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的命题
高考物理主观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高考物理主观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一、理综物理学科主观题的命题特点1.主观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新课标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一般是两道计算题,其中一道力学题一道电学题。
其中,力学题常常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规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综合;电学题则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最为常见,有时还出现有关电磁感应的综合性大题,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定律与力学规律的综合。
试题往往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多体性、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含性、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数学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题多解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力要求较高。
2.实验题实践性强,考查范围广每年两道实验题,均为一道力学实验题、一道电学实验题。
其中,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查的基础内容,长度和电学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出题最频繁的知识点。
试题考查范围广泛,已跳出了《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中所列实验的范围,出现了迁移类实验与创新型实验。
它们基本上不是课本上现成的实验,但其原理、方法以及所涉及的知识均是学生所学过的。
二、理综物理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1.对于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有时不能用整体法。
至于多个物体间的相互联系,通常可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方面去寻找。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
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广东卷)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广东卷)适用省份广东2024年高考物理广东卷今年广东物理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通过创设典型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究情境,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在深化基础性的同时,增强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效地发挥了试卷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一、落实立德树人,体现育人要求。
试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科教兴国的考查素材融入其中。
比如说第二题,以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科技前沿。
第九题,引导关注近年来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增强科技兴国的民族自信和远大理想,将显性的考查和隐性的价值有机结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聚焦素养考查,服务人才选拔。
试题加强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渗透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
一是加强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比如说第十四题,通过文字图形和图像呈现信息,要求学生通过提取整合有效信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突出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
比如说第十五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对分析推理和论证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提升了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
三是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比如说第十二题,加强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加强教考衔接,着力引导教学。
2024年广东高考物理命题,更有力地引导中学物理教学回归课堂课标,回归物理概念和规律,内化物理思想和方法,灵活运用,避免机械刷题等应试教育现象。
比如说第十一题,考查新课标必做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四、优化情境设计,落实课标理念。
命题关注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需要将生产生活实际应用进行抽象建模、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说第四题、第八题、第十三题、第十四题,坚持以真实问题情境建构物理模型,还原知识应用和实践过程,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2024年广东高考物理命题依据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考教衔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发展素养;坚持面向未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对广东省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024年物理高考考纲
2024年物理高考考纲2024年参加高考的物理考试将按照以下考纲进行命题和出题。
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参考这份考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和应试能力。
一、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等内容。
2.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并能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
3.具备物理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
4.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能够进行物理实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二、考试形式2024年物理高考将分为两部分进行,包括笔试和实验。
1.笔试部分:开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20分。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简答题。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进行推理和计算,并能对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
2.实验部分: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考试安排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三、知识范围和考点以下是2024年物理高考的知识范围和考点的概述,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1.力学:包括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和机械能等内容。
考点包括运动的描述和表示、质点和刚体的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摩擦力和弹力等。
2.热学:包括热量和温度、热传导、热膨胀和热力学等内容。
考点包括热量和能量的转化、热平衡和温度的测量、热传导和热传导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等。
3.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等内容。
考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定律、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光谱和光的色散等。
4.电磁学:包括静电场、电流、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内容。
考点包括电荷和电场、电势和电场强度、电流和电阻、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等。
5.原子物理:包括原子结构和量子物理等内容。
