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上经第八册)

合集下载

易经证释颐卦

易经证释颐卦

易经证释颐卦颐卦。

艮上震下。

孔子《宣圣讲义》颐卦象为震艮合。

上艮下震。

为二阳四阴卦。

阳在两端。

阴居中。

上下始终皆阳。

而内包四阴。

卦象颇类中孚。

不过中孚阳多于阴。

颐则阴多于阳耳。

又大象类离。

离亦中虚。

阴在阳中。

唯离阴少。

而所类者三位之离。

非重卦也。

此颐卦虽与离相似。

究不同。

却与中孚体用有相类处。

以阴虚阳实。

实中含虚。

为天道下行。

地道上升之义。

虽非如泰与既济。

而其环行周流。

从终复始。

实象地居天中。

大气环行于四围。

形在气里。

周回无尽。

则阳者卫外以为固。

阴者持中而不渝。

刚者周行以为度。

柔者自保而不挠。

故为虚中善纳。

强外能充之道。

譬诸器物。

中虚能容。

外固不窳。

此相须成用。

而交益以致于道者也。

易之卦象最善者。

莫过于中孚。

中孚即中和也。

外刚以成其中。

内柔以达于和。

如人性情两正。

体用兼善。

则在己克止至善。

以成其性。

在物克明明德。

以推其道。

此圣功王道仁智备至者也。

故曰中孚。

而颐亦有似焉。

颐虽阴多于阳。

而阳贵。

取物以养性。

而性不役于物。

因情以见道。

而道不蔽于情。

是能孚中孚之义。

而成颐养之道也。

夫颐之卦象。

前已释于噬嗑。

噬嗑以离合震。

九四一阳。

如物在颐中。

示人之食在口中。

即以养生为义也。

颐则以艮易离。

中连四阴。

既非如噬嗑之含物。

不得为口食之象。

而反释为养者。

是非重在食也。

食或重矣。

亦非必在口中。

虽非口含有物。

而仍不失于养。

则以口颐既具。

即有食物之用。

虽不见其食。

而必需可知。

故辞明示之曰观颐自求口实。

言既有颐。

自待于食。

虚者善受。

则不容其匏瓜之系。

而不求食也。

既志在求食。

则侭不见其食。

如噬嗑之含物。

而可测其必充颐之用。

以达夫养之之道。

是食不食。

不在见物。

而养之有待于食已甚明。

故颐不徒具也。

为食而有颐。

为养而有食。

是颐者养也。

用颐即以成其养。

无养不足以孚颐。

无颐不足以称养。

而养之为道。

亦非徒颐。

为颐固为养用。

而所养不止于颐。

则以颐之为物小而取类大。

为名近而包义广。

求口实一语。

岂徒甘肥之嗜。

齿舌之谋已哉。

夫亦有深意存焉耳。

《易经证释》太极图讲义易经

《易经证释》太极图讲义易经

《易经证释》太极图讲义易经易传曰。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此言易卦所自始也。

易卦有八。

而本于四象之分。

四象者: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

阴阳太少。

虽有四象。

而本于两仪之化。

两仪者阴阳也。

阴阳虽有两仪。

而本于太极之所生。

太极者至极也。

言天地万物莫不有始。

始于太极。

由下而溯其源。

至斯已极。

故曰太极:言无极也。

太极之始。

阴阳未分。

两仪未生。

纯然一气。

精神光明。

为无始之始。

无生之生。

真体圆灵。

气周道凝。

德至玄玄。

神至冥冥。

光合息醇。

悠然至清。

不可物拟。

不可言名。

名之太极。

立生之根。

此太极之象。

为自无之有。

太初之母。

万有之宗。

一气之原也。

故曰太极。

言其至极。

无可上进。

无可分移。

而不得以名称。

以象类者也。

夫天地万物。

同斯气也。

同斯生也。

同斯运行不息也。

同斯有守有立也。

而皆太极始。

以太极能生也。

有始也。

运行不息也。

守中立极不二也。

故为天地万物之母。

气数之祖。

生成变化之大本也。

言其远不可知。

言其可知。

则太极而已。

言其外不可名。

言其可名,亦太极而已。

天地尚自太极生成,况其下者乎。

故欲穷生化之源。

气数之根。

必自太极始。

太极者固万有之宗。

而言易必以太极启其端也。

易之始也。

伏羲之一画。

即太极也。

为体一。

为气纯。

无数之可纪。

无象之可象。

而纪之以一。

象之以一。

言数之始象之初也。

故易之卦象。

即自一始。

盖示太极者也。

太极之为象。

虽仅此一画。

其气虽纯。

而有动静之用。

其精虽凝。

而有生化之功。

其初虽一。

而其既动则有所生。

既生则有所变。

故一之动也而二生。

静也而一复。

一者为阳。

二者为阴。

两仪乃生焉。

两仪者太极之初变也。

太极以气之动静。

精之生化。

动者自生。

静者自化。

生者为阴。

化者为阳。

阴阳既分。

其气斯变。

前之一者变而二矣。

前之太极者变而两仪矣。

故易自太极生两仪。

然两仪虽生自太极。

非如后来之生化有父母也。

乃自至极之元气动荡而生。

因其有动则有静。

动静异也。

异则有别。

而后生化见也。

虽生化而仍由一气之变。

非生自二气也。

虽化而成两仪之名。

易经证释损卦

易经证释损卦

易经证释损卦山泽损,艮上兑下,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三阳三阴卦也。

解与蹇,皆四阳二阴,解变而损,遂成三阳三阴,与泰否为同类卦。

泰否以乾坤合成,阴阳未交,刚柔未错,损益那么与咸恒同体,二气交错之后,而损益又与咸恒异者,咸恒阴外阳内,阳在阴中,损益刚外柔内,坤在乾中,是损益如天包地,非如咸恒柔束刚也。

天地既奠,万物孽生,阴阳既交,万化具见。

在生化之伦者,阴先于阳,为无母那么无子也汩。

夫位育之序,阳先于阴,为有刚方有柔也,咸恒主生化之原,明人物之始,故柔先涵阳。

损益主调剂之功,为人事之衡,故阴顺承阳,此天道人道之别,而生化与成育之分也。

损益者,人物固有之数,本于盈虚消息,而志求其平均,多者削之,缺乏补之,强者抑之,弱者扬之,以底于和,而致于中,此泰否之用,有祗平之象。

而损益之情有加减之功,加那么为益,减那么为损,损而后益,天道忌盈之道也。

故卦用与谦豫可相证,明谦孚于损,豫孚于益,虽由人事,实本天那么,以人情尚平,人道尚均,均平之至,天下文明,如一年四时,春夏温热,秋冬寒凉,似假设不中,而终必有始,截长补短,那么无过不及。

裒多益寡,那么底于均平,故损益虽二卦,其志同也,皆为求其不过耳。

损者损下益上,而益者损上益下。

此行之殊,非志之异,上行为损,下行为益,上缺乏那么上,下缺乏那么下,无非以其盈剂其虚,将其有补其无,使同生成,共化育,而无憾,以孚天道之至平。

故损益二卦,乃人道之大那么,而治平之枢机。

泰之交孚,否之阻塞,天之运也,损益那么为协剂之用,无泰否,不知天道之盈虚,无损益,不解人道之消息。

此损益两卦,在咸恒之后,而介于既未济之前,与上经泰否相应者也。

损卦象,艮一阳二阴,阳在上,兑一阴二阳,阳在下,合之三阴在中,而初止皆阳,始末同刚,与大过首末皆柔为栋挠者相反,可见损益非过也,而近于中孚,故有致中和之功,中藏坤卦为安贞之象,有可守之资,而九二六五互失其位,亦为蹇卦,有乖于德,所幸者,中互地雷复,与解卦外互正同,此损有来复之象,亦如解之占吉,而在内犹多生成之功,外互天风姤,与泽天夬颠倒易位,姤那么易合,夬那么虑缺,此外互之变,视宾主而异者也。

