教的秉持之理【廉洁与立教(廉洁公正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廉洁公正是为师立教的根本<只有廉洁,教师人格才有可信性、教师才有道德的感召力、才能保持教育公正性>);廉洁与树人(廉洁是树人的根本人格条件、有利于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学生道德是非观念的形成);廉洁从教的社会意义(对社会风尚的文明昌化有重要意义)】为师不廉【原因(客观因素上一是外在规范失衡乏力二是收入分配的不公三是社会不正之风的浸染、主观因素上一是人生价值观错位二是心理防卫失当三是道德品质的败坏);矫正(人与社会问题、奉献与索取问题、义和利问题、幸福观问题)】廉洁从教基本要求【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不断提高增强磨练养成知情意行);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别能力、敢于抵制不良风气恪守公正立场、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十教育爱的基本意蕴(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
教师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教师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一)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6.国家实行学位制度。
7.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二)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学习)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奖励)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评价)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申诉)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五)学校的法定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一、师德基本范畴(师德文化、师德品质,知情意行、师德活动)师德与道德共同性(相对独立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共含性)联系(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表现来源和基础,共性和个性)区别(产生时间和发展情况,范围)师德基本特点(对教师职业的特为性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二、师德的职业约定【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发展人的素质发展);教师劳动对师德的内在规定性(应有的知识和教育能力,应有的从教为善品质)】师德的价值蕴涵【伦理价值(教育为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努力增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重要的伦理调节和评价功能);教育价值(对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对教育对象的巨大教育功能、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修养的引导功能);文化价值(对社会文化有深远影响有效育化人文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资源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影响是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调节教师职业行为和素养)】师德强化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事业心责任感、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三师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认识和处理好教书育人关系、全面树立育人意识、多方面努力更好实现教书育人);乐岗勤业(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于功业勤于工作);人格示范(教育者先受教育、实践中锻炼形成道德人格、要有良好的仪态】师德的基本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师德原则规范的个体性内化(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四教师的价值实现【价值实现中的价值对待(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对待、自我和职业的价值对待、目的性存在和工具性存在的价值对待);实践对待(对价值实现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予以正确认识和把握、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创新发挥创造潜能、注重实践努力的自我强化);结果对待(结果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教师的幸福【应有的本质性把握(既包括享受和获得也包括创造和付出、既有个人目的的实现也有社会目的的实现、既有某一方面的满足也有多方面追求的实现);基本取向(物质取向,途径和手段正当合理合法诚实劳动获得、精神取向,避免吧精神和物质幸福割裂认识到精神幸福在层次上的不同在精神实现方式上要注意自我修养及与他人交往合作;事业取向,对教育过程的幸福感对结果的幸福感对规范的正确理解的幸福感);应有的实践努力(爱教乐教树立追求教育价值的伦理信念立言立德追求无限及超越并在其中体味生活的充实在创造中体验尊严与生命的活力建立真诚的情谊)】五、爱岗尽责的伦理性认识【蕴涵的伦理精神(蕴涵着敬业为善为善尽责的指向和精神);道德境界(厌教功利性热爱乐教);苦乐观的道德判断(苦中作乐)】教育性需求【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在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在自己职业职责履行中有内在自觉、才能促进自我不断完善、帮助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矛盾提高效率)】实践体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淡泊名利育人为乐)六、严谨治学的精神体现(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实践体现【好学不倦精通业务(有志于学、勤奋努力、勤学好问);把握规律科学施教(对象心里发展规律、教育自身运行规律、人的知识品德发展规律、教学规律、管理规律);严于律己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具备改革发展的意识解放思想、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积极探索更有效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良表现(冷漠化非人道化物质化和庸俗化);原因(传统师生观影响强调教师权威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高压学生厌学师生互不理解、教师缺乏良好个人素养和教育经验方法适当、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冲击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师生关系的体现(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教师与同事的关系【职业约定(团结协作);应注意的问题(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关系、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调节);实践体现(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克服文人相轻的毛病相互学习配合,谦虚正直维护其他教师威信)】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基本认知(社会地位平等性联系交往互尊性教育过程配合性);矛盾分析(对学生了解和要求上的差异性对学生情感不一样教育修养水平的差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及学生成长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道德性调节(主动与家长联系谋求一致的教育立场