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练习中图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习题精选第十一篇

2019-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习题精选第十一篇

2019-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海陆变迁习题精选第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印度尼西亚C、泰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红海从裂谷到海洋是因为哪两个板块张裂而成(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对于世界各大洲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B、北美洲地势东部最高、西部最低C、欧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D、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A、黑海B、里海C、咸海D、死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层是整体一块B、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C、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20°E,70°S)B、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C、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D、因板块的运动,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中各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述,不正确的是( )A、岛屿B、海峡C、半岛D、大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 )A、30%B、50%C、70%D、60%【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①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形成( )A、裂谷B、岛弧C、海沟D、海岸山脉【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中海的缩小和珠穆朗玛峰的抬升都是板块张裂形成的B、是板块的运动造成了大陆的漂移C、全球共分为七大板块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内部【答案】:【解析】:第13题【综合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海陆变迁》练习题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海陆变迁》练习题

1.3 海陆变迁一、单选题1.小玉在电视中看到关于一个国家的介绍:“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岛国,多火山和地震,国花是樱花…”.据此.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 处于板块交界地带B. 处于板块的内部C. 位于亚欧大陆东侧D. 四面被海洋环绕2.2008年5月12日,我国的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一大地震发生在()A.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C.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3.在地理课堂上,小明知道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可以用来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学说是()A. 大陆漂移学说B. 板块构造学说C. 海底扩张学说D. 风成说4.下列不属于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A. 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着热带雨林B. 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C. 大西洋东、西沿岸动物的相同性D. 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的存在5.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A. 台湾海峡的形成B. 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C.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D. 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6.下面四个小图中表示当今海陆分布的是A. B.C. D.7.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A. 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欧亚板块D. 非洲板块8.据测量,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根据板块运动论的观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 板块的张裂B. 板块的挤压C. 板块的碰撞D. 地壳的凹陷9.20世纪初,下列哪位科学家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A. 麦哲伦B. 魏格纳C. 哥伦布D. 哥白尼10.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是()A. 阿尔卑斯山B. 安第斯山脉C. 大西洋D. 喜马拉雅山11.如图三幅图是表示地球演变过程中海陆分布的变化情况,根据大陆漂移的假说,由早到晚的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脉主要形成于()A. 印度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C. 印度洋板块与南亚板块张裂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二、综合题13.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是______板块,乙是______板块,丙是______板块.(2)C是______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将会不断______(缩小或扩大).(3)D是______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将会不断______(缩小或扩大).14.读图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上《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0年中图版地理八上《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中图版地理八上《海陆变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能够解释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有煤层的原理是()A.地质力学B.板块构造学说C.大陆漂移说D.海底扩张学说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4.对于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的提出,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B.仅仅是一种假说,永远不会被人类证实C.是科学家在掌握大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提出的D.是根据一次偶然发现而提出的,缺乏科学依据5.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C.日本神户的人工岛D.地球绕太阳公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6.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极地地区发现煤田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海浪拍击海岸7.以下常见的避震减灾方式,你认为最不安全的是()A.在家中选择厕所、浴室等空间小,不易坍塌的地方避震B.在教室,尽可能躲在课桌下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时,要快速向山下跑D.避震躲藏时,应尽可能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体物品保护头部8.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②地中海将会消失;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9.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的形成无关的板块是()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10.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第1章第三节《海陆变迁》课堂练习(含答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第1章第三节《海陆变迁》课堂练习(含答案)

第1章第三节海陆变迁一、基础过关北京时间2018年1月23日17时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8级左右台震,2018年2月7日台湾花莲地区发生6.5级地震,2018年1月27日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2018年3月1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