易经证释(上经第十册)

易经证释(上经第十册)

易经证释(上经第十册):贲、剥、复、无妄贲卦离下艮上宣圣讲义贲卦为艮离合。

上艮下离。

亦三阴三阳卦。

而与噬嗑为正反。

则以三四两爻之异也。

噬嗑阳在上。

贲则在下。

噬嗑为六三九四。

贲则为九三六四。

是噬嗑有类未济。

而贲类既济也。

以上下卦言。

噬嗑上离下震。

为上阴下阳。

贲上艮下离。

为上阳下阴。

是噬嗑有似于泰。

而贲似否也。

阳在上为逆。

阴在上为顺。

阳升阴降。

顺则相交。

逆则相背。

不过卦之阳者爻多阴。

卦之阴者爻多阳。

若从爻论。

则噬嗑为逆。

而贲却顺。

此用二卦者。

所当分别也。

噬嗑以两阳爻居上下位。

贲亦如之。

此其同也。

而噬嗑以颐中有物。

象人之食物。

贲则不因颐成用。

而有取于外阳内阴。

犹物之有饰也。

故曰贲饰也。

饰者必有文。

文者必有色。

是贲之用。

因文以为观。

色以为美也。

然传曰。

贲无色也。

既曰有色。

何又谓之无色。

此读易者所宜深思也。

贲原重色。

而非本来有色。

因无色而后求色。

是体无而用有也。

绘事后素。

唯其无色。

乃能以色称。

若有色者。

更傅以色。

将斑烂驳杂。

不复可观。

则安用饰为。

故饰之所贵。

以有其洁质也。

宝玉之琢。

美绢之绣。

皆以其本质之净。

而后加以文采。

愈成其美也。

此贲之称无色者。

一义也。

物之美者。

必其壮盛之时。

德之华者。

必其充实之日。

诚于中。

而后形于外。

有文者。

必先具其质。

有用者必先养其体。

本末之相资也。

始终之相得也。

贲以无色而以色称。

正以有本有始。

不与浮华滥美者同。

其本既立。

其中既充。

光大之。

发扬之。

则道无可量。

德有不尽。

而返其本始。

归于平淡。

则用有不罄。

化可无穷。

是天地生育之功。

不为而自致。

日月光明之力。

不虑而自成。

故贲之以饰见。

而其究。

仍至于不饰。

则色即无色。

文即无文。

佛所谓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此贲之称无色者二义也。

贲以山下有火为象。

山高而火明。

高明之象也。

山出地面。

为众所瞻。

而百物生焉。

货财藏焉。

此富有之象也。

离为日为火。

以在山下。

则释火为宜。

而有落日之象。

皆有明烛万物之义。

物富而得明。

有天下文明之象。

故周易之序。

以继噬嗑之后。

易经证释(下经第二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二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二册):大壮、晋、明夷大壮干下震上宣圣讲义大壮卦上震下干。

干为父。

震为子。

应为干内震外。

言震代干主外也。

震二阴在上。

阳在阴下。

阴降阳升。

阳得时位。

故卦德为动。

卦象为雷。

雷动之时。

天下同春。

万物同生。

今以合于干。

干本纯阳。

接震之一阳。

四阳连居于内。

秉持于中。

是为阳盛之象。

而二阴在上。

以与相交。

其德不胜。

其志难谐。

虽不与阳争。

而阳难与之协。

为阳独往独来之象。

在卦用以阴阳二者均匀和协为善。

为吉。

为中和之道。

若违此例。

非有过。

即不及。

大壮则阳太过也。

与大过有类似处而不同。

大过亦四阳连亘于中。

是相类也。

而其初上为阴。

两阴包纳四阳。

与大壮之两阴被摈于外者不同。

是其异也。

故大壮称壮。

明其阳得势。

非如大过之无本为栋桡也。

大壮虽两阴蔽其外。

而阴不得时。

遂自避。

如云翳中天。

不久自散。

不敌日之光热也。

然以其翳也。

有一时蔽明之害。

虽终复退散。

而阳德不免有过。

为其摧扫云烟。

必迅奋而自损其精。

是进之过进则易濒于衰老。

若忍耐不求速进。

而暂安于蔽障。

必晦昧而自隐其明。

是守之过。

守则易败于安佚。

此大壮以二阳所生之过。

虽不如大小过之无本。

而其害则为易始而难终。

有本而略末。

盛于内。

而忘其表。

明于近。

而不及于远。

盖干刚自囿于震。

而震动乃牵拘于干阳。

两卦虽若同心。

而强弱异势。

上下殊情。

故在天道无可是非。

若论人事。

则有宜否。

阳甚则易燥。

刚甚则易折。

四阳连而无阴与协。

则长而忘自慎。

群刚进而不得柔以谐。

则盛而莫自克。

故在人道。

必先利贞而不务于亨大。

先克己。

而毋求于胜物。

以大壮已壮矣。

太壮矣。

壮之不已。

衰老继之。

事极必变。

物极必败。

敉极必改。

道极必害。

大者极也。

极壮则无可再壮。

欲其不衰。

不得也。

故圣人名以大壮有数义焉。

一言阳之盛大。

指阳如临为大。

以阳长也。

故卦名大壮。

为四阳胜两阴。

而得位乘时也。

一言阳与阴。

消息往来。

遯为阴长。

大壮为阳壮。

阳壮以时。

时用见于春二月。

雷鸣天上。

万物皆生。

是阳盛即物繁庶之原。

故卦名大壮。

以震动得时。

遂干大生之德也。

《易经证释:商瞿子木先生讲述》(校对版)

《易经证释:商瞿子木先生讲述》(校对版)

瞿受易于夫子,得闻先圣之道、伏羲文王之意、连山归藏之义,而夫子删订其辞、演绎其志、以成经与传,此今易之所名经也,虽历圣为之、文王周公述之,不得夫子绍之则义莫明、旨莫达、象与辞莫尽其用、经与传莫识其旨之异同也。

夫易自文王定名,其名曰:易,重其变也。

卦有元卦,有重卦;先世谓之元卦、子卦也,元卦三爻,重卦六爻,其制始于伏羲,传称伏羲作六峜(法、计),以窥天地之度、日月之行、人物之数,即此六爻也,六爻立而天下尽在其中矣。

天下六合、日夜六分、上下六纪、古今六度,以六者陰数也、成数也。

天之生也五,地之成也六。

故甲为五而终于十,子为六而终十二,五六天地之合,而有生有成、有名有形者,皆依地数以行,故爻为六,明其为后天也。

卦以六爻成象、以八位成用,八亦陰也、地也,陰之至中为八、以二四也。

四方、四时,皆从四分,倍之则八,亦有陽与陰也。

八位环接,四气回行,故卦以八变、爻以六成,变则愈多、成则愈生,变化见于卦、生成见于爻;合卦爻而变化,生成不遗矣,故曰易,以其象尽乎易矣!易有不易、有变易、有易易。

