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参数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梯斜角长度计算公式

电梯斜角长度计算公式

电梯斜角长度计算公式
L²=h²+d²
其中,L为斜角长度,h为电梯的垂直高度,d为电梯的水平距离。

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梯斜角长度。

首先需要测
量电梯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然后将这些值代入公式中进行
计算。

举个例子,如果电梯的垂直高度为10米,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可以通过代入公式计算斜角长度:
L²=10²+5²
L²=100+25
L²=125
对等式两边开方,可得:
L=√125≈11.2
所以,这个例子中电梯的斜角长度约为11.2米。

需要注意的是,电梯斜角长度的计算公式是基于直角三角形
的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电梯垂直上升或下降的情况。

如果电梯
有其它复杂的运动轨迹或者存在倾斜角度的情况,就需要考虑
更复杂的几何模型和计算方法。

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

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

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人们从一个楼层运送到另一个楼层。

而电梯轿厢的荷载计算是电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电梯轿厢的荷载是指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通常以公斤(kg)为单位。

而荷载计算公式则是用来计算电梯轿厢的荷载的数学公式,它通常包括几个关键参数,如轿厢自重、承载物重量、电梯速度等。

在计算电梯轿厢荷载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轿厢自重。

轿厢自重是指电梯轿厢本身的重量,包括轿厢本体、门、门套等部件的重量。

通常情况下,轿厢自重可以通过电梯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来获取,或者通过实际称重来确定。

其次,还需要考虑承载物重量。

承载物重量是指电梯轿厢内乘客和货物的总重量。

在实际运行中,电梯轿厢通常会承载不同重量的乘客和货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估算承载物重量。

一般来说,电梯设计时会考虑到最大承载物重量,以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载。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梯的速度。

电梯的速度对轿厢荷载的计算也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电梯的速度越快,轿厢荷载也越大。

因此在计算轿厢荷载时,需要根据电梯的设计速度来确定具体参数。

在实际计算中,电梯轿厢荷载的计算公式通常为:轿厢荷载 = 轿厢自重 + 承载物重量。

其中,轿厢自重和承载物重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计算轿厢自重时,可以通过电梯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或者实际称重来获取。

而承载物重量则需要根据电梯设计时考虑的最大承载物重量来确定。

除了上述基本公式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电梯的安全系数、使用环境等。

在实际设计中,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通常会在轿厢荷载的计算公式中引入安全系数,以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载。

总的来说,电梯轿厢荷载的计算是电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果。

电梯计算书1

电梯计算书1

T1/T2=
1.41
u=0.1/(1
+
0.09
Vc/10)=
代入式
(1-
10),得
f= 0.17
efα= 1.72
T1/T2≤
efα
满足要求
6.3轿
厢滞留
静态工
况:轿
厢冲
顶,对
重压到
缓冲器
上,电
梯再往
上开,
曳引轮
应能打
滑。
12.89 ㎏
须满足:
T1/T2>ef
α
T1=
(P+W1+W
4)/m
... ...

n1=
代入式
(1-
4),得
M1= 6300.57
N.m
②曳引
轮实际
需要扭
矩M:
实际需要
扭矩:实
际正常运
行最大扭
矩应按超
载10%时
计算
M=(1.1-
Ψ)×Q
×D×
9.8/2m
式中:
Ψ— 平
衡系数
(0.4~
0.5),
取最小
值,Ψ=
Q—额
定载重
(㎏),
Q=
D— 曳引
轮节径
(m),
D=
30.5 0.55
925
1
m/s
mm mm 满足要求
最小破断 载荷: TK=74300 N 悬挂比 2:1,绕 绳方式如 下图。
1. 滑 轮的等 效数量 Nequiv
Nequiv=N equiv (t) +Nequiv (p)... ... ... (2-1) 式中: Nequiv (t) — 曳引轮的 等效数 量; Nequiv (p) — 导向 轮的等效 数量; ①Nequiv (t)的 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完整资料).doc

电梯常用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电梯常用计算简介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102 vK)(1 Q kW N η-=式中: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102v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η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例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

