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讲电视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第1章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下一页 返回
1.1 绪论
所谓电视,是指通过发送端的光一电转换把景物图像变成电 信号,称为电视信号,并通过电磁波或电缆传送到接收端, 再经电一光反变换重显出原来景物的图像。
现代电视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模拟电视技术、数字电视技 术。
1.1.2 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1.尼普可夫圆盘 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还在中学时代,就对电器非常
1.1.3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状况
数字电视是电视技术从黑白向彩电发展之后的第三代电视, 是电视技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将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下一代因特网一起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三大骨干网之一。数 字电视的热潮正在兴起,在日本和欧美地区,数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绪论
电视已开始普及、传统的模拟电视将推出历史舞台。在美、 欧等技术先进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的推动影响下,我国也 开展了发展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 1.什么是数字电视? 日本人最早提出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概念,并在1981 年完成世界第一套高清晰度电视演示系统。高清晰度电视在 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清晰度是现有电视图像清晰度的两倍, 其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常规电视的五倍,显然用原有的电视 节目传输方法传送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是不能胜任的。因此, 日本首先提出使用数字处理技术的模拟传输方案,成为混合 (数字\模拟)传输方式。当数字视频压缩技术能够把图像的 信息量压缩20—50倍时,就出现了数字电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绪论
电视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不但使人们的休闲 时间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更重要的是它加大了信息传播空 度和信息量,使世界开始变小。如今,电视已成为普及率最 高的家用电器之一,而电视新闻、电视娱乐、电视广告、电 视教育等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电视作为一项伟大的发明, 给人类带来了视觉革命。

电视技术基础

电视技术基础

t=t2
象素:组成图像的元素,即基本单位,具有唯一的 空间位置,其亮度信息是时间的一维函数。
一幅电视图像由许许多多个象素组成,电视系统能 够分解、传送和合成的象素数越多,重现的图像就 越清楚、细腻。
象素的分解在摄像端的光电转换和扫描过程中完成
象素的合成在显像端的电光转换和扫描过程中完成
四、图像的传送
• 光谱混色法 • 时间混色法 • 空间混色法 • 生理混色法
(b)相减混色法
三基色为青、品、黄 (分别为红、绿、蓝的补色)
利用颜料、染料等的吸色 性质来实现混色。应用于 彩色印刷、彩色胶片和彩 色绘画等。
二、彩色图像的摄取
1、彩色图像的摄取
彩色图像的摄取包括两个过程: 利用分光系统将一幅彩色图像分解成红、 绿、 蓝三基色图像; 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和扫描将三基色图像转 换成相应的三基色电信号。
3、黑白全电视信号的频谱
幅度
特点: 离散性 成群性 带宽:6MHz
0
fH
2fH
283fH
284fH
f
第二章 彩色图像传送原理
一、可见光与彩色视觉
1、可见光与颜色
无线电波 红外线
电磁波谱 紫外线 X射线
宇宙射线
f 105
3 103
f 1010可见光f 1015
f 1020
扫描轨迹的集合称为扫描光栅。
1 2 3 4 5 6
电子束扫描光栅
左→右:行扫描正程(实线)
1’
右→左:行扫描逆程(虚线)
2’
行扫描周期=行正程+行逆程
3’
帧扫描正程:黑线(5个行周期)
4’
帧扫描逆程:黄线(2个行周期)
5’

第三章电视技术基础31

第三章电视技术基础31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2.CCD单元与光电转换 CCD单元的结构
2020/10/9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2.CCD单元与光电转换 电荷转移
每三个电极为一组,每个电极分别与 三个位相不同的时钟脉冲电压V1、V2、 V3;分别称为三相驱动时钟脉冲电压, 相应的CCD称为三相式。
2020/10/9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3.面阵CCD摄像器件
行间转移型CCD 感光单元、水平移位 寄存器和垂直移位寄 存器三部分组成
行间转移式CCD结构
2020/10/9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3.面阵CCD摄像器件
行间转移型CCD
缺点: (1)感光面积减小,灵敏度低; (2)反射产生类似垂直拖尾 现象。
(1)CRT显像管
音质改善 TDA9859
高频头
低频功放 TDA7558
SDA SCL
本机键盘
预中放
44 23
24
23
5
超级芯片TDA9383
33
21 22
20
51 52 53
三基色 视放
行激励
场输出 TDA8350
行输出
高压包
2020/10/9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2020/10/9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一、图像的分解与传送
1、像素的概念 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目就越多,由其构成的图像就越清晰。
像素的亮度 既是空间的 函数,也是 时间的函数
2020/10/9

