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北宋的教育体制与学校制度
北宋的教育体制与学校制度随着北宋政权的建立,教育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北宋的教育体制与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一、教育体制的建立北宋初年,为了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政府开始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在教育体制的建立方面,北宋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1.设立官学:北宋朝廷设立了官学,主要用于培养政府官员和士人。
官学分为三级,分别是国子监、太学和进士院,每级官学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选拔考试。
2.推行科举制度:北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这一制度在北宋的教育体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鼓励学习,也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机会。
3.推广私塾教育:除了官学,北宋还鼓励推广私塾教育。
私塾由知识渊博的私人教师开设,以培养士人子弟为主要目的。
私塾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学校制度的发展在北宋时期,学校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改革潮流。
学校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的改革:北宋时期的官学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经义、史学、文学、算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的课程逐渐与时俱进,增加了科学、农学、医学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2.选拔考试制度的完善:北宋的进士考试制度不断完善,考试科目逐渐丰富,考试内容也更加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这一改革为优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教育资源的扩大:北宋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政府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
4.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北宋时期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
包括校规校纪的制定、教师选拔和考核的规范等,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
总结北宋的教育体制与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官学和私塾教育共同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繁荣,科举制度和选拔考试的改革为优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机会。
两宋时期的文教政策
两宋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兴文教宋太祖是以“兵变”夺取政权的,他很胆怯有人效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再者,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不行不引以为鉴。
为了避开再度浮现“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和“兵变”的后果,赵匡胤采用了谋臣的建议,对将帅或武官“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卷二),以抑制方镇,强化君权。
其治国方针显然地表现出“重文”的倾向。
随着割据势力的平静,建立和稳固秩序,复原和进展经济,逐步成为宋代统治者的战略重点,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治国大政方针。
认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以文德致治。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因此,他任用大批文官来代替本来的武官,明确提出“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
两宋时期,天下向来不很太平,境外辽、金、不断侵扰,境内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为了抵挡外敌的侵略,镇压农夫起义,建立了浩大的军队,甚至还曾创立武学,培养知兵懂武的人才,一些有识之土也要求转变统治策略,讲求功利。
但是,为了防止藩镇跋扈、大权旁落,宋朝统治者坚持文治武功,“兴文教,抑武事”的治国方针,却不曾作过转变。
“兴文教”,既是宋代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
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大力推行科举,乐观鼓舞世人学文。
宋初统治者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读书人改善各级政府机构。
据统计,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殿试进士开头,到二年(991年),不到20年时光,录用的进士居然达27300人。
咸平四年(1001年),赐诸州县学、书院和私学九经,以示鼓舞。
真宗还作《诗》一首,以金钱、美女、地位来劝诱世人埋头读书。
《劝学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随人,书中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北宋统治者还先后三次掀起大规模的兴学,进展中心官学和地方官学。
这种大兴文教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读书人的乐观性和兴学办学的热烈,也为科学技术学术理论的进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促进了教导事业的进展。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一、宋代的文教政策宋朝建立后,汲取晚唐五代两个世纪藩镇割据、权臣悍将篡位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以强化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尤其是高度重视文治,宋太祖明确提出:“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
”推崇儒家的伦理纲常,尊孔崇儒是宋代文教政策的核心。
宋代统治者认为:儒学是“人伦之大纲”,只有尊崇孔子,恢复儒学的至尊地位,才能真正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宋朝建国之初,即致力于恢复被战乱毁坏的各地文宣王庙。
宋代统治者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改为至圣文宣王),封孔子以下十哲为公,七十二弟子为侯,对当时的孔子的嫡传后裔加封文宣公的爵号,并予以赐官、赐田、赐出身、免除赋税等优厚待遇。
君臣亲往祭祀孔庙,将孔庙释奠礼由上公升为帝王之礼。