不易者、主也;变易者、用也;易易者、主致其用也,故爻六而见三易、卦一而分三极。

三极者,天地人也;天主之、地因之、人当之。

主见其神、因见其精、当见其名,此三者合,而一象成也。

故卦六爻分上下而为三部,而上与下,天地也、内外也、陰陽也、是两仪也,故一卦分二卦,二卦即元卦之重也,以地生于天、陰成于陽、外分于内、下对于上也。

卦既重,则有两名、有三类、有六位、有四用、有五行,故一卦两名、三部、四义、五行、六位。

其数始备,推之则七也、八也、九也皆在象内,以分合乘除见之。

故一卦六爻,备数之全、符河图之象、成大衍之数者也,象成而数明、数见而气著、气至而理通,合象、数、理、气而成道。

道者有德可循也,道以德用,而卦以象数理气推演之也。

亦名之曰:德、或曰用。

以卦之为卦,重在其德用也。

故求于卦爻,必先知其德用,则所谓象数理气者也,合而言之皆道也。

易卦始于乾坤,即万物生于天地,万类成于陰陽也;而乾又居先焉,以地亦自天出、陰亦自陽生也。

易经证释旅卦

易经证释旅卦

易经证释旅卦旅卦。

离上艮下孔子《宣圣讲义》旅上离下艮。

亦三阳三阴。

阴阳平均。

与丰同。

而为往来。

以震易艮。

而离易其上下而已。

离为两阳一阴。

阴在阳中。

震艮皆两阴一阳。

而震阳在下。

艮阳在上。

反之则一卦也。

故丰旅之异。

即上下异其位。

颠倒其卦象耳。

旅与丰。

皆以两阳互于中爻。

互成大过。

所谓大者过也。

亦即阳刚之过。

阳刚互于中。

而阴包其外。

是本末皆弱之象。

惟丰有离之一阳在初。

旅有离之一阳在上。

遂与大过殊。

丰以阳始。

故名丰而称大。

以其志升腾也。

旅以阳终。

故名旅而称小。

以其无可进也。

凡阳皆升。

升至极者反降。

降而不降。

则同于剥。

为其将自敝也。

如瓜果之剥。

则必自腐烂。

不能长保其生存。

此旅以离在艮上。

亦如艮一阳在巅。

不得久留。

遂沦为羁旅。

故名旅。

旅者寄寓也。

客居曰旅。

如浮萍。

如游丝。

无根无本。

则将流逐胡底。

此旅也。

言阳失其本始。

虽据于崇高。

而无可依系。

则漂泊之忧。

逃亡之惧。

故旅与丰反。

丰得其助。

旅成其孤。

丰志于大。

旅趋于弱。

丰若人之多财。

则友好众。

势力厚。

旅若人之失所。

则亲近离。

行影单。

此传曰丰多故也。

旅寡亲也。

其别则在离之上下易位。

离有附丽与分离二义。

在下则多附丽之情。

在上则多离散之志。

以阳不可骄。

亦不可纵。

骄纵之敝。

远近离心。

在上则易生骄纵之心。

在下则恒怀戒慎之念。

此离在上者。

易肇离散之祸。

携贰之忧。

如火泽睽是也。

而其往来卦风火家人。

则有家庭之乐。

睽则成乖异之悲。

同属离所为。

而一则以聚。

一则以分。

旅之与丰。

亦犹是也。

丰至上六。

亦渐变于旅。

以上反下。

成离之大象。

故有天际飞翔。

窥户无人之辞。

所谓前之聚者已散。

合者已分。

而明者乃藏。

大者乃弱。

故丰以终。

丰终而旅始。

旅则离反自下上。

而震倒为艮矣。

离艮之合。

山火难明。

盖与贲同体。

贲则艮在离上。

柔来文刚。

尚可自饰。

旅则艮在离内。

柔惟顺刚。

转以生疑。

其情不投。

其志自异。

其地失正。

其行亦违。

艮为山而止于内。

则无上进之心。

离为火而焚于外。

则成燎原之势。

此旅之不得多助。

而若客于异乡之孤孑。

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例言一易自伏羲画卦,亦文亦画,本合图画文字为一,虽太极等图,系后人传出,源流自远.,讲易时,应并及各图,以资参证。

一易为圣人明天道以立极,立人道以制教.,本为明道而作,有关内修性命功甚多,故讲易应注意道功。

一易既本天地之道为教,内中多阐神鬼之德,阴阳之情,习易者,必有敬信之诚,而讲易时,应注重人神因果之理。

一易明神道,为明性命之源,吉凶祸福,均属易中固有之义.,凡人生穷达寿夭,皆有定数,不可妄乾.,则习易者,必明行藏之所宜,得失之有定;故讲易时,应注重吉凶悔吝之说,而求其毋悖于数也。

一易者,包乎道德、性情、数象、各类而言者也,言文必顾义,言数必征象,因名思义,因类辨物,因词审情,不可偏执,故讲易时,务求其贯通一切,而洞明圣人立教之旨。

一易之言吉凶,重在数.,言数,重在象.,数见其气,象别其类,以征人事之所合,即以测天道之所宜,而见象必因着龟,明数必候气运;天乾地支,五运六气,皆易所重;故讲易时,应并及占筮之术,测验之方。

一易之为教,原以授民全生之道,推之成人成物,以至治国平天下,莫不贯通.,而原始要终为第一义,人之习易,亦当求其先后,不可好为素隐行怪之谈.,故讲易,虽不能如王弼之扫象,亦不可如费氏之徒以灾异言也。

一易道博大精深,无不包被.,内则修己以一天人,外则成人以一道德,而本未一以贯之,实时中也; 习易者既谙斯义,,必期实行,.务求行动咸宜,言思不悖.,而能有德以为世则,有道以为人师.,庶可使易教重明,圣道弥广。

一易之为教,始于古圣,阐于道宗,成于儒者; 言既精微,旨尤玄妙; 固赅各教之义,集诸派之大成; 习易者当以圣人天下为公之心,一本有教无类之旨; 不可自存门户,有入主出奴之见,以自狭而圣人之教也。

一易传至今,注说不一; 汉宋各异派,儒道不同宗,遂致议论纷歧,争持龃龉,徒乱人意,何裨圣经?今兹讲易,务求阐明微言,表章至道; 不执于宗派之习,不徒为同异之求; 即令汉宋诸儒有所卓见,能探经旨,不睽经义,仍可互相引证,期其贯通; 无问其人,祇征于是,则于圣人讲示之后,又可多得研究之助云尔。

