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
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2015-07-04 10:06 文/ 经济观察报已阅7584
财联社4日讯,经济观察报发表社论指出,救市行动继续,监管各方利好政策还在释放。十多天以来股市下跌千余点,市值蒸发20万亿,监管方逆周期操作,当然是担心连锁反应诱发系统性风险,累及银行体系乃至经济大局。风暴尚未过去,反思已经开始。不管后市如何,如果监管者和投资者均能秉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更深刻地理解市场逻辑,厘清政府和市场、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关系,风雨过后,我们当可见证中国股市更为健康的成长。
毋庸讳言,估值过高,泡沫泛起,概念与故事满天飞,杠杆之上,股市调整有其必然理由,差别只在于何时,以及力度有多大,但在经济基本面未有变化,货币与财政政策趋势未改的情势下,股市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持续下跌却已非正常。不过我们认为,将下跌归因于空头的“恶意”或者敌对势力的猖狂恐非理性,将之前的风险提示者视为寇仇更不可取,这不能帮助我们看清楚问题的实质,也无益于市场参与各方反躬自省。
中国股市20多年间,暴涨暴跌,牛短熊长,几成逃不脱的怪圈,每一轮市场起落,或明或暗中都看得到政府的护持之
手。此轮牛市初起之时,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资本市场上,一系列市场化取向的监管改革也渐入佳境,但无可否认,政府之手并未回撤,监管者背书依然,在这样的氛围下,“国家牛市”很难说只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
但我们遭逢的却是一个有别于以往的牛市。正如许多观察者所说,这是一个杠杆上的牛市,也是产融结合深化、市场参与力量多元、金融创新工具涌现、多空博弈烈度空前的牛市,是金融开放不断触及新领域的牛市,也是信息传播速度和频度经互联网的力量成倍提高,传播内容被不断放大甚至扭曲的牛市。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监管者来说,或许这都称得上一个陌生的市场。它考验投资者的成熟度和心理承受力,无形中也增加了监管者对风险的辨识难度。
监管者“弱势”在这样的市场面前暴露无遗。我们无法充分掌握场外杠杆规模和流动性信息,既缺乏及时有效的技术工具和监管手段,也缺乏足够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但金融混业已成趋势,跨行业、跨市场的产品和业务创新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更成为这一变局的强大推手。虽然当下已有一行三会参加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但监管盲点和缝隙始终存在,监管协调效率仍有待提高,一旦风险暴露,对应急机制、反应速度,以及监管执行力和效率都是一种考验。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引“五指理论”,解说资本市场参与
各方的角色和作用,五指合掌,说明一个理性健康的市场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用力的结果。在这个理论中,投资者是大拇指,也是最重要的参与方,被看做小拇指的监管机构则承担监管和净化市场的职责。现实中的角色错位还有待矫正,不过共识已经存在:监管者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是以法为纲制定规则,严打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而将市场的还给市场。应该说,这几年监管部门力量加强,执法频次力度超过以往,但这一轮牛市中,坐庄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案例屡有发生,无形中也助长了炒作之风。
对中国股市的参与者而言,这一次股指如此下跌当然是一次教训。这个教训发生在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行至半途,金融创新管控依然严格的现实下,或许算得上是一件“不幸中幸运的事”。试想我们身处一个更为开放和多元,资本进出通道更为便利,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更丰富的市场中,以今日之监管意识、格局和协作机制,又将面对怎样的风险和危机?如果传说中的金融大鳄果然来袭,怎样确保中国股市乃至经济大局安然无恙?
在任何一个市场上,救市总是非常之举,任何非常举措只是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旦警报解除,政府和监管自然应该回归正常。当下中国股市仍然带有“新兴加转轨”色彩,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大势不可逆转,这样
一个阶段,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本身也可能积累脆弱性,我们更当以“错误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身”的心态,以危机应对为契机,本着敬畏市场之心,从革新监管理念开始,用一场大级别的监管革命,为塑造理性健康的股市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在顶层设计层面重塑监管架构,以适应开放金融下的混业经营和创新格局;另一方面,在监管层面,摆正监管机构、中介、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关系,培育一个更具活力的市场体系,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如此,走出沮丧当真可以看到新的宇宙。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