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章节题库](第9章 文学接受)【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文学接受
一、名词解释
1.创作动机[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创作动机是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
文学创造是一种艰苦的行为活动,因而文学创作动机的产生,和作家相对强烈的内在需要分不开。
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2.期待视野[南京大学2013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
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的。
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简单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期待视野”。
3.隐含的读者[北京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隐含读者[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隐含的读者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它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即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
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主导西方文论界半个世纪之久的形式主义文评批判最为有力,并最终结束了它的使命,开当今“读者时代”之先河,而“隐含的读者”所针对的正是形式主义的文本自足论。
但接受美学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却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危机,引发后结构主义对“形式主义”进行新的本体思考,对西方形而上传统展开更加深入的批判,“隐含的读者”也因此不断受到挑战。
4.文体期待[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文体期待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由某种已经惯例化的文学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心理期待指向。
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艺术魅力乃至语言、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特色。
5.文学接受[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
答: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
它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
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
文学接受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简答题
1.谈谈对“文本”与“作品”两个概念的理解,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文本”与“作品”
①“文本”
“文本”又称“本文”,他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
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
②“作品”
“作品”是伊瑟尔在批判形式主义文本中心论同时,改造了文本的内涵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作品是读者、文本以及双方的交流这三个方面构成的文学阅读的有机整体。
文学作品是文本交流过程本身,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现象学文本的意向性特征。
文学文本是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加才得以实现。
(2)“文本”与“作品”的主要区别
①“文本”与“作品”的性质不同
文本是低级的,同时也是基础的,因为它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作品是高级的,其特征是形象和象征,给各种不同的阐释留下了空间,因为它代表了精神。
文本即作品的现象,是语文学的范畴;作品则意味着精神、美感、深度等等。
②“文本”与“作品”的层面不同
“文本”与“作品”处于不同的层面,作品总是意味着文本的“彼岸”,意味着比文本更深邃的地方。
当某一个书写的产物被称为“作品”的时候,也就意味它有某种超出文字本身的东西获得了承认,正是这种东西让人们把它称为“文学作品”。
2.简述文学误读。
[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文学误读,是读者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
这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情感不可能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完全一样造成的。
文学误读作为一个纯粹的文艺理论术
语,诞生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解构主义思潮中。
(1)文学误读的产生原因
文学误读的生成受四个因素的影响:作者、读者、文本以及社会权力运作。
①作者
作者是作品的创造主体,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他们都是造成误读不可或缺的因素。
具体到造成文学误读的作家方面的因素有:作者说话的艺术、作者创作当中的无意识机制、作者个性特征与社会的冲突。
②读者
读者的期待视野、个人偏好、识鉴能力以及读者的自我肯定意识等因素会造成文学误读。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并不是在他们自己乐意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已经存在的阅读历史继承下进行的。
读者个人差异是造成文学误读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因为读者各有偏好。
其次是读者个人的识鉴能力高低不同。
读者的焦虑呈现了“求异——逆反式”误读面貌,这是审美求异心理的审美逆向思维的结果。
③文本
文学语言是描述性语言,其内涵含蓄模糊,它诸多空白与未定点组合的结果必然是文学作品思想的不确定。
文学作品体现为一种召唤结构,它强烈要求读者去联想、填充,以最终使得不完全的“形”走向“无形”,得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这在某种上也构成了误读。
④社会权力运作
权力是离文学最远的一种事物,文学要求自由独立,权力要求纪律与服从;文学要求同情与宽容,权力要求冷酷与严厉。
但是在现实文学活动中,权力因素的介入事实存在着。
其典型就是文学为社会权力的运作。
这是文学误读现象形成的又一客观原因,尤其是理论批评界的误读所形成的强烈的社会舆论。
(2)文学误读的意义
①文学误读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误读是文学活动自身发展的需要,它是文学活动互动机制中不可或缺的活跃分子。
作者创造出文本,若没有读者的参与,尤其是误读,它就不会演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的潜在价值不断得到实现。
读者的误读及时反馈给创作者,在某个方面来说,它又成为作者创作的一个指引与参考。
②文学误读对整个社会认知水平的意义
误读打破了“作者话语——读者接受”的单一模式,相反,读者也参与了文本的创作,读者与作者形成了相互学习、借鉴、监督的良好态势。
这对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的合理化与提高不乏意义。
总之,因为误读,文学作品的再生力才得到有力展示,文学活动才能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动态感和鲜活感,离开误读,这一切的生成便失去了依靠。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对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关系的理解:
(1)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
当读者处于欣悦的情绪状态时,一部平常之作,也有可能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得到惬意的审美享受。
当处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时,即使面对优秀作品,也有可能因心烦意乱而难以进入其中的艺术境界,难以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奥妙。
(2)接受心境之于阅读效果的影响还表现在,即使面对同一作品,由于情绪状态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阅读境界。
当然,在实际阅读过程中,由于作品本身的情感作用,读者的接受心境也会随阅读过程的展开而得以改变。
读者的接受心境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二
者是相互发生作用的。
4.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答: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
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文本”而存在。
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文本,因为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必须经过读者的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形象。
文学作品主要使用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学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5.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答: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
这些都会影响读者期待视野的形成。
(2)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学体裁、文学发展史、文学发展现状、文学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与之相关的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等。
(3)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所有这些,也会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
如女性读者往往期待细致入微的情绪感受,男性读者会更期待粗犷不羁的情感宣泄等。
总之,从整体上来看,正是由这些源于世界观、人生观、文学艺术素养和特定生理机制的先在欲求、先在经验,逐渐形成了读者阅读活动中的某种心理图式,这便是期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