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

合集下载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四章 课时23 海水的性质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四章 课时23 海水的性质

课时23海水的性质1.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____________)支(海水______消耗热量)情况,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______分布、________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2)分布规律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1 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而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______水平分布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______,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季节分布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__________于冬季(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海洋______的分布、海洋______、大气温度影响很大。

2.海水的盐度(1)主要影响因素:海水的______、蒸发量、______量、入海______。

(2)分布规律: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______,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______。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利用海水晒盐:______充足、降水较________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②利用海水制__________,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③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④海水成为______资源的重要补充。

3.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______、盐度和深度(______)。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2)分布规律方向分布规律水平方向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______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______垂直方向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______,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______,再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______特殊情况某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十二海水的性质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十二海水的性质

十二海水的性质建议用时:45分钟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1选A,2选D。

第1题,表层海水由赤道到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所以①是海水密度曲线。

海水温度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③为海水温度曲线。

盐度和降水量、蒸发量密切相关,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少,但是蒸发量大,成为盐度最高的纬度区域,因此海水盐度变化是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所以④为海水盐度曲线。

第2题,“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海水密度曲线,据图可知由60°S到60°N,海水密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先增大,后减小。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带鱼在我国边缘海域季节性游动,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做越冬游与繁殖游;南方带鱼沿东海西部边缘做越冬游与繁殖游。

带鱼在南、北游动的过程中形成鱼汛。

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与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4.能够在我国边缘海域形成带鱼鱼汛的有(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3选C,4选B。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根据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夏季长江口表层海水温度比周边略高(长江口处表层海水温度介于27~28 ℃);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

热污染

热污染

水体热污染浅析1热污染概述1.1热污染定义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危害热环境的现象。

若把人为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臭氧层损耗物质、气溶胶颗粒物等所导致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这一特殊危害热环境的现象除外1.2 常见热污染分类1.2.1城市热岛效应:因城市地区人口集中,建筑群、街道等代替了地面的天然覆盖层,工业生产排放热量,大量机动车行驶,大量空调排放热量而形成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农村的热岛效应;1.2.2 水体热污染:因热电厂、核电站、炼钢厂等冷却水所造成的水体温度升高,使溶解氧减少,某些毒物毒性提高,鱼类不能繁殖或死亡,某些细菌繁殖,破坏水生生态环境进行而引起水质恶化的水体热污染。

1.3 热污染的产生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

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

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

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

2关于水体热污染2.1水体热污染概念水体人污染是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污染现象。

天然水水温随季节、天气和气温而变化。

当水温超过33~35℃时,大多数水生物不能生存。

水体急剧升温,常是热污染引起的。

2.2水体热污染主要来源首先是动力工业,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纸、纺织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将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上升,水质恶化。

根据美国统计,动力工业冷却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的冷却水总排放量的8 0%以上。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试题部分)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试题部分)

专题⼆⼗海洋地理(试题部分)专题⼆⼗海洋地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海洋与海岸带运⽤地图及景观图⽚,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运⽤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分析海—⽓相互作⽤及其对全球⽔、热平衡的影响考查形式:均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海洋与海岸带以及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

考查频率及分值:江苏卷每年必考,考查频率⾼。

分值为10分。

考查能⼒: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知识的能⼒。

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协调观素养备考中要注意复习重点。

“海洋和海岸带”注意海洋⾃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

“海洋开发”结合海洋资源开发实例,注意开发特点、现状及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侧重理性分析、探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

另外多关注时事热点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说出海⽔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的特点和现状;运⽤资料,说明海洋⽣物资源开发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海洋与海岸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南海局部地区图和中国新建的南海灯塔雄姿图。

(1)我国南海岛屿的海岸类型以和为主。

(2)图中字母表⽰的海底类型名称是:A ,B 。

(3)我国南海建灯塔,属于开发海洋的资源。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的南海海洋资源有等。

答案(1)基岩海岸⽣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2)⼤陆架⼤陆坡(3)空间资源海洋⽣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任意两种)知识2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海洋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沙群岛的众多岛屿多为岛,⼀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这类岛屿对⾃然环境的保护作⽤是。

