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的布置形式
YB-12系列箱式变电站
YB-12系列箱式变电站一、概述:YB 系列箱式变电站:是将高压电器设备、变压器。
低压电器设备等组合成紧凑型成套配电装置。
用于城市高层建筑,城乡建筑、居民小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小型工厂、矿山。
油田以及临时施工用电等场所,作为配电系统中接受和分配电能之用。
YB 系列箱式变电站具有成套性强、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方便以及可移动性等特点。
与常规室内变电站相比。
同容量的箱式变电站占地面积通常仅为常规变电站的1/10~1/5,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及施工工作量,减少了建筑费用。
也可用于双电源和放射终端配电系统,是目前城乡变电站建设和改造的新型成套设备。
YB 系列箱式变电站符合SD320—92《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和ZBK4001—89《组合式变电站》的标准,, 二、型号及含义:高压侧额定电压变压器容量 变电站 预装式三、工作条件:1、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5℃:2、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3、户外风速不超过35m/s;4、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0%(十25℃);5、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4m/S2,垂直加速度0.2m/s2;6、无火灾,无爆炸危险,无严重污秽,无化学腐蚀及剧烈震动的场所;7、特殊使用条件,订货时另行协商。
四、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五、结构特点1、本产品由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及低压配电装置连接而成。
分成三个功能隔离室: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
高压侧一次供电系统可布置成环网供电、双电源供电等多种供电方式。
还可以装置高压计量元件,满足高压计量的要求。
变压器可选择s9以及其他低损耗油浸变压器合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室设有自起动强迫风冷系统及照明系统,低压室设有动力照明、无功补偿、电能计量和电量测量等多功能方案,供用户选择。
以方便用户的供电管理和提高供电质量。
2、高压室结构紧凑合理,并有全面防范操作连锁功能。
变压器在用户有合理要求时,可增设轨道,方便变压器从两侧大门进出,各室均有自动照明。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5216-2005 Microsoft Word 文档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5216-2005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5.1 站址选择5.2 站区布置5.3 进出线电缆通道5.4 其他6 电气部分6.1 电气主接线和设备选择6.2 主变压器6.3 配电装置6.4 无功补偿装置6.5 站用电源和直流设备6.6 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6.7 监控和二次接线6.8 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和电测量仪表装置6.9 通信6.10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6.11 电气照明6.12 电缆选择与敷设7 土建部分7.1 建筑7.2 结构7.3 建筑防水7.4 通风、采暖与空调7.5 给水与排水8 消防8.1 建筑防水8.2 消防灭火系统8.3 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与消防供电9 环境保护9.1 电磁辐射及防治9.2 噪声控制9.3 污水排放10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10.1 一般规定10.2 防火10.3 防电伤和防坠落伤害10.4 防毒及防化学伤害10.5 防噪声及防电磁辐射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安排制定的。
制定本标准是为了规范城市地下变电站的设计,以达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造价合理和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
本标准以国家标准GB 50059《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和SDJ 2《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为基础,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35kV~220kV地下变电站设计的有关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
本标准是在目前国内地下变电站设计和建设尚不普遍的情况下,在调查收集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区地下变电站设计、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变电站接地网不等间距和等间距布置比较
广东科技2014.12.第24期变电站接地网不等间距和等间距布置比较夏显增(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广东梅州514000)0引言变电站主接地网一般采用水平接地极为主,垂直接地极为辅的复合接地方式,因为在降低接地网电阻、平衡整体电场分布和控制跨步电压、接触电势方面,水平接地极起主要作用,垂直接地极主要起泄流作用。
变电站接地网水平接地极的布置方式,可以分为: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和不等间距布置法两种。