易经证释明夷卦

易经证释明夷卦

易经证释明夷卦明夷卦。

坤上离下。

孔子《宣圣讲义》明夷卦。

以离合坤。

亦同晋。

而离反在下。

故谓之明夷。

言明入地下也。

以卦爻论。

离二阳一阴。

坤三阴。

与晋同为四阴二阳卦。

阳在下为阴蔽。

如日西坠。

光为地所蔽。

阳间于阴。

欲进不得。

欲升不可。

此退亡之象。

与晋相反。

传曰明夷诛也。

盖以明夷时当幽暗。

道当晦塞。

行多蔽障。

势多挫阻。

那么非光明正大可也。

夜行者。

君子之羞。

昧进者。

小人之志。

那么身于邪僻之处。

蹑足于宵小之间。

果冒昧以求荣。

必言诡随以戾道。

假设挺拔以脱俗。

必诬陷以遭刑。

故进止皆难免于诛。

而去留之匪易也。

夫夷者伤也平也。

删削之谓平。

克伐之谓伤。

如芟夷是也。

邪正不并存。

明昧不同行。

君子小人所攸分。

而时违地偏。

不得夫公平。

在上者昏庸紊乱。

在下者奸宄横行。

此衰世也。

将难以图存。

故传称为诛。

明示其不可免也。

诛与赏对。

晋以有德有功而受赏。

明夷那么以失道失势而被诛。

此图由君子言也。

假设在小人幸进取容。

谲行得宠。

明私为恶。

婬邪以逞。

自以为得志。

而终必遭天戮。

德之不齐。

理之不讲。

权势有时尽。

那么騈首市曹。

系身囹圄。

君子犹或非其罪。

小人那么实蔽其辜。

此诛字乃概良莠言之也。

正如日之既西。

那么不管高卑而俱暗。

时之已夜。

那么不问主客而皆息。

为其时地所为。

非但一方一族之所关也。

而君子那么尤当重视焉。

以其为道之所存。

德之所明。

言行足为世法。

行止必以光明。

故当暗昧之时。

必取法于君子之行。

虽不免于诛夷。

而有道以全其性命。

或亡或囚。

以正为训。

罪至不辞。

法加自忍。

情以诚见。

志以行证。

侭当世之汶汶。

而协乎遯世无闷。

任他人之纷纷。

而确乎知止有定。

此明夷不害其伤。

虽诛亦无所悔吝也。

以晋为进。

进者易损。

进之不已。

变而为伤。

此明夷之由晋变也。

依辞义明指离日。

明夷即日之伤也。

虽非日伤。

光之损也。

晋以光盛而有功。

明夷以光伤而多过。

光者明之本。

无光明。

光之缺乏。

明乃暗焉。

此明夷以离在下。

光为地蔽。

而成明伤。

明既伤矣。

将何以照。

如人目之不明。

将何以视。

推之在上者。

《易经证释》复卦

《易经证释》复卦

《易经证释》复卦易卦以剥复二卦交替之间。

最为重要。

次则夬姤。

剥复为阴消阳息。

夬姤为阳消阴息。

一阴一阳。

一消一息。

乃易卦变动之枢纽。

全易六十四卦。

莫非由此阴阳消息推衍而来。

而剥复夬姤。

却为之首。

夬之于姤为消。

剥之于复为息。

复又易道最重大之数。

以易教重阳也故。

复卦实为全易生机之所在。

亦天地人物生意之所托。

唯人道为尤重焉。

,以人道在中和。

取仁厚。

舆天地兼生杀者略殊也。

夫此四卦。

居变易之冲。

当生化之始。

其可言者。

于卦象固已甚明。

而最宜注意者。

则为八卦方位。

伏羲卦位。

上乾下坤。

乾之左为兑。

右为巽。

坤之左为震。

右为艮。

此人所知也。

而姤之一阴。

即夬所有上六。

复之一阳即.剥所有上九。

人或未尽明。

盖夬为兑乾。

垢为乾巽。

一兑一巽。

皆系于乾泽天夬。

变为天风姤。

实由乾之自下上耳。

换言之。

即倒置夬而成姤。

故二卦恰相反。

夬之上六倒则为姤之初六。

乾未易。

而卦已殊。

左右既移。

而阴阳消息已反。

此数之加减。

位之升降。

而莫不由于气之盈虚也。

故姤为夬之反。

而阴则由消而息矣。

剥与复亦如是。

剥以艮坤。

复以坤震。

二卦皆系于坤。

一艮一震。

一左一右。

一交坤则互变。

坤虽未易。

而上下已移。

故剥倒置即成复。

复与剥遂相反。

复之初九。

即剥之上九。

中经坤而反上为下。

而阴消阳息矣。

自艮交坤。

为阴之极。

至震则一阳生。

坤震合为复。

言阳始反也。

阳出于地而为震。

故曰震。

震之初九。

即艮之上九。

以坤所受者祗艮耳。

文王卦位。

艮震相连。

而艮坤相对。

坤艮本有易位之数。

以皆属土也。

艮既接震而交坤。

是艮之变震。

亦与坤有关。

震为木。

东方也。

后天五行之首。

木非土不生。

艮坤实所生养者。

故复之成。

实由坤艮之变。

先天后天卦位可见者也。

由此言之。

剥之变复。

必资坤土气之返还德之生育。

道之根原数之转代。

皆必本于坤厚。

人道近地。

先师于坤阳宜蓄藏。

先法诸复。

故道在静止。

修养之基。

艮为止。

坤为静。

不止不静。

则气不复。

生不久而性命不固。

此圣人教人止静。

以生育其身而复于道也德在中和。

性命之本。

艮坤为中土。

《易经证释:释象辞》(校对版)

《易经证释:释象辞》(校对版)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宣圣讲义》此释乾卦之象辞亦如彖,依卦象爻象而定其辞,盖有卦象辞、有爻象辞,而加之以释文也,故于卦爻繇辞后加以象曰云云,明其为释文也。

凡卦爻辞皆分列于其卦爻下,唯乾坤二卦、统为一章,此后人便于记诵、求其贯通,以接于文言耳,非异例也。

故释象之文与文言同列,而其义仍互通,即各爻辞仍本前繇辞而来,不过演其义、申其旨、广其意耳。

故凡有彖曰、象曰者皆后圣释卦爻之辞,犹之文言也,以卦爻虽著其辞、言简意深、人或难达,特因所闻所见述其义于辞后,而使读者有所贯通耳,如乾之象辞即元亨利贞四字,而释之者、乃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下各爻皆然,皆本辞中具有之义而演绎之,以尽其意耳。

夫意微而辞短,虽演绎之、尚有不尽,故传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其不尽从而为之文言、从而系之各传,无非为达圣入立教之旨、明易卦包涵之义,而以示天下后世、标人道纲领,此辞之不厌详而演之务求尽也。

夫易象固自天道始,而易教则以人道先,辞为教立、文为人明,故在卦爻象辞,多包举天地人物、鬼神气数立论,而于演辞则独重人事,以易之用唯人主之、而易之道唯人通之,象既以人爻主其中、辞亦以人道立其本,此自古圣人之微意。

而于乾之象辞,即首揭其例也。

乾之卦象元亨利贞,天道之常,而演辞自强不息则人道之本,天人所以合即可于此见之也。

夫天行健三字、明示天道之大本达德,次即继以君子自强不息,明示人道孚天之行即为人道之大本及其达德也,由天以及人,由天道以立人道,此立教本旨。

中庸所以溯天命人道而定教之大则也,此不独儒教之义、凡教皆然,而上古圣人即如此示其教,以其所生、返其所自、成其所成,而后人道以全,此二语不独为释乾卦辞,实为人道立则、圣教立纲,包括全易之辞、溯源人生之本,无过于此二语矣。

夫乾天下之至健者也,以其出于先天、成于纯陽、清虚光明、故为至刚,凡天下之至刚必不拘于物、天下之至精必不塞于明,唯乾以纯粹之气、得纯一之体,不以物为形、不以情为生,乃能称为至刚、行于至健、唯天象之,于物唯金象之,金亦至刚而纯清、至凝而光明,即金刚石是其类也,其体至坚而至精粹、其化也至虚灵,故象乎天,佛以之喻性即以其如乾之纯也,天之体如是凝而虚、坚而明,故其行健,能主物而不役于物、能御情而不徇其情、能用中而不执、守和而不二,故中庸比之至诚之德,以其有高明悠久之道、成不息不二之功,此天之本体,覆天下而不遗一物,生万类而不穷、化万类而不尽,则皆由于健也,健则至性、至诚、至一、至久至中和,永古如斯、生生不已,唯乾如此故卦象之、唯天如此故卦名之。