(2)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是。

(3)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和决⼼。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1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1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全国文综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安徽文综)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完成第4题。

4.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021·辽宁大连市月考)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人利用帆船不断向美洲运输马匹。

但航行到某一纬度附近海域时,帆船常因无风在原地停留几周,淡水和食物逐渐短缺,马匹被饿死。

后来,人们将帆船遇到无风条件而原地停留的现象,称为“马纬度现象”。

下图示意“当时欧洲人经好望角去往亚洲的部分航线图”。

据此完成6~7题。

6.若按图示航程航行,会经历“马纬度现象”的次数是( )A.1次B.2次C.3次D.4次7.途经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船员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天气复杂多变,能见度小B.②地——冬季帆船可以顺风行驶C.③地——营养物质丰富,鱼群活跃D.④地——7、8月份行驶风平浪静(2021·天津期末)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水体水温季节变化规律

水体水温季节变化规律

水体水温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在一年中,水体水温会经历一个分层过程和另一个混合过程。

在春季和初夏,随着气温慢慢升高,水体表面温度上升比较快,水体表层会形成一层暖水层。

由于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即使表层暖水层和底层冷水层之间的温度只有几度的差异,但两个水层之间的密度差异仍然非常显著,足以阻止上下水体的混合,形成“正分层”。

当进入寒冬时节,由于水的密度特性,4℃水处于最大密度值1g/cm³,而冰的密度0.917g/cm ³小于液态水,结果表层结冰,冰都是浮于水面上,而下层水温4℃,此时水温分层称作“逆分层”。

高考地理热门考点: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高考地理热门考点: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高考地理热门考点: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又有哪些?1. 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同一季节,不同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2.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表层海水以下变化很小。

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海水温度(sea-watertemperature)是表示海水热力状况的一个物理量,海洋学上一般以摄氏度(℃)表示,测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

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海流对局部海区海水的温度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开阔海洋中,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在近岸地区,因受海流等的影响,等温线向南北方向移动。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随深度之增加而降低,并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深层海水现场温度的测定,通常是用颠倒温度表进行的。

它和海水盐度一起成为海洋学上两个基本的物理量。

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

规律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达19.1℃,印度洋次之,达17.0℃,大西洋最低,为16.9℃。

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为2~3℃,深于3000米处为1~2℃。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地球上的水(讲解版)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地球上的水(讲解版)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2.图中显示冬季b的补给量很少,其原因是()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融化量少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答案】1.C 2.B【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是一年中补给量最多的类型且集中在夏季,应为雨水补给;b冬季补给量很少,应是冰雪融水补给;c在四季都有且补给量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分析可知,b为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气温较低,冰雪融化量少,故补给量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

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

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区域()A.位于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B.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C.海域的水深北部大于南部D.海岸线平直处波浪能集中4.下列关于波浪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波浪能不可再生,是新兴清洁能源B.波浪能较稳定,已被广泛开发利用C.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广,能量更大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波浪能较大【答案】3.B 4.D【分析】3.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黄海和东海沿岸,A错;根据图中波浪能等值线分布可知,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B对;根据图中等深线分布可知,海域深度南部大于北部,C错;海岸线平直地区波浪能稀疏,D错。

故选B。

4.波浪能属于可再生能源,A错;波浪能稳定性差,受天气、陆地性质等多种因素影响,B错;根据全球海陆分布图,可知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小,C错;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受季风影响,波浪能较大,D对。

故选D。

永暑礁位于南沙群岛,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吹沙填海形成约3平方千米的岛后,当地发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地下淡水资源。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基本因素:海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01收支情况,热量来源主要是□02太阳辐射,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是□03海水蒸发。

2.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04递减,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05较小,保持低温。

(2)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06低纬向□07高纬递减。

(3)季节分布:夏季普遍□08高于冬季。

3.影响水温的其他因素表层水温还受到□09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4.海水温度的地理意义(1)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10结冰期,通航时间□11较短。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12调节作用。

1.判断正误。

(1)相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没有差异。

(×) (2)大气运动不影响海水运动。

(×) 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水深度 B .海水运动 C .大气运动 D .太阳辐射答案 D解析 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3.说明海水对气温调节作用的表现。

