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雄黄的功效与作用雄黄可以治疗很多癌症

雄黄的功效与作用雄黄可以治疗很多癌症

雄黄的功效与作用雄黄可以治疗很多癌症雄黄是什么?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是一提到雄黄酒,很多人都熟悉,很多人都喝过,雄黄的作用很多,在临床应用中使用的很广泛,可以治疗的疾病种类很多,药用价值非常高,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雄黄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目录1、雄黄的简介2、雄黄的特性特征3、雄黄的功效4、雄黄的药理作用5、雄黄的作用6、雄黄的典籍论述7、雄黄的药用选方 8、雄黄的临床运用雄黄的简介雄黄,又叫做石黄、黄金石等,雄黄其实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

质软,性脆,通常为粒状,紧密状块,或者粉末,条痕呈浅桔红色。

雄黄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As2S3)、辉锑矿、辰砂共生,产于温泉沉积物和硫质火山喷气孔内沉积物的雄黄,则常与雌黄共生。

功能主治燥湿,祛风,杀虫,解毒。

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雄黄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甘肃、云南、四川、安徽、陕西、广西。

矿石简介雄黄是砷硫化物矿物之一,含As70.1%。

单斜晶系,单晶体呈细小的柱状、针状,但少见,通常为致密粒状或土状块体。

桔红色,条痕呈浅桔红色。

金刚光泽,断口为树脂光泽。

硬度1.5~2,密度3.5~3.6g/cm3。

性脆,熔点低。

用炭火加热,会冒出有大蒜臭味的白烟。

置于阳光下曝晒,会变为黄色的雌黄(As2S3)和砷华,不溶于水和盐酸,可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

雄黄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辉锑矿、辰砂共生,产于温泉沉积物和硫质火山喷气孔内沉积物的雄黄,常与雌黄共生。

桔红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雄黄晶体,显得艳丽、富贵,其柱状晶体长短参差,粗细相伴,多方向生长,势态奇特,再衬上白色方解石等共生矿物,绚丽多彩,构成整体自然美。

要注意雄黄晶体免受风化。

主要分布雄黄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甘肃、云南、四川、安徽、陕西、广西。

主产于湖南石门、慈利、津市、常德、浏阳、邵阳、洞口,贵州思南、铜仁、印江、沿河、惠水、三都、凤岚、余永、郎岱,湖北宜昌、长阳、五峰、鹤峰,甘肃武都、宕昌、玛曲、舟曲、徽县、临夏、敦煌。

雄黄的炮制与研究进展

雄黄的炮制与研究进展
法 : 取净药材 , 置容 器内 , 加适 量水共 研细 , 再加多 量水 , பைடு நூலகம்拌 , 出混悬液 , 倾 残渣再按 上法反 复操作多次 , 合并混悬 液, 静置 , 分取沉淀 , 晾干或 4 % 以下干燥 , 0 研散 。李 超英
周超凡 、 林育 华 记 载 了雄 黄的应用 如下 : 治疮 杀毒 要药 , 应用甚广。外用用 于痈 疽发 背 , 肉暗黑 , 疮肿 腐 疗 痛, 乳痈 , 缠腰火丹 , 臁疮 日久 , 偏头风 痛 , 马牙疳 ,牙 走
加液研磨至糊状的工 艺进行考察 。② 以水飞品 的回收率和
A 2 3含量为考察指标 , 《 s0 对 中国药典》 中“ 加多量水 , 法 再
搅拌 , 即上述项下加液研磨至糊 状后 , ” 再加 多量水搅 拌 的 加水 量及其机制进 行考察 。③将 上述研 磨成糊 状的雄 黄 ,
加多量水搅拌 制成混悬液 , 在不同停置时问取样品 , 在显微 镜下观察雄黄颗粒 晶型变化 。④水 飞法合 并混 悬液静置时
些 内容 , 还叙述 了雄黄在 临床上的应用。雄 黄具有很好 的临床 应用前景 , 希望这篇综述能够对雄黄 的研 究提供 些有利 的依
据。
关键词 : 黄 ; 制方法 ; 雄 炮 临床 应 用
中图 分 类 号 :2 12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6 1 ( 02)9— 0 8— 3 R9 . A 10 80 2 1 0 0 6 0
间考察。⑤水 飞法 干燥温度 考察 。综上 所述 , 初步 确定雄
又称 为“ 佟瑞” 认 为雄 黄苦 、 、 , , 大毒 , , 辛 重 温 有 止腐敛疮 、
燥 “ 日乌素” 消肿 、 粘 ” 协 、 杀“ 虫 。用于结喉 、 发症 、 创伤 、 梅毒 、 疥廨 、 脓疱疮 、 痘疹 、 咽喉肿瘤 、 蛇虫 咬伤等 。现代 医学研究 表 明 , 黄具 有抗 肿 瘤 作用 。雄 黄 的 应用 广 雄

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中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摘要:根据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

关键词:抗肿瘤;中药;作用;有效成分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毫无疑问,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根本原则。

临床治疗肿瘤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疗效快捷,确有根治效果,但往往有明显的损伤和毒副作用。

而中医一般采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三大治则,讲究辩证论治,虽然对局灶的缩小或消除效果缓慢,但能改善机体的整体条件,另外对西医三大疗法有减毒、增效、抗敏作用,对免疫、造血、心、肝、肺等有保护或促进作用。

1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而进行性的下降,特别是晚期带瘤患者机体的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受到显著抑制,这就构成了肿瘤发展过程中恶性因果转化链中的重要一环。

而且肿瘤的常规疗法往往损伤机体甚至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提高和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及放、化疗的效果。

中药的扶正疗法恰好弥补了该项不足。

总的来说,它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发挥效应性、调整性作用,从整体-细胞-基因等不同的水平,改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和影响其生长。

研究表明:中药可能通过激发、争强或恢复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肿瘤的免疫的效应机制(如Tc、K,NK、M中对肿瘤细胞毒性和相关的细胞因子等)来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

另外,中药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协调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的平衡及改造造血功能,增强机体全身免疫抗癌功能。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破坏肿瘤细胞微血管起到抑制和杀伤肿瘤作用。

2中药可诱导肿瘸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使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最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题,被其他细胞吞噬。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

主产于湖南、湖北、贵州。

采挖后,除去杂质。

本品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以色红、有光泽者为佳。

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有毒。

归肝、大肠经。

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

用法用量:去用量0.05~0.1克,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应水飞入药,切忌火煅;内服宜慎;不可长期、大量使用;孕妇禁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雄黄苦辛,辟邪解毒,更治蛇虺,喉风息肉。

