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6 实验综合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含答案)1.医学典籍《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了洋葱具有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实验人员观察了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的装片,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

(2)用显微镜观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进一步转动图2中的【】。

(3)图3视野中右方气泡A的出现,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时图1中步骤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要将A以最短距离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其细胞结构中的。

(5)若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如下,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其放大倍数为。

A、5×10×B、5×40×C、10×15×D、10×10×2.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拨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如图是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实验过程中,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采取的措施是。

(2)图①中将一个叶片的部分遮光后进行光照的目的是形成,请你按照正确的实验顺序将上图进行排序(用图中序号排序)。

(3)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对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遮光/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原因是。

(4)该实验不仅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同时也证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小农夫训练营的同学们观察了花生种子结构,并对花生种子进行了播种,持续观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过程。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①提供营养物质,①最先突破种皮,(填结构名称)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

专题4-6 《光现象》单元作图类问题精炼(重点)(解析版)

专题4-6 《光现象》单元作图类问题精炼(重点)(解析版)

1.(2023广东省广州市)如图,S为光源,画出①光线a的反射光线;②S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和入射点O并延长,S'O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2023上海)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图可知,反射角为40°,由反射定律可得入射角也为40°,根据入射角的大小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AO,如答案图所示。

3.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图中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水平射入隧道内,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120°,则反射角为60°.4.(2022•潍坊)如图所示,水池边有一路灯S,路灯上方有一平面镜MN,S发出的光能经MN反射后射入水中,请画出:(1)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2)经MN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OA;(3)OA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1)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2)连接S′A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A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3)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5.(2022•菏泽)在防溺水教育活动中,老师告诉学生,池塘里水的实际深度比看起来的深度要大,不能贸然下水游泳。

如图为解释这一现象的情景,其中A为水底的物体,A′是岸边儿童看到的A的像。

请你在图中作出过O点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水底的物体A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A′点,连接眼睛与O点即为折射光线,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6.(2022•巴中中考)如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OB,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OC。

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题型练习实验综合题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题型练习实验综合题含解析

实验综合题1.探究Na 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图:(已知:H2O2 H+ + HO2-、HO2- H+ + O2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 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答案】D【分析】根据实验探究可以看出,试管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试管②中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产生气体,溶液褪色,则体现了过氧化氢的还原性;试管③中过氧化氢与氯化钡发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钡沉淀与稀盐酸,试管④中过氧化钡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硫酸钡沉淀,试管⑤中探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试管①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试管⑤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因此产生的气体均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项正确;B. ①中的反应机理可以认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④中过氧化钡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硫酸钡沉淀,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了氧气,因此两个试管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B项正确;C. ②中KMnO4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KMnO4体现氧化性,而⑤中MnO2则起催化作用,两个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均由过氧化氢的量决定,因溶液是等分的,但②中过氧化氢全部被氧化⑤中的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所以产生气体的量不相同,C项正确;D.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属于二元弱酸,而盐酸属于一元强酸。

试管③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钡沉淀,不是可溶性的盐溶液,则不能证明盐酸与过氧化氢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2.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 =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综合化学实验(I)实验1四甲基乙二胺碱式氯化铜配合物的制备及在酚催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1.画出(R)-和(S)-1,1'-联萘-2,2'-二酚的立体结构式,并说明具有手性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写出β-萘酚发生自由基氧化偶联生成1,1'-联萘-2,2'-二酚的反应机理,并说明该反应还可能形成什么副产物。

3.外消旋1,1-联萘-2,2-二酚如何拆分?如何测定光活性的1,1-联萘-2,2-二酚纯度?实验2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技术研究金属电结晶1.在循环伏安实验(2)中,如何计算扫描过程所需要的时间?2.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1)中,为何两次循环的起始沉积电位不同?3.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双电层充电结束后电流时间曲线出现一个峰,该峰对应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4.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每次实验前要在0.8 V先保持30 s?实验3沸石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其表面积、微孔体积和孔径分布测定1.进行等温吸附线测试前,为何要对样品抽真空及加热处理?将样品管从预处理口转移至测试口时,应注意些什么?2.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等温吸附线形状的差异,确定其为第几类等温吸附线型,并简要分析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小与等温吸附线之间的关联。