第一讲电视技术基础之一ppt-电视原理

第一讲电视技术基础之一ppt-电视原理
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上午7时29分35秒上午7时29分07:29:3523.5.30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3.5.3023.5.30Tuesday, May 30, 2023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07:29:3507:29:3507:295/30/2023 7:29:35 AM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3.5.3007:29:3507:29May-2330-May-23 MOMODA POWERPOINT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缺乏,可得无限完美。。07:29:3507:29:3507:29Tuesday, May 30, 2023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5.3023.5.3007:29:3507:29:35May 30, 2023 14、意志坚强的Lo人rem能ip把su世m界do放lor在sit手am中e像t, c泥on块sec一te样tur任ad意ipi揉sci捏ng。eli2t.0F2u3s年ce5i月d u3rn0a日b星lan期dit二, e上leif午en7d时nu2ll9a分ac3,5秒07:29:3523.5.30 15、楚塞三湘接,荆frin门gi九lla 派pu通rus。. N。ull。a ia2c0u2l3is年te5m月po上r fe午lis7u时t c2u9r分sus2.3.5.3007:29May 30, 2023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7时29分35秒07:29:3530 May 2023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上午7时29分35秒上午7时29分07:29:3523.5.30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3.5.3023.5.30Tuesday, May 30, 2023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专家告诉 谈话。07:29:3507:29:3507:295/30/2023 7:29:35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非凡。23.5.3007:29:3507:29May-2330-May-23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07:29:3507:29:3507:29Tuesday, May 30, 2023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3.5.3023.5.3007:29:3507:29:35May 30, 2023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上午7时29分35秒07:29:3523.5.30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3年5月上午7时29分23.5.3007:29May 30, 2023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7时29分35秒07:29:3530 May 2023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上午7时29分35秒上午7时29分07:29:3523.5.30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课件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课件

