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指南

合集下载

2019年度部门决算操作手册6页word文档

2019年度部门决算操作手册6页word文档

2013年度部门决算操作手册(按住Ctrl键鼠标点击各个步骤,可以直接进入相应页面)一、装入2012年财政审定数据二、安装2013年部门决算软件(注:必须由本级财政下发,不能使用财政部国库司版本)三、设置关联任务四、提取封面代码和年初数(除新增单位外,所有连续上报单位必须进行年初数提取,不能手动录入)五、进入编辑界面,调整封面代码等操作(今年新增封面仍需填列手机号),录入数据,即主表、附表、补表、贵州补表下的贵州补充资料表和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明细表。

六、找到结余核对01表到11表,存在需要说明的内容,在相应栏次录入说明七、全审,编辑出错说明八、与上年数据核对,编辑出错说明九、在编辑界面装入事先写好的部门决算说明及决算分析十、在主界面传出数据,上报省级预算单位决算参数发布方式:财政厅外网,部门决算/部门决算请省直单位随时上网查看财政厅发布的最新参数,财政厅不再电话通知。

贵阳市部门决算参数发布方式:1、ftp://10.100.64.200(点击“我的电脑”在地址栏中输入)用户名:gkjzzf 密码:gkjzzf2、通过贵阳市财政局oa系统实时发布(因此,请各区县财政局、各预算单位务必确保oa实时在线)一、装入2012年财政审定数据选择新建的数据库名称“财政审定”,在屏幕正上方出现“[财政审定]”的字样(如上图)。

点击下一步、下一步完成装入,退出2012年度部门决算报表操作系统。

二、安装2013年部门决算软件双击“CDFACE.EXE”文件开始安装点击下一步,下一步,安装(可根据需要将安装盘符c:盘修改为d:盘),弹出参数安装窗口可选择修改路径到“d:”盘,点击下一步,弹出任务安装完成,点击确定。

点击“完成”完成2013年部门决算软件及参数安装。

三、设置关联任务点开2013年部门决算软件,在主界面点击高级-关联任务定义鼠标单击路径后,点击右侧路径按钮选择关联任务路径,若关联任务无效,则路径行显示的是黄底红字;本例黄底黑字,为有效关联任务路径。

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填报说明(财政汇总编写格式)【模板】

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填报说明(财政汇总编写格式)【模板】

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填报说明
(财政汇总编写格式)
一、决算汇编基本情况
(一)机构情况说明。

2019年度,纳入本地区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
2019年度,本地区部门决算汇编户数共182个,比上
注:主管部门使用经费差额表代编收支,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使用调整表调整收支重复汇总数的情况需另作说明,包括代编(或调整)的依据、涉及的单位和金额。

二、基础数据核对情况
(一)与上年指标核对情况。

主要指标变动情况表
主要指标上下年变动情况说明。

三、报表审核情况
(一)审核情况。

四、决算数据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年末结转和结余为负数的原因说明,包括单位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为负数的情况。


2.“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列支“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依据及说明。

项目中列支人员经费
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财政部-财库〔2019〕57号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财政部-财库〔2019〕57号
18.其他非流动负债,反映政府部门期末除本表中上述各项 之外的其他非流动负债的合计数。
19.受托代理负债,反映政府部门期末受托代理负债的金 额。
(三)净资产类项目。 1.累计盈余,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未分配盈余(或未弥补亏 损)以及无偿调拨净资产变动的累计数。 2.专用基金,反映政府部门期末累计提取或设置但尚未使 用的专用基金余额。 3.权益法调整,反映政府部门期末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 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中累积享有的份额。
2
财政部对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范围另有规定的,依照其 规定。
各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南规定编制本单位财务报告并按照财 务管理关系报送上级单位;上级单位除编制本单位财务报告 外,还应当按照本指南规定对本单位和所属单位财务报表进行 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告。主管部门编制的合并财务报告,即 部门财务报告。
第二章 政府部门会计报表项目
累计摊销金额。 无形资产净值,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20.研发支出,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正在进行的无形资产开发
项目开发阶段发生的累计支出数。 21.公共基础设施原值,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控制的公共基础
设施的原值。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控制
的公共基础设施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金额。 公共基础设施净值,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控制的公共基础设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项目.......................................................................................... 3 第二节 收入费用表项目.......................................................................................... 8 第三章 政府部门财务报表编制.............................................................................. 12 第一节 单位会计报表编制.................................................................................... 12 第二节 部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13 第三节 会计报表附注编制.................................................................................... 17 第四章 政府部门财务分析...................................................................................... 20 第一节 内容构成.................................................................................................... 20 第二节 分析方法和指标........................................................................................ 21 第五章 附则.............................................................................................................. 22 附 1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样式................................................................................. 24 附 2 会计报表项目对照表..................................................................................... 50 附 3 抵销工作底表................................................................................................. 63 附 4 抵销事项清单................................................................................................. 64 附 5 单位基础信息填报说明................................................................................. 65

