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模式。
它强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低碳产业转型:低碳经济要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高碳能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的产业向低碳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转型,以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建筑等新型产业。
2. 能源革命:低碳经济要求能源的转型,从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高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这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能源效率提升:低碳经济要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这包括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优化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4. 碳排放削减:低碳经济要求减少碳排放,尽量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这包括加强碳排放监测和核算,制定碳排放控制政策和标准,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5. 碳交易和碳市场建设:低碳经济倡导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和碳市场机制,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和定价来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这有利于形成经济中低碳化的内在动力,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6. 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要求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这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7.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低碳经济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
这包括推动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环境管理和监测能力。
低碳经济的实施可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低碳经济是指在尽量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不利影响的排放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上,是对传统高碳经济模式的一种改变和完善。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源的转型,创新技术的应用,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市场机制的实施。
首先,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能源的转型。
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而低碳经济则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碳排放,还能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新技术的应用是低碳经济实现的关键。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开发出更高效、更清洁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同时也可以提高其他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电动汽车、高效节能建筑和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策法规的支持是低碳经济实施的保障。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可以通过限制高碳能源的使用、提高碳排放的价格等手段,来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低碳技术和发展低碳产业。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低碳经济领域的投入,加强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最后,市场机制的实施是低碳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税制度等市场机制,可以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同时也能够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会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形成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低碳经济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往往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低碳经济则更加注重技术和创新,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市场。
这将促使经济结构从传统的重工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变,有助于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低碳经济可以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碳排放为目标和导向,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
模式。
具体来说,低碳经济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降低碳排放
低碳经济的第一要义是降低碳排放。
实现低碳经济要从源头开始,采用清洁、高效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
同时,对于已经排放的大量碳排放,要采取
措施进行“碳捕捉”和“碳储存”,缓解温室气体的威胁。
二、强化能源可持续性
低碳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强化能源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
的是具有一定可再生性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这些能源的开发使用可以初步
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标。
三、推广清洁技术
低碳经济还要推广清洁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清洁生产的理念要贯穿生产全过程,由于工业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推广清洁技术,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协调。
四、实现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社会水平上的低碳转型,到那时,低碳理念将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全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准则。
在实现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还需
要加强政策引导,确保低碳经济能够得到全面的推广和落实。
总之,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包括了能源可持续性、清洁技术、降低碳排放、推广清洁
能源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仅仅需要政府主导
的政策引导,也需要市场力量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低碳经济中,人们将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绿色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脱钩,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所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大气、水质和土壤的污染,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发展低碳经济将能够创造更多的绿色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也将有利于减少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是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
建立健全的碳市场体系,推广碳交易和碳税机制,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推动绿色技术和创新,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实施能源节约和减排政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涉及到了经济、环境、社会以及政策等多个领域。
发展低碳经济将对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是什么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从多种途径展开低碳经济建设行动。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以后,特别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09年末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会各国虽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却进一步掀起了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热议.二、低碳经济的内涵(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丰富。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博弈的结果,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其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二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性,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三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高碳经济模式的一种重要改变,它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倡了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本文将着重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并探讨其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碳经济强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的有效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提倡生态优先、环境友好。
低碳经济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环保化。
通过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监管措施,推进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等领域的低碳化,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低碳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低碳经济既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也重视环境效益的提升。
它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而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上,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低碳经济与传统高碳经济的根本差别所在。
低碳经济的出现是对传统高耗能、高排放经济模式的一种反思和改进,是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它以其独特的理念内涵和特点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低碳经济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积极的应对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低碳经济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力地应对了气候变化问题,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低碳经济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清洁能源产业成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依靠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低碳经济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本文将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强调以低能耗、高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倡导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终形成了一个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碳排放低的经济体系。