宋代尊孔崇儒的政策,还体现在教育、科举考试中不断强化经学的地位。
科举制度在唐代以诗赋取士为重,宋初因袭唐制。
但到宋太宗时,就强调科举取士“须通经义,遵周孔之礼”。
并诏令国子监刻印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颁行天下。
宋真宗咸平三年到四年(1000-1001年),诏令国子监祭酒邢?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正义,加上《礼记》、《孝经》、《论语》、《尔雅》,及孙?《孟子正义》,合唐人经注,为《十三经正义》,颁行天下,成为官方的法定教材。
同年,诏州县学校及聚徒讲诵之所并赐《九经》。
经学教育的加强,使得崇儒重教之风更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宋代图书印制已十分发达。
专门进行图书收藏、整理、校勘、研究的官方机构--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收藏图书一度达到8万余卷。
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也是宋代官方教材的编辑审定印制中心。
(国子)监本《九经》是中央官学及各地学校通用的经学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用书。
国子监所藏的书板,宋初不过1000余板,到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已达10余万板,45年间增加了25倍。
宋代的文教政策及制度
中央官学宋在国子监下设置教授经学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及辟雍存在时间短暂),传授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艺的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
辽在国子监下曾置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五国子学。
金国和元代仿宋在国子监辖下除设立国子学外,还建置以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如女真国子学,蒙古国子学等,亦分别称国子监。
其目的在于保存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保持本民族的性格特征与传统。
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①思想统治愈益强化。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育思想,到南宋末年以后,更获得正宗地位。
元代开始,朱熹注的《四书集注》被御定为基本教材。
②等级限制逐步消失。
宋代国子学与太学的等级限制已趋宽松。
元、清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统一政权,统治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故学校的民族界限极森严。
少数民族生员在学的待遇与出仕,均优于汉族国子监生。
但就同一民族的学生而言,等级限制逐步趋向消失。
③太学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
宋皇佑、嘉佑年间,太学中推行胡瑗的“分斋教学”(又称“苏湖教学法”)。
其特点是经义与实学并重,因材施教与学友互相切磋相结合。
宋熙宁、元丰期间,推行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即在太学中分置外舍、内舍与上舍,建立了一套品德与学业兼顾、平时考查与升舍考试并重的升舍及诠选制度,试图将国家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统一于学校。
元延佑期间,继“三舍法”建太学六斋,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各二斋,东西相向。
三等之间,始有确切的程度区分。
汉人升入上两斋,蒙古及色目人进入中两斋,实行积分制。
明、清因之。
明国子监首创监生“历事”制度,即监生实习制度,时间1~年不等。
地方官学仍照唐制按地方行政区域建学。
宋地方行政分路、州(府、军、监)及县三级,州以下设置教授儒经的学校。
辽、金仿宋建有府学、州学及县学。
元地方行政分路、府、州、县四级。
各级均设置教授四书五经的儒学,内附设小学。
宋的地方教育比汉、唐发达,其特点如下:如①设立专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
宋代的教育
宋代的教育宋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宋代的文教政策二、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教育改革)三、宋代的书院四、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五、朱熹的教育思想一、宋代的文教政策尊孔崇儒提倡佛道促进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宋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宋代的文教政策二、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教育改革)三、宋代的书院四、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五、朱熹的教育思想二、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教育改革)(一)庆历兴学(二)熙宁、元丰兴学(三)崇宁兴学(一)庆历兴学●庆历兴学(P.173)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4年),在范仲俺的主持下,北宋开始第一次兴学运动。
这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3个方面:1、令州县立学。
2、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3、改革太学。
苏湖教法(分斋教学制度)胡瑗,字翼之,人称安定先生。
1035年被范仲淹任命为苏州、州学教授,后又任湖州主教。
胡瑗在苏湖两地教学时,改变当时崇尚辞赋之学风,重经义时务,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离教学。
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堰水、讲武等,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教育目标:明体达用•意义: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内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开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二)熙宁、元丰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3年),在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持下,北宋开始第2次兴学运动。
这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2、整顿地方学校。
3、颁定《三经新义》《周官新义》、《诗经新义》、《书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4、设置专门学校5、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
外舍:定额700人,地方官学所送学生经考试合格者入学。
每月一试,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第一、二等者再参考平时表现升入内舍。