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江西卷)(解析版)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江西卷)2024年是江西省新教材新高考元年,试卷题型、题量与2024年1月“九省联考”完全一样,即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7个),多项选择题(3个),实验题(一力一电两个),解答题(3个),与新教材新高考先行一步的广东卷相同。
2024年江西省新教材新高考物理试卷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整套试卷难度适中,试题按难易程度顺序逐步排序,前面1-9题简单、基础,运算也不大,考生作答时,容易上手,消除开始的紧张感,逐渐进入佳境,有利于考生的发挥;同时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从第10题开始,试题难度逐步增加(第13题热学除外),第14题通过雪地转椅的水平圆盘分别在水平雪地和离雪地一定高度匀速转动两种情况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本题物理原理简单,数学运算具有一定的难度;第15题的(3)问借鉴2022年全国乙卷25题的(3)问的思路,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结合乙棒在斜面上运动度度与时间的关系,找出两个临界条件,难度很大,考生在短时间内较难分析得出结论,也体现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的综合性,具有较好的选拔性。
对于江西省第一年新教材新高考,从知识分布来看,绝大部分集中在力、电两大模块,其中力学分值约40分,占比40%,电磁学分值约40分,点比40%,突显力、电两大模块的重要性,而对选择性必修部分的考查相对来说就更简单,光学只考查了一道题(双缝干涉实验器材的放置顺序与器材的作用),并没有出现难度相对较的几何光学;热学部分也只考查了一道试题(查理定律和波意耳定律的简单应用,属于送分题),原子物理部分利用江西科学家发明的硅衬底氮化镓基系列发光二极管考查光的能量公式(本题也是送分题),总体来看,本套物理试题,注意基础知识的应用,力、电两大模型是重点,经典物理模型考查不多,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原理熟悉,能够灵活运用。
1.重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第1题极板间一蜡烛火焰带电,考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间的关系即UEd,和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属于基础送分题;第2、5题除基本知识的考查外,还涉及数据的估算,如果考学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练习,作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特别麻烦的问题,全国卷经常估算出现在万有引力与航天模块和近代物理;第9题单纯考查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各器材的放置顺序和透镜、单缝的作用,需要考生对双缝干涉实验原理有清晰的认识,这一考查也体现出物理学科特点,平常训练的题基本是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与波长、双缝到屏的距离和双缝间的距离的关系。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一. 教育改革对考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因此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在新标准的理念里,明确提出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技能的掌握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在对知识的评价方面,题目的编制不能脱离实际、应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要着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情况。
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课改的目的是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双基的学习;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意念溶于其中。
教育考试的内容不能够仅有知识或经验的结论,必须有“方法、程序、思路、步骤、观察、猜想、提问、评价…”等内容。
教学与考评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考试的变化;考试的变化也必将要促进教学的发展。
重庆高考物理自主命题的规律研究
2008年14题:
2009年16题:
4.高考物理(重庆卷)每年考1道“振 动和波”选择题(6分)。
2006年18题:考查波动图象。 2007年20题:B项考查声波。 2008年20题:考查地震波。(2008年5月12
日四川汶川发表8.0级大地震) 2009年15题:考查机械波与电磁波的相同点、 不同点。 2010年14题:考查机械波的波长 2011年 :考查机械波的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
8.高考物理(重庆卷)每年至少考1道 “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 电磁场和电磁波”选择题(6分)。
2006年21题:考查电磁感应中的平行导轨上的双杆问 题。一道原创的新题。 2007年15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纯电阻元件电 功率的计算。 2007年20题:A项考查交变电流有效值,D项考查带电 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2008年18题: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 2009年18题:考查串联电路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与电阻 成正比。 2009年19题:考查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安培力的公 式。 2009年20题: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
1.高考物理(重庆卷)每年考1道“电 学”实验题(12分或者6分左右)。
历年试题最常考的是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
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描绘小电珠的伏 安特性曲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测定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这四个实验可以说是 电学实验的核心实验,掌握好了、掌握活了, 其他设计性电学实验可举一反三,水到渠成。 一般高考电学实验题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 个来考。考生要做对此题,对这四个核心电 学实验一定要“精通”。
2006年16题:
注意:题目并没有指明是否绝热
2.高考物理(重庆卷)每年至少考1道 “光学”选择题(6分)。
解读高考物理命题意
解读高考物理命题意高考物理命题意义的解读高考物理是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大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理的命题方式和内容反映了教育部门对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导向。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命题的意义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考物理考试。
首先,高考物理命题的意义在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命题中通常涉及到力、运动、光、电等基本物理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命题方式,旨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高考物理命题的意义在于考察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高考物理命题往往设计了实验以及相应的实验数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
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结果的背后物理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实验思维的能力。
此外,高考物理命题的意义在于检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命题中常常会设置一些较难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推理和分析,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这样的命题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高考物理命题的意义还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上。
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高考物理试卷的命题方式也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然而,高考物理命题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考试的时间限制可能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匆忙应付,而无法完成深入的思考。
此外,有些命题难度较大,可能考查的知识点超出了课程的范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复习和总结,建立扎实的物理基础。