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是要改变传统的高碳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是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还有就是要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包括节能技术、低碳生产工艺和绿色产品等。
低碳经济的建设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以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保障,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低碳发展,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对碳排放的减少,更是对整个经济系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它促进了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特点1. 低能耗低碳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低能耗。
它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广节能技术,减少了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从而有效减少了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2. 低污染低碳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低污染。
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这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3. 低排放低碳经济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低排放。
通过采用低碳技术和低碳生产方式,有效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主要关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优化利用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推动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低碳经济通过推行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绿色交通系统,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闭环利用。
3. 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的产业。
通过支持和培育绿色技术和绿色创新,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低碳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资本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5. 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平衡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当前和未来世代的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经济增长不仅仅以GDP增长为唯一衡量标准,还包括社会福利、环境质量以及公平和社会正义等因素。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低碳经济不仅关注经济的增长和效益,更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低碳经济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一、低碳经济核心概念和理论1. 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 低碳经济的世界背景和趋势4. 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和体系5. 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和路径1. 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所需的经济形态、经济结构和经济拓展方式,是一个科技密集型、低污染、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的绿色型经济。
低碳经济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缩小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环境压力,包括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循环经济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政策引导等手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要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低碳经济还要求从能源、环境、社会等方面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资源消耗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低碳经济的世界背景和趋势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2℃以上、甚至1.5℃以内的目标,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正在抓紧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计划,推动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发展,积极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4. 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和体系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高效节能、减排降耗、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是传统经济的全面升级。
低碳经济体系涵盖了能源、产业、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要求绿色能源的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社会的低碳化和节能减排。
5. 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和路径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技术创新的瓶颈、体制机制的改革、市场机制的完善、政策法规的配套等方面。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能源利用、产业结构、城市规划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减少碳排放和促进碳吸收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减少碳排放: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低碳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需要在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实行碳排放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促进碳吸收:除了减少碳排放,低碳经济还要促进碳吸收,通过植树造林、开展碳汇项目、推广农林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等措施,增加自然环境对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3. 节约资源: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降低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4. 优化产业结构:低碳经济要求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产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产业的比重,提高清洁低碳产业的比重,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5. 促进绿色消费: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人们选择环保产品、节能设备、低碳交通和生活方式,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减少碳排放,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6. 加强政策支持: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营造低碳经济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高碳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包括以下几点:低碳经济是对传统高碳经济模式的一种革新和转变,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耗、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种积极响应,通过降低碳排放和促进碳吸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以低碳能源、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式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本文将探讨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对经济学的意义和价值。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障未来世代的需求。
而低碳经济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实践。
它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低碳经济的实施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通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低碳经济的实践还需要在政策层面上加以支持。
各国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例如,减税政策可以鼓励企业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设备,提供贷款和补贴可以降低绿色技术的成本,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此外,国际间的合作也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对经济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低碳经济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其次,低碳经济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低碳经济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有助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低碳经济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设备,而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困难的。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税收政策研究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税收政策研究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税收政策研究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意义低碳经济是指在尽可能降低碳排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经济体系。
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低碳经济的实现,可以提高经济的品质和效益,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并且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低碳经济的阶段及其特点低碳经济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低碳减排、低碳转型和低碳创新。
低碳减排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降低碳排放的强制性政策制定和执行,呼吁节能减排以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低碳转型阶段,主要是转变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加强节能减排,促进低碳清洁能源的应用。
低碳创新阶段,则是通过全新的技术和经济模式,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低碳经济的税收政策及其影响税收政策在低碳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税收政策可以对碳排放和能源使用实行征税,从而增加企业和公民的财务负担,激励他们采取更多的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措施。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减免税费等政策,为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创造更好的环境。
四、低碳经济税收政策的优化方案低碳经济税收政策的优化方案,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进行调整,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低碳制度。