内舍:定额300人,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者再参考平时表现升入上舍。
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①重视科举,重用士人②“三次兴学”,广设学校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主要内容: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第二次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主要措施: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主要措施: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③尊孔崇儒,提倡佛道(2)教育制度宋朝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
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
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监学及县学。
①中央官学国子学亦称国子监,既是宋朝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太学:地位比国子学低,是宋朝兴学育才的重点,也是中央官学的核心。
辟雍:太学的分校。
四门学、广文馆:是为士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预备学校。
专科学校: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六所。
武学是宋朝最早建立的专科学校。
②地方官学a.宋朝地方官学大发展开始于“庆历兴学”。
b.“学田制”确立。
在办学经费上,实行以学田为主,政府资助、社会献田、捐款集资等多种途径相结合。
c.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又称“苏湖教法”。
该制度始于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造就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分斋教学制度是在中国教学制度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实行分科教学。
宋代文教政策
宋代文教政策如下是有关宋代文教政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儒学复兴,形成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统治者推行的文教政策具体如下:一.重视科举,重用文人宋代建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大批文武官员,主要靠科举,因此特别重视,取士名额增加,及第后待遇优厚。
在科举科目、内容、方法上仍仿效唐朝,只是更加注重进士科,在三次兴学期间,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这在三次兴学中会涉及。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1.庆历兴学由范仲淹主持,庆历三年九月,主要内容如下:①州县立学。
②改革太学及国子学。
主要是扩建校舍,扩充生员,聘请名师主教,推行先进教学法,即胡媛在湖州办学时所创立的分斋教学法。
③改革科举考试。
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并通经术,罢帖经、墨义。
2.熙宁、元丰兴学王安石主持,熙宁、元丰年间,主要内容如下:①恢复和发展地方教育。
主要措施:一是为路州郡县学选派教官;二是为路州郡县学划拨学田以解决办学经费。
②改革太学管理制度,创设三舍法。
即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学生依据其学业成绩依次升舍。
③统一学校和科举的内容。
颁布《三经新义》给各级学校作为必读教材。
④整顿和发展专科学校。
如设置武学,整顿和扩充医学、律学等。
⑤改革科举制度。
从注重背诵之学与对偶之文转向重视经书义理上来。
3.崇宁兴学由蔡京主持,宋徽宗崇宁年间,主要内容如下:①兴办地方学校。
崇宁元年十二月,颁布《州县学令格式》,具体规定了地方学校的设置。
②进一步完善学制,建立了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③另建辟雍,改善和扩充太学。
④大力发展各类专门学校。
⑤行"学选"而停"科举"。
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是宋代文教政策的直接体现,主要是想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官学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调和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矛盾,对教育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采取"重文轻武"方针,实行以文治军的策略。
宋代的教育制度与文化教育
宋代的教育制度与文化教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时期。
宋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教育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后世的教育体制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教育制度以儒学为主导,尊崇经世致用的教育目标。
官方设立了许多学校,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子监。
国子监是宋代最高的官方学府,掌管着全国的教育事务。
国子监的任务是选拔、培养政治、文化和学术人才,为帝室与官员提供专业智力支持。
国子监设有秀才科、举人科和进士科,从小规模的选拔到大规模的选拔,通过不同的科目和考试形式,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
除了国子监之外,还有府学、私学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
府学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主要培养地方官员和文人;私学是个人或团体设立的学校,主要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这些学校的存在丰富了宋代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在宋代的文化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文化人才的繁荣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宋代儒学兴盛,社会对儒学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学派。
很多学者将儒学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和理论体系。
这些思想被广泛传播,影响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宋代的文化教育还表现在士人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
宋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他们的作品和著作对后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方面,宋代出现了多种文体和体裁,如诗词、散文、小说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陆游、苏轼等人的词作。
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后代文学的典范。