三、临床应用1.痈肿疗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本品温燥有毒,外用或内服均能以毒攻毒而解毒杀虫疗疮。

治痈肿疗疮,可单用或入复方,且外用为主,如《千金要方》以本品为末外涂治痈疽肿毒;亦可与白矾同用,如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或配伍乳香、没药、麝香为丸,如醒消丸(《外科全生集》)。

《肘后方》用本品与黄连、松脂、发灰为末,猪脂为膏外涂,治疗疥癣。

用治蛇虫咬伤,轻者单用本品香油调涂患处;重者内外兼施,如《瑞竹堂经验方》以之与五灵脂共为细末,酒调灌服,并外敷。

2.虫积腹痛,惊痫,疟疾本品内服能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传统用治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但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约含砷75%、硫24.5%,还含有少量铝、铁、钙、镁、硅等元素。

2.药理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灭作用,提高浓度也能杀灭大肠杆菌;1%雄黄可抑制人型、牛型结核杆菌与耻垢分枝杆菌;其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雄黄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此外,本品可抗血吸虫及疟原虫。

3.不良反应雄黄因含砷而毒性较大。

砷是一种全身原浆毒物,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细胞代谢,引起血管、肝、肾、大脑、神经、胃肠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雄黄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炮制不当,雄黄煅烧后易生成毒性更大的三氧化砷;二是煎服剂量较大,或入丸散剂超剂量服用,或长期应用。

雄黄的研究进展

雄黄的研究进展

雄 黄 的研 究 进 展
刘 嵘 ,濮 德敏 ( 中科 技大学 同济 医学 院附属 同济 医 院 , 华 湖北 武 汉 40 3 ) 300
摘要: 综述了 雄黄的化学成分、 炮制工艺、 药代动力学、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及毒副反 , 应 并对雄黄的制剂工艺进行了 展望。 关键词 : 雄黄; 化学成分; 炮制工艺;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 图分 类号 :227 R 8 .6
文 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80 0 (0 7 0 -920 10 -85 20 )40 8 -2

