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题

城 市 工 程 系 统 规 划 复 习 题 例:某城镇居住小区污水管网设计 该居住小区街坊总面积50.20hm2,人口密度为350人/hm2,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20L/人.d;有两座公共建筑,火车站和公共浴室的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3.00L/s 和4.00L/s ;有两个工厂,工厂甲的生活、淋浴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总设计流量为25.00L/s ,工厂乙的的生活、淋浴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总设计流量为6.00L/s 。全部污水统一送至污水厂处理。试计算该小区污水设计总流量。 解: (1)居民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N=350×50.20=17570(人) Qd=(120×17570)÷(24×3600)=24.40(L/s ) KZ=2.7 ÷ Qd 0.11=2.7 ÷ 24.40 0.11=1.9 Q1=24.40×1.9 =46.36 (L/s ) (2)公共建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题目已直接给出 Q2=3.00+4.00=7.00 (L/s ) (3)Q3+Q4=25.00+6.00=31.00 (L/s ) (4)将各项污水求和得该小区污水设计总流量: Q1+Q2+Q3+Q4=46.36+7.00+31.00=84.36 (L/s ) 1、城市排水按照来源和性质分为() A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降水 B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D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 2、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 A 50%-70% B 60%-80% C 70%-90% D 75%-95% 3、下面关于中水系统的论述中,()条不正确。 A 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作城市杂用,或将工业用的污水回用的系统 B 将城市给水(上水)系统中截流部分作为某种专门用水的系统 3600 241???=Z K N n Q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完整版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以下简称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第1.0.3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内容,应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1.0.4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动力资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第1.0.5条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2.0.1条城市用电负荷urban customrs' load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2.0.2条城市供电电源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2.0.3条城市发电厂urban power plant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 第2.0.4条城市主力发电厂urban main forces power plant能提供城网基本负荷电能的发电厂。 第2.0.5条城市电网(简称城网)urb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网的总称。 第2.0.6条城市变电所urban substation城网中起变换电压,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 第2.0.7条开关站(开闭所)switching station城网中起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作用的配电设施。 第2.0.8条高压深入供电方式high voltege deepingtypes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城网中66KV及以上电压的电源送电线路及变电所深入市中心高负荷密度区布置,就近供应电能的方式。

电力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XXXXXXXXXXXXXXX 项目施工方案 公司名字XXXXXXXXXXXXXXX X年X月

