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2传统节日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包含各个传统节日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搜集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制作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辨猜节日,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游戏: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猜得准。

贴春联放鞭炮(春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3.揭题: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

4.过渡: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过节这一天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很多节日学生并不陌生,设计“听词猜节日”的游戏环节,既拉近了学生与课堂所学知识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自学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牛郎织女贴窗花赛龙舟艾香月饼赏菊祭扫乞巧①相机强调“传、舟、赏”是翘舌音;“艾”是零声母音节。

②依次单击词语对应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会认字。

郎贴舟艾饼赏菊祭乞巧(3)小组赛读其余会认字。

巷宵堂传统4.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有梯度地由词到字进行检测和订正字音,再将生字送回课文检测,将识字学词落到实处。

而看图片读词语使学生在初步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加深了对词语的认识。

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他们的理解。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了哪几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用“____”画出传统节日的名字,用“”画出节日的习俗。

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农历节日教案

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农历节日教案

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农历
节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农历节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2. 学会认读汉字“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农历节日相关词语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课件、图片、挂图
2. 有关各地庆祝节日的短视频
三、教学过程
导入呈现
通过展示有关各地庆祝节日的短视频,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带
着问题导入,如:“你看过这样热闹祥和的场景吗?这是哪个节日?这个节日是如何庆祝的呢?”
认知新知
1. 针对不同的农历节日,分别通过图片等方式介绍其形象、来历、风俗惯等方面,培养孩子们对于农历节日的基本认知。

2. 研究并认读相关汉字,如端午节、中秋节等。

练运用
1. 分组活动,编写题目,进行游戏问答。

如:“这个节日是哪
个节日?如何庆祝?”
2. 分批进行剪纸创作,模仿庆祝活动或物品等。

四、教学总结
通过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
国的传统节日;学生们通过语言表达和手工创作,运用自己所学知
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上是本次农历节日教学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认真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部编二下《传统节日》教案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达标检测: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①清明节②元旦③元宵节④圣诞节⑤端午节⑥七夕⑦中秋节⑧重阳节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xiànɡ) 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 艾(ài)香满堂(t ánɡ) 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 赏(sh ǎnɡ)菊(jú) 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è)闹(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春节相关习俗。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学习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喜爱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贴”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生字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童谣激趣,目标导学1.童谣激趣,课前导入。

(1)师:听,什么声音这么热闹?(课件出示图片)一群小朋友在大街上又唱又跳的,我们也来加入他们吧。

(齐唱儿歌)新年到,大团圆,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

见面说声新年好,大家一起乐淘淘。

(2)师:这么热闹,这么高兴,过的是什么节呀?生齐答:春节。

师:过节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春节是人们对新年的企盼和祝福。

每个节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本堂课我们要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写课题。

(1)师: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2)齐读课题——2.传统节日二、新知探究(一)自学自研1.检查生字读音预习情况(1)初读课文师:同学们将书翻到31页,自由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

师:大家读得真用心,课文中的生字,你会读了吗?(3)请学生读第一组生字,请同学评一评。

师:大家都跃跃欲试,请你先来读第一行。

师:听他读完,谁能来评一评?(预设):有学生指出不足。

师评价:你指出的问题很细小,说明你听得认真,你来读一读。

(4)请学生读第二组。

师:你读的真不错,可以请你当小老师吗?师:掌声送给他。

(5)请学生读第三组。

刚刚这几位同学,老师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读得很不错,其他同学呢?(6)开小火车读。

师:小小火车从哪儿开。

(评价:小火车载着同学们稳稳当当地开到了终点)(7)齐读。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传、统”等13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贴窗花、转眼”等9个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培养观察、表达、搜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语,书写生字。

3. 谈谈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2. 教学难点: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检查朗读情况。

