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第一篇导轮1、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事实说明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依据?辩证思维方式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2、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事实说明科学与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篇自然观1、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研究中,你碰到过哪些复杂系统,它们有什么特点?认识和研究复杂性系统有哪些方法?与简单性方法比较给人们哪些方法论启示意义?2、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还说系统是自组织的?3、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人主张要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你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个问题?为什么?4、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评价“人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提法?为什么?5、举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治理?治理与发展什么关系、如何处理?6、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启示意义?7、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的情况?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8、试举例说明自组织理论为你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哪些新启示和帮助?9、举例分析某一事物或系统自组织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篇科学技术方法论1、科学问题和通常所说的“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举例分析人们在科研选题中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你自己最深的体会是什么?2、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研究中只能用逻辑思维,而不能用非逻辑思维,也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3、创造性思维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你在学习研究中有过灵感的体验吗?你能讲出几个在科学研究中诱发和捕捉灵感的故事吗?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1、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史阐述应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种观点。

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结合所学专业说明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定义天体地球生命人类选择2类基本矛盾)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技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还包括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其内容包括:自然观、科技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个部分,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流派及观点。

(选择历史模式)答:1、逻辑实证(经验):以科学主义为旗帜,以新逻辑为武器,以传统的思辨哲学为匕首,以最终统一科学为目标。

口号:拒斥形而上学。

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2、批判理性主义(否证主义、证伪主义):认为理论的真正检验,不在于试图证实它,一个理论的科学性标准在于否认性,一种不能为任何可能的事件所否认的理论是非科学的。

代表人物:波普尔。

3、历史主义:是指某以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共有信念。

这种共同的信念规定了他们共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共同的研究范围,科学研究就是在一定的“范式”的制约之下所从事的解题活动。

3、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体系及主要内容。

(简答)答:《自然辩证法》一书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论文、札记划分为6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一篇论文,若干札记。

主要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并论述了十九世纪以来重大的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2篇论文(《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科学中的神灵世界》)1篇札记。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研究者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在研究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排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思考题2:自然辩证法是否可以应用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思考题3: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辩证法如何指导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考题4:自然辩证法如何应用于解决人类活动对土地、水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思考题5:自然辩证法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有何启示?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相互作用和矛盾构成的。

在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相互联系的矛盾,例如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地球变暖,而地球变暖又引发了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

自然辩证法强调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解决。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能源结构带来了环境问题,必须进行转变。

我们需要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自然辩证法还提倡同时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对矛盾的改造和统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多边对话等方式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只有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合作协商,才能找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提醒我们要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的实现。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通过辩证思维,我们能够看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0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5)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9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5)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6)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7)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8)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精心整理 自然辩证法15道思考题

精心整理 自然辩证法15道思考题

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

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

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

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

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4.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

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第⼀章⼀、简述唯物主义⾃然观的演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包括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和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四、当代马克思主义⾃然观,包括系统⾃然观、⼈⼯⾃然观和⽣态⾃然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然观。

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然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然观组成了唯物主义⾃然观。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简要评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主要观点1.⾃然界和⼈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机器2.⾃然界的各种运动都可归结为物质在绝对时空中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并由外部原因导致,可⽤数学⽅程描述3.⾃然界的万物都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构成4.⾼级的运动或复杂的事物可以归结于低级的运动或简单的要素5.⾃然界只有量变⽽没有质变6.⾃然界的安排受上帝的“⽬的性”⽀配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基本特征和缺陷基本特征:(1)机械性。

(2)形⽽上学性。

(3)不彻底性。

主要缺陷:(1)以机械决定论认识⾃然界。

(2)以因果决定论看待⾃然界。

(3)以孤⽴和静⽌的⽅法研究⾃然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意义相对于古代朴素⾃然观的进步性:(1)⽤⾃然本⾝的结构和状态解释⾃然。

(2)反对抽象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法,主张⽤分析还原的⽅法去研究对象,使对事物的内部了解更加清晰准确。

(3)极⼤提升了⼈们认识⾃然和改造⾃然的信⼼和勇⽓。

1.为马~⾃然观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等)2.为马~⾃然观形成提供了⽅法论前提。

(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思维⽅式转变,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法)三、3.简要评述系统⾃然观。

(⼀)系统⾃然观的主要观点(1)⾃然界及万物都是系统⽅式存在的物质系统(2)⾃然物质系统是通过⾃组织不断演化的(3)⾃然界的发展是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系统⾃然观的基本特征:(1)系统性。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思考题绪论: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并由此揭示自然界的辩证过程和辩证联系的普遍理论,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它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在不断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

自然界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人类对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科学和技术;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共同发展的;近代以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一,科学精神其一,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其二,求真精神;其三,创新精神;其四,人文精神(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二,科学方法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比较、分析、综合、演绎、归纳、实验就是理性方法。

因此,科学知识包括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两个部分。

第三,科学分界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标准,也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

3.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和人们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

