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卞中贪污案分析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2020
(二)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1、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行政责任有:通报、罚款 (单位可处5000元以上10万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责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出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 款。)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关于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刑事责任):隐匿或者 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 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 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 款的规定处罚 。
应对策略一:内部控制
•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有效防范、发现并 及时、严肃处理舞弊行为,从而有效保证控制目标的 实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
• 一是建立舞弊报告制度。企业定期召开舞弊情况通 报会,由审计、监管部门通报反舞弊工作情况,分析 当前反舞弊形势,评估舞弊风险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评价现有反舞弊程序及控制措施,协调反舞弊审计与 调查工作,研究防范舞弊行为发生的制度及措施。
应对策略三:制度与法律
• 如何抑制人性的缺陷: 小布什: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
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 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 子里的梦想。
靠什么?
主要内容
从会计舞弊说起 总体应对思路 会计法律责任
一、会计法律责任概述
• (一)会计法律责任的涵义 •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 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2)追究的机关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司法机关, 追究行政责任的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 (3)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行政 责任依据有关行政法规。 (4)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承担刑事责任是最为严厉 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更为严厉。
京城小会计自诩“国内首富” 查账吓了检察官一跳
京城小会计自诩“国内首富” 查账吓了检察官一跳 贪污千万挪用两亿公款被公诉 记者昨天获悉,原国家某基金委员会财务局会计卞中因涉嫌贪污 126237 万元、 挪用公款 20993 亿元, 已由市检察院一分院公诉至市一中院, 一同被起诉的还有涉嫌伙同卞中挪用公款 1000 万元和犯有玩忽职守罪的 该基金会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原副处长吴峰。
2003 年,海淀检察院反贪局接到某基金会举报,该基金会财务局会计 卞中有挪用公款 2090 万元的重大犯罪嫌疑。
该案的导火索是卞中经手下拨给某科研单位的一笔专款,对方单位反 映没有收到,后经该基金会审计部门审计,发现卞中把此款打到了一家私 人公司的账号上用于经营活动。
真是一查吓一跳。
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立案查明犯罪嫌疑人卞中在担任某基金委员会 财务局经费管理处会计期间,利用自己掌管专项资金下拨的权力,采用虚 构拨款事实、伪造财务、银行对账单、削减拨款金额等手段涉嫌贪污公款 1200 多万元,挪用公款达 2 亿多元。
检察机关还查明卞中贪污、挪用巨额公款的行为从 1995 年一直持续 到 2003 年案发。
1995 年 6 月, 卞中在和办公司的邻居聊天时提到他任职的基金会有大量闲置资金可以拆借,邻居马上谈到他的公司正好缺钱,卞中如果能搞到 钱,他的公司可以出高利息。
卞中立刻把和他同一科室负责拨款的吴峰约到新大都饭店商量。
当时两人向对方企业提出了条件, 第一, 所付利息必须是现金; 第二, 由企业出资,让两人出国玩儿一趟。
对方企业同意后,卞中和吴峰两人采用不记账和私盖公章等手段,把 基金会的 1000 万元提供给对方的私人企业用于经营。
这笔钱一直被使用到 1998 年才归还。
卞中和吴峰将挪用 1000 万元公款所得的 294 万元利息占为己有,其 中吴峰分得 1 万元。
1999 年 8 月到 2002 年 7 月,手里掌握着数以亿计资金的卞中,采用 慌称支票作废、偷盖公章、伪造银行凭证等手段疯狂贪污公款,总数额达 到 1262 万余元。
案例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案例[1]
• 资料(1):岗位设置 • 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总共三人。一个是主持 工作的副处长吴峰,两个会计即卞中、李中。他 们三人的分工是这样的。吴峰负责审核凭证,登 记银行账,保管局长人名章,李中负责会计电算 化制单和保管支票。卞中负责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基金委资金管理处的三个人都是会计,没有专职 出纳。谁有空谁到银行拨款,以及拿取银行对账 单。卞中一人身兼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既管账 又管钱。负责管章的吴峰出差时很多次把章留给 了卞中,实际上这每年20多亿元就由三个人管变 成一个人管。