编制:审核:批准: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1.2工程性质及特点 1.3工程规模 1.4工期要求 1.5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1.6施工依据及容 二、组织措施 2.1施工现场组织 2.2施工现场组织原则 2.3项目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 2.4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 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总体布置 2.6施工现场消防总体布置 2.7工期规划 2.8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2.9工程综合进度保证措施 2.10主要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计划 三、安全措施 3.1安全目标 3.2安全管理组织 3.3安全管理主要职责 3.4安全管理制度及方法 3.5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3.6重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3.7现场主要危险源、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3.8应急预案和救援 四、技术措施 4.1质量目标、管理组织及职责 4.2质量管理措施 4.3质量体系 4.4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4.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五、施工方案 5.1施工技术和资料准备 5.2材料准备 5.3施工机具准备 5.4施工力量配置 5.5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5.6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如临时用电方案、主控楼、设备基础、电气设备安装、主变安装等。 5.7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简述 本项目系XXXXX项目,因其原有供电线路已使用多年,线路老化严重,现已不能满足供电质量、安全的要求,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生产运行,现拟对原线路进行网络改造。 1.2项目性质及特点 该项目的主要工作为10kV支线大修,解决导线老化、电杆老旧、金具锈蚀等问题,因此作业相对分散,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隔离等保障安全的措施。 1.3项目规模 本项目:1、大修电杆121基,其中:15米101基、16米方杆20基。 2、大修拉线95。 3、大修10千伏导线12.25千米,其中:JKLYJ-95导线7.25千米、JKLYJ-50导线5千米。 1.4工期要求 计划开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计划完工时间:XXXX年XX月X日 1.5项目涉及的主要单位 1.5.1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1.5.2设备运行单位:/ 1.5.3设计单位:无 1.5.4项目施工单位:/ 1.6施工依据及容 为了确保XXXXXXXXXXXXXXX的施工安全和项目质量,根据现有人员设备等实际情况,特制定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适应于项目施工作业。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简答题 l、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功能及工程设旖(P.81) l)取水工程:水源和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将水从取水口提升至水厂的一级泵站等; 2)水处理(净水)工程:水厂内各种水处理构筑物或设备、将处理后的水送至用户的二级泵站等: 3)输配水工程:输水工程是从水源泵站或水源集水井至水厂的管道,或仅起输水作用的从水厂至城市管网和直接送水至用户的管网,包括其各项附属构筑物、中途加压泵站。输水工程分为配水厂(泵房、清水池、消毒设备和附属建筑物)和配水管网(各种口径的管道及附属构建筑,高地水池和水塔)。 2、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及特点(P。81-83) 1)统一给水系统:该系统管理简单,但供水安全性低。 2)分质给水系统:分质供水可以保证城市有限水资源优质优用。分质供水管理系统增多,管理复杂,对旧城区实施难度较大。 3)分区给水系统:分区给水可以使管网水压不超出管网所能承受的压力,减少漏水量和减少能量的浪费。但将增加管刚造价且管理比较分散。该系统适用于给水区很大,地形起伏,高差显著,及远距离输水的情况。 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适用。 5)区域性给水系统:对水资源缺乏地区,尤其是城市化密集地区的城镇较适用,并能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3、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及其特点、适用范围(P.96-97) 1)树状网 特点:构造简单、长度短、节省材料和投资:供水的安全可靠差,并且在树状网末端,因用水量小,管中水流缓慢,甚至停留,致使水质容易变坏,而出现浑浊水和红水的可能。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小城镇和小型工矿企业或城镇建设初期;用地狭长和用户分散的地区:在详细规划中,小区或街坊内的管网。 2)环状网 特点:任意管道都可由其余管道供水,从而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能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并大大减轻水锤造成的影响;增加了管线的总长度,使投资增加。 适用范围:在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 4、城市排水体制的概念、类型、选择因素(P.108-110)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 分类: 1)合流制排水系统: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 2)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选择因素: l)环境保护方面:分流制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2)工程投资方面:合流制的总造价要较分流制低; 3)近、远期关系方面: 4)施丁管理方面:分流制水量水质变化较小,有利于污水处理和运行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工期的措施(可修改)

电力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工期的措施 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合理 一、编制依据 (一) 施工招标文件。 (二)施工招标文件补遗。 (三)招标文件给定的控制性工期。 (四) 投标人的施工能力、人力、物力、资源状况。 (五)施工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天气气候等。 (六)工程质量、安全等相关控制文件。 二、编制原则 (一)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主要工程施工程序及控制工期要求,做好施 工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其施工进度,确保节点工期及合同总工期如期完成。 (二)组织配套的大型机械化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加快工程 施工进度。 (三)采用适中施工强度指标排定施工日程,对不可预见因素留有余 地,并在施工中力求实现均衡生产。 (四) 各部位开挖强度与填筑强度相匹配。 (五)进度编制中充分考虑各施工部位的相互千扰,合理制定工期,确 保施工安全。 (六)根据工人的施工熟练水平、机械化程度合理确定进度,尽量缩短