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kWQv K N 2.768.01025.02000)5.01(102)1(=⨯⨯⨯-=-=η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Nm n 9500Ni ηΜ11=,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实际正常运行最大扭矩M 按超载10%计算(平衡系数ϕ按最小取值)。

m)(N 2rg )QD (1.1Μn1•-=k , M <M 1则满足要求。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 )(102 vK)(1 Q kW N η-=式中: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102v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η102 vK)(1 Q - 电机的功率例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

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 kW Qv K N 2.768.01025.02000)5.01(102)1(=⨯⨯⨯-=-=η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Nm n 9500Ni ηΜ11=, 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 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实际正常运行最大扭矩M 按超载10%计算(平衡系数ϕ按最小取值)。

m)(N 2rg )QD (1.1Μn1∙-=k ,M <M 1则满足要求。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 ﹢Q)P —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 —额定载重量。

g ṇ—重力加速度9.8m/s²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ƒ/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 P =(1−K )QV 102η或P =(1−K )QV 线102ηiP —电动机功率(Kw )K —电梯平衡系数;Q —额定载重(Kg );V —额定速度(m/s )V 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 )η—机械传动总功率i —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πDN 60i₁i₂υ—电梯额定速度(m/s )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i₁—减速比i₁=Z₂Z₁=蜗轮齿数/蜗杆头数i₂—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0.4~0.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ƒ(1-S)/Pn—电动机转速ƒ—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πDIR ▪n N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 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Pn T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W·D2ie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i—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1.5。

电梯的容量计算

电梯的容量计算

一:电梯容量计算DAM001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10.7+2)*1.2≈15.5KW, 满载电流≈39A 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 6DAI004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30+2)*1.2≈38.5KW 满载电流≈97A 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照明满载电流≈10A DAI001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2.2+2)*1.2≈5.5KW 满载电流≈14A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 7DAA003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15+2)*1.2≈20.5KW 满载电流≈52A 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 7DAI001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1.5+2)*1.2≈5KW 满载电流≈13A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 DAI002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7.4+2)*1.2≈11.5KW 满载电流≈29A 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5DAI004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30+2)*1.2≈38.5KW 满载电流≈97A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7DAI005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9.3+2)*1.2≈14KW 满载电流≈35A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DAI003AC曳引电梯----配电容量请按如下估算:动力三相380V消耗功率=(电机额定功率+2KW)*1.1=(10.7+2)*1.2≈15.5KW 满载电流≈39A照明消耗功率AC220V ≈2KW, 照明满载电流≈10A第二项:从机房到值班室消防联动配线,每台电梯配上RVVP 2*2*0.75双绞屏蔽线。

钢带电梯计算公式

钢带电梯计算公式

钢带电梯计算公式
1.电梯的载重能力计算公式:
电梯的载重能力主要取决于电梯轿厢的尺寸和承重能力。

一般来说,载重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载重能力=(轿厢长度×轿厢宽度×轿厢高度)×系数
其中,系数是一个根据国家标准和电梯设计要求确定的值,一般为1.52.0之间。

2.电梯的速度计算公式:
电梯的速度是指电梯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一般以米/秒或英尺/分钟为单位。

电梯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速度=定子直径×比例系数×2×μ×n
其中,定子直径是指电梯驱动轮的直径,比例系数是一个取决于电梯类型和设计要求的常数(一般取1.52.0),n是电梯的额定负载,μ是光滑系数,取决于驱动轮和钢带的材料和表面状态。

3.电梯的功率计算公式:
电梯的功率是指电梯所需要的电能,一般以千瓦或马力为单位。

电梯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功率=载重能力×速度×功率系数
其中,载重能力和速度分别为前述的计算结果,功率系数是一个根据国家标准和电梯设计要求确定的常数,一般为0.81.0之间。

这些公式是一般钢带电梯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根据需求确定电梯的载重能力、速度和功率等参数。

然而,实际的电梯设计还需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电梯的使用频率、安全要求、驱动系统的效率等等,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工程计算和优化设计。

