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可比价农业总产值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是指用于评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指标,并用于计算农产品的成本,从而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的选择应符合农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经济规律,能够客观反映农产品的成本状况。
一、直接成本指标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直接物质成本,以及人工工资、农机具折旧费用等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成本指标的选择应能够准确反映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常用的指标有:1.种子成本比例:以种子购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种子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2.化肥成本比例:以化肥购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化肥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农药成本比例:以农药购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农药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4.饲料成本比例:以饲料购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饲料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5.人工成本比例:以人工工资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人工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6.农机具折旧费用比例:以农机具折旧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农机具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二、间接成本指标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土地租金、水电费、管理费用、修缮费用等。
间接成本指标的选择应体现间接成本的占比情况,并能够客观反映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常用的指标有:1.土地租金比例:以土地租金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土地租金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2.水电费用比例:以水电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水电费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管理费用比例:以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管理费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4.修缮费用比例:以修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体现修缮费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三、综合成本指标综合成本是指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综合起来计算的成本,常用的综合成本指标有:1.生产成本总额: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相加得到的总成本,用于评估农产品生产的整体成本水平。
企业总产值计算
企业总产值计算篇一:企业总产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不同行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按产品法计算,表现形式为产值。
如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
其中由于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含增值税,而增加值包括增值税,所以计算工业总产出还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销项税;第二类按提供的服务计算,表现形式为毛利(即商业进销差价),如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商业附加费;第三类以营业收入来计算,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中的营利性企业;第四类以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来计算,如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第五类以经常性业务支出+虚拟折旧来计算,如非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3)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2024年农林牧渔总产值指标分解
2024年农林牧渔总产值指标分解1.农业总产值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X%。
The total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is XX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X% over the previous year.2.林业总产值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X%。
The total forestry output value is XX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X% over the previous year.3.牧业总产值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X%。
The total animal husbandry output value is XX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X% over the previous year.4.渔业总产值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X%。
The total fishery output value is XX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X% over the previous year.5.农业增加值为XX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XX%。
The added value of agriculture is XX b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XX%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6.林业增加值为XX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XX%。
