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合集下载

原创历史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 (2)

原创历史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 (2)

原创历史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引言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培养民族精神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历史教育的传递者,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原创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水平、教学设计能力、学科研究能力和国学修养四个方面。

一、学科知识水平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水平。

这不仅包括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还应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事件的背后逻辑。

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能够展现出对历史的全面把握和深入了解,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历史教师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

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情进行差异化教学。

同时,历史教师还应该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学科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是历史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科研究,历史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在学科研究中,历史教师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的培养。

同时,学科研究还能为历史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国学修养国学修养是原创历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作为历史教育的传承者,历史教师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国学修养不仅可以帮助历史教师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还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通过对国学的修养,历史教师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持。

结论原创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水平、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卓越的学科研究能力和深厚的国学修养。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中学教师中的一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以能够有效地教导学生历史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下面我们就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探讨。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

作为历史教师,他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

只有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才能够准确地教导学生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历史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他们需要有一颗爱学生、爱教育的心,能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讲解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

历史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有效管理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历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历史教师需要有创新的意识,能够不断探索历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具备创新性和实践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引领学生认识历史,掌握历史。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求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历史教师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教学,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历史教师还需要积极倡导求实的学风,鼓励学生踏实勤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扎实学习的能力。

只有具备求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历史素养的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近年来,历史学科的教学在初中阶段逐渐得到重视。

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升自身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

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内容与事件,才能准确地进行教学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历史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全面了解国内外历史著作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

二、扎实的研究能力历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能够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史料,准确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他们应该具备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索和分析,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学需要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四、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历史学科素养,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能够清晰地表达历史观点和思想,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五、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除了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历史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六、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

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教学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

他们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平台,使历史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外(如师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还需要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素质有所不同。

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史德。

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

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

而历史则以想象和主观构思为大忌。

秉笔直书,是我国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更要有良好的史德,坚持实事,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不随便下结论,要做到论从史出。

在史实之外凭空捏造不存在的"史实",或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那无异于欺骗。

良好的史德不仅表现在讲述真实的历史,而且讲课中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情实感。

老师的喜怒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而真实的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样容易使学生随着老师对历史的评述与老师产生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以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二、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要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这看起来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值得花费太多的笔墨,实际上,在高考大棒重压之下的历史教学,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却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识。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因此,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时,历史教科书本身在德育功能方面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我们重视,就会很好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人们往往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实际上是有在联系的,历史高考试题本身也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要求。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下面将从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三个方面谈论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中学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历史知识。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历史知识在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师需要保持对最新历史知识的关注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探究历史。

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中学历史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不仅包括对教学方法的熟悉和运用,更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历史学科较为抽象和复杂,中学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只有具备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中学历史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教育心理学涉及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还包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态度。

教师需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历史学科,对历史知识和相关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

教师还需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学历史教师常常需要与学校其他教师和家长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教师应有高尚的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我所讲的品德素质,应该是除满足一般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外,作为教师还应特有和必备的素质。

(1)热爱教育事业。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不是把它作为谋生的职业。

热爱教育事业就有了干事业的责任感和内动力。

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事业型的、奉献型的。

作为历史教师,就要热爱历史学科。

人类全部的知识归纳为一门就是历史学,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2)关心、爱护、尊重全体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对最重要的关系。

教师在这一对关系中处于优越地位,很容易造成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现象。

在“尊师爱生”问题上,不少教师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尊严。

一个道德素质高的教师则始终把学生的人格尊严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的是爱生,是学生的感受,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尽力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信任他们、鼓励他们。

有时甚至老师受委屈,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学生当作老师服务的“上帝”。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赞赏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生活在挖苦之中,他就学会了刻薄……有怎样的情感氛围就能塑造怎样的学生。

而情感氛围主要是由教师营造的,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因此,尊重、爱护学生,是教师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不但要有强壮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那是无比幸福的。

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与学生的成绩并无直接联系,而越是年幼的孩子越容易接受教师的性格、态度、习惯的影响。