整个工程的工期,达到尽快投产。 (七) 紧紧围绕施工关键线路组织施工,在确保施工主线如期完成的 同时,兼顾其他项目,使工程整体协调推进。在实现平行作业的同时,为不可预见因素预留一定的时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八)安排进度时,要兼顾各个工作面,尽量做到既不互相影响施工, 减少千扰,又要做到均衡施工,同时还要考虑质量、安全、气温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地考虑进度安排,使施工进 度安排得科学、合理。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达到尽快投产。 (七) 紧紧围绕施工关键线路组织施工,在确保施工主线如期完成的 同时,兼顾其他项目,使工程整体协调推进。在实现平行作业的同时,为不可预见因素预留一定的时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八)安排进度时,要兼顾各个工作面,尽量做到既不互相影响施工, 减少千扰,又要做到均衡施工,同时还要考虑质量、安全、气温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地考虑进度安排,使施工进 度安排得科学、合理。 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合理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及本单位人员、物资、设备的投入,结合本 工程现场勘踏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使本工程施工中节点施工 计划与总工期计划相符,能确保本工程在招标文件要求工期内完成工 程任务。 (一)总工期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及本工程的特点,将施工工期分为初期、中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畴 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我国通常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它包含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等六大工程系统。 2.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共同承担城市生命保障,“吐故纳新”之职能。 4.城市供电,燃气,供热工程系统三者共同承担保障城市高能,高效,卫生,方便,可靠的能源供给之职能。5.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外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是现代城市之耳目和喉舌。 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主要自然灾害,人为危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 7.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由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四个分项工程系统构成,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部交通等两大功能。 8.城市航空交通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航空港,市直升机场,以及军用机场等设施。 9.城市水运交通工程系统分为海运交通,河交通等两部分海运交通有海上客运站,海港等设施。 11.河水运交通有河客运站,河货运摊区,码头等设施。 12.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分为市际铁路,市轨道交通等两部分。 13.市际铁路交通:城市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场),编组站,列检场及铁路,桥涵等设施 14.市轨道交通:地铁站,轻轨站,调度中心,车辆场(库),地下,地面,架空轨道以及桥涵等设施。15.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市际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组成了空中,水上,地面,地下等城市综合对外交通系统。 16.市轨道交通,城区道路交通组成了城市部交通系统。 17.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 18.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19.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高压配电网具有为低压配电网变,配电源,以及直接为高压电用户送电等功能。 20.高压配电线路通常采用直埋电缆,管道电缆等敷设方式。 21.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含低压配电所,开关站,低压电力线路等设施,具有直接为用户供电的功能。 2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23.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2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四个分系统组成。 25.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场),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2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袭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27.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由城市急救中心,疏运通道以及给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组成。 28.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的功能是在发生各种城市灾害时,提供医疗救护,运输以及供水,点,通信调度等物质条件。 29.城市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P7 整段3句话3点)

城市电力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第1章总则 第条为使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以下简称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第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内容,应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动力资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第条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条城市用电负荷urban customrs' load 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条城市供电电源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条城市发电厂urban power plant 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 第条城市主力发电厂urban main forces power plant 能提供城网基本负荷电能的发电厂。 第条城市电网(简称城网)urb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 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网的总称。 第条城市变电所urban substation 城网中起变换电压,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

浅析基础电力工程规划

浅析基础电力工程规划 摘要:电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用户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大,正确、合理的电力规划设计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结合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深入介绍了电力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这对区域规划中的电力工程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负荷预测;变电站;电力廊道 电力工程规划是城镇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经成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在市政电力工程设计中,应具备先行性和指导性,充分考虑城市区域发展规划定位和区域总人口量的变化,以满足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本文以东莞市中心城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区域现有供电设施的情况,以负荷计算与预测为依托,提出合理的增容优网规划方案,构建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电网。 1中心城区的现状特点 城市中心区是东莞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东莞区域层面提供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中心城区包括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4个区,总面积222.4km2。目前中心城区一共设置了220kV变电站5座,主变总容量为4050MVA,110kV变电站15座,主变总容量为2336MVA。现状建成区高压架空走廊相对比较少,110kV及以下线路逐步采用地下电缆方式敷设。近年来,中心城区逐渐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服务导向”,工业用地比例逐渐下降,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断增加,城市更新力度不断加强,因此,中心城区电力设施逐渐出现主变容量不足、10kV间隔资源紧缺、网架结构危险系数高等一系列问题。鉴于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应从电力供应、输配电系统等方面解决电网供应滞后城市快速发展的问题,同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能源之路。 2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规划采用人均综合用电法和负荷密度法预测用电负荷,从中比较分析,选取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一章绪论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 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防灾工程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等范畴。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包括哪三个层面?相互关系是什么?(1)、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分区规划。(3)、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 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是逐层深化、逐层完善、上层面规划指导下层面规划的关系。 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体任务?(1)、根据城市各项系统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源地,确定规划容量。(2)、科学布局各项设施。(3)、制定保护措施 第二章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深度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工作程序?(1)、拟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建设目标。(2)、编制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3)、编制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4)、编制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 2、如何通过对城市各工程系统规划内容与深度的概括与总结,理解对城市工程系统总的内容与深度?(1)、确定该系统的用量标准和指标,预测和估算问题或负荷。(2)、选择该系统的源地种类,确定供应方式,规模和位置。(3)、布局输配干管和主要设施,计算管径。(4)、提出各项设施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1、用水量时变化曲线图的意义和作用? 为使给水能合理的适应城市用水量变化,应按用水量变化曲线来确定二级泵站.输水管.管网.蓄水设施的力量与规模。 2、城市水源选择的原则?(1)、充沛的水量。(2)、较好的水质。(3)、开源节流、协调关系。(4)、考虑城市近远期规划。(5)、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6)、考虑防护和管理,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7)、保证安全用水。 3、解决城市缺水的规划对策?(1)、尽可能利用当地水源优势,发挥有限的水资源潜力。(2)、修建长距离调水工程。(3)、采用区域整体供水。(4)、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充实城市水源。(5)、海水除淡化为淡水外,还可直接应用在工业和生活方面。(6)、缺水地区可以建设雨水和雨水贮留系统。(7)、分质供水可以做到“水尽其用”,有效利用水资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和布置形式的定义,特点和实用范围?(1)、统一给水系统。(2)、分质给水系统。(3)、分区给水系统。(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5)、区域性给水系统。(6)、分压给水系统。 6、分区给水系统分为哪两种系统类型,其各自的定义,特点和实用范围? 并联分区、串联分区 7、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原则?(1)、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地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质,水量和谁呀的要求来确定布置形式。(2)、分析比较方案,考虑近远期规划。(3)、保证水量的前条件下,

