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 联消乾隆风流意
乾隆皇帝游江南对联故事(共七则)

乾隆皇帝游江南对联故事(共七则)乾隆皇帝游江南对联故事(共七则)一、小武官对句成文官乾隆皇帝十分喜欢游玩。
一天,他来到了江南的通州,忽地想起河北也有一个叫通州的地方,不觉信口吟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尽管随后一路思索不停, 但怎样也想不出下联来。
随从们也拼命地想, 也想不出个所然。
后来有个小武官细心观察,发现这个通州与别处不同,满街都是当铺,且当东西的大有人在,终于豁然开朗,跑回去禀报乾隆: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皇帝听了十分高兴,便将武官提拔为文官。
二、明主理当自爱有一天,乾隆皇帝和大臣们在一张八仙桌旁坐着聊天,乾隆皇帝问道:“众卿家,八仙是那八仙?”大臣们便逐一数给乾隆皇听。
乾隆皇听后,说道“不就是七男一女吗?”接着便顺口吟道: 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怎不害羞?其中一位大臣立即应道:三宫六院多姬妾,圣明主理当自爱。
乾隆皇帝听后, 本有些恼怒, 但下联实在对得很好, 也确实是在劝喻皇上洁身自爱, 反而哈哈大笑了。
三、除夕为老鞋匠写联一年除夕,乾隆皇帝带了几个随从到江南游玩,一路上只见家家户户都张贴春联,好不热闹。
一会儿,乾隆皇帝到了一条胡同,见有一老人独坐于一烂屋之中,除了一凳、一桌及一床,再也没甚么东西,很凄凉。
乾隆皇帝走进去问老翁道:“老人家,桌上有张红纸,何不拿来写春联?”老人说道:“春联倒有现成的,却没人可给我写。
”乾隆皇说道:“这可容易,我给你写吧”。
老翁求之不得,向邻居借来墨笔,便念出早已想好的春联: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乾隆皇帝从此上联便知道老翁乃鞋匠,于是对老翁说:“老人家,下联我来写吧!”老翁点了点头,乾隆皇帝接着写道: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乾隆皇帝写好对联后,命随从拿了十两银子放在老翁的枕头底下,便离去了。
后来,老鞋匠将乾隆皇帝写的对联贴在门上,不仅生意兴隆,连那条胡同也热闹起来了。
四、审对赐银两有一年,乾隆皇帝只带了数个心腹,到江南游玩。
对联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对联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已有千余年历史。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对联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对联的故事(一)小凤仙挽联追悼蔡锷的故事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蔡锷将军于同年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武昌首义,被推为起义军总指挥。
31日占领昆明全城。
11月1日宣布正式成立“大汉云南军政府都督府”,蔡锷任大都督,对省政进行一系列兴革。
“二次革命”时,他暗中支持革命,事败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委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虚职,暗中派人监视,名为迁升赏勋,实为变相软禁。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使追求“强国梦”的蔡锷大为震惊,从而转为反袁。
袁世凯窃国后,召集南方各省的军政要人齐聚京师,这里面有担任云南都督的蔡锷将军。
蔡锷拥护共和、反对帝制,是个实力派人物。
当他洞悉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阴谋后,在表面上装作拥护袁世凯,成天沉缅烟花,以给敌人造成错觉,消除袁世凯的猜疑与防备,暗地里却思考着脱身之法,打算率领旧部讨伐袁世凯。
就在这时,蔡锷结识了京都名妓小凤仙。
经过一段时间的来往,小凤仙看出蔡锷绝非寻花问柳的轻薄男子,他心存国家,是个英雄。
因此小凤仙对他更加敬慕了。
蔡锷也觉察到,小凤仙也不是寻常的送旧迎新、倚门卖笑的妓女。
于是,两人建立了剑胆琴心的知音深情。
蔡锷曾给小凤仙写了一副对联:不信美人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
小凤仙挽联追悼蔡锷的故事后来,蔡锷在小凤仙的掩护下,终于摆脱了袁世凯爪牙的监视,得以脱身出京,几经辗转后,回到云南,组织了讨袁护国军,后来兴师北上,为扞卫共和国体起了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由于战争奔波,鞍马劳顿,导致喉疾加剧,赴日就医时未愈而亡。
小凤仙感于蔡锷将军在风尘中相遇引为“知音”,虽萍水相逢,但情真意切。
得知噩耗后,悲不自胜,为此,遂撰写了悼蔡锷的挽联两副。
在公祭那天,乃身着丧服,素车白马,手捧挽联前往灵堂祭奠。
对联的典故和趣事