视技术的分类
有线电视
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信号 ,用户通过接收器接收
电视信号。
卫星电视
通过卫星传输信号,用 户通过卫星接收器接收
电视信号。
网络电视
通过网络传输信号,用 户通过智能终端接收电
视信号。
投影电视
使用投影仪将图像投射 到屏幕上,用户通过大
屏幕观看电视节目。
电视技术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家庭娱乐
编码技术
为了便于传输和存储,需要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去除冗余信息,减小文件大小。常 见的编码格式有H.264等。
压缩技术
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小文件大小和提高传输效率。常见的 压缩技术有MPEG系列等。
节目的存储与传
存储介质
传输协议
电视节目可以存储在多种介质上,如 硬盘、光盘、磁带等。随着技术的发 展,云存储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THANKS
感谢观看
显示技术
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观看体验,需要采用先进的显示技术。 常见的显示技术有液晶显示、OLED显示、4K超高清显示等 。
05
电视技术的未来发展
超高清与8K技术
总结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清与8K技术已成为电视发展的趋势。
详细描述
超高清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让画面更加细腻、逼真;而8K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分辨率,呈现出更加震撼的 视觉效果。这两种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有线传输
通过电缆传输信号,如有线电视。
光纤传输
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具有高带 宽和低损耗的优点。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
有线电视
通过同轴电缆将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 ,需要安装接收器和解码器。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在场扫描逆程加入场同步脉冲,接受端只有在行、 在场扫描逆程加入场同步脉冲,接受端只有在行、场同步脉冲到达时才 开始逆程期。这样就保证了收、 开始逆程期。这样就保证了收、发端扫描电流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 起始相位。 起始相位。 g. 复合同步脉冲与复合消隐脉冲 由上述可知, 发端扫描的同步在电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 发端扫描的同步在电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 由上述可知, 、 为此, 设立了行、场同步脉冲信号,分别解决行、场扫描的同步问题。 设立了行、场同步脉冲信号,分别解决行、场扫描的同步问题。两者简 单的组合,就构成简单复合同步信号。 单的组合,就构成简单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脉冲的产生由 于扫描光栅在正程传输图像信息。而在逆程期间是不能显示的。为此, 于扫描光栅在正程传输图像信息。而在逆程期间是不能显示的。为此, 需要设立行、场消隐脉冲,使扫描逆程期间的电子束截止。 需要设立行、场消隐脉冲,使扫描逆程期间的电子束截止。 2. 彩色原理 大量实验表明,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就 量实验表明,把红、 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 可以配出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彩色,因此, 可以配出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彩色,因此,红、绿、蓝成为三基色。三基 蓝成为三基色。 色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任何一个基色都不能有另外两种基色配出, 色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任何一个基色都不能有另外两种基色配出, 这样就可以保证配色范围是最大的。 利用三基色的不同组合模拟出自然 这样就可以保证配色范围是最大的。 界无数彩色的原理称之为三基色原理。根据三基色原理, 界无数彩色的原理称之为三基色原理。根据三基色原理,自然界中的各 种颜色不用一一传送,只传送三基色的信息就可以了。 种颜色不用一一传送,只传送三基色的信息就可以了。这就为彩色电视 进行彩色分解与再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把三种基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 进行彩色分解与再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获得不同彩色的方法,称之为相加混色法。相加混色的配色关系如下: 获得不同彩色的方法,称之为相加混色法。相加混色的配色关系如下: 红 + 绿 + 蓝 = 白 红 + 绿 = 黄 绿 + 蓝 = 青 蓝 + 红 = 紫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LED显示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利用LED 灯珠作为像素点,通过控制电流使其 发光,实现图像显示。LED技术具有 亮度高、寿命长、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LED显示技术在电视、广告牌、舞台 等领域广泛应用,由于其出色的色彩 表现力和高亮度,特别适合在户外和 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使用。
OLED显示技术
VS
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需要借助数字音 频接口,如HDMI、USB等,以实现 高质量的声音传输。
多声道音频技术
多声道音频技术是指采用多个声道来传输声音信号的技术,可以提供更为立体的声音效果和更强的沉浸感。常见的多声道音 频格式包括杜比环绕声、DTS等。
多声道音频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音乐会等场合,能够提供更加逼真的声音效果。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利用有机材料在电流作 用下发光,实现图像显示。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的性, 因此色彩表现力极佳,且视角广、厚度薄、重量轻。
OLED显示技术在高端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广泛应用,由于其优秀的画质和出色的能效比,OLED被 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辨率显示技术
高分辨率显示技术是指屏幕分辨率超 过传统标准分辨率(如1920x1080) 的显示技术。高分辨率能够提供更加 细腻的画面和更丰富的色彩层次,使 图像更加逼真。
4K(3840x2160)和8K (7680x4320)是目前主流的高分辨 率显示技术。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画 面的需求增加,高分辨率显示技术在 电视、显示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
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信号,用户 需要安装接收器才能接收信号

卫星电视
通过卫星转发信号,用户使用 卫星接收天线接收信号。

电视技术基础

电视技术基础

1、广播电视系统构成:电视信号的产生与发送系统、信号传输通道、接收系统。

信号传输通道有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

无线传输方式是指将射频电视信号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辐射的方式来进行信号的传输,包括地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有线传输是指将电视信号通过电缆或光缆等线缆介质传送给用户的传输方式。

接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传输系统送来的电视信号,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后还原成为电视图像和声音。

2、高清电视:HDTV 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锁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

水平和垂直清晰度是常规电视的两倍左右,配有多路环绕立体声。

未来高清晰度电视的基本特点:(1)图像清晰、细腻,全屏扫描线数为1125或1250行,像素数是现行彩色电视的五倍左右(2)幅型比为16:9,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征,视野宽,临场感强(3)图像、声音、彩色之间串扰减少,保证重显图像清晰稳定(4)利用数字伴音系统,可传送多种伴音或立体声信号,提高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声音质量。

3、声音信号的数字化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

把振幅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按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振幅的脉冲采样,然后将各个时刻的采样振幅值用二进制数进行量化读出,最后把这些量化后的二进制数组按时间顺序排成可以顺序传播的脉冲序列,这就完成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简单的说,模数转换就是采样、量化、编码。