• 资料(3):外部监督 • 自然科学基金委下设纪检监察审计局。基金委在2000 年以前并没有审计监察机构。因而对财务没有做过内审, 因为纪检监察审计局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纪检监察审计监 督联合办公室。但2000年起每年都有审计,每年都有审计 报告,每年都认为账是平的。因为审计局利用了会计提供 的假银行对账单,而没有向银行核实。 • 讨论: • 1.上述案例中,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哪些问题? • 2.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如何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案例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务人员卞中因被查出贪污1200 余万,挪用两亿多公款,该委员会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副处 长吴峰也因涉嫌挪用公款、玩忽职守被市检一分院诉到市 一中院。 卞中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计 划财务处出纳和财务局经费管理处会计。1995年6月, 他和邻居陶某聊天时说,基金委有部分闲置资金可以向外 拆借,搞体外循环为单位挣钱,陶某表示其所在的公பைடு நூலகம்正 好需用资金。由于该公司不是科研机构,基金委需先找一 家银行或金融机构将款存入再贷给该公司使用。卞中与吴 峰共谋后,与对方商定借款1000万,借期6个月,月 利率13.5‰,贷款风险由基金委自身承担,条件是将 款通过中农信公司委托贷款,付给基金委的利息以现金形 式支付,并让吴峰、卞中去美国旅游一趟。
小会计怎能贪污2个亿
小会计怎能贪污2个亿?近日,北京市一中院审理了国家科技发展基金会会计卞中贪污、挪用公款2.28亿元的特大腐败案件。
都说当今社会有权才能谋私,然而卞中这亇无品无级的“小蛀虫”,却“创造”了无权也能搞特大腐败的“奇迹”,实在令人叹为观之。
那么,这条小小的蛀虫何以能贪污挪用这么多公款、而且长期不被发现呢?个中原因,我辈局外人自然难以解谜。
现在各个单位都有财务分管领导,而且凡资金较多单位,搞财务工作的也决不会只是一个人,不可能出纳、会计一个人兼,即以此小蛀虫卞中所在的科技基金会而言,据说其体制上还有财务局、经费管理处两级财务机构。
但是,在这家单位,似乎这两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都虚设了。
一般来说,某个单位的资金进出划帐时,需要在支票上盖支票帐和法人章,而这两枚章是不允许保管在掌握支票的财会人员手中的,但卞中作案的案值如此巨大,而作案手段却并不高明。
这说明,这家基金会的法人章、支票章、支票簿全掌握在卞中一人手中了,这家单位“掌门”平时干什么去了?何以对这条“蛀虫”如此信任?况且,卞中后来贪污挪用公款胆子也越来越大,造成其东窗事发的一笔案款就达2090万元,说明他频频作案,已到了“如入无人之境”,我不明白,这家基金会的来往帐目,何以不见银行的监管?难道不需要每月对帐、每年审计、轧帐吗?这说明,在某些基金会那里,资金之混乱已到了极点。
这大概与基金会本身的功能特点有关,因为基金会本身就是花钱的,钱拨得越多“业绩”就越大,所以,基金会的负责人大概就不像企业领导那样锱珠必计,对资金帐目的轧平无所谓,因而常常疏于监管。
有的地方的基金会,据说曾发生过本来应该将这笔用于资助社会事业的资金自已作主造了房子、买了车子,甚至还发生过某地把社保基金拿去炒股亏损、使退休职工失去“活命钱”的恶劣案件。
而陕西发生的杨永明等人的宝马彩票作弊案,则反映了体育彩票基金的胡涂帐,最终引发了天怒人怨,终于来了腐败案大爆发。
基金会之所以频频发生腐败案和不安全隐患,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某些基金会的“掌门人”,常常是从党政高位上退下来进行安排的官员,或是现职有权高官的亲属、亲信之类,正因为有这个特点,便引发了以下两大先天性弊病:一是由于基金会“掌门”级别特别高、或与现职当地高层领导关系特别“铁”,所以,还有余威,有关部门一般有投鼠忌器之心态,不大敢去监管。
案例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案例
• 资料(1):岗位设置 • 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总共三人。一个是主持 工作的副处长吴峰,两个会计即卞中、李中。他 们三人的分工是这样的。吴峰负责审核凭证,登 记银行账,保管局长人名章,李中负责会计电算 化制单和保管支票。卞中负责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基金委资金管理处的三个人都是会计,没有专职 出纳。谁有空谁到银行拨款,以及拿取银行对账 单。卞中一人身兼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既管账 又管钱。负责管章的吴峰出差时很多次把章留给 了卞中,实际上这每年20多亿元就由三个人管变 成一个人管。
• 同年8月,由吴峰偷盖公章、开支票,卞 中办理具体手续,擅自将公款1000万 挪出,以委托存款的方式贷给广州某国际 贸易公司。1998年4月,该公司才将 借款归还,并先后分8次支付利息29 4.5万元,这些利息除2002年底2 003年初吴峰分得1万元外,余下的钱 已被卞中用于购买房屋等。
• 从1995年8月至2003年1月,卞中利用职务便利, 分别采取伪造银行信用凭证、电汇凭证、进账单等手段贪 污公款1262.37万元,单独或伙同他人挪用公款2 0993.3万元。有了钱后,卞中送给情人名贵首饰, 购买豪华别墅,在单位之外俨然一副大款派头。卞中一次 次将黑手伸向科研经费,终于露出了马脚,去年1月7日, 他在拨出一笔项目款2090万元时,私自将其中的17 13.6万元挪到某公司账户内,准备用于注册一家投资 管理公司。不料,这笔款尚未来得及修改银行对账单就被 发现,去年2月12日上午,基金委向海淀检察院报案。