The added value of forestry is XX b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XX%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7.牧业增加值为XX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XX%。
农业会计公式
农业会计公式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副业产值+渔业产值农业净产值:农业净产值=农业总产值-物质消耗的价值农业增加值:1、1、生产法: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种子、饲料、肥料等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支付的劳务价值+农业固定资产折旧2、2、收入法:农业增加值=∑各种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农业总成本:农业收入总成本=各项费用/(农业收入/100)农产品单位产量成本:农产品单位产量成本=(农作物生产总成本-副产品成本)/产品产量=农作物主产品总成本/产业产量主要产品总成本=农作物生产总成本×主产品产量/(主产品产量+副产品产值)农产品单位面积成本:农产品单位面积成本=农作物生产总费用/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投入产出率:农业机械投入产出率=总收入/(农业机械折旧费+燃料费+农机维修费+管理费)农机作业效率:拖拉机平均小时作业量=拖拉机作业量/拖拉机工作小时数拖拉机平均班次作业量=拖拉机作业量/拖拉机工作班次拖拉机平均每马力小时作业量=拖拉机作业量/拖拉机工作小时马力数拖拉机工作小时马力=拖拉机马力数×工作小时数农机完好率:某种农机完好率=某种农机设备完好台数/改种农机总台数×100%燃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报告期内拖拉机总耗油量(公斤)/同期拖拉机作业总时间(小时)=报告期内拖拉机总耗油量(公斤)/同期拖拉机完成的总作业量(标准亩)拖拉机作业亩成本:拖拉机作业亩成本=报告期拖拉机作业费用额/报告期拖拉机作业量(作业亩)拖拉机利用率1、1、拖拉机出勤率=拖拉机出勤台数/拖拉机实有台数×100%2、2、拖拉机班内时间利用率=班内实际作业时间/出勤班次总时间×100%3、3、拖拉机平均作业量=报告期内完成的总额量(标准亩)/同期拖拉机平均台数4、4、拖拉机班次生产率=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总作业量(标准亩)/同期拖拉机作业班次总数垦植指数:垦值指数=耕地面积/土地面积×100%土地可垦率:土地可垦率=(耕地面积+可垦荒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土地复种面积:土地复种面积=全年各季的播种面积之和-耕地面积土地复种指数:土地复种指数=全年各季农作物耕种面积/耕地面积农业土地利用率:农业土地利用率=已利用的农业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已经利用的农业土地面积/可利用的农业土地面积×100%种子利用率:种子利用率=保苗株数所需种子量/播种量×100%优良品种推广程度:优良品种推广程度=各品种优良品种所占百分比之和/品种数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上商品率=农产品产品量/农产品总产量交售产品完成率:交售产品完成率=实际交售数量/计划规定交售数×100%农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粮食收购价/某种重要经济作物收购价工农业商品比价:综合交换比价=工业品零售价格户数/农业品收购价格指数单项交换比价=某种工业品零售价格/某种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产品产地销售价格:农产品产地销售价格=产地收购价格+流通费用+利润+税金农产品调拨价格:农产品调拨价格=(进货价格×数量+调拨费用+利润)/调拨数量粮油平均单价:粮油平均单价=实交各种粮油总金额/实交各种粮油总数量超购粮油加价款超购粮油加价款=超购粮油总值×加价率林木蓄积量:林木蓄积量=平均每株林木材积量×单位面积上平均株数×林木占地总面积林产品生产率(1)(1)林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某种林产品实际采收总量/该种林产品的实际采收面积(2)(2)平均每株林木的收获量=某种林产品的实际采收总量/该种林产品的实际采收株数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林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林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报告期内林产品实际采收量/实际采收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成活株数/造林总株数×100%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立木蓄积量/林地总面积×100%单位立木成本:单位立木成本=每亩作业总成本(费用)/每亩立木蓄积量×100%造材出材率:造材出材率=原木体积/消耗的原条体积×100%林产品采收率林产品采收率=(实际采收数/可能采收量)×100%林产品采收率=[实际亩采收数/(实际亩采收数+平均亩漏采量)]×100%果树生产成本水果斤成本=(生产费用总额-副产品价值)/水果总产量果树亩成本=实际总成本/栽种面积苗圃生产成本计算:不包括起苗费用的每株成本=起苗前生产费用总额/(起苗株数+未起用株数)起用部分树苗的成本=每株成本×起用株数+起苗费用未起用部分树苗的成本=每株成本×未起用株数不包括起苗费用的每亩成本=起苗前生产费用总额/(起用面积+未起用面积)起用部分树苗的成本=亩成本×起用面积+起苗费用未起用部分树苗成本=亩成本×未起用面积畜产量:畜产量=畜禽数×报告期内平均每头(只)畜禽产量畜产率:畜产率=畜产品产量/生产该畜产量的牲畜数畜产率=畜产品产量/产品畜饲养头数牲畜商品率:牲畜商品率=出售的牲畜数/牲畜总增数×100%牲畜商品率=出售的牲畜数/出栏的牲畜数平均饲养头数:平均饲养头数=报告期饲养头目数/报告期日历日数牲畜净增率:牲畜净增率=(年末牲畜头数-年初牲畜头数)/年初牲畜头数×100%配种率配种率=(已参加过配种的母畜数/应参加配种的母畜灵数)×100%受胎率受胎率=(已受胎的母畜数/参加配种的母畜数)×100%母畜繁殖率母畜繁殖率=(报告期内繁殖的仔畜头数/报告期初能繁殖的母畜头数)×100%仔畜成活率仔畜成活率=(断奶时成活仔畜数/出生的仔畜总头数)×100%牲畜死亡率牲畜死亡率=(年内牲畜死亡头数/年内平均牲畜头数)×100%成畜保全率成畜保全率=(已越冬度春而存活的成畜头数/入冬前成畜总头数)×100%育肥率育肥率=(本期增重量/本期饲养头数)×100%出栏头数和出栏率出栏率=(报告期内牲畜出栏头数/报告期初全部牲畜头数)×100%畜禽生产总成本畜禽生产总成本=期内饲养费用+期初存栏价值+调入、购入畜禽价值-调出、售出畜禽价值-期末存栏价值畜禽增值额畜禽增值额=年末存栏价值+调出的价值-年初存栏价值-购入调入的价值猪的产值猪的产值=(本年净增加头数/2+年内屠宰和净调出的肥猪头数)×每头肥猪的价格本年净增加头数=年末生猪存栏头数-年初生猪存栏头数羊的产值羊的产值=(本年净增加只数+本年屠宰和调出只数+本年死亡只数/3)×每只成羊价格养猪成本:基本猪群仔猪的活量单体成本=(年初未断奶仔猪的成本+本年基本猪群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本年断奶仔猪离群的总活重+年末界存仔猪的总活量)离群仔猪的活重总成本=离群仔猪的总活量×基本猪群仔猪的活量单位成本幼猪及育肥猪增重单位成本=(该群本年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该群本年增重量幼猪及育肥猪群的活重总成本=年初结存成本+本年购入转入的成本+该群本年的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幼猪及育肥猪活重单位成本=该群的活重总成本/该群的活重量幼猪及育肥猪群的饲养日成本=该群本期饲养费用/该群本期饲养日数奶牛成本:奶牛单体成本=(基本乳用牛全年