模拟信号缺点:在进行处理、存储和传送中都会存在引入噪声多和信号失真大的缺点。

数字信号具有动态范围大、复制不走样、可实施多路复用传输、可实现远程传输和监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数字音频文件格式:(1)声音文件包括Wave文件*.WA V ,AIFF文件*.AIF/AIFF ,Audio文件*.AU ,Sound文件,*.SND Voice文件,*.VOC ,MPEG音频文件,*.MP1/MP2/MP3 ,RealAudio文件*.RA/RM/RAM (2)MIDI文件(3)模块文件5、数字音频工作站是记录、转换、处理数字音频信号的数字系统。

《电视技术》课件

《电视技术》课件

剪辑节奏
合理控制剪辑节奏,使画面流 畅、连贯,符合观众的观看习 惯。
音频录制与编辑技巧
录音设备选择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 录音设备,如麦克风 、录音机等。
环境噪音控制
选择安静的录制环境 ,降低背景噪音,提 高录音质量。
音效运用
合理运用音效,增强 节目的氛围和表现力 。
音频剪辑
对录制的音频进行剪 辑、拼接、降噪等处 理,使音质更加清晰 。
未来电视将与家庭智能设备、物联 网等融合,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一 环,实现家庭娱乐、生活、工作等 多种功能的整合。
现代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超高清电视(4K/8K ):更高的分辨率, 更细腻的画面效果。
三维电视与立体显示 技术:提供更真实的 观影体验。
智能电视:集成了互 联网功能,支持多种 应用和服务。
02
电视信号的传输原理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连续变化的电信号,如声音、光线等。
数字信号
离散的二进制信号,如计算机中的数据。
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特效处理 、音效添加等后期处理。
视频拍摄与编辑技巧
拍摄角度
根据场景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拍 摄角度,如平拍、俯拍、仰拍 等。
画面构图
注意画面布局和元素排列,突 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镜头选择
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 ,如远景、中景、近景、特写 等。
光线运用
合理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 营造出所需的画面效果。
有线传输
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电视信号。
无线传输
通过电磁波传输电视信号,包括地面无线传输和卫星传输。
网络传输
通过网络传输电视信号,可以实现点播、回放等功能。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

电视基础知识要点课件

电视基础知识要点课件

超高清技术
超高清电视的分辨率达到 3840x2160像素,是高清 电视的4倍,画面更加细 腻、逼真。
4K技术
4K电视的分辨率达到了 4096x2160像素,比超高 清电视的像素更高,是当 前主流的高端电视技术。
HDR技术
• HDR技术:HDR技术通过提高画面亮部和暗部的细节表现,使 画面更加生动、真实。常见的HDR格式有Dolby Vision、 HDR10和HLG等。
广告媒体
电视作为广告媒体,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影 响力。
政府信息发布
政府通过电视发布重要信息,宣传政策和 方针。
02
电视信号传输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连续变化的电信号,如声音、光线等 。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转换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传 输和存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 号,便于显示和播放。
LCD电视
基于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 主流的电视类型。优点是体 积轻薄、色彩鲜艳,缺点是 视角较小、响应速度较慢。
LED电视
基于发光二极管技术,是 LCD电视的升级版。优点是 亮度更高、寿命更长,缺点 是价格较高。
OLED电视
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 是高端电视的代表。优点是 色彩鲜艳、视角广、响应速 度快,缺点是价格非常高。
电视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分辨率
刷新率
动态对比度
色域覆盖率
表示电视机图像的清晰度, 通常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 素数量表示。常见的分辨率 有1366x768、1920x1080
等。
表示电视机每秒更新图像的 次数,通常用赫兹(Hz)表 示。刷新率越高,图像越稳 定。常见的刷新率有60Hz、
120Hz等。