西吉县2019年度财政总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西吉县2019年度财政总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西吉县2019年度财政总决算报表编制说明2019年度财政总决算报表,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充资料等四个部分,共计28张表。

正式上报的全套财政总决算应包括以下部分:(1)政府报送财政总决算的函。

(2)财政总决算分析。

(3)财政总决算报表目录。

(4)财政总决算报表。

(5)财政总决算报表附注(报表附注用于说明财政总决算报表中的特殊事项,无特殊事项不需报表附注)。

(6)财政总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7)财政总决算编审总结。

(8)人民银行国库全辖汇总地方预算收入年报(加盖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公章,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年报)。

一、一般公共预算(共10张表)(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决算01表)。

本表反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线上收入按《201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下同)类、款填列,线上支出按类填列,线下收支按结算单项目填列。

1.预算数,反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数。

本表“预算数”应与决算02表、决算03表中的“预算数”一致。

2.调整预算数,反映各级财政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数。

本表“调整预算数''应与决算02表、决算03表中的“调整预算数”一致。

3.决算数,反映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

本表“决算数”应与决算04表、决算05表中的“决算数”一致。

各类支出决算数应小于或等于调整预算数。

4.企业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退税”两个款级科目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三个款级科目收入。

5.本年收入合计=税收收入+非税收入。

6.上级补助收入,反映本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包括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应分别等于决算07表中的“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计划单列市填报本表时,中央补助的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本栏反映,省补助的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中反映。

政府会计制度部门决算报表编报说明

政府会计制度部门决算报表编报说明

2019年度部门决算注意事项一、基础数据核对1.由于今年机构改革以及新旧会计衔接等情况,所有单位在提取上年封面代码和上年数据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年初数自己都核实一遍,避免出错。

按照功能分类科目,上年年末数与本年年初数变动差异率较大(超过5%)或变动差额较大(超过1000万元)的情况需要说明。

2.主要指标变动情况表主要指标上下年变动幅度超过20%,其中,机构指标上下年变动幅度超过5%的,人员指标上下年变动幅度超过2%的,应具体核实并说明原因。

3.核对标准年初结余在审核调整或往来账调整的情况下允许有差异,科目间调剂只允许在同一类科目之间,一般不得跨类级科目。

因单位撤并或调整预算科目造成结余数和资产负债不能核对的情况,应在填报说明中予以说明。

二、机构改革单位填报要求(一)原单位撤销,组建新部门的情况1.2019年初预算数。

原则上,新组建部门年初数为各原单位年初预算数合并数,比如:新组建的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年初预算数由原阜阳市国土资源局、原阜阳市规划局合并填列。

2.2019年决算数。

原则上,新组建部门决算数包括合并前各原单位决算数和组建后新部门决算数,合并前各原单位决算发生数可根据单位实际账务情况处理:若撤销单位1-3月份账务未合并,从4月份开始以新单位名义记账,那么撤销单位1-3月份单位的收支可通过做经费差额表反映(作为新单位下的二级单位),或者将1-3月份账务并至新单位,统一纳入新部门单户表反映。

(二)原单位撤销,职能并入一个以上部门的情况1.2019年初预算数。

原则上,撤销单位年初预算数应并入主接收单位。

2.2019年决算数。

原则上,主接收单位的决算数应包括撤销单位决算数,撤销单位的决算发生数可根据单位实际账务情况处理:若撤销单位1-3月份账务未并入主接收单位,那么撤销单位1-3月份单位的收支可通过做经费差额表反映(作为新单位下的二级单位),或者将1-3月份账务并至新单位,统一纳入新部门单户表反映。

度部门决算编制说明及参考提纲

度部门决算编制说明及参考提纲

附件12019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说明及参考提纲一、学校基本情况(一)职工基本情况。

