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北派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阅读理解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季羡林自传(节选)》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季羡林自传(节选)》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季羡林自传(节选)》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季羡林自传(节选)我于一九四五年秋,在呆了整整十年之后,从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机会回国;在瑞士Fribourg住了几个月,于一九四六年春夏之交,经法国马赛和越南西贡,又经香港,回到祖国。

先在上海和南京住了一个夏天和半个秋天。

当时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津浦铁路中断,我有家难归。

当时我已经由恩师陈寅恪先生介绍,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和文学院院长汤锡予(用彤)先生接受,来北大任教。

在上海和南京住的时候,我一点收入都没有。

我在上海卖了一块从瑞士带回来的自动化的Omega金表。

这在当时国内是十分珍贵、万分难得的宝物。

但因为受了点骗,只卖了十两黄金。

我将此钱的一部分换成了法币,寄回济南家中。

家中经济早已破产,靠摆小摊,卖炒花生、香烟、最便宜的糖果之类的东西,勉强糊口。

对于此事,我内疚于心久矣。

只是阻于战火,被困异域。

家中盼我归来,如大旱之望云霓。

现在终于历尽千辛万苦回来了,我焉能不首先想到家庭! 家中的双亲——叔父和婶母,妻、儿正在嗷嗷待哺哩。

剩下的金子就供我在南京和上海吃饭之用。

我于一九四六年深秋从上海乘船北上,先到秦皇岛,再转火车,到了一别十一年的故都北京。

从山海关到北京的铁路由美军武装守护,尚能通车。

到车站去迎接我们的有阴法鲁教授等老朋友。

我们终于到了北大的红楼。

我暂时被安排在这里住下。

按北大当时的规定,国外归来的留学生,不管拿到什么学位,最高只能定为副教授。

清华大学没有副教授这个职称,与之相当的是专任讲师。

至少要等上几年,看你的教书成绩和学术水平,如够格,即升为正教授。

我能进入北大,已感莫大光荣,焉敢再巴蛇吞象有什么非分之想! 第二天,我以副教授的身份晋谒汤用彤先生。

汤先生是佛学大师,暗想在他领导下工作是一种幸福。

我曾多次提到,在印度学领域内,我的兴趣主要在印度古代及中世佛典梵文上,特别是在“混合梵文”上。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B卷-培优卷(原卷版+答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B卷-培优卷(原卷版+答案)

第四单元B卷·培优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13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jì()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忱.( )jì( )(2)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红星学校特别开设百年党史学习平台——红色广播站。

请你按照示例为广播站设计几个活动板块。

(4分)板块一:讲述红色故事板块二:板块三:(4)对下面所示通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通知各位同学: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带动我们班“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感党恩”活动的有效开展,定于2021年7月1日下午3点左右,在一楼阶梯教室举行“党史知识竞赛”。

请大家准时参加竞赛。

七年级1班团支部2021年6月28日A.“带动……活动的开展”搭配不当,应将“带动”改为“推动”。

B.时间不明,将“2021年7月1日下午3点左右”中的“左右”删去。

C.在通知格式上,应把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且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D.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感党恩”中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2.初一年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带解析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带解析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关于“梦想”的主题阅读(“梦想”调查)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长大后,有的人仍在坚持,但还有许多人,或满足于现实的安稳,或受限于现实的平庸。

新的一年又来了,你小时候的梦想还在吗?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在春节期间进行了一项调查。

儿时的梦想都是关于什么的?调查显示,49.9%的受访者是想从事某职业,36.8%的受访者是想赚很多钱,23.2%的受访者是关于实现某个目标,11.7%的受访者想环游世界。

有多少人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调查中,75.8%的受访者表示并未实现。

至于没有实现梦想的原因,47.1%的受访者表示是生活现实所致,18.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没有毅力和决心,18.2%的受访者表示梦想本身太幼稚,还有人表示是父母家人阻拦。

有21.6%的受访者表示还在努力中。

调查显示,46.5%的受访者表示仍会为儿时的梦想努力,40.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要实现梦想,47.7%的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热爱和坚持,31.3%的受访者认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最重要,14.6%的受访者表示应该多积累、少空谈,13.8%的受访者表示要有同道中人。

调查中,83.1%的受访者表示,不能等以后有空了再去实现梦想,追梦要趁早。

总的来说,5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新的一年会更好,6.2%的受访者认为会更精,19.1%的受访者觉得不会有变化。

(选自《济宁晚报》)(培育梦想)施一公,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三合一院士”。

他在世界上第一次解析了“剪接体”结构,成为最震动世界的突破之一;在抑制肿瘤因子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研究方面,也具有让世界震惊的研究成果。

但是,他当年的生物学成绩非常不好,遗传学和细胞学的实验与课程,在班上都是中下等成绩。

当他1989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时,他的兴奋点是从政和经商,而对学术并无兴趣。

【优质】“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阅读试题及答案-范文word版 (3页)

【优质】“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阅读试题及答案-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阅读试题及答案,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

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

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

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

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

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

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

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

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

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

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

他说:“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

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

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

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

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

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

”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

季羡林说:“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

中考现代文阅读《涵养人格魅力》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涵养人格魅力》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涵养人格魅力①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当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

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

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

这件事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

②让官兵们感动的就是任迪简宽厚仁恕的人格魅力。

那么,人格魅力是什么呢?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涵养自身的人格魅力。

③拥有人格魅力会(1)。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真诚坦率,智慧幽默,勤政爱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让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在他去世之后人们自发走上十里长街,洒泪相送,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志哀。

拥有人格魅力会(2)。

心理学家称人格魅力是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

如果人人都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并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完善自我,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纷争和隔阂,人与人之间将不再有冷漠和疏离。

