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0b14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9.png)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0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卷一、判断(每题1分,共7分)1.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宪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和地方性规范。
答案:错解读:中国法的渊源是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行政法、刑法、经济法属于部门法,不是法的渊源。
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到会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答案:错解读: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部代表的过半数通过3.商朝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答案:对解读:商朝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后改为父死子继为主。
到商朝晚期,出现嫡长子继承的趋势。
“嫡长子继承制”取代“兄终弟及制”,逐渐成为一项固定制度。
4.根据我国宪法第43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答案:错解读:根据我国宪法第43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5.本人知道他人擅自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但未作否认表示的,应当对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对解读:《民法通则》第66条1款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此刻他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6.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
答案: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因此是正确的,虽然学者对该规定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是在法律做出修改之前,我们必须以现行法律规定为规范。
7.与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非近亲属或朋友,依法也可以担任其监护人。
答案:对解读:《民法通则》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d7f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a.png)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B.国家强制力在法的每一环节都是直接暴力介入C.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D.只有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其他社会规范都没有强制性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______。
A.部门规章B.自治条例C.村规民约D.地方性法规3、根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依意思产生,法律行为分为______。
A.表意行为与无效行为B.表意行为与事实行为C.表意行为与要式行为D.表意行为与消极行为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司法解释的是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四条的解释》B.《刑法修正案(九)》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提高执行工作质效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提供保障的意见(试行)》5、关于不诉免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不诉免责意味着行为人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B.所有的违法行为,只要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出控告或起诉,国家就不追究责任C.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民事违法行为都实行不诉免责D.在我国,所有刑事违法行为都不适用不诉免责6、西周借贷契约在当时不称为______。
A.傅别B.质剂C.书契D.合同7、首次将《刑名》置于律首的法典是______。
A.《九章律》B.《开皇律》C.《北齐律》D.《魏律》8、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______。
A.《北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周律》9、明代对于“化外人”犯罪的处理原则是______。
A.一律适用明朝律法B.适用其本国法C.不适用明朝律法D.依被告原则10、清末诉讼制度改革,引进西方诉讼审判制度,诉讼程序上实行______。
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二审制D.三级三审制11、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包括______。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2024年全国统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2024年全国统考真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d82c5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4.png)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根据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权限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执行解释2、以行为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标准,可将法律行为分为()A.积极行为B.消极行为C.要式行为D.非要式行为3、下列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A.地方性法规B.地方政府规章C.行政法规D.部委规章4、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A.法律规范B.权利主体C.因果关系D.法律事实5、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基本方式有()A.法律平等地分配法律责任B.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C.法律把平等宣布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D.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财富、资源、机会与社会负担的平等分配6、西周的“三刺之法”具体指的是()A.讯群臣D.讯万民7、传统帝制朝代的中央司法机关有()A.尚书省B.廷尉C.大理寺D.刑部8、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具体措施()A.将墨刑改为笞二百B.将斩左趾改为徒刑三年C.将斩右趾改为弃市D.将劓刑改为笞五百9、宋代的司法改革具体措施有()A.折杖法B.刺配C.凌迟D.发遣1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改革内容有()A.主张司法独立B.试行律师制度C.禁止刑讯D.试行审判公开及陪审制度11、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主要职能包括()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C.选举国家监察委主任D.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12、国务院的职权包括管理()A.国防建设事务D.体育工作13、依宪法规定,审计署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得对审计署行使职权进行干涉的主体有()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个人14、《宪法》序言的五个文明分别有()A.