对联的典故和趣事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的书法艺术形式。
对联字数不等,字数相等的为工整联,字数不等的为参差联。
一、对联的典故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桃符。
桃符是古代用于驱邪避害的物品,由两块桃木板制成,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
到了汉代,桃符逐渐演变为春联,人们在桃符上写上吉祥的文字,用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二、对联的趣事
关于对联,民间流传着许多趣事。
1.苏小妹打趣苏东坡脸太长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有一次写了一副对联: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他的妹妹苏小妹看了之后,笑称:“哥哥的脸太长了,这副对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你的脸。
”苏东坡听了,哭笑不得。
2.乾隆皇帝的对联趣事
乾隆皇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他也非常喜欢对联。
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来到一家酒楼。
他看到酒楼门口的对联写道:天下第一楼
乾隆皇帝觉得这副对联太过于狂妄,便提笔写了一副新的对联:
地下第二泉
酒楼老板看到乾隆皇帝的对联,顿时哑口无言。
对联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历史上有趣的对子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有趣的对子故事有哪些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下面店铺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对子小故事,一起读一读,涨知识吧!历史趣对小故事1、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
乾隆皇帝也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
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
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李调元妙对唐伯虎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
长老说有事相求。
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
恰好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
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画上荷花和尚画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
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
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
3、诸葛亮还击周瑜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瞅”的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诸葛亮听罢微微一笑,即刻对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
这种传说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4、郑板桥见联济贫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乾隆花甲重逢趣联故事

乾隆花甲重逢趣联故事
咱今儿个来讲讲乾隆花甲重逢的趣联故事。
乾隆那可是个挺爱摆弄文字的皇帝。
啥叫花甲重逢呢?花甲就是六十岁,重逢就是两个六十,那就是一百二十岁啦。
有这么一回啊,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
这江南啊,到处都是文人墨客,那文化氛围浓得就像熬得稠稠的粥。
乾隆走到一个地方,就想显摆显摆自己的学问。
他就出了个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这可把周围的人都给难住了。
啥叫“增加三七岁月”呢?这三七二十一啊,一百二十加上二十一,那就是一百四十一岁。
大家正抓耳挠腮的时候,人群里有个聪明的老头儿站出来了。
这老头儿对了个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古稀是七十岁,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一百四十岁,再多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那也是一百四十一岁。
乾隆一听,哟呵,这老头儿有点本事啊。
周围的人也都竖起大拇指,觉得这对联对得那叫一个绝。
这趣联就这么流传开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小故事,都说这对联里藏着的数学和文字的巧妙结合,可真是妙趣横生啊。
史上第一绝联,无人能对,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

史上第一绝联,无人能对,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说起对联,绝对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古代爱舞文弄墨的才子佳人们,最喜欢用对联来斗智斗勇。
为此,还出了很多绝联故事。
今天,夫子就跟大家聊一聊史上极为难对的一些对联,看看大家能否对上。
话不多说,且一一看来。
说起对联,中国历史有个皇帝绝对称得上痴迷,这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生前好大喜功,犹爱舞文弄墨,常常出一些奇怪的对联让群臣们来对。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对对联的场面也不在少数。
譬如,两人之间就曾有一对。
乾隆出的上联为: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么一说,众臣皆无好的下联。
而纪晓岚对出的下联为:南通洲,北通洲,南北通洲通南北。
就像纪晓岚所言,后世无人能对出比他更好的下联了,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呢?当然,纪晓岚虽然牛,但终究敌不过乾隆的脑洞大。
据说,乾隆爷曾出一奇特的对联,当时就把所有人给难倒了。
上联:“大小姐,上下寺,左右两足出前后,南北路上吃东西。
”乾隆此联一出,众臣皆摇头。
即便强如才子纪晓岚,也未能对出。
由此成了一句绝对,乾隆也得意一时。
直到晚清年间,一个落魄秀才算勉强对出了一个下联。
下联: “少老爷,长短须,高低两根生粗细,方圆镜前话曲直。
”因为此上联迟迟无人能对出,所以此下联一出,众人皆叫好。
尽管没有乾隆爷来叫好,但这下联对的也算是工整。
试问,还有比这更好的下联吗?夫子今天要说的这个千古绝对,不仅难,还不巧耽误了一女子的终身幸福。
说的是从前有位富家小姐,到了婚嫁年龄,仍没考虑终身大事,父亲非常着急。
在父母的催促下,这位小姐便拟了一副上联求对选夫,其联为“寂寞寒窗空守寡”。
此联之妙,不但表达了自己的处境,更为奇的是七个字都以“宀”为部首,要求对的下联也应为同一部首。
对出下联,就能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然而,这个上联却把许多才子给难住了。
据说,这位富家小姐一辈子也没遇到能对出下联的人,因而也终身未嫁。
为此,夫子也希望能看到一个贴切的下联。
各位高手,是时候开始你们的表演了!。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纪晓岚对联故事