提示 海水比热容大,因此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于陆地。

沿海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二、海水盐度1.概念:海水中盐类物质的□01质量分数。

2.平均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0235‰。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03高;蒸发量越□04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05低。

(2)入海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06较低。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07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08赤道和两极逐渐□09降低。

5.海水和海洋盐类物质的开发利用(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10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

(3)发展海水养殖。

渤、黄、东海水温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渤、黄、东海水温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渤、黄、东海水温季节变化特征分析鞠霞;熊学军【摘要】Based on the CTD data observed during the 908 program, the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changes of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Bohai Sea,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in winter the structure of water temperature shows horizontally many tongue-shapes, of which the warm water tongues occur mostly in the offshore area, while in the inshore area the i-sotherms are basically parallel to the coastline, with some cold water tongues directing to the south and strong temperature fronts occurring between the warm and the cold waters. In summer, various cold water masses or block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s appear at the bottoms of the Bohai Sea,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of which the most typical ones are "the Middle Bohai Sea Cold Water", the "Liaodong Bay Cold Water",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Qingdao Cold Water Mass" and the "Bottom Cold Water Mass" in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 distributions of water temperature display a transitional nature. In spring, thermocline emerges and cold water masses such as the Middle Bohai Sea Cold Water and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begin to come up. When autumn comes, the thermocline submerges and finally disappear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water temperature tend gradually to become uniform vertically. Moreover,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regional variations of water temperature are present in the three seas, and that the annual variationamplitude of wat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tends to decrease both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the inshore to the offshore.%利用“908”专项所获取的CTD观测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渤、黄、东海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冬季,水平方向上,水温分布呈现多舌状:外海温度多暖舌结构,近岸等温线基本平行于岸线,并出现多个指向南方的冷水舌,且暖流区与近岸冷水区间形成了较强的温度峰.夏季,三大海域底层均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冷水团和冷水块,最为典型的有“渤中冷水”、“辽东湾冷水”、黄海冷水团、青岛冷水团和东海北部底层冷水.春、秋季水温分布呈现过渡季节的特征.春季,跃层开始出现,“渤中冷水”及黄海冷水团等冷水现象开始形成.进入秋季,跃层明显下沉,直至消失,水温分布逐渐呈现垂向均匀状况.同时,分析还表明,三大海域的水温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水温分布的年变幅从北向南、从近岸向外海递减.【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14页(P55-68)【关键词】渤、黄、东海;温度分布;季节变化【作者】鞠霞;熊学军【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11关于中国近海水温的分布特征,已有不少调查和研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水性质和运动(真题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水性质和运动(真题解析)

真题解析1.(2005年江苏)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

下图是科考题船航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A.a B.b C.c D.d(2)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3个板块B.4个板块C.5个板块D.6个板块答案:(1)C 解析:基础知识考查题,C点位于副热带海区附近,所以表层海水盐度最高。

(2)D 解析:根据航线,跨越了6大板块。

2.(2005上海)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多项选择)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势平缓D.西岸有寒流流经(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4)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填写字母),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F或G)处。

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海水盐度和温度、自然带等知识,要求考生有较好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①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2)ACD (3)纬度水分(4)AC 热带种植园农业(5)F 逆(反)3.(2005全国文综1)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