3.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晶体主窗口的理论直径和实测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并试说明二者的区别。

实验4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1 / 10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2.提取物在放置过程中为何会变黑?3.热处理后酶的活性为何会显著降低?实验5 GC-ECD法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1.样品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其目标物提取效率直接影响到最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怎样来评估目标物的提取效率?2.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测定蔬菜中菊酯农药残留量,应特别注意那些事项?是否可以采用归一化法或内标法来测定其残留量?3.如果农药色谱峰有重叠不能完全分开,可以调节哪些参数来改善色谱分离效果?综合化学实验(II)实验6金属酞菁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定1.在合成产物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问题?2.在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合成的粗产物时主要能除掉哪些杂质?产品提纯中你认为是否有更优的方法?3.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酸、有机物)?不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后将会造成什么危害?4.低频区金属酞菁与自由酞菁红外光谱的差异提供了什么结构信息?5.合成产物的磁化率测试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单讨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同学们根据下列一组鸟的形态结构图,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鸟的身体呈________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___________。

(2)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___,是鸟飞行的重要器官。

(3)鸟的__________肌发达,可以牵动两翼。

(4)鸟类的呼吸系统发达:有__________辅助肺呼吸,可提供充足的_________。

答案:(1)流线阻力(2)翼(3)胸(4)气囊氧气【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解析:(1)流线阻力(2)翼(3)胸(4)气囊氧气【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

(1)由分析结合图可知: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3)鸟的胸骨有高耸的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能够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

所以,鸟的胸肌发达,可以牵动两翼。

(4)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

所以,鸟类的呼吸系统发达: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可提供充足的氧气。

2.呼吸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不同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版)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版)

实验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选择题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不变,故D错误.故选:B。

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则此实验中正确的是()A.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更清楚看到A的像B.他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B点燃,可以更方便地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D.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解析】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故A错误;B、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故B错误;C、若将B点燃,则透过平面镜会观察到两个烛焰,不易确定像的位置,故将未点燃的蜡烛移动,方便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C错误。

D、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但从前面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故D正确;故选:D。

3.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成的像会变大C.你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2s后像和你之间的距离减小了4mD.你沿与镜而平行的直线运动过程中,相对于自己的像的位置是变化的【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人靠近平面镜时,平面镜成的像不变,故B错误;C、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相对于镜子,像与物有相同的速度,2s你移动的距离为:s=vt=1m/s×2s=2m,2s你的像移动的距离也是2m,则像与你的距离减小4m。

2021年高考热点问题——综合实验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年高考热点问题——综合实验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年高考热点问题——综合实验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1.(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20)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nO2-4+2H2O===2MnO-4+MnO2↓+4OH-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a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MnO4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50.00 mL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 mL,此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________(填标号)。

A.15.00 mLB.35.00 mLC.大于35.00 mLD.小于15.00 mL(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Ⅰ.称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 ℃。

用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 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 ℃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 mL。

化学实验综合题--2024年九省联考化学一模好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化学实验综合题--2024年九省联考化学一模好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化学实验综合题1(2024届·山西运城·高三一模)氢化铝锂Li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回答下列问题:Ⅰ.制备氢化锂LiH:选择图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必要时可重复使用).(1)装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2)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Ⅱ.制备氢化铝锂:1947年,Schlesⅰnger、Bond和Fⅰnholt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流程如下图:[LiAlH4难溶于烃,可溶于乙醚(沸点34.5℃)、四氢呋喃](3)AlCl3能溶于乙醚,和AlCl3能形成非极性分子Al2Cl6有关,Al2Cl6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4)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标号).A.市售乙醚中含少量水,可以加入金属钠,然后蒸馏得无水乙醚B.一系列操作C涉及过滤操作C.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LiClD.为提高合成LiAlH4的速率,可将反应温度提高至40℃(6)LiAlH4(不含LiH)纯度可采用如下方法测定(装置如图所示):25℃,常压下,准确称取产品LiAlH4xg,记录量气管B起始体积读数V1mL,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四氢呋喃(可减缓LiAlH4与H2O的反应速率)、水混合液,打开旋塞至滴加完所有液体,关闭旋塞,反应结束后调整量气管B,记录读数为V2mL,则:①LiAlH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表达式,用含x、V、V的代数式表达);②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注:量气管B 由碱式滴定管改装;25℃,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 /mol 。