学术方面,宋代儒学的发展推动了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宋代的经学注重经部经学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明经、散经、经律、经史等多个学派。
史学方面,宋代的历史著作丰富多样,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范祖禹的《宋史》等,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一批精通医学、数学、地理等学科的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当时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宋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教育对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1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即现在的开封)。
金兵两次南侵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带走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北宋灭亡。
同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即位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1279年,蒙古族灭掉南宋,建立了元朝。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第二节 宋代的官学制度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兴文教,抑武事”通过武力夺取了周朝的政权,担心重蹈覆辙,害怕其他武将拥兵自重篡权。
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收回武将兵权,重用文人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新的变化:1.扩大科举名额,提高科举及第后的 地位和待遇。
20人100人科举考试及第后不用再通过吏部考试,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新的变化:2.确定“三年一贡举”宋朝科举开考的时间没有规律,间隔2、3,长短不一,对士人备考特变不便。
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新的变化:3.殿试成为定制地方官主持的州试尚书省吏部主持的省试皇帝主持的殿试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新的变化: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锁院制、别头试、糊名法、誊(teng)录制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糊名法:顾名思义就是把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密封起来,和我们现在考试密封线密封学生信息一样。
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誊录制:把考试试卷由书吏重新抄写一遍,防止考官认识考生的笔记或者在试卷上有特殊标记。
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锁院制: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绝,以避免请托等。
一、重视科举 重视士人别头试:如果考生与主考官礼部侍郎或者地方主考官是亲戚关系话,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
宋初80多年只重视科举人才却忽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
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问题纷纷上书请求改革,所以自此之后政策的重点变为兴学育才,为此宋朝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9第九讲I、宋明
二、宋代的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基本情况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 1、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辟雍、四 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中央 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 2、地方官学:州学、府学、军学、监学和县 学,它们由地方政府和诸路的提举学事司管 辖。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1、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设立国子监 管理中央官学,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管理 地方官学,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 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官学类型的多样化。中央官学除国子 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医 学外,还创立了武学和画学,并且在地方也 设置了武学、医学和道学。 3、学田制的确立。
(2)“熙宁兴学” 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1021-1086)发起,内容包括: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三舍法”也称三舍选察升补法或三舍 考选法,是王安石兴学时所创。它将太学 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然后依据考试成 绩的好坏依次升入不同的斋舍。
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后进入外舍学习, 成为外舍生;外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 成绩为“第一、二”等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 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内舍每两年举行 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且 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上舍学习,成为上舍生。 上舍也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分为上中 下三等,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者免 礼部考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 参加礼部考试。
三、宋代的书院情况
(一)书院产生的萌芽与历史原因 1、书院萌芽于唐朝末年,书院是唐朝末年出现的 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代, 当时有两种场所称为书院:一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 藏书、校书之所;二是由私人建立供读书治学的地 方。 2、书院产生于唐末的原因:
北宋时期的文化政策如何推动繁荣
北宋时期的文化政策如何推动繁荣一、北宋时期文化政策的关键信息1、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重视文官地位,抑制武将权力。
2、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扩大录取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提高选拔公正性。
3、兴学育才的举措:大力兴办官学,鼓励私人讲学。
4、对书籍编纂与印刷的支持:推动大规模的书籍编纂工作,促进印刷术的发展与应用。
5、对文学艺术的鼓励: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等领域蓬勃发展。
二、北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11 背景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北宋建立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111 具体措施通过提高文官待遇和地位,给予文官更多的权力和机会。
在官职设置上,文官职位多于武将,且重要职位多由文官担任。
112 影响这一国策使得社会风气逐渐向文倾斜,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读书考取功名,从而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三、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1 扩大录取规模大幅增加科举录取的人数,为更多的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对教育和文化学习的热情。
211 增加考试科目除了传统的经义、诗赋,还增设了策论等科目,注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具有创新思维和实用能力的人才。
212 提高选拔公正性严格考试程序,实行糊名、誊录等制度,减少了舞弊现象,保证了选拔的公平性,为真正有才华的人提供了上升通道。
四、兴学育才的举措31 大力兴办官学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1 鼓励私人讲学支持民间学者开办书院,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312 教育内容的丰富不仅注重儒家经典的传授,还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医学等多个领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五、对书籍编纂与印刷的支持41 大规模的书籍编纂工作组织编纂了《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整理和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典籍。
411 印刷术的发展与应用政府积极推广活字印刷术,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使得书籍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两宋文化政策
两宋文化政策如下是有关两宋的文化政策: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安史之乱”以后至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重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统治策略上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即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危害,为了巩固政权,一方面采用政治威慑和物质利诱的手段迫使将帅交出兵权,另一方面重用文人,让他们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初80多年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这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广设学校培育人才,也就是我们在宋朝官学设置中具体讲解的“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
三、尊孔崇儒,辅以佛道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是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糅合佛、道私学而成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来经过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四、理学兴盛,书院兴盛(一)理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
宋明理学所说的是儒家思想,所使用的是儒家术语,但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所借以建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二)书院:北宋初期,乱世渐平,社会安定,朝廷虽多褒奖文事,却又无力广设州县学校,故“士子病无所学,往往相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书院由此进入兴盛阶段。
正如南宋学者吕祖谦在《鹿洞书院记》中所称:“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镐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
5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
管理特点:1、管理体制是由山长负责,下设管干、斋长等职2、书院管理的制度化:制定了条规加强管理。如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3、书院的组织管理:课程设置以五经为主,后朱熹的《四书注集》逐渐取缔五经;教学组织形式一般由名师拟题,聚集生徒“升堂讲说”,书院有时还礼聘院外名师来作专题讲座,书院教学以自学为主,考课是书院教学的重要制度,展礼是书院教学的重要形式;4图书与经费管理:图书来源有四一是皇帝赐书二是官绅捐赠三是自行购置四是自行刊刻。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田田租。
五、识记“三舍法”和“积分制”:
三舍法:学生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学习一年,月一私试,岁一公试,参考簿记纪录的品行、学习成绩,合格者升入内舍。内舍学习两年,进行一次舍试,合格者升入上舍,上舍学习两年进行毕业考试。教官试:地方官学的教师要通过考试决定录用与否。
六、宋代官学的管理较前代又有了发展,主要表容:
所谓“明体”就是领会圣贤之遗意,理解六经等儒家经典的道理,掌握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所谓“达用”就是在修身、治国、处世过程中,去实践这些精神、道理和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学以致用
四、理解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1、整顿太学,实行“三舍法”,颁布《太学令》;严选学官,实行“教官试”。2、整顿地方官学3、明定教学内容,颁布《三经新义》为全国学校的教科书。4、增设专门学校5、改革科举制度。
一、两宋时期文教政策的内容:
1、兴文教,既是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2、儒佛道三教并用。