• 资料(2):会计核算 • 基金委采用的是“以拨代收”的会计核算方式。 项目款从银行拨出以后,受到银行盖有“附件” 字样章的回单和银行对账单后,即视为对方单位 受到款项,不再要求收款单位提供收款收据。这 种资金拨付中的开放管理,造成外部监督不力, 一旦改变资金走向则很难及时发立严格的监控 体系,使得大量退汇的资金无人管理成为沉淀资 金。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 货币资金-422-763
3.现金日常收支管理
❖ 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对现金 日常收支的规定主要有:
❖ ①企业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 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
①现金支票(只能从银行提现)
•
转账支票(只能从银行转账)
•
②有效期:不超过10天
•
③用于同城结算
•
④不能签发空头支票,或与银行预留印
签不符
支票的账务处理
• 企业开出支票时(支票存根和有关原始凭证 )
•
借:有关科目
•
贷:银行存款
•
• 企业收到支票时(填制进账单连同收到的支票
•
•••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 购货单位将银行承兑汇票交给销货单位时
•
•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 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付款单 位(续)
• 票据到期,购货单位收到银行付款通知
并同意付款时编制付款凭证 :
••••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账务处理–收款单位
委托收款业务流程
•
发生经济业务
• 销售方/收款人
• 划款 委托收款
采购方/付款人
付款
• • 收款人开户银行
•
通知 划款
付款人开户银行
汇兑定义
• 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 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 汇兑 ①用于异地结算 ②电汇和信汇
自然科学基金会会计贪污公款续:贪2亿只为情人(精)
自然科学基金会会计贪污公款续:贪2亿只为情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务局经费管理处会计卞中贪污、挪用公款一案,是北京市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贪污、挪用公款案。
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会计,何以张开鲸吞之口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两亿多元?他贪污、挪用的公款去向何方?两亿元公款粉饰男人“面子”2004年11月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轰动京城的小会计卞中贪污、挪用公款案作出判决,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一审判处被告人卞中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心情抑郁他活在自卑和自尊之间卞中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我国一位贡献卓著的科学家,母亲是某科学院的研究员。
卞中在家里排行老小,哥哥姐姐从小都非常优秀,姐姐大学毕业后很快成为单位里的骨干,哥哥在加拿大一所名牌大学工作。
而卞中却只是在北京第一商业局干部学校读了一个大专。
1992年7月,已经29岁的卞中毕业后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当了个会计,这让卞中也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更让卞中苦恼的是他的情感生活。
因为其貌不扬、收入不高,亲戚朋友托了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却都杳如黄鹤,他苦恼得常常夜不能寐,后来干脆落下了个神经性失眠的毛病。
由于长期心理抑郁,还没来得及接触女人的卞中却对女人丧失兴趣。
作为一个事业平平、又有性功能障碍的男人,卞中内心的痛苦无人知晓。
为了缓解郁闷和痛苦,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卞中天资聪颖,脑子好使,对本职业务颇为钻研,他认真的态度和老好人的性格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全国各科研单位的研究项目上报到基金会后,基金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合格后给科研单位划拨经费,这些钱都是国家财政部下拨的。
在向这些科研单位拨款的过程中,有的拨款因为账号错误、研究项目撤销或者地址有误,拨出去的款又被退回来,卞中负责“退汇重拨”业务,手中管着这些钱,重新核实后再次拨款。
这些退回来的钱趴在基金会的账上,只有卞中自己知道,他暗地操控着约有200万元的“退汇重拨”款。
货币资金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案例1: 伪造银行对账单,挪用两亿判死缓曾在国家某科研基金管理机构会计卞某涉嫌贪污挪用公款2亿元一案,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职务侵占案件,最终卞某被法院判为死缓。
从媒体报道来看,卞某在案发前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该科研基金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伪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两亿余元。
卞某担负着资金收付的出纳职能,同时所有的银行单据和银行对账单也都由他一手经办,使得他得以作案长达八年,却一直没有被察觉。
