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传播的类型及功能
简述传播的四大功能
简述传播的四大功能传播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意见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等重要功能。
传播的四大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社会交往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
下面将对这四大功能进行简要阐述。
一、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是传播的最基本功能之一。
通过传播媒介,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新闻、科学知识、教育内容等。
信息传递功能使得人们能够及时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无论是报纸、电视、互联网还是社交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功能。
二、社会交往功能传播还具有社会交往的功能。
通过传播媒介,人们可以进行跨时间、跨地域的交流和互动。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交流观点、建立社交网络的重要工具。
除了个人之间的交流,传播也为群体组织提供了组织、协调和动员的平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三、文化传承功能传播在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播媒介,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包括语言、音乐、艺术、电影等。
这些文化形式通过传播得以流传和传承,保护和弘扬了人类的文化遗产。
传播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四、社会控制功能传播在社会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播媒介,政府和组织可以向公众传递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等,以实现社会管理和治理的目标。
传播还可以塑造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也对社会事件和问题进行监督和评价,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结语传播的四大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传播系统。
信息传递、社会交往、文化传承和社会控制是传播的核心功能,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传播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传播体验。
简述传播的类型
简述传播的类型
1. 内向传播:就是自己向自己传递信息,用于形成自我意识,促成自我觉醒。
2. 人际传播:依据两条原则,一是信赖,二是成本-效益。
3. 群体传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容易造成群体压力。
4. 组织传播:马克斯·韦伯说“有一个管理主体的群体就是组织”。
组织传播的特色就是存在“正式传播”和“非正式传播”,后者一般称为“小道消息”。
5. 大众传播:媒介组织通过技术性媒介与大规模受众进行沟通,就叫大众传播。
所以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有三个正面功能:传递信息、提供娱乐、以及教育大众。
(2)大众传播的三个负面功能:制造拟态环境(美国学者李普曼)、制造刻板印象、以及麻醉民众精神(拉扎斯菲尔德,人们满足于通过媒介接触社会,而不再积极地亲身参与公共事务)。
4_传播的功能汇总
李普曼 “两个环境”理论
李普曼深有感慨地写道:“我们的认识 是何等的间接”、“我们大家都直接接 触消息,而不是接触我们看不到的外界 环境”
李普曼 “两个环境”理论
大众传播的普及、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 发展,现代人的认识能力即“虚拟环境” 大大扩张,此同时,现代人对这种“虚 拟环境”的验证能力则(相对地)大大 缩小了
传播功能:冲突学派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媒介在發揮正面影 響的同時,同樣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社 會麻醉”的負面影響 關於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對 “網蟲”和“電視的一代”的探討
传播功能:冲突学派
“電視的一代”是指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 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 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以“跟著 感覺走”為行為方式,力圖擺脫日常繁 瑣性的束縛;內心世界是孤獨而封閉的, 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
4_传播的功能
1,功能的类型和层次 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思考
文学的功能是什么?
1,功能的类型和层次
功能即作用。传播既然是人类所赖以生 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劝之一,当然有其 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传播的基本功能 :传受信息
二功能说:工具性和消遗性
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类两种类型: 实用性传播,娱乐性传播
拉纳(1958)传播体系与社会 体系的关系
识字率
近代社会 过渡社会 传统社会 61%以上
都市化率
26%以上
传播体系
媒介
21%-60% 11%-25% 媒介-口头 以上 20%以下 10%以下 口头
拉纳(1958)传播体系与社会 体系的关系
拉纳的著作被视为“传播与发展研究”或“发 展传播学”的经典之作 后人的批评和补充,主要有以下几点:
传播类型、功能、过程模式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它既是人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行为,又是人际间或组织间发生、发展和维持关系的基本机制。
对传播的思考一、从词源上看,中文的“传播”在古代是两个词即“传”“播”,前者意为社会上下的信息交流,后者本意是“播种”;“传播”作为一个词是中国近现代的事,表达某种事物的传递和散播。
而“communication”在词源中是“分享”“交换”,引申为“交流”。
可见,两者兼有信息流动的含义。
二、传播学中“传播”的含义有几种说法:1、强调“共享”,即传播的目的是要与他人共享信息、思想和态度。
2、强调“互动关系”,即传播是社会的相互作用,产生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机理。
3、强调“符号”,即传播是通过符号来传递和交流信息、思想、态度的行为。
4、强调“劝服与影响”,即传播是带有目的性的行为,以影响他人为目的。
可见传播必然包括信息与流动两个基本要素,因此传播就是指信息的流动。
而人类社会的传播就是人的信息的流动过程,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的类型从普遍意义上讲,传播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指人的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内向传播:也称自我传播、人内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活动。
是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是同一个人。
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非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话、书信等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具有直接性、随意性、私密性,反馈迅速和可控性强等特点。
它是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基础。
组织传播:指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即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总结 传播的类型
总结传播的类型传播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它是信息、观点、价值观等从一个个体或群体传递给另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过程。
传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传播的类型多种多样,下面将对常见的传播类型进行总结。
首先,口头传播是最基础的传播形式之一。
人们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传递信息。
这种传播方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日常对话到演讲和辩论都是口头传播的例子。
它的特点是即时性强、交流效果直接,但受到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信息容易变形、产生误解。
其次,书面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
通过书面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公文等。
书面传播具有持久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可以长期保存和传承,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较高。
但是,书面传播需要读写能力,对阅读者的要求较高。
第三,电子传播是近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传播正在成为主流,包括无线电、电视、互联网等。