雄 黄是 中 医内治外 用常 用药之 一 , 最早 收 载于 《 神农本 草 液中的蓄积量最高 。汪金华等 研究正 常大 鼠和脑缺血大 鼠在 经》 距 今已有几 千年 历史 。雄 黄又名 石黄 , , 其性 辛温 、 味苦 , 有 灌胃服用安宫牛黄丸 的实验结果 中显示 , 砷在 正常和脑 缺血 大鼠 毒 2 0 05年 版《 中国药典》 收载含雄黄的 中成药共 2 , 占药 的体 内分布未 见明显差异 , 6种 约 从而 推断 A 在 体 内未被 吸收 , ss 实 典成 方总数 的 4 6 I 。传统 医学认 为雄黄具 有解 毒 、 .% 1 ] 杀虫、 燥 验 中检 出 的 砷 可 能 来 自雄 黄 中少 量 的 可溶 性 砷 。 汪 宝 琪 等 测 湿、 祛痰 、 截疟等功能 。自2 0世纪 5 0年代 以来 , 国内医者将含雄 定了六神 丸和牛黄清心 丸中砷在 家兔体 内的药动学参数 , 现复 发 黄的复方制 剂或单方用于治疗血液 系统疾病 、 恶性淋 巴系统疾病 方 中的砷在体内吸收速 度快 , 消除速度 极慢 , 同时还 发现砷 的分 甚至实体瘤 , 取得 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 引起人们广泛 的关 注。本 布在心、 中的含量高于肝 、 肺 肾含量 。汤毅珊等 刮将安宫牛 黄丸 文 就雄 黄 的化 学 成 分 、 制 工 艺 、 理 作 用 机 制 、 床 应用 及 毒 副 及 复 方 中 的单 味药 与 雄 黄混 合 用 人 工 胃液 处 理 , 得 的 可 溶 性 砷 炮 药 临 测 作 用进 行 综 述 。 含量均 比单 味雄黄在人 工胃液 中的溶 出量低 。铁 步荣等 ¨ 对健 l 化 学 成 分 康志愿者服用牛黄解毒 片后尿砷浓 度检测 表明雄 黄经 肾脏 由尿 雄黄的主要 化学成分 是 A A 另 外还含 有少量 三 液排 出体外的量很少可能大部分 由粪便排 出。房圣 民等 。报道 ss 或 ss , 氧化二砷 ( sO ) A 及五氧化二 砷 ( sO ) A 。长 期 以来 , 于雄 黄 家兔经阴道连续 7d给药仅在肝 和脾脏中检测 到少量 的砷。C i 关 u 的主要成分的讨论一直没有 中断 ,00版《 国药典》 20 中 规定雄 黄 X等 研 究 发 现 砷 在 胆 汁 和 尿 中 的 排 泄 形 式 受 给 药 途 径 、 量 剂 的主 要 成 分 为 A 其 含 量 不 得少 于 9 % 。梁 国刚 等 认 为雄 和化学形态的影响 , 中 G H起重要 作用 。由于药 物进入 机体 sS , 0 其 S 黄 的 主要 成 分 是 A 只 有 在 5 0~80 : 才 分 解 成 A 后 , 变 化是 一 个 复 杂 的过 程 , 溶 性 雄 黄 在 含 有 大 量 酶 的 体 液 sS , 5 0% 时 sS 。 其 难 陈宪平等 利用电镜 &一能谱仪对雄黄进行 分析 , 扫描 电子显微 环境 中可 以溶 解 , 酶 催 化 下 进 行 氧 化 还 原 、 物 甲 基 化 等 生 物 在 生 镜观察发现 , 雄黄 为柱状晶体或不规则晶体 ; 能谱仪测定发现 , 雄 合 成 , 生 亚砷 酸 、 酸 、 基 胂 酸 、 甲 基 胂 酸 等 物 质 。 由 此 可 产 砷 甲 二 黄 中 的主 要 元 素 为 砷 和 硫 , 中 砷 与硫 的重 量 百 分 比为 12 :。 见 , 其 .7 1 体外可溶 的 A , sO 和难 溶的 A 进入 体 内后 , 可以进行 ss 都 2 炮 制 工 艺 生 物 转化 , 挥 其 药理 作用 。 发 由 于雄 黄 在 临 床 上 的 特殊 功 效 及 其 毒 性 反应 , 自古就 很 重 视 4 药 理 作 用 它的炮制 处理 , 仅古籍记载就有 十余种 。其 中 , 用历史较久 4 1 抗 肿 瘤作 用 使 . 的是 汉代 的干研 法和宋 代的水 飞法 。19 及 19 9 0年 9 5年 版药 4 1 1 雄黄诱 导肿瘤细胞凋亡 钟璐等 [.】郝红 缨等 应用 .. 22 , 01 典的炮制 方法为将雄黄粗品研成细粉或水飞 , 以保留某些可溶 雄黄作用 于 N 4细胞 , P 可 B 使 ML融合 蛋 白降解 , 快速调 变 P ML— 性成分。而 20 0 0年版药典 规定应将 可溶 性成分 全部除去 , 只剩 R R t A c融合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刘 延方等 。 A 处理 NM 玎 将 ss I 下不溶于水的 A 并且规定 了雄黄不得 显示游离砷 反应。但 细 胞 , 现 细 胞 内 C sae ss , 发 aps 一3酶 活 性 增 加 , 变 型 p3蛋 白表 达 突 5 大量的研 究表 明, sO 在治疗 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时 可有效 下降。csae的活化级联形式是砷剂诱 导凋亡 的重要通路 。陈 A a s p 抑 制 肿瘤 细胞 的增 殖 , 提示 雄 黄 的 毒 性成 分 可 能是 它 的 有 效成 分 思 宇 等 研 究雄 黄 作 用 于 K 细胞 后 , a B x蛋 白表 达量 增 加 , 其 之一 ; 外 , 另 陆道 培 等 也 研 究 发 现 A 4同样 对 肿 瘤 细 胞 有 抑 凋 亡 机 制 可 能 与 Bx上 调 有 关 。经 雄 黄 作 用 后 的 耐 药 K A M ss a D 制作用 , 但难溶性 A ss 药理活 性的 发挥需要 一个更长 的过程 , 细 胞 , 胞 摄 取 D R的 量 增 加 , 而 增 加 了 D R 的 细 胞 毒 性 作 细 N 从 N 在解 决难 溶性雄 黄的生物 利用度 问题上 , 晓波等 采 用球磨 用 , 且 使 B l 王 并 c 一2和 P—g P显 著 下 调 J 。另 外 , sS A 22能 增 加 法制备纳米级雄黄粉体 , 发现纳米雄 黄与传统雄 黄比较 , 生物 利 K 及 K A M细胞膜 H P0蛋 白表 达 , D ST 且与时间及浓 度成正相 用度等方面具有 明显优势。宁凝等 采用溶 剂接力法制备雄 黄 关 , 而 影 响 细 胞 凋 亡 。 高 晓 东 等 用 雄 黄 作 用 H 从 L一6 / 0 纳米混悬 液有诱 导 H L一6 0和 K 6 52细 胞凋 亡和坏 死 的双重 作 A R细 胞 , 现 雄 黄 可 抑 制 H 6/ D D 发 L一 0 A R细 胞 生 长 , 转 其 耐 药 逆 用。詹 秀琴等 应用微 射流 法制备 超细微雄 黄颗粒与水 飞法 、 性 , 促进细胞凋亡 , 且与剂量 呈依 赖性 , 机理可 能与 P— g 其 P表 气流粉碎 制备 的雄黄颗粒从粉 体表征 、 药代动力学参 数 、 体内外 达下降有关。顾春红等 应用 基 因表达谱 芯 片研 究 , 推测 细胞 抑瘤 作用 等方 面进行 了比较 , 出微射流法制备 的超细微雄黄颗 骨架 和信号转导的改变可能参与 A 得 ss 促进 U 3 9 7细胞凋亡 的过 粒 优 于其 它两 种 方 法 。 程 。张晨等 将雄黄处理 R j细胞后 , ai 发现 细胞 形态 发生染 色 3 药 化 动 力 学 质凝 集 、 固 缩 和 核 碎 裂 ,C 检 测 此 细 胞 处 于 G / 期 阻 滞 。 核 FM 2M 雄 黄 为 砷类 矿 物 中 药 , 作 为微 量 元 素 存 在 于 正 常 人 体 内 。 砷 李静等 用 不同浓度雄黄作用 于 K 细胞 发现雄黄 可显著抑制 砷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四类 : 无机砷 、 有机砷小分子、 细胞 端 粒 酶 活 性 和 细 胞 增 殖 , 呈 剂 量 相 关 , 粒 酶 活 性 下 降 是 并 端 砷 的 有 机 化 合 物 、 砷 的 生 物 大 分 子 j 含 。程 增 江 等 对 雄 黄诱导 K 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Wia 大 鼠持续 5周 灌 胃不 同 剂 量 的 雄 黄 , 果 显 示 , 鼠 灌 服 sr t 结 大 4 12 促进肿瘤细胞成熟、 .. 分化 陈思宇等 研究发现 , 黄对 雄 雄黄后摄入 的砷几乎在所有组织器官中都有分布 。其中 , 血 砷在 N 4细胞有不完全的分化诱 导作用 。表 现为部分 细胞 出现 核 凹 B 陷、 核浆比例减少 , 酷似 中、 晚幼粒细胞 , 细胞不 向末端分化 。 但 收稿 日期 :0 60 —3 修 订 日期 :0 70 —0 2 0 -91 ; 20 -11 作 者简 介 : 刘 嵘 ( 96 ) 女 ( 族 ) 湖 南 涟 源 人 , 任 华 中科技 大学 附 4 1 3 抑制肿 瘤细胞核酸 的合 成、 削血管 内皮细胞 的生长及 17 一 , 汉 , 现 . . 抑 属同济 医院妇产科主治 医师, 博士 学位 , 主要从 事妇科疾病研 究工作. 直接杀瘤作用 周霭 祥等 用�

雄黄的功效和作用

雄黄的功效和作用

雄黄的功效和作用雄黄经过氧化便会变成As2O3,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砒霜, 是另外一味著名的毒性很高的矿物药, 其解毒杀虫的原理也在于此。

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并对细胞有腐蚀作用。

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痉、止痛作用;体内外均有杀虫作用。

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体结核杆菌、变形杆菌、绿脓球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肠道吸收后能引起吐、泻、眩晕甚至惊厥,慢性中毒能损害肝、肾的生理功能。