3. 学习生字、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讲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 书写生字: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书写生字,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识字2《传统节日》2. 生字:传、统、贴、窗、花、炮、龙、舟、灯、闹、情、怀、转眼3. 词语:贴窗花、转眼、团圆、中秋节、贴对联、龙舟、粽子、春节、元宵节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国的传统节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传统节日》,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节日相关的视频、展示节日图片或讲述节日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传、统”等12个生字,会写“贴、窗”等8个字,会写“贴窗花、放鞭炮”等6个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理解传统节日的含义和习俗,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传统节日的定义与重要性:介绍传统节日的概念,强调其在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2. 主要传统节日的介绍:详细讲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3. 识字与写字练习:通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语,学习新字,练习写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和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生字和词语,理解传统节日的含义和习俗。

2. 难点:正确书写和运用新学的字词,理解传统节日的深层文化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知讲解:讲解传统节日的定义、重要性和主要节日的习俗。

3. 识字与写字练习:通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语,学习新字,练习写字。

4. 互动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板书设计识字2《传统节日》主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生字:传、统、节、习、俗等词语:贴窗花、放鞭炮、吃月饼等作业设计1. 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语。

2. 写作题:写一段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短文。

3. 实践活动: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过一个传统节日,记录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新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纠正。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接收、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识字2. 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识字2. 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能够进行背诵积累。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同时激发自觉探究更多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儿歌诵读。

教学难点:了解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儿歌中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生字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初步了解儿歌内昝,知道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名称。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1.教师板书“节日”二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节日”的认知:生:我知道放寒假过后我们要过的节日叫“春节”。

生:我知道3月12号是“植树节”,在那一天我们要栽树绿化环境。

生:我还知道农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在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看龙舟赛。

师:大家刚才说到了很多节日的名称,但是在这些节日里,有一些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但外国人从来不过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一个有趣的名称一~“传统节日”(板书:传统)。

2.过渡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趣味儿歌《传统节日》,了解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

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强调读准“传统”,同时简单释题(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独有的节日)。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谈话创境激趣法,让学生在交流感兴趣的话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激发了学习儿歌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了解节日1.课件播放儿歌朗读录音,引导学生听读并注意儿歌中生字的读音,同时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主朗读儿歌,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练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的情况:(1)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生字的朗读纠正指导,注意提醒读准“巷、郎、饼、赏”几个字的后鼻音,同时,注意“闹”字的声母是鼻音“n”,“转”是多音字,在本课应该读第三声。

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文化节日教案

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文化节日教案

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文化节日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文化节日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2. 研究与文化节日相关的识字和拼音,扩大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春节- 识字: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拼音:chūn、jié、kuài、lè、gōng、xǐ、fā、cái- 研究春节的由来、俗和风俗。

第二课:元宵节- 识字:元、宵、灯- 拼音:yuán、xiāo、dēng- 研究元宵节的由来、俗和风俗,制作汤圆。

第三课:清明节- 识字:清、明、扫、墓- 拼音:qīng、míng、sǎo、mù- 研究清明节的由来、俗和风俗,了解祭祖扫墓的意义。

第四课:端午节- 识字:端、午、粽子- 拼音:duān、wǔ、zòng、zi- 研究端午节的由来、俗和风俗,制作粽子。

教学活动1. 观看视频:播放与文化节日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感受节日的氛围和特点。

2.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和拼音绘制与文化节日相关的图画,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制作手工艺品:引导学生制作与文化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粽子等,增加学生对节日的实践经验。

4. 表演节目:鼓励学生组织小节目,表演与文化节日相关的歌曲、舞蹈或故事,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评估1. 课堂练:布置课堂练,测试学生对识字和拼音的掌握情况。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或其他相关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文化节日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202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2. 视频资源:与文化节日相关的视频。

二年级下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课教案

二年级下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课教案

二年级下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课教案一. 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汇;•难点:理解传统节日的含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阅读文本,讲解每一个字词的意义;•演示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手工制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节日的含义;•互动法:通过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加深对传统节日和词汇的理解与记忆。

4. 教学资源•电子版课件;•字卡、绘本、图片等教学资料。

二.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入课题,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1)新授词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2)讲解词汇•春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农历新年,是指春季到来时的节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贴红色的春联、挂红灯笼,吃传统的年夜饭,放鞭炮等习俗。

•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踏青节,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这个节日是纪念祖先和烈士的日子,人们会扫墓、祭祖,还有一些地方会放风筝等活动。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五月初五。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3)教学讨论•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每个节日的意义、习俗、传说等,了解各个节日的特色。

