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模的结构形式与设计

合集下载

拉深模具的设计

拉深模具的设计

拉深模具的设计拉深模具的分类及典型结构拉深模按其工序顺序可分为首次拉深模和后续各工序拉深模,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压边圈的结构和定位方式上的差异。

按拉伸模使用的冲压设备又可分为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及三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压边装置的不同(弹性压边和刚性压边)。

按工序的组合来分,又可分为单工序拉深模、复合模和级进式拉深模。

此外还可按有无压边装置分为无压边装置拉深模和有压边装置拉深模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拉深模典型结构。

1一凸模; 2一定位板; 3一凹模; 4一下模座图 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1.首次拉深模(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图1)此模具结构简单,常用于板料塑性好,相对厚度时的拉深。

工件以定位板 2 定位,拉深结束后的卸件工作由凹模底部的台阶完成,拉深凸模要深入到凹模下面,所以该模具只适合于浅拉深。

(2) 具有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这是最广泛采用的首次拉深模结构形式(图2)压边力由弹性元件的压缩产生。

这种装置可装在上模部分( 即为上压边 ) ,也可装在下模部分( 即为下压边 ) 。

上压边的特征是由于上模空间位置受到限制,不可能使用很大的弹簧或橡皮,因此上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小,这种装置主要用在压边力不大的场合。

相反,下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可以较大,所以拉深模具常采用下压边装置。

(3)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图 3 为在通用压力机上使用的落斜首次拉深复合模。

它一般采用条料为坯料,故需设置导料板与卸料板。

拉深凸模 9 的顶面稍低于落料凹模 10 ,刃面约一个料厚,使落料完毕后才进行拉深。

拉深时由压力机气垫通过顶杆 7 和压边圈 8 进行压边。

拉深完毕后靠顶杆 7 顶件,卸料则由刚性卸料板 2 承担。

1一凸模; 2一上模座; 3一打料杆; 4一推件块; 5一凹模;6一定位板; 7一压边圈; 8一下模座; 9一卸料螺钉图 2 有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4) 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滦模(图 4) 因双动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其凸模1 与拉深滑块( 内滑块 ) 相连接,而上模座 2(上模座上装有压边圈3) 与压边滑块(外滑块)相连。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1-定位板 2-下模板 3-拉深凸模 4-拉深凹模
无压边装置的 首次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模柄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下模座 9-卸料螺钉 10-凸模
正装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上模座 2-推杆 3-推件板 4-锥形凹模 5-限位柱 6-锥形压边圈 7-拉深凸模 8-固定板 9-下模座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一、首次拉深模
1. 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
2. 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1)正装拉深模
(2)倒装拉深模
①橡皮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 ②弹簧压边装置
③气垫式压边装置
压边装置
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
刚性压边装置 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二、以后各次拉深模
1-凸凹模 2-反拉深凸模 3-拉深凸凹模 4-卸料板 5一导料板 6-压边圈 7-落料凹模
落料、正、反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压边圈 2-凹模固定板
3-冲孔凹模 4-推件板 5-凸模固定板 6-垫板 7-冲孔凸模 8-拉深凸模 9-限位螺栓 10-螺母 11-垫柱 12-拉深切边凹 模 13-切边凸 模 14-固定块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推件板 2-拉深凹模 3-拉深凸模 4-压边圈 5-顶杆 6-弹簧
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顶杆 2-压边圈 3-凸凹模 4-推杆 5-推件板 6-卸料板 7-落料凹模 8-拉深凸模
落料拉深复合模

分体式拉深模结构设计

分体式拉深模结构设计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0 8 。
\ 0 l t [ ] 0
图1 传统单动拉 深模 结构 1 . 凹模 2 . 压边 圈 3 . 调整 垫块 4 . 后 定能