话说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天尚书(和珅)和御史连袂来访。
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
尚书心中突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的说:“要分辨狗或狼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是狗。
”(尚书是狗)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还道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呢,原来上竖(尚书)是狗,哈哈。
”此时纪晓岚不慌不忙的接着又说道:“另一种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
狼是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御史吃屎)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个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在位六十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可以说乾隆一生既日理万机,又风流倜傥。
纪晓岚能在清朝众多才子里面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只有在那样的年代,有了那样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游。
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义除实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游山玩水。
因此在扈从官员中,少不了纪晓岚、刘墉、袁枚等文人雅士们开心凑趣,开心解闷,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给后世留下一些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
说话这年,乾隆皇帝在宫里住得烦闷,又想出来走走,决定再次下江南,随行人员中依旧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人。
出得紫禁城,抛却宫中的繁杂事务,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
不多时间即到了通州。
乾隆打起轿帘一看,通州道路宽畅,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立刻来了兴致,召纪晓岚至轿前说:“纪爱卿,通州乃京门首驿,一派繁华,你可知江苏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纪晓岚一听,知道乾隆无意中出了一个上联,要自己对下联。
刚出京,可千万不能扫了皇帝的雅兴。
可这个上联说的巧,下联很难对。
纪晓岚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当铺,便有了主意,说:“万岁,你瞧这路东西两侧,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一听,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得即景生辞,自然天成”。
纪晓岚和乾隆的趣味对联故事

纪晓岚和乾隆的趣味对联故事《纪晓岚和乾隆的趣味对联故事》
话说有一天,纪晓岚陪着乾隆皇帝在御花园散步。
乾隆一时兴起,就想考考纪晓岚对对子的本事。
乾隆看着满园的花草树木,笑着说:“朕出上联‘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哎呀呀,这可真是够特别的上联啊!
纪晓岚一听,心里琢磨了一下,然后不慌不忙地说:“万岁,那臣对‘两个黄蜂飞往花丛中’。
”哈哈,这回答多巧妙啊!
乾隆一听,不禁拍手叫好,说道:“好你个纪晓岚,还真有两下子!”接着,乾隆又出了一联:“山石岩下古木枯。
”
纪晓岚眨眨眼睛,立刻回道:“白水泉边女子好。
”瞧瞧,这反应多快呀!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又想了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可不好对呀!
但纪晓岚就是纪晓岚,他稍作思考,就笑着说:“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哇塞,这对得也太工整了吧!
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说道:“朕真是服了你了,纪晓岚!”他们俩就这么一路走着,一路对对联,真是有趣极了,就像两个好友在玩游戏一样,不是吗?。
纪晓岚的对联故事大全

纪晓岚的对联故事大全篇一:对联故事之二:纪晓岚祝乾隆寿联对联故事之二:纪晓岚祝乾隆寿联趣味语文1021 2232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
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
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
这里介绍二副纪晓岚纪乾隆的祝寿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
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这是两构思奇巧的数字联,工整自然,无懈可击。
篇二: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一、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
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其二、苏东坡与佛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对联奇才纪晓岚-对联故事