(4)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感悟题,阅读相关的绘本或课文后,描述心情、收获和意义。

•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记忆所学知识。

三.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演示法和互动法等,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习认读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 学习认读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教学准备:1. 课文《识字2传统节日》的复印件。

2. 生字词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二、学习新课(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读出词语并教学生读音和意思。

2. 学生跟读词语,师生一起完成发音练习和词语释义。

3.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阅读理解与学生活动(15分钟)1. 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自主完成课文的填空题。

四、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3.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并解释原因。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习题。

2. 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新课《识字2卖西瓜》。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学生认读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讨论。

但是课堂时间有些紧张,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

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识字2传统节日》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的名称和习俗,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本单元共包含六个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和中秋节。

每个节日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的名称和习俗,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节日插图和文字介绍,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和讨论节日的起源和习俗,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节日故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在知识方面,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和词汇,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和段落。

在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在素质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能够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

然而,在行为习惯方面,二年级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缺乏专注力和耐心;他们可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可能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需要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传统节日》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利用图片,字理、形声字等多种方法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重点】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音韵美。

【教学准备】字卡,传统节日名称的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童谣导入。

出示一上“和大人一起读”中的《春节童谣》,全班拍手读。

感受欢乐的气氛,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2.中国春节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像这样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像童谣里说的“守岁”“拜年”这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老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传统节日)3.学习“传”“统”两字。

(1)强调读音,注意:“传”读“chuán”是三拼音节,翘舌音,前鼻音;“统”读“tǒng”,是后鼻音。

需要注意的是,“传”是一个多音字,在“传统”一词中读“”,在表示记述自己生平著作的“自传”时读“zhuàn”。

(2)识记字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这两个字吗?预设: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人”来就是“传”,传统的“传”。

“车”来就是“转”,转动的“转”。

“石”来就是“砖”,砖头的“砖”。

(3)拓展运用:谁能用“传”“统”分别组词?预设:传:传播、传达、宣传、流传、传言。

统:统一、统计、系统、统称、统治。

设计意图:课伊始,让学生拍着手读学过的童谣,以旧引新,激发了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春节的情境中,再由春节来感知“传统节日”,过渡自然。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

自读要求: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请几位学生接力读完全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范文(通用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范文(通用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范文(通用6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范文篇1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同节日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听词猜节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放鞭炮,拿红包(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祭祖、扫墓(清明节,公历4月3日—5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3、师小结:像这些风俗习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4、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翘舌音:传、舟、赏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4、开火车读生字。

《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10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10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念着神州谣,饱览了中华美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识字,学课文,领略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1.齐读课题,注意生字读音2.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师:什么是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这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过的节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我们又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呢?来,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生字,边读边找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1、找找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节日?生:我找到了春节、元宵节,我找到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重阳节,我找到了七月七。

生:7月7可不是一个节日名称,它是中国传统历法农历的一个日期。

这一天是乞巧节,也有七夕节的叫法。

每年农历7月初七晚上,女子会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祈求让他们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这里的巧就是灵巧的意思。

大家看看拼音,两个第三声的字碰在一块,第一个字可以变调,读第二声,注意听老师的读音“乞巧”。

师傅板书,生读准节日名称三、深入研读(一)学习第一句师:这些日子里,人们会做什么呢?1.圈一圈“贴窗花”“放鞭炮”师: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第一天,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

你来读读这一句。

春节人们做什么?贴窗花、放鞭炮,来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两个词语圈出来。

部编版二年级教材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教材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传 统 节 日教学 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

重点 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1②传 统(tǒnɡ) 节 日①2春节②到,人欢笑,贴(tiē)窗花,放鞭炮。

段导读:写过春节时的习俗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3元宵(xiāo )节,看花灯③,大街小巷(xiànɡ)④人如潮。

段导读:写元宵节的习俗。

1字词导读 ☜ 2①节日: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②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3③花灯:用花彩装饰的灯,特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灯。

④大街小巷: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⑤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⑥先人:祖先。