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据此回答(1)~(3)题。

(1)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2)从图4中可以看出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D.太行群山一霜叶红于二月花解析:(1) C由题意可确定①线是叶绿素含量线,根据课本知识可确定③是温度曲线。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r分布及季节变化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r分布及季节变化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r分布及季节变化李晓慧;刘镇盛【摘要】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30′N~32°30′N,120°00′E~127°30′E)布设150个观测站位,进行了4个季节生物、化学和物理海洋学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结果及现场环境参数的测定数据,对浮游动物群落生物量分布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双生水母(Diphyeschamissonis)、百陶带箭虫(Zonosagittabedoti)和中华假磷虾(Pseudeup hausiasinica)是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化学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除此以外,其它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春季,温度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夏季,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秋季,盐度、溶解氧和悬浮颗粒物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冬季,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影响不明显.%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volving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was conduct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29°30′N~32°30′N ,120°00′E~127°30′E) in four seasons (from July 2006 to December 2007)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the key species affecting the biomass and their seasonal varia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 of zooplankton samples and fiel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easonal change in zo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was observed from springto winter .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zooplankton biomass included Calanussinicus , Diphyeschamissonis , Zonosagittabedoti and Pseudeuphausiasinica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Changjiang River Plume ,Taiwan WarmCurrent ,Zhejiang Coastal Current and Kuroshio Current ,thus formed an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 .Nutrient we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 influencing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distribution in this area . Besides ,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lso influenced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and there was seasonal difference .Inspring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 In summer , temperature , dissolved oxygen and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water temperature ,and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dissolved oxygen and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 In autumn , salinity , dissolved oxygen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The zooplankton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salinity , a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dissolved oxygen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In winter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ld front and current .Lower temperature depressed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additi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simpler and thezooplankton biomass decreased . Therefo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found .【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8页(P94-101)【关键词】长江口;浮游动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作者】李晓慧;刘镇盛【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0 引言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既是浮游植物和细菌的主要消耗者,又充当海洋的次级生产者,作为更高营养阶层海洋动物的饵料,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起关键作用[1-2]。

高中地理-海水的性质测试题

高中地理-海水的性质测试题

3.2 海水的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读大洋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大洋表层温度随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运动D.海水运动2.60°N大洋表层温度比60°S大洋表层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运动D.海水运动3.关于海水温度与海洋生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主要分布在海洋表层B.海洋深度越深海洋生物数量越多C.海水温度越高海洋生物越丰富D.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与水温无关2014年,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

“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急剧掉向海底。

“掉深”会导致潜艇的破损甚至沉没。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5.海水的密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A.盐度B.深度C.径流D.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湖泊表水层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底水层营养物质较丰富。

一年之中湖泊水温随季节的规律性变化会影响表水与底水的相互交换。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水温季节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湖泊不同深度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深度()A.太阳辐射差异大B.盛行风影响差异大C.湖水密度差异大D.湖底岩层影响差异大7.湖泊表水与底水交换最弱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湖泊水体温跃层的存在会()A.提高表层营养物质含量B.降低表层溶解氧含量C.降低表层营养物质含量D.降低表层湖水温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A.3.05 B.3.15 C.3.25 D.3.3510.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11.图中河口处盐度最低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温度、密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免费下载】中国近海的水温分布