对联奇才纪晓岚-对联故事纪晓岚学识渊博且机敏诙谐,其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史书记载,他喜联、擅对,是对联奇才。
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间有一老翁141岁高龄,乾隆帝得知,便以此为题出一上联,命众人答对,联曰:“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60岁称“花甲”,“重逢”等于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141岁。
纪晓岚稍加思索后随即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70岁称“古稀”,“双庆”等于140岁,“添一度春秋”也是141岁。
时值旧历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
纪晓岚伴乾隆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帝叹道:“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
”纪晓岚悟出这是一题上联,脱口而出:“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纪晓岚为乾隆帝五十寿辰而作的寿联,也堪称流芳佳联:“四万里皇国,自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全联36个字,字字歌功颂德,句句阿谀奉迎,尤其说乾隆帝“五十年圣寿”之后,还要活“九千九百五十年”,前后相加,正好是“万岁”,妙不可言。
由于纪晓岚才华超众,人人敬仰,不少达官显贵、豪门富户都以攀缘结交他为幸事。
一日,某公邀纪晓岚赴宴,正巧席座中有戊子科父子同榜者,某公说道:“人人都知纪晓岚你喜对,今有出语,能即席成之,当以百金古砚为赠,否则照罚。
”他随即出上联:“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但见纪晓岚不假思索随口对云:“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众人叹服。
主人又曰:“春宵一刻值千金。
”纪晓岚笑曰:“太极两仪生四象。
”有数对数,无数对无数,对仗严密工整,主人惊服,随即开宴。
纪晓岚一生写的对联难以计数,但多是为他人所作,写自己的联极少。
据知只有一联自咏:“浮沉官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这一自咏联道出了他一生居官生涯的坎坷苦乐,也表达出了他终生对治学的严谨追求。
对联故事集锦

对联故事集锦
1.纪晓岚对乾隆:有一次,乾隆皇帝想考考纪晓岚,于是便出了一个上联:
“鼠无大小皆称老”。
纪晓岚听后,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蜂有雌雄都叫蜂”。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蕴含了“无大不小”的道理。
2.王羲之妙对当鹅群: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飘逸,深受人
们的喜爱。
有一次,他和朋友去游山玩水,朋友出了一个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王羲之听后,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过南岭,带难领,难领倒南岭,难难南岭”。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富有诗意。
3.唐伯虎巧对祝枝山:有一次,唐伯虎和祝枝山在一起喝酒,祝枝山出了一
个上联:“一杯酒,凄凄夜,凄夜饮酒思旧人”。
唐伯虎听后,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两盏灯,茫茫海,茫茫海浪映孤舟”。
上下联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对仗工整。
4.苏东坡妙对出奇:有一次,苏东坡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他
遇到了一个才子。
这位才子出了一个上联:“绿叶厚荫覆长亭,长亭下面唱凤鸣”。
苏东坡听后,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红花独艳映小径,小径旁边听鹿鸣”。
上下联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对仗工整。
5.郑板桥妙对斗贪官:有一次,郑板桥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出了一个上
联:“一盏灯,亮到明”。
郑板桥听后,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三更鼓,响连天”。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
郑板桥用这个下联暗指那些贪官污吏的腐败行为就像鼓声一样响彻云天。
数字对联的典故

数字对联的典故
清朝乾隆帝算得是“风流天子”,他爱吟诗作对,附庸风雅。
他五十岁时,有人给他撰一寿联:
数字对联“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该联虽然是歌功颂德、拍马吹牛之作,但后一句却含蕴颇深,50年再加9950年岂不是“万岁”了吗?
相传,乾隆帝游山玩水时即兴出一下联广征上联,下联是:“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应对的难度很大,特别是要反复使用数字。
只见才子纪晓岚随口对出:“万岁爷,爷万岁,跪倒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真是对绝了,歌颂了皇上,讨得了欢心,难怪纪晓岚曾名噪一时。
乾隆五十年举行过一次千叟宴,共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是多大年纪,这里有一副数字对联请你运算:“花*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众所周知,60年为一“花*”,杜甫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上联可列成一个算式:60×2+3×7=141;下联可列成一个算式:70×2+1=141。
原来那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乾隆对联故事