5 . 弹顶销
6 . 导板
7 . 前定位 郭 迎春 ( 1 9 8 1 一 ) , 殳( 汉族) , 内蒙古通 辽 人 , 工程 帅 , 丰 葵从 事模 具 设 汁 i : 作。
构更加简单 , 安 装 维护 方 便 , 单 动 拉 深 模 结构 较 戳
动拉深模结构更简单 、 便 丁制 造 , 现 在 单 动 拉深 模 越 米越 受 剑模具 厂 家 的青 睐 。 2 模 具 结构设 计


' ■卜 -
● — _ 一
— ’


口 [ ] 口
2 . 1 传 统 拉深模 结构 设 计
传统 的汽车覆盖什 单动拉深模 结构如 图 1 所 示, 模 具 主要 由凹模 、 压边 圈、 凸模等组成, 凸模 与 卜 底 板 为~ 一体 结构 , 统 称 为 下模 。实 际 生产 时 顶杆 l 0 将乐边罔 2 顶起 一 定 的高度 , 使 压 边 圈超 过 F模 成形面 最 高 点 1 0 ~ 2 0 mm, 通过 前 定位 板 7 、 后 定位 板
Ab s t r a c t : Th e p r e s e nt s i t ua t i o n a nd de v e l o pm e n t t r e nd o f t he s t r u c t ur e of d r a wi ng d i e f o r
模 具工 业 2 0 1 3 年第 3 9 卷第 1 1 期

外壳零件拉深模设计

外壳零件拉深模设计

拉 深 时 材 料在 凸模 圆角 部 分 受 到 拉 深 和 弯 曲 , 曲半 径 ( D 越 小 , 断 的 拉 力 就 越 小 。拉 弯 r) 破
摘 要 :分 析 了原 有 外 壳零 件 多 工序 成 形 的 缺 点 , 出 了采 用 复 合 模 加 工 的 工 艺 。 通 提
过 计 算拉 深 凹模 圆 角半 径 、 深 凸模 圆 角半 径 、 深 间 隙和 拉 深 系数 , 拉 拉 并根 据 实 际 经验
的取 值 , 计 了 1套 复 合模 , 设 实现 了落 料 、 深 、 形 一 次 成 形 , 外 壳零 件 达 到 设 计 使 拉 整 使
r = . J( -d t ] d=0 8 D )[ =
r 一 ( ~ 1 ) d 8 3 t
() 1
() 2
2 1 拉深 凹模 圆 角半 径 r . d
rd


1 2 ・ 5 mm < 3 mm ・5
式 中 :d r
— .

凹模 台 阶 圆角 半 径
r 一 6 m m < 6 4~ 1 m d . 0m
r d—— 凹模 口部 圆角 半 径 D—— 坯 料 直 径 d — 拉 深 凹模 直径 — £ —— 材料 厚 度
r 一0 8/7. d .  ̄ ( 4 8— 5 . 5 ×0 8 0 9 ) .

2 2 拉深 凸模 圆 角半 径 r . p
r l 0. p一 5 mm < 2~ 3 m .5 m
i t p.By utlz ng t w oc s ng s e ii i he ne pr e s,t e he r quie e s o ul r s ar t T he c r m nt f h lpa t e me ont r ou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二)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二)

4.凸、凹模工作表面粗糙度 凹模: 型腔表面Ra0.8μm, 圆角表面Ra0.4μm 凸模: Ra1.6μm∼0.8μm 5.拉深凸模的出气孔尺寸
4.6.4 凸、凹模的结构形式
拉深凸模与凹模的结构形式取决于工件的形状、尺寸以 及拉深方法、拉深次数等工艺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拉 深的变形情况、变形程度的大小及产品的质量均有不同的 影响。 当毛坯的相对厚度较大,不易起皱,不需用压边圈压边 时,应采用锥形凹模。
3.压边圈的形式 (1)平面压边圈 适用于一般拉深模
(2)弧形压边圈 适用于 (t / D ×100) < 0.3 , 且小凸缘和较大圆角半径
(3)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 适于拉深板料较薄或带较宽凸缘的零件
(4)局部压边的压边圈 ) 适于拉深带宽凸缘工件
(5)带拉深筋的压边圈 适用于凸缘特别小或半球形工件
2.中间拉深的凸、凹模尺寸
Dd i = Di 0
+δ d 0 −δ p
D p i = (Ddi − Z )
式中:
Di—各工序的基本尺寸。 —
3.凸、凹模制造公差 非圆形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根据工件的公 差来选定。工公差为 ITl3 级以上时, 和 可按IT6 ~8 级取,工件公差在 ITl4 级以下时, 按 ITl0 级 取;圆形凸凹模制造公差查表获得。
4.5 其它旋转体件的拉深
学习目标: 了解其它常见旋转体拉深件的结构、拉深过 程;理解它们的拉深工序安排。 教学要求: 能够计算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次数,确定各种 形状的阶梯圆筒件的拉深工序安排;理解难拉深 的球面、锥形等曲面旋转体拉深件的工艺方案。
4.5.1 阶梯圆筒件的拉深 1. 拉深次数 一次拉深的条件:
4.8 盒形件的拉深