五、低碳经济在中国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自2006年起,中国就开始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展望未来,中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
需要加大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市场化机制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和投入。
案例分析1、德国的能源转型德国是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该国推行的绿色能源政策为世界所瞩目,也是全球实行碳税最久的国家之一。
德国的碳税政策非常成功,为全国省下了大量的能源成本,同时也刺激了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
2、澳大利亚的碳税澳大利亚在2012年曾试行碳税,该政策在和其他政党的协商失败后,于2014年终止。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经济转型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模式和理念。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传统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模式使得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要求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减少碳排放的强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节约资源和能源:低碳经济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过度消耗。
传统经济模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导致大量的排放和环境破坏。
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节约和回收资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在经济发展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鼓励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传统的能源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种能源消耗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提倡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4.实现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强调绿色经济的理念。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环保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它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低碳经济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绿色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5.推动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在不损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的经济发展需求,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它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低碳经济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其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它通过节约资源和能源、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碳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它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减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涉及政府政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的介绍。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包括了政府政策。
政府在推动低碳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环境保护税、排放许可制度、碳交易市场等手段,来激励企业减排,同时也可以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来支持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政府还可以通过强化碳排放的监管和检测,加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来规范企业的排放行为,推动企业转型为低碳生产方式。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包括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对高能耗和高排放产业的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在交通、建筑、制造等领域,也可以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碳排放的减少,推动产业和城市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还包括了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是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对碳排放的减少。
在能源生产方面,可以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替代,降低碳排放。
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推广电动汽车、智能家居、高效照明等低碳产品,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减少碳排放。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还包括了生产生活方式。
生产生活方式是个人和企业行为的总和,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实现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经济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1. 低碳技术的应用: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采用低碳技术,包括节能、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
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经济倡导发展低碳产业,即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如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等。
通过发展低碳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提升。
3. 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低碳经济强调人们以低碳的方式生活,包括改变出行方式、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低个体的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低碳经济需要国家间的合作和政策支持。
各国应加强合作,在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分享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各国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如减排目标、碳市场建设等,引导产业转型和个体行为改变。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多重益处。
低碳经济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性。
低碳经济还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一方面,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低碳经济的转型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机制的完善,需要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是什么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从多种途径展开低碳经济建设行动。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以后,特别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09年末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会各国虽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却进一步掀起了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热议。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丰富。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博弈的结果,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其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二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性,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三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依托低碳技术和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减排减量、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低碳经济要求减排减量。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低碳经济要求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减量化。
这就需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发展绿色交通,推广能效改进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在生产、生活和消费各个领域实行节能减排,促进碳减量,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低碳经济强调绿色发展。
经济的发展应当以环保为前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生产、消费和生活各个环节,都要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在生产方面,要推动绿色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能源效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消费方面,要倡导节约型消费,鼓励绿色消费,减少浪费和污染;在生活方面,要推广节能减排的理念,提倡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们的环保意识,形成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活的良好模式。
低碳经济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低碳经济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平衡。
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能源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绿色技术与产业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改善,使得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
实践证明,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于解决全球性的能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该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建设,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浅析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浅析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而言的。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 其最初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但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逐渐意识到, 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自身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便将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对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
因此,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 要改变这一现状, 明确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从而在我国全面实行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是GDP。