历史教师十大基本素养

历史教师十大基本素养

历史教师十大基本素养——德才学识感论法功技艺(一)在治(“讲”、“编”、“写”、“演”、“研”)史的过程中,史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治史的动机,二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历史教师出于教育的动机讲授历史,教师的史德主要体现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学方式方法上。

首先,对历史要怀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情。

其次,要尽量展示历史的真实。

第三,要充分展现历史的魅力。

如何在教学中展现历史的魅力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概括起来就是要体现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逻辑性和教育性。

史德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实事求是的问题。

(二)作为中学教师,对“史才”的水平要求可能不会像历史研究者那么高,但中学教师的“史才”内涵却更丰富。

历史教师不同于纯粹的史学研究者,历史教师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学习状况,从而选择恰当的讲授方式,即解释历史的方式;必须考虑“传道授业”的教育诉求,在解释历史时,不能只是“一家之言”;必须善于变通,让几十上百名听众经常有新鲜感。

口才,是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

教师口才可分为两类:华贵靓丽和质朴温润型。

华贵靓丽型。

教师的语言辞藻华丽,富于变化,善于运用语言来制造学习的氛围,营造一种特殊的情感磁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从而把学生带入一种历史场景,达到“神入”历史的效果。

质朴温润型。

教师的语言比较生活化,注重启发,善于寻找学生理解问题的起点,喜欢用疑问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

老师擅长变换语序和讲述角度,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文才,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成长渠道。

文才即历史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写作是一种心智训练。

它要求有严密的逻辑、准确的语言,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会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加深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帅才,是做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这里借用“帅才”一词,其意有两层:一是指教师要做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引领者,一是指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

历史教师的“帅才”简言之,就是精神之帅、课堂之帅、学习之帅。

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史学修养

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史学修养

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史学修养近年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发展迅猛,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刻、丰富。

然而,在历史教学中,未能深刻把握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史学修养,工作能力和教育质量规范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

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史学修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

一、史学知识深入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深入的史学知识,尤其是在教育本科以上的专业,应该具有扎实的历史文化背景。

这不仅能够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为课堂授课提供充足的知识素材,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因为,相对于学生们的对历史知识的基本了解,历史教师应该更为深入、更为全面、更为专业、更为准确地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历史教师的历史知识水平越高,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启迪和思考就更加深刻,也更能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教师的知识深入,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和成长所需。

二、史学观念先进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还要具备先进的史学观念。

这包括了对历史科学的认识、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鼓励学生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采用负责任的态度和谨慎的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观念,才能够为学生送上一份有思想、有质量、有深度的历史课程。

三、史学信息广泛素养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史学素养,这不仅是指掌握好的历史观念和深入的历史知识,还包括扎实的史学信息广泛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当前,信息时代下的速度和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这也对历史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有效地收集、整理和筛选史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史学信息的广泛素养,具有开阔的史学观念、更深刻的史学内涵和更丰富的史学信息。

四、史学研究创新能力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创新史学研究的能力,完成历史教育的任务。

在这个历史教育i阶段,绝对不能止于传统的课本教学,而应该发展创新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意思的历史学习及史学思维的训练。

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我曾听到这样一段广告词,颇有些感悟!广告词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历史教师应具备出众的才、学、识。

1.史才,对于现代历史教师而言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

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2)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

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

2.史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现代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和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

” 二、当代历史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和坚持反思性学习。

历史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性学习。

这是历史教师最关键的素质和衡量一个历史教师优劣的重要标准。

1.反思能力。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良好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教师应该时时反思,总结一天之得,一月之得,一学年之得。

2.反思性学习。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还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性。

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1 客观性客观性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它要求教育者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讨论,不轻易做出任何判断和推断。

历史研究本身就需要客观性,在每一次引用历史文献素材进行分析、讨论时,必须十分小心,尽可能不要贸然下结论,否则可能干扰到历史事件真实性的记载从而导致不可逆的损失。

2 反思性反思性指的是发展历史的认识水平,教师要从不偏不倚的角度进行反思、剖析,发展自己的历史认知水平,以保证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记录。

如果只去记忆历史的记载,而不进行反思性思维,则只能形式化地记忆,无法真正深入到历史事件背后,深刻理解历史背景和走向。

3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历史教师要善于去总结、归纳,能够从历史材料中获得最有效最有用的知识,并能将其有效的进行教学。