读材料及下图,完成1-4小题。

1、对板块构造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B.地震与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C.板块交界地带都是相互挤压的D.板块的海洋与陆地是稳定不动的2、从材料中出现地震火山的地点均位于哪个地震带()A.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环美洲火山地震带D.地中海火山地震带3、台湾花莲发生的地震是哪两大板块的运动造成的()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4、图中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组成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洋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5、与安第斯山脉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6、读下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B.甲是非洲,乙是大西洋,丙是南美洲C.图示不是大陆漂移学说的一项科学依据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亚欧板块上2018年3月6日深夜台湾省花莲县发生6.5级强震,造成多栋大楼坍塌,造成17人遇难(其中9人为大陆游客),285人受伤,读图,完成小题。

7、图中甲山峰是()A.太白山B.玉山C.白头山D.玉女峰8、图中乙海域为()A.南海B.黄海C.琼州海峡D.台湾海峡9、台湾花莲地震是由于()A.火山喷发引起的B.板块挤压造成的C.板块张裂造成的D.岩层错位引起的10、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②地中海将会消失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11、印度洋板块的北侧是()A.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12、魏格纳是从哪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大陆漂移说的研究()A.亚洲与大洋洲 B非洲与南美洲C.南美洲与北美洲D.南美洲与南极洲13、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海陆变迁(第1课时)练习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海陆变迁(第1课时)练习 中图版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C.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2.科学家在天津市东部平原上发现了四道贝壳堤,且与现今海岸线基本平行。

该现象说明了天津的()A.历史沿革B.聚落演变C.海陆变迁D.人口迁移3.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海陆的变迁()A.人类活动B.刮风下雨C.地壳的运动D.海平面的升降4.下列能够作为海陆变迁的科学依据是()A.仙女麻姑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B.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在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C.赤道地区的高山上有冰川D.沿海地带的地势都很低5.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A.日月星辰的东长升西落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6.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运动④海平面的升降A. ①②B.②④C. ①③D.③④7.下面是科学家在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的一系列现象,请选出能证明海陆分布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现象( )A.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B. 智利发生8.9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C.印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D.南海内发现大量的珊瑚8.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A.水往低处流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C.太阳东升西落D.四季更替9.大陆漂移学说起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A.气候相似B.大陆轮廓相吻合C.地质构造相似D.古生物相似10. 图中信息在一家程度上说明了()A.两大洲可能曾经连在一起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游泳的能力11.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判断,大西洋的面积()A.不断扩大B.不断缩小C.保持不变D.时大时小二、综合题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海陆变迁 同步测试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海陆变迁 同步测试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海陆变迁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 东部和北部处于板块交界地带B. 东部和西南处于板块交界地带C. 我国陆地全部处于板块交界地带D. 我国陆地全部处于板块内部2.世界最大的大陆是()A. 非洲大陆B. 南美大陆C. 亚欧大陆D. 南极大陆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A. 扩大B. 缩小C. 有时扩大,有时缩小D. 不变4.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 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C. 日本神户的人工岛D. 地球绕太阳公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5.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苏门答腊岛B. 马达加斯加岛C. 古巴岛D. 格陵兰岛6.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是为了()A. 抗击台风B. 预防地震C. 经济适用D. 便于建筑高楼大厦7.如图三幅图是表示地球演变过程中海陆分布的变化情况,根据大陆漂移的假说,由早到晚的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六大板块之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 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大西洋板块D. 北冰洋板块(2)阿拉伯半岛位于什么板块?()A. 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D. 非洲板块(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红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B.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D. 太平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 位于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5)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9.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 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大西洋板块D. 北冰洋板块10.地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A. 大西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亚欧板块二、填空题11.一般来说,板块________,地壳比较稳定;板块________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八年级地理上册《1.2 海陆变迁》学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2 海陆变迁》学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2 海陆变迁》学案中图版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变迁【学习目标】1、理解地球表面海陆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

2、了解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学说,认识六大板块名称与范围,能够说出世界著名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激情投入,全员参与。

通过学习掌握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提高自救能力。

【学习重难点】了解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学说,认识六大板块名称与范围,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六大板块和火山地震的分布。