雄黄是一种胃毒剂,蛇对它反应非常敏感;但是加入酒精后的雄黄驱蛇更远,效力更大,原因是乙醇可以作为“稀薄剂”增强雄黄的挥发。

雄黄的临床运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

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 1/2丸,5-9岁每服 1/3丸,2-4岁每服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明显中断治疗6人。

治疗热带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雄黄中含有三硫化二砷,用以试治本病 1例,结果取得明显效果。

用量:每次4分,日服2次。

服后4天气促、咳嗽均减轻,肺部罗音消失,血检白细胞由18300/mm3降为8400/mm3,嗜伊红细胞由63%降为24%,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自觉症状消失出院。

治疗带状疱疹取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100ml混合。

每天搽敷2次。

如疼痛剧烈,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普鲁卡因20ml。

治疗125例,皆有效。

疗程平均为5.8天。

无副作用及后遗症。

另有用雄黄5g,冰片0.5g,酒精10Oml混合外搽患部,每日4-6次。

治疗10例,一般在搽药 1-2天后疼痛减轻,水泡萎缩,红肿逐渐消退,以后自行脱皮而愈。

治疗翼状胬肉取雄黄3分,生矾 1钱,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置阴凉处备用。

雄黄的功效分析

雄黄的功效分析

雄黄的功效分析作者:于跃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1期论文摘要:雄黄别名苏雄黄,鸡冠石,是一种单斜晶系硫化砷的矿石。

在中药方面,雄黄的功效与应用多用于解毒杀虫,可治疗蛇虫咬伤、湿疹疥癣等。

主题词:雄黄解毒杀虫治蛇伤中图分类号:R979.3雄黄别名苏雄黄,鸡冠石,是一种单斜晶系硫化砷的矿石。

在中药方面,雄黄的功效与应用多用于解毒杀虫,可治疗蛇虫咬伤、湿疹疥癣等,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

一、雄黄的性状鉴别雄黄别名苏雄黄,鸡冠石,是一种单斜晶系硫化砷的矿石。

在中药方面,雄黄的功效与应用多用于解毒杀虫,可治疗蛇虫咬伤、湿疹疥癣等,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

性状鉴别:雄黄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大小不一。

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块状者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以手触之被染成橙黄色。

体重,质松易碎,断面具树脂样光泽。

粉末条痕均不橙黄色,燃之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并生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味淡。

二、雄黄的功效性味归经:苦,辛,温;有小毒。

归肝,胃经。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

用于痈肿疮毒,疥癣,蛇伤,虫积腹痛,惊病,久疟等证。

用法用量:0.3-1克。

多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患处。

使用注意:内服宜慎,不可久服。

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孕妇禁用。

切忌火煅。

三、雄黄的应用:古人早已认识到雄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雄黄“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那时就认识到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

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提出:“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进一步认识到雄黄能解蛇虫之毒,且能燥湿祛痰。

雄黄温燥有毒,外用或内服均可以毒攻毒而解毒杀虫疗疮。

可治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目前,认为雄黄功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避邪民间有饮雄黄酒或将雄黄粉末装入香袋随身佩戴的习俗,以此来驱瘟避邪,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躲避蛇、蝎侵袭等。

2. 解毒雄黄辛散有毒,能“以毒攻毒”“以毒克毒”,被李时珍称为“治疮杀毒要药”。

雄黄临床外用举隅及药理作用

雄黄临床外用举隅及药理作用

雄黄临床外用举隅及药理作用雄黄为临床常用的有毒中药,特别是外用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其用药方法及药量得当时效果显著。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对雄黄的临床外用及现代药理作用加以总结,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标签:雄黄;外用;临床;药理雄黄来源于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2S2),含量大于90%。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开始收载,以后各版《中国药典》也都收载。

本品是我国常见矿物类中药,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临床上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1]。

临床上应用雄黄治证颇多,但因其有毒,多作外用。

现将雄黄的临床外用及药理作用总结如下,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

1 雄黄的临床外用1.1 治疗湿疹、疥癣取二味拔毒散2份、硫黄1份,研细合匀,每日取100 g加温开水2 500 ml,洗浴全身,洗后用香油调上药敷于指或趾缝等丘疹较多处,每日更换内衣,煮沸消毒,连用7 d而愈[2]。

1.2 治疗带状疱疹李军体等[3]用雄黄外敷治疗带状疱疹200例,雄黄30 g用75%酒精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带状疱疹患处,1次/d,治愈率为90%。

韦雄[4]先用杠板归100 g、金银花、火炭母、板蓝根各50 g,浓煎2次,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湿敷患处,每次30 min,每日1剂,后用雄黄10 g、生石膏30 g、冰片3 g,每日1剂,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早、晚2次,连用5 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7.5%。

1.3 治疗痈疖疔疽葱白在火上烧熟,熟透后取汁,调入二味拔毒散为糊状,贴敷患处,干则换之;雄黄90 g、麝香3 g,研末,取少许撒膏药上外贴。

1.4 治疗甲癣、足癣、甲沟炎用新鲜的凤仙花全草加入配好的二味拔毒散,捣烂成泥外敷患处,用布包好,每晚包8 h左右,连续用7 d为1个疗程。

1.5 治疗皮肤瘙痒新鲜青蒿叶揉搓柔软出汁之后,蘸二味拔毒散轻轻在患处表皮摩擦[5]。

雄黄、水银、砒霜的的毒性研究

雄黄、水银、砒霜的的毒性研究

雄黄的毒性研究雄黄(主要成分为As2S2或As4S4)作为我国一种重统中药。

现代药理学证明雄黄具有抗肿瘤、镇痉、止痛杀虫和抗菌等功效。

尤其是近年来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实体瘤出的良好治疗效果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中医认为雄黄有毒,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因此雄黄受到药监部门的严格控制。

正确的利用雄黄其有效作用而降低或避免毒性是关键。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迄今对雄黄的相对安全剂量及其用药时间尚不清楚,临床上由于不合理的使用雄黄或含雄黄中成药而导致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正确使用雄黄,人们对雄黄开展毒性研究。

1 雄黄的毒理学研究1. 1 雄黄的急性毒性岳旺等[4]曾最早对常德产雄黄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3. 207 g·kg - 1, ig 给予雄黄后小鼠可立即死亡,并出现肝、肺充血。