不同于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电子传播以电子设备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媒介,信息传递速度快,覆盖面广,受众数量大。
电子传播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可以实时交流和互动,但也存在信息泛滥和信息可信度不高的问题。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传播形式,还有其他特殊的传播类型。
例如,艺术传播是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信息和情感,包括音乐、绘画、电影等。
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传递思想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社交传播是人们在社交互动中传递信息和观点,包括面对面的交流、社交媒体的使用等。
社交传播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作用,信息传递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可信度。
媒介传播是通过媒体传递信息和观点,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
媒介传播具有大众性和广泛影响力,能够以全球化的方式传递信息和价值观。
无论是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还是艺术传播、社交传播、媒介传播,每一种传播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庞大的传播网络,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传播的功能和类型
第三章传播的功能与类型一、传播的功能(一)传播的社会功能1、获取信息2、知识教育3、文化传承与交流4、舆论监督与引导5、社会化途径6、调节身心(二)传播的负功能1、媒介情境的非真实化2、信息庸俗化3、文化殖民化4、思维行为惰性化二、传播的类型(一)内向传播信息交流活动。
(二)人际传播1、含义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行为。
2、特点:(1)运用双重手段,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更能满足受众个性化需要。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非制度化,主要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
平等的传播活动。
3、研究焦点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从个人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从社会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理论”、“创新及扩散”理论等。
(三)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ABC(四)群体传播1、含义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2、群体的本质特征(l)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参与群体活动的个人都是带着某种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关心、兴趣等而集合到一起的。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3、群体的作用(1)群体对社会的贡献•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
传播活动类型及特点
传播活动类型及特点
1.传媒类活动
传媒类活动是指通过传媒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
这类活动通常包括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新闻稿发布等。
传媒类活动的特点是传播渠道广泛、传播速度快,并且能够将信息准确、全面地传递给目标受众。
同时,传媒类活动也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和对外界舆论的反应。
2.社交媒体营销活动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已经成为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品牌形象、产品信息等内容。
这类活动的特点是传播范围广泛、互动性强,并且能够与受众进行即时互动和反馈。
此外,社交媒体营销活动也需要注意传播内容与平台的匹配,以及对受众的精准定位。
3.线下推广活动
线下推广活动是指在实体场所进行的宣传推广活动。
这类活动通常包括展览、会议、派发传单、路演等。
线下推广活动的特点是能够直接接触目标受众,传播效果直接且可观。
同时,线下推广活动也需要注意场所选择、活动内容设计以及与受众的互动方式。
4.口碑营销活动
口碑营销活动是指通过用户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或品牌的活动。
这类活动通常包括用户评价、口碑传播等。
口碑营销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公信力、传播范围广且持久,并且能够获得用户口碑和推荐。
同时,口碑营销活动也需要通过优质产品和服务来赢得用户的口碑。
传播活动包括传媒类活动、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线下推广活动和口碑营销活动,每种活动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播活动类型,并结合具体的传播目标和受众特点,可以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宣传推广效果。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
事情来衡量,时间的速度就不一样了……事情发
生的越多,时间就过得越快。时间一加快,叫人 像是骑在快马背上,有些头晕目眩。” • —— 阿来《尘埃落定》
四、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 现实环境—直接环境—客观世界
• 媒介环境—间接环境—虚拟环境—主观世界
• 贡献: • ★ 强调大众传播的作用;
• ★ 在现代社会中:
•第二节 传播的功能
• 一、传播的层次和类型
•
• • •
二、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
三、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四、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五、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 重点:拉斯维尔的5W模式、申农-韦弗的 控制论模式、传播的四大功能 • 难点: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第一节
• 一、传播结构的构成要素:
传播的结构
4.德弗勒的环形(互动过程)模式
大众媒介设施
信源
发射器
信道
接收器
信宿
噪音
信宿
接收器
信道
发射器
信源
反馈设施
循环模式的优点: 1、它以双向的环形结构真实地呈现了信息交流的复杂性,较全面地 反映了传播的主要过程。 2、它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获得反馈有多种途径(大众媒 介设施和反馈设施),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不断改进传播方式以更有
•
该模式假定在我们能够观察之前,有关的传播过
程已经开始了。A和B对信息的分享导致了一个逐渐走 向更多相互理解的循环过程。
• •
A将信息I1与B分享; B将信息I1理解和解读成I2;
•
• •
B作出反应将I2与A分享;
一直循环下去……
(三)社会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美国社会学者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文章中 提出的。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
效地适应信宿,从而增加两种含义之间达到一致或同型的可能性。
3、模式也显示了两种含义之间产生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噪音 的干扰。
循环模式的不足:
没能超出从过程本身或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即缺乏外部条件。 (只噪音一个外部因素不能反映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5.传播融合模式
罗杰斯和金卡特的传播融合模式: 互动传播也是一种循环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参与双方(A 和B)一起创造和分享信息、赋予信息意义,以便相互理解。
•第二节
• • • • • 一、传播的层次和类型
传播的功能
二、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 三、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四、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五、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
系统,为整个有机体服务。……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 传播的汪洋大海中,以至于很难设想要是没有传播,我 们将怎样生活。 ——施拉姆
社会遗产传承。
• 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
会化、提供娱乐。
•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 (媒介人物)、重申社会准则(社会规范强制)、 负面麻醉作用。
三、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负面功能论
★ 大众传媒持续不断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
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 ★ 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
2、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