【使用说明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p4-11页,解决问题,独立认真完成学案,并标记学案的重点、疑点。

2、课上充分利用时间记忆学案基础,讨论时小组长组织好“一对一和集体”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3、展示完毕对学案要用红笔进行修正,补充。

当堂检测要按老师要求统一完成。

一、自学导航-----教材助读(一)沧海桑田的变化1,中国古人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变化,喻为沧海桑田。

2,海陆变迁的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1,地球表面并不是______________ 的,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______________的变化外,还有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提出的。

3,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的运动。

4,板快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快拼合而成,其板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5各大板快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正是板快的运动使得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相对位置不断地______________,6,板快内部比较______________,板快与板快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频繁。

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 海陆变迁(考试测试卷)

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 海陆变迁(考试测试卷)

第3课海陆变迁练习题一、选择题20.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B.大洋①是印度洋,大洋②是太平洋C.是苏伊士运河D.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2.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A.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C.日本冲之鸟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D.极地发现煤田3.如图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4.根据板块购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A.红海B.大西洋C.地中海D.印度洋5.下列地区属于火山地震带的是 :A.南极洲大陆B.南北美洲东海岸C.欧洲地中海沿岸D.亚洲北冰洋沿岸6.下列地形,主要有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岩层的褶皱B.河口三角洲C.蘑菇石D.沙丘7.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8.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A.扩大B.缩小C.不变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9.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A.海底森林死亡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10.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板块内部C.日本D.中国1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 。

A.日本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12.读图,回答(1)~(4)题.(1)图中字母代表太平洋板块的是()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板块形状固定不变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板块交界比较活跃二、读图综合题1.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2.2-6),完成下列要求:(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大板块。

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知识点练习四十九

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知识点练习四十九

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海陆变迁知识点练习四十九第1题【单选题】据图判断该图所示的半球是( )A、南半球B、东半球C、西半球D、北半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与半岛分别位于( )A、欧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C、南美洲,欧洲D、大洋洲,亚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A、大陆B、岛屿C、半岛D、群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运动④海平面升降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一登山爱好者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了鱼的化石,对此你的理解是( )A、这是该登山爱好者的炒作行为B、某位登山爱好者不小心丢落的C、这是外界的飞来之石D、这里曾经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证据,根据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张D、现代测量表明,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缩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三分之二是陆地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四分之一是海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地带,你认为地震、火山活动最剧烈的是( )A、亚欧大陆中部B、非洲东北部的山脉带C、环太平洋地带D、南北美洲的大陆东部【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如图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①形成峡谷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

中图版初二上册地理海陆变迁练习

中图版初二上册地理海陆变迁练习

中图版初二上册地理海陆变迁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A.2:3B.3:7C.1:4D.1:1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印度尼西亚D.英国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 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A.板块内部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壳比较活跃的断裂地带 D.板块交界的地带5.如图为海陆分布状况图,按时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c、d、a、bB.a、b、c、dC.d、c、b、a D.b、d、a、c6.意大利某地发生里氏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交界处7.以下地理事物的成因相同的是〔〕①东非大裂谷②乞力马扎罗山③大西洋④喜马拉雅山.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8.从地球仪或卫星图片上看,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A.人类与生物的分布B.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C.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D.山地和平原的分布9.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A.高原B.丘陵C.山地D.平原10.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A.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11.世界陆地和海洋的比例约为〔〕A.7:3B.6:4C.4:6D.3:712.喜马拉雅山是由以下哪两块板块挤压形成的?〔〕A.南美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B.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13.以下现象不属于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A.东非大裂谷的形成B.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C.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D.板块运动发生张裂时,地表会产生陷落现象14.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的结果 B.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的结果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的结果 D.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结果15.中国主要位于哪一板块上〔〕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二】填空题1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以下问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2〕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带。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第3节 海陆变迁 同步训练(无答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第3节 海陆变迁 同步训练(无答案)