后来康永等[5]和仝燕等[6]对湖南石门产雄的研究结果却表明,雄黄并无明显的急性毒性,LD50 >10 g·kg - 1。

上述研究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原因可能为产地不同雄黄毒性成分的含量不同所致。

目前,炮制是控制雄黄毒性的主要手段,为考察炮制对雄黄急性毒性的影响,李信民等[7]以ICR小鼠为对象, ig 给予小鼠炮制雄黄混悬液,测得其LD50为( 19. 3 ± 1. 1) g·kg - 1 ,95% 可信区间为( 18. 3 ~ 20. 4)g·kg - 1。

张伟等[8]则分别对天然雄黄和精制雄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Bliss 法计算, ig 给予小鼠天然雄黄混悬液,剂量为( 3. 21 ± 0. 76) g·kg - 1 ,而ig 给予小鼠精制雄黄混悬液,LD50为25 g·kg - 1 ,且7 d 内小鼠饮食饮水正常,生长状况良好,外观和行为等均无异常表现,无一死亡,提示精制雄黄25 g·kg - 1 仍是安全的。

雄黄发挥药效的原理

雄黄发挥药效的原理

雄黄发挥药效的原理
雄黄是一种中药,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疏风散寒、解毒散瘀的功效。

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硫化二砷,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药效:
1. 抗菌作用:雄黄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尤其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真菌具有特别的抑制作用。

2. 抗炎作用:雄黄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3. 解毒作用:雄黄可以中和或减少一些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4. 刺激免疫系统:雄黄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

5. 抗肿瘤作用:雄黄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雄黄具有较高的毒性,且易于积蓄,长期使用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因此在使用雄黄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控制使用剂量和使用时
间。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和方法,是世界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药是祖国医学用来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人们发现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无论是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研究中药的浓厚兴趣,许多研究工作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各种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见表1。

1免疫增强作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临床观察表明,免疫功能活跃的肿瘤病人比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预后好;保持免疫记忆反应能力的病人比失去免疫记忆反应能力的病人预后好。

实验研究表明,某些中药能保护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如地黄多糖可提高S180荷瘤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可较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也能部分阻碍瘤株对脾脏NK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相对改善荷瘤小鼠由于肿瘤而引起的IL-2分泌能力下降,显著提高CTL细胞活力,从而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1)。

杨传标(2)等报道中药健脾康复汤(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卷柏、仙鹤草等)治疗大肠癌脾虚证,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治疗后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活性明显增强,同时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此外,中药人参、黄芪、白术等都具有很好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细胞恶变是增殖和分化两者平衡的失调,从细胞增殖角度说恶性肿瘤的增殖是失去控制的,从分化方面讲恶性肿瘤细胞是丧失分化或分化异常的细胞。

诱导恶性肿瘤分化,抑制其增殖是肿瘤现代研究的重要领域,西药中维甲酸等诱导分化剂,因有严重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而许多中药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且无副作用。

如丹参酮ⅡA可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向终末细胞分化,并使细胞生长明显抑制,丹参酮还对人宫颈癌细胞株K562具有良好的诱导分化作用,其效果与维甲酸相仿(3)。

雄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雄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雄黄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成分为As2S2或As4S4并夹杂少量As2O3和其他重金属盐。

中医认为雄黄辛温有毒,归心、肝、胃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化瘀消积等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疗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和疟疾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具有抗肿瘤作用。

目前有关雄黄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文献越来越多。

本文就雄黄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临床应用大量文献报道了雄黄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研究,临床实践显示,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缓解率较高,且具有不良反应少、无骨髓抑制和交叉耐药性、不易并发DIC等优点。

张国珍等[1]用其喷涂治疗早期子宫颈癌2例,均获痊愈。

对71例宫颈核异质患者逆转治疗,逆转为巴氏1级者11例,逆转为巴氏2级者60例,总逆转率为100%。

将雄黄与轻粉、冰片、硼砂相配治疗13例皮肤癌患者,总有效率达76.9%。

近几年,临床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肺、纵隔等部位的肿瘤,取得了一定疗效。

陆道培[2]以高纯度的As4S4治疗110例14岁以上的AP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100%,且As4S4的纯度越高,药物的不良反应越小。

其后他又总结了经维甲酸(ATRA)治疗CR后以巩固维持治疗的103例APL患者疗效,1~6年无病生存率为96.7%~87.4%,表明单用As4S4可以巩固维持治疗APL患者。

此外,雄黄还能有效治疗ATRA耐药的APL患者,并改善出血倾向[3],为A-TRA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找到了新的治疗手段。

王梦昌等[4]在原用羟基脲(HU)的基础上,使用雄黄3.0~3.75g/d,分次服用,治疗CML7例,结果7例中CR6例,部分缓解(PR)1例,并证明雄黄对初发及耐药病例均有效。

他们也使用雄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在联合化疗基础上加用雄黄1.0~1.25g/d,8例MM中91d内获得CR5例,未缓解(NR)3例,CR率达62%,所需时间30~91d。

雄黄治癌症的实例

雄黄治癌症的实例

雄黄治癌症的实例
目前尚未有科学研究证明雄黄可以直接治疗癌症。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

它主要由矿砂雄黄制成,具有一定的毒性。

然而,有一些研究表明,雄黄中具有一些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如硫化汞和雄黄甙。

这些成分可能对某些癌细胞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潜力。

但这些研究大多仍处于体外或动物实验阶段,对于人类的临床应用尚需更多的研究。

此外,雄黄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或超过剂量,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不建议将雄黄作为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或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

医生通常会推荐经过临床研究和证实的标准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癌症,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获得科学、有效的治疗建议。

雄黄为主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雄黄为主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雄黄为主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刘学永;杨淑莲;王剑鹏;袁雪梅;李青;徐文江;贾学军;霍艳芃;邸海侠;乔子剑【摘要】目的:观察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

方法将60例MDS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予雄黄1 g,日2次口服,服药3周,停1周,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扶正祛邪中药,对照组30例予小剂量CAG方案化疗。