4.5拉深模具设计

4.5拉深模具设计
式中:F——拉深时的最大工序力(最大拉深 力、压边力和其它力的总和),KN;

深度拉深件或落料拉深复合模:
应使工艺力曲线位于压力机滑块 的许用压力曲线之下,还需对压力机 的电机功率进行校核
三. 压力机的选择

深度拉深件或落料拉深复合模:
1 F1 max h1
1000
① 计算拉深功A
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
凸、凹模工作部分形状
带压边圈的拉深

a:用于直径d≤100mm的拉深件
b:用于直径d>100mm的拉深件
五.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润滑
热处理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及残余应力

对于普通硬化金属(如08钢、10钢、15钢等), 若工艺过程正确,模具设计合理,一般可不要进行中 间热处理。 对高度硬化金属(如不锈钢、耐热钢等),一般 一、二道工序后就要进行中间热处理。
凸模圆角的影响

凸模圆角rp↓↓→rp处弯曲变形程度 ↑→“危险断面”受拉力大→工件易产生局部变薄; 凸模圆角rp↑↑→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 易产生底部变薄和内皱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凹模圆角半径rd的计算

首次拉深: d r
1
0.8 ( D d )t
以后各次拉深: d n
r (0.6 ~ 0.8)rdn1
式中:rd1、rdn-1、rdn——首次、第(n-1)次和第n 次拉深模的凹模圆角半径 D——毛坯直径;d——中径;t——工件厚度。
有平面凸缘拉深件,最后一次拉深时:
凹模圆角半径应和拉深件的一致,即rdn=r。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凸模圆角半径rd的计算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模具第四章拉深模设计

模具第四章拉深模设计
rp(0.7~1.0)rd
7)确定各次拉深半成品的高度:
h10.2(5 D d1 2d1)0.4d r 3 1 1(d10.3r1 2 ) h20.2(5 D d2 2d2)0.4d r3 2 2(d20.3r2 2 )
hn0.2(5 D dn 2dn)0.4d r3 n n(dn0.3rn 2 )
D0max 的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 (圆角部分不破裂,周边变形区坯料不 失稳起皱)
mc

d D0 m ax
3、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 板料的力学性能 – 板料的相对厚度:t/D; t/D大,抗失
稳能力强,不易起皱。 – 模具结构及其参数:有无压边圈、凹
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 – 拉深工艺条件:拉深次数、压边条件、
C=(1.1-1.20)t
用压边的一次拉深 光洁拉深
C=(1.0-1.15)t
C=(0.95-1.05)t
二、凸凹模结构形式
无压料一次拉深成形的凹模结构
a)圆弧形 b)锥形 c)渐开线形 d)等切面形
无压料多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
有压料多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
四、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1)
• 当工件要求外形尺寸 (D) 时:
二、常用拉深模
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1-推件板 2-拉深凹模 3-拉深凸模 4-压边圈 5-顶杆 6-弹簧
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4-7凸凹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一、拉深模间隙:间隙太大时,拉深件壁不 直或成锥形;间隙太小,模具磨损加剧, 工件易拉裂。
不用压边的浅拉深 多次拉深
C=(1.0-1.05)t
§4-5拉深件的起皱与破裂
一、起皱 拉深件的起皱: 受切向压应力失 稳而起皱。