接地网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间距一般取5~7m )为传统的布置方式,大多变电站接地网都采用本方式进行布置,但这种布置方式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接地网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地面电位分布不均匀,边缘区域大于中心区域,这将导致接地网区域接触电势相差较大,而且这种不均匀程度会随地网面积增大、网孔数量的增多而加大,存在因地面电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运行风险,设计时必须考虑在这类接地网的边缘区域采取辅助安全措施。
接地网水平地极不等间距布置法,按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地网中心区域间距大、网格疏,边缘区域间距小、网格密的方式,有规律地从中心至边缘逐渐减小水平地极间距、加大网格密度。
相对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采用不等间距布置法的接地网整体电位分布更均匀,均压效果更好,能更好地减小运行风险。
本文就接地网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和不等间距布置法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1接地网电流分布密度比较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接地网中心区域的水平接地极散流能力约为边缘区域的1/4~1/2。
那么,当接地网采用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时,理论上,在接地体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边缘区域的电场强度将为中心区域的2~4倍,电场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利于安全运行。
当采用水平地极不等间距布置法时,通过科学计算,合理布置水平地极间距、密度,由接地网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有规律逐渐减小水平地极间距,加大网格密度。
不等间距布置法能有效改善接地网电流分布密度分布,使整体场强更均匀,更有利于安全运行。
第2组变电所布局设置
主变电所主要设备是两台主变压器和两台 自用电变压器。主变压器采用油浸风冷,有载 自动调压变压器,根据需要可为三绕组和双 绕组结构。
变电所设备布局图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 交流电压 的装置,主 要构件是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和 铁芯 (磁芯)。 主要功 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 阻抗 变换、隔离、稳压(磁 饱和变压器)等。
分散式供电
分散式供电是各个电源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是 微型或者说是小型的电源,它的投入与退出 方便于电力系统的调节,对电力系统的稳定 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防雷装置:主要用来保护 中等及大容量变电 所的电气设备变电所进线实施防雷保护,其 目的就是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电流幅值和 雷电波的陡度,同时对电器设备进行保护。
集中式供电
根据用电容量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长短,在线路 的适当位置, 建设一座或几座专用的主变电所, 由 城市电网区域变电所以高压(如110kV) 向主变电所 供电, 经降压并在沿线结合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 所形成中压环网, 向轨道交通各系统供电的方式, 称为集中式供电。
功能:高压断路器是用于接通和切除高压电路的,它必须 有可靠的导流回路、完整的灭弧装置、起固定和绝缘作用 的绝缘支撑部分,并配置能可靠实现合、分闸的操作和传 动机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还有断路器的基座、外壳或基座固定接地螺 丝、缓冲装置等附件。
电路开关功能:1、用于隔离电源,将高压检修设备与带电设备断开,使其间有一 明显可看见的断开点。 2、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配合,按系统运行方式的需要进行倒闸操作,以改变系统运 行接线方式。 3、用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隔离开关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可以拉、合闭路开 关的旁路电流;拉、合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线,但当中性点上接有消弧线圈时,只 有在系统无故障时,方可操作;拉、合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拉、合母线及直接连 接在母线上设备的电容电流;拉、合电容电流不超过5安的空载线路;三联隔离开 关可以拉、合电压在10千伏及以下、电流在15安以下的负荷等。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1 总平面布置1.1一般规定1。
1。
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1.1.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1。
1。
3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1.1.4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
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1.1.5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2。
3.4条确定。
1。
1.6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1。
1.7主控通信楼(室)、户内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1.1.8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1。
1.9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1。
2主要建(构)筑物1。
2.1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装置区域。