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全年牛奶总产量+全年生产奶牛头数×100)养马成本:当年生马驹匹成本=(基本马群全年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当年出生马驹成活匹数二年幼马的饲养日增长两成本=(二年幼马全年饲养费用+死亡幼子原价-副产品价值)/(饲养月总数-死亡幼马饲养月数)二年幼马平均饲养匹成本=月饲养增长量成本×12养鸡成本:鸡蛋单位成本=(基本鸡群全部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鸡蛋总产量每只幼鸡或育肥鸡的成本=(期初全部价值+购入、转入价值+本期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期末结存只数+转群及出售只数)幼鸡或育肥鸡饲养日成本=(幼鸡或育肥鸡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幼鸡或育肥鸡的饲养日数育肥鸡增重成本=(育肥鸡全部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育肥鸡的增重量育肥鸡的增重成本=(育肥鸡期初成本-转入、购入的价值+本期增种总成本)/育肥鸡的活重量每只雏鸡孵化成本=(全部孵化费用-副产品成本)/成活一昼夜的雏鸡只数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全年捕捞量/报告期内养殖面积鱼苗成活率鱼苗成活率=(捕捞鱼种尾数/放养鱼苗尾数)×100%鱼苗每万尾成本鱼苗每万尾成本=育苗期全部费用/育成尾数(万尾)成鱼单位成本成鱼单位成本=本年饲养和捕捞全部费用/本年成鱼总产量鱼产品商品率鱼产品商品率=(鱼产品商品量/鱼产品总产量)×100%渔轮每马力捕捞量渔轮每马力捕捞量=捕捞量/渔轮马力数农场发电成本每发一度电的成本=发电部门全部生产费用/(发电总量-发电部门用电量)电力利用率=(全年供电量/全年发电总量)×100%拖拉机作业标准亩成本拖拉机作业标准亩成本=拖拉机作业费用总额/拖拉机作业完成的标准亩产数拖拉机标准亩数的某项费用成本拖拉机标准亩某项费用成本=某项费用成本总额/总工作量(标准亩)收割机作业亩成本收割机作业亩成本=收割机作业费用总额/收割机作业完成的作业亩数某服务对象应分摊的拖拉机作业费某服务对象应分摊的拖拉机作业费=该服务对象实际完成标准亩数×拖拉机作业标准亩成本某服务对象应分摊的收割机械作业费某服务对象应分摊的收割机械作业费=该服务对象实际完成作业亩数×收割机作业亩成本其他机械作业单位成本其他机械作业单位成本=其他机械作业费用总额/其他机械作业完成的作业量(或作业小时)某服务对象应分摊的其他机械作业费某服务对象应分摊的其他机械作业费=该服务对象实际完成的作业量(或作业小时)×其他机械作业单位成本役畜饲养日成本役畜饲养日成本=饲养费用总额/饲养头日数畜力工作日成本(1)(1)对役畜采取分期摊销办法的畜力工作日成本。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图1 现有工程工艺流程及产物节点3安庆市大观区自然资源丰富,辖区现有耕地面积4.7万亩,水面8.5万亩,是优良的都市型农业生产基地。
高品位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英石、白云石、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铁、铝等矿藏。
其中石英石、方解石、白云石探明储量分别达到7000万吨、1亿吨、1.7亿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大观区具有优良的港口岸线资源。
大观区境内沿江黄金水道-5米至-10米的深水岸线长达11公里,可新建年吞吐量达数十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重化工配套的专业危险品码头以及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散货码头。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增长12.1 %;一般预算收入5.0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分别增长15.3%和15.5%。
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大观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多家企业建成投产,园区效益和循环经济特色开始显现。
地区生产总值年度核算方法(仅供参考)
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一、现价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就是按行业计算增加值,汇总各行业增加值,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在行业增加值的计算中,可以把生产法和收入法结合起来使用,即部分行业采用生产法,部分行业采用收入法。
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即先计算总产出,再计算中间投入,增加值等于两者的差额。
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即按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计算。
例如,谷物种植业产出等于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各种主产品产量和秸杆、麦衣等各种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等于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种子、饲料、肥料、燃料、农药等材料价值与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广告费、科技咨询费、防疫费等服务费之和。
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农业现价增加值及四项构成均取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
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总数,要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
2、工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
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
所谓工厂法,就是把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既生产成品汽车,又制造汽车零部件,但这个厂的工业总产值只计算成品汽车的价值和对外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价值,不计算该厂制造并用于生产成品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包括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中间投入包括货物投入和服务投入,货物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服务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运输、邮电、广告、咨询等服务的费用。
工业分为规模以上(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和规模以下两部分。
《计量地理学》实验报告
《计量地理学》实验报告学院:理学院班级:2017土管1班学号:20171018060姓名:夏雨一、实验目的研究影响农民收入的七个影响因素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掌握回归分析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二、实验方法回归分析法三、实验内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结构性矛盾因素,又有体制性障碍因素。