4.6.2 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4.6.2 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图4-60 拉深零件尺寸不模具尺寸
当零件要求外形尺寸时,以凹模设计为基准,先计算凹模尺寸:
拉深凹模:Dd
( Dmax
0.75
)
0
d
拉深凸模:Dp (Dd 2c)0p
当零件要求内形尺寸时,以凸模设计为基准,先计算凸模尺寸:
拉深凸模:D (D 0.4)0
p
min
p
拉深凹模:D (D 2c)d
1,2,3 1.2t
5
4
5
1.1t (1~1.05)t
4.凸模不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在对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设计时,应考虑到拉深件的回弹、壁厚 的丌均匀和模具的磨损规律。
1)对于多次拉深时的中间过渡拉深工序,其半成品尺寸要求丌高。 2)有压边圈拉深模具的单边间隙值:最后一道工序的凸模、凹模尺寸和公 差应按零件的要求来确定。
d
p
0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谢谢观看
第一次拉深:rd 0.8 (D d )t 以后拉深:rdn (0.6 ~ 0.8)rd(n1) ≥ 2t
式中D—毛坯直径或上道工序拉深件直径(mm);d—本道
工序拉深件的直径(mm)。
2.凸模圆角半径rp
第一次拉深:rp (0.7 ~ 1.0)rd
以后各次:rp(n1) (dn1 dn 2t) / 2
冲压工艺不模具设计
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4.6.2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rd —凹模圆角半径; rp —凸模圆角半径; c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间隙; Dp —凸模工作尺寸; Dd —凸模工作尺寸。
图4-58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模具设计)球型凸缘件拉深模设计

(模具设计)球型凸缘件拉深模设计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球型凸缘件拉深模设计哈哈小学出版社院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目录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31、毛坯尺寸计算-------------------------------------------------------------------------32、判断是否可一次拉深成形-------------------------------------------------------- 3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44、凹凸模圆角半径的计算------------------------------------------------------------45、确定工序内容及工序顺序---------------------------------------------------------4二、确定排样图和裁板方案------------------------------------------41、板料选择--------------------------------------------------------------------------------42、排样设计--------------------------------------------------------------------------------4三、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工艺力计算----------------------------------------------------------------------------62、压力机的选择-------------------------------------------------------------------------6四、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形状设计------------------------------------------------------------------72、模具工作尺寸与公差计算--------------------------------------------------------7五、工作零件结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落料凹模板----------------------------------------------------------------------------82、拉深凸模--------------------------------------------------------------------------------93、凹凸模-----------------------------------------------------------------------------------9六、其他零件结构尺寸1、模架的选择----------------------------------------------------------------------------92、凹凸模固定板的选择--------------------------------------------------------------103、磨柄的选择---------------------------------------------------------------------------104、卸料装置-------------------------------------------------------------------------------105、推荐装置的选择------------------------------------------------------------------1 16、销、钉的选择---------------------------------------------------------------------117、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11七、参考目录------------------------------------11零件图:材料:A3钢厚度:t=1mm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低碳钢,拉深工艺性较好。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冷冲压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在常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冷冲模在实现冷冲压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没有先进的模具技术,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冷冲压的特点有:1,节省材料2,制品有较好的互换性3制品有较好的互换性4生产效率高5操作简单6由于冷冲压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律,故生产的制品成本较低。

冷冲压加工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和日用品生产中,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电子工业产品生产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及模具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艺分析计算方法现代化现在已开始采用有限变形的弹塑性有限方法,对复杂成形件的成形过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的计算机模拟。

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现代化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开展模具计算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的研究。

采用这一技术,一般可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效率的2-3倍,应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还可提高模具质量,减少设计和政治早人员的重复劳动,使设计者有可能把精力用在创新开发上。

