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
初二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初二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56b698caaedd3382c4d3ce.png)
初二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清朝闭关锁国的认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骄傲自大的心理,根据所学知识,汉唐,宋元时期,由于统治者执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导致了中外交流发达,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种政策使中国隔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看不到外国的先进,会造以天朝上国自居,成夜郎自大的心态,题目中的所述现象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分析理解能力,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实行的一种政策,它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盲目的排斥外来东西,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最终导致自己的落后。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上难以追上世界的潮流。
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自己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联系,了解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吸收外面先进思想,技术来不断的提高自我,否则就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2.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和广东B.湖南和广西C.湖南和湖北D.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农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很快,除了满足本地粮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徽州等地。
《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
![《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2386ddf705cc1754270911.png)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 )→康乾盛世A.顺治帝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2.清朝前期,下列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高产作物是( ) A.甘薯B.棉花C.玉米D.双季稻3.清朝前期,成为全国性的贸易市场的城市是( )A.南京B.广州C.北京D.上海4.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A.农民贫阻,无力购买手工业品B.民族资本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控制C.政府限制商品买卖D.统治者控制专卖权,阻碍生产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康熙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中包括( )A.奖励垦荒屯田B.严禁土地兼并C.重视兴修水利D.多次减免租税2.清朝前期已经成为商品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B.甘蔗C.粟D.烟草3.清朝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A.云南的采矿业B.四川的制盐业C.台湾的制糖业D.北京的采煤业三、填空题1.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百分比)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________亿。
2.清朝_______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
乾隆年间_________的铜矿,有500多处;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丝织业超过了苏州。
四、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五、识图题观察下图,请回答:①这个画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一种什么经济现象?②这种经济现象比前一朝代有什么不同,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B 2.A 3.C 4.A二、1.ACD 2.ABD 3.ABCD三、1.40% 3.6 2.顺治云南南京广州四、①闭关政策。
高二历史4.8闭关锁国 习题
![高二历史4.8闭关锁国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7b12c8be1e650e53ea9904.png)
高二历史4.8限训——闭关锁国政策1.1832年,闽省渔户杨某曾在“大洋面上与夷船以鱼换米”,并得西人所赠书册。
结果,在官府的干预下“起获夷书,咨请军机处,恭呈御览”,并招致上谕对于督抚的切责和追究。
这表明()A.渔户企图勾结西人牟利 B.官府积极维护主权C.传统观念影响中外交往 D.君主牢牢掌控臣属2.清朝康熙中期以后,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
据此可知()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清朝发展快 B.工商业的发展倒逼政府限制特权C.清政府对工商业经济持扶持态度 D.工商业群体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3.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
据表可知当时())A.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C.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4.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A.收复台湾 B.平定三藩之乱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表2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表2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 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6.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
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闭关锁国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闭关锁国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38a1dbc1c708a1284a446e.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16《闭关锁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清明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A.广州B.漳州C.宁波D.云台山2.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一通有无,”只不过“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让洋人的日常所用得益于“天朝”的“余润”。
以上材料表明[] A.清朝绝不允许外国人来中国B.清朝绝不允许中国对外贸易C.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清朝封闭关口,固守疆土3.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4.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落伍了B、有一定的自卫作用C、巩固了统治D、严格杜绝对外贸易5.清朝统治者的观念是[]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6.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有首要条件。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历史现象给中国带来的影响[]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D.进一步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8.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一、问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消极影响?我国现在采取的与“闭关锁国”完全不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对外开放政策;作用: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习题1:闭关锁国
![习题1: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a5843df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4.png)
第16课闭关锁国★要点明晰★一、限制通商1、明朝:(1)洪武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
这种政策,当时称为“”。
(2)嘉靖时,因为,又厉行。
2、清朝:(1)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
(2)至,始设通商贸易。
(3)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二、自大与封闭1、表现:当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时,清朝统治者却趋于保守和封闭。
对“天朝”的地大物博与繁荣强盛极尽夸张之辞,并沉醉其中,而对外部世界则懵然无知;对西方殖民者深怀戒心和疑虑,但又妄自尊大地视之为“夷”或“藩臣”。
2、影响:严防海疆不受侵扰,确实是自卫的需要,但不加分辨地关闭国门,却导致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
三、危机来临1、表现:(1)内乱:时,不少地方发生大规模暴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外患:西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不断扩大。