④那么,如何涵养人格魅力呢?孔子曾经这样简洁地表述他对涵养人格的认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当前,我们可以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现代诠释和转化。

⑤志于道。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崇高位置。

所谓道,可以理解为追求的理想、内心的信念。

志于道,就是要树立高远的理想。

孔子说:“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胸怀理想,拥有坚定信念。

否则,就算才华横溢,也会因丧失理想而迷失方向,致使一生碌碌无为。

涵养人格魅力,就要志存高远,信念坚定。

⑥据于德。

据,有依据、凭借的意思。

德,简而言之就是道德。

据于德,就是要以德树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儒家强调所谓“人禽之辨”,就是要人明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存在,认为人丧失了道德就无异于禽兽。

涵养人格魅力,就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

⑦依于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内涵十分丰富。

《中庸》说:“仁者,人也。

”仁可以视为人的本质所在。

季羡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季羡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季羡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一、季羡林篇:(一)个人成就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1]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二)散文随笔《幽径悲剧》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清塘荷韵》上海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八课《成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做人与处世》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永久的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课(三)人物评价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评)[14]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

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

”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

(四)美文精读1 、忘季羡林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阅读练习及答案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②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③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⑤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⑦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⑧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⑨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从”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⑩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纸,写下了一篇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B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B12?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坛北派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坛北派泰斗——季羡林 先生的人格魅力 ①季羡林,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字希逋,又字齐 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 东方学家、 思想家、 翻译家、 佛学家、 作家。

他精通 12 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 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②季羡林在北大是闻名遐迩的名教授, 在全国是誉满天下的学术大师, 可是 在一般人眼里,他却远远“配不上”这些头衔,他衣着平常,经常穿一身洗得发 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 50 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③他走在人群中,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 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

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 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

总之,他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 子,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④季羡林走在校园里,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⑤忽然一辆自行车停在他面前, 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从车上下来, 问道: “你是季羨林教授吗?” “是我。

” “季先生,我没有什么事,我只想当面向 您说一句:我很敬佩您。

”说完,年轻人向季羨林鞠躬,转身上车,飞驰而去。

甚至正开着车的年轻人, 认出了迎面走来的是季羨林,便立刻停下来,打开车 门,走出汽车,双手合十,向季羡林深深鞠躬。

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心情, 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

⑥没有“大人物”架子的季羨林, 却蠃得了群众的极大尊敬, 他靠的是什么 呢?那就是人格的魅力。

⑦人格,乃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但高挂于人格之树并常开 不败的人格之花,首推不是性格,不是气质,也不是能力,而是品德。

这是人格 之本。

金钱买不来品德,权力换不来品德,邪恶压不住品德,历史忘不了品德, 而且越是在金钱和权力面前, 越是在邪恶猖獗的时候, 越是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 中,品德越是闪光,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⑧一位哲人说过:“伟大来自平凡。

”这个平凡的真理,在季羡林身上得到 了证实。

他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装饰,所以才会令人感到他的伟大。

他这 种平凡的伟大,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就是一个“真”字。

“怀真情,讲真情”, 这就形成了季羨林人格的独特魅力。


1/6


⑨季羨林对一切善良的人, 从来都以真情实意相待。

他对世人充满真诚的爱 心。

他爱亲属,爱朋友,爱师生,他爱与他童年时一起割草、玩耍,至今仍然目 不识丁的农民;他爱一切爱过他、帮助过他的人;他还爱那些虽不知道姓名,但 正直、善良的人。

⑩季羡林还以敢讲真话而闻名。

早在 1986 年, 他就写了 《为胡适说几句话》 一文, 震惊文坛。

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 这一 “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

季羨林认为,由于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 问题,而是一件涉及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 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

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 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季羡林 先生是位名教授,是学术大师,但他衣着平常、出门经常提着人造革旧书包,一 般人都认为他不配当教授。

B.“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心情,在今天的社会 中是十分罕见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季羡林先生的由衷赞美, 同时也表达了 对当今社会崇尚物质忽视精神的拷问。

C.季羡林先生赢得了群众的极大尊敬, 靠的是没有大人物架子。

D.季羡林先生勇敢地为胡适说话还胡适以真面目,非 常鲜明地昭示出他对艺术、人才的远见卓识和对是非的认识标准。

E. 本文通过 对季羡林先生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他平易近人、真诚善良、 实事求是、顾 全大局的高尚品德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2.这篇文章是写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 可是直到第⑥段才开始涉及, 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3.从全文看, 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6 分) 答: 4.文章第⑧段说“伟大来自平凡”,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文本, 联系 现实, 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答: 答案: 1.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分。

2.①前边所写的内容都是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 作者用事实说话, 更真实生动、令人信服。

(3 分)②能够以小见大,水到渠成地去揭示其本质。

(3 分) 3.这种人格魅力表现在:①不做任何修饰的平凡中蕴蓄着伟大的“真”字; ②他对正直、善良的人充满真诚的爱心,真情实意地相待;③在学术上,不避风 险,敢讲真话。

4.同意。

(2 分)
2/6


①作为一位名教授、 学术大师, 季羡林却衣着平常; 走在人群中, 说话平常, 总是面带笑容,声音低沉,平易近人;去他家很容易,同他谈话,如沐春风,不 紧张局促。

这都表现出他很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装饰。

(2 分) ②他怀真情,讲真话,他对正直、善良的人充满真诚的爱心,真情实意地相 待;在学术上,不避风险,敢讲真话。

这都体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闪光的品 德,形成了平凡的伟大。

(2 分) ③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向季羡林先生学习,以平常之心笑对人生,谦虚真诚、 不骄不躁。

(2 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要结合文本, 符合文中所反映的事实,言之成理即可。


3/6


4/6


5/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