【答案】(1)除去H 2中混有的H 2S (2)D →B →C →B →E(3)(4)4LiH +AlCl 328℃LiAlH 4+3LiCl(5)D(6)38(V 1-V 2)4×245x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分析】Ⅰ.制备氢化锂首先制备氢气,即装置A 为制备氢气的装置,粗锌中含有少量Cu 和ZnS ,Cu 不与稀硫酸反应,ZnS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 2S ,需要用NaOH 溶液除去H 2S ,即装置D 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因为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因此需要干燥氢气,通过浓硫酸,然后再通过C 装置制备氢化锂,装置E 为收集氢气装置,据此分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某同学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提出问题:鸟的哪些形态、结构适于飞行?并做出假设:鸟的身体形态、正羽和翅膀、骨骼和肌肉适于飞行。

然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1)首先观察鸟的外形,发现鸟的身体呈__________,可减少鸟在空气中飞行的阻力。

(2)观察鸟的体表,发现鸟的体表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能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

(3)观察鸟的骨骼和肌肉,发现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_______ ,可减轻体重,鸟的________发达,附着在鸟的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答案:(1)流线型(2)覆羽翼(3)中空胸肌【分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家鸽的骨有的薄,有解析:(1)流线型(2)覆羽翼(3)中空胸肌【分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家鸽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

(2)观察鸟的体表,发现鸟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家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

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下列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B.骨骼轻薄,长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C.体内有气囊,在气囊和肺内分别进行气体交换,保证氧气供给充足D.胸肌发达,前肢变为翼(2)科研人员研究了嗅觉与定位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04]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04]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时,拍摄了如下一些动物的照片,请你利用本学期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协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1)若将图中蝗虫和河蚌归为一类,其余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

(2)一生中用过三种器官呼吸的动物是______(用字母表示)(3)真正的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的是_____(用字母表示),原因是它们的______和_____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

(4)A和C虽然都可以在空中飞行,但它们在呼吸和生殖发育过程存在较大区别:例如,两者都用____进行气体交换,但C还用_____辅助呼吸:生殖发育过程中,A区别于鸟类的主要特征是_____。

(5)河蚌利用_____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6)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主要用______呼吸,兼用______辅助呼吸。

这种发育方式叫______。

(7)请把上述六种动物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字母表示)。

2.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A是一种会飞的动物,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胸、_____三部分,胸部有____对足;(2)B生活在水中,控制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鳍。

(3)C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娃娃鱼,属于__________动物。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_________有关。

(5)E与D相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上述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7)E类动物的牙齿没有撕咬食物的____ 齿,但消化道有发达____ ,与植食性有关。

3.下面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填空:(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是因为鱼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 ]_______。

(2)鲫鱼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躯干和__________的左右摆动。

(3)对鱼起保护作用,并能分泌黏液的结构是[ ]_______。

(4)鱼鳔的作用是。

A.滤取食物B.排泄废物C.调节身体比重D.进行呼吸(5)水中氧进入鱼体的途径是。

A.水→口腔→鳃→血液B.水→鳃→血液C.水→鼻→鳃→血液D.水→鼻孔→口腔→血液答案:(1)⑦鳃(2)尾部(3)③鳞片(4)C(5)A【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解析:(1)⑦鳃(2)尾部(3)③鳞片(4)C(5)A【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图中①是背鳍,②是尾鳍,③是鳞片,④是臀鳍,⑤腹鳍,⑥胸鳍,⑦是鳃,⑧侧线。

(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因此,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⑦鳃。

(2)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因此,鲫鱼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被覆鳞片,能分泌粘液,对鱼起保护作用。

因此,对鱼起保护作用,并能分泌黏液的结构是③鳞片。

(4)鱼的体内有鳔,内充气体,能调节鱼体的比重,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故选C。

知识清单 综合实验题型探究(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知识清单  综合实验题型探究(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知识清单综合实验题型探究知识点01物质制备综合实验知识点02测定物质组成综合实验知识点03物质性质探究综合实验知识点03反应产物、反应原理探究综合实验知识点01物质制备综合实验1.物质制备的一般方法(1)限定原料,制备一种或几种物质。