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支持和配合尊重家长人格不训斥不指责教育学生尊敬父母有效指导家庭教育)】八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存在(人道-正义性、公平-合理性、公正-平等性)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教育规范化化有序化所必需、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依法执教的实践把握(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九廉洁从教的秉持之理【廉洁与立教(廉洁公正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廉洁公正是为师立教的根本<只有廉洁,教师人格才有可信性、教师才有道德的感召力、才能保持教育公正性>);廉洁与树人(廉洁是树人的根本人格条件、有利于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学生道德是非观念的形成);廉洁从教的社会意义(对社会风尚的文明昌化有重要意义)】为师不廉【原因(客观因素上一是外在规范失衡乏力二是收入分配的不公三是社会不正之风的浸染、主观因素上一是人生价值观错位二是心理防卫失当三是道德品质的败坏);矫正(人与社会问题、奉献与索取问题、义和利问题、幸福观问题)】廉洁从教基本要求【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不断提高增强磨练养成知情意行);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别能力、敢于抵制不良风气恪守公正立场、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十教育爱的基本意蕴(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
不仅指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陶冶启迪引导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爱的方式)教育过程人道化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给与帮助和指导;热爱学生,寄予良好期待,全身心投入关爱,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爱的育人价值(感化、陶冶、和谐、激励)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
教育爱实践应有的把握(坚持教育爱的人道性,广泛尊重,人格地位平等;引导性,对学生的爱和教育目的结合起来,善于使爱的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励性;广泛性,对象广泛,全面关心;理智性和纯洁性,不要溺爱和苛刻,要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真心实意;爱与严的结合性,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对学生的爱和严要适度把握)教师对差生和后进生的经验(教师要善于理解或尽可能理解学生;要进行心理互换,吧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体验其心理;理解学生的缺点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阶段所难以避免的,要通过正确的帮助引导和他们的努力可以克服和改正)十一师表风范行为要求的根本所在(为人师表)人格品性的根本所在(真善美)师表风范的基本原则(表率性、律己性、内外统一性、真实性和自然性、平凡和高尚的统一性)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内在思想道德情操的高尚性、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性、职业个性品质的健康性、职业工作的纯属性和进取性)十二个性的特征(多样性、层次性、稳定性、可塑性)教师职业个性的职业约定(具有鲜明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具有直接的道德教育意义)教师职业个性品质应有的体现(热情大方、活泼幽默、和蔼真诚、豁达坚毅、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教师风度仪表应有的表现(举止文明、教态自如、语言准确、衣着整洁、有人格魅力)一依法治教的含义(主体、范围、依据)基本要求(有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有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提高全社会教育法律意识、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必要性(发扬民主加强领导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培养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受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权利和义务一致、教育法制统一)存在主要问题【立法中(纵向层次问题,下位法律滞后,地方性法规缺乏特色、横向层次教育立法的缺口依然很大);执法中(教育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严肃性不够、救济制度不完善、司法制度不健全)】推进措施(提高意识,转变观念、有法可依、推动促进深化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和监督工作)法律与政策【区别(制定主体不同、表现形式、实施方式、作用不同)联系(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法律史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
有共同的本质。
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依法办事)二教育法的概念(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教育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特征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强制性多变性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终身性原则社会作用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
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保障按教育规律办事。
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
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教育法律规范特征(规范性概括性)结构(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主要渊源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以及教育条约和协定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宪法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教育法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专门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称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又分为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
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也可以说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
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是指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制定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教育法规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从其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种。
1、执行、补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2、自主性的地方教育法规,教育规章1部门教育规章常用的名称为:规定、办法、规程、大纲、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