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骨髓中原始细胞及病态造血比率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升高(P<0.05),但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骨髓粒、红、巨系病态造血及原始细胞比率均降低(P <0.05),但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MDS有较好临床效果。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main adverse reaction of realgar as main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 for strengthening the right and expelling the evil on middle or high -risk myelodyplastic syndrome ( MDS) .Methods 60 M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realgar, 1g, twice a day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 for strengthening the right and expelling the evil for three weeks .Stop one week , one month is a course of treatment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w -dose CAG chemotherapy for three month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93.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73.3%, P<0.05).WBC, Hb and PLT aftertreatment was increased in two groups (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Bone marrow grain, red, giant dysplasia and primitive cell ratio after treatment was decreased in two groups (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Realgar as main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 for strengthening the right and expelling the evil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on middle or high -risk myelodyplastic syndrome.【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75-177,183)【关键词】雄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药疗法【作者】刘学永;杨淑莲;王剑鹏;袁雪梅;李青;徐文江;贾学军;霍艳芃;邸海侠;乔子剑【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三病区,河北廊坊 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305.3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骨髓髓系细胞(红系细胞、粒单系细胞、巨核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发育异常可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中药雄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介绍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与进展,包括治疗研究、作用机理、不良反应及其新剂型—纳米雄黄的研发等,并对雄黄抗癌作用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雄黄;肿瘤;治疗;机制;纳米雄黄中药雄黄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其主要成分为As2S 2 和As4S4,并夹杂少量As2O3和其他重金属盐。

传统医学认为雄黄具有解毒、燥湿、祛痰、截疟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许多学者将含雄黄的复方制剂或单味雄黄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及部分实体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白血病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及纳米药物新剂型也在深人研究之中。

现将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综述。

1 治疗研究1.1 抗血液系统肿瘤大量文献报道了中药雄黄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研究,临床实践显示,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缓解率较高,且具有毒不良反应少、无骨髓抑制和交叉耐药性、不易并发DIC 等优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人用雄黄治疗一位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周蔼祥等人利用雄黄复方制青黄散治疗CML,有效率达86%。

黄世林[1]用自制的复方黄戴片治疗APL 60例,60 d内完全缓解(CR)59例(98.3%),部分缓解(PR) 1例,与砒霜相比,毒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陆道培院士[2]以高纯度的As4S4治疗110例14岁以上的APL患者,CR率为100%,且As4S4的纯度越高,药物的不良反应越小。

其后他又总结了经维甲酸(ATRA)治疗CR 后以As4S4巩固维持治疗的103例APL患者疗效,1~6年无病生存率为96.7%~87.4%,表明单用As4S4可以巩固维持治疗APL患者。

此外,雄黄还能有效治疗ATRA耐药的APL患者,并改善出血倾向[3],为ATRA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找到了新的治疗手段。

抗肿瘤新药雄黄注射剂的研制

抗肿瘤新药雄黄注射剂的研制

且重 量 轻 、 钢 量 少 , 时 , 合 梁 还 减 少 了受 拉 区混 凝 ・ 社会和 经济 意义 。 用 同 组

一一 一~ 一一 一
土高度 ,增大了梁的跨度。


技 术成熟程度 :目前该项 目已基本完成 了活性产物 的提取
应 用 范 围及 市 场 预 测 :钢 一混 凝 土 组 合 结 构 是 一 种 ・ 分离工艺 、 内外药理活 性 、 性及 毒理的研究 , 申请 四项 国 体 毒 已 高技术含量 、 高效率 、 符合我 国可持续 发展 战略的居住建 ・ 家 发 明专 利 。
也给患者带来福音 , 延长 了其 寿命。然而 目 技术特点 、 技术指标及先进性: 该结构 中的密置 复合 ・ 良好 的抗肿 瘤效果 , 价格 昂 连续螺旋箍筋约 束的高强混凝 土 ,其 受力形式类似钢 管 ・ 前使用 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采 用高纯度 的化学药 品而制 ,
难 采 对 混凝 土 。 加 了柱 的 强度 与 延 性 , 以 解 决 一 般 混 凝 土柱 ・ 贵 , 以 普及 。本 开 发 项 目 , 用 特 有 的海 洋微 生 物 资 源 , 中 增 可 进 并 的 轴 压 比 限 值 及 柱 截 面 过 大 的 问题 ,也 可 以 解 决 短 柱 脆 ・ 国具 有 丰 富 的 矿 产 资 源 的雄 黄 , 行 开 发 利 用 , 用 创 新 的生 物 具 性破 坏 问题 ; 接 圆孑 蜂 窝 钢 梁 不 但 刚度 和承 载 力 大 , ・ 技 术 研 发 具 有 我 国独 立 知 识 产 权 的雄 黄 注 射 液 , 有 极其 重 要 的 焊 L 而
维普资讯
I Fo N
轻型节能钢 一混凝土组合结构
项 目提 供单 位 :华侨大学 土木 工程学院 。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1]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1]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白英碱 对S180、Walker癌 龙葵碱 肉瘤的抑制作用
应用 肺癌等
紫草素
对S180、绒癌有抑 膀胱癌、肺癌、
制作用
妇科癌
Ⅰ-15
八月札 木通甙
Ⅰ-16
柘木
黄酮类 生物碱
对S180、S37有抑 制
对艾氏腹水癌U14 体外食管癌细胞 株有细胞毒作用
多种肿瘤 消化道癌
二、活血化瘀类药
抑制
Ⅰ-8 多凌 萜类、皂甙、 对S180、S37、 食管、贲门 草 冬凌草素 U14、Walke有抑 癌、肺癌 制作用
附表Ⅰ 清热解毒类药
编号 药名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
Ⅰ-9 长春花 长春新碱 对小鼠白血病、艾氏腹 治疗白血病、
长春花碱
水癌L3H自发性乳癌有 效
多种肿瘤的合 并用药
Ⅰ-10 喜树
Ⅲ -4
天南星
皂甙、氨息香 酸β-谷甾酸
对S180有抑制作用
食管贲门癌
附表Ⅲ 化痰散结类药
编号 药名
Ⅲ -5
山慈 姑
Ⅲ -6
夏枯 草
Ⅲ -7 牡蛎
Ⅲ -8
猫爪 草
主要成分
秋水仙碱
皂甙 Ca、P、S、 Mg、Al、Fe
元素 氨基酸
药理作用 对S180、Walker 癌肉瘤有抑制 对S180、U14有
(一、)莪术
(3)莪术醇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抑制率可 达77.13%。
(4)莪术双酮对小鼠肉瘤、小鼠宫颈癌、 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使之变性坏死。
(5)莪术总油对ECA、S180、ARS三种腹水 型瘤及S37、S180两种实体瘤均有明显实验 治疗效果。