物质文明B.政治文明C.精神文明D.生态文明1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年满十八周岁C.受过高中以上教育D.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16、我国刑法采用的溯及力原则是()A.从旧B.从轻C.从旧兼从轻D.从新兼从轻17、下列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A.犯罪时未满16周岁的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犯贪污罪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D.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18、刑法规定的时效类型是()A.追诉时效B.行刑时效19、下列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有()A.冒名顶替罪B.伪造货币罪C.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D.危险驾驶罪20、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有,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A.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B.从事高空、井下作业C.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D.从事贩毒、卖淫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劳动21、下列可以做保证人的是()A.某自然人B.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C.某公立医院D.某公司的子公司22、依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A.祖父母B.父母C.子女D.兄弟姐妹23、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A.诉讼时效期间全过程B.诉讼时效期间前6个月C.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D.诉讼时效期间最后90天24、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人或者单位可以请求宣布商标无效的()A.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商标的B.擅自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的C.没有正当的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的D.带有民族歧视的25、以下属于邻接权有()A.表演者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B.出版者对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具有专有权C.将自己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D.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原则2、乞鞫3、单一制4、合同诈骗罪5、代位继承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2、清末的领事裁判权3、我国宪法的修改方式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2、论述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考试参考答案与解析一、不定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ABC解析:法律解释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权限的不同,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故选ABC。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87709c603d8ce2f016623c7.png)
2004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一、判断题1.西周时期,民事案件称为“讼”,刑事案件称为“狱”。
< )2.在我国,选民或者代表10人上以联名可以推荐代表侯选人。
< )3.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是在于是否承认人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
< )4.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根据。
< )5.内幕交易中的内幕信息的范围,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
< )二、不定项选择题1.西周六礼包括< )A.纳礼B.纳名C. 定亲D. 亲迎2.重罪十条的起源应是< )A.北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周律3.唐律法律形式除了律、令、格之外,还有< )A.式B.程C.科D.比4.明律“化外人”犯罪适用《大明律》的原则是< )A. —律适用B.适用其本国法C.不适用D.依被告原则5.清代地方司法机关为< )。
A.州县B.府C.省按察司D.总督6.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C. 各级人民政府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根据我国选举法,选区的划分依据< )A. 居住状况B. 生产单位C. 事业单位D. 工作单位8.下列如此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形式制定< )A. 犯罪与刑罚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D.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9.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表现在< )A. 法律规范的抽象性B. 法律术语、概念的多义C. 法律条文的公开性D.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10.法具有预测作用,是因为法律规范具有性< )A. 规范性的特点C. 类比性的特点11.狭义的危害结果是<A. 定罪的主要根据之一B. 确定性的特点D.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B.定罪的特别根据之一D. 定罪的基础根据之12.集资诈骗罪侵犯那些客体< )A.金融管理秩序B.集资管理制度C.公私财产所有权D. 国家经济秩序13.以下发明可以依法取得专利权< )A. 机器设备、工具B. 药品C.水稻品种D. 癌症诊断方法14.注册商标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商标局有权撤销<A. 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的C. 连续2 年停止使用D. 商标注册人变更名称或地址15.以下属于担保物权的有< )A. 留置B. 出典C. 土地承包D. 汇票三、填空题1.夏朝的监狱叫<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是< )3.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释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4.根据哲学犯罪理论,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是其< )5.租赁要规定一定期限,超过< )年,超过部分无效四、名词解释1.唐代的类推制度)B. 自行转让注册商实施了犯罪行为2.宪法结构3.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4.法人5.判例法五、简答题1.简述清末变法修律的特点;2.简述行为犯和举动犯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3.简述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4.简述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5.简述过错推定及意义;六、论述题1. 试论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试论法律在建立和维护秩序方面的作用200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法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A 表正确,B 表错误)1. A 。