2、影响:古老的中国危机深重,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基础在线★★1、明朝的海禁政策开始于【】A、洪武年间B、永乐年间C、嘉靖年间D、万历年间2、1757年,清政府规定的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是【】A、刘家港B、泉州C、广州D、宁波3、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速度很缓慢,其根本原因是【】A、农民无力购买手工品B、地主与商人不愿投资手工业C、清政府禁止海外贸易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4、清政府实行闭关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的对外贸易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C、严厉限制对外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5、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B、阻碍了中外联系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6、清王朝由盛转衰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乾隆帝D、雍正帝★★★能力在线★★★7、1792年马戛尔纪来华时,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国在舟山、宁波、天津经商;允许英国在北京设立洋行;舟山附近划一块地方,归英商居住;自澳门运往广州的英国货免税;英国商品按中国税率征税等。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01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01](https://img.taocdn.com/s3/m/7758137c0722192e4536f6ae.png)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01 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A 洪武年间B 嘉靖年间C 康熙年间D 乾隆年间2.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A 上海B 宁波C 青岛D 广州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 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 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 增设关税,加强管理a.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工商业发达B 天朝物产丰富C 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5.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A 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 封闭关口,严守疆域C 不许外国人来华D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6.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A 闭关锁国B 扩大对外贸易C 限制农业生产 D鼓励对内贸易7.清朝前期,英国商船曾几次到中国贸易,企图建立长期商业据点的地方是()A 泉州B 上海C 宁波D 广州8 清朝政府规定:“外国船只只准在广州一口同上贸易,对中国出海的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A 禁止对外贸易B 实行闭关锁国C 加强思想控制D 鼓励商业发展1.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叙述正确的是()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者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下列各项,是中国与世隔绝,在阿世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落伍的是()A 休养生息B 重农抑商C 八股取士D 闭关锁国3.清朝中后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仅留一地对外通商,该地是()A 广州B 上海C 南京D 武汉4.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 自然经济为根源B 清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C 自大心理的反映D 防范自卫的产物5.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大帝国(指清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闭关锁国》习题03
![《闭关锁国》习题03](https://img.taocdn.com/s3/m/9d4dbd32cfc789eb172dc860.png)
第16课闭关锁国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2、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B、不能充分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3、清朝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是在()A、统一台湾后B、《尼布楚条约》签订后C、雅克萨之战后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4、学了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演讲,你认为下列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5、下列措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设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6、下列不属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A、统治者妄自尊大B、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C、自卫的产物D中国国富民强7、造成中国和西方世界力量对比大逆转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采取避关锁国政策B、清朝统治者自恃地大物博,盲目自大C、西方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D、郑和下西洋8、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三国鼎立B、楚汉之争C、唐代的开元盛世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9、佛教传入我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压制B、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的反对C、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稳固10、下列内容中,与道教无关的一项是()A、以“道”为最高信仰B、东汉末年传入我国C、宣传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D、源于古代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七年级历史下册 3.16(闭关锁国)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3.16(闭关锁国)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80f83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7.png)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16课“闭关锁国〞【内容HY】简述“闭关锁国〞的历史影响。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根本概况。
2. 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3. 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二、学习要点1.重点:“闭关锁国〞。
2.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三、导学过程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笔记:闭关锁国限制通商明朝:年间实行“〞洪武以后,海禁松弛。
时,厉行禁海;平息倭患后,允许。
清朝:清初实施。
统一后,设四个通商贸易。
1775年清廷传谕外商,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闭关锁国原因:清统治者对外界懵然无知。
对西方殖民者深怀和。
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导致中国,2.问题探究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造成的影响怎样?3.感悟历史比照郑和下西洋与闭关的不同后果。
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吸取“闭关锁国〞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2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开展自己;3今天的HY开放是我国HY 事业开展的有力保障〕四、本课小结:清朝“闭关锁国〞的却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致使中国近代与世隔绝、迅速落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五、闯关比赛一、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A.洪武年间B.嘉靖年间C. 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2.清前期,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是〔〕A. B. C. D.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增设关税,加强管理4.一次枪答比赛中有一道题难到了很多同学,请帮助他们:符合以下一组的关键词是〔〕①禁海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是A. B. C. D.二、材料说明题5.阅读以下材料: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
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课时练习--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课时练习--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27fce5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6.png)