此外,历史教师还要学会灵活的变通,根据不同课程和考试,要有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把历史知识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深度的理解。

4 时空性时空性一般指的是历史知识的教学能力,即历史教师要能熟悉各时期各地域的历史前因后果,能系统性地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从宏观的时空谱系中掌握全局,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变迁和发展历程。

在历史教学时,要对各时期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系统且深入的体系研究,将每一个历史事件都置于其正确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

5 深度性深度性指的是历史教师及研究者要能够深入地分析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维的运用,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的深层内涵,对历史变迁的真正原因及克服历史悖论的正确之路进行思考和洞察,不断提高历史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的发现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应当把这五大核心素养都切实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历史教育。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重要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以下是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

作为历史教师,他们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包括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等各个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历史课程是需要讲解和分析的,教师应该具备清晰明了的表达能力和条理性,能够把历史知识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

他们应该具备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故事讲述、图表解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历史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形成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研究历史问题。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

历史学科有时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感受性。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诚实守信,严谨认真地对待历史学科,对待学生,对待学校和社会。

教师还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何谓“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是适合于现代历史教育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技能,集中体现为历史教师的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

1.高尚的史德——求真求实史德位于史家基本素养之首,也在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中位居第一。

什么是“史德”?清人章学诚认为,“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史德者何?著书者之心术也”,梁启超做了进一步论述,认为史德就是“心术端正……乃是对于过去毫不偏私,善恶褒贬,务求公正。

”可见,史德的实质就是求真、求实,求真、求实是史德的根基。

为什么要强调“史德”?因为历史认识具有特殊性。

已逝去的客观历史不会再现,史家的历史认识是通过对历史遗存体——史料的理解形成的,没有史家的能动的研究,就没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知识。

因此,作为历史认识主体的史家,如果不能恪守忠于历史的职业道德,其所再现的历史与客观历史的符合程度就要大打折扣。

我国具有重视“史德”的优良传统,现代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强调“史德”依然十分必要。

篡改历史是缺乏史德,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对史实的错误的解释和理解,也应该视为史德在下降。

例如,各种“戏说历史”对于人们正确理解历史科学是不妥当的;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将蒙古西征占领的地区与元朝疆域混同、将陶器唐三彩说成瓷器等,都不利于对真实历史的认识。

至于那些毫无价值和意义以及无视历史事实的“反设事实”,更是不利于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

这些都说明,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求真、求实,筑牢史德的根基不容忽视。

必须以求真、求实为根基。

教师应将求真、求实视为历史教育的永恒的追求,才有助于实现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的功能,培养崇尚科学与创新、民主与公正的现代公民。

2.渊博的史学——博通与精专渊博的史学,主要是指掌握了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知识。

人类历史纷繁复杂,历史学科综合性极强,教师如果没有积累较为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知识,便不能很好地胜任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历史教学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的“教教材”的现象,主要就是知识储备不足所致。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才、学、识什么是才、学、识?其实就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教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无论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教学这一素养都极其重要,对历史教师而言尤为突出。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

1.史才,在现代背景下,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师“史才”的三个维度。

2.史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开放的历史知识。

现代历史教师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和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

”3.史识。

常听人说,历史不外乎由时间、地点、人物等简单要素所构成,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死记硬背即可,哪怕是数学、语文基础不行,也能做好史学研究。

其实不然。

“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是对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特点的精要概括,也是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由此可知,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史学”,还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史识”。

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和判断力,就是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表述等能力,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

用今天的话来说,“史识”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

史识的最高追求是看是否具有预见性。

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莫不如此。

比如托克维尔、比如埃德蒙·柏克、比如阿克顿勋爵。

太史公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孟之“昭明好恶”,“光扬大汉”,就是他们对“史识”的追求和认识。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历史教师应当树立崇高的历史教育思想,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文章内容。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它应该成为教师的灵魂。