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试题及参考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试题及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5e5b1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4.png)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试题及参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硕士专业课程的是:A. 法律学B. 经济法学C.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D. 民事诉讼法学2. 以下哪个法律角度在审理民事案件中被重视?A. 公正角度B. 人权角度C. 经济角度D. 社会角度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合同无效?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了对方法律权益B. 合同的内容违法,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C. 合同的订立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D. 上述答案均正确4. 以下哪种处罚属于刑事处罚?A. 民事罚款B. 行政罚款C. 社会工作D. 有期徒刑5. 某公司发生劳务合同纠纷,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下列哪个机构可以介入调解?A. 人民法院B.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C. 人民代表大会D. 国家行政机构二、简答题1. 请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五个环节。
起诉是原告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受理是指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审理是指法院对涉案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同时进行辩论和质证;判决是法院对案件作出决定,判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执行是指法院对判决进行强制执行,以确保判决的落实和实效。
2. 请简述合同法中的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答:合同法中规定,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根据违约情况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种:违约金、赔偿损失和履行原合同。
违约金是合同另有约定,约定违约方应支付的金额;赔偿损失是违约方应承担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履行原合同是要求违约方按照原合同的内容和方式履行其约定的义务。
3. 请简述中国刑法中关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中国刑法中,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但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导致犯罪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犯罪结果,但认为犯罪结果不会发生,或者不在意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考(民商法部分)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考(民商法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132c97901f69e3143329438.png)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民商法部分)2000年一、填空10.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和期待权。
二、判断5.自然人的身体受到他人伤害,在一年内未提出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对其该项权利即不再予以保护。
()三、单项选择1.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A.不利后果B.否定性评价C.特殊义务D.强制措施10.(),因不可抗力或其它障碍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的任何时间B.在诉讼时效期间的头6个月C.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D.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90天四、多项选择9.专利权的客体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A.药品B.集成电路布局设计C.产品外观设计D.药品10.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A.债权B.国有土地使用权C.林木D.储蓄存款五、名词解释4.意外事件5.代为继承六、简答题4.简述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界限七、论述题2.试论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一、填空10.答案:既得权解析:既得权和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划分的,既得权是指已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尚未取得的权利。
二、判断5.答案: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诉讼时效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一年,超过诉讼时效,即变为自然债权债务,法律不再予以保护。
三、单项选择1.答案:A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10.答案:C解析:考查诉讼时效的中止时间。
我国《民法通则》第 139 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故选 C。
四、多项选择9.答案:AC 解析:考查专利权的授予范围,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D 项不属于授予专利权的范畴,B 项属于授予著作权的对象。
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43ca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d.png)
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及答案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民法典》规定的合同形式? A. 口头形式 B. 书面形式 C. 推定形式 D. 默示形式答案:A2、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哪一部法律是关于行政程序的规定? A. 《刑法》 B. 《刑事诉讼法》 C. 《行政诉讼法》 D. 《行政程序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A. 某药厂生产、销售假药 B. 某博物馆将馆内文物以高价卖给某文物收藏家 C. 某书店销售盗版书籍 D. 某律师抄袭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答案:C,D2、根据《宪法》,下列哪些人员必须实行回避制度? A. 审判员 B. 书记员 C. 律师 D. 公证员答案:A,B三、分析题1、请分析《民法典》中关于代理的规定与原《合同法》相比有哪些变化。
答案:略2、请结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分析虚假宣传的行为。
答案:略四、论述题请论述法治与法制的关系,并阐述我国现阶段如何推进法治建设。
答案:略五、案例分析题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价格为100万元,李四先支付20万元作为定金,待办理过户手续后再支付剩余的80万元。
后李四因故未能按期支付剩余款项,请问在此情况下,张三有权解除合同吗?请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