人事处根据附表1填列。

(二)学生基本情况。

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高等技术学院根据附表2填列。

(三)固定资产情况。

资产管理处根据附表3填列,后勤处、曲江校区管理处根据附表4分别填列。

(四)图书资料情况。

图书馆根据附表5填列。

(五)因公出国(境)情况表及外事接待情况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根据附表6填列。

注:各部门填报学校基本情况时如包括高等技术学院的需单列或注明。

高等技术学院需按上述要求单独报送全面的高等技术学院基本情况表。

二、学校收入情况各单位应根据本年度实际收入情况,编报详细的年度收入决算报告。

报告要求各单位将本年涉及的所有收费项目结合预算收入申报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有年度收入预算的,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说明;对没有申报收入预算而在本年度实际发生收入的,要对发生的情况及收入管理使用进行情况说明。

需要编报收入决算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以下单位:教务处、- 6 -研究生院、图书馆、档案馆、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子弟学校、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共享收入)、校长办公室(理工宾馆)、人事处、后勤处、校医院、资产管理处、保卫处、曲江校区管理处、科技处、幼儿园、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

根据附表7填列。

三、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及其效益(一)人员经费支出情况及其效益1.人事处(1)引进人才、奖励先进、培养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效;学校现有的人员结构、师生比情况,以及与上年相比的变化情况,本年度人员引进情况。

(2)本年度学校国家工资、校内各种津贴、补贴发放金额及发放办法,各项支出与往年相比的变化情况;在职职工人均收入、专任教师人均收入情况以及与往年相比的变化情况。

(3)2019年绩效工资执行过程中的发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流动编制人员经费使用情况,包括开支标准、人数、管理办法及调整方案。

(5)人事代理人员经费使用情况,包括开支标准、人数及管理办法。

2019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收益情况表]编制说明

2019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收益情况表]编制说明

2019 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 收益情况表] 编制说明一、填报范围本表填报范围为2020 年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的中央企业(一级企业)。

二、主要指标填报方法(一)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应交利润)情况表(国资收益01 表)本表由国有独资企业填报,如果国有独资企业拥有全资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子企业的,应当由集团公司(母公司、总公司)以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为基础申报,且在集团合并表级次填报。

其中:1.合并净利润(第一行)填报企业集团合并表中的净利润。

2.少数股东损益(第二行)填报企业集团合并表中的少数股东损益。

3.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第四行)填报企业上年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4.提取法定公积金(第五行)填报的数小于等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X 10%5.上交收益比例(第七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收益上交比例填报。

6.以前年度欠交利润(第九行)填报以前年度审核应交国有资本收益未完成缴库金额。

7.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交利润(第十行)填报(未分配利润期初数-未分配利润上年的期末数)X收益上交比例,其中清产核资、合并范围变化等因素调整了年初未分配利润不作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交利润基数。

8.本期已交利润(第十一行)填报预收收入。

9.本期应免交利润(第十二行)针对小微企业且当年收益不足10万的可填报后申请免交国有资本收益。

(二)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股股利、股息)情况表(国资收益02 表)本表由国有控股企业或国有参股企业填报,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没设立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为董事会)表决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申报,并附送经依法审计的年度合并财务会计报告和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对利润分配方案,且在集团合并表级次填报。

其中:1.合并净利润(第一行)填报企业集团合并表中的净利润。

2.少数股东损益(第二行)填报企业集团合并表中的少数股东损益。

3.年初未分配利润(第四行)填报企业上年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2019年度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编制手册【模板】