电视技术基础

电视技术基础
地区,使7.2亿人同时看到这个节目的。
4.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电视信号数字化是继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后的又一次革命。 1993年, 欧洲成立了数字视频广播组织。 该组织为数字视频广播系统提供了一
套完整、 通用的技术标准, 包括DVB-S 、DVB-C、 DVB-T等被全世界大多数 国家和地区都能接受的数字广播电视标准。 DVB-S规定了卫星数字广播调制标准,使原来传送一套PAL制节目的频道可以传 播4套数字电视节目, 大大提高了卫星传输信道的利用效率。 DVB-C规定了在有线电视网中传播数字电视的调制标准,使原来传送一套PAL制 节目的频道可以传播4套~6套数字电视节目。 DVB-T规定了在开路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节目采用的调制标准。 这些标准均得到欧
播) 1941 年, 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美国的电视技术标准为每秒 535 行, 30 帧。
同年 7 月 1 日,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美国第一座电视台,全国广 播公司的纽约 WNBT 电视台。
2. 电视图像的彩色化
和电影技术一样, 电视技术也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的发展过程。 1940年,美国无线电广播公司试制成功彩色电视机。 1953年,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提出NTSC制。 1954年,美国全 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NTSC制电视节目。日本、加拿大分别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 当绝对黑体( 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 而是完全吸收入射辐射光的物体)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 其辐射的可见光谱与某个光 源所辐射的可见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时, 则绝对黑体的这一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 温,其单位用“K” 表示。色温低的光线偏桶红色, 比如白炽灯, 色温在2800K左右。 色温高的光线偏蓝紫色, 比如紫光灯, 色温在9000K 以上。太阳光虽然是自然界中 最大的白光光源, 但它的光谱分布是随季节、时辰、气候而变化的, 不适合作为标 准光源。随着人造光源技术的发展, 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了在电视系统中使用的5种 主要的标准白光源。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PPT课件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PPT课件
1923年,美籍俄国人兹沃尔金(V.K.Zworykin)发明静电积 贮式摄像管,后来又发明电子扫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 术的先驱。在1929 年11月18日,Zworykin 示范他的全部电子电 视接收器。
1939 年前后使用电视显象管和摄像管
V.K.Zworykin
3
1925年,英国的贝尔德(J.L.Baird),根据“尼普科夫圆 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 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扫描线,扫描器 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有2英寸高、 1 英寸宽。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 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开创了电视技术研究的先河。
7
数字化问题
一、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
1、节目制作方面的数字化 从普通电视的模拟复合到模拟分量,到数字复合、数 字分量、压缩数字分量。 2、节目显示设备的数字化 从数字电视接收机到改良电视到增强电视、高清晰度 电视。 3、节目传输方面的数字化 由于码率压缩技术的突破,不仅从演播室到发射的传 输越来越多采用数字,数字压缩卫星直播方式已成为卫星 广播的主流。
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 并进行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试验播发电视节目。
1936年11月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位于英国市郊的亚历 山大宫的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正 式开播的电视台,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英国正式开 播的电视在开始时仍为机电系统,4个月后被电子系统取代。 4
彩色电视机在哪国使用必须符合该国的黑白体制、彩色制 式及频道划分,还要注意电源标准(有110伏/60赫与220伏/50 赫之分),这样才能保证接收机安全可靠地接收到良好的彩色图 像和伴音。目前世界上采用PAL制的国家最多。中国所采用的电 视制式为PAL/D,国家标准为:每帧扫描625行,每秒25帧。

第三章电视技术基础-3-4PPT课件

第三章电视技术基础-3-4PPT课件

2021/2/11
传媒技术学院
第二章 电视技术基础
第四节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一、光的特性
5、色温和标准光源 光源的概念
2021/2/11
传媒技术学院
第二章 电视技术基础
第四节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一、光的特性
5、色温和标准光源 色温的概念
色温是以绝对黑体的加热温度来定义的。所谓绝对黑体是指既不反射光、也不 透射光,而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电磁波辐射波谱仅由温度决定。随着温度 的增加,黑体辐射能量将增大,其功率波谱向短波方向移动。所以当温度升高 时,不仅亮度增大,其发光颜色也随之变化。 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绝对温度下,所辐射的光谱与某光源的光谱具有相同的 特性时,则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单位以K表示。
B 光源:相当于中午直射的太阳光。其色温为4800 K。在实验室中可由特制的 滤色镜从A光源中获得。
C 光源:相当于白天的自然光。色温为 6800K。其波谱成分在400~500nm处 较大,因此C光源的光偏蓝色。它被选作为NTSC制彩色电视系统的标准白光源。
2021/2/11
传媒技术学院
第二章 电视技术基础
一、光的特性
4、物体的颜色
物体颜色的两种来源 (1)发光体所呈现的颜色,例如各种彩色灯和霓红灯等所发出的彩色光; (2)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彩色光。那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外界光线 照射下,能有选择地吸收一些波长的光,而反射或透射另一些波长的光, 从而使物体呈现一定的颜。
物体颜色的定义 物体在日常环境里被太阳光照射时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称为物体的本色; 在特殊环境中所呈现的颜色,称为物体的衍生色;
第四节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一、光的特性 2、太阳光