电梯平衡系数公式

电梯平衡系数公式

电梯平衡系数公式1.电梯平衡系数的计算方法平衡系数=平衡力/电梯自重其中,平衡力是指电梯各个部件所受到的力的合力,可以通过电梯各个部件的受力分析计算得出,电梯自重是电梯本身的重力,一般可以通过电梯的整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之积计算得出。

2.影响电梯平衡系数的因素(1)电梯质量:电梯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平衡力也会越大,因此平衡系数会减小。

同样的自重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电梯所受到的平衡力相对于自重来说就越小,运行更加平稳。

(2)电梯速度:电梯的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平衡力也会越大,因此平衡系数会减小。

电梯速度的增加会导致电梯接受更大的外力,增加电梯的运行阻力,使平衡系数降低。

(3)运行方式:电梯的运行方式包括上行、下行和停止等,运行方式的不同会导致所受到的平衡力不同。

在电梯上行时,所受到的平衡力包括电梯自重、加速度和摩擦力等;而在下行时,所受到的平衡力则是电梯自重、减速度和摩擦力等。

因此,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平衡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4)外力干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受到一些外力的干扰,比如风力、地震等。

这些外力会对电梯的平衡系数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

3.电梯平衡系数的意义电梯平衡系数的大小决定了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

当电梯平衡系数较大时,表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平衡力相对于自重来说较小,电梯运行比较平稳,乘坐舒适性较好;而当平衡系数较小时,表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平衡力较大,电梯运行比较不稳定,乘坐舒适性较差。

通过对电梯平衡系数的计算,可以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维护。

同时,合理设计和选择电梯的平衡系数,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总之,电梯平衡系数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需要被合理考虑和控制,以提高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 ﹢Q)P —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 —额定载重量。

g —重力加速度s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P =(1−K )QV 102η或P =(1−K )QV 线102ηiP —电动机功率(Kw )K —电梯平衡系数;Q —额定载重(Kg );V —额定速度(m/s )V 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 )η—机械传动总功率i —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πDN υ—电梯额定速度(m/s )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i—减速比i=ZZ=蜗轮齿数/蜗杆头数i—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1-S)/Pn—电动机转速—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πDIR n N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 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Pn T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W·D2ie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i—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N Q (1 K) v(kW ) 102式中:N—电动机功率(kW);K—电梯均衡系数;Q —额定载重量(kg);V—额定速度(m/s);.η—机械传动总效率;(教材( 3- 6)的 V 应当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不然计算会犯错)依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102kgf .m/s= 1kW1021000kgf/g n(重力加快度 )Q (1 K) v电梯满载上涨工作时理论功率102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Q (1 K) v102电机的功率例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额定速度 v=0.5m/s,钢丝绳曳引比 i=2 ,均衡系数 k=0.5 ,曳引轮直径 D=640mm,盘车手轮直径d=400mm,减速器减速比为I=32 ,机械传动总效率η =0.68 。

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解:(1 K )Qv(1 0.5)N102102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含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1Μ 19500Ni ηNm,n1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 kW)n 1 —电梯额定转速,r/min ;η 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供给;或依据蜗杆头数Z 1=1,η =0.75 ~0.70 ; Z 1= 2,η =0.82 ~ 0.75 ;Z 1=41,η =0.92 ~ 0.87 。

Z 1 及减速箱速比 i 来估量, Z1= 3,η =0.87 ~ 0.82 ;( i 数值大效率低)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实质正常运转最大扭矩M 按超载 10%计算(均衡系数按最小取值)。

Μ(1.1 k )QD 1gn(N ?m) , 2rM < M 1 则知足要求 。

4 曳引机主轴最大静载荷TTP 1.25Q m1q 1H1sin(α 90 )(P1Q m 2 q 2 H)(kg) ,rr式中, m 1 为曳引绳根数; q 1 为单根绳质量, kg/m ; m 2 为均衡链根数; q 2 为均衡链质量, kg/m ;H 为提高升度, m ; 1,为均衡系数最大值; 为曳引包角。