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
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
三是城市化、工业化水平。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状况。
五是农业投入水平。
因此影响农民收入因素引入 7个解释变量。
即: x2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比重, x3 -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x4 - 非农村人口比重, x5 - 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重, x6 - 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总产值的比重, x7 - 农作物播种面积, x8 —农村用电量。
(1)求农民收入的回归模型Y=β+β1X2+β2X3+β3X4+β4X5+β5X6+β6X7+β7X8四、实验步骤1、确定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自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因变量)2、确定回归模型3、建立回归方程4、对回归方程进行各种检验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五、实验过程及分析1、确定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自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因变量)此次我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并且已知引入 7个解释变量。
即: x2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比重, x3 -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x4 - 非农村人口比重, x5 - 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重, x6 - 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总产值的比重, x7 - 农作物播种面积, x8 —农村用电量。
那么我们以农民收入Y做因变量,以以上7个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我们实验的回归模型。
5、确定回归模型我们利用偏相关系数检验因变量Y与各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操作:Analyze-Correlate-Partial Correlation选择分析变量:农民收入Y、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比重X2选择控制变量:其他变量结论:T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620,接受农民收入Y和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比重X2不相关的假设。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二)投入产出模型方法
投入产出法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 . 列昂剔夫 1936 年提
出。用来测算科技进步贡献情况其中一个方法是利用完全需要
系数矩阵。优点是在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时,既考虑
直接贡献,还考虑了全部间接贡献。由于没有年度投入产出
表,一般只能进行分阶段的分析。与传统方法测算科技进步贡
献率不同,它从国民经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即国民经济整体
产的投入要素,分别为资本、劳动力及耕地面积, α 、 β 、
λ 分别为资本、劳动力及耕地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 δ 代表资
本、劳动力、耕地面积变化之外的其他因素导致农业总产值的
变化,即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
上式两边对 t 求导数后可得式(2)
1dY = α 1 dK + β 1 dL + λ 1 dM + δ Ydt K dt L dt M dt
K
L
M
为耕地年均增长率。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反映农业科技进步率在产出增长率中
所占的比重,则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见式(4)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δ ×100% (4) ∆Y / Y
同理可以得到:
资本投入贡献率 = α ∆K / K ×100% ∆Y / Y
劳动力投入贡献率 = β ∆L / L ×100% ∆Y / Y
αi、Kit、Lit 分别为河北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弹性和第 t 年的物质 费用投入和劳动力数, n 是测算的时间年段数, e = 2.7183 。
通过式(7)求出河北物质费用投入弹性值 αi 后,由于 αi + βi + λi = 1 ,且 λi = λ ,即劳动力弹性系数 βi =1 − λ − αi 。 其 中: 计 算 结 果 若 αi > 0.65 , 仍 按 0.65 取 值; 若 αi < 0.40 时,仍按 0.4 取值。
广东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2-5 可比价农业总产值(2017-2018)
-0.01
0
0.01
0.01
计量单位:万元 南海区
2018年比2017年 增长(%) 3.8 3.5 -34.2 -1.2 5.0 3.8
计量单位:万元 三水区
2018年比2017年 增长(%) 2.4 22.0 5.1 -10.4 7.3 2.6
项目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合计
一、农业产值小计 二、林业产值小计 三、牧业产值小计
项目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合计
一、农业产值小计 二、林业产值小计 三、牧业产值小计 四、渔业产值小计 五、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小计
2-5 可 比 价 农 业 总 产 值(一)(2018年)
高明区
2018年
2018年比2017年 增长(%)
413841 97643 13225 153234 131443 18296
21.4 36.6 18.7 15.6 21.6 4.3
计量单位:万元 三水区
2018年
671089 163213
2528 246884 195134 63331
0
0.01
2018年
全市
2018年比2017年 增长(%)
2825865 876802 16549 477052 1261325 194137
4.5 8.7 12.3 -2.5 4.7 2.9
禅城区
2018年
2018年比2017年 增长(%)
5824 1424
0 0 4168 231
13.8 7.5
16.5 6.7
计量单位:万元 南海区
2018年
854105 419285
753 39999 334075 59993
2-5 可 比 价 农 业 总 产 值(二)(2018年)
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方法