(2)用含杂质的物质为原料,提取某一纯净物。

(3)由给定废料,回收、提取、制备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

(4)实验设计:实验原料→实验原理→途径设计(途径Ⅰ、途径Ⅱ、途径Ⅲ⋯⋯)→最佳途径→实验仪器及装置→目标产物。

(5)实验原则:按照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原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步骤简单、操作简化的原则,选择最佳反应路线。

2.物质制备实验常见操作操作目的或原因沉淀水洗除去××(可溶于水)杂质沉淀用乙醇洗涤a.减小固体的溶解度;b.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的杂质;c.乙醇挥发带走水分,使固体快速干燥冷凝回流防止××蒸气逸出脱离反应体系;提高××物质的转化率控制溶液pH 防止××离子水解;防止××离子沉淀;确保××离子沉淀完全;防止××溶解等“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向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冷却结晶”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杂质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加过量A试剂使B物质反应完全(或提高B物质的转化率等)温度不高于××℃温度过高××物质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或××物质挥发(如浓硝酸、浓盐酸)或××物质氧化(如Na2SO3等)或促进××物质水解(如AlCl3等)减压蒸馏(减压蒸发)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物质受热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AlCl3溶液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加热MgCl2·6H2O制MgCl2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等)配制某溶液前先煮沸水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物质被氧化反应容器中用玻璃管和大气相通指示容器中压强大小,避免反应容器中压强过大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将SO2气体通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15道)和化学实验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解析版)

高考化学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15道)和化学实验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解析版)

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15道)+化学实验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限时:60分钟)1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SO2可用Na2SO3替换B.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H2SO3溶液洗涤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D.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答案】D【分析】碱式碳酸铜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CuCl2,CuCl2溶液中通入SO2,可将CuCl2还原为CuCl,CuC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氯化钠和水。

【解析】A.步骤②中SO2的主要作用是将CuCl2还原为CuCl,Na2SO3同样具有还原性,可以替换,A项正确;B.H2SO3溶液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CuCl被氧化,B项正确;C.步骤④CuC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ΔCu2O+2Cl-+H2 O,C项正确;D.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CuCl和Cu,此时无法计算试样纯度,D项错误;答案选D。

2(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或操作正确的是A.SO2制备B.液液分离C.HCl吸收D.酸碱滴定【答案】C【解析】A.导管不能伸入液面,否则二氧化硫气体导不出,故A错误;B.应先将下层的水放出,再将上层液体倒出,故B错误;C.HCl极易溶于水,在导管末端链接一倒扣漏斗可防倒吸,故C正确;D.盐酸应用酸式滴定管,故D错误;答案选C。

初二生物生物复习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初二生物生物复习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初二生物生物复习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组成,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3)当狼被猎杀,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切断,破坏草原的生态系统,因此动物在_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

(4)自然界中的动物对植物生活也有很多积极的影响,能促进植物的______。

答案:草→鼠→蛇→鹰捕食(吃与被吃)维持生态平衡繁殖和分布(传粉和传播种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只包含解析:草→鼠→蛇→鹰捕食(吃与被吃)维持生态平衡繁殖和分布(传粉和传播种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所以数食物链的数量时要从生产者开始数,直至没有捕食者的生物为止,这样为1条食物链。

图中一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是草→鼠→蛇→鹰。

非选择专练06(实验综合题20题)2023年高考化学考点必杀300题(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非选择专练06(实验综合题20题)2023年高考化学考点必杀300题(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2023高考化学考点必杀300题(新高考卷)专练06(非选择题)(20题)实验综合题1溴化亚铜(CuBr)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热水中或见光都会分解,常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室制备CuBr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步骤①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可采取的加热方法是。

(3)步骤②操作中需要避光,其原因是。

(4)将产品在双层干燥器(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干燥34h,再经氢气流干燥,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产品21.6g。