【免费下载】中国近海的水温分布

中国近海的水温分布一、海表层水温分布海表层水温是随机变化的,但借助于统计计算,可以得出其平均分布状况,如图12—3便是多年平均的冬季、夏季海表层水温分布。

用该图可以讨论冬、夏季中国海表层水温分布的一些特征。

由图12—3b显见,南海表层水温高而且分布较均匀;尤其是广阔的中、南部海域,水温都在24~26℃上下,水平梯度很小。

北部近岸海域水温稍低,粤东沿岸因有来自台湾海峡的低温沿岸流,致使该海域的月平均表层水温可下降到15℃左右。

然而这一带海域表层的年平均水温(22.6℃),仍然比渤、黄、东海高得多。

当然,与南海南部(如邦加岛近海平均为28.6℃)相比,则属于相对低温区。

东海表层水温冬季分布的明显特点,是西北低而东南高,致使等温线基本上都呈西南-东北走向。

高温区在黑潮流域,暖水舌轴处水温可高达22~23℃左右;杭州湾附近却低达5~7℃,长江口外可达5℃以下。

大致沿东经124°向北,有暖水舌指向长江口外,这是台湾暖流水影响的结果。

东海东北部也有暖水舌向北及西北方向伸展,通常即认为这是对马暖流水和黄海暖流水扩展的迹象。

在北伸的台湾暖流水和黄海暖流水暖水舌之间,有明显的冷水舌指向东南,此即所谓“黄海冷水南侵”的结果。

黄海水温分布的突出特征,是暖水舌从南黄海经北黄海直指渤海海峡,其影响范围涉及黄海大部分海域。

当然,随着纬度的升高和逐渐远离暖水舌根部,水温也越来越低,即从14℃降到2℃。

在东、西两侧,因有冷水沿岸南下,其水温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中部海域的水温。

黄海的平均最低水温,分布于北部沿岸至鸭绿江口一带,为-1~0℃左右,近岸常出现程度不同的冰冻现象。

至于黄海的极端最低水温值,从某些沿岸海洋站的观测记录看,曾经出现低于相应盐度时冰点温度的过冷却现象。

冬季渤海在四个海区中温度最低,尤以辽东湾最甚;即使渤海中部至海峡附近相对较高,也不过1~2℃。

由于渤海水浅,对气温的响应较快,故1月水温比2月还低,三大海湾顶部的水温均低于0℃,往往在1~2月出现短期冰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3.2 海水的性质 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3.2 海水的性质 第二课时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新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海水的基本性质,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了解海水的基本性质,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自学归纳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

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

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

[新课教学]:PPT展示海陆分布图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储量的比重是多少?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1、定义: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2、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3、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规律请大家读图分析一下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是怎样的?从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长江口夜光藻_Noctilucascintillans_年间变化和水域富营养化趋

长江口夜光藻_Noctilucascintillans_年间变化和水域富营养化趋

第40卷 第6期 海 洋 与 湖 沼Vol.40, No.6 2009年11月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Nov., 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90511005号。

徐兆礼, 研究员, E-mail :xu_zhaoli@, xiaomin@ 收稿日期: 2008-11-25, 收修改稿日期: 2009-01-19长江口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 )年间变化和水域富营养化趋势*徐 兆 礼(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提要 根据1959年和2002年在长江口海域28°00'—32°00'N, 122°00'—123°30'E 海域4个季节8个航次海洋调查资料, 分析长江口夜光藻丰度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

并结合同步的温度资料进行曲线拟合, 构造数学模型, 计算最适温度。

结合夜光藻分布特征、生态类群, 比较不同年间夜光藻丰度变化趋势, 分析长江口富营养化趋势对夜光藻丰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夜光藻出现率和平均丰度均表现为春季丰度极高而其它季节较低。

例如春季长江口夜光藻的最高丰度可以达到48576.00ind/m 3, 出现率为96.30%。

该种在春季有明显的集群性, 其它季节聚集强度指标值较低。

盐度是影响夜光藻的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

长江口夜光藻适温范围较窄。

仅仅在15—20℃之间有较高的数量。

通过曲线拟合计算, 其丰度和温度的函数关系符合Yield Density 模型。

进一步通过极值计算得出, 夜光藻最适温度为17.53℃。

在长江口, 夜光藻往往生活在在长江径流和外海水形成的河口锋水域。

因而是暖温性近海种。

近年来在春季, 长江口夜光藻数量明显增多, 夜光藻数量的年间变化特征可能与长江口富营养化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
周晓英;胡德宝;王赐震;胡学军;姚圣康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5)003
【摘要】为研究长江口与黄东海SST变化的异同,根据长江口区引水船海洋站1959~2001年、大戢山海洋站1977~2000年月平均表层水温资料,安徽大通水文站1968~1999年月平均径流量资料,利用功率谱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长江口区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区表层水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长江口区表层水温的年际变化存在准2年和3~5年的显著振荡周期,东亚季风和长江径流对其变化有影响.长江口区表层水温突变出现在1989年.
【总页数】6页(P357-362)
【作者】周晓英;胡德宝;王赐震;胡学军;姚圣康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03;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03;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P343
【相关文献】
1.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杨位迪;郑连明;李伟巍;何浩阳;林华;张格
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氧饱和度的季节变化和特征 [J], 卢勇;李宏亮;陈建芳;金海燕;陈法锦;高生泉;王奎;王文亮;白有成
3.太平洋东南海域表层地转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 [J], 林丽茹;胡建宇
4.南海表层水温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特征 [J], 王卫强;王东晓;齐义泉
5.东海陆架表层水温年际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J], 李家星;魏皓;罗晓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