电梯覆盖距离计算公式

电梯覆盖距离计算公式

电梯覆盖距离计算公式
电梯覆盖距离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定。

首先,需要考虑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所覆盖的楼层高度。

一般来说,电梯的速度通常以米每秒(m/s)来表示,而楼层高度则以米(m)来表示。

假设电梯的速度为v(m/s),楼层高度为h(m),那么电梯覆盖一层楼的时间为h/v秒。

如果有n层楼需要覆盖,那么总的运行时间就是nh/v秒。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所覆盖的距离就是速度乘以时间,即v(nh/v) = nh米。

另外,如果考虑电梯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梯覆盖距离:
D = (v^2/2a) + vt.
其中,D表示电梯的覆盖距离,v表示电梯的速度,a表示电梯的加速度,t表示电梯加速到最大速度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公式考虑了电梯加速和减速所需的时间,因此更加准确。

总之,电梯覆盖距离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电梯的速度、楼层高度以及加速度来确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Q)P—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额定载重量。

g?—重力加速度9.8m/s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P或PP—电动机功率(Kw)K—电梯平衡系数;Q—额定载重(Kg);V—额定速度(m/s)V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η—机械传动总功率—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电梯额定速度(m/s)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减速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0.4~0.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1-S)/Pn—电动机转速?—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1.5。

直流电梯取1.1~1.2)液压电梯运行速度计算公式:υ=Q(流量)/A(柱塞面积)=Q/(πd?/4)(d为柱塞直径)。

电梯系统转动惯量、启动转矩、自然加速度计算公式

电梯系统转动惯量、启动转矩、自然加速度计算公式

电梯系统转动惯量计算公式轿厢侧质量P1000kg额定载重Q1000kg额定速度V 2.5m/s平衡系数ψ0.4提升高度R120m钢带(钢丝绳)数量2根曳引比RR2:1重力加速度g9.81m/s2钢带(钢丝绳)单位质量qmsr1kg/m补偿链数量1根补偿链单位质量qmcr2kg/m随行电缆数量1根随行电缆单位质量qmtrav1kg/m对重轮质量Mcwt10kg对重轮数量1个对重轮半径Rcwt56mm轿底轮质量Mcar10kg轿底轮数量2个轿底轮半径Rcar56mm曳引轮质量Mhost10kg曳引轮半径Rhost56mm钢丝绳质量Wr1480kg补偿链质量Wr2240kg随行电缆质量Wr3120kg转动部件转动惯量对重轮转动惯量Jcwt0.01568kg.m21/2*Mcwt*Rcwt2轿底轮转动惯量Jcwt0.03136kg.m21/2*Mcar*Rcar2曳引轮转动惯量Jcwt0.01568kg.m21/2*Mhost*Rhost2转动部件总转动惯量J10.06272kg.m2直线运动部件系统转动惯量电梯满载系统下的转动惯量J2 6.55424kg.m2M3*Rhost2(根据平行轴定理J=J’+mr2,电梯空载系统下的转动惯量J2 4.98624kg.m2系统满载总转动惯量J=J1+J2 6.61696kg.m2系统空载总转动惯量J=J1+J2 5.04896kg.m2电梯轿厢加速度(变频器控制)α0.6m/s2(根据变频器如默纳克nice3000+ F3-02电梯系统 角加速度β10.714285711/s2加速扭矩 M170.896Nm M=J*β54.096NmM2=μRγμ——电机轴承摩擦系数,R 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 M2 1.435203Nmμ=0.0021.091853Nmμ=0.002当轿厢在底层满载上行时(此工况最为不利)系统不平衡力F4120.2N电梯匀速运行时主机负载力矩M3230.7312Nm即电梯系统不平衡力矩电梯轿厢自然加速度α 1.940555154m/s2此时当电梯上行时电机启动力矩M303.062403Nm M=M1+M2+M3当轿厢在顶层空载时(下行)系统不平衡力F2844.9N电梯匀速运行时主机最大力矩M3159.3144Nm即电梯系统不平衡力矩电梯轿厢自然加速度α 1.754908463m/s2此时当电梯下行时电机启动力矩M214.502253Nm M=M1+M2+M3所以此台电梯所需最大启动转矩Mmax303.062403Nm电机设计过载能力应至少为303.062403Nm平行轴定理J=J’+mr2,直线部件看成质点,J'=0)频器如默纳克nice3000+ F3-02中的取值)μ——电机轴承摩擦系数,R——轴承上总载荷(N),γ——电机轴承处的轴半径(m)23024轴承R=20502.9N满载γ=0.035m23024轴承R=15597.9N空载γ=0.035m 统不平衡力矩统不平衡力矩。

