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ZJNU)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6题*10分=60分
分析题2题*20分=40分
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其重要理论基石包括哪些?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生态自然观的确定、基本思想及实现途径
5、谈谈你对科学及其判据的理解
6、科学及其本质特征
7、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
8、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主要领域。
9、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10、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
11、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其重要理论基石包括哪些?
“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力图以作出自己的回答。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
•自然辩证法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二、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内容: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构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对人和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认识
•2、有利于理解科学,消除科学与人文冲突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基本思想: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和基础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主要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重大意义
第一,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第四,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面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人们从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和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中领悟出来的。
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的必要性、完整理解的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危机、安全、未来的共同性→共同行动
(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代际公平、代内公平
4、生态自然观的确定、基本思想及实现途径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1)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
•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2)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
整体、循环、平衡、多样性等观念
基本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必然途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物质层面
生态产业
•社会制度层面
规范行为
•思想观念层面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5、谈谈你对科学及其判据的理解
科学的判据
•1.科学注重实践理性原则。
•2.科学注重可重复性原则。
•3.科学注重逻辑完备性原则。
•4.科学注重理论的简单性原则。
6、科学及其本质特征
•(一)对科技的理解
•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精神武器、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
•技术的本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科学的分类
•根据运动形式
•(三)科技与哲学的关系
•推动制约
•(四)科技是生产力
•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
•科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
•2、国外学者
•3、科学的本质特征
7、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
一、分析和综合
二、归纳和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8、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主要领域。
9、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
1、技术引进
2、技术转移
3、技术贸易
4、境外技术开发
5、技术联盟合作开发
不同国家要据此制订出适合自身条件的科学技术运行的目标、体制与保障措施,打破和利用这一不平衡性
10、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
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的功能观
•战略观、人才观
•和谐观、创新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
•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
11、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
•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五)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