乾隆对联故事乾隆游龙戏凤故事京剧有出《游龙戏凤》的戏,说的是乾隆皇帝与梅龙镇梅凤姐的调情故事。
这里讲乾隆与凤姐联对的故事。
却说风流天子乾隆游江南,一天来到江边的梅龙镇,在大街小巷微服独逛了老半天,正当他饥渴疲倦之时,忽见一家厅堂上有副龙飞凤舞的对联,便信步上前观赏:潜心读诗书,一轮明月眼前亮冷眼观世事,两袖清风心底宽屋内一青年女子见这不速之客,忙让座敬茶。
乾隆见这女子清秀文静,便接阅读:1558 日期:2010-5-16纪晓岚祝乾隆寿联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
他从25岁起当皇帝,整整当了60年,本来还要当下去,但鉴于他的祖父康熙只当了60年,不能超过他,不得已才退下来当太上皇。
他同纪晓岚相处最久,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的故事甚多。
这里介绍二副纪晓岚给乾隆的祝寿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阅读:1329 日期:2010-8-24乾隆帝自撰祝寿联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自撰一联: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孙曾余一人写罢,他颇为沾沾自得。
原来历史上帝王年过70者仅有6位,汉武帝在位54年,寿71岁;梁武帝在位48年,寿86岁;唐高宗在位9年,寿71岁;唐玄宗在位32年,寿80岁;清康熙在位61年,寿70岁,连他本人共6人,而五代同堂者,仅乾隆一人而已。
阅读:1049 日期:2010-8-24和珅献媚应对乾隆一天,乾隆退朝后,在乾清宫召见擅长写诗的官员。
乾隆说:“今天召见卿等作对,不谈政事。
” 众官异口同声地请求乾隆出对。
乾隆摇头晃脑地笑道:白狼山上响金钟百官闻听,面面相觑,不敢答对。
因为乾隆出的是下联,要求对上联,谁敢居于皇帝之上这是乾隆有意为难大臣的做法。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惯于献媚取宠。
他眼看百官噤若寒蝉,正是自己炫耀才能的时候。
于是,他恬不知耻地跪下说:阅读:1462 日期:2010-5-19纪晓岚谜联难乾隆一年元宵,宫廷照例猜灯谜。
历史故事-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
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
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
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对,出口成章。
”
乾隆皇帝心想:你这不是说大话吗?就随手指指船尾老船公问道:“这个老头也能作诗对联吗?”
阮云点头说能。
乾隆就对老船公说:“我说老翁,我们眼下无事,弄付对子对对好不好?”
老船公说:“哎呀,我这个大老粗,连扁担长的一字都不认识,哪会对对子!”
阮云笑道:“老翁不必客气,你就对吧!”
说时,船已荡到宝塔附近。
那塔叫做文峰塔,相传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远远望去,雄伟壮观。
乾隆触景生情,脱口吟了一句上联:“一塔峨峨,七层四面八方。
”
说罢就对老艄公说:“你这就对下联吧。
”老艄公沉思半晌,只是摇摇手,并不回答。
乾隆看在眼里,取笑阮云道:“你的大话未免说得太过了吧。
”阮云一拍大腿说:“人家不是早把对子对出来了吗?”乾隆真象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阮云道:“他不是摇着手吗,那就是下联‘只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说着,他就如此这般地解释了一番。
乾隆皇帝明知这是阮云即兴编造出来的,但也不禁为他的敏捷才思而拍手叫好。
纪晓岚对联故事,纪晓岚趣味对联故事 - 对联故事 -