本实验产品的产率是(保留小数点后1位)。

(5)欲利用上述装置烧杯中的吸收液(经检测主要含有Na2SO3、NaHSO3等)制取较纯净的Na2SO3·7H2O 晶体。

完善下列步骤:①在烧杯中继续通入SO2至恰好反应完全;②向烧杯中加入g20%NaOH;③加入少量维生素C溶液作抗氧化剂;④通过蒸发浓缩、、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答案】(1)三颈烧瓶(2)2Cu2++2Br-+SO2+2H2O=2CuBr↓+SO2-4+4H+水浴加热(3)防止CuBr见光分解(4)83.3%(5)100冷却结晶【分析】硫酸铜、二氧化硫、溴化钠反应反应生成溴化亚铜沉淀,反应后抽滤得到溴化亚铜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2)步骤①硫酸铜、二氧化硫、溴化钠反应反应生成溴化亚铜沉淀和硫酸根离子,反应中硫化合价由+4变为+6、铜化合价由+2变为+1,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Br-+SO 2+2H2O=2CuBr↓+SO2-4+4H+;反应在60℃条件下反应,可采取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3)溴化亚铜在热水中或见光都会分解,故步骤②操作中需要避光;(4)45g胆矾中硫酸铜为0.18mol、30.9g溴化钠为0.3mol,由(2)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溴化钠过量,应该生成溴化亚铜0.18mol、质量为25.92g;实验得到产品21.6g,故本实验产品的产率是21.6g 25.92g×100%≈83.3%;(5)上述装置烧杯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为0.5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通入SO2至恰好反应完全得到NaHSO30.5mol,NaHSO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则需要氢氧化钠0.5mol、为20g,故向烧杯中加入100g20%NaOH;亚硫酸钠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回答(1)从体型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__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的捕食和御敌.(2)从体表来看,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A类动物的体表具有__,B类动物的体表具有__,D类动物的体表覆盖着__.(3)从呼吸方式来看,鱼生活在水中,用__呼吸;D类动物用__呼吸,鸟具有__辅助呼吸.(4)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类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__.与D类动物相比,E类动物最重要的繁殖特征是__.(5)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都是__.(6)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个爪;上下颚没有牙齿,有角质喙,据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__类动物进化而来,E类动物由__类动物进化而来,并且E类动物的牙齿有__齿、犬齿和__齿的分化.(7)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各样的动物在维持__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等.答案:左右角质层外骨骼鳞片鳃肺气囊坚硬的外壳胎生哺乳纲爬行爬行门臼生态物质解析:左右角质层外骨骼鳞片鳃肺气囊坚硬的外壳胎生哺乳纲爬行爬行门臼生态物质【解析】【分析】从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去分析解答。

【详解】(1)从体型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的捕食于御敌;(2)A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应陆地生活;D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3)从呼吸方式来看,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类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鸟具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4)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爬行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与D类动物相比,E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都是纲;(6)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个爪;上下颚没有牙齿,有角质喙,据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而来,E类动物由爬行类动物进化而来,并且E 类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7)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各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等.【点睛】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版专题十六综合实验(含解析)

解析版专题十六综合实验(含解析)

专题十六综合实验易错清单1. 除杂质,解题不缜密。

【例1】(2014·海南)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H2(水蒸气)——浓硫酸B.CaO(CaCO3)——稀盐酸C.Cu(CuO)——蒸馏水D.NaOH(Na2SO4)——BaCl2溶液【解析】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C.CuO不溶于水,不与蒸馏水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D.Na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误区纠错】解答除杂质、物质净化类题时,一定不能忽视除杂质时中的任何一点:①不增(不能引入新杂质);②不减(主要成分不减少);③易分离。

2. 对实验操作的步骤顺序把握不准。

【例2】(2013·山东烟台)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问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杂质的性质选择好适当的除杂试剂后,安排加入各种试剂的顺序,使后加入的试剂除杂的同时担负起除去前面所加过量试剂的作用,使各种杂质的清除互不干涉且干净彻底。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即可;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即可;除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即加入碳酸钠;除镁离子、硫酸根离子之间的顺序不限,但是加入碳酸钠要放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

重难点12实验探究综合题-(原卷版)

重难点12实验探究综合题-(原卷版)

重难点12 实验探究综合题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清楚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对题目信息的应用,是对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

在高考中,化学实验所占分值较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产率计算等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完善与评价等。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来看,题目的难度先增加,又有所下降,预计2024年总体难度会保持稳定。

一、实验综合题注意的问题与易错点1.掌握定量测定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常见的定量测定实验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

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等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气体体积的测定是考查的重点,对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2)测定实验中还要注意消除干扰气体的影响,如可利用“惰性”气体将装置中的干扰气体排出。