三.冲压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与柔性化为了适应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需要,在冲压模具和设备上广泛应用了各种自动化的进出料机构。

对于大型冲压件,专门配置了机械手和机器人,这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冲压件的生产品质和生产率,而且也增加了冲压工作和冲压工人的安全性。

在中小件的大批量生产方面,现已广泛应用于多工位压力机活、或高速压力机。

在小批量生产方面,正在发展柔性制造系统(FMS)。

四.为了满足产品更新换代快和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发展了一些新的成形工艺,简易模具,数控冲压设备和冲压柔性制造技术等。

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设计课程设计

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的设计方法,包括拉深模的结构设计、工艺参数确定、模具材料选择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在模具设计和制造领域有所作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拉深模的概念和分类1. 概念:拉深模是模具制造中的一种常见模具,用于对金属板材进行拉深成形。

2. 分类:按照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工艺要求,拉深模可以分为圆筒型、方型、不规则型等多种类型。

二、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的结构设计1. 模具结构: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由上模、下模和顶出构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工件形状和结构的复杂性。

2. 设计要点:合理确定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形式,保证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成形的精度和质量。

三、工艺参数的确定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产品材质和成形要求的冷、热工作模具钢,确保模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2. 模具尺寸:根据实际产品要求和成形工艺,确定模具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3. 温度控制:控制成形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四、模具材料选择1. 冷工作模具钢:适用于成形温度较低的金属板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刚性,但易于发生断裂。

2. 热工作模具钢:适用于成形温度较高的金属板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热疲劳性能,但成本较高。

五、实例分析以具体的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设计案例为例,对课程内容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案例实操通过实际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和加工,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课程总结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带法兰便圆筒拉深模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在模具制造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圆筒件拉深模具设计

圆筒件拉深模具设计

圆筒件拉深模具设计拉深是主要的冲压工序之一,而圆筒件又是最典型的拉深件。

本论文以外胆下壳零件为例,介绍了拉深零件工艺的制定、模具设计过程。

从毛坯尺寸的确定,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的选择,凸凹模尺寸的计算,拉深方式的选择到模具结构的最终敲定,从而建立了拉深模设计的基本过程。

本次设计的模具及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切实可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标签:圆筒件拉深;拉深件工艺;凸凹模计算;模具结构1 零件毛坯尺寸的确定旋转体零件系采用圆形毛坯,其直径按面积相等原则计算。

以前,计算毛坯尺寸时,先将零件划分为若干便于计算的简单几何体,分别求出其面积后相加。

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现在,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如SolidWorks等,可以方便准确的计算出零件总表面积。