答案:略2024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2024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回顾与解析一、真题回顾2024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主要涉及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等多个学科,整体难度适中。
在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以下是对各部分内容的简要回顾:1、法理学:主要考察了法的作用、法律关系、法律解释与适用等方面的内容。
2、宪法:重点考察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方面的知识。
3、刑法:主要涉及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构成、刑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点。
4、民法:考察范围较广,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知识。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140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1.png)
考试样卷及参照答案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下列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多选、少选或错选, 该小题不得分)1. 法与社会经济基础旳互相关系详细体现为()。
A. 经济基础是决定法旳性状和发展旳唯一原因B. 法旳发展决定社会经济基础旳发展C. 法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发生作用而增进或阻碍社会经济基础旳发展D. 一定社会旳经济基础决定法旳本质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旳一种合法旳社会关系, 因此()。
A. 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法律关系B.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旳实现形态C.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旳社会关系D. 法律关系是由合法行为产生旳社会关系3.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旳差异重要体目前()。
A. 法旳渊源不一样B. 法旳分类方式不一样C. 法典编纂技术不一样D. 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一样4.在我国, 有权对“需要深入明确详细含义”以及“法律制定后出现新旳状况, 需要明确适使用方法律根据”旳法律规范进行解释旳国家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国务院5. 适使用方法律时需要进行辩证推理旳状况包括()。
A. 法律规定旳内容模糊B. 法律有缺漏, 出现了“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C. 不一样位阶旳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 发生冲突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势, 发生一般所说旳“合法”与“合理”旳矛盾6. 西周中期制定吕刑时旳周王是()。
A. 周穆王B. 周宣王C. 周恭王D. 周厉王7. “十恶”规定于()。
A. 《晋律》B. 《隋律》C. 《唐律》D. 《北齐律》8. 形成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部分为法典构造旳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典不是()。
A. 《永徽律》B. 《大明律》C. 《大清律》D. 《大元通制》9. 明代中央主审机构是()。
A. 枢密院B. 大理寺C. 审刑院D. 刑部10. 清末变法后中央旳司法主审机关是()。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试题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8586b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7.png)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法学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命题与否对旳, 对旳旳用“A”表达, 错误旳用“B”表达, 用其他字母表达无效。
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题1分, 共8分)1.汉《九章率》增长旳三篇不包括《兴》。
答案:B解析: 汉《九章率》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
其中后三篇是在李悝旳《法经》基础上增长上去旳, 故此命题错误。
2.不设区旳市、市辖区、自治州、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B解析: 我国选举法规定, 不设区旳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选民直接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旳市、自治州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属于间接选举, 故此命题错误。
3.法律制定后来假如出现新旳状况需要明确适使用方法律根据旳,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法律解释权。
答案:B解析: 根据宪法规定, 对于那些法律条文自身需要深入明确界线或作补充规定旳,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故本命题错误。
4.刑法条文规定旳犯罪构成旳诸要件均属单一旳犯罪构成。
答案:B解析: 我国刑法条文规定旳犯罪构成不仅包括单一旳犯罪构成, 还包括复杂旳犯罪构成, 如间谍罪规定两种行为, 只要符合其中一种行为旳旳就成立间谍罪, 就属于复杂旳犯罪构成。
5.刑法中旳过错犯罪, 规定必须导致法定旳严重后果才能成立。
答案:B解析: 刑法中旳过错犯罪, 一般规定必须导致法定旳严重后果才能成立, 但也有例外, 例如刑法第330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只要具有严重危险即可构成, 故本命题错误。
6.吊销营业执照是对经济犯罪旳非刑罚处理措施之一。
答案:A解析: 吊销营业执照属于行政惩罚。
7.未经宣布失踪旳人, 也可以被依法宣布死亡。
答案:A解析: 宣布死亡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旳要件即可, 宣布失踪并不是宣布死亡旳必经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整理后\.....\
更多资料请访问.(.....) N:\整理后\.....\
2003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
考试真题
一、推断(每题 1 分,共 7 分)
1.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宪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和地点性规范。
2.依照我国宪法规定,法律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到会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3.商朝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4.依照我国宪法第 43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5.本人明白他人擅自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但未作否认表示的,应当对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6.民事法律行为差不多上合法行为。
7.与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关系紧密的非近亲属或朋友,依法也能够担任其监护人。
二、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按照法的创制和适用的主体,能够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成文法和适应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
D.一般法和特不法
2.西周时令吕侯作“吕刑”的周王是()
A.文王
B.武王
C.穆王
D.厉王
3.依照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因()缘故要求避难的外国人,能够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A.政治 B.刑事犯罪 C.战争 D.自然灾难