二、北宋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的共同特点: 三次兴学都是为了振兴官学,可以培养有真才实学,可以经国济世的人才,为此每次改革都试图整顿学校教育与改革科举双管齐下,以克服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学校育才与科举选材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整顿学校教育方面力图提高学校的地位加强培养人才这一环节的作用,并且尤其重视太学的改革和建议,以及对全国的教育发挥示范作用。在改革科举方面,则努力探索如何才能使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脱颖而出;如何既能考出知识水平,又能考出能力高低,既能考出才学,又能考出品德;如何才能使科举选拔人才与学校育才有机结合,使其对学校教育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外教育史》11 宋代的教育
4、贵胄学校 资善堂、宗学、诸王学、内小学
宋代的教育
(二)地方官学
宋朝的地方行政分为三级: 路——州、府、军、监——县
路”(学官)——“州学”、“府学”、“军学”——“县学”
“路”不直接设学,仅设学官管辖所属学校。
(“以学舍入官”、官府兴建或朝廷赐院额、书、学田等)
(四)元朝的书院 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
宋代的教育
四、宋元时期的蒙学
儒家经典《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的说法,因此,在中国封建社 会时期,一般将8岁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 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
宋代的教育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1、庆历兴学 宋仁宗庆历4年,范仲淹(989—1052年)主持 主要措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改革科举考试 创建太学
2、熙宁兴学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 主要措施: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宋代的教育
(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在尊孔崇儒的同时,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 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结果是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 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 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 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宋代的教育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第三章 隋唐两宋的教育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选材制度
绩并“参考履行”定去取。
•
• (2)王安石(神宗)兴学(熙 宁—元丰兴学1068~1085)
•
以“三舍法”恢复“学选”功能;
颁《三经新义》作为科考的标准内容;
将常科归并为进士一科。
• (3)蔡京(徽宗)兴学(崇宁兴 学1102)
•
以学选取代科考, 以“八行科”
(所谓“八行”,即孝、悌、忠、和、
睦、姻、任、恤, )取士,有只问品行、
特科(制举),由皇帝不定期诏举 “非常之才”。
进士等科举制度词条.doc 制举.doc
2、考生来源
生徒: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 由国子监祭酒送至吏部参加“省试”;
乡贡:自修而成的士子, “怀牒 (指姓名、籍贯、学历)自进”,由 州县报名应试。
3、考试程序:乡试→省试→吏部试 乡试:各州,非规范; 省试(礼部试,礼闱) :省城举行, 统一闭卷,要求严格; 吏部试(释褐试):为省试及第者参 加,考查“身、言、书、判”,非规范, 通过者授官。 士子考试图.doc
知名神童蔡伯稀3岁应试,宋真宗赐诗: “七闽山水多少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南宋(1266年)李伯玉指出:“人才贵 乎养,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竟奔 以保幼稚良心”,童子科罢废。此后,元、 明科举童子科偶有设置,清则完全废除。
• 两个问题:
科举制度有什么样的历史 影响(或历史地位、作用)?
说说你了解的科举制度 对世界的影响。
• 宋范仲淹兴学时要求“在学三 百日以上”为报考乡试资格,强化 “考教合一”。
• 采用“互保连坐法”以防冒名 顶替
•
3、规范科考方式 •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确
立“三年大比(省试)”;“权知贡 举制”(中央政府派遣主考官); “锁院制”(锁居“知贡举、监试、 主文”等官 ),别试、复试。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 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令州县立学 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读书三百日方准应试;曾经应过试的,
亦需在学百日。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设立四门学 ,允许八品至庶人子弟入学 改革太学
诏令下湖州取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模式,体现“明体达用”主张。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78年 ),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 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进士出 身。早在嘉佑三年(1058年),他在《上仁 宗皇帝言事书》 中,提出了涉及教育、科 举、吏治弊病的系统改革方案。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胡瑗字翼之,江苏泰州人,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 北宋著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讲学二十余年,主持苏 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 学,主张“明体达用,”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 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分为治民、讲武、 堰水、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 。胡瑗的苏湖教法,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 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
❖ 提倡佛道
宋太祖赵匡胤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修废寺、造佛像,刻印《大藏经 》,以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
第三周基本知识点:1宋朝的文教政策是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2(1..
