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与绍兴沈园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 陆游简介:
•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 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 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 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 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 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 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 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 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 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 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 结构整饬。
景物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游
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江
水清浊分明
记
B注意景点间的联系:均与江
A抓住景物特征进行 水晖映 以游踪(移步换景)
描绘(多角度) 为线索
2,议论抒情 体现作者的情趣
3,传说,前人诗句
为景物添彩生色,丰富作 品内容,具有思想深度
主旨
•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 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 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 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 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 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迎山而上胜迹迭(dié)出,启秀寺、一 天门等十余处景点,每一景点都有其雅 观和民间传说,并镌有历代名人的匾额 和雅士墨客之碑文。
大孤山:
在鄱pó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 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4、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 到大孤山的形状,然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 突出各自的特色。
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 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 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 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 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 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 则日记。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 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 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 称。
•
பைடு நூலகம்
陆游离乡入蜀,志在雪国耻,复中原。
作者饱览长江名胜风景的同时,还用战略眼光对 长江沿岸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考察。
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因此长江沿岸留有不少历代 战争的遗迹。在这些历代战争遗迹中,尤其是以峭壁临 江的石矶最为突出。它们峭拔峥嵘,兀立于江边,不仅 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往往是古代的重要渡口或通 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3.勾画二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 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 什么特点?
4.三段写景是写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大孤 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 一特点?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晚 泊沙夹 →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 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诗文有别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huán),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搀:参。 烟:远望迷濛之状。 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用来比拟 两山峰峦的形象。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问:烽火矶是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小石矶, 作者是如何描写烽火矶的?另一方面,陆游花 了不少笔墨描绘它,请探究其中的原因。
观看角度 舟中远望
如何描写烽火矶?
观看对象 轮廓
景物特点 “突兀而已”
移远就近
近景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 异。”
大石特写
“杰然特起”的巨石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
• 宋南渡后,金统治者一直未收敛他们南侵的野心,因而 长江又成为南宋的重要防线,一些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又 都驻扎上南宋的军队。
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
•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3、勾画二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 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 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 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 小孤山和澎浪矶。 • 小孤山峭拔秀丽,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 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陆游名句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 矶 jī • 燧 suì • 窦 dòu • 潦 lǎo • 巉 chán • 上干云霄 gān • 榭 xiè
• 鹘 hú • 抟 tuán • 蠡 lǐ • 葭 jiā • 赪 chēng • 湓 pén • 汲 jí
学习探究
1.学习课文,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2.烽火矶是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小石矶,作者是如何描写 烽火矶的?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 陆游简介:
•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 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 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 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 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 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 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 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 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 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 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 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 结构整饬。
景物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游
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江
水清浊分明
记
B注意景点间的联系:均与江
A抓住景物特征进行 水晖映 以游踪(移步换景)
描绘(多角度) 为线索
2,议论抒情 体现作者的情趣
3,传说,前人诗句
为景物添彩生色,丰富作 品内容,具有思想深度
主旨
•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 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 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 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 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 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迎山而上胜迹迭(dié)出,启秀寺、一 天门等十余处景点,每一景点都有其雅 观和民间传说,并镌有历代名人的匾额 和雅士墨客之碑文。
大孤山:
在鄱pó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 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4、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 到大孤山的形状,然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 突出各自的特色。
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 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 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 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 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 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 则日记。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 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 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 称。
•
பைடு நூலகம்
陆游离乡入蜀,志在雪国耻,复中原。
作者饱览长江名胜风景的同时,还用战略眼光对 长江沿岸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考察。
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因此长江沿岸留有不少历代 战争的遗迹。在这些历代战争遗迹中,尤其是以峭壁临 江的石矶最为突出。它们峭拔峥嵘,兀立于江边,不仅 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往往是古代的重要渡口或通 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3.勾画二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 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 什么特点?
4.三段写景是写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大孤 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 一特点?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晚 泊沙夹 →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 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诗文有别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huán),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搀:参。 烟:远望迷濛之状。 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用来比拟 两山峰峦的形象。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问:烽火矶是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小石矶, 作者是如何描写烽火矶的?另一方面,陆游花 了不少笔墨描绘它,请探究其中的原因。
观看角度 舟中远望
如何描写烽火矶?
观看对象 轮廓
景物特点 “突兀而已”
移远就近
近景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 异。”
大石特写
“杰然特起”的巨石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
• 宋南渡后,金统治者一直未收敛他们南侵的野心,因而 长江又成为南宋的重要防线,一些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又 都驻扎上南宋的军队。
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
•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3、勾画二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 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 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 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 小孤山和澎浪矶。 • 小孤山峭拔秀丽,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 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陆游名句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 矶 jī • 燧 suì • 窦 dòu • 潦 lǎo • 巉 chán • 上干云霄 gān • 榭 xiè
• 鹘 hú • 抟 tuán • 蠡 lǐ • 葭 jiā • 赪 chēng • 湓 pén • 汲 jí
学习探究
1.学习课文,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2.烽火矶是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小石矶,作者是如何描写 烽火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