零件如图1所示,材料为3A21。

本零件相对高度为,参考《航空工艺装备设计手册-冷冲模设计》的表4-2 ,选取修边余量δ=11mm。

加上修边余量,在SolidWorks中设计出零件图,得出其总表面积ΣA=180950mm2。

毛坯直径:2 拉深系数和次数毛坯的相对厚度,(t为毛坯厚度)。

4 持续改进4.1 第二道拉深模的改进为了减小金属流动的阻力,凹模口部做成锥形。

这样,拉深毛坯的过渡形状呈曲面,具有了更大一些的抵抗塑性失稳的能力,使得起皱的趋向有所减小,其拉深效果比圆筒形好。

4.2 反拉深凹模的改进反拉深的凹模如果为整体,高度比较高,浪费比较贵的模具钢,加工难度大,需热处理的材料也多。

若改成三段组合,则比较节省。

5 模具结构设计参考文献:[1]王孝培.冲压手册(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冲模设计手册—模具手册之四[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郑家贤.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M].机械工業出版社,2005.[4]《航空工艺装备设计手册》编写组.航空工艺装备设计手册—冷冲模设计[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基金资助:河南工程学院.机械基础与工程训练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项目,编号508906)作者简介:黄宏俊(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3—定位圈; 4—凸模; 5— Nhomakorabea6—打料杆; 7—螺母; 8—模柄; 9、
14—
10—打料盘; 11—凹模;
12—
13—凸模固定板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带凸缘制件落料拉深复合模
1、4、10、11、19—内六角螺钉;
2—下模座; 3—固定卸料板;
5—上模座; 6—
7、12—圆柱销; 8—打料杆;
1—顶杆; 2—安全口; 3—通气孔; 4—打料杆; 5—上模座;6—打料盘; 7—凹模; 8—凸模; 9—挡料销;10—压边圈; 11—定距块;12—下模座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带凸缘制件的拉深模
1—定程块; 2—六角螺母;
3—上模座; 4—
5—内六角螺钉; 6—打料盘;
9—模柄;
13—凸凹模(落料凸模、拉深凹模);
14—打料块; 15—落料凹模;
16—
17—压边圈;
18—顶件杆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落料拉深压形复合模
1、5、8、11、19—内六角螺钉;
2—下模座; 3—导向装置;
4—固定卸料板; 6—垫板;
7—
9—打料杆;
10—模柄; 12—圆柱销;
7—
8—凸模;
9—压边圈; 10—
11—卸料螺钉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无压边装置的后次拉深模 1—上模座; 2—垫板; 3— 4—凸模; 5—定位板; 6— 7— 8—下模座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有弹性压边装置和打料装置的后次拉深模

第08章--拉深模具设计PPT课件

第08章--拉深模具设计PPT课件

以由弹簧或橡皮产生,也可以由气垫产生。
5
带凸缘零 件的拉深模结 构,毛坯用定 位板定位,在 下模座上安装 了定距垫块, 用来控制拉深 深度,以保证 制件的拉深高 度和凸缘直径。
图8.6 凸缘件拉深模(定距垫块) 6
图8.7 凸缘件拉深模(打料块定距)
毛坯用固定挡料销定位,打料块同时起定距垫块的作用, 作用同样是控制拉深高度和凸缘直径。
第8章 拉深模具设计
8.1 单动压力机首次拉深模
8.1.1 无压边圈的拉深模
适用于底部平整、 拉深变形程度不大、 相对厚度(t/D)较大和 拉深高度较小的零件。
1
图8.1 无压边圈有顶出装置的拉深模
8.1.2 带压边圈的拉深模
板料毛坯 被拉入凹模。 在拉簧力的作 用下,刮件环 又紧贴凸模, 在凸模上行时 可以将制件脱 出,由下模座 孔中落下。
下止点
30°
60°
曲轴转角α
90° 23
8.6.4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 凸、凹模间隙 2. 凸、凹模圆角半径 3. 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4. 凸模通气孔
24
8.6.5 模具的总体设计
模具的总装图如 图8.26所示。
采用正装式结构, 落料拉深凸凹模安装 在上模;
刚性卸料板卸去 废料,也起导尺作用,
线,
若落料拉深力曲线处于许用负荷曲线之下,则所选设备符合
工作要求;
若落料拉深力曲线超出许可范围(见图8.25),则需选择标称
压力更大型号的压力机,继续以上校核过程。
26
图8.25 许用负荷与实际负荷
27
用导尺和固定挡 料销定位;
打料块将卡在凸 凹模内的工件推出。
图8.26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 25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t D

Ky (1
m1 )
以后各次拉深中制件不起皱的条件是: 实践证明:
t di1

K
y
(
1 m1
1)
直壁圆筒形件的首次拉深中起皱最易发生的时刻:拉深的初期
(二)拉裂 当筒壁拉应力超过筒壁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拉深件就会在底部圆角与 筒壁相切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为防止拉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板材成形性能,采用适当的拉深比和压边力; (2)增加凸模表面粗糙度;改善凸缘部分的润滑条件; (3)合理设计模具工作部分形状;选用拉深性能好的材料等。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 工艺计算
非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 成形方法
盒形件的拉深
拉深工艺设计 拉深模具的类型与结构
其他拉深方法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返回
拉伸:
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将冲裁好的平板毛坯压制成各种开口的空心工 件,或将已制成的开口空心件加工成其它形状空心件的一种冲压加 工方法。拉深也叫拉延。
(二)筒壁传力区的受力分析
1.压边力Q引起的摩擦力:
m