关于10kV装配式多层布置钢结构变电站应用
为烦琐。与此同时,在电气设备进场之后,需要专业的技术人 员进行现场安装指导,并逐一对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电缆线路进 行专业的排布,还需要在剥绝缘层后在现场制作电缆头,最后 才能进行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3]。而装配式钢结构在电气设备 的整体布局上进行了改变,其电气安装应用“装配”模式,即 对于中压、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采用专பைடு நூலகம்生产厂家预先 生产,并且在工厂内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就对其中各类元器件进 行集成和设备封口,在电气设备进入新型钢结构变电站安装流 程之后,只需要现场安装人员依据其给定的安装顺序进行组合 和安装即可,在安装工作完成之中,将所有电气设备可以统一 进行调试工作,从而极大的提升现场安装效率。
1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概述 装配式建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很好
地适应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不断产业化的需求,装配式结构以其 独特的使用优势和施工效率受到了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视。 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包括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结构和钢结构装 配式结构等多个形式,当前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较多的是预制 混凝土构件。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钢结构形式由于在结构 形式上具有优越性和轻质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逐渐成为 各类建筑结构的新方向。在电网系统之中,钢结构变电站更是 应用了10个以上,大部分是单层门式钢架结构,多层钢结构仅 2~3个。新型装配式多层布置钢结构变电站形式在变电站的传 统电气系统设置结构、设计施工模式以及土建工程开展等多个 方面对传统钢筋混凝土变电站形式进行了优化,钢结构不需要 现场制备和切割等工艺,而是通过专业的钢结构材料加工工厂 进行预制,彻底将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环节同现场施工环节 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模块化、标准化、集约化以及工业化的生 产模式,将传统的变电站模式由低技术含量的施工作业转向具 有一定技术专业性的精细化建设模式[2]。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旨在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主要涉及到变电站的选址、布置、结构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是变电站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一、选址规程1. 变电站选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等,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2. 变电站选址应符合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3. 变电站选址应考虑供电范围和未来扩建需求,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
二、布置规程1. 变电站布置应满足输变电设备的容量和额定电压等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通风条件;2. 变电站布置应考虑设备运行时的维护和检修便捷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变电站布置应遵循火灾防护和防爆要求,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4. 变电站布置应考虑变电站的外观和环境协调性,建设美观、整洁的变电站。
三、结构设计规程1.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重量和地质条件,确保变电站建筑的稳定性;2.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求,确保建筑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稳定;4.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选择环保材料和设计方案。
四、设备配置规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和稳定供电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
设计人员应认真遵循相关规程和标准,确保变电站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水平,保障供电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Omid190622】第二篇示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针对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而制定的技术指南,旨在确保变电站布置合理、安全、高效、节约空间,并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需要。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
一、概况近年来,随着县经济建设和地方工农业的发展,电力负荷和用电量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电力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满足县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经县电力局的申请,(集团)公司同意,在位于县县城以东,村的310国道南修建县110kV 变电站,站址紧邻310国道,交通方便;整个站区可利用场地大,进出线方便,站区位于负起中心,无其它影响变电站布置及出线的障碍物,适合修建110kV 变电站。