审计部门曾经对该基金委的财务状况多次审计,但一直没有发现卞中挪用资金的问题。
案发当年的春节刚过,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刚来的一名大学生提前休假回来,去银行办事时顺手将此前都是由卞某经手的银行对账单取回,而此时卞某还没有对这次的对账单作假,上班伊始便到定点银行拿对账单,以往这一工作由会计卞中负责。
取回对账单后,这名大学生开始将对账单和内部账目进行核对,一笔金额为2090万元的支出引起了这名大学生注意,在其印象里他没有听说此项开支。
这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找到卞中刨根问底,慌乱之下卞中道出实情,这桩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的大案也因此浮出水面。
据办案人员介绍:“作为入账凭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体现在银行的对账单上,而在基金委,卞某既管记账又管拨款,身份是会计却又掌握出纳的职能,这样就给他实施贪污挪用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比如说他挪出去3000万或者1980万,他把真对账单拿下来自己留下以后,在假对账单里,这笔钱他自己做得根本不体现出来。
”“咱们银行对账单,都是从电脑打出来的,既然是电脑做的,卞某也有电脑,他也可以按照那种纸张和程序往下打。
”打印出对账单后还必须要加盖银行印章,卞某长期和银行打交道,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非常熟悉,有时候银行直接就把印章给他,让他自己盖,这时候卞某就可以一次盖很多。
卞某贪污、挪用巨额公款长达八年才案发,从一定意义上讲,暴露出了科研基金管理机构在基金管理方面的漏洞。
小会计贪污挪用两个亿
小会计贪污挪用两个亿(组图)侦查员正在提审卞中摄影/伊啸剑卞中案查出的赃车检察机关办案卷宗北京近年最大一起职务犯罪案告破本报记者独家采访破案全过程明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首次公开开庭审理某基金会会计卞中涉嫌贪污、挪用公款2.28亿元一案。
据悉,这是本市检察机关近年来自行侦破的犯罪数额最大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也是海淀检察院建院以来侦破的数额最大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
在此案侦破过程中,检察院的侦查员和这个“超级蛀虫”斗智斗勇,最大限度地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
亲历了卞中案整个侦破过程的案件承办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2000万科研经费没收到2003年2月12日上午,正在开会的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领导接到某基金会纪检部门的报案,该基金会下拨的一笔2090万元的科研经费,下面单位反映没有收到。
经单位调查,该基金会财务局会计卞中有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重大嫌疑。
一笔就挪用公款2000多万元,检察院领导立刻意识到案件的严重性:“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
张处长你带两个人马上跟随报案的同志到基金会去一趟,先把人控制住,有什么情况随时汇报。
”听到局长的指示,小戴等两位检察官立即开车跟随基金会的报案人员一起返回基金会。
到了基金会纪检办公室,卞中已经在这里等候两位检察官。
两位检察官看到眼前的对手是一个身高一米六多,穿着非常一般的中年男人。
见到检察官们走进办公室,还没等办案人员开口,卞中自己就主动承认说:“我真的就这一次,就被发现了。
钱我马上就可以要回来……”但是两位侦查员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觉察出:如果只是这一笔钱,卞中交代之后应该显出轻松,但是眼前的卞中不但没有轻松的表情,反而还显得非常紧张。
“这小子肯定还有事。
”当天,海淀检察院成立了由检察长牵头的“2·12”专案组,反贪局侦查二处的全体干警为专案组成员,开始对此案立案侦查。
转账支票打开犯罪缺口把卞中“请到”海淀检察院,已经是傍晚时分。
提讯立刻进行:“卞中,你做的事最好自己说清楚,这样对你有好处。
会计卞中贪污案
我国 会计行业 现状
我国有不少企业放松了对会计共组的管 理,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的的质 量下降,甚至引起严重的混乱,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弱化
(三)法律管理不合理
(四)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陷:
1、会计造假。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够遵守职业规范,不能坚持原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 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问 题
1、这个案例说明一个经济工作者需要一些什么职
法律方面: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首先要遵守行业法规,相关的法 律条例。 道德方面:一个经济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本着原则性、无 私性、服务性的工作原则,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物质利益的诱 惑,具有抵御腐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问 题
1、这个案例说明一个经济工作者需要一些什么职业素养 ? 2、这个案例说明当时基金委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中存在一些什么漏洞?
