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分组及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的分组及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听起来好象不陌生,我们先前认为只不过是几个人为了一个问题围在一起讨论,我们上课不都是在用么?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首先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在课堂上把课桌合并在一起,还不仅是听课形式上的变化,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因而要想运用得好,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有效的划分小组,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能明确目标、清楚任务,处理好分工与合作,营造合作的气氛,从而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一.如何建组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我觉得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做不少的准备,第一就是自己首先要了解合作学习的优势或者说是好处,并且把他不断的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合作以及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优势好处,老师们可以从发的这本书中找到,你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第二就是要慎重思考如何合理的把学生组合起来,这点也是我重点要讲的,主要就是介绍这学期我们是怎么做的。因为当时我们对合作学习是知之甚少,所以我们都仔细的看了那本《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南》,小组的建构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有着合理的差异,在小组的构成上它必须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创设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说,每个组应该都有好的,中等的,落后的学生。组与组之间基本上是相同的构成,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在书中第27页有一种分组方式,大家可以看一看,我觉得这主要是按照成绩来分,使各个小组之间实力差不多。但是前面也说了,小组的构成不仅光看成绩,还和性格、个人表现、能力有关,所以最好小组的构建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这对于新接手的初一来说,可能就有些困难,因为我们是在第二学期才开始分组,对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了解,所以搭配起来比较的有数。不过,我想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小学的资料和一到两周的观察,然后进行分组。我当时的做法是先确定9个组长,他们基本上是品学兼优的孩子,然后把成绩或表现不够好的孩子和他们分在一起,一个小组4人,这样就已经确定了两人,然后根据性格,性别,成绩等因素再在每个小组加入2人,很快9个小组就形成了。最后情形是这样,我班共39人,分成9组,其中6组是4个人,3个组是5人,不过我觉得分10组最好,9个组是4人,一个组是3人,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发现组的规模4人以下效果最好,可以最大范围实现学生的互动,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比如5个人的小组,挂单的那个人有时就不是十分投入,不过教室排10个组真的有些困难,这就有局限性。不过总的来说小组成员要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
二.建后的工作。
小组构建之后,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实际上这在分组之前我就已经定下来,其中有不少都是班委。组长可以说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也是一组之魂,能把这个“小
魂”抓住,一切就好办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班主任要集中培训小组长,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这样以利于他们领导工作。同时也使各小组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班基本上是每周开一次小组长会议,定在周五下午,组长反馈每个组的情况,具体的再在下周一的班会课上向全班汇报,并解决问题!
2、营造合作的氛围。我们一开始就是把桌子两两相对的放置,然后在墙壁上写上一些合作的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比如:不懂就问,帮助别人不等于代替别人说话等等,后来我们13,14班还把刘主任在评课中提出的12字箴言也上了墙“说话大声,讨论轻声,倾听无声”,最近学校抓课前细节,我们又加了两条“铃声是命令,安静是素质”反正上墙上快贴满了,有人笑言,象贴大字报,不过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抬眼就能看到的方式,增强合作意识,从而通过外界的强刺激变成内动力!变成自觉行为!不过我和张颖老师想建议学校把这些标语统一制作,更正式点才好。
3、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因为名字能反应一个小组的特色,我们可让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我们班就有:攀登,奇迹,飞跃,星火等,还作成统一的牌子,这样做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4.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后,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同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或按男女同学编号,这样便于组长分工,也便于教师抽查。比如,在语文课上一个问题讨论好后,我想检查基础相对差的同学的情况,我就可以叫每组对应的小号。
5.确立小组奖惩制度。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我们把个人竞争改为小组竞争,为检查合作小组的学习成绩,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在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于对进步大和得分高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采用口头表场,鼓掌祝贺,经验介绍,加分等。当然,有进就有退,有奖就有罚,比如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退步了,大到考试后的小组平均分,小到每天英语默写的错误次数,排明一次在后口头批评,两次就要在四自的分数上有所扣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组员间必须互相协作,如果只是自己单打独斗,即使一个人再厉害,其他组员不好也没用,必须要互助!
三.分组后管理
1、组长及其职责。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他(她)有很大关系。但我们不提倡小组长“终身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于是我们选派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担任组长。(1)号语文组长;(2)号数学组长;(3)号英语组长;(4)号美术组长等。.上课时,时而让(1)号组长带领组内成员学习,时而让(2)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说完全的把小组长职责分到四个人身上,可能又会造成群龙无首的局面,所以在四人当中我还是确立了一个正组长,主要是在小组纪律的管理,和检查预习,背诵等,同时也可以及时的发现一些问题,在开小组长会议时提出共大家讨论解决!
2、设立一个小组情况记录本,我们都用的是活页本,主要是便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