西南侧有土坎,东西开阔;站区高于310国道约2米,整体地势高,站内有部分石方需开挖;由于站区内表层为耕土,下层卵石埋藏较浅,需要把站内耕土及石方取出,再回填土方才能满足站区接地要求;故土石方工程量较大。
站区四周需做挡墙,挡墙根据地形高度变化现场调整高度(随地形)。
在进站路过公路边沟时需加2根¢600排水管。
二、设计依据1.(集团)公司关于同意建设县110kV 输变电工程的批复”2. 县电力局关于建设县110kV 变电工程设计委托。
3. 县110kV 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4. 电气及通信专业资料。
5. 现行有关专业规范、规程。
三、站区自然条件:1、气象a.气温历年平均气温 12.5 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3.0 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6.5 Cb.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量 583.4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130.8mmc.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68% d.风基本风压 0.35KN/m² 主导风向 NE 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17.3m/s e.冻土和积雪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28cm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13cm f.其他历年最多雷暴日数 16.2d/y 2、工程地质场地略有起伏,地貌单元属洪积扇后部。
场地地层主要为黄土状土,下层为漂卵石。
各层土的埋藏条件及层位组合关系,详见下表:各层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评述如下:1层:21-a =0.19MPa -1,L I =0.03,属中等压缩性,硬塑状态,0.2s δ=0.012~0.065,具轻微湿陷性。
变电站构架结构的主要类型及优化分析
变电站构架结构的主要类型及优化分析摘要:变电站构架的优化对于变电站系统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实际效果,使系统所发挥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发挥出变电站结构的实际效果。
因为我国变电站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在很多年前建立的,所以在结构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需要通过更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现阶段的实际建设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构架结构;类型;优化1变电站构架的主要类型1.1焊接钢管人字柱结构变电站构架结构中,焊接钢管人字柱结构是采用的最为广泛的结构类型。
这种构架主要是采用直缝焊接钢管人字形的结构,梁采用的是格构结构,断面形态为三角形,梁柱连接为铰接。
人字柱变电构架基础受力特点是垂直负荷小,水平负荷变大,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优点就是,这种结构具有抗倾覆性。
人字柱变电构架基础,主要是包括法兰盘基础和柱底部的法兰盘。
1.2高强度钢管梁柱结构高强钢管梁柱结构采用的是多边形的高强钢管,钢材强度等级为Q460。
梁柱连接的方式为刚接。
主要的构型结构包括梁翼缘、腹板和柱之间为熔透焊接。
梁翼缘和柱焊接采用混合节点,或者梁翼缘与腹板和柱之间为全栓接节点。
工字形梁和工字形柱之间是刚性连接的细部构造。
工字形柱和箱形柱石通过带悬臂梁段和框架连接时使用的构造。
1.3钢筋砼环形杆结构混凝土钢筋构架有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两种。
构架的截面有方形或者八角形,有时也会呈现工字形和环形。
其中钢筋砼环形杆结构是比较常见的构成方式。
构架一般的高度为5-15米,在钢筋砼环形杆结构中又包含了锥形杆和等径杆两种。
这两种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具体的应用方式进行设计的。
钢筋砼环形钢结构的构架工艺是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这种构架的结构的可靠性低,在具体的设计应用中,已经逐步被淘汰。
1.4格构式杆塔结构格构式杆塔结构是属于新型的送电线路构架。
格构式钢塔结构主要的材料是以钢管为主体,运用格构高强角钢为加强的钢塔杆塔。
住宅小区变电站设置基本原则和方法
住宅小区变电站设置基本原则和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住宅小区变电站的设置原则的分析,讨论不同地区不同供电部门对变电站的设置的要求和区别。
关键词:变电站、供电导则、供电局、电缆敷设一、住宅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范1、规范依据:《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20217-20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电缆敷设》(D101-1~7)当地供电部门的住宅小区供电导则2、变电站性质和形式:按使用性质分:电业站和用户站。
电业站:产权属于供电部门。
用户站:产权属于用户。
有些地区分为公变和专变。
按建设形式分:土建变(也称作室内变电站,有独立式、附建式),箱变(也称作预装式变电站,有美式箱变和欧式箱变)二、住宅变电站的具体设置:1、按供电局具体要求进行设置(上海、江苏等地区有当地供电局技术导则的并有相关变电站设计要求的,按此要求进行设置)。
下面以上海、江苏以及河南地区为例。
●用电负荷计算标准:每户8KW(小于120m2),每户12KW(121m2~150m2),每户80W/m2(大于150m2),办公楼按100 W/m2,商业、会所按100~150W/m2,物业配套按60 W/m2,车库、垃圾房按20~40W/m2。
充电桩按小区规划机动车位数10%配置,7KW/个计。
其他地区指标会略有不同。
●变压器配置容量计算方法:变压器配置容量=Ʃ(低压用电负荷)x Kp。
(Kp为配置系数:根据变压器或低压配电干线所供居民住宅总户数的多少,综合考虑同时率,功率因素,设备负载率等因素确定)。