在应对高考物理命题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首先,要全面复习物理知识,包括基本的概念、定律和公式。
其次,要精细化分析命题要求,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点,然后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思路,确保解题的步骤和逻辑正确。
物理高考题型
物理高考题型
1. 下图所示为一个由电容器、电阻和电源组成的电路图。
若电源电压为V,电容器两端电压为Vc,电阻两端电压为VR,则根据欧姆定律和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V = Vc + VR
其中,V表示电源电压,Vc表示电容器两端电压,VR表示电阻两端电压。
2. 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F = mg
其中,F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一辆汽车以速度v通过一个弯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F = mv²/r
其中,F表示车辆受到的向心力,m表示车辆的质量,v表示车辆的速度,r表示弯道的曲率半径。
4.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 = fλ
其中,v表示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f表示声波的频率,λ表示声波的波长。
探究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
探究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关,而物理科目则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科目。
高考物理试题的设计是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命题者的教育理念和命题特色。
在本文中,将并进行分析。
一、知识结构与关联性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之一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关联性。
在物理学科中,各个知识模块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因此,命题者往往通过设计试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学生运用动力学的知识来解释电磁感应现象,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将两个不同的知识模块进行整合,灵活应用。
这种综合应用的考察方式,既考察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
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之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往往会设计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学生通过运用波动光学的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推理结论等。
这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之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
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实验现象或是实验数据,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解释。
同时,也会设计一些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既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综合素质的考察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之四是综合素质的考察。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23年广东高考物理15题命题依据
23年广东高考物理15题命题依据
广东高考物理第15题的命题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题目会设置一系列的物理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等物理规律,求出相关物理量。
其次,广东高考物理命题组对该题的命题思路也十分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因此,题目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实验数据和图表,需要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此外,该题还会考察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
例如,题目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如电磁感应、光电效应等,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这些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得出相关的结论。
最后,广东高考物理命题组还会考虑到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一些新的物理理论和科技应用融入到题目中。
因此,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前沿的物理知识和技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广东高考物理第15题的命题依据主要围绕对学生实验能力、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同时也会考虑到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命题组会根据这些依据,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的题
目,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新课标卷高考物理试题特点与命题思路的研究(2013版)
(ii)水的温度。
2. 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33.[物理——选修3-3] (10全国课标) (1)(5分)(10全国课标)关于晶体和非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 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一、研究高考命题的基本素材 4、《**年试题分析》 难度 区分度 立意 正解 典型错误 建议
一、研究高考命题的基本素材 5、《高考物理测量理论与实践》 题型功能 能力要求的层次 考试测量学 例题分析
二、试题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 示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1)运动和力的关系 (2)能量观点分析问题 (3)电路的基本理论(表现在实验中) (4)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加速与偏转 (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角度进行分析) (5)电磁感应 的基本规律
2. 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2. 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34.[物理——选修3-4](15分) (10全国课标) (1)(5分) (10全国课标)如图,一个三棱镜 的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A为直角。此截面 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 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 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 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为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 字母)
02广东
例.下面是一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A 和B经反弹后,B能上升到比初位置高得多的地方。 A是某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球,质量m1=0.28kg,其顶部的凹 坑中插着质量m1=0.1kg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 中,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离地 板的高度H=1.25m处由静止释放,实 验中,A触地后在极短时间内反弹, B m2 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 球A开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 板上。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重力加 速度g=10m/s2。 A m1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 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 科学思维
8
多项
选择 9
题
10
