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概述 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咽漱液、咽拭子→接种细胞,鸡胚→血凝试验 2.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中和、补体结核试验 3.快速诊断:免疫荧光、酶免疫、核酸杂交等:
四、防治原则 1.流行期间: 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乳酸蒸
汽消毒,100m3,2-4ml。 2.特异性预防: 应用疫苗,效果较好;
5-7d痊愈,免疫力低下者易继发感染, 引起肺炎。 2.免疫性: 病后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 分泌型IgA(抗-HA) 均为中和抗体 血液中抗-HA(IgG、IgM) 可抵抗再感染,
小结:甲型流感为什么会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 1、病毒基因为分节段的单负链RNA ,在复制中易发
生基因重组,导致新病毒株出现;
特点:
1、口-口途径,侵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 2、传染性强、波及范围广、人群感染率高: (1)能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如甲型流感; (2)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3、具有“一病多因”和“多病同因”的致病特点; 4、同一类病毒可反复感染。其原因:病毒易变异 (甲型流感),或免疫力不持久(鼻病毒、副流感 病毒等); 5、应用疫苗预防效果显著。
a.水解宿主细胞膜神经氨酸; b.破坏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 c.具抗原性,仅抑制酶的水解作用
参与病毒释放 利于其扩散
2、病毒复制 较特殊,RNA在感染细胞核 中转录和复制。 1)病毒吸附易感细胞, 通过胞饮方式进入细胞; 2)RNA进入细胞核,在 多聚酶的作用下转录mRNA 特点:需要宿主mRNA 5’端 甲基化的帽状(m7GpppXm) 引物才能转录 。 3)装配成熟, 以出芽方式释放。
(3)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多 数哺乳动物均可感染;
禽类是流感病毒的基因储存库与 新毒株出现相关;H5N1是一种 高致病性病毒。
H5N1


H3N2 H1N1

基因重组
(人体具H5N1结合受体 )
3.培养特性
羊膜腔(初次分离) 鸡胚尿囊腔(传代V)
接种
细胞培养:人胚肾细胞 CPE(-) 血吸附(+)
3.分型与变异
(1)根据NP和MP的不同,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H1-H15)、NA(N1-N9)抗原不同分 亚型,人类主要由(H1、H2、H3,N1、N2)抗 原组成,近年发现H5N1、H7N7、H9N2等禽流感 也可感染人。乙、丙型未见亚型;
(2) HA、NA易变异,抗原变异有二种形式
2、病毒型别多,不同型别同时流行,易发生基因重 组形成新亚型;
3、HA、NA抗原性易变异,常见的有抗原性漂移和 抗原性转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针对新的亚型, 由于人群完全缺乏免疫力而易造成大流行;
4、病毒传染性强,宿主范围广:患者、隐性感染者、 许多动物均可被感染。禽类作为流感病毒的基因储 存库,与新亚型出现密切相关。
刺突 二种,易变异,是划分亚型的重要依据
①血凝素(HA)柱状,三聚体,糖蛋白
a.HA1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HA2 有膜融合性,释放核衣壳 b.凝集红细胞,发生血凝现象 c.具抗原性,其相应抗体能
与V感染、 血凝、免疫、 分型有关
Fra Baidu bibliotek
中和病毒感染,为保护性抗体
②神经氨酸酶(NA)磨菇状,四聚体,具酶活性
b.麻疹病毒为H蛋白
吸附
c.RSV为G蛋白
有关
⑤ 细胞质内复制,出芽方式释放;
4.抵抗力 不强,对干燥、紫外线、乙醚、乳酸 敏感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性 甲型引起流行,乙型在局部爆发,
丙型主要侵犯婴幼儿,很少流行。
病毒经飞沫 在人-人直接传播,传染性强
我国流行季节 冬春季
病人 飞沫 传播
侵入呼吸道 上皮细胞
病毒在局部增殖, 引起卡他性炎症。
毒素样物质入血, 引起全身症状。
但必须与流行毒株 相一致。
第三节 副粘病毒
(paramyxovirus)
共同特点:
① 球形或多形性,直径150~300nm,螺旋对称;
② 核酸为单负链RNA,不分节段,不易变异;
③ 基因组编码多种蛋白;
④ 不同病毒包膜刺突不同
F蛋白为共有,具融合活性和溶血活性
a.副流感,腮腺炎病毒为HN蛋白 与血凝
脂质双层(外层),
M2嵌于其中,形成膜通道
分节段的(-) SSRNA
NA
M1
M2
HA
1 2 34 5 6 7 8
PB2 PB1 PA RNA
RNA多聚酶
核糖核蛋白(RNP)
RNP
流感病毒的结构
核衣壳 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 有核蛋白(NP),与复制 和转录有关的RNA多聚酶 蛋白。呈螺旋对称。 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 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 包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
①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HA、NA氨基酸 点突变,幅度小,属量变,与人群免疫力选择有关, 引起周期性局部中、小规模流行。
②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HA、NA氨基酸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形成新亚型, 人群缺少免疫力,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
不同型别病毒同时流行时,也可发生基因重 组形成新亚型。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 属正粘病毒科,简称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三 个型,可引起人和动物的流感。 甲型 是播及全球、流行频繁的重要病原体; 乙型 致病性低,仅局部暴发; 丙型 主要侵犯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很少流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球或丝状, 直径80-120nm,分节段的单负 链RNA病毒,核衣壳呈螺旋对称, 有包膜,表面有刺突。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由内向外分为核心和包膜两部分:
(1)核心
分节段的单负链RNA
甲、乙型 8个节段
丙型 7个节段
复制中易发生变异
核糖核蛋白
RNA多聚酶(PA、PB1、PB2) (RNP)
与核酸复制转录有关
核蛋白(NP) 抗原性稳定
具型特异性
(2)包膜 (双层结构)
基质蛋白(M1,内层),
具型特异性;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概述
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副流感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 其它: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 新变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偏肺病毒。 常见呼吸道病毒及引起主要疾病(详见教材
P315 表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