●供电半径居住区配电室应满足低压供电半径不大于150m。
供电部门此要求是考虑大楼垂直高度最多100m,加上水平半径150m,总共250m供电半径是符合电气设计原则的。
当有些小区是以多层为主时,水平半径适当放大,一般也可与供电部门沟通适当放大供电半径。
变电所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
变电所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变电所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电力输送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
变电所的电气系统包括变电站、变电设备、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等部分,需要根据其功能和使用要求来进行布置和走线设计。
本篇文章将从变电站基本结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变电站是用于电力输送、变换和分配的设备,其基本结构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器等。
变压器则是变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它可以将高压电转换为低压电,以便进行输电和分配。
此外,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的开关和分配,电容器则用于改善电力质量和控制电网的功率因数。
变电站的基本构图如下图所示:如图所示,变电站主要由电源和负载组成,电源提供电力,而负载则使用电力。
变电站的开关设备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负载的引入和断开,以及对负载的电力质量进行控制。
二、设备布置方案变电站的设备布置方案需要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通常,变电站的设备要考虑布置的可行性、接通的连通性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1)变压器的布置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核心设备,一般根据其容量和数量进行布置。
在布置变压器时,要考虑其重量、安装高度、通风要求和输电连接等因素。
变压器布置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和数量;2)变压器的负载率,以及变压器之间相互作用;3)变压器的放置方式,包括平面式、立式、倾斜式等。
(2)开关设备的布置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的开关和分配,其布置需要考虑电路的连通性、接地和距离等因素。
开关设备通常是通过控制台来进行操作,控制台布置也需要考虑其接线和电气设备。
开关设备布置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开关设备的数量、种类和规格;2)开关设备之间的连通方案;3)开关设备的控制间的布局和设计。
(3)电容器的布置电容器用于改善电力质量和控制电网的功率因数,其布置需要考虑变电站的电力需求和功能。
电容器通常是独立放置或集成到变压器或开关设备中。
装配式变电站的发展及土建设计
装配式变电站的发展及土建设计摘要装配式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的一场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变电站电气布局、土建设计和施工模式。
采用全预制装配结构的建筑形式,通过工厂生产预制和现场装配安装两大阶段来建设变电站,大幅缩短了设计及建设周期,减少了变电站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地资源。
随着国网公司“两型一化”的推广,装配式变电站在全国各地均成功试点,成为今后变电站建设的一种新型模式。
关键词装配式;预制;模式;变革1 变电站的发展模式1.1 户外型变电站传统户外型变电站模式:高压开关设备采用户外布置形式,变压器设置在户外,35(10)kV设备采用户内开关柜形式布置在开关室中,各电气设备采用露天连接方式。
由于高压设备及其连接直接暴露在户外,对环境及绝缘配合的要求较高,变电站通常构架高耸,电力设施体积和间距较大,占用土地较多,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1.2 户内型变电站为了解决土地和环境的矛盾,出现了户内型变电站,电器设备全部或部分安装在户内。
其高压设备多选用气体绝缘封闭式设备(GIS),设备之间多采用电缆连接方式。
户内变电站建筑面积及体积较大,安装、调试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总造价比户外变电站高出约1倍,仅适用于土地紧张的城市中心区域。
1.3 地下或半地下变电站模式与户内变电站接近,只是将所有电器设备全部或部分安装在地面以下,更为有效地节省了土地面积,但这种模式建设及维护费用高昂,只适用于土地资源更为紧缺的发达城市。
以上变电站模式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场所,但土建施工均在现场进行,受季节气候、人员等因素影响较大,土方开挖量大,施工复杂程度高,如果把变电站改为预制装配式结构,相关设备由生产厂家按通用规范在工厂内生产完毕,到现场后只需进行外部连接,整体联机和调试,则可以降低综合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减少维护投入。
2 装配式变电站的发展随着资源节约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变电站建设模式必须走向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变电站造价、缩短建设周期、与周围环境协调、提高运行可靠性,较少设备维护的发展模式。
110kv的变电站
110kv的变电站110kV的变电站引言:110kV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担着电能输送、变压、保护和控制等功能,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配电系统和用户需求的低压电能。
本文将对110kV变电站的概述、结构、设备和运行进行详细介绍。
1. 变电站概述1.1 定义110kV的变电站是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转换为低压电能的设施,主要用于电能的分配、控制和保护。
它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将输送的电能转换成适应用户需求的低压电能。