因此, 众多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GDP 上, 从而使对经济学的研究导向问题出现严重的偏差。
在实际情况中, 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在对世界经济的研究中便体现出低碳经济的基本思想。
众多经济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研究, 其中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以再付人类为目的的学科, 对于人们的个人福利均来源于社会以及全人类的福利。
这种经济学的研究过程, 逐渐成为低碳经济的思想源头。
( 二) 相关学科的继承与经济学相关的学科包括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在生态经济的研究中, 认为生态经济主要研究的是生态系统联合经济系统所展现出的结构以及规律。
在对绿色经济的研究中, 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的经济, 其主要以维护人们的基本生存环境以及对已有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 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健康相平衡。
在循环经济的研究中, 认为生态经循环经济主要研究的是生态中各种物质的循环规律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的内部循环规律, 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经济形式。
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 其所表现的均是资源的低消耗以及低排放。
( 三) 低碳经济理论的初步构想低碳经济属于经济学, 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运用与经济学有关的知识以及原理平衡经济的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数量。
低碳经济的内涵[资料]
低碳经济的内涵1.简述低碳经济内涵的的基本认识低碳”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意义强调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问题对人类和自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则体现在多方面,如提升高能耗工业的能效水平,提倡清洁能源生产,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耗等。
一般而言,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
实现以上三种情形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
对于英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讲,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有多种方法和途径。
“京都议定书”大致规定了两种方式,即“技术减排”和“市场减排”。
“技术减排”就是通过创新技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或利用技术手段,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替代化,即所谓的“新能源”。
“市场减排”则是依据“清洁发展机制”(CDM)原则,允许掌握技术优势的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援,帮助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换取“二氧化碳排放权”。
这是一个基本的交易原理,也就是当一国无法靠技术手段达标时,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换取这种“碳权”。
于是,走在工业发达前列的美日欧等国家,围绕“碳权”展开了博弈,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他们的战略射程。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产业水平差距,高标准的减排指标,无异于将“产业差距固定化”,甚至扩大化。
显然,围绕“碳权”的博弈,不仅仅反映了经济利益,更是政治上的博弈。
2.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自己的初步认识低碳经济是属于经济学分支,是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和规律解决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之间不协调的学科,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问题,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属于生态经济学。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资源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通过改变传统高碳经济结构,达到低碳、绿色、循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有以下几个概念内涵:1. 减排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通过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使用清洁能源等手段来削减排放,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等。
2. 节约能源资源:低碳经济追求的目标之一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节能措施等,减少能源比例,达到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最佳平衡。
3. 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涵之一。
低碳经济追求的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的利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 懂得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在产业领域的转型,也需要在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
人们应该通过改变出行方式、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等行为来实现低碳生活,从个体层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5. 推动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应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这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路径。
6. 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各国的积极合作和共同努力。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的交流共享,推动低碳技术的应用和转移。
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
在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从多种途径展开低碳经济建设行动。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以后,特别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09年末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会各国虽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却进一步掀起了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热议。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丰富。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博弈的结果,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其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二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性,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三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
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低碳经济的构成要素
第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低碳能源。
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要使现有的“高碳”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的能源结构转变。
第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低碳技术。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CO2捕集和封存等。
这些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第三,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载体与之相对应,而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
低碳产业的发展对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会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第四,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
低碳管理主要包括明确的发展目标、健全的法制、创新的体制、科技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正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长期以来无序开发已严重透支人类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198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们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未来的竞争是碳生产率的竞争,而低碳经济的目标就是追求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实质和核心都蕴含着深刻的
可持续发展思想,人类只有成功地实现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1995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G·格鲁斯曼和A·克鲁格提出的。
它的含义是:“沿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会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格鲁斯曼和克鲁格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有如下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
人均收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沿着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资源与环境约束将日趋紧张,而低碳经济模式可以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最终促进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发展。
(三)脱钩发展理论
刘传江认为“脱钩发展理论”被运用到经济领域,主要是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响应关系。
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源消耗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发展初期,物质资源消耗总量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在某个特定阶段后会出现经济增长时物质资源消耗并不同步增长而是开始呈下降趋势,出现“倒U”型,这就是脱钩发展理论。
脱钩发展理论为“两型社会”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
所谓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
“两型社会”既不是单一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也不是单一地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脱钩理论证实了低碳经济的可能性。
低碳经济就是通过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和环境生产率,做到用较少的水、地、能、材消耗和较少的污染排放,换来较好的“两型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雷斯在1992年提出,在 1996年由M·魏克内格完善的。
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
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
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可以判断某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否具有大生态安全性: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能力,那么大生态安全出现危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出现危机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反之,大生态安全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持续稳定,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