2025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一、单选题1.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
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
”这说明当时()A.实行闭关自守政策B.商品经济发达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禁止商品外销2.对广州十三行的正确评述有()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②清朝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设立的机构③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④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明中叶至清康雍乾年间,由于闽广两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主体部分经济结构差异,出现200余年的禁海与开海之争,立足于全国制定的包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中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将“禁海”定为国策。
由此可知,海禁政策的根源在于()A.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C.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D.西方殖民侵略的现实威胁4.早在明洪武年间的严格海禁时期,“缘海之人往往私下出番贸易香货”,某些官员也不顾禁令,以权走私。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海禁政策名存实亡B.明朝政治黑暗腐败C.民间贸易并未断绝D.官府独占海外贸易5.《清高宗实录》记载:“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察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仁宗实录》也有记载:“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
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稗尔永遵,故兹救谕!”以上两则清朝皇帝给英国使团的回复救谕说明清朝()A.物产丰盈无须与外界交流B.天朝上邦的意识根深蒂固C.有强烈的维护主权的意识D.顺应了世界时代发展潮流6.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系列防夷措施。
这表明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严格限制外商贸易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7.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练习题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f8ceb61a37f111f1855ba1.png)
不同后果: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唐 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 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发展营养, 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明朝的对外交往 中,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 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自身经济的 发展;而清朝的闭关政策,使中国与世 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 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 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4)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材明料朝一:实唐行朝比的较开开明放是的唐政朝策成为,世加界强上同强世大 的界帝各国之国一的,交促往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材清发料朝展二。:实明行朝“派闭郑关和锁七国次”下政西洋策,。他们的足
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材料三: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 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唐、明、清分别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
政根策本,目将的沿:海维居护民清内迁王数朝十的里统,治不许擅自出
海岸贸原念贸,易因②易由。:,政天①下府朝清令特物朝只许产统开的丰治广广富州州者,一十坚无处三持需作行以同为统农对一外为外经国本通营进的商管行观口理 (经1济)交材流料反③映清清朝政统府奉治行者一担种心怎国样家的领对土外政 策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又害怕沿 (海2人)民清与朝实外行国这人种交政往策,的会根危本及目的自是己什的么统? 为治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 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 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 易。此港是 (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习题精选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习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d773bd102d276a200292e91.png)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二十八第1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进行商品输出C、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对商品有自然的抵制作用D、中国地大物博,不需要与他国往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个主题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
对此概括最准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C、繁盛与危机并存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文物见证了(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B、明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C、清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指清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清帝国( )A、没有能制止鸦片贸易B、愚昧自大,固步自封C、鄙薄科学技术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B、实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这一政策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挨打【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初一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初一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7af009f90f76c660371aac.png)
初一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1.我国很早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从哪个朝代的后期开始,到南洋的人就更多了()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外交往的相关史实。
“南洋”指的是东南亚地区,到南洋谋生的人增多说明我国在这个朝代与东南亚地区的往来密切了。
根据课本知识,回顾加强与东南亚地区联系的事件。
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故符合题意的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交往与冲突。
2.下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清朝的对外政策相关史实。
此题是识图选择题,此类题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的特征,整体把握得出有效信息,转化为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从右图中学生可以看出清朝在一个大笼子里,同外界没有接触,闭关锁国。
从语言上认为自己物产丰盈,无需与他国交流,固步自封,愚昧落后。
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3.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A.古代农业的发展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题干中的四副图片可知从长安城的市坊分开到北宋的交子,再到明朝都市的繁荣,最后明清闭关锁国的阻碍,可以归纳出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古代商业的发展4.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c6e463fef46527d3240ce091.png)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拔高训练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是( )A、“广州十三行”B、市舶使C、市舶司D、宣政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乌兰镇中学某班历史小组就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严重后果展开讨论,你认为后果最严重的是(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C、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______和______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
初三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初三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a61223ad51f01dc381f1be.png)