首先,历史教师应当树立崇高的历史教育思想,以教好学生为己任。

这是因为历史学科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

历史教师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懂历史、知国情、有爱国之心、有进取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这就要求教师能从民族的历史宝藏中汲取力量,振奋精神,用历史知识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其次,历史教师更应重视言教与身教的一致,用良好的师德行为和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教师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不仅在于其能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还在于其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领学生前进。

很难设想,一个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在课下却言行不一的历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会有多高位置,“其身下,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教师应该追求知识,献身教学,科研工作,用自己的执著与献身精神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科学的神圣感和崇敬感。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现代教育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集学者型、知识型、创新型、实践型、开拓型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各个领域中十分抢手,历史教师必须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就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现状来看,历史教师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即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原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

原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

原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专业素养对于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保持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和更新。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专业知识的充实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

这不仅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熟悉,还要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掌握近年来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学历史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传授准确、全面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中学历史教师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政治、地理、哲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中学历史教师应积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动态,将跨学科的视野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除了专业知识的充实,中学历史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往往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入法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中学历史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中学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个人修养和专业发展中学历史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角色,个人修养和专业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与学生相比,中学历史教师不仅仅要求掌握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中学历史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提升。

通过参与历史学术研究、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
一是具备适应新时代的强大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对历史学问、社会科学等知识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从而扩大历史研究、教学范围和精度。

二是具备良好的学术态度和学习技能,以求学者的行为更具创新性和可行性;要有自觉的尊重学术规范,克服所有的偏见和观念。

三是要具备责任心、热忱和热情,坚持正确无私、科学真实的历史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品德观,与新时代共有。

四是注重实践性,用实际行动以唤起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注重让学生接触、认知历史,历史认知临场反应能力强,利于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有效吸收。

五是要对历史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和了解,秉持科学观怀存古老习俗,挖掘历史故事的精神力量,传播正能量,与新时代相关联,引领学生潜移默化。

优秀初中历史教师的特质与素养

优秀初中历史教师的特质与素养

优秀初中历史教师的特质与素养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角色之一。

优秀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特质和素养,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帮助他们获得全面的历史知识与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优秀初中历史教师的特质与素养。

一、卓越的学科专业知识优秀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卓越的学科专业知识。

这意味着他们对历史学科有深入的理解和广泛的知识储备。

他们熟悉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和知名人物,并能够通过个人学习和进修不断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

这样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提供准确、全面的历史信息,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历史素养。

二、强大的教学能力除了学科专业知识,优秀初中历史教师还应具备强大的教学能力。

他们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他们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

此外,他们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三、关爱与尊重学生作为优秀初中历史教师,他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发展。

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

关爱和尊重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潜力。

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优秀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他们不断学习和尝试,研究并应用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

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他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育伦理与职业操守优秀初中历史教师不仅在学科教学上具备优秀的能力,也应当具备高尚的教育伦理和职业操守。

他们要注重师德修养,尊重学生的权益,遵守教育法规和教学纪律。

他们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他们要抱有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要求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要求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引路人,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并阐述其重要性。

一、学科素养要求1. 广博的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储备。

他们需要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迁。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教师才能够全面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并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

2. 深入的专业研究除了广博的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师还需要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

他们应该关注历史学界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通过专业研究,教师不仅能够不断更新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3. 良好的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他们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还应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课外拓展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能力要求1. 丰富的教学经验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积累了解决学生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管理课堂秩序等方面的经验。

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挑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 良好的沟通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解答和指导。

与家长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团队协作能力初中历史教师通常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进行跨学科的内容整合。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其他教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团队合作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提高教学效果。

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提升。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1.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要做到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

2.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要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3.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能够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5.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这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浅谈新时期历史教师的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浅谈新时期历史教师的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浅谈新时期历史教师的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新时期历史教师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承担着持续教育事业发
展的重要任务。

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具备适应新形势需要,具备健全的素质,以促进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更精彩的实践内涵。

首先,历史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在
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自我教学能力。

其次,历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知识,要能够准确立足教学实践中的课程理念,扎实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灵活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授课。

再者,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强化教书育人的行为规范,建立良
好的教育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融合氛围中学习,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历史教学环境。

最后,历史教师应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教授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而且要熟悉历史文化根本,并以正能量传承历史教育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借此树立厚重的责任担当意识。