3、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卞中的教训能给你带来一些什么启发?
对经济工作者的启示
1、经济工作者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人才,经济工作 者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不能够利用自己具有的专 业知识做一些违法犯法的事,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宪 法法律。 2、经济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金钱有正确的 认识,不能被金钱所诱惑。 3、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监督意识,及时发现工作制度 中的不足之处,向主管部门反映,减少甚至避免损失。 4、在提高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个人职业道德素质 的建设,提高自身御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问 题
小会计导演的亿元大戏案例分析
自己“导演”大戏“小会计”何以玩转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2月。
同其他基金组织的非政府性质不同,自然科学基金委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基金委实质就是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和发放者,它面向的资助群体是中国上万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每年大约受理4万件项目申请。
截至200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运用国家财政投入66亿,支持各类研究项目52000个,稳定支持6万名科技工作者从事基础研究。
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对自然基金的财政投入也在明显增加。
基金委提供的资料表明,去年国家对自然科学基金拨款已经达到20亿,为历史之最。
每年能够掌管20亿元资金的使用,这就是基金委被外界称为“有钱”的原因。
而卞中挪用的2亿元便相当于其中的十分之一。
所有从卞中这里得到过好处的公司都清楚,“卞中他们单位特别有钱”。
这一点,从卞中往他们账上打钱时的出手阔绰便可看到———动辄百万、千万。
卞中挪用最大一笔款项是6000万元。
2002年12月,卞中通过伪造银行进账单、编造银行对账单直接将6000万巨款挪用至北京汇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用于该公司的工程验资及日常开支使用。
而据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有关人士透露,这6000万是经中央领导同意,基金委特批给中科院几位院士用以专项研究的专项资金。
卞中案主办人、海淀检察院反贪局刘晓斌告诉本报记者,卞中的犯罪直接导致了众多经过严格程序申请到基金的科研机构要么拿不到钱、要么只能拿到一部分钱。
一些申请项目因长期拿不到经费,时过境迁而被迫中止或取消。
卞中的作案手段采用最多的便是退汇重拨和伪造进账单。
从1995年作案至案发,他所有共计26笔贪污和挪用犯罪绝大多数以此法炮制。
1999年1月,浙江大学因科研项目撤销向基金委退回一笔25万元的项目拨款。
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现代会计实务中,各国都在致力于不断规范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使其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且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会计信息。
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人员在多种压力和利益的驱动下进行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不断出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文先从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动态入手,之后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职业道德AbstractIn the modern accounting practice, countries are committed to continuously regulate the accounting practices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provide requirements and help meet 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As the socio-economic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o-economic composition, forms of organization, employment, interests, and social distribution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accounting personnel and interests in a variety of pressures driving under the false, resulting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merging phenomenon of distortion to enhance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ask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dynamic start, and then describes the quality of our corporate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 (III)引言 (1)一、会计信息质量及其概述 (1)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涵义 (1)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历史演进 (1)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的存在的问题 (4)1、部分会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知法犯法 (4)2、屈从外界压力的会计人员被动失信 (4)3、业务不精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误 (4)4、会计人员自身认知存在不足 (5)三、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内部原因 (5)2、外部原因 (6)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分析 (6)1、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7)2、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7)3、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7)4、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8)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在我国,从“农凯”系到“德隆”系,从棱光实业到ST达曼,这一系列给投资者带来数亿元甚至上百亿元损失的事件表明,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已成为会计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呈越演越烈的趋势。
科级腐败已成隐患 千万级“小官巨贪”十年查处愈多
科级腐败已成隐患千万级“小官巨贪”十年查处愈多自2001年以来,10年里出现在媒体视野中涉案上千万的贪腐案例,科级(及以下)官员至少有17个,其中有13个案发在2008年之后,近三年来正在加剧。
权力大小不与行政级别绝对成正比,官不大,但长期扎根基层,关系网错综复杂,甚至亦可权倾一方。
一些小额贪腐往往被从轻处理,或者视为“不正之风”,定性不同,一般不再细究,恐亦错过遏制巨贪苗头。
正科级的原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涉嫌金额达1.45亿。
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
(CFP/图)涉案千万元以上“小官巨贪”不完全榜单(2001-2011年)数据来源及说明: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为不完全结果;职务为科级和科级以下,但由于行政级别复杂性,不排除个别官员实际职级已达副处级。
整理:苏永通任咪娜聂萌(李伯根/制表)官小,胆大,钱多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官方比以往更重视“小官巨贪”现象,科级腐败成为重点打击目标。
中国最小的官员正在最近因为“拒腐”或“贪腐”而受到远超其官位的关注。
一个是高调“退贿”——一年9000元“好处费”,公开退贿的是江苏省盐城市经信委行业处副处长张翕飞,张的职级为副科级,是中国最小的“官”,此前他在网上贴出6笔“退贿”清单,引发舆论热议。
另外一个则是高调贪腐——9400万元,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股长李华波携巨款出逃,还故意来电复函对监督体制加以嘲讽。
至于股长,在中国的官员体系中,最小的副科级“官员”都算不上。
没有卷款近亿元的财政局股长出逃后故意的公开嘲讽,中国最底层官员的贪腐能力可能仍被低估。
虽然当下贪腐数额愈攀愈高,公众已不稀奇,但一个小小股长卷走近亿款项依然令人震惊。
“最牛股长”并非个案。
事实上,在各类贪腐大案中,“小人物”已然开始当“主角”,他们是最底层的科级官员,以及诸多连官员都算不上的人:股长、村官、部委里最底层的收发员、甚至清洁队小领导。
根据公开资料,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自2001年始,10年里出现在媒体视野中涉案上千万的贪腐案例,科级(及以下)官员至少有17个,6个涉案金额近亿元或上亿元。
数亿科研基金被谁挪用贪污_
8
植飘云2004年第17期
万方数据
该科研单位拨款的银行电汇凭证做账, 实际将该笔款转入由柴某的哥哥提供的 上海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账户内。
后来,柴某为了帮助哥哥、妹妹做 生意,就鼓动卞中帮助弄钱。2000年底, 柴某介绍卞中认识了她哥哥和妹妹。 2002年3月13日,科学基金委员会批 准拨了项目经费53449.81万元,其中 包括应拨付某科研单位的项目款626.6 万元。2002年3月15日,卞中在拨付 该笔项目经费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伪造了给该科研单位拨款626.6万元的 银行进账单作账。干3月25日,将这笔 项目款私自转到了柴某哥哥开的贸易有 限公司账户内,供柴某的哥哥用于该公 司的经营活动。
2003年2月13日,卞中被海淀区 人民检察院拘留之后,为进一步保证侦 查工作的顺利进展,专案组集中优势兵 力,统一协调,成立了外调、预审、追 逃三个办案小组,分头开展工作。
被“请到”检察院的卞中身上到底 有多大问题?反贪局侦查人员当时所知 道的情况是:卞中,男,40岁,汉族, 大专文化,系该基金委员会财务局经费 管理处会计,有重大犯罪嫌疑。因此,
天上人间,阴阳殊遵,谁有想到字 里行间难于言表的恋情感情竟然成为我 终生的痛,这痛包含着我对所有人的伤 害。以及由此造成的难以弥合,毁灭性 的人生。为达到我个人的虚荣,而伤害 到国家……
当腐败的坚冰被打碎后
当腐败的外壳被一层层撕开,迷离 的事实真相渐渐明朗,当卞中等这些无 视党纪国法的犯罪分子,为他(她)们 的贪婪和欲望付出应得的代价的同时, 一长串沉重的问号也落在我们沉重的心 头。当腐败的坚冰最终被法律的利器打 碎后,留给我们挥之不去的深思。
讯问效果如何便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 在讯问过程中,细心的侦察员发现
卞中身上带着一张基金委的银行对账 单,及北京市汇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 司的一张转账支票,承办人员就此疑点 对卞中进行了重点讯问,经过连夜奋 战,犯罪嫌疑人卞中心理防线开始崩 溃,对其挪用公款2090万元的犯罪事实 作了初步交代。
最新-自称国内首富 小会计8年贪挪公款2.2亿 精品