1.2 功能110kV变电站具有如下功能:- 电能转换: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转换为低压电能,以适应配电系统和用户需求。
- 电能分配:将转换后的低压电能分配给不同的配电系统,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电能保护:对电网系统进行综合保护,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除故障区域,避免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损坏。
- 电能控制:对电能进行监控和控制,调节电压、频率等参数,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变电站结构2.1 主要组成部分110kV的变电站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进线与出线: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引入变电站,并将变换后的低压电能输送到不同的配电系统。
- 变压器:将进入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应不同需求的低压电能。
- 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实现对电能的切换、保护和控制。
- 调压装置:用于调节电能的电压,确保输送的电能符合配电系统和用户的需求。
- 保护装置:用于检测并切除故障区域,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2 布置形式110kV变电站的布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户外变电站和室内变电站两种形式。
- 户外变电站:主要用于地面布置,设备通常安装在室外开放的场地上,通过支架和高杆架进行支撑和固定。
- 室内变电站:主要用于建筑内部,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安装在室内的封闭空间中,在建筑物内部布置开关设备和其他附属设施。
3. 变电站设备3.1 变压器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
谈变电站竖向布置设计
高 , 之能满足生产 工艺 和使用 上的要 求 , 使 并达 到土 石方工 程量 少、 投资省 和建设 速度快的 目的。
般不得大于 1 。当同时 两个方 向有坡 度时 , % 其两 个方 向 的合
成坡度不得超过 6 %。工艺要求 , 外配 电装置 场地在 平行 于 主 屋 母线方 向的两端 , 架 的标 高差 不能 太大 。当采用 硬管 母线 时 , 构
将 建筑场地平整后 的起伏状况和建 ( ) 物的室 内外标 高 , 构 筑
的短线 表示地面排 水方 向 , 成竖 向布 置设计 图, 组 这种 方 法称 为
3 混合式 。即以上两种形式混合使用 , ) 根据地形 和使 用要求 ,
连接 。
标高 、 长度 , 用数 字 和各种 辅助 图例 注 明 , 以带 箭 头 并 把场地分为几个大 区, 每个大区 内用平坡 式 , 而大 区之间用阶梯式 道路纵 坡 、
关键词 : 电站 , 变 竖向布置设计 , 设计标高
中图分 类号 :U 4 . T 2 89 文献标识码 : A 不得小于 0 3 , .% 最大不得超过 6 %。 屋外配 电装 置场 地 的坡 度 , 垂直 于 母线 方 向的坡 度 一 般 为
0 引言
竖 向布置是变 电站 总布置设计 中一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主要任
高差更应减少 。
1 竖 向布 置 的设计 内容
1 确定场地的整平方式和设 计标高。场地整平方式 和设计标 ) 高的选定是否合适 , 直接影 响场地排水 的畅通 和土石方 工程量 的
大小 。
2 2 阶梯式 布置 .
阶梯式布置适用 于 自然地 形坡 度较 大的建设 场地 , 自然坡 当
6 合理设 置护坡和挡土墙 。 ) 石和土质边 坡。 3 混凝土护 坡 。适用 条件 与浆砌 石类 同 。通 常应铺 设 碎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的布置形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变电站的布置形式
高型布置
高型布置是将双母线中型布置时并列的两组母线和母线隔离开关作上下层重叠布置,母线隔离开关对应地安装在各母线层下,并分设操作走廊,其它比较重的设备(如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等)则布置在地面或设备支架上。
高型布置的优点是布置更为紧凑,在一个间隔内能布置两个回路,进出线和母线不交叉跨越,可以大大缩小占地面积,一般只为中型布置的一半。
缺点是消耗钢材多,可达中型布置的两倍,从而增加了投资和维护工作量;而且巡视维护条件差,尤其在雨雾冻冰天气和晚上;两组母线隔离开关分层操作路径较长,并容易引起误操作;结构建筑复杂;检修条件差,经常要高空操作,并且上层设备检修是在下层设备带电情况下进行,不够安全。
但由于高型布置有占地面极小的突出优点,当水电站位于峡谷地区时,能够把开关站设置在厂房附近,方便了运行,节省了大量的土石开挖工作量,因而亦有采用价值。
半高型布置
半高型布置一般将断路器和母线隔离开关分别布置在上下层上,前者在地面,后者在母线构架的隔离开关横梁上,其离地高度约4-10m(根据电压,隔离开关型式和布置特点而定),并设置隔离开关巡视走廊,但操作机构一般设在地面上,在地面上进行操作。
构架顶部为母线层,若为双母线,则两组母线左右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由于这种布置节省用地,使设备在空间上有重叠,因而属于紧凑型布置,其特点是投资少。
双母线接线采用这种布置方式效果更佳,相比中型布置一般能使纵向尺寸缩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缺点是检修条件比中型布置差,上层瓷件损坏跌落或检修时误落检修工具都会击坏下层的设备。
中型布置
中型布置的特点是把电力设备安装在支架上或地面基础上,处于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的相近平面内,母线与设备之间连接大多采用绞线式,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操作都在地面上进
行,布置上较之前两者在结构上更加清晰明了,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搬运较方便,可靠近设备巡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水电厂因地形狭窄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