电梯调试几个常用计算公式

电梯调试几个常用计算公式

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 Suzhou Wish T echnology Co.,ltd.
电梯调试几个常用公式
公式1- 三相交流电动机功率
ϕ
cos 3UI P = P
— 电机额定功率 U —
电机额定电压 I
— 电机额定电流
ϕcos —
电动机功率因素 公式2- 三相交流电动机转速
)1(60s p
f n −= n —
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 ) f —
电动机额定频率(Hz ) p —
电动机磁极对数 s
— 转差率;若为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s =0
公式3- 电梯实际运行速度
21100060i i n D v ×××××=
π v —
曳引轮节径线速度(m/s ) D —
曳引轮节径(mm ) n —
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 ) 1i —
减速机减速比 2i — 钢丝绳绕绳倍率
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
Suzhou Wish T echnology Co.,ltd.
公式4- 对重重量
Q
P G ψ+= G —
对重总重量(Kg ) P —
轿厢重量(Kg ) ψ —
电梯平衡系数,一般为0.4-0.5 Q
— 额定载重量(Kg )
公式5- 曳引式电梯曳引机功率(根据机械参数预估)
i
Qv N ηψ102)1(−= Q
— 额定载重量(Kg ) v —
曳引轮节径线速度(m/s ) ψ —
电梯平衡系数,一般为0.4-0.5 η —
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包括减速箱、导向轮) i
— 钢丝绳绕绳倍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选用参数Q 额定载重量Q=400kg v e额定速度v=0.4m/s轿厢尺寸(宽*深*高)开门方式开门尺寸(宽*高)1000mm *1300mm *2100mm 旁开双折800mm *2000mmH trv最大提升高度H trv =12m C i电梯曳引绳曳引比Ci= 2:1d r n s 曳引绳绳径绳数4-φ8,产品规格:8×19s曳引钢丝绳d r =8mmn s =4D t曳引轮直径D t =200mm D p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直径D p =200mmK dz平衡系数K dz =0.45P 轿厢自重P=400kgW yys 曳引钢丝绳重量:每米重0.218kg/mw yys =55.6kgW dl 随行电缆重量: 每米重7米重量W dz对重重量600kga max加减速度最大值0.5m/s2曳引机、电动机参数α曳引轮包角α=180度β曳引轮槽型中心角β=90度γ槽角度γ=30度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η=0.9N m电机功率 1.1kw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0.7955m/sn\m电机转速76 rpm轿厢导轨T75限速器动作速度0.536m/s<V动<0.64m/s安全钳瞬时式动作缓冲器聚氨酯,行程H=60mm一、电动机功率计算对于交流电梯而言,当平衡系数K dz≤0.5时,通常用下列公式计算,即能满足要求:N=(1- K dz)Qv l /(102ηCi) (KW)(1)上式中:K dz——平衡系数;φ=0.45Q——额定载荷;Q=400Kg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v l =0.7955m/s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取η=0.9C i——曳引机曳引比;C i =2:1代入(1)式,N=(1-0.45)×400×0.7955/(102×0.9×2)=0.95(KW)选用VM450曳引机,电机功率N=1.1KW,其功率满足上式计算要求。

二、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根据公式:V=π×D×n m / (60×C i)上式中:D ——曳引轮节圆直径, D=200mmn m ——电机的转速, n m=76rpmC i ——曳引比;C i =2:1V=(3.14×0.2×76)/ (60×2)=0.4m/s选用曳引机能够满足速度要求。