某电力工程建设程序概述(DOC9页)

I、项目审批程序的规定 1、不论何种形式的集资项目,均应符合所在电网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别纳入国家或地方建设计划,按基建程序办事;有关工程项目的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凡与水电部合资建设的项目,由电力部门按水电部规定的职责编报和审批。凡地方或部门投资在水电部所属电厂内扩建的项目,由地方或部门与水电部商定后,共同上报项目建设书和设计任务书。凡全部由地方、部门和企业集资建设的项目由主管地方和主管部门编制,并经有关电管局,省局同意后,上报国家计委,并抄送水电部。 2、为了鼓励集资办电,国家计委已明确,地方集资部分不挤占地方投资计划指标,由国家计委另行安排指标。

(水利电力部印发《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中有关集资办电部分的试行办法》的通知(86)水电计字第73号1986年4月17日) 一、发电配套送出工程,凡接入电网的,其设计任务书的上报和审批,不论何种投资渠道(包括国家投资、华能投资、地方投资、部门投资、企业投资及新力公司投资等)均按以下程序: 1、发电配套送出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在发电配套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管局、省局组织审查后,均由电管局、省局负责编制报能源部。 发电配套送出工程设计任务书的上报,原则上应与发电工程同步,建设周期较长的大型发电工程或涉及电网结构有重大改变的配套送出工程设计任务书,不能同步上报时,应在发电工程开工前上报,个别确有困难的,经部同意后可在工程开工后报出。 2、电管局、省局上报的发电配套送出工程设计任务书,要分别抄报,抄送发电项目的和投资单位(包括项目所在地方主管部门),并请各投资单位对送出工程的内容、投资额及投资分摊、贷款方式等要及时提出书面意见报部。 3、部根据各电管局、省局上报的任务书和各投资单位的意见进行审批。按国家现行规定,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套送出工程由部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计

城市供配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题目:城市供配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内容摘要 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电力公园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供配电系统进行了概述,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负荷预测方法及特点的分析。另外本文还对高压配电规划与中压配电规划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规划要求以及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配电所;供配电;负荷预测;高压配电;中压配电

目录 内容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绪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供配电系统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供配电系统的意义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1 国外供配电系统发展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2 我国供配电系统发展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单耗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趋势外推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回归分析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灰色预测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模糊预测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高压配电规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高压配电规划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高压配电中需注意的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1高压变电站选址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进出线通道规划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中压配电规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主电路设计中压配电网络规划的步骤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明确中压配电网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规划区的功能区分和中长期建设规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3规划区负荷预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4规划区变电站的选址和容量的确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结重点