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方法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方法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是为了了解和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而为农业经营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鉴定方法的选择对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下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方法。
首先,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可以采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是评估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衡量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果。
通常采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包括:产值、利润、成本效益比等。
产值是指农业生产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评估农业生产规模的重要指标;利润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盈利情况,是评估农业生产效益的核心指标;成本效益比是指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可以体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程度。
其次,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还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已在上一段介绍,社会效益是评估农业生产对社会各类利益影响的指标,例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等;生态效益是评估农业生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包括土壤保育、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改善等。
综合评价指标可以全面、多角度地评估农业生产效益,给出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最后,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还可以采用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是评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指标,包括资源利用率、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
资源利用率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的节约性和可持续性;技术创新是指农业生产利用新技术的能力,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程度,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方法可以采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和技术指标。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农业生产效益,并为农业经营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同时,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鉴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农业生产形式和发展阶段的评估需要。
影响农业总产值相关因素的分析
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分析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面临着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成为了黑龙江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经济、文化等方面对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政策层面的问题政策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障。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等,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存在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方面,政策的具体落实并不到位,导致实际效果不明显;一些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黑龙江省应当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让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了解到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政府还应当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精准化的修改,以更好地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高层次人才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活需求,而黑龙江省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黑龙江省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与一线城市相媲美,这使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黑龙江省的市场环境尚未完善,创业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这也会影响高层次人才的选择。
为解决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加大薪酬支持力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待遇,使其更具吸引力。
黑龙江省应当积极改善市场环境,支持创业型高层次人才开展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黑龙江省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收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文化环境是高层次人才选择生活和工作地点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择产生影响,降低他们对黑龙江省的吸引力。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