易经证释随卦

易经证释随卦

易经证释随卦孔子《宣圣讲义》随之象。

上兑下震。

震动而兑应。

为上下相从之义。

全卦三阴三阳。

阴阳数同。

而上下不均。

在下为震。

以一阳初动。

主阳气之长。

在上为兑。

以一阴居上。

主阴气之消。

兑消则为乾。

震长亦为乾。

虽三阴三阳。

若二气平均。

而实则阴消就阳。

应以阳为主。

阳以乾行。

震应乾。

而兑应坤。

坤顺承乾。

兑亦从震。

故曰随。

言随乾化也。

二阴居内。

二阳居外。

阳德主泄。

而阴在其上。

阴德主藏。

而阳在其下。

是动静相和。

刚柔相济之象也。

震之一阳在下。

其志尚进。

而得兑之一阴。

为之维絷。

兑之二阳主散。

而得震之二阴。

为之牵挽。

相辅成用。

相错成文。

两者志趣虽殊。

性情易洽。

故为随。

盖震为长男。

兑为少女。

一长一幼。

志殊而德不相比。

兑逊而震傲。

兑弱而震强。

是以兑恒随震。

乃阴从阳之大则也。

阳者正也。

从则道大而用光。

功弘而德美。

此随之四德俱备。

有同于乾也。

卦之备四德者。

皆如此例。

而随尤着。

则以震兑之近乾也。

震当主器。

乾之所重。

兑为弱息。

乾之所怜。

二者皆近乾而卦爻配合。

恰得归于乾。

是随之用。

乾所出也。

故四德之全。

亦与乾同。

凡三阴三阳之卦。

如泰否。

既末济。

其最明着者。

上下平均。

刚柔适应。

乃乾坤坎离四正之卦。

相交错而成者也。

他如咸恒损益。

噬嗑丰各卦。

则为四正与四隅交错而成者。

其上下不均。

刚柔不应。

则其用亦相殊。

德亦自异。

唯随与蛊为相对卦。

蛊为艮巽合。

乃少男与长女。

恰与随相对。

蛊为巽宫归魂卦。

随着震宫归魂卦。

其所变之位次亦同。

蛊则二阴居外。

二阳居内。

一阴在下。

一阳在上。

阳反从阴。

刚反随柔。

则以柔大而刚弱。

阴长而阳消也。

故蛊为阴胜。

为暗昧。

与随之阳胜光明者。

正相反。

此在随为得乾之用。

而蛊为得坤之用。

随为上下相顺于正。

蛊为内外相比于奸。

以易道尊阳崇正。

则随为吉卦也。

随之反为归妹。

归妹亦阴从阳。

而阴道穷。

以归妹上震下兑。

阴居阳下。

而阳有遣阴远离之意。

名归妹者。

言震遣嫁兑也。

兑震一男一女。

而非配偶。

不似咸恒。

咸恒以长女长男。

少女少男。

两两相得。

故比之婚姻夫妇。

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序宗主序易道玄微。

至于无名无形。

易道广博。

包乎万物万事。

盖有天地以后。

无物不在易中。

未有天地以前。

一气即为易体。

故先后天之名。

首着于易。

天地鬼神之情。

尽备于易。

性命道德之言。

皆详于易。

生死变化之数。

均述于易。

以言天地。

则尽其神。

以言人物。

则概其道以言往。

则溯诸无始、而立其极。

以言来。

则推至无尽、而明其化。

以修、则道立而德成。

以行、则事理而物顺。

以其功言、则成王道之治、而无所为。

以其体言、则符仙佛之真、而大有得。

以用于寻常。

而不悖于情性。

以致其远大。

而能底于中和,是为道德之宗。

命数之本。

天人之所由一。

事物之所由平。

政治以成。

制作以君子着。

小人各尽其德。

圣愚贤否各适所成。

虽取舍万殊、而底于一道。

虽变化尽态、而归于至中。

盖本诸天道之常。

仿于大道之则。

宜于人物之情性。

辨于幽明之感通。

故在天地间。

生成者莫能外。

行止者莫能违。

允宜为万古之师。

万类所倚。

以为教化。

则包诸宗。

以为文章。

则造至极。

茍非至圣。

孰能为之。

故夫子备言其精。

诸儒各赞其言。

合五经以证其终结。

励众善以征其初成。

不可视为古书。

同诸旧史。

不可作为文艺。

比之诗词。

精益求精。

必实行而后得。

博而反约。

必贯通而有成。

是以讲演不厌其详。

研求尤须尽力。

珍闻而宝藏于心。

等诸拳拳之颜子。

集思而实行于事。

毋负循循之尼山。

庶易道获见重明。

后生不迷古训。

则世运亦将成大治。

万国尽化于斯文矣!是为序。

复圣序例易者、古圣人作也。

传于庖羲。

绍述于神农轩辕。

继承于尧舜及夏后氏。

周文因而变化之。

以成今传之经。

盖庖牺时、因河图洛书之见也。

而明察天地之象。

概论人物之情。

上以穷生化之初。

下以辨变易之轨。

幽以探于神鬼。

明以合于日月。

远以征于四极。

近以求于一心。

而后知天地生成。

物类化育。

情性本于道。

气质成于神。

有其用必有其本。

有其后必有其先。

阴阳必循环以为行。

水火必生制以为用。

物必有极。

事必有中。

见诸外者。

形质之消长。

而变化以成。

存于中者。

气神之营运。

而中极有立。

道者。

依体以用而不穷。

《易经证释》系辞

《易经证释》系辞

第一章第一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第二节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

变通者趣时者也。

第二章第一节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第三节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wěi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第三章第一节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天地之大德曰生。

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人。

何以聚人曰财。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三节显诸仁。

藏诸用。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道神德行,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四章第一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第二节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xī,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易经证释:释爻辞》(校对版)

《易经证释:释爻辞》(校对版)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陽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曰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宣圣讲义》乾卦六爻,气自下上、循环往复、周流不息,而以位时别其用、上下分其数,以过则失中、不及则去中,失与去、皆不当于位、不宜于时、故不良于用、不善其数,故爻六而辞异占、象一而德异应,性情各别、主宾殊道,虽皆陽爻而爻之德不同;上下皆乾卦、而卦之用不一,此固气之所至数之所成,自然而然、自致而至者也。

六爻之初在下,下则潜伏不出于地面、二始升于地、三四当中位、五当本位为极,过五则失中,故上为亢,亢则飞越离于天矣,故不当位。

此六爻之位有异、用有殊、德有差别、道有长短,以其皆陽爻,陽者气之清也,动而轻灵、升而邈冥,上下太空,飞腾而潜形,故名曰龙,以其生于水而出于水、飞于天而通于泉,此陽气之自然、为生机之最全,故比之龙,非真龙也,凡易名龙皆指此气,而乾独象之,以虽生而未见形、虽始而未成、有而难名、虚而有精、乃象夫龙,唯在乾之未合坤也。

夫乾纯陽而有陰用、气所凝而有物之功、其道甚神而可以名、其德甚冥而为天下之精。

故比于龙焉。

以在爻也。

故不称天。

以在六爻之卦也、故不称陽。

以爻有陰陽、卦有上下,就其用而称之。

非如三爻之乾也,故六爻皆以龙言。

言龙即指陽也、即指乾之物也,不可泥此失彼。

初九陽在地下故日潜龙,以不及位故勿用,用见于位与时也,无位则不遇时可知矣,陽之用必以时,非时失用,理之自然,故天下寂然、生机不萌,潜藏之象也。

九二则陽已升,故曰见龙,见于外也,此言龙自见,非人见之,以初出于地,故曰在田、田者地也,不曰地而曰田者,以非坤而有坤用,盖二爻、坤之主位也,田有水犹浅、有土不深,初升之陽不得大用,其位使然。

易经证释(上经第七册)

易经证释(上经第七册)