自称“国内首富”小会计8年贪挪公款2.2亿今天,涉嫌贪污、挪用公款高达22亿余元的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计卞中将在市一中院出庭受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将亿万公款据为己有的小会计卞中平时在单位居然很俭朴,中午吃盒饭、骑自行车上下班。
而在情人柴某面前,他却又是一副挥金如土的大款模样。
表面中午吃盒饭
暗地豪宅赠女友
记者了解到,今年41岁的卞中没有结婚。
案发前手中掌握着大量贪污挪用公款的卞中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班,衣着也十分朴素,中午吃饭让人带盒饭。
因此,当听说他从1995年至2019年1月间竟然贪污、挪用公款达22亿元的消息时,很多同事感到很吃惊。
而在其女友柴某面前,卞中却是一副大款派头,甚至经常吹嘘自己是国内首富。
给女友买名贵首饰,送她豪华住宅,还将钱挪用给她的哥哥和妹妹……据检察机关调查,卞中多次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都与女友柴某有关。
1994年卞中和柴某相识在一次会计师资格考试。
为了博得柴某的欢心,卞中编造谎言说自己有很多钱,是一个朋友死后留给他的。
他让柴某找一个账号将这笔钱存起来。
实际上,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务局拨出的一笔项目经费,因银行账号错误被退回科学基金委员会账户。
2000年年底,柴某介绍卞中认识了她的哥哥和妹妹。
后来,卞中为证明自己有能耐,就将本应重拨给某科研单位的1372万元的项目款转入由柴某的哥哥提供的上海某实业公司账户内。
为了维持和柴某的关系,从2000年7月到2019年3月,卞中利用伪造给受资助单位拨款的进账单做账等手段,先后三次将公款12422万元挪用给柴某哥哥所开的公司。
会计师“算错帐”
《刑法》第 382 条规 定“国家 工作人员利用职务 上的 便利 ,侵吞 、窃 取 、骗 取 ,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 占有公 共 财物的 ,以 贪污罪论处 。卞 学忠的行为 正是利 用了职 务 上的便 利 ,以非法占有 公共财物 为目的 ,并实 施了贪 污 公款的 全部过程 。为此 ,抚 顺矿区人民 检察院 依照法 律 规定 ,经过 调查后 ,决定对 卞学忠的贪 污罪立 案侦查 并 提起讼 诉 。这位多年从 事财务工 作 、有 着丰富 资历的 副 总会计 师 ,竟打错了自 己的如意 算盘 ,最终被 判处有 期 徒刑 5 年 ,在他人生的旅途中 ,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会计卞中贪污案分析
卞中1962年x月x日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我国一位贡献卓著的科学家,母亲是某科学院的研究员。
卞中在家里排行老小,哥哥姐姐从小都非常优秀,姐姐大学毕业后很快成为单位里的骨干,哥哥在加拿大一所名牌大学工作。
而卞中却只是在北京第一商业局干部学校读了一个大专。
1992年7月,已经29岁的卞中毕业后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当了个会计。
2003年2月13日,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27日,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决定,由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对其依法执行逮捕。
1、这个案例说明一个经济工作者需要一些什么职业素养?
2、这个案例说明当时基金委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中存在一些什么漏洞?
3、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卞中的教训能给你带来一些什么启发?
4、假如你是基金委的业务主管,卞中的教训能给你带来一些什么启发?
答:1.
法律方面: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首先要遵守行业法规,相关的法律条例。
道德方面:一个经济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本着原则性、无私性、服务性的工作原则,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具有抵御腐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个人方面:个别经济工作人员存在腐败现象,职业道德低下;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注重对工作人员和工作程序的监督。
组织制度方面:基金委内部管理工作未能实现程序化,监管效率低下。
例如:从1995年至案发,他共有26笔贪污和挪用,手法相似,而主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查财务账;从1995年到2003年,八年间大规模资金不明不白地转移也没有引起主管部门的注意,也显示了基金委内部管理和控制能力不足,重视不够。
3.、经济工作者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人才,经济工作者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不能够利用自己具有的专业知识做一些违法犯法的事,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宪法法律。
经济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被金钱所诱惑。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监督意识,及时发现工作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向主管部门反映,减少甚至避免损失。
在提高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提高自身御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遵法守法的意识;提高自身和整个部门的监督水平,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完善财务账的审查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基金委的会计制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