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内容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各项内容应包含的基本资料: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主要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规划区土地利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规划区域各类土地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土地利用近10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研究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占全规划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类土地在全区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主要有以下计算指标:土地利用率=[(土地总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农林牧渔业用地)/土地总面积*100%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总面积*100%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积)*100%人均城镇用地=城镇用地/城镇人口(平方米/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人口(平方米/人)路网密度=公路里程/土地总面积(公里/百平方公里)2、土地生产率分析单位土地经济密度=国民生产总值/土地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某作物产量(产值)/某作物播种面积单位农业用地总产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作物产量(产值)/耕地面积;单位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水产品产量(产值)/水面面积;五、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建议分析(1).人均耕地拥有量、耕地增减状况、原因,如何保护耕地;(2).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生产率与利用率与同类地区比较处何种水平,原因何在?比较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与自然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判断利用自然条件的程度。
可比价GDP的计算
什么是可比价GDP?它是如何计算的?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个固定时期的价格计算的核算期国内生产总值,它剔除不同核算期价格变化的影响,反映生产活动成果的实际变动。
对外发布的GDP增长速度一般是按可比价计算的。
可比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可比价,如我国曾实行过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可比价,目前实行的是2000年计算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一是价格指数缩减法:利用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价值得到不变价价值。
计算公式是:可比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以基期为100的价格指数二是物量外推法:利用物量指数在基期不变价价值的基础上外推核算期不变价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是:核算期不变价增加值=基期不变价增加值×物量指数三是直接计算法:利用基期产品单位价格和核算期的产品数量直接计算不变价产值。
计算公式是:核算期不变价价值=基期产品单位价格×核算期产品数量可比价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是先计算出分行业可比价增加值,然后加总得到可比价GDP。
在现行核算中,除少数行业如运输邮电业采用物量指数外推法计算,农业采用混合法进行推算外,大多数行业如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除运输邮电业以外的行业基本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进行推算。
可比价支出法GDP是利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分别对现价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净出口进行缩减得到。
价格指数缩减法根据国家统计局部署,从2004年起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计算范围是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通称规模以上企业)。
价格指数缩减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为了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我国用工业增加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但是,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既包括物量的变化,也包括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及消耗的原材料等价格)变化因素。
为了真实地反映工业生产总量的变动情况,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工业发展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9430.65 198770.20
53.55 27237.52 605310.73 48058.65
2.2 3.4 2.0 -42.4 5.5 2.3
高明区
2016年
2016年比2015年 增长(%)
375263.41 105117.15
9634.97 143099.00 100651.21 16955.30
项目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合计 一、农业产值小计 二、林业产值小计 三、牧业产值小计 四、渔业产值小计 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小计
2-5 可 比 价 农 业 总 产 值(一)(2016年)
2016年
全市
2016年比2015年 增长(%)
2814429.67 972700.85 13347.73 530720.39
1592.84 56777.08 277881.73 55816.77
项目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合计 一、农业产值小计 二、林业产值小计 三、牧业产值小计 四、渔业产值小计 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小计
2-5 可 比 价 农 业 总 产 值(二)(2016年)
顺德区
2016年
2016年比2015年 增长(%)
计量单位:万元 三水区
2016年比2015年 增长(%) 4.3 2.6 -3.1 1.8 10.8 8.7
1139011.65 158649.03
2.1 2.2 0.4 -0.8 3.3 3.1
禅城区
2016年
2016年比2015年 增长(%)
12811.02 2396.24
17.3 -13.0
2923.10 6594.19 897.49
-4.9 54.8 7.5
计量单位:万元 南海区
2016年
858284.56 466216.14
2.9 -7.3 1.3 2.5 17.8 0.7
计量单位:万元 三水区
2016年
698202.25 202571.73
2312.73 300332.93 156064.04 36920.82
计量单位:万元 南海区
2016年比2015年 增长(%) 0.7 4.1 8.0 13.0 -6.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