新时期历史教师胸怀的理想信念,负责的态度,能力的超越和对教育责任的自豪,才是新时期历史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只有健全的素质,才能打造时代向前的精彩历史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才、学、识什么是才、学、识?其实就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教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无论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教学这一素养都极其重要,对历史教师而言尤为突出。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

1.史才,在现代背景下,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师“史才”的三个维度。

2.史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开放的历史知识。

现代历史教师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和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

”3.史识。

常听人说,历史不外乎由时间、地点、人物等简单要素所构成,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死记硬背即可,哪怕是数学、语文基础不行,也能做好史学研究。

其实不然。

“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是对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特点的精要概括,也是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由此可知,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史学”,还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史识”。

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和判断力,就是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表述等能力,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

用今天的话来说,“史识”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

史识的最高追求是看是否具有预见性。

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莫不如此。

比如托克维尔、比如埃德蒙·柏克、比如阿克顿勋爵。

太史公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孟之“昭明好恶”,“光扬大汉”,就是他们对“史识”的追求和认识。

关于史识,梁启超先生在《史家的四长》中有一段精彩表述:“史识是历史家的观察力。

做一个史家须要何种观察力?这种观察力如何养成?观察要敏锐,即所谓‘读书得间’。

旁人所不能观察的,我可以观察出来。

凡科学上的重大发明,都由于善于观察。

譬如苹果落地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牛顿善于观察,就发明万有引力。

开水壶盖冲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瓦特善于观察,就发明蒸汽机关。

在自然科学,求试验的结果;在历史方面,求关联的事实。

但凡稍有帮助的资料,一点都不放松。

”这虽然是对历史家的要求,但对普通人的读书学习未尝不是很好的建议。

也许,作为历史教师的要求没有必要那么高,但对“史识”的追求确实工作学习的“须要”。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也许一辈子都成不了历史学家,但确应该一辈子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去工作。

”确实,如果我们一辈子的历史教学都是“观点搬运”和“知识贩卖”,那我们的教学生命将是多么的单薄和单调!同时,教学中处处充满着对教师“史识”的要求。

如“解读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诱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整合运用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等。

再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具体要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通过必修课……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和高尚的情感,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要落实上述教学要求,就体现出教师“史识”的重要作用,单靠“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是不可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帮助的。

教学中,中学历史教师的“史识”主要表现为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觉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等方面。

首先应该是在教学中能够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常之中看风景。

但凡优秀的教师,都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方法,他们教学的优秀主要表现为在平常之中总能给人不平常的感觉,并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走神,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漏掉一个精彩片断。

比如在讲授历史必修II《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时,巧妙讲解“什么是‘洋货’?‘洋货’有什么优点?”“‘洋货’只能靠‘特权’才能涌入吗?”“哪些属于特权?开口通商是特权吗?”“‘洋货’的涌入有没有必然性?”“‘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结构?其‘瓦解’的表现是什么?怎样看待它的‘瓦解’?”等一连串的问题,抓住了教材的本质和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深刻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实质,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这不仅是问题设计技巧问题,这首先是认识问题的技巧,没有认识问题的独特视角,就不会有设计问题的技巧。

其次,要能读出文本和材料隐含的知识,即所谓的“隐性知识”。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中说:“史书最重要的要能看出当时这许多史事背后的实情和意向。

”既然是“隐性知识”,就需要挖掘,就是因人而异的。

同一节课不同老师上出的味道是不同的,课堂容量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原因之一就是对文本的挖掘程度不同,而这种不同又取决于教师“识见”和判断。

还有,要善于发挥历史材料的光彩和育人价值。

记住历史知识不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来自于对历史事实的感受。

例如,《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作为文艺复兴的杰作和代表,它的教育意义不在于去探究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谁,而在于它对美的表达和传递,使人们发现人生本来就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和需要创造的,这就是“人的发现”。