初三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1.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内容。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遭到外来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就是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主要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从长久来看,不仅不能能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而且使中国落伍,C项不正确;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符合史实,清政府保留广州“十三行”唯一与外国通贸,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2.古代中国海运发达,商船往来穿梭于诸多海道,对外交往十分活跃。
清朝入关后,推行闭关政策,中国船只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对闭关政策推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统治阶级的妄自尊大心理B.自给自足经济的自闭性C.西方殖民者对沿海地区的袭扰D.对外交往中中国的长期入超【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闭关政策推行的原因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妄自尊大心理;自给自足经济的自闭性;西方殖民者对沿海地区的袭扰,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3.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
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西方人种差异C.中国文人的偏见D.中西方文化差异【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的对外政策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紧扣“认识的根源”,题干材料中对外国人的看法片面主要是长期以来形成对外政策造成的,所以根源是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其他选项不是根源,是现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5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同步练习 中图版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5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同步练习 中图版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a3ff14856a561253d36f84.png)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一、闭关锁国的实行1.背景(1)中国是一个传统的____大国,清政府轻视工商业,严格限制________。
(2)清朝统治者________思想严重,蔑视其他国家。
(3)清政府既害怕__________前来侵犯,又害怕中国人民出海结聚反抗。
2.海禁(1)目的:隔离东南沿海的____武装。
(2)表现:严禁商民出海贸易,同时对西方商船给予严格限制,贸易地点只有____一处。
统一____后,增加了某某、某某、某某、云台山四个对外贸易港口,但对外贸易仍受到重重限制。
3.闭关锁国(1)政治:从____年开始,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只留____一处口岸与国外通商,并对外商和华商的活动都作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这就是________政策,它一直持续到________前夕。
(2)经济:无视西方近代________的先进性,拒绝引进吸收。
二、落伍于世界2.(1)抗清(2)澳门某某3.(1)1757 某某闭关锁国鸦片战争(2)科学技术二、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航海事业闭关锁国闭塞停滞【问题1】清朝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探究:主观原因:首先,闭关锁国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
其次,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清朝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客观原因:明朝中期以后,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X,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统治。
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某某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问题2】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影响与后果。
探究:影响:(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
(2)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落入外国商人手里而为他们所垄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练习题二十二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练习题二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4dbe4fa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8.png)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练习题二十二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练习题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A、商人B、知识分子C、农民D、手工业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描述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A、明中后期北京B、清代初期北京C、明代初期南京D、清代中期南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道“防线”指的是(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重本抑末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zhu)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史料中的“机户”是( )A、地主B、农民C、早期的资本家D、早期的雇佣工人【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______和______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到清代丝织业中心是( )。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读图解析题:(1)图中施复夫妇和其他人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被称为什么?(2)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3)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材料一:图二的人物曾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 )→康乾盛世
A.顺治帝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
2.清朝前期,下列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高产作物是( ) A.甘薯B.棉花C.玉米D.双季稻
3.清朝前期,成为全国性的贸易市场的城市是( )
A.南京B.广州C.北京D.上海
4.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
A.农民贫阻,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B.民族资本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控制
C.政府限制商品买卖
D.统治者控制专卖权,阻碍生产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康熙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中包括( )
A.奖励垦荒屯田B.严禁土地兼并
C.重视兴修水利D.多次减免租税
2.清朝前期已经成为商品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B.甘蔗C.粟D.烟草
3.清朝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
A.云南的采矿业B.四川的制盐业
C.台湾的制糖业D.北京的采煤业
三、填空题
1.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百分比)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________亿。
2.清朝_______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
乾隆年间_________的铜
矿,有500多处;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丝织业超过了苏州。
四、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
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
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五、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这个画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②这种经济现象比前一朝代有什么不同,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A
二、1.ACD 2.ABD 3.ABCD
三、1.40% 3.6 2.顺治云南南京广州
四、①闭关政策。
②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③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五、①清朝初年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了;手工工场的规模也比明朝扩大了;大商人控制生产过程,成为早期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