4 电荷守恒、电场线、等势面、电势和电势能相关概念的理解 4 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 4 力学:动量和能量综合
2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5 模型构建、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实验 11 7 光学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题 12 10 竖直方向上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及误差分析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和备考策略
真题剖析
关联探寻
二、试卷命题立意及总体评价
2、阅读量较大,2021 年和2022年高考湖北物 理卷都是11道选择题(其中 7道单选4道多选),202 3年和2024年高考湖北 物理卷都是10道选择题(其 中7道单选3道多选),都是 两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 题.3400~3600字左右 (选择题约1800字,主观 题约1700字)(全国卷约 3000字),文本阅读能力和 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知识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 天体运动规律 点电荷电场的性质 机车功率 感生电动势的计算 折射、全反射 机械波、振动图像 运动图像(a-t) 动力学分析、摩擦力做功
学业质量水平 1 3 2 2 2 2 3 2 3
考查关键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4 力电综合、临界极值问题
4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面部分圆周运动
3
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
功和功率(解析版)—三年(2022-2024)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功和功率考点01 功和功率1. (2024年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
在接近某行星表面时以60m/s 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
此时启动“背罩分离”,探测器与背罩断开连接,背罩与降落伞保持连接。
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000kg ,背罩质量为50kg ,该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110和12。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10m/s =g 。
忽略大气对探测器和背罩的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4m/sB.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C. “背罩分离”后瞬间,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280m/s D. “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30kW 【参考答案】.AC【名师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宇宙速度,牛顿运动定律,功率及其相关知识点。
由GM=gR 2可得行星表面g’大小为g ’=22''M RM R g=110·22·10==4m/s 2,A 正确;由第一宇宙速度公式可得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 ,B 错误;根据题述,探测器、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在某行星表面时以v=60m/s 竖直匀速下落,可知所受空气阻力f=(M+m )g’=4200N ,探测器与背罩断开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解得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a=80m/s 2,C 正确;探测器与背罩断开瞬间,探测器受重力做功功率为P=Mg ’v=1000×4×60W=240kW ,D 错误。
【关键点拨】探测器与背罩断开瞬间,探测器做自由落体运动,背罩和降落伞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和重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其加速度。
2.(2024年高考福建卷)在水平面上,用两根绳子拉一木板,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 22.5°,每条绳子上拉力F = 250N ,在15s 内木板匀速前进20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认识到液体作用于活塞上的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当 上管中仍有液体时,上下管相连接处的水平管壁对液体有压力。
12、在图示电路中, 电池 的电动势为ε , 内阻为r, 接在电池两端的电阻为R。 各量都用国际单位表示, 将电量为q的正电荷由A点 沿路径ARB移到B点,电场 力做的功等于 。 而将此正电荷由A点沿电池 的内电路移动到B点, 电场 力做的功等于 。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能量守恒与转换的 规律就可求出弹性势能的大小。
5.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演示光电效应现象, 当用某种频率的光
照射到光电管上时, 电流表G的读数为i. 若改用更高频率 的光照射, 此时
(A) 将电池E的极性反转, 则光电管中没有光电子产生. (B) 将电键k断开, 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 (C) 将变阻器的触点c向b端移动, 光电子到达正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 (D) 只要电源的电动势足够大, 将变阻器的触点c向a端移动, 电流表 G的读数必将变大.
• 考查要点:要求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明
确电阻接在交流电路中时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 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正 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9、下图中的坐标原点o都表示一半径为R的带正电的实心金属球的球心位 置; 纵坐标表示带电球产生的电场的场强或电势的大小, 电势的零点取 在无限远处; 横坐标r表示离开球心的距离; 坐标平面上的曲线表示该 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或电势大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是否一定是物体开始下落的时刻,并能在数据处理中避免使用 第一点。
16. 量程为3V的电压表, 代号为V, 其内阻大约为3kΩ. 现要 求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 实验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 取值范围为0.1Ω到9999.9Ω的电阻箱, 代号为Ra, 在本实验 中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不会超过所允许的最大电流; 最大电 阻为1000Ω、最大电流为0.2A的变阻器, 代号为Rb; 开路电 压约为5V、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 代号为E; 电键, 代号 为K; 供连接用的导线若干条。
(A)图⑴表示场强, 图⑵表示电势 (B) 图⑵表示场强, 图⑶表示电势 (C) 图⑶表示场强, 图⑷表示电势 (D)图⑷表示场强, 图⑴表示电势
考查要点:
知道达到静 电平衡时导 体球内部场 强为零,由 电势差的定 义判断导体 球内部各点 的电势都相 等且等于导 体球表面上 的电势。
10、如图所示, 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 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是一 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 用细绳 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 容器中盛水. 开 始时, 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 面上(如图), 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 慢地下移. 在这一过程中, 测力计的读数 (A) 先变小, 然后保持不变 (B) 一直保持不变 (C) 先变大, 然后变小 (D) 先变小, 然后变大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 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 像进行表达、分析。
实验与探究能力
• 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知识内容表”中所 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 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 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 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 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 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 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 单的设计性实验。