(C=传者,M=讯息,R=受者)
★马莱兹克的这一模式说明传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
行为,是一个变量众多的社会互动过程。这种互
动并不仅仅是有形的变量——社会作用力之间的
互动,而且也是无形的变量——社会心理因素之
间的互动,这样的视角无疑使社会传播系统研究 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功能一、传播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一、传播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二功能说: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传播可分两种类型:实用性功能与娱乐性功能 ,即工具性与消遣性。
工具性传播:为了应付环境,顺利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有关的一切行为;消遣性传播:充实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见解应付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个人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主要是为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组织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层次开看是调剂组织成员的情绪;社会层次——从工具性传播来看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递社会遗产;从消遣性传播来看是提供娱乐;四功能说 社会传播与大众传播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递社会遗产提供娱乐二、新闻传播的具体功能正功能: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三、实施舆论监督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负功能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联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是直接环境,而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到的环境叫“间接环境”,现实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当媒介(有意或无意)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不仅如此还视为现实环境而展开显示的行动,难免制造出悲剧。
二、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麦克卢汉“地球村”理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经跨越时空限制,使信息在瞬间即可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一个小村庄,村民即人类之间的互相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其方便,人们虽然距离遥远却联系日益紧密。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总结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第一章传播: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移动。
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传播的功能:沟通、协调、教育、娱乐教育传播功能:在沟通、协调、教育、娱乐的基础上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
教育传播四要素: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教育传播学(15~18)第二章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解码、噪音、反馈和效果。
编码过程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将信息转换为符号称为信源编码,将符号转换为信号称为信道编码。
解码过程包括信道解码和接收解码。
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符号称为信道解码。
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含义的过程称为接收器解码。
教育沟通模式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构建教育传播模式所依据的理论是正确的,必须科学的反映教育传播的规律,揭示教育传播各要素的关系。
2.现实模型应该来自现实。
现实的感应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它应该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来反映实际情况。
简明模型是现实的简化形式,应该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面性。
4操作性构建的模式应思路清晰,符合逻辑,所需的条件应容易实现。
5.创新的新模式比原有模式更能反映现实,发现事物的新联系;一个好的榜样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高于现实,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图、评价)p32~391拉斯韦尔模式第一个模拟考试是w模式:谁、什么、什么渠道、什么样的效果(传播者-媒体-受众效应)在大众传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开创了传播模式的研究方法。
但是第一次模拟考试太简单了。
此外,1忽略了“反馈”因素2不重视“为什么”或移动研究。
3.关注传播者的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传播者的“主体参与”地位。
2香农-韦弗模型这一传播模式能解释人类的一般传播过程,成为其他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
她系统考虑了“信号”与“信息”之间的转换关系,运用数学模式测量信息量、信号与通道容量。
还分析了噪音等干扰因素的问题。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过程和影响的社会科学。
以下是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指人类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和分享的过程。
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非面对面交流。
2. 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的基本模式包括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施拉姆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等。
这些模式描述了传播行为的基本过程和要素,对于理解传播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传播的类型:传播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
每种类型的传播都有其特点和功能,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交流和信息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渠道,包括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等。
每种媒介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对于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
5. 受众:受众是指接受传播信息的人群,包括大众受众、分众受众等。
受众是传播行为的重要参与者,对于传播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
6.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行为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包括认知效果、行为效果、态度效果等。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理解和改善传播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而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现象。
跨文化传播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对于理解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知识点涵盖了传播的定义、类型、媒介、受众、效果以及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对现代社会的信息流动和交流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知识点,传播学概论还包括以下内容:1.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需要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研究假设和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传播的功能
传播的功能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介、渠道或个体之间传递、传播、交流的过程。
传播具有以下的功能:1. 传达信息:传播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或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个体,使得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和理解。