它表现为: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发展与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类型文化建设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卫生教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及丰富多彩和健康的娱乐活动,它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1.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技术观,对它进行学习和研究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第一讲绪论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广义: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突出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功能。

(2)是学科群,研究各门具体学科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

(3)狭义:是研究四大起源理论与演化。

(4)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哲学(5)公认的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观、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研究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实践哲学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二讲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思考题: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简述)古代自然观包括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其中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水是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本原;”八卦”学说《易经》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

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

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

例如“八卦”“五行”学说。

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

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1. 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环境问题?2. 自然辩证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3.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法原理如何应用于生态系统的研究?4. 自然辩证法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5.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循环和平衡?1. 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环境问题?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注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环境问题。

首先,自然辩证法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它教导我们要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很多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从而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自然辩证法重视对立统一的观点。

它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对立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通过相互作用和转化,形成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环境问题中,我们常常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找到一种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实现生态平衡的解决方案。

另外,自然辩证法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它认为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仅仅注重个别现象或个体问题的解决。

只有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我们才能找到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

2. 自然辩证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方法论,而现代科学是通过严谨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的一种方法。

它们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和互补。

首先,自然辩证法可以提供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

自然辩证法强调了整体性、对立统一以及相互作用的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诸如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现代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复杂问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汇总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汇总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汇总1、为什么说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平衡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答: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与自然界。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

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实践是人类改变环境的活动,具有能动与创造性、直接的现实性,人类对自然物种的干预是主动调控、改变自然物种的遗传性质、生态特征、适应能力等属性的实践活动,人类创造性地改良自然物种、饲养动物、培育植物的活动创造出大量的生活资料,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人类的生活需要,也避免了从生态系统中获取过多的生物资源,这种现实性活动,客观上有利于切实防止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干预自然物种的科学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物种的干预越来越有利于生态平衡。

随着实践理性的日趋成熟、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物种的干预在科学理性、生物系统工程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现在人类按照生态学规律创造新品种,对自然物种进行有目的的就地、迁地保护,完善遗传性状,这些干预活动越来越有利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的丰富、稳定与和谐,为改善生态环境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干预自然物种的人类整体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物种的干预必然有利于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永远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维护这种平衡,需要人类动态的实践,需要人对自然物种进行全球性的动态干预。

强调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时时保证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生态系统中,自然客体和人类一样具有独立的道德地位,它们和人类具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权利。

而人类作为唯一有能力付出道德实践的物种,对非人类存在物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就如同人类社会中强势资源占有群体对于弱势和后进群体负有道德义务一样。

人也应该将自己的伦理、道德延伸到其它物种中去,因此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捕杀其它物种,不能够只付钱就可以毁林伐木。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 P 22、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P 23、任何形成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 P 34、试分析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机制与社会条件P 45、如何理解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 P 56、简述技术发明过程及其方法论特点P 57、试述远古时期以来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P 68、工业文明时期主体性的扬对于环境保护有什么样的影响P 69、自然界的价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价值?P 710、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评述 P 811、难于操作的理论进步—动植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 P 912、所有生命都是道德关心的对象—生物中心主义 P 913、觉醒的“激进主义”—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 P 1014、如何重构人类的主体性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P 1015、如何看待“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P 1116、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 P 1217、单纯的经济增长观的主要涵是什么?它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P 1318、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涵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P 131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 P 1320、稳定经济的主要涵是什么?从物质经济走向非物质经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P 1421、消费主义文化对于环境保护意味着什么?P 1422、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现代科学为什么会造成环境问题?P 1423、机械自然观的主要涵是什么? P 1624、机械论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发生有什么关联?P 1625、牛顿的自然哲学与18、19世纪的科学发展有何关联?P 1726、机械还原论有何局限性?P 1827、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如何一次次冲击机械论自然观的? P 1828、如何理解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 P 1829、科学试验有何特点?它在科学研究的意义何在? P 1930、科学理论的涵是什么?它具体有什么样的功能? P 1931、为什么科学始于问题? P 2032、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有何区别? P 2033、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P 2134、科学理论演变的基本动力是什么? P 2135、反科技的思潮的特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 P 2136、如何理解科学的社会规? P 2237、试述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P 23《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泛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1、科学与技术有何区别与联系?答:科学的涵义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

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1)客观真理性。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

技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1)古代、近代、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又各自特点:古代先有技术再有科学,近代两者相互分离、平行发展,现代表现为科学技术一体化。

2)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

3)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可以知道技术发展,科学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答: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基本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④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科性质:①哲学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②中间学科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③交叉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④综合性和开放性2、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答:相互关系:①自然观的产生和一定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是阻碍的反作用。

②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③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也不断的接受着检验并不断得到发展。

自然辩证法 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 思考题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Dialetics of Nature。

目的:阐述辩证法的客观性。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观、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181个组成,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内容和形式、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