纪晓岚对联故事,纪晓岚趣味对联故事-对联故事-一日,纪晓岚到崔尔庄村南的庙里观赏佛像。
弘一法师早知道纪晓岚的学问,非常人可比,尤其擅长题写联语,脍炙人口,巧妙无比。
想到自己这庙里,尚无一副纪解元的墨迹,确是大为遗憾。
便想请纪晓岚写一副楹联,刻在楹柱上。
弘一法师说明此意,纪晓岚也不推辞,略思一会,写成一联: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寒火尽,须把一马牢栓。
有了纪才子的题联,僧徒们自然高兴,不久请来工匠,将这副楹联刻在了柱子上。
联中之意,不但合乎佛家的生活规律,而且创造了一种恬淡幽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弘一法师有些沾沾自喜。
半年过去,本县秀才张琏到了这座庙里,看到楹联上的字很熟,向僧人们一问,果然不出所料,,正是纪晓岚所写,便在便在柱子的上下左右端详起来。
猛然间看出其中的秘密,开口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一旁的人闹不清楚是何缘故,人们看看柱子,再看看这个疯子都莫名其妙,人越聚越多。
张琏笑累了,望了望和尚,指着楹联说:诸位看这日落香残不是说香字去了下面的日字,只剩下禾字吗,再扫去凡心一点,那就是个几字就组成秃字。
众人似有所悟,这才体会到联中另有深意,催着张琏讲解下联。
张琏接着说:炉寒火尽,只剩下户字,须把一马牢栓,即在户字旁填一马字,那是个驴字,上下联暗含的两字是秃驴! ,众人齐声大笑起来,寺庙里的僧人听着,羞愧难以自容,心中暗骂纪晓岚的戏弄,马上换掉这副楹联。
下面连续讲几个: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
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 白龙寺内撞金钟\ 七个大字。
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上下联:\ 黄鹤楼中吹玉笛\ 。
乾隆当即拍手称赞:\ 佳对!\ 。
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 新鬼烦冤旧鬼哭\ 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 他生未卜此生休\ 作对,天衣无缝,工整贴切,令其师不得不佩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巧对对子故事12 纪晓岚妙对乾隆帝

巧对对子故事12 纪晓岚妙对乾隆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巧对对子故事12 纪晓岚妙对乾隆帝纪晓岚妙对乾隆帝一提起乾隆爷时代的风流才子,大家都耳濡目染,最熟悉不过,他就是那个铜牙铁齿,博古通今,能言善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翰林编修纪晓岚。
有关乾隆对联故事大全简短版小学生

有关乾隆对联故事大全简短版小学生乾隆时期清朝延续自明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有关乾隆对联故事大全简短版小学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让乾隆动怒的一幅对联乾隆下江南,途经任丘城北的一个小村。
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停下来休息。
时值初春,百草萌芽,柳丝泛绿。
乾隆下轿,一边欣赏,一边观察。
走近一户人家,被门上的一幅对联吸引住了。
上联是:惊天动地门户;下联是: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是:先斩后奏。
乾隆心想:这是什么人物,如此狂妄!立即把房主唤来。
没想到,房主衣衫褴褛,满面灰尘。
乾隆指着对联问:“这是你写的?”房主慌忙跪倒:“回万岁,是俺让别人写的。
”“词是你编的?”房主点点头。
“大胆!你可知犯了什么罪?”房主吓得浑身发抖:“万岁爷,草民不知啊,俺写得全是实情!乾隆疑惑了:“怎么讲?”房主直起腰:“俺家弟兄三个,老大是铁炮手,村里红白事他都去,铁炮一放,不就是惊天动地吗?我是给财主家收粮的,都是一斗两斗地数,不是就数一数二人家吗?俺三弟是厨师,每天杀猪宰羊,不都得先斩后做(任丘方言做读zou)?乾隆听完,哈哈大笑。
乾隆出对点探花一次殿试,才子刘凤浩取中第三名探花。
但他是个独眼人。
乾隆皇帝钦点他时见到刘的相貌后有些犹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确才识卓著,就给他功名。
乾隆帝出的上联是:独眼不登龙虎榜刘凤浩应电报对道:半月依旧照乾坤此对含意深刻,很大气,乾隆内心喜欢,再出一联考他: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才思敏捷的刘凤浩终于使乾隆帝心悦诚服,随即钦点他为探花,登上金榜。
乾隆帝与纪晓岚对联故事一乾隆在郊外看见飞来一只白鹤便让纪晓岚作诗,纪随声吟道:“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定雪为衣。
”刚吟出两句,乾隆却刁难纪说:“这是一只黑鹤。
”纪看了一下乾隆,接着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
”乾隆听后开怀大笑。
大家也都赞叹纪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乾隆酒楼对联,上联写:“名震塞北...