传播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使得信息可以以各种形式和方式传达给接收者。
2. 增进交流:传播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传播,人们可以了解和了解彼此的思想、观点、意见和感受,从而产生更深入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传播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传播知识:传播起着先进文化的作用,是知识传递的重要手段。
通过传播,知识可以从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各种媒体等渠道传导到大众中去,提高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
4. 形成舆论:传播可以对公众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媒体的报道、观点和评论往往能够引导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力。
通过传播,个人或组织可以塑造和影响公众的观念、价值观和态度,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 促进社会变革:传播可以引起社会的变革和变革。
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观念,传达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动力,促进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传播可以推动社会的革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习俗,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 塑造文化认同:传播有助于形成和塑造个体和群体的文化认同。
通过传播,人们可以传递和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方式,使得个体和群体可以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和认同。
传播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7. 推广产品和服务:传播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和销售。
通过传播,企业和机构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广告宣传给目标受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自己的产品。
传播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促进销售和利润的增长。
总之,传播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传播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传播,人们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知识传递、文化传承和社会变革,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传播的类型
权力和地位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纵向传播:组织内部权力、 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包括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 传播。
有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组织传播两种形式。
群体传播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群体是个人实现其价
传播的类型
物理传播(电闪、雷鸣等)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亲身传播
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 国际传播
大众传播
跨文化传播
性质划分
全球传播
规模划分
手段划分
新闻传播
政治传播
传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播
经济传播
(按
内
容)
公共传播
健康传播
教育传播
……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 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 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 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层面如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 公众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群体层面如在学校、商场、 某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小范围座谈会;组织层面如 在某个单位、公司或组织内传递信息;大众传播层面 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传递信息。
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 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某个场所发生 的事情收到遥远地方发生事情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 之,某个场所发生的事情对谣言地方发生的事情具有 指向意义。
第五节 传播的类型与功能
合行为一般都是 由某些突发性事
绪,这些结构性因 件或突然的信息
素是集合行为发生 刺激引起的。
的温床。
3
正常的社会传 播系统功能减 弱,非常态的 传播机制活跃 化。
传播机制的种类: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传播的类型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1.组织传播的结构—下行传播 a
• 定义: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 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 内容:
1 关于工作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 2 关于组织成员权利和义务的信息; 3 关于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 4 工作单位上司对部下工作的评价和奖惩信息; 5 关于组织的目的、理念以及社会作用或贡献的信息。
• 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 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 基本动机
• “经济人假设”又称为X理论;“社会人假设”又称为Y 理论.X理论认为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唯一 的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 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
正式和非正式两种传播渠道的兼具 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中的组织 都不可忽视的。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类型
大众传播
• 定义: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 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特点:
1 传播机构高度专业化; 2 传播对象分散且匿名; 3 传播内容大众化; 4 传播手段高度技术化; 5 信息反馈的困难。
谈、私人交往等;
组的交流等。
五种传播类型及特点
五种传播类型及特点
人内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出于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于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及时对周围变化了的环境做出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它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协调,对客体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
大众传播:指一群人经由一定的大众传播工具向社会大众传送信息的过程。
大众沟通的传送者通常是庞大的组织体,沟通的工具大都是最先进的科技结晶体,而收受人则是不知名的及不定量的大众。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部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部与部门、组织与其成员的传播活动以及组织与相关的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流沟通活动。
群体传播:是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行为。
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聚合方式,在一定的场所进行信息交流,群体的规模有大有小,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点。
传播、传播的类型及功能(课堂PPT)
6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传播,就是人类借助符号传递信息以期获 得一定效果的过程。
7
• 传播定义的要点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传播的载体是符号和媒介 没有无目的的传播
8
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 性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9