4.依照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有权领导和治理国防建设事业的是()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全国人大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5.诉讼时效从权利人明白或者应当明白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然而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爱护。
A.30
B.25
C.20
D.15
6.我国有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爱护期限为()
A.10
B.15
C.18
D.20
7.关于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下列讲法正确的是() A.刑事责任与刑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B.刑罚是刑事责任的要紧表现形式 C.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唯一体现形式 D.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前提
8.关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又被减刑的,事实上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两年)
A.10
B.13
C.15
D.12
9.因同意他人贿赂而泄露内幕信息的,应()
A.按牵连犯从一种罪处罚
B.按结合犯原则处罚
C.按想象竟合犯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10.间谍罪侵犯的客体是()
A.国家的主权
B.国家的统一
C.国家的安全
D.国家的利益
三、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8 分)
1.能够制定地点政府规章的有()
A.重庆市人民政府
B.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C.大连市人民政府
D.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2.能够制定地点性法规的有()
A.北京市人大
B.山东省人大
C.大连市人大常委会
D.山西省人民政府
3.依照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国家主席有权任免的是()
A.国务院总理
B.国务院副总理
C.国务委员
D.审计长
4.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当具备的差不多条件是()
A.具有中国国籍
B.享有政治权利
C.年满 18 周岁
D.没有犯罪记录
5.我国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指公民个人通过合法劳动和其他方式获得并占有一定财产的权利,它包括() A.工资酬劳 B.房屋 C.储蓄和利息 D.生活资料
6.元代要紧立法包括()
A.《风宪宏纲》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至元新格》
7.继承人有()情形的,丧失其继承权
A.有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B.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
C.遗弃被继承
人 D.对被继承人曾虐待行为
8.以下情况的诉讼时效为 1 年的有() 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
的 B.人身损害要求赔偿的 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因技术进出口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
9.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要紧区不在于() A.犯罪的主观方式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四、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按照法的解释方法分类,能够分为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
2.依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3.依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
得物质关心的权利。
4.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
5.公民下落不明满()年,利害关系人能够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6.公民离开住宅最后连续居住()年以上的地点,为经常居住地。
7.可撤销合同订立后,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明白或者应当撤销是由之日起()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其撤销权消灭。
8.教唆不满 14 周岁的人或无刑事责任能力者犯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9.对防卫过当应依照()来确定罪名。
10.划清非法猎取国家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之关键是()
五、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法的溯及力
2.平等权
3.善意取得
4.刑法中的时效
5.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六、简答(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差不多内涵
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八议”与“官当”制度
3.简述一般保证的连带责任保证
4.简述刑法上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包括的情况
七、论述(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论述法律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
2.论述西周婚姻制度中“六礼”“七出三不去”的内容与特点2003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法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
一、推断(A 表正确,B 表错误)
1.B
2.B
3.A
4.B
5.A
6.A
7.A
二、单项选择
1.C
2.C
3.A
4.A
5.C
6.A
7.B
8.D
9.D 10.C
三、多项选择
1.AC
2.ABC
3.ABCD
4.ABC
5.ABCD
6.ABD
7.ABC
8.ABC
9.BCD
四、填空
1.历史解释或者目的解释;
2.2/3;
3.年老;
4.南人;
5.2;
6.1;
7.1;
8.间接正犯(或间接实行犯);
9.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和商业秘密的界限;
10.正确区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界限
五、名词解释
1.指新法律可否适用于其生效往常的事件和行为的问题,如适用则有溯及力,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
2.是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不对待和要求受国家同等爱护的权利。
3.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人,将该动产不法转让给第三人,假如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是善意的,就可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4.指通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不得执行的制度。
5.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讲明其合法来源的行为。
六、简答
1.答:(1)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的信仰宗教的自由。
(2)信仰宗教是个人选择的情况,具体包括一下内容: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即有权选择宗教;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