三、曳引能力计算绳槽的几何参数槽型带切口的半圆槽槽的角度γ=30度下部切口角度β=90度摩擦系数摩擦系数μ=0.1 装载,运行工况μ=0.2 轿厢滞留工况μ=0.1 / (1 + v / 10) 紧急制停工况,v [m / s]=0.096当量摩擦系数f (μ)= μ* x1 / x2其中x1= 4 [cos (γ/ 2 )- sin (β/ 2 )]x2= π-β-γ-sin(β) + sin (γ) β,γ[rad]以下计算采用的参数数值请查阅第一页“主要性能参数”表。

(1)轿厢载有125%额定载重在底层停平时的静态比值T 1 / T 2:载重系数 1.25当量摩擦系数 f (μ)=0.1894最大可能值( T 1 / T 2 ) max = e f (μ) *α=1.81 ;α=3.14 (rad)所需值计算T 1= (P+1.25*Q+W yys)×g=9365 NT 2= W dz ×g=5880 NT 1 / T 2 =1.59所需值1.59≤e f (μ) *α=1.81 符合要求。

(2)标准运行工况轿厢满载在底层附近向下运行加速度a=0.5 [m/s 2]当量摩擦系数 f (μ)=0.1818最大可能值 e f (μ) *α=1.77所需值T 1=(g+a) (P+Q+W yys) =8817NT 2= (g-a) W dz =5580 NT 1 / T 2 =1.58所需值1.58≤e f (μ) *α=1.77 在此工况时曳引力符合要求。

(3)标准运行工况,空轿厢上行至顶楼减速时加速度a=0.5 [m/s 2]当量摩擦系数f(μ)=0.1818最大可能值e f fμ) *α=1.77所需值计算T 1= (g+a)×W dz=6180NT 2=(g-a) (P +W dl) =3720N;∵提升高度小,随行电缆重量忽略不计。

T 1 / T 2 =1.73所需值1.73≤e f (μ) *α=1.77 在此工况时曳引力符合要求。

(4)轿厢滞留工况,空轿厢在顶层,对重压完全压在对重缓冲器上。

(必须打滑)当量摩擦系数f(μ)=0.3788最大可能值 e f (μ) *α=3.28所需值计算T 1= (P +W dl)×g =3920N ∵提升高度小,随行电缆重量忽略不计。

T 2= W yys×g =545NT 1 / T 2 =7.19所需值7.19>e f (μ) *α=3.28 在此工况下曳引绳打滑,符合要求。

四、曳引绳的安全计算,曳引绳制造商/型号天津布顿/ 8X19S+NF绳径d r=8 mm曳引绳数n s=4曳引绳的最小破断载荷F bl =28.1 kN曳引绳安全系数计算:滑轮的等效数量N equiv(参考曳引系统示意图)N equiv= N equiv(t) + N equiv(p) =8上式中:N equiv(t) = 5 曳引轮的等效滑轮数量N equiv(p) =(N ps +4 * N pr ) * K P其中N equiv(p) = 3 绳轮的等效滑轮数量N ps= 3 引起曳引绳简单弯折的滑轮数量N pr= 0 引起曳引绳反向弯折的滑轮数量K P=( D t/ D p) 4=1 跟曳引轮和滑轮直径相关的系数D t=320[mm] 曳引轮的直径D p=320[mm] 除曳引轮外的所有滑轮的平均直径最小安全系数S f=10x其中x=2.6834- x1 / x2x1=log [ (695.85 * 10 6 * N equiv ) / (D t / d r ) 8.567 ]x2=log [77.09 * (D t / d r )–2.894 ]x1=-3.9792x2=-2.7494x =1.236S f=17.2实际钢丝绳的安全系数S fexist= x3 / x4其中x3= F bl * n sx4=(P + Q + W yys )*gx3= 140500 Nx4= 7840NS fexist = 18 > S f =17.2所以曳引绳的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曳引系统示意五、轿厢导轨计算,依据7588-2003导轨型号T75-3/B导轨参数:主导轨数量n=2叶缘厚度c=8[mm]截面积A=1093[mm]横截面惯性半径i y=15.5[mm]i x=19.2[mm]横截面惯性距J y=264900[mm4 ]J x=403500[mm4]截面抗弯模量W y=7060 [mm3 ]W x=9290 [mm3]导轨材质说明:根据7588-2003第十章。