第三章电视技术基础-3-1

第三章电视技术基础-3-1

2020/11/29
传媒技术学院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3.面阵CCD摄像器件
帧间转移型CCD
缺点: (1)尺寸较大 (2)每个光敏区既作感光单元, 又作移位单元,会产生垂直拖尾 现象。
2020/11/29
传媒技术学院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图像信号的传送
2020/11/29
图2-2 图像信号的发射过程
传媒技术学院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一、图像的分解与传送
景物信息是三维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f (x, y, z,t)
黑白电视只有景物亮度信息
B f (x, y,t)
电信号只是时间的函数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3.面阵CCD摄像器件
行间转移型CCD
感光单元、水平移位 寄存器和垂直移位寄 存器三部分组成
2020/11/29
行间转移式CCD结构
传媒技术学院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第一节 图像信号的摄取与传送
二、扫描的实现与光电转换
3.面阵CCD摄像器件
行间转移型CCD
(1)场正程期间,成像区完成光电转换 并积累电荷; (2)场消隐期间,成像区积累的电荷迅 速转移到对应的垂直移位存储器; (3)在行逆程期间,垂直移位存储器的 电荷向下转移一个单元;最下行的电荷 进入水平移位寄存器; (4)下一场正程期间,水平移位寄存器将 一行电荷顺序移至输出端。
线阵CCD
2020/11/29
面阵CCD
传媒技术学院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电视技术基础

电视技术基础

一、简述电视制作的三种方式:ENG方式、EFP方式和演播室方式1、ENG方式ENG方式是三个英语单词ELECTRONIC NEWS GA THERING的缩写,意思是“电子新闻采集”。

这个称号来源于电视技术术语。

2、EFP方式EFP也是由三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

是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的缩写,意为“电子现场制作”。

EFP同样来源于电视技术,它原本是对——一整套电视设备的统称,叫EFP设备或EFP系统。

这套系统最少包括两台以上数量的摄像机,一个图像(视频信号)切换台,一个音响控制台和所需辅助性设备。

利用这套设备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

所制节目如果是与事件发展同时播出,我们称其为现场直播。

3、演播室制作方式演播室相当于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

按照我国目前中央电视台以及省电视台的情况来看,分别有1000平方米、800平方米、400平方米、20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左右大、中、小型电视演播室。

这些演播室内可以用于大、中、小型种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构成了电视台多层次制作系统。

采用演播室及其配备的全部设备、设施进行的电视节目制作,就称为演播室制作方式。

二、目前世界上的广播电视制式分为哪几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广播电视制式分为三大类:PAL、SECAM、NTSC制式。

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的制度和技术标准。

在电视信号传递过程中,将彩色的三基色红、绿、蓝分解与组合为电视信号时,一些国家各自采用了不相同的方式,这便导致了彩色电视制式的不同。

目前,世界上用于广播电视的彩色制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于1953年起源于美国,采用美国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LSION SYSTEMS COMMITTEE)的英文缩写命名,叫做NTSC制式,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成本较低,兼容性也较好,基缺点是彩色不稳定。