第3节海陆变迁一、选择题1.“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A. 地形是静止不动的B. 地壳是不断变化的C. 农田不会变海洋D. 高山是永恒不变的2.世界上的海洋大多分布在(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南极周围D. 温带地区3.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原因是()A. 地球被云层所包围B. 地球被水汽所包围C.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广阔D. 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A. 板块内部B. 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 板块交界的地带D. 岩层褶皱、断裂地带5.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日本位于()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D. 亚欧板块与大洋洲板块的交界处6.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观点是()A.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印度洋属于大洋板块B.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C. 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D. 世界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7.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实例是()。

A. 非洲和南美洲两岸的古老地层B. 非洲和南美洲两岸的山脉C. 亚洲和大洋洲的动物D. 世界各地都有飞鸟8.如图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A. B. C. D.9.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A. 71%B. 29%C. 50%D. 100%10.有人说地球实际上是个“水球”,以下依据正确的是()A. 粗略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 人类有史以来都居住在陆地上C. 粗略地说,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D. 地球上海陆面积比是5.1:4..911.日本处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A.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12.世界最主要火山地震带位于()A. 太平洋沿岸B. 大西洋沿岸C. 印度洋沿岸D. 北冰洋沿岸13.与图中资料对应的地理学习内容是( )A. 气候分布B. 板块构造C. 海陆分布D. 地图绘制14.有关地震、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时每个人应立即向屋外冲B. 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C. 目前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D. 火山是因为板块挤压变形隆起形成的15.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长水道是()A. 海B. 海沟C. 海峡D. 海湾16.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C.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D. 全球海陆分布为三分海洋,七分陆地17.下列造成海陆变化的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的是()A. 地质作用B. 地壳变动C. 填海造陆D. 海平面升降二、综合题18.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题目要求:(1)我国位于面积最大A________洋的________侧.(2)D________洲和E________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3)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4)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被赤道穿过其中部的是________(填大洲的名称).19.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两大洲是一个整体,合称为________ 大陆,④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2)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 (填名称),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 (填名称).(3)四大洋中,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全部在东半球的是________ (填字母)(4)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20.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________ 大板块.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D、________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________ 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________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________ (缩小或扩大).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八上《海陆变迁》(中图版)

八上《海陆变迁》(中图版)
2、请你寻找证据来证明
大陆拼合及其证据
古生物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 海环境中,鸵鸟生 活在陆地上,而且 不会远飞。按理来 说,他们都没有远 涉大洋的能力,它 们同时生活在大西 洋两岸的同纬度地 带,你能解释这种
巧合吗?
古 老 地 层 的 对 应
阅读与感悟
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 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 什么启示?
随歌谣学地理大洲与大洋
•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 亚非原本喜相连,苏伊运河来割断; 亚洲北美隔海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南北美洲要牵手,巴拿运河却阻拦; 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洲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序言
本节课学习目标
海陆变迁
•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变 化之中
•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 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 关系
• 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听故事,明道理 沧海桑田
•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 女麻姑,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妹妹。她早年在 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的过去了,长得仍 如十八九岁的姑娘,头顶盘着发鬓,秀发垂 至腰际,身上的衣服光彩夺目,大家举杯欢 宴、麻姑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 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 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 地丘陵了吧!”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板块的运动
读图分析:
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几大板块?除什么板 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包括大 陆,也包括海洋?
图中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板块内部与板 块外部从运动 速度上看比较 有什么区别?
1、利用板块学说解释为什么板块交 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海陆变迁(练习)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海陆变迁(练习)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课堂(中图版)1.3 海陆变迁(练习)一、选择题1.2020年6月21日,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默拉皮火山喷发,形成高达6千米的火山灰柱。