易经证释上经第7 册泰卦干下坤上宣圣讲义泰卦卦象。

上坤下干。

地在天上。

乃天地相交。

乾坤相互之象。

卦爻三阴三阳。

上下相当。

内外相得。

升降相调。

刚柔相济。

在前数卦。

自屯蒙以后。

皆为阴阳错行。

刚柔消长。

不成一致。

其数杂。

其用动。

其行无定。

其德多方。

故其象难明。

而吉凶不一。

至泰则不然。

干阳居内。

而占卦之半。

坤阴在外。

亦占卦之半。

顺卦位之序。

以判内外。

画全体之半。

以为阴阳。

而能以刚承柔。

以上接下。

天自高而卑。

地自下而上。

气通而孚度。

德合而适时。

乃交相为用之道也。

阳以阴用。

阴以阳行。

此至道之则也。

阳主升。

而始于下。

阴主降。

而发于上。

此本源不竭。

顺应适宜也。

故在一岁春夏之时。

天道下行。

地道上济。

天地气交。

生化乃成。

泰卦之象也。

生化既繁。

光明乃昭。

物育以众。

德用乃弘。

气候以和。

民生乃康。

此泰卦之象。

为康和发育之时。

安好均宁之日。

在世为太平。

在年为大有。

在民为治安。

在国为盛美。

乃上治之纪也。

如日之春。

如风之温。

如地之平。

如水之清。

悠然以生。

夷然以成。

和乐亲悦。

不相猜忌。

安定稳妥。

不有陵倾。

乃道之既成。

德之已明。

天地康宁。

乾坤自平。

更何物之不全。

事之不利哉。

故曰泰。

言至宽无垠。

至远无阻。

包含万有。

以盈以阜也。

故中心坦白曰泰然。

无忧无虑之至也。

颂上世曰泰鸿。

泰一。

称上治曰泰平。

以其至矣。

字亦作太。

凡无可加者曰太。

泰之为泰。

固无以过矣。

泰字原同大字。

称大者。

则用大。

若至大而重读之。

遂转为太字。

其实一字也。

后人分为大太二字。

又作泰字。

泰亦通汰。

皆广泛之意。

语言中称过甚者曰泰。

或即用太字。

如忒字意。

有特别之义。

故太一者至一也。

太极者至极也。

今卦名不用太而用泰者。

以其兼含宽阔之意。

且通达无阻。

平均无垠也。

泰字下从水。

言如水之无涯涘也。

上从三人。

志其众也。

亦可视作天字与大字之合书。

无非喻其大耳。

卦合乾坤。

可见取象之大。

所包之广。

而上有天字。

下为水字。

上本干卦之象。

下取坤卦后天代以坎水之象。

又取河图天一生水之义。

上为天一。

下为水。

易经证释无妄卦

易经证释无妄卦

易经证释无妄卦孔子《宣圣讲义》无妄继复对之后。

为周易之序。

其意义最重大上。

经以乾坤为首。

各卦多随乾坤变易分合而来。

而坎离纬之。

最明者如泰否仍为乾坤交。

而同人大有师比之属。

则为乾坤坎离交。

爻象可以见到者也。

且所交多成往来卦。

有由一分二之象。

唯复与无妄则异是。

以非往来也。

复与剥。

无妄与大畜。

则为往来。

今举复与无妄言者。

正以其非往来。

而其重要有同往来卦也。

盖复上坤下震。

而无妄上乾震。

下同而上为对也。

同者为类。

对者为偶或仇。

一则为坤母与长男。

一则为乾父与长男。

阴阳既殊。

德用自异所要在其交替递嬗之际。

迁变刚柔之交。

而自有其不易之数也。

由剥而复为反。

刚上反下。

其来有自。

由复而无妄。

为变。

重阴变阳。

其进有机。

自者在坤。

以坤能纳艮。

而育震也。

机者在震。

以震能化坤。

而成乾也。

震以坤交乾也。

震以坤交乾。

而育其阳。

是震之志。

志绍父之德。

成乾之道。

故曰主器莫若长子。

今无妄竟能由坤而化乾。

是震之道得申。

而乾之业可大也。

揆诸卦数复一阳也。

无妄则为四阳。

复之阳在下。

无妄则上下应。

而阴在中。

既由爻象可见阳之长且大矣。

然复不如母之爱子。

而婴孩克俾生长。

无妄则如父之教之。

而少小克致成立。

其德有先后之异。

其义有始终之殊。

皆为亲观之道所寄也。

父母之恩施不同。

子弟则受益则一。

故复与无妄。

其用有相得益彰之势。

其情有相助为理之功。

非他卦之无大关切也。

无妄非复不得达其用。

复非无妄不得满其志。

而二卦又同气而异行。

合力而分用。

其相倚之甚相需之殷。

实有别于他卦之非往来者矣。

传曰。

复则不妄。

可见无妄由复得来。

而天地之大。

万物之众。

溯源探本。

不外于一。

复之一阳。

能推天下之无妄。

在理谓之天道。

在事谓之人心。

天道本虚。

人心可质。

物呈于前。

而情欲不生。

数变于外。

而性命不易。

此无妄之自有真也。

故外卦坤化为乾。

而内卦不变动而不为躁进。

故二阴在其上。

乾刚而不欲自高。

故一阳居下。

高明者天道止动者人事。

自初爻至四爻。

互一艮一震。

一止也。

艮止于中。

震动于下。

以成其体。

巽则能顺。

看不懂易经,易经全文及翻译版来了(上经三十卦)

看不懂易经,易经全文及翻译版来了(上经三十卦)

看不懂易经,易经全文及翻译版来了(上经三十卦)很多人看不懂易经,一是因为《易经》是用古文写的,对于现代人而言,很多语句生涩难懂,二是因为《易经》讲的内容以卦为表现形式,很多没有基础的人,读的雨里雾里。

作为中国伟大的辩证法哲学书,作为中国的群经之首,每个中国人,还是应该去了解下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易经》原本有三本:《连山》《归藏》《周易》,因为《连山》、《归藏》已失传,所以现在的《易经》指的就是周文王姬昌所写的《周易》。

周易分为六十四卦,其中上经三十卦,约2252字;下经三十四卦,约2764字,上下经合计约5016字.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一卦:《乾卦》乾:元,亨,利,贞。

译《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译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象辞》说:龙象征阳。

'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译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译《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易经证释鼎卦

易经证释鼎卦

易经证释鼎卦鼎上离下巽。

巽为木。

木火同功。

曰鼎。

一那么本钻木取火。

供民熟食之义。

一那么明以薪资火。

为鼎烹饪之象。

故卦取巽离之合。

上离火而下巽木。

巽又为风。

木者。

生火之原。

风者。

助燃之物。

故巽在离下。

示为烹饪之本也。

鼎者器名。

而卦义重在其用。

亦如井卦取养民之用为义。

鼎之用亦为生养之需。

人自有火以后。

未有不资于烹饪以为食。

即未有不赖于鼎镬以为生。

纵夷蛮之民。

尚有不熟食者。

缺乏以为法。

故鼎养。

亦民生不可离者。

鼎之为物。

金也。

其成用。

那么水火与木。

其所藉。

那么土也。

是一物备五行之德。

而水火主其要焉。

故卦本乎离。

与井之本乎坎水者。

恰相对。

其下皆巽。

巽那么水可以升。

火可以伏。

一升一伏。

既济之象。

生成之功。

天地尚依此升伏。

以成化育之用。

而况人乎。

故井之用。

以水养民。

鼎之用。

以火养民。

而皆赖风木以运之。

化之。

推而致之。

光而大之。

故两卦皆巽在下。

而坎离分主其上也。

离与巽合。

那么为火而非日。

巽与离接。

那么为木者多。

为风者少。

然火固非风不燃也。

象虽木火。

用兼风气。

故称名曰火风鼎。

不曰木火。

为木易见。

风难知也。

巽于物。

为风或木。

于用。

为顺或入。

此鼎卦亦包有风顺于火。

木入于火之意。

实那么互成其用而已。

顺入毋多辨焉。

辞以明揭其顺入之义。

如井之巽乎水而上水是也。

木有质。

火无质。

在未燃前木也。

既燃那么为火。

既烬那么木火同灰。

故火者木所生。

亦五行生生之例也。

鼎取木之入火。

而生火。

以成火之用。

故巽在下。

明所自也。

传曰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鼎以木火生化而熟物。

如天之化育。

万物同新。

非鼎能新之。

以变其原有而易为新生之象。

如天之春。

变化其枯朽者。

而更生之。

繁荣之。

以成新气象。

冬寒之后。

叶脱草萎。

春风一吹。

花荣枝茂。

前之凋敝者。

忽欣欣然自盛。

前之枯槁者。

忽郁郁焉自繁。

此非天地新之而何。

鼎之新物。

亦犹是也。

就其成用。

亦有从新之义。

那么鼎用金属物。

取其坚也。

如革之名革。

取其韧也。

坚韧那么能化变他物。

而己不损。

水火者。

生化之主。

木者初生之物。

因三者之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证释(上经第8册):谦卦豫卦随卦谦卦艮下坤上宣圣讲义谦卦上坤下艮。