第一、二章 一、城市给水工程 构成: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取水工程:城市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输水管 净水工程:水厂、清水库、二级泵站 输配水工程:输配水管道、水塔、清水增压泵站 要求:水质,水量,水压 任务:①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 ②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 ③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 ④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⑤确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二、城市排水工程 构成: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雨水排放工程:雨水管渠、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 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三、城市供电工程 构成:城市电源工程: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 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城市输送电网、城市配电网 八个标准电压等级:500kv, 330kv, 220kv, 110kv, 66kv, 35kv, 10kv, 380/220v 任务:①预测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电源规划②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电压等级 ③布局变电所、输配电网络④供电设施和线路的保护措施 四、城市燃气工程 构成: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组成。 气源工程:煤气厂、天然气门站、石油液化气站 燃气储气工程:燃气储气站、液化石油气储存站 输配气管网工程:燃气输送管网、配气管、调压站。 任务:①气源选择、用气量预测②布置燃气管网③保护措施 ④布置气源厂、气化站、输配气管网 五、城市供热工程 构成: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供热热源工程:城市热电厂、区域锅炉房 供热管网工程:蒸气管道、热力泵站、热力调压站。 任务:①确定集中供热对象、供热标准、供热方式②城市供热量、负荷、热源规划 ③布置供热管网④保温对策与措施、防护措施 六、城市通讯工程 构成:包括邮政工程、电信工程、广播工程、电视工程 邮政工程:邮政局所\邮政通信枢纽\邮亭\售邮门市部等 电信工程:电信局\长途电话局\市话局\移动电话基站 广播工程:广播台站 电视工程:有线\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及闭路电视光缆\电缆\光接点 任务: 通信需求预测\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 合理布局通信线路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