西德和一些欧洲国家在NTSC制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于1962年研制成功“帕尔制”(PAL)制,并投入使用(PAL是“逐行倒像”扫描英文PHASE ALTERNATION LINE 的缩写)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但成本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的种类
2、按频率成分可分为单色光和复合光。 单色光是指具有一波长的色光或者所占波 谱宽度小于5nm的色光;非单色光即分复合 光。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一)、光的种类
3、按频率和颜色综合考虑可分为谱色光 (Spectrum Color)和非谱色光。
谱色光主要是指波长从780nm到380nm,而颜色按红、 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各种单色光;把两个 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色光混合所得,但又不能作为谱色出现 在光谱上的色光称为非谱色光。白光是非谱色光。
单色光一定是谱色光,非谱色光一定是复合光,而复合 光也可能是谱色光。例如,红单色光和绿单色光合成的复合 光为黄色,它属于谱色光。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第三 讲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第三 讲
教学目标: 1、掌握色温的概念; 2、了解电视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标准白光源; 3、了解人眼的基本视觉特性; 4、掌握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内容; 5、掌握像素的概念及其传送方式; 6、了解电视扫描原理; 7、了解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太阳发出的谱色光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一)、光的种类
4、按发光方式可分为直射光,反射光和透 射光。
发光体(光源)直接发出的光称为直 射光;物体对光源发出的光,能够进行反 射所形成的光称为反射光;能进行透射所 形成的光称为透射光。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3.物体的颜色
我们看到的颜色有两种不同的来源: 一种是发光体所呈现的颜色。例如各
种彩色灯和霓红灯等所发出的彩色光。
另一种是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彩色光。 例如,红旗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因而呈现红色;绿色的植物因反射绿色光 而吸收所有其它色光而呈现绿色,白云反 射全部阳光而呈白色;煤炭吸收全部照射 光而呈现黑色等等
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绝对温度下,所辐射 的光谱与某光源的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时,则绝 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单位以K表示。
例如,温度保持在2800 K时的钨丝灯泡所发的白光,与温 度保持在2854K的绝对黑体所辐射光的功率波谱基本一致,于是 既称该白光的色温即为2854K。可见、色温并非光源本身的实际 温度,而是表征光源波谱持性的参量。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二)、光的颜色
无论是什么光,它的颜色都是取决于 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因素是它的功率波谱分布。在 色度学和彩色电视中,对标准光源的辐射 功率波谱1 ,必要2 作出3明确而4严格的5 规定。
2、主观因素是人眼的视觉特性。不 同的人对于同一功率谱P( λ )的光的色 感可能是不相同的。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一)、光的种类
1、按颜色可分为彩色光和非变化光。 非彩色包适白(色)光、各种深浅不一样 的灰(色)光和黑(色)光;彩色光又可 细分为红光、绿光、黄光、........红紫 光等。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3、物体的颜色
因此,物体的颜色是光和眼睛相互 作用产生的。
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对光线 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
发光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发出光线 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三、标准光源和色温
2020/12/31
第一节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3.1.1 光特性与度量
一、光的特性 2、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随
着波长的变化,人眼主观感随之变化,表现为两个 重要特性:
(1)、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光颜色。 (2)、辐射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光给人眼的亮 度不相同。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可见光在不同温度时的波谱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标准光源
引入色温和相关色温的概念后,表示光源的特 性非常方便。
光源:
A 光源:相当于2800 K钨丝灯所发的 光。其色温为2854K。它的光谱能量分布主 要集中于波长较长的区域,因而A光源
3.1.1 光特性与度量
一、光的特性 1、光的本质 光学和电磁场理论指出:光是一种可以
看得见的电磁波,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波 动性和微粒性。电磁波的波谱极为宽广,它 包括无线电波、可见光谱、紫外线、X射线 和宇宙射线等。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第三章 电视技术基础
电视广播系统与无线电广播系统 区别:
a. 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将信号调 制到高频信号,即载波上;在接收端再 将其恢复。
b. 不同的地方是电视系统除了要传 送语音节目外,还要传送图像信号和扫 描同步信号。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在色度学和电视技术中,常以白色作 为一种标准,所以标准光源都是白光。常 用的标准白光有五种,称为A、B、C、D65 和E光源。
1、色温的概念
2、标准光源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色温的概念
色温是以绝对黑体的加热温度来定义的。所 谓绝对黑体是指既不反射光、也不透射光,而完 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电磁辐射波谱
上一页内容 下一页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级目录
返回
2020/12/31
二、彩色与光
光有单色光与复合光。 太阳光随波长由长到短所呈现的颜色依此为:
红、橙、黄、绿、青、蓝、紫。 决不能以颜色来判断光谱的分布。一定的光谱分布 表现为一定的颜色,但同一颜色则可由不同光谱分 布而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