2019年度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编制手册【模板】

2019年度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编制手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020年1月第一部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编制指南 (1)一、编报范围 (1)二、填报流程图 (1)三、前期准备工作 (2)四.编制资产年度决算报表 (2)五.编制资产管理报告书 (4)六.逐级上报资产年度决算报表 (4)第二部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项目注释 (6)一、封面 (6)二、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 (9)三、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 (9)四、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 (9)五、固定资产配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 (9)六、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5表) (9)七、土地和房屋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 (9)八、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 (9)九、资产负债简表(国管资附01表) (10)十、机构人员情况表(国管资附02表) (10)十一、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表(国管资附03表) (10)十二、公务用车运行费用情况表(国管资附04表) (11)十三、对外投资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1表) (14)十四、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2表) (16)十五、经营性固定资产收益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3表) (18)十六、土地情况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 (19)十七、房屋情况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 (21)十八、构筑物情况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 (25)十九、车辆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 (28)二十、无形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14表) (31)二十一、土地使用权明细表(国管资明细15表) (34)二十二、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08、10表至国管资明细13表) (37)二十三、资产管理报告书撰写提纲 (40)第三部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41)年度决算报表编报问题解答 (41)一.编报资产年度决算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41)二.编报资产年度决算报告的范围是什么? (41)三.2019年度国有资产决算报表较往年是否有较大改动? (41)四.决算报表表样调整后,是否影响提取上年数据和E XCEL导数功能? (41)五.决算报表调整后,是否需要安装新的软件? (42)六.在填报决算报表时,封面代码信息能否像往年一样通过“复制代码”、“粘贴代码”的方式进行? (42)七.新报因素如何选择?上年代码如何填报? (42)八.没有预算编码的非预算单位如何填报预算代码? (42)九.填报口径是什么? (42)十.录入级次有什么要求? (43)十一.在涉及对各项资产采购组织形式的填列中,各部门根据保密规定,已报经主管部门批准,自行采购的涉密类办公设备、办公家具或公务用车,是否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率中的集中采购范围? (43)十二.已出售给职工的住房如何填报? (43)十三.房屋构筑物本年部分增加(如维修等)如何填报? (44)十四.社团编制单位“机构人员情况表”如何填报? (44)人员编制通常按照组织机构的性质进行区分,分别确定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以及军事编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指南一、编报范围(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包括列入2019年度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单位,不需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决算报表。

解放军、武警部队决算不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其决算布置文件另行下发。

(二)资金范围:本套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编报口径与单位综合预算衔接一致。

财政部门拨付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单位的资金,不需编报本套决算。

按照现行部门预决算管理,部门决算中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暂不纳入部门决算反映。

二、填报口径(一)本套决算收支报表均不包括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偿还性资金。

(二)纳入本套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应当参照“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设定的口径填报本套决算。

已经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单位,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填报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

三、录入级次(一)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独立编报预算的单位,都应作为独立核算机构逐户编制和录入本套决算。

(二)县级以下(含县级)不具备分户录入条件的预算单位,可以汇总录入本套报表。

县级预算单位原则上应分户录入到二级预算单位。

乡镇级预算单位原则上应分户录入到一级预算单位,也可按乡镇汇总录入,两种录入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规定。

(三)预算单位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单位预算级次,逐级汇总建立决算数据的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应规范、清晰。

地方财政部门应按行政区划建立汇总节点。

四、填报要求(一)一级预算单位应对部门本级、所属单位和本级代编决算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重复汇总数进行剔除。

其中,“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应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进行对冲,“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应与“上缴上级支出”科目进行对冲。

(二)一级预算单位拨给企业和其他不属于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单位的财政拨款,可由拨款单位根据用款单位经费使用情况代编决算,填报有关经费表。

代编报表的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报表封面信息中“单位基本性质”和“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用款单位实际情况填列;“报表类型”选择“经费差额表”填列;其他项目标识全部按单位实际情况填列。

2.表中内容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需要按项目填列的要逐项填列。

3.代编经费报表的单位原则上仅限于一级预算单位,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不得使用“经费差额表”。

(三)中央和地方预算单位收到非本级财政部门的经费拨款,如单位已纳入所在地区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则应使用“经费差额表”向拨出款项的财政部门编报有关经费报表,包括财决01表至财决10-2表等。

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如“预算支出相关信息表”(财决附01表)、“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2表)和“机构运行信息表”(财决附03表)等,原则上仅按预算管理关系报送,但实际由非本级财政部门负担人员经费的,财决附02表中人员情况应按经费比例或实际负担人数拆分报送。

如单位未纳入所在地区部门预算编报范围,不需向所在地区财政部门编报本套决算。

(四)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汇总本套决算时应进行单位户数核对,检查新报因素和上年代码填报是否正确。

(五)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审核、汇总本套决算时应进行枚举字典检查,检查部门标识代码等封面信息以及填列的各类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否符合规范。