传播的类型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10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 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 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 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伴随着人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们在很多情 况下对人内传播电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14
内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 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既有传播的一 般特性,又有自身特性。
15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 柏拉图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 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18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在《象征互动论》一书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 —自我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 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 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 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 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
请说出关于自我传播的经验词语……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达摩: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
李白: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笛卡尔 : 我思故我在
一、定义
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 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是 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主要由以下 几个环节构成: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 理。
人应当相信,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可以了解的, 否则他就不会再去思考。 ——歌 德
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 奇的不断摆脱。 ——爱因斯坦
二、自我传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正功能 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 自我调节
负功能 自我传播不足,无法完成认知; 自我传播不全面,认知有失衡的趋向;
我们越是文明,我们就必定越不幸。 -------弗洛伊德
超我(super 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 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 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 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 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自我传播的相关理论
米德的主我客我论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与“客我 (me)”。“主我”指每个人“自然”的内心冲动、无 约束的动力。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社会期待和社会评价, 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体现。
人的自我发展就是主我和客我不断交流的过程。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传播的类型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 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 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 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第二节 自我传播
三、特点
直接性 随意性强 保密性强 反馈迅速 可控性强 瞬间性 覆盖面小
四、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
1、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 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 金钱 服务 信息 地位 爱
人际传播
2、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第二章 传播、传播类型及其功能
教学目的: 掌握传播的定义及其要点; 了解和掌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 和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掌握传播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播的定义; 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的功能。
第一节 什么是传播?
“人类几乎无时无刻ຫໍສະໝຸດ 在进行着传播”?“(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的土地。传播是基 本的社会过程。” ——威尔伯·施拉姆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概念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 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
二、类型
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 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 符号等
借助听觉:电话、口语、类语 言等
借助视觉:书信、网络交流工 具、书面语、绘画语言等。
3、约哈里之窗(信息交流过程管理工具 )
自己了解
自己不了解
他人了解
他人不了解
4、总而言之,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如下:
认识自我 建立人际关系 控制周围环境 进行情感沟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伴随着人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们在很多情 况下对人内传播电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内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 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既有传播的一 般特性,又有自身特性。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 柏拉图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 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德谟克利特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 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 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说文解字
傳播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说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意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传播,就是人类借助符号传递信息以期获 得一定效果的过程。
• 传播定义的要点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传播的载体是符号和媒介 没有无目的的传播
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 性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本我即原我(ID),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 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 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 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 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ego),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 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 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 原则”,为本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