乾隆酒楼对联,上联写:“名震塞北...文/一杆笔说到乾隆,很多人对他的影响是尤为的深刻,除了在历史中的地位,更多则是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和妃子们之间发生的种种。
乾隆相比起其他的皇帝更喜欢游玩,尤其是微服私访。
这就让乾隆在民间留下了不少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乾隆还是位“对子迷”,对于对联是由衷的喜爱,今天小编就来说一个关于乾隆写对联的故事。
据说,有次乾隆微服私访到某地游玩,后因肚中空虚,饥饿难耐,看到一家酒楼,名字叫“裘翠楼”,见到门前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于是来了兴致,排在队伍的后面,想一看究竟。
后来到店里面,见一道名为“叫花鸡”的菜肴,因为要价不菲,看到点这菜的人还不少,自己也没有吃过,心生疑惑,于是也打算点上一道,看看这菜和其他菜有什么不一样的?说到叫花鸡,肯定就有人想到金庸笔下的“北丐”洪七公,一位嗜吃如命的老乞丐。
相传,叫花鸡起源于明朝,是一位乞丐发明,料理的方法十分简单:鸡只需掏出内脏,简单的放上一些涂料,抹上一些黄泥,包上荷叶在火上烤熟即可,后经过不断的改良使其更加鲜美,渐渐就演变成一种风味独特的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自然乾隆也勾起了馋虫,点上一只,也想品尝一二。
等到菜品端上桌来,只见一个“土球”放在桌上,正当乾隆犹豫不知怎样下手之时,店小二熟练地把“土球”用锤子敲开,里面却“内有乾坤”:一整只冒着热气的鸡。
乾隆看后,非常满意,拿起一块放入口中,觉得味道鲜美,乾隆一时间放下了皇帝架子,大快朵颐,很快一整只鸡都已入肚。
正当付钱离开之时,却发现自己囊中羞涩,分文皆无,叫来店小二说自己回去叫人拿钱。
但小二却不相信这位的话,把掌柜叫来,看事情怎样处理。
掌柜见乾隆的穿着打扮、精神面貌,觉得不是那种普通人家,就以为就是个不想付钱的公子哥,要吃霸王餐,任凭乾隆好话说尽,就是不让离开。
万般无奈之下的乾隆,就写了一副对联送给掌柜当做押账,掌柜半信半疑拿来笔墨,乾隆略加思索,刷刷点点写下这样的对联,上联写:“名震塞北三千里”,下联:“味压江南十二楼”,掌柜看后,觉得对联很是经典,拍手称快,就放乾隆走了。
对联故事50、天下第一关的名联