以卦象言。

五阴一阳。

与师比复剥各卦相似。

其往来卦为豫。

其反为剥。

其对为履。

其取义同于泰。

盖坤在上而其下为阳。

其初动也为复。

其次则师。

其次则谦。

谦为内卦之变。

即坤卦之三爻变干也。

凡阳皆出于干。

故谦有似于泰。

泰为坤干合。

谦为坤艮合。

艮为少男。

亦干之体。

故其象亦为天道下行。

地道上升。

阴阳交合之卦。

而所异者。

阳少阴众。

阴阳错行。

以阳为贵。

而阴能顺之。

阴柔从顺。

而阳刚在下。

不屈不挠。

卑以自牧。

不诡不随。

静以自止。

乃见道之象。

成德之器。

其德用至纯。

和利于天下而毋违。

孚感于鬼神而毋戾。

通于性命而不害。

发乎情义而不执。

大而能化。

虚而能容。

生成之而无功。

位育之而无为。

盖本乎天道。

而能用其始。

本乎地道。

而能用其终。

是能全覆载之德。

齐始终之道者也。

地道代天。

无成有终。

山道象地。

知止有定。

返本复始。

以溯诸无始。

全体达用。

以至于大用。

则谦卦之所以成象也。

按诸古易。

艮为连山之首。

以立人道之极。

夏后氏仿之。

以治天下。

坤为归藏之首。

以立地道之极。

殷人仿之。

以治天下。

而谦兼之。

是合二易之用。

而成人道之本。

人道在艮。

人生有性。

其德至静。

艮止以静。

乃孚天性。

与干之天道。

坤之地道。

列为三才三极。

以尽天下之道。

而生成万物。

以建天下之极。

而变化一切。

故道始于虚。

发于静。

行者先止。

动者先定。

乃本末之事也。

艮为人道之本。

万物之始。

于五行为土。

德合于坤。

土为生化之母。

其象着于河图洛书。

无土无物。

而人类亦无所生养存在。

则世间之所赖者。

厥唯土。

坤司其体。

艮主其用。

或先或后。

以化成万类。

坤化坎以为水。

艮因干以为山。

山水相连。

以尽其力。

而人物生养繁息。

以至无穷。

此皆坤艮之德。

而谦兼之。

故能通天地之道。

化阴阳之界。

而立人道之本也。

谦卦本干阳下屈之义。

而明静止制动。

柔伏制强之道。

此多谓为道家言。

实则天地自然之理也。

阴贵阳用。

阳贵阴用。

凡易卦合此例者为当。

反之则凶。

故地天为泰。

而天地成否。

此圣人上察天时。

下察地理。

发扬微妙。

制立中极。

而以卦着为至教。

悬为定则也。

观谦之用。

尤可证明。

谦以艮少男从坤母。

艮犹婴孩。

和而英发。

生育之始。

纯乎天真。

无物欲之侵濡。

保性情之正轨。

故能顺从母意。

委宛安详。

如孩提之爱其母。

与天泽履之干兑相孚。

老父少女。

亲爱之情。

同出天性。

无丝毫做作。

其卑顺不屈于势。

其和乐不邻于诈。

故在下而能大。

居卑而仍尊。

和易光明。

醇善绵密。

中无隔阂。

以底于终。

为人道最美最令之德。

行诸远近。

无不同化也。

传曰。

谦轻而豫泰。

轻者易也。

和易能近。

道德自然。

不假人为故曰轻。

即所谓轻而易举之意。

非不重也。

以轻则无所容心。

而出于至真。

以轻则无须用力。

而成于自然。

故谦非让也。

非退葸也。

非为名也。

非戈利也。

性也。

道也。

顺之至也。

此谦为圣人之教。

君子之行。

而取法于坤艮之合者也。

道通天地。

德洽鬼神。

功达中和。

用成位育。

而约之以诚。

纳之以性。

即老氏所谓冲也。

冲虚而全其德。

故用之不穷。

诚之至也。

谦卦为易道最精。

易教最明之卦。

取象于坤艮。

坤为地。

艮为山。

山在地面。

而反居地下。

坤为顺。

艮为山。

山止于内。

坤顺于外。

故名谦。

则本于静止与卑牧之义也。

夫阳主动而性刚。

以屈于静顺。

而得其位。

以自守不失。

则卑而不辱。

止而能进。

则君子之志也。

顺天之道。

而下育万物。

本地之利。

而中藏干元。

应天之高明而上济。

成地之博厚而上升。

合为人之悠久。

以至诚不息。

盖已尽三才之道。

孚神形之用矣。

故谦本地道。

以昭天道。

而建人道。

人道立。

而谦道行。

人德明。

而天地之德着。

在天为道。

在人为性。

在卦为谦。

在人为诚。

谦而能诚。

人道之极也。

故其用见于中爻。

中爻者人爻也。

九三六四。

一阴一阳。

而人道备矣。

与谦比者曰豫。

豫之异乎谦者。

亦唯中爻。

九四六三。

阴阳相错。

乃成德之象。

成功之日。

与谦之有所建立者不同。

谦进而豫退。

谦勤而豫怠。

谦立而豫行。

谦轻而豫泰。

谦为干惕以成始终。

豫则堂皇以治功业。

谦返躬以致其道。

豫推己以布其德。

故谦内而豫外。

谦谦而豫豫也。

其系在三四两爻之阴阳。

谦内阳而外阴。

故成道自内。

豫外阳而内阴。

故立功于外。

斯皆人之行也。

而君子法谦。

以谦之无待于外也。

无待于外。

故无入而不自得。

可行可止。

能大能小。

治乱咸宜。

德业并茂。

称天地之道而与之齐。

孚刚柔之德而归于一。

此谦之所以继大有而克承其绪也。

谦以五阴一阳。

阳为主。

而居三爻。

亦阳位。

有同于干九三之朝干夕惕。

而辞曰劳谦。

劳即干惕励也。

干以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谦以劳。

而君子有终。

是艮之一阳。

即干之一爻。

故彖曰天道下济。

艮为少男而象山。

取义为止。

止则有守。

山则大生。

皆阳德而阴用。

刚体而柔外也。

故干道本之。

天地之覆载生成。

莫不如是。

阳内阴外。

以成其大用。

此泰之象也。

而谦亦然。

谦之六五。

与泰之六四。

皆曰不富以其邻。

以其取义同也。

阳贵阴贱。

阳寡阴众。

道之正也。

事之顺也。

故谦虽卑而犹光明。

虽屈而能伸。

止而能行。

此天下之至顺者也。

在卦之象。

与师比复剥均相似。

而以爻位殊其用。

故谦之与豫。

为往复卦。

其道亦往复也。

反谦成豫。

则大人之事。

盖谦不以位贵。

不以时胜。

不以物为用。

不以人为才。

悠然自得。

以同于天地。

此人道之极也。

故无不利。

为其行止无碍。

用舍自如。

则虽富贵不能加。

贫贱不能少。

而无所动于中。

无所役于外。

宜其有终也。

是能体干之光明。

行坤之静顺。

而如艮之不移不易。

则其自立也固。

自知也明。

则其持己不越于道。

驭物不违于情。

此立诚之行。

而止至善。

明明德之旨也。

故谦前缀言。

言为行之彰。

言而信者。

行必诚。

诚者必谦。

谦者虚也。

虚则能容。

虚以静。

道之所寄。

虚以容。

德之所大。

故圣人致虚静以成其谦。

人之行也。

易始难终。

唯谦有终。

德之至。

道之凝也。

至德不名。

凝道无物。

成行者超物。

达德者通神。

谦之有终。

岂独人事哉。