(3)要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反应结束后可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

(4)许多实验中的数据处理,都是对多次测定的结果求取平均值,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测定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

2.记住物质制备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实验操作顺序。

如与气体有关实验的操作为: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加热操作的要求。

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用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3N2、CuCl2等。

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

(3)尾气处理方法。

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

(4)特殊的实验装置。

(1)制取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6 实验综合题【命题规律】本专题的考查方式一般为:(1)利用限定的仪器、装置、药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实验方案设计;(2)给出部分实验过程,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完整的实验;(3)简单性质实验方案设计;(4)利用实验进行有关纯度、含量的计算。

题型有选择题和综合实验题,试题以中等难度及中等偏难为主。

考查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为主。

【备考建议】2020年高考备考应重点关注: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基本实验操作的拓展、探究物质组成及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依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关计算。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考联考模拟)探究Na 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图:(已知:H2O2 H+ + HO2-、HO 2-H+ + O2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 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答案】D【分析】根据实验探究可以看出,试管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试管②中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产生气体,溶液褪色,则体现了过氧化氢的还原性;试管③中过氧化氢与氯化钡发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钡沉淀与稀盐酸,试管④中过氧化钡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硫酸钡沉淀,试管⑤中探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试管①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试管⑤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因此产生的气体均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项正确;B. ①中的反应机理可以认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④中过氧化钡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硫酸钡沉淀,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了氧气,因此两个试管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B项正确;C. ②中KMnO4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KMnO4体现氧化性,而⑤中MnO2则起催化作用,两个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均由过氧化氢的量决定,因溶液是等分的,但②中过氧化氢全部被氧化⑤中的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所以产生气体的量不相同,C项正确;D.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属于二元弱酸,而盐酸属于一元强酸。

试管③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钡沉淀,不是可溶性的盐溶液,则不能证明盐酸与过氧化氢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2.(2019·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 =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遇水水解生成H3BO3和HCl,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Ⅰ】制备BCl3并验证产物CO(1)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____→_____→_____→____→F→D→I。

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J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产品中氯含量的测定①准确称取少许m克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1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③加入V1mL浓度为C1 mol/LAgNO3溶液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向其中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

④以硝酸铁为指示剂,用C2 mol/L 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

发生反应:Ag+ +SCN-=AgSCN↓。

⑤重复步骤②~④二次,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KSCN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 mL。

已知: K sp(AgCl)>K sp(AgSCN) 。

(3)步骤④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可能引起测得产品中氯含量偏高是__________。

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B.步骤①中配制100mL 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用KSCN 溶液滴定剩余AgNO 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D.滴定剩余AgNO 3溶液时,KSCN 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答案】(1)E H J H 将BCl 3冷凝为液态分离出来(2)2NaOH+Cl 2 =NaCl+NaClO+H 2O(3)滴入最后一滴KSCN 溶液时,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防止滴定时AgCl 沉淀转化为AgSCN 沉淀,使滴定终点不准确 (5)112235.5C V C V m() (6)B【详解】I.(1)用氯气与B 2O 3、C 反应生成三氯化硼和CO ,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所以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进入装置E ,在E 和J 之间接上H 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 经干燥后再通过F 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多余的CO 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要用排水法收集,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G →E→H→J→H→F→D→I ,故答案为:E 、H 、J 、H ;反应产生的BCl 3为气态,用冰水冷却降温变为液态,便于与未反应的氯气分离开来,所以其中装置E 的作用是将BCl 3冷凝为液态分离出来;(2)中装置J 中Cl 2与NaOH 溶液发生歧化反应,产生NaCl 、NaClO 、H 2O ,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 2 =NaCl+NaClO+H 2O ;II.(3)向该物质中加入AgNO 3溶液,发生反应:Ag ++Cl -=AgCl↓,为了使溶液中的Cl -沉淀完全,加入过量的AgNO 3溶液,然后以硝酸铁为指示剂,若溶液中Cl -沉淀完全,用C 2 mol/L KSCN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 3溶液。