由于Q235A的延伸率A5≥12% 所以安全系数S4=2.25。

正常运行时σperm=R m/S t=495/2.25=220而在安全钳动作时σperm= R m/S t=495/1.8=275许用应力正常运行时:[σ]= 220[N/mm2]安全钳动作时:[σ]=275[N/mm2]许用变形[δ]=5[mm]导轨支架间距l k=1500 [mm]细长比λ=l k / i x =1500 /19.2=78.125弯曲系数(查GB7588-2003,p81,表4。

得) ω370=1.5198,ω520= 1.7471 ω495=(ω520-ω370)*(R m-370)/ (520-370)+ ω370=1.7092轿厢宽Dx=950[mm]深Dy=1250[mm]高Dz=2200[mm]上下导靴之间距离h=2115[mm]1.安全钳装置动作时的工况计算安全钳瞬时式安全钳安全钳冲击系数k1=5坐标(轿厢中心C与额定载荷Q的偏离,按均匀分布在最不利的3/4的轿厢面积里计算,见附图。

)轿厢自重位置C X C=635 [mm] Y C=0载荷中心位置Q X Q=753.75[mm] Y Q=0悬挂位置S Xs=77[mm] Ys=100[mm]轿厢重心位置P X P=397.5 [mm] Y P=0轿厢门的位置i =2 X i =635[mm] Y i =600[mm]第一种载荷分布情况第二种载荷分布情况y Q=y C X Q=X C (a)由导向力引起的Y轴上的弯曲应力F bx=k1 *g n* (Q * X Q + P * Xp ) / (2 * h)= 488[N]M by=3 * F bx * l / 16=137.3[Nm]σby= M by/ W y=137300/ 7060=19.4 [N/mm2]由导向力引起的X轴上的弯曲应力F by=k1* g n *(Q * Y Q + P * Yp ) /h= 713 [N]M bx=3 * F by * l/ 16=200.5[Nm]σbx= M bx/ W x=200500/ 9290 =21.6 [N/mm2]压弯应力F k=k1 * g n * (P + Q)/ n =19600[N]σk=( F k + k3* M)*ω/ A=30.6 [N/mm2]复合应力σm=σbx+σby=21.6+19.4=41[N/mm2]<[σ]=275弯曲和压缩复合应力σ=σm+ (F k + k3* M) / A=65.5[N/mm2]<[σ]=275σc=σk+0.9*σm=30.6+ 0.9 * 41=67.5[N/mm2]<[σ]=275翼缘弯曲应力σf=1.85 * F bx / c2=1.85 * 488 / 82 =14.1[N/mm2] <[σ]=275挠度δx=0.7 * F bx* l3 / (48 * E * J y) =0.47[mm]<[δ]=5[mm]δy=0.7 * F by* l3 / (48 * E * J x) =0.5[mm]<[δ]=5[mm]安全钳动作时许用应力:[σ]=275[N/mm2]许用变形:[δ]=5[mm]安全钳动作时,各弯曲应力以及复合应力都在许用应力和许用变形范围之内。

2.正常运行中的计算k2运行中冲击系数k2 =1.2(a)由导向力引起的Y轴上的弯曲应力F bx=k2 * (Q * (X Q - Xs) + P * (Xp-Xs) ) / (2 * h)= 113.2[N]M by=3 * F bx * l / 16=31.8[Nm]σby= M by/ W y=31.8/ 7.06 =4.5[N/mm2]由导向力引起的X轴上的弯曲应力F by=k2 * (Q *(Yq - Ys) + P * (Yp - Ys) ) / h= 45.4 [N]M bx=3 * F by * l/ 16=12.8[Nm]σbx= M bx/ W x=12.8 / 9.29 =1.37[N/mm2]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发生压弯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