2Q dt
2.材料流过凹模圆角半径产生弯曲变形的阻力
w

1 4

b
rd
t t
/
2
3.材料流过凹模圆角后又被拉直成筒壁的反向弯曲w 力 仍按上式进行计
算,拉深初期凸模圆角处的弯曲应力也按上式计算
w
w

1 4

b
rd
t t
2)筒底圆角半径rn
筒底圆角半径rn即是本道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rp,确定方法如下:
r r 一般情况下,除末道拉深工序外,可取 pi = di。 对于末道拉深工序:

拉伸模结构分类

拉伸模结构分类

拉深模的结构形式与设计拉深模是把坯料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模。

拉深模结构形式1.第一次拉深工序的模具(表1)2.后续拉深工序的模具(表2)表1 第一次拉深工序的模具分类简单拉深模落料拉深复合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简图1-凸模 2-压料圈 3-推件板4-凹模1-拉深凸模 2-凸凹模3-推件板 4-落料凹模1-顶棒 2-拉延筋 3、4-导板5-凸模固定座 6-凸模 7-出气管8-压料圈 9-凹模10-凹模座特点凸模装于下模,坯料由压料圈定位,推料板推下拉深件首先落料出拉深坯料,再由拉深凸模和凸凹模将坯料拉深根据拉深工艺使用双动压力机。

凸模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上,压料圈安装在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上,凹模安装在双动压力机的下台面上,凸模与压料圈之间有导板导向表2 后续拉深工序的模具分类简图特点在单动压力机上的拉深模1-定位圈定位圈使工序件定位。

而该定位圈又是压料圈在双动压力机上的拉深模1-压料圈 2-凹模 3-凸模压料圈将坯料压紧,凸模下降进行拉深3.反拉深模将工序件按前工序相反方向进行拉深,称为反拉深。

反拉深把工序件内壁外翻,工序件与凹模接触面大,材料流动阻力也大,因而可不用压料圈。

图1是反拉深示例。

图2示反拉深模,凹模的外径小于工序件的内径,因此反拉深的拉深系数不能太大,太大则凹模壁厚过薄,强度不足。

图1 反拉深示例图2 反拉深模1-凹模4.变薄拉深模变薄拉深与一般拉深不同,变薄拉深时工件直径变化很小,工件底部厚度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工件侧面壁厚在拉深中加以变薄,工件高度相应增加。

变薄拉深凹模的形式见表3。

变薄拉深凸模的形式见表4。

图3示变薄拉深模,凸模下冲时,经过凹模(两件),对坯件进行二次变薄拉深,凸模上升时,卸料圈拼块把拉深件从凸模上卸下。

表3 变薄拉深凹模的形式简图参数凹模的锥角工作带高度α=7°~10°α1=2αD=10~20mm时h=1mmD=20~30mm时h=1.5~2mm表4 变薄拉深凸模的形式简图参数β=1°,L>工件长度(加上修边留量)图3 变薄拉深模1-凸模 2-定位圈 3、4-凹模 5-卸料圈拼块。

浅谈回转体工件拉深模的设计和应用

浅谈回转体工件拉深模的设计和应用

6生产一线浅谈回转体工件拉深模的设计和应用文⊙兰英(哈尔滨哈影电影机械有限公司)摘要:一个不变薄回转体的成型过程,常规方法需要经过多套模具多次拉深才能实现,而采用圆锥形拉深模则可一次成形,不仅减少了模具设计、制造费用,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拉深;圆锥形拉深模;不变薄回转体;拉伸系数;抗拉强度一、引言在日常的钣金加工中,对于圆筒形不变薄回转体的拉深,在变形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拉深时金属材料发生移动并产生很大的应力,为了得到优质工件,一般采用多次拉深成形的方法,如图1。