会发生反应:Ag + +SCN - =AgSCN↓,溶液变为血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KSCN 溶液时,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硝基苯是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大,加入硝基苯就可以覆盖在反应产生AgCl 沉淀上,防止滴定时AgCl 沉淀转化为AgSCN 沉淀,使滴定终点不准确;(5)根据离子反应可知n(Ag +)=n(Cl -)+n(SCN -),则10.00mL 中含有n(Cl -)=n(Ag +)-n(SCN -)=C 1mol/L×V 1×10-3L/mL –C 2mol/L×V 2 mL×10-3L/mL=(C 1V 1-C 2V 2)×10-3mol ;则mg 中含有Cl -元素的质量为m= (C 1V 1-C 2V 2)×10-3mol×10010.00mL mL×35.5g/mol ,则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12210010mol 35.5g /mol 10.00100%gmL C V C V mL m --⨯⨯⨯⨯=()112235.5100%m C V C V -⨯; 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会使一部分AgCl 转化为AgSCN ,导致n(SCN -)增大,根据关系式n(Ag +)=n(Cl -)+n(SCN -)可知样品中含有n(Cl -)偏小,A 错误;B.步骤①中配制100mL 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使c(Cl -)偏大,等体积时含有的n(Cl -)偏大,B 正确;C.用KSCN 溶液滴定剩余AgNO 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V (标)偏大,则导致样品在Cl -含量偏低,C 错误;D.滴定剩余AgNO 3溶液时,KSCN 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V (标)偏大,则导致样品在Cl -含量偏低,D 错误。

3.(2019·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考模拟)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苯甲醛。

已知有机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有机物沸点℃ 密度为g/cm 3 相对分子质量 溶解性 苯甲醛178.1 1.04 106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和卤代烃 苯甲醇205.7 1.04 108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和卤代烃 二氯甲烷39.8 1.33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步骤:①向容积为500mL 的三颈烧瓶加入90.0mL 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稍过量),调节溶液的pH 为9-10后,加入3.0mL 苯甲醇、75.0mL 二氯甲烷,不断搅拌。

②充分反应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水相3次,并将有机相合并。

③向所得有机相中加入无水硫酸镁,过滤,得到有机混合物。

④蒸馏有机混合物,得到2.08g 苯甲醛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

(2)苯甲醇与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①中,投料时,次氯酸钠不能过量太多,原因是____;步骤③中加入无水硫酸镁,若省略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4)步骤②中,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填序号),该操作中分离出有机相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

(5)步骤④中,蒸馏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6)本实验中,苯甲醛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球形冷凝管使物质充分混合(2)+ NaClO→+ NaCl+H2O(3)防止苯甲醛被氧化为苯甲酸,使产品的纯度降低产品中混有水,纯度降低(4)③打开分液漏斗颈部的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有机层恰好全部放出时,迅速关闭活塞(5)178.1℃(6)67.9%【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搅拌器可以使物质充分混合,反应更充分,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使物质充分混合;(2)根据题意,苯甲醇与NaClO反应,苯甲醇被氧化生成苯甲醛,次氯酸钠本身被还原为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O→+ NaCl+H2O,故答案为:+NaClO→+ NaCl+H2O;(3)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除了能够氧化苯甲醇,也能将苯甲醛氧化,因此步骤①中,投料时,次氯酸钠不能过量太多;步骤③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除去少量的水,提高产品的纯度,若省略该操作,产品中混有水,纯度降低,故答案为:防止苯甲醛被氧化为苯甲酸,使产品的纯度降低;产品中混有水,纯度降低;(4)步骤②中,充分反应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水相3次,萃取应该选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③,分液中分离出有机相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打开分液漏斗颈部的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有机层恰好全部放出时,迅速关闭活塞,故答案为:③;打开分液漏斗颈部的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有机层恰好全部放出时,迅速关闭活塞;(5)根据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可知,步骤④是将苯甲醛蒸馏出来,蒸馏温度应控制在178.1℃左右,故答案为:178.1℃;(6)根据+ NaClO→+ NaCl+H 2O 可知,1mol 苯甲醇理论上生成1mol 苯甲醛,则3.0mL 苯甲醇的质量为1.04 g/cm 3×3.0cm 3=3.12g ,物质的量为108g 3.12g /mol,则理论上生成苯甲醛的质量为108g 3.12g /mol ×106g/mol=3.06g ,苯甲醛的产率=2.08g 3.06g×100%=67.9%,故答案为:6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