对联故事50、天下第一关的名联50、天下第一关的名联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超过万里,为此称万里长城。
山海关依山傍海,雄踞山海之间,是万里长城的东方起点,由此称天下第一关。
孟姜女庙(又名贞女祠),就坐落在山海关的东门外。
古往今来,有无数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到过山海关游览,留下了许多诗词、对联和有趣的故事。
(一)纪晓岚随乾隆微服私访来到山海关,乾隆吟出一联:山海关虎跃龙腾。
此联看似简单,其实有相当的难度,细心一读你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山中有虎,海中有龙”之意。
纪晓岚并未立即对出。
第二天游览到水月寺时,纪晓岚触景生情,对出了前一天乾隆出的下联:水月寺鱼游兔走。
此联取“鱼在水中,兔生月宫”的意思,甚是工整。
乾隆拍手叫绝。
(二)山海关日月潭一位年过花甲的美籍华人教授,游山海关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感慨万千,信口吟出:山山海海山海关,雄关镇山海。
吟毕,向身边的游客说:“老夫此句可作对联上句,可惜还想不出恰当的下句,望诸位赐教。
”老教授等待多时,游客们无以为对。
后来,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彬彬有礼地和教授握手交谈,笑盈盈地对教授说:“学生有一联,不知可否?请老师指教。
”说罢朗朗吟出一联:日日月月日月潭,秀水映日月。
老教授听后,双手抱拳,连说:“佩服!佩服!”并立即询问小伙子的姓名。
小伙子急忙还礼,说:“学生叫博·巴尔斯”。
原来他就是蒙古族作家包佳峻。
(三)千秋片石铭贞话说当年秦始皇征集30万劳工修筑长城,孟姜女的丈夫也被征去。
孟姜女做好棉衣等丈夫回来,可一等数年杳无音信,于是千里迢迢去送寒衣。
她到了修长城的地方,沿着工地一路走一路打听,到山海关时人家告诉她,她的丈夫早己死了,尸骨就埋到长城下面。
她哭得死去活来,把长城哭倒了八百里,后来便跳海死了。
传说孟姜女死后,她跳海的地方立刻出现两块礁石,低的一块说是她的坟,高的一块说是她的碑。
不管潮水如何涨落,两块礁石永远露出水面那么高。
后人敬重孟姜女的忠贞,在望夫石村凤凰山上,面临渤海,背靠燕山,修建了孟姜女庙,塑了孟姜女的神相,庙门囗刻的楹联是: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故事联消乾隆风流意
趣味语文
1023 0855
有一回乾隆下江南,刘墉作陪。
这天,君臣二人进了济南府,天黑了,到督台衙门投宿。
才待进门,一个俊秀女子打影一闪,乾隆跟上一撒目:乖乖,后宫三千佳丽不撵她一个俊哩。
当下乾隆生了“野花总比家花香,觅得野花消时光”的念头。
正愁打听,可巧山东督台府仲督台恭迎圣驾出得门来,乾隆张口就问:“仲爱聊,方才打影见的那个妞儿可是贵府千金?”仲督台一愣,回说:“不,她是安徽倪督台的掌上明珠。
”
“咋到了山东?”
“已许犬子为妻,定在明日完婚。
”
“啧,啧。
”乾隆咂咂嘴,深感失望。
突然他眼前一亮,冒出一句:“明日完婚尚可挽回咧,朕拿十个宫女换你儿媳,爱聊意下如何啊?”
“这个……”仲督台脸色一变,大犯难为:不同意吧,那是抗旨不遵;应允了吧,话还真难出口。
没法子,只得回了个“庆婚喜宴排满三日,如今名声在外,悔婚定遭非议。
”
“那不搭紧,古来缔解姻缘,以张贴喜联为凭,贵府大门既没挂联,又没行过三拜之礼,悔婚又有何妨。
”
“只是……”
“朕传命连夜送来十个宫女,供虎子任意拣选,这在你是莫大的恩宠,怎么,不称心吗?”
“不敢,不敢!”仲督台见皇上神情肃然,满脸不带欢喜,“扑通”打跪在地,一边叩头一边讷讷地说:“圣聪暂息雷霆,罪臣斗胆请刘大人一道入室,探问倪女口气,以免日后赚下口舌。
”
“好吧,刘爱聊不妨陪他走一遭,看她是愿呢,还……还是不愿。
”
二人领旨进了二门,仲督台拽住刘墉诉起苦来了:“你看看,我这官做的,连儿媳都要送进后宫纳为嫔妃了。
你我交情不薄,不能看着不管啊。
”刘墉对乾隆逼亲夺妻的做法十分厌恶,又见老友苦苦哀求,挤巴挤巴眼皮,想出一计,对仲督台说:“只须如此……”
隔不大霎,刘、仲二人一前一后面见乾隆奏禀:“奉旨面见倪女,代转了皇上爱意,倪女感恩不尽,领我等进厅堂看了一画一挂联,摆摆头摇摇手,二话没说回避开了。
微臣才疏学浅,猜不透倪女心意,恭请皇上圣裁。
”
乾隆一听急了眼,龙行虎步赶奔厅房,见迎面墙上挂着一张木版画《鸳鸯交合图》,左右贴着一联:
妙人儿倪家少女;
侪人中仲属齐人。
横批是“鲁皖通好”。
乾隆本是个风流天子,儿女韵事经多识广。
他先看了交合图,情知倪女中意的是年轻郎君,不愿嫁给个一把年纪的老君王。
再看了看拆字喜联,上联分明说的是个倪字,下联暗藏一个仲字,明示倪仲结亲连理已是生米煮成熟饭。
横批一句“鲁皖通好”,道得辛辣,砸得结实,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强纳倪女为妃,势必惹得山东、安徽两省军民不满,闹不好还会酿成大乱子。
无奈,只好收起“花花肠子”,低头耷拉角地独自回房安歇去
了。
乾隆走后,仲家立马办了喜事。
半年过后,仲家老少见长挂《鸳鸯交合图》有失雅观,商议过后,趁年末装饰房舍,改换了一副《仙翁长寿图》,喜联也改成了“福如北海长流水,寿似南山不老松”的寿联。
传说这就是挂中堂画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