(六)本套决算审核公式分为基本平衡公式和核实性公式两种类型。

1.基本平衡公式:用于审核表内平衡关系。

软件中本类公式表现为红色,提示单元格表现为红色。

应保持公式审核全部正确,不出现提示信息。

2.核实性公式:用于审核表内、表间有关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合理性。

软件中本类公式表现为绿色,提示单元格表现为黄色。

如有公式提示,单位应根据会计账簿和有关台账资料等进行核实,有错更正,无错保留,并在填报说明中进行说明。

审核中如出现多条公式提示或同一条公式提示涉及多个单位,应从明细报表或基层单位开始核查。

多条公式或多个单位提示同一类内容提示,经逐条核实提示公式后,可在填报说明中分类归总说明。

(七)部门决算审核模板用于查询和审核决算数据填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相关数据全部为自动提取生成。

使用审核模板进行查询和审核时,如发现数据可能填报有误的情况,应先核实情况,并按照“有错更正,无错保留并说明原因”的原则处理。

地方财政部门、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如发现预算单位决算数据问题,应通知预算单位进行决算调整,不得随意更改单位数据。

(八)审核要求。

审核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凡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和编审问答等已有明确规定的,一律按规定口径处理;无明确规定的请商同级财政部门研究处理。

具体处理意见如下:1.更正错误。

属于误填、漏填决算,或因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导致决算编报问题,应按照审核意见进行调整。

2.据实反映并作说明。

如发现的问题属于个别单位特殊情况但核实为合理,应按规定格式具体说明原因及依据。

(九)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列的报表,应填列到最底级的科目,非税收入填列至目级科目。

(十)本套报表的填报和分户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十一)部门决算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应按照规定体例编写。

(十二)正式上报的部门决算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按照上报文件、填报说明、分析报告、决算报表的顺序装订。

五、封面填报方法(一)单位名称:填列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单位行政公章。

各级主管部门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

(二)组织机构代码: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码填列;临时代码编制应符合《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编制规则》。

单位如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需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7位信息填列本代码。

(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根据有关登记管理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列,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暂不填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应当符合《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 32100-2015)及相关修订单,以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即原组织机构代码)9位和校验码1位五个部分组成。

(四)财政预算代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填列,二级预算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其一级预算单位编码,后三位由一级预算单位从001-799依次自行编制,三级及以下预算单位以此类推。

地方单位的财政预算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汇总上报部门决算电子数据时,应通过“单位排序整理”功能对单位按财政预算代码进行排序(“高级”菜单中,排序方式设置选择“树形结构次序优先”)。

(五)单位预算级次:填列部门和单位按照预算管理权限和经费领拨关系所确定的预算级次。

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并审核批复下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或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对下一级预算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含没有下级预算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代码填“1”。

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并审核批复下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或向上一级预算单位领报经费并对下一级预算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含没有下级预算单位),按预算级次在“2”至“7”间选择填列。

一级预算单位有下一级预算单位的,其本级代码填“2”;没有下一级预算单位的,代码填“1”,以此类推。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汇总本级预算单位或者下级财政报送决算数据时,代码填“0”(财政汇总);部门和单位不得填列“0”。

(六)单位基本性质: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及经费性质,在“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五种类型中选择填列。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

其他单位:由列入本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企业集团、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非事业编制单位、一级预算单位编制“调整表”,以及财政部门编制“调整表”或“乡镇汇总录入表”时选择填列。

(七)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已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的单位,应按照改革后确定的单位分类,在“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四种类型中选择填列;未分类的事业单位,选择填列“暂未明确类别”。

(八)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单位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在“政府会计制度”“民间非营业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其他”中选择填列。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

其他:由一级预算单位在编报“经费差额表”或“调整表”,以及财政部门编制“调整表”或“乡镇汇总录入表”时选择填列。

(九)预算管理级次:按单位预算分级管理的级次选择填列。

单位向非本级财政部门报送决算时,应按拨款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级次填列。

(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3位代码表示。

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门类、大类代码填列。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十一)隶属关系:以6位代码表示。

中央单位均填零。

地方单位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编制。

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如湖北省省属单位一律填“420000”;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四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市属单位一律填列“421100”;县级(含乡镇)所属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本身6位数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县级及乡镇级单位一律填列“421122”。

(十二)部门标识代码:以3位代码表示。

中央单位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2009)编制。

地方单位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2009)填报。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汇总本级预算单位或者下级财政报送决算数据时建立的汇总报表,一律选择“999”(财政汇总)填列。

(十三)报表类型:按单位实际填报的报表类型选择填列。

其中:“0”表示单户表,由独立核算单位录入本单位数据时使用。

“1”表示经费差额表,由一级预算单位代资金使用单位编制报表或单位向非本级财政部门编制报表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