二、普通拉深模毛坯尺寸的计算和拉深次数的确定在每次拉伸时,我们都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拉伸直径变化比例,即拉伸系数m ,且保证金属材料所受应力不超过其极限抗拉强度。

一般我们模具设计采用带有压边圈凹模平端型式拉深模,即普通拉深模如图2。

其拉深次数的计算步骤如下:1)首先计算毛坯直径:D=2)毛坯相对厚度×100%3)根据相对厚度由表1查得各次拉深系数(材料相对厚度≥0.62时m 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m 1、m 2、……m n -1、m n4)拉深圆筒形工件时,其能达到的最小直径计算公式如下:首次拉深:d 1=m 1D以后各次拉深:d n =m n d n -1式中:d 1——第一次拉深后的直径(毫米)d n -1——第n -1次拉深后的直径(毫米)d n ——第n 次拉深后的直径(毫米)因末次拉深的直径不得小于工件直径,那么我们选计算最后直径近似工件直径的那次为末次拉深。

三、圆锥形拉深模的应用对于图所示回转体拉深件,其料厚δ=3,圆角=,技术要求为底面平整且垂直壳壁。

由于料厚、园角小,如果我们采用老工艺成形须进行5次拉深。

因此凹模上口入模圆角选用R13、R12….R9;凸模圆角采用r 2.9、r 2.5……r 1.2,在拉深过程中,由于摩擦使材料在多次拉深过程中硬化,要想使拉深工件最终达到要求,中间必须增加1~2次的退火、酸洗、整形等工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深模的结构形式与设计
拉深模是把坯料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模。

拉深模结构形式
1.第一次拉深工序的模具(表1)
2.后续拉深工序的模具(表2)
表1 第一次拉深工序的模具
分类简单拉深模落料拉深复合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简图
1-凸模 2-压料圈 3-推件板
4-凹模1-拉深凸模 2-凸凹模
3-推件板 4-落料凹模
1-顶棒 2-拉延筋 3、4-导板
5-凸模固定座 6-凸模 7-出气管
8-压料圈 9-凹模
10-凹模座
特点
凸模装于下模,坯料由压料圈定位,推料板推下拉深件
首先落料出拉深坯料,再由拉深
凸模和凸凹模将坯料拉深
根据拉深工艺使用双动压力机。

凸模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双动压力机
的内滑块上,压料圈安装在双动压
力机的外滑块上,凹模安装在双动
压力机的下台面上,凸模与压料圈
之间有导板导向
表2 后续拉深工序的模具
分类简图特点
在单动压力机上的拉深模
1-定位圈
定位圈使工序件定位。

而该定位
圈又是压料圈
在双动压力机上的拉深模
1-压料圈 2-凹模 3-凸模
压料圈将坯料压紧,凸模下降进
行拉深
3.反拉深模将工序件按前工序相反方向进行拉深,称为反拉深。

反拉深把工序件内壁外翻,工序件与凹模接触面大,材料流动阻力也大,因而可不用压料圈。

图1是反拉深示例。

图2示反拉深模,凹模的外径小于工序件的内径,因此反拉深的拉深系数不能太大,太大则凹模壁厚过薄,强度不足。

图1 反拉深示例
图2 反拉深模
1-凹模
4.变薄拉深模变薄拉深与一般拉深不同,变薄拉深时工件直径变化很小,工件底部厚度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工件侧面壁厚在拉深中加以变薄,工件高度相应增加。

变薄拉深凹模的形式见表3。

变薄拉深凸模的形式见表4。

图3示变薄拉深模,凸模下冲时,经过凹模(两件),对坯件进行二次变薄拉深,凸模上升时,卸料圈拼块把拉深件从凸模上卸下。


3 变薄拉深凹模的形式
简图
参数
凹模的锥角工作带高度
α=7°~10°α1=2αD=10~20mm时h=1mm
D=20~30mm时h=1.5~2mm
表4 变薄拉深凸模的形式
简图参数
β=1°,L>工件长度(加上修边留量)
图3 变薄拉深模
1-凸模 2-定位圈 3、4-凹模 5-卸料圈拼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