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

探讨了各门具体学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

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

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它事物和现象、产生与演化。

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

在探讨自然界状况时,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给人们的真实景象加以认识、,将世界本原与实际状况问题实现了统一。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全部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答:口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口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学科性质:向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对象:作为客体的白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答: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而H-能够不断的汲取相关学科领域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4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答:口然观是关于口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休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在其发展的历程屮,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人类自然观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不同的形态,古代自然观带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5-15IU: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和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占了统治地位,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经济和生产推动下兴起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W了宗教神学的枷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解放。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标志着口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來,走上了独立的发展Z路。

19世纪,康徳■拉普拉斯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和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而深刻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 阿拉伯的辉煌成就与衰落之因辉煌原因:阿拉伯统治者对被征服者的基本政策是,改宗伊斯兰教者,一般可以保持原有经济利益,甚至仍保有原来的地方行政官员的地位。

普通居民则可以减免税收,不征人丁税,这使它在军事胜利的同时,迅速实现印度北部、中亚、西亚、北非、西南欧等地伊斯兰化。

穆罕默德创教后,规定只能用阿拉伯语传教。

到1143年出现由法国墓督教僧侣翻译的拉丁文《古兰经》译本。

《古兰经》经文,十分注意韵脚、节奏、修辞,诵读它不仅要符合规矩,而且要动听,它是阿拉伯语文的好读本,好教科书。

清真寺把训练读诵经文当作重要业务活动,伊斯兰教信徒天然地要受到阿拉伯语文的教育,无疑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文的推广衰落之因:究其原因,一是阿拉伯科学是东西方文化杂交优势的硕果,但它却从未深入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科学成就是希腊、波斯、印度和阿拉伯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但是保守势力后期的得势和阻碍,使外来科学被部分边缘化了,末能深入阿拉伯世界内部。

第二,阿拉伯科学成就的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动,这使得其发展面临不稳定性因素。

阿波斯王朝的几任统治者都特别重视和提倡科学研究,这时期科学进步很大。

但一旦统治者对此失去了兴趣,科学发展就失去了庇护和保障。

第三,伊斯兰宗教的价值观对科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伊斯兰教提倡掌握知识,尊重知识。

但和中华文明一样,强调学以致对穆斯体来说,知识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应该而且必须服从于个人拯救和获取宗教智慧、有助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统治等一些实用目的。

“为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这从来就没有被伊斯兰宗教的意识形态所认可,也没有被这一文化的其他方面所认可。

2. 西方大学与中国大学差别(一)入学方式一、本国大学优势:1、高考招生制度,比较公平客观,按考试分数进校,没有选校的麻烦。

2、申请学校手续简单3、学生若达一定录取标准,可依自己喜欢的专业填写志愿。

劣势:1、有名额限制2、学生因为成绩与名额限制,未必能依照自己喜好入学就读,因而会影响日后的学习态度。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11)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5)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20)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3)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5)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6)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8)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8)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中共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简述其主要思想。

●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特点(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1)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

认为自然界的运动不存在偶然性,运动的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

(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认识自然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结合所学专业,分析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1)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大举措。

首先它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

本世纪前半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 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而实践证明 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 是靠市场买不来的。

在21世纪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 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信息技术水平。

(2)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 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 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自己做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是有坚持力、不怕困难、不辞辛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1928年9月的一天,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走进实验室,偶然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里长了绿霉。

按照通常的判断,这种情况说明培养液被污染了,实验失败了。

但弗莱明发现,在绿霉的周围出现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绿霉有某种作用能把它周围的葡萄球菌杀死呢?带着这个问题,他进行了研究,不到一年就发现了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奖。

4.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技术本质: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技术涉及到的主要因素包括技能、知识、工具、方法和活动等。

●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中立性和价值性的统一5.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

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6.论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基本思想。

自然观的特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7.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并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

技术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认识: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目的、与研究和开发活动密切相关,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活动过程。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过程和结果。

它包括原始创新、集合创新和自主创新三种●什么是创新型国家——是把一般微观性的创新活动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把一个国家内的各种创新活动看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我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1、政府在国家创新中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转变增长模式;整合北京、上海等地研发能力,使之成为先进的制造中心,生产中心、研发中心、运营中心。

●2、使企业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平台,让它们扮演好信息守门人、创新倡导者、创新构思者,技术难题解决者、项目管理者这五种角色。

●3、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4、紧跟世界“绿色浪潮”,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上花大力气,大力发展我国新能源技术和产业。

●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8.为什么说科技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当今世界的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列为本国战略重点,在我国,只有实现科技的飞跃发展,才能保障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说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9.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改变环境、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利益的驱使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消失了,对科技的追逐逐渐变成了一种对权力的追逐。

神化了的科技更凌驾于人类之上,破坏了自然环境,也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但我们也不能把科技妖魔化,更不能因为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停止它的发展,否定科技带给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我们必须正视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异化问题,审视我们对待科技的态度,让科技回归学术研究的正道上,而不是仅仅沦为人类意图统治自然的工具。

10.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答: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

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另一种形态。

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自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2.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意义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辩证关系:(1)生态文明是指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社会文明,它有助于实现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持续、健康地搞好现代化建设,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