雄黄1

雄黄1
3.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以雄黄、青黛按1:9比例装胶囊内 服,可使本病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4.治疗晚期胃癌:
以抑癌散(雄黄、白术、半夏等) 伴202服0/2/18蛋白吸附斑蟊素,可使存活时间延2长。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鼠瘘:
《本经》曰本药主“鼠瘘”。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其有抗结核杆菌作用。据报 道,用本品配伍明矾、枯矾等外用可治疗 淋巴结核(江苏中医杂志,1965(5):37); 配伍硫黄、牛胆汁为丸内服可治疗肺结核
(矿物药浅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5)。
2020/2/18
1
2.抗肿瘤:
雄黄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 制细胞DNA合成,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 能等多种因素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应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研究纳米雄黄的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肝肺

应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研究纳米雄黄的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肝肺
d i s u l f i d e o r a r s e n i c t e t r a s u l i f d e ) , 自身难 溶于水 ,临
亡过 程 的关键基 因而诱 导耐药性 白血病 细胞凋亡 , 特
别 是对肿 瘤干 细胞 ( c a n c e r s t e m c e l l s , C S C 1 和 白血病
小 鼠的尾静 脉 注射 B1 6 一 l u c细胞 制作 小鼠 黑 色素瘤 肺 转移瘤 模型 , 每 日4 mg / k g和 8 mg / k g纳米雄
黄灌 胃2 4 d , 阳性对照组隔 日 腹腔注射顺铂( D D P ) 2 m g / k g ,阴性对照组灌 胃生理盐水 0 . 0 2 L / k g 。小 动物活体成像 系统动态观察肿瘤细胞转移情况。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取 出肺和肝 ,置活体成像 系 统 下直接 成像 ,并 肉眼观 察肺 和肝表 面转 移瘤 结节形 成 : 另对 肺 、肝肿 瘤组 织作 H E染 色,光镜 下 观 察组 织 形 态变化 。结 果 活体成 像显 示纳 米雄 黄可 显著抑 制 小 鼠黑 色素瘤 细胞在 肺和 肝 中的转 移( P < 0 . 0 5 ) ,解剖 肉眼可见肝 、肺表面转移灶显著减少或 消失,病理学检查显示纳米雄黄治疗组 小 鼠的肺 脏 内转 移瘤 结节 小 、数 量较 少 ,大 多数 瘤结 节 中央呈 坏死液化 改变 ,肝 脏 内未见到 转移 瘤结节。结论 纳米雄黄可有效抑制小鼠恶性黑 色素瘤 B 1 6 . 1 u c 细胞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能力。 【 关键词 ] 纳米雄 黄 ; 小 鼠恶性 黑 色素瘤 ; 活体 成像技 术
Oc t . 2 0 1 5 , 3 5 ( 5 )
实验动物与 比较医学 L a b o r a t o r y An i ma l a n d C o mp a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中医杂志2010 年8 月第29 卷第8 期雄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张春敏1,孟双荣2,齐元富3·579·(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年级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355;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12)[摘要]综述了雄黄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及其抗肿瘤机制,认为雄黄具有抗肿瘤作用;并认为应用纳米技术,可使雄黄在抗肿瘤方面有望开展大规模实验和临床研究,使雄黄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29 篇。

[关键词]雄黄;肿瘤;综述[中图分类号]R25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358X(2010)08-0579-03中药雄黄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成分为As2S2 或As4S4 并夹杂少量As2O3 和其他重金属盐。

中医认为雄黄辛温有毒,归心、肝、胃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化瘀消积等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疗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和疟疾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具有抗肿瘤作用。

目前有关雄黄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文献越来越多。

本文就雄黄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临床应用大量文献报道了雄黄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研究,临床实践显示,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 P 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M L)等缓解率较高,且具有不良反应少、无骨髓抑制和交叉耐药性、不易并发DIC 等优点。

张国珍等[1]用其喷涂治疗早期子宫颈癌2 例,均获痊愈。

对71 例宫颈核异质患者逆转治疗,逆转为巴氏1 级者11 例,逆转为巴氏2 级者60 例,总逆转率为100%。

将雄黄与轻粉、冰片、硼砂相配治疗13 例皮肤癌患者,总有效率达76.9%。

近几年,临床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肺、纵隔等部位的肿瘤,取得了一定疗效。

陆道培[2]以高纯度的As4S4 治疗110 例14 岁以上的APL 患者,完全缓解(C R)率为100%,且As4S4 的纯度越高,药物的不良反应越小。

其后他又总结了经维甲酸(AT R A)治疗CR 后以巩固维持治疗的103 例APL 患者疗效,1~6年无病生存率为96.7%~87.4%,表明单用As4S4 可以巩固维持治疗APL 患者。

此外,雄黄还能有效治疗ATRA 耐药的APL 患者,并改善出血倾向[3],为A- TRA 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找到了新的治疗手段。

王梦昌等[4]在原用羟基脲(HU)的基础上,使用雄黄3.0~3.75 g/d,分次服用,治疗CML7 例,结果7 例中CR6 例,部分缓解(P R)1例,并证明雄黄对初发及耐药病例均有效。

他们也使用雄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收稿日期]2010-02-23(MM),在联合化疗基础上加用雄黄1.0~1.25 g/d,8例MM 中91 d 内获得CR 5 例,未缓解(N R)3例,CR 率达62%,所需时间30~91 d。

高学熙等[5]用雄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 DS)10例,剂量为3 g/d,C R率60%,总有效率71.4%。

大量文献表明适当的应用雄黄,虽然剂量比药典中的限定量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200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雄黄内服用量为0.05~0.1 g/d),也未见明显中毒反应,雄黄的合理内服用量,应该远在药典的限定额之上。

2抗肿瘤机制研究2.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黄晓军等[6]研究发现,砷不仅能降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融合蛋白,而且还能诱导白血病细胞株体外产生凋亡。

陈文雪等[7]发现雄黄能诱导荷瘤裸小鼠的肿瘤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凋亡率的上升,细胞增殖(P I)指数下降,表明细胞的DNA 合成被抑制,细胞被阻滞在G0/G1 期,而S 和G2/M 期的细胞减少,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雄黄可能还通过下调STAT 蛋白而干扰J AK-STAT途径,减弱甚至阻断B cr-A bl恶性信号的转导,或在mRNA 水平上增加细胞膜HSP70 蛋白的表达,或激活ca s pa s e-3信号转导途径而促进细胞凋亡[8-10]。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雄黄作用于NB4 细胞前后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现P SM C2、P SM D1、ABC50、P NAS-2基因和周期素G2 在雄黄诱导NB4 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11-12]。