进而揭示达·芬奇是怎么制造出这一“永恒的微笑”的――人体解剖和人体比例知识的运用。

还有教师进一步引导出新问题――“《蒙娜丽莎》真的是在笑吗?”“长期以来,人们称达·芬奇的这幅作品为‘蒙娜丽莎的微笑’,但研究显示,达·芬奇在蒙娜丽莎左侧面颊巧妙地利用了光线的变化,使人产生了错觉,当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由于每个人关注画面的点不同,欣赏作品的位置不同,由此看到的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也就有所不同了。

当你深情注视蒙娜丽莎的眼睛时,她在向你微笑,而如果你看到的是她的面颊,那蒙娜丽莎就会忧愁地看着你。

”①这样的《蒙娜丽莎》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可能会是终生的。

这样的教学考验的是教师对知识的选择与取舍,而选择与取舍是由教师对知识的认识决定的。

尽管历史教师的“史识”不一定是为了解释重大历史命题或探究历史奥秘,但在教学中确实非常重要,而且我们还常常要回答学生的“老师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之类的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不能不提高。

如何重视,我们只有抓住我们的工作本身。

读书是根本之途。

史观的运用、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史识的孕育,无不以历史事实为基础。

“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事实,再好的理论也无用武之地。

掌握了足够的历史事实,即使理论薄弱一些,只要勤于思考,也会获得有益的认识。

” 从前蒋廷黼任清华历史系主任时感慨,历史系有老师能将《汉书》的版本源流、各版本异文得失说得头头是道,却不能就汉代历史作高屋建瓴的讲解。

就是这个原因。

“史实掌握得越少思维越死,史识掌握多了,思维自然会活起来,也准确得多。

”②历史教师都经过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掌握了相对丰富的历史知识,读书的目的除了增长知识和见识外,应该以历史思维训练为主。

从这意义上讲,历史教师应该多读历史随笔、专题研究等思维含量较高、思维冲击力较强的文章和著作。

过去,强调读书要有独立见解,现在,在形成独立见解之前更强调独立判断。

因为,现在历史著作者的身份走向大众化、多元化,作者的史观也呈现出多元化。

在这种“多元化”的时代,读书首先要判断,要从当前泛滥即将成灾“历史著作”中淘金。

思维训练是应有之义。

“史识”是艰苦的历史思维的成果,“史识”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这种训练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

但这种训练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包括新课程课堂教学就是对课堂思维训练的强调。

“没有思维难度的课堂,就无法实现受教育者内心精神的主动生长,更无益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④人生是“史识”之源。

史学的价值和史识的重要都是针对人生的需要而言的,即“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的人理解历史的媒质是在现实中获得的人生经验。

一位商人朋友说,“一位老师如果只囿于自己狭小的工作圈子,而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没有认识,就不可能给学生有效的教育,也就不能算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萧功秦教授认为,“人文科学,尤其是那些人文性特别强的学科,学者的个人经验至关重要。

”文章还例举了很多实例来说明这个观点,颇具启发。

⑤文章引用法国年鉴派大师的名言说:“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对活生生的事物(Living things)的理解能力。

”这就是说,培养史识需要那种“寂然凝思,思接千载”的历史穿透力,这种力量是在生活中逐步积淀起来的。

陆安也撰文认为,教师经验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⑥无论是人生经验还是教学经验,对丰富和提升人的学识的意义都是重大的,我们应该重视研究自己,理解自身,特别是应该重视生活反思、工作反思、学习反思和教学反思。

如果我们善于做这些反思,就不仅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还能成为学者型教师,说不定最终会成为一名教师身份的学者。

史识体现的是教师的特色和风采,反映的是教师的功底和思维,决定着教学的立意和境界。

史识的修炼是漫长的、艰苦的,也是必需的。

只要不妄自菲薄,只要在史识心有所骛,史识水平一定是伴随历史教育实践持续提高的。

二、当代历史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和坚持反思性学习。

历史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性学习。

这是历史教师最关键的素质和衡量一个历史教师优劣的重要标准。

1.反思能力。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良好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教师应该时时反思,总结一天之得,一月之得,一学年之得。

2.反思性学习。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还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性。

坚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坚持反思性学习的教师,就是一个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好教师,现在不是名师也是未来的名师;现在不是专家也是未来的专家。

三、与时俱进,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

生本教育就是注重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