两次喷发,共持续大约7分钟。

当地政府要求附近居民撤至火山口周围3公里禁入区以外。

但仍有很多居民居住在火山口周围,火山口周围长期有大量居民的原因()A.印度尼西亚人少地多B.能更好地观察火山爆发景观C.火山喷出的岩浆带来了丰富的矿产D.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2.几千万年前,非洲和南美洲彼此分裂。

如今,非洲自身也正在一分为二。

最近,肯尼亚西南部出现巨大裂痕,撕裂了一条主要高速公路。

科学家表示,非洲大陆将继续分裂,一千万年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将彻底孤立于海洋之中。

这说明()A.板块内部地壳活跃,板块边界地壳稳定B.索马里半岛处于印度洋板块正远离非洲板块C.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中D.非洲与南美洲同属非洲板块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A.亚洲、非洲、欧洲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C.北美洲、欧洲、亚洲D.南美洲、非洲、南极洲4.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5.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A.大陆漂移假说B.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C.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4月30日下午,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

我国测绘工作者已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工作,1975 年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 米,2005 年珠峰高程复测,珠峰峰顶海拔高程8844.43 米。

读图文资料,完成6—7题。

6.造成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是()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7.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的海螺化石,这证明了()A.大陆漂移B.海陆变迁C.海平面上升D.海平面下降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下图是新冠疫情期间,日本援助中国的物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
C.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2.科学家在天津市东部平原上发现了四道贝壳堤,且与现今海岸线基本平行。

该现象说明了天津的()
A.历史沿革
B.聚落演变
C.海陆变迁
D.人口迁移
3.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海陆的变迁()
A.人类活动
B.刮风下雨
C.地壳的运动
D.海平面的升降
4.下列能够作为海陆变迁的科学依据是()
A.仙女麻姑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B.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在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赤道地区的高山上有冰川
D.沿海地带的地势都很低
5.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A.日月星辰的东长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6.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运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7.下面是科学家在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的一系列现象,请选出能证明海陆分布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现象( )
A.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
B.智利发生8.9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
C.印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
D.南海内发现大量的珊瑚
8.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A.水往低处流
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更替
9.大陆漂移学说起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
A.气候相似
B.大陆轮廓相吻合
C.地质构造相似
D.古生物相似
10. 图中信息在一家程度上说明了()
A.两大洲可能曾经连在一起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游泳的能力
11.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判断,大西洋的面积()
A.不断扩大
B.不断缩小
C.保持不变
D.时大时小
二、综合题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2)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3)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4)材料三说明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和人类活动。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是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是海平面的升降;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是海平面升降;青藏高原有许多动植物分布不能证明海陆变迁。

故选C.
2.C
解析:贝壳堤是海生动物贝壳及碎屑堆积的高地,这种现象说明了海陆变迁。

故选C.
3.B.
解析: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和人类活动。

而刮风下雨不会引起海陆变迁。

故选B.
4.B.
解析:仙女麻姑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是传说;赤道地区高山上有冰川是地势高;沿海地带的地势都很低是地形。

故选B.
5.B.
解析:根据造成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可知B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B.
6.D.
解析:根据造成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但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故选D.
7.A.
解析:地震能瞬间改变地形,洪水和珊瑚不能证明海陆变迁,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遗迹,这是海平面的升降造成的。

故选A.
8.B.
9.B.
解析:大陆轮廓相吻合、地质构造相似、古生物相似都是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但起始提出的是大陆轮廓相吻合。

故选B.
10.A.
解析:图中是鸵鸟和海牛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生活在热带浅海的海牛和不会飞的鸵鸟都
没有能力远涉重洋,这说明两大洲可能曾经连在一起。

故选A.
11.A.
解析:由于南美洲和非洲的距离越来越远,致使大西洋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故选A.
二、综合题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海洋地壳运动
(2)陆地海平面上升
(3)地壳的变动或海平面的升降
(4)人类
解析:第(1)题,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第(2)题,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海平面的升降。

第(3)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第(4)题,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说明了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