在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 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中发现,细胞骨架和细胞信号转导的改变可能参与雄黄促进U937 细胞凋亡的过程[13]。

戴锡孟等[14]研究发现,六神丸(主要成分为雄黄)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与C-myc、bcl-2和bax 都有关,其可能机制是六神丸降低C-myc活性,使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提高,同时使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下降,并升高促凋亡基因ba x,使bcl-2/ba x比例下·580·山东中医杂志2010 年8 月第29 卷第8 期降,最终引起细胞凋亡。

在雄黄诱导Raji 细胞及K562 细胞凋亡的实验中也显示bcl-2的表达下降,bax 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表明下调bcl-2蛋白和(或)上调bax 蛋白的表达是雄黄诱导瘤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刘京生等[15]报道,雄黄可以通过诱导荷瘤小鼠的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DNA 的合成,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发挥抗肿瘤作用。

杜可军等[16]报道,三氧化二砷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产生细胞凋亡,对白血病细胞膜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抑制DNA、RN A 合成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对人体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M e g-01 在细胞整体水平、DNA 合成抑制以及克隆增殖能力方面均有一定作用,还能快速调变P M L/P M L、RA R 蛋白表达,对NB4 细胞具有诱导凋亡和不完全分化双重作用。

李静等[17-18]研究表明,雄黄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使肿瘤细胞凋亡。

他们将0.3 mg/L 雄黄及1.5~3.0 mg/L 雄黄分别作用于K562 和HL-60 细胞时,端粒酶活性受抑程度与细胞凋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

2.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詹秀琴等[19]测定小鼠口服不同粒径雄黄后的血药浓度,发现给药1.5 h 后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并将3 种不同粒径的雄黄灌胃给药,采用血清药理学研究含药血清对SMM C7721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对SMMC7721 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粒径越小作用越明显,说明随着粒度的降低,血清中雄黄的浓度升高,机体对雄黄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而且血清灭活可以消除或部分消除药效。

王娟锐等[20]通过荷瘤小鼠含药血清及健康大鼠含药灭活血清来观察雄黄对Ec9706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纯化雄黄各剂量的荷瘤小鼠血清及健康大鼠灭活含药血清均能抑制Ec9706 细胞的生长,48 h 的抑制作用最明显,72 h 抑制率有所下降,分析可能与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药效降低有关,提示可能需要继续给药来维持有效作用;另外与荷瘤小鼠含药血清相比,健康大鼠含药灭活血清的抑制率有所降低,可见血清灭活会降低药效。

庞琦、王汉斌等[21]采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研究雄黄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雄黄对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9 L 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4h、12 h 和24 h 的抑制率分别为40%、78%和99%。

采用大鼠皮下接种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动物模型,用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肿瘤,观察雄黄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实验显示,局部用药3 周后,75%的大鼠肿瘤消失,3个月内的复发率为8.3%。

说明雄黄在体内外对胶质瘤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2.3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有人以NB4 细胞为体外模型,通过NBT 还原实验反映细胞分化能力,并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33 表达的改变,雄黄作用后细胞同时出现凋亡和分化相关的形态改变,超微结构发现凋亡小体,同时部分细胞内出现分化颗粒,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表面抗原APO2.7 表达上调,CD11b表达增加,CD33表达减小,其调变程度弱于AT RA,因此雄黄对NB4 白血病细胞同时具有诱导凋亡和促进分化的双重作用[22]。

2.4抗肿瘤血管生成陈文雪等[7]将雄黄作用于荷人卵巢癌移植瘤裸鼠中,发现雄黄作用于卵巢癌细胞可使卵巢癌细胞VEGF 表达下调,因此雄黄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获得。

3纳米雄黄的研究纳米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并已逐步应用于医药领域,从而诞生了纳米中药这一新概念,为中药的现代化开辟了新途径。

研究表明,传统中药纳米化后,其药效大大提高,等效剂量大大降低,在抗肿瘤研究中显示了充分的优越性。

雄黄难溶于水,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为了增效减毒,徐凌云等[23]采用球磨法制备纳米级雄黄粉。

以小鼠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小鼠肝癌H22 等动物移植瘤模型为对象,研究纳米雄黄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并与原料雄黄进行比较,同时考察纳米级雄黄粉与原料雄黄粉在艾氏腹水癌实体型移植瘤小鼠组织及肿瘤中砷浓度的差别。

结果表明,体内实验中,纳米雄黄在25mg~100 mg/kg 剂量范围内的抑瘤效果以50 mg/kg 剂量组最好。

而原料雄黄在相同剂量范围内,其抑瘤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强。

纳米雄黄50 mg/kg 剂量组的作用即达到原料雄黄100 mg/kg 剂量组的效果。

研究显示雄黄处于纳米状态时,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有所增强,降低用药剂量可获得与普通雄黄同样的药效。

研究进一步比较纳米级雄黄粉与原物雄黄粉在荷瘤动物体内的砷分布情况。

结果纳米雄黄的肝、脾和肿瘤中砷浓度均高于同剂量原料雄黄,表明纳米雄黄在分布上可能存在一定趋肿瘤和肝、脾的靶向性。

将其纳米化,可以提高雄黄的生物利用度,增强作用的靶向性。

王晓波等[24-25]采用物理法(机械研磨法)制备出纳米级雄黄粉体(200 nm 左右),并进行家兔药动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纳米雄黄的吸收与传统雄黄相比,纳米雄黄在达峰时间、峰浓度、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药代动力学发生显著的变化,吸收相增大而消除相山东中医杂志2010 年8 月第29 卷第8 期·581·减小。

詹秀琴等[19]研究发现,随着雄黄粒径的下降,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了变化,最大峰浓度上升,曲线下面积加大,生物利用度提高,含药血清对肝癌SMM C-7721 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也加大,提示降低雄黄粒度可减少用药量、提高生物利用度。

不同粒径的雄黄对肿瘤细胞S180、上皮细胞ECV304 等的细胞毒性和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明显的尺寸效应,纳米颗粒表现出尤为突出的生物效应,普通大颗粒剂型的雄黄对ECV304 细胞基本上不起作用,而100 nm 与150 nm 的雄黄有明显的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26],对S180 肿瘤细胞毒杀作用的强弱次序是粒径100 nm 样品≈200 nm 样品>500 nm 样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