⑦龙舟:龙船。

清明节⑤,雨纷纷,先人⑥墓前去祭(jì)扫。

段导读:写清明节的习俗。

过端午,赛龙舟(zhōu)⑦,粽子艾(ài)香满堂(tánɡ)飘。

段导读:写端午节的习俗。

七月七,来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会鹊桥。

段导读:写七月七的传说。

4过中秋⑧,吃月饼(bǐnɡ),十五圆月当空照。

段导读:写中秋的习俗。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shǎnɡ)菊(jú)去登高。

段导读:写重阳节的寓意和习俗。

5转眼⑨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⑩真热闹。

段导读:写新春阖家团圆。

4⑧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5⑨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⑩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1.会读“传、统”等14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生:重阳节。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6﹒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重难点: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衔”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含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小视频,有关端午节来历的微课,田字格中的范字)。

2.学生:生字卡片,传统节日名称的卡片;向家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传、统”等12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第一至五句,了解春节、元宵节等5个传统节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话说节日1.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开场舞视频片段,请学生观看,感受节日的喜庆与隆重,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你喜欢过这个节日吗?为什么?2.提问:除了春节,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3.小结:这些节日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认读词语“传统”。

提示:“传”是翘舌音。

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传、统”2个字?预设:(1)“加一加”:专一传、充一统。

(2)与熟字组成词:传家宝、传来、传说;总统、统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4. 文化认同:通过学习传统节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汉字,对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其具体习俗和内涵了解不够深入。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动手实践,有的喜欢观察思考,有的喜欢交流分享。
此外,在课堂展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可能因为紧张或缺乏经验,导致表达不够清晰或完整。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如课堂报告、小组讨论等,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指导。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和进步。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部分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等。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传统节日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传统节日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传统节日的定义与特点: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习俗和仪式的日子。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和民族情感。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由来、习俗和寓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3)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喜气洋洋,龙舟竞渡的日子。谁来读?
诵读儿歌
①待到一轮节日过完了,新的一年就又开始啦——(引读)【转眼又是新年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②不同的节日不同的习俗,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们回味无穷。齐声读。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传统节日,谁愿意来分享,你说怎样过节的?
(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呢!
3.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应节日连起来。
傣族 彝族 苗族
火把节 花山节 泼水节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扫、艾、转、团、热、闹,认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扫、团、转、闹) 猜谜语(热、艾)
3.归类指导:
(1)扫 转
①看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②指导“转”:提醒笔顺;强调第七笔是撇折撇,一笔完成。
(2)艾 热
①看结构:上下结构。比宽窄,比长短。
②指导“热”:提醒笔顺;强调第五笔是横斜钩,位置找准。
(3)团 闹
①看结构
②指导“闹”,提醒里面是个“市”字。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中秋节端午节
教学资源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识字2 传统节日
年级
二年级
课 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继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节日的更多习俗和文化知识,教学难点在于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介绍节日特色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了解传统节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
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1.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
①清明节②元旦
③元宵节④圣诞节
⑤端午节⑥七夕
⑦中秋节⑧重阳节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
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xiànɡ)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艾(ài)香满堂(tánɡ) 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赏(shǎnɡ)菊(jú)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è)闹(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
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巷(gǎngxiàng)
堂(tántáng)
乞(qíqǐ)
赏(sǎngshǎng)
菊(jǘjú)
3.连一连,读一读。

贴龙舟
放窗花
赛月饼
吃菊花
赏花灯
看鞭炮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
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具体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号)
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4.连一连。

元宵七月初七
端午五月初五
中秋八月十五
春节正月十五
重阳正月初一
七夕九月初九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

(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
词语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
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
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
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

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5.读句子,填一填。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写春节习俗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请写出三个。

6.“清明节,雨纷纷”,会让想起诗句“,”。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七夕又叫,跟这个节日有关的传说故事是。

8.找出与节日相对应的习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吃月饼②登高
③插艾草④看花灯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9.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相应的节日连起来。

傣族彝族苗族
火把节花山节泼水节
六、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对联扫墓大街小巷龙舟团圆艾草转眼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0.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口:()
()
门:()
()
11.描一描,写一写。

街放在田字格中
转郑崇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