修之至也。

而必细求于象。

方知致力之要。

莫外于一阴一阳之道也。

则中爻之九三六四。

盖人道在是。

天地在其上下。

交错往来。

以成既济之象。

固不独成德也。

既济三四二爻。

亦本此象。

熟读之当明其趣矣。

谦亨。

君子有终宣圣讲义此谦卦彖辞。

言谦卦全体大用也。

谦以阳屈于下。

阴伸于上。

而交契无碍。

得中和之义。

忠恕之情。

其得亨。

能通一切也。

谦本以一阳贯通六爻。

故字从兼。

兼则能通。

亨而通。

则谦之道。

无往不宜。

而以坤合艮。

艮主终始。

坤为代终。

故曰有终。

事之为始易。

为终难。

得于先者。

多失于后。

行于暂者。

多阻于久。

利于此者。

滞于彼。

达于外者。

困于中。

唯谦则无不宜。

故克有终。

有终则始不必言矣。

故唯谦克全始终。

艮以止而不移其志。

坤以顺而不滞于物。

故亨且有终。

斯君子之道也。

称君子者。

为谦以德为基。

卑而不屈。

尊而不傲。

处常变咸宜。

遇治乱不易。

故比之君子。

君子以成德为行。

谦者德之最弘。

而用之最利。

故称亨。

而君子以之始终也。

夫谦道无求于物。

而不忤物。

无待于外。

而能行外。

为其道之全。

而中之固也。

道全则能尽物之性。

中固则能包外之情。

故行止自如。

远近同顺。

揆之卦象。

中互师比。

则有众也。

交往豫泰。

则自愉也。

有众则天下归之。

自愉则性道浑然。

无忧无虑。

天道之玄。

可则可象。

人道之大。

故谦兼内行外功。

天道人事。

无不利也。

无不吉也。

宗主附注谦卦六爻皆吉。

人皆知之。

而何以吉。

则未能尽解。

不独取其谦让也。

乃谦之卦象所召。

卦以五阴一阳。

阳居三爻。

为人位之正。

而上下皆阴。

但就三四两爻言。

九三六四。

恰孚一阴一阳之道。

阳内阴外。

刚中柔表。

本末兼赅。

体用俱备。

斯人道正轨。

人之德性所见也。

故有守有为。

能进能止。

克刚克柔。

可伸可屈。

合于时中之圣。

而无可无不可也。

人之言行。

各有过不及。

皆不合于用。

故强弱异宜。

智愚殊道。

而谦则无此弊。

时有治乱。

有宜不宜。

乱世为材者。

治世为贼。

治世为贤者。

乱世为昏。

出处不同也。

而谦则兼其长。

持己有方。

接物无忤。

事上有度。

待下成德。

故无地不吉。

无时不吉。

乃道出于中和。

德成于至诚。

而修养止于至善者也。

故圣人用之。

君子师之。

以为成人成物之行。

而达于天地鬼神之德也。

盖三代之始。

成于三易。

而谦备焉。

道之教主于性道。

而谦着焉。

此谦之所以为贵也。

细求卦爻之象。

当自得之。

彖曰。

谦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

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

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

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

卑而不可踰。

君子之终也。

宣圣讲义此申释彖辞。

明君子有终之义。

而见谦道之大也。

谦之下卦艮。

乃干一体。

干主阳。

九三一爻。

即干九三在坤之下。

与泰相类。

故曰天道下济。

光明者。

以艮之止。

而象山之崇。

艮为少男。

阳初长。

如稚子婴儿。

得天之全。

嗜欲不加。

中心诚坦。

故曰光明。

而九三阳居阳位。

不为群阴所蔽。

而能干惕自贞。

亦光明之象。

坤升于上。

故曰地道卑而上行。

阴卑阳尊。

坤道自卑也。

天道在下。

而能上洽。

地道在上。

而能下交。

交相和协。

以成谦卦。

亏者不令满也。

益者补不足也。

天道下济以益坤。

故曰亏盈益谦。

益为巽震合。

以巽阴震阳。

震。

阳之复。

巽。

阴之长。

故名益。

亦取补益之义。

传曰。

损上益下为益。

谦之干屈坤下。

即损上以益下也。

变者。

易也。

改换也。

流者。

留也。

传与也。

坤本静顺。

而代干。

则为健动。

地本卑下。

而上行。

则为流变。

谦以地之上升。

而艮之下。

亦为阴爻。

犹山之入地中也。

地道既升。

以变易原用。

阴爻仍在下。

以传益于艮之阳爻。

是变易其盈而流与谦也。

害者恶之也。

福者喜之也。

鬼神无质。

以阳为德。

福善祸淫。

即贵阳贱阴也。

人道亦然。

人之性也。

与神通。

恶盈好谦。

亦以阳贵阴贱。

天道下济。

以成其善。

地道上行。

以易其恶。

故鬼神福谦。

人道好谦。

皆以谦之孚于道。

合于性也。

谦之为德。

上有静顺之坤。

以化其刚暴。

则遇物同和。

下有止健之阳。

以固其守。

则持己不忒。

在卦象言。

为盈虚适中。

刚柔合道。

而在卦德言。

虽卑而居上。

则不踰越。

虽尊而自下。

则为光明自在。

故曰谦尊而光。

卑而不可踰。

君子以之终成其德。

故曰君子之终也。

尊而光。

指艮之一阳。

贵而居下。

尊也。

而独持其德光明也。

卑不可踰。

指上卦之坤。

本地道之卑也。

而上行以代干有终。

则不可踰矣。

就卦用言。

谦以虚用。

德以止成。

道以顺行。

故谦之为谦。

本天地之道。

兼健顺之德。

而为人道之基。

天道所益。

地道所流。

鬼神所福。

人道所好。

德之至也。

道之至也。

又谦卦以象得名。

以名明用。

前半所释。

象也。

而明名之所由来。

后半所释。

名也。

而推用之所及。

至天道云云。

为象言。

亦为名言。

为名言。

即为德用言也。

盈者谦之反。

有谦必有盈。

举盈以况谦。

实明谦之妙也。

谦之异乎盈者。

在能舍己从人。

而不失其己。

正以一阳之在下也。

阳贵而止于一。

不以多为胜。

阳高而止于下。

不以上为荣。

而反协于众阴。

以有余补不及。

以适于中和之道。

忠恕之行。

为道则道凝。

为德则德至。

宜乎其能终也。

终字亦含深意。

必达于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

方为道之终。

必至于四海之内。

无一夫不获。

方为德之终。

故称曰君子。

明其道德之成也。

象曰。

地中有山。

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

称物平施。

宣圣讲义此全卦象辞。

明人道之谦。

而申卦象之旨也。

谦之为义。

人多未得其解。

恒以退讲为谦之训。

实未知卦象者也。

卦象以山在地中。

乃谦之本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