电力工程创优计划

创优实施计划 一、创优规划 1.1制定创优总目标 1.1.1确保所有机组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 1.1.2争创中国电力优质工程; 1.1.3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国优奖、鲁班奖等)。 1.2项目建设分项目标 1.2.1安全目标 (1)不发生人身死亡及重伤事故; (2)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含事故机械事故); (3)不发生重大垮(坍)塌事故; (4)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不发生较大交通责任事故; (6)不发生重大误操作事故; (7)不发生移交生产后因基建原因的停机事故; (8)基础及结构沉降符合规定; (9)设备及系统接地安全、可靠。 (10)不发生因工程施工而造成的大电网非正常停电事故。 1.2.2环保指标 (1)按《绿色事故导则》(建质[2007]223号)规定,“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2)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3)现场环境优良率95%以上。 1.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各项设计指标达国内同类工程先进水平(建设用地、造价水平等); (2)机组及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 (3)主要工艺系统优化至少两项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机组性能试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同期先进水平。 1.2.4工艺质量目标 (1)建筑构件尺寸准确,埋件位置符合要求; (2)受监焊口无损检验率100%,受监焊口一次合格率不小于98%,且焊口美观; (3)各类管道系统冲洗达到规定标准,不发生污物击伤、损坏、阻塞、污染设备或系统部件的现象; (4)油漆着色规范、色泽均匀一致,符合设计要求,无流痕、皱纹、气泡、脱落、污染,不返锈; (5)管道布置合理、规范、整齐、美观; (6)各类系统编码应用准确、齐全; (7)各类标识正确、齐全、统一、醒目、牢固; (8)无违反《强制性条文》的事实; (9)质量评价得分率达到92%以上(国优工程)。 1.3根据可研报告,由项目公司组织,各参加单位参加,调研国内同类先进机组进行设计优化。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大纲.doc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024206 课程名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英文名:Planning of City engineering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24/2 先修课程:《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给水排水》《城市供电规划》等本专业相关课程 授课对象:城市规划专业 开课单位:建筑系城市规划教研室 教材:戴慎志主编.《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1)戴慎志主编.《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王炳昆编.《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修订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戴慎志,陈践编著.《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注册规划师丛书).2000(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相关专业设计规范及相关杂志文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面向规划实践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基本理论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实施的途径、熟悉和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及编制规范。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城市工程规划的系统观念及整体观念,注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工程系统规划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建设与建设可持续性城市的关系基础上,充分掌握有关节能节地、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理念与技术手段。同时帮助城市规划学生建立城市工程规划的系统观念,学会专业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4206 课程名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英文名:Planning of City engineering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24/2 先修课程:《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给水排水》《城市供电规划》等本专业相关课程 授课对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 开课单位:建筑系城市规划教研室 教材:戴慎志主编.《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1)戴慎志主编.《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炳昆编.《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修订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戴慎志,陈践编著.《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注册规划师丛书).2000(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相关专业设计规范及相关杂志文章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面向规划实践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基本理论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实施的途径、熟悉和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及编制规范。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目前全球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熟悉和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及标准,熟悉工程系统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过程,建立城市工程规划的系统观念,学会专业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 2、教学内容 第1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概况及理论实践发展趋势 第2章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第3章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第4章城市供电、通信工程系统规划 第5章城市燃气、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第6章城市工程管线综合 第7章城市竖向规划 第8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3、学时分配表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总学时:24 其中讲授学时:20 实验(上机)学时:0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ICS Q/GDW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The cod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electric network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目录 前言.............................................................................................................................................................................................III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1) 1 总则 (1) 2 规划的编制和要求 (3) 2.1 城网规划范围 (3) 2.2 规划年限和各阶段的要求 (3) 2.3 规划的编制流程 (4) 2.4 规划的主要内容 (4) 2.5 规划的修正 (7) 2.6 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 (7) 3 负荷预测与电力(电量)平衡 (8) 3.1 一般规定 (8) 3.2 预测思路和方法 (9) 3.3 电力(电量)平衡 (10) 4 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 (12) 4.1 电压等级 (12) 4.2 供电可靠性 (12) 4.3 容载比 (15) 4.4 城网接线 (17) 4.5 中性点运行方式 (19) 4.6 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20) 4.7 短路水平 (22) 4.8 电压损失及其分配 (23) 4.9 节能环保 (24) 4.10 通信干扰 (24) 5 供电设施 (27) 5.1 变电站 (27) 5.2 架空输电线路及高压配电线路 (29) 5.3 开闭所、配电室及中低压配电线路 (30) 5.4 电缆线路 (31) 6 调度、通信、继电保护、自动化及信息管理 (33) 6.1 调度 (33) 6.2 通信 (33) 6.3 继电保护 (34) 6.4 自动化 (34) 6.5 信息管理 (35) 7 特种用户的供电技术要求 (37) 7.1 重要用户 (37) 7.2 畸变负荷用户 (3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以下简称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第1.0.3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内容,应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1.0.4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动力资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第1.0.5条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2.0.1条城市用电负荷urban customrs' load 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2.0.2条城市供电电源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第2.0.3条城市发电厂urban power plant 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 第2.0.4条城市主力发电厂urban main forces power plant 能提供城网基本负荷电能的发电厂。 第2.0.5条城市电网(简称城网)urb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 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网的总称。 第2.0.6条城市变电所urban substation 城网中起变换电压,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 第2.0.7条开关站(开闭所)switching station 城网中起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作用的配电设施。 第2.0.8条高压深入供电方式high voltege deepingtypes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城网中66KV及以上电压的电源送电线路及变电所深入市中心高负荷密度区布置,就近供应电能的方式。 第2.0.9条高压线走廊(高压架空线路走廊)high-tension line corri-dor 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和安全距离情况下,35KV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两边导线向外侧延伸一定距离所形成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专用通道。 第3章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3.1 一般规定 第3.1.1条编制城市电力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3.1.1.1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地区电力系统规划总体要求; 第3.1.1.2条城市电力规划编制阶段和期限的划分,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 第3.1.1.3条近、远期相结合,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第3.1.1.4条应充分考虑规划新建的电力设施运行噪声、电磁干扰及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并应按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第3.1.1.5条规划新建的电力设施应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满足防火、防爆、防洪、抗震等安全设防要求; 第3.1.1.6条应从城市全局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 第3.1.2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以规划人口、用地布局、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据,结合所在地区电力部门制订的电力发展行业规划及其重大电力设施工程项目近期建设的进度安排,由城市规划、电力两部门通过协商,密切合作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中电力规划的编制。 第3.1.3条城市电力规划编制过程中,应与道路交通规划、绿化规划以及城市供水、排水、供热、燃气、邮电通信等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相协调,统筹安排,妥善处理相互间影响和矛盾。 3.2 编制内容 第3.2.1条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应在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有关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编制的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