第三周基本知识点:1.宋朝的文教政策是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2.《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著,全文三字一句。
从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随即提出封建教育纲领,然后介绍一些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勉学好学故事等。
该书文字简练,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
3.北宋的六大书院和南宋的四大书院的名称答:北宋的六大书院是指: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
南宋的四大书院是指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4.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拟定了最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
他所编撰的教材中,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四书集注》。
他重视教育对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5.北宋三次兴学的名称和主要发起人答:北宋三次兴学的名称和主要发起人是:庆历兴学:范仲淹;熙宁元丰兴学:王安石;崇宁兴学:蔡京。
6.试析书院制度的起源答: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官方,而专门进行教育学术活动的书院则最先出现在民间。
(1)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割锯,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为避战乱,读书人自建书馆、书屋以自学。
(2)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
(3)佛教重点与难点:1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呈现哪些特点答:宋代的科举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随着变化了的形势有许多创新和发展。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成熟定型于两宋,在北宋达到最高峰,南宋则开始衰落。
宋初为了网罗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科举考试,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科举的举措。
首先是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其次是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再次是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
具体表现为:一是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应试。
宋代法律规定:“馆阁、台省官有请属举人者密以闻,隐匿不告者论罪”,“诸王、公主、近臣,勿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
”二是临时指定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宋代主考官年年更换。
【政务民生】宋朝教育政策
宋朝教育政策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教育政策在促进社会稳定、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探讨宋朝的教育政策:1️⃣ 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2️⃣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影响;3️⃣ 书院文化的兴起与士人精神的培养。
1️⃣ 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宋朝教育体系以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和私学为主要组成部分。
中央官学包括国子监、太学等,为皇室贵族及高级官员子弟提供教育;地方官学则广泛设立于州、县,面向更广泛的士人阶层开放。
此外,宋朝政府还鼓励民间办学,私学因此得以蓬勃发展,成为补充官方教育资源的重要力量。
这些教育机构不仅传授儒家经典,还注重文学、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教育,为士人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2️⃣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影响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以进士科最为重要,考试内容涵盖经义、诗赋、策论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不仅精通儒学经典,还需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士人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学而非门第出身获得官职,极大地激发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性,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同时,科举考试也推动了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规范化,为后世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书院文化的兴起与士人精神的培养宋朝书院文化的兴起,是教育政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书院作为私学的高级形式,以其自由讲学、注重学术研究的特色,吸引了大量士人前往求学。
书院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成为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书院教育强调“明理”、“修身”,注重培养士人的道德品质、学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书院中,师生间通过问答、辩论等方式,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也塑造了宋朝士人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宋朝的教育政策通过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完善科举制度以及推动书院文化的兴起,实现了对士人精神的培养和科举制度的双重驱动。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五) 着紧用力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发愤忘食的精神。 着紧用力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要抓紧时间,发愤忘食。 二是要振作精神,勇猛奋发。
(六) 居敬持志
居敬要求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读书 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 持志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 能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
二、元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中央官学
1、国子学 这是专门学习汉文化的学校。创立于世祖 至元六年(1269年),招收七品以上朝官 子孙及卫士子弟。元代的国子学实行“升 斋等第法”和“积分法”。
2、 蒙古国子学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在京师立蒙 古国子学。主要教授译成蒙文的《通鉴节 要》,学生学成精通者,量授官职。
从世界观上划分,理学分为两派:陆王派(主 观唯心主义)和程朱派(客观唯心主义) 。 从地域上划分,理学分为四派:濂学、洛学、 关学、闽学。 朱熹在理学道统中的地位: 二程 杨时(龟山)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罗从彦 李侗 朱熹
二、“学以变化气质”的教育作用论
(一)人性论
“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 万事万物的具体物质但是“理”必须借助 于“气”而派生万物。 他认为,作为人性,由于“理”和“气” 的作用,使人性分为两种:“天命之性” 和“气质之性”。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教育的任务则是“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 “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 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 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 明此而已” 。
第二,要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 第三,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 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①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②“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主要内容: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第二次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主要措施: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主要措施: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③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2)教育制度
宋朝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
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
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监学及县学。
①中央官学
国子学亦称国子监,既是宋朝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太学:地位比国子学低,是宋朝兴学育才的重点,也是中央官学的核心。
辟雍:太学的分校。
四门学、广文馆:是为士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预备学校。
专科学校: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六所。
武学是宋朝最早建立的专科学校。
②地方官学
a.宋朝地方官学大发展开始于“庆历兴学”。
b.“学田制”确立。
在办学经费上,实行以学田为主,政府资助、社会献田、捐款集资等多种途径相结合。
c.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又称“苏湖教法”。
该制度始于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造就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分斋教学制度是在中国教学制度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实行分科教学。
③宋代官学制度的特点
第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第二,官学类型多样化。
不仅有唐朝的六学,还创立了武学和画学。
又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
第三,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
书学甚至取消了限制。
第四,学田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