高中物理知识重点
⑴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⑵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⑶牛顿第三定律; ⑷物体受力分析,牛顿定律的应用; ⑸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 V图,P-T 图;
• ⑻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 电路: • ⑼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 ⑽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 • ⑾安培力,左手定则; • ⑿洛仑兹力,右手定则; • 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 ⒁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与临界 角; • ⒂透镜,透镜成像规律。
对知识内容的要求
•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3 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 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 和“认识” 相当。 •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 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 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 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 相当。
考查要点: 要求知道仪器的精度和相应读数的有效数字。
15. 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所用 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每4个点之间的 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 记为T。在一次测量中,(用 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4点、第7点、第10点、第13 点及模糊不清的第1点的位置,用这些数据算出各点到模 糊的第1点的距离分别为d1 =1.80cm、 d2 =7.10cm、d3 =15.80cm、d4 =28.10cm.。要求由上述数据求出落体通过 与第7点、第10点相应位置时的即时速度v1、v2。注意, 纸带上初始的几点很不清楚, 很可能第1点不是物体开始 下落时所打的点。v1、v2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v1= , v2= , 它们的数值大小分别是v1= , v2 = . 考查要点: 了解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难以判断的原因以及该
考查要点:
主要考查对基本定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分析推理能 力,能够由距离求得相对速度,并根据能量守恒和动 量守恒求弹性势能。
3、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11、要使一个中性锂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锂原子 所需的能量是5.39 eV, 要使一个中性氟原子结合 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是3.51 eV . 则将一个电子从锂原子转移到氟原子所须提 供的能量为 .
• 必考内容
– – – – 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2: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模块3-1:电场,电路,磁场 模块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 选考内容
– 模块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 模块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 相对论 – 模块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 – 模块2-2:力与机械,热与热机
• 答卷方式 • 题型 • 试题难度
物理高考的能力要求
• • • • •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理解能力
•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 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 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 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 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⑴ 选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易于操作的测量电路, 要求画出线路图并 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⑵ 列出测量步骤, 并写出计算电压表内阻的最后公式.
考查要点:知道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
• 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 • 物理高考的知识能力目标 • 物理试卷的结构
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
• 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 – 考试内容
• 考试的能力要求 • 考试范围与要求
• 命题说明
– – – – – – – 命题指导思想 考试内容范围 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和题型 内容比例 试题难度 题型示例
–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它发出的光便是激光. 红宝 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的闪光, 每道 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 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 发射功率 为1.0×1010W, 所发射的每个光脉冲持续的时间△t为 1.0×10-11s, 波长为693.4nm, 问每列光脉冲的长度l是多 少? 其中含有的光子数n是多少?
考查要点:
一次闪光即一个连续的脉冲,脉冲的持续时间就是光源 发出这一闪光的时间,发射功率与发光时间相乘,即为 所发出的闪光具有的能量,这能量也可看作是所有光子 能量之和。
4、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 强灵活性
14. 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 得其长度为 1.63812cm. 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 则其 长度应读为 cm, 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 则其 长度应读为 cm, 如果用千分尺(螺旋测微计)来测量, 则其长度应读为 cm.
推理能力
•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 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 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 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分析综合能力
•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 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 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 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 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考查要点: 对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原 因的了解,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 的掌握。
19.质量为m1 = 0.10kg和m2 = 0.20kg两个弹性小球,用轻绳 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v0 = 0.10ms-1沿光滑水平面做直 线运动。后来绳子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在原直 线上运动,经时间t = 5.0s后两球相距s = 4.5m。求当两 球捆在一起时的弹性势能。
考查要点:
了解能量关系在电离能和结合能上的应用。
17、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12m处沿水平方向 发球, 发球高度为2.4m, 网的高度为0.9m. ⑴ 若网球在网上0.1m处越过, 求网球的初速度。 ⑵ 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 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 取g=10ms-2 , 不考虑空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