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学派的灵魂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政治哲学维度——布达佩斯学派关于马克思社
观视域 的开启 , 肇始 于 唯物史 观在 宏 观的 政治 经济 学层 面遭遇的理论 困境 。对 此 , 他 们分 别从 历史 唯 物主 义 的
论” 。第二 , 学 派成 员指 出 , 与资本 异 化生 产相关 的无产
关 键 词 布达佩 斯学派 文化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历史理论 无产 阶级 社会 主义
尽管在东 欧社 会 主义运 动失 败 的影 响下 , 匈 牙利 布 达佩斯学派在组织形 式上趋 于瓦解 。但 这并不 意味 着它
逻辑 理路 、 主要 内容 以及 最终指 向三 个方 面进行 了详 细 的“ 质询 ” 与积极的 回应 :
义与 阶级意识 , 之 于社会 革命 的合法性 问题。再次 , 就 唯物史观 的最终指 向来说 , 学派成 员结合 马克 思的劳 动
解放理论 ,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可能 出现 的异化现象作 出 了相应 的政 治哲 学批 判 , 并 以此重 塑了马克 思社会 主 义学说 的人道 主义 立场 。值得 一提 的是, 布达佩斯 学派对唯物 史观 的反 恩, 实现 了马克 思宏观 的社会一 经 济 分析 向微观 的政 治一 文化考 察的转 向, 其实质毋 宁是 以资本 生产范式批判为前提 的文化一 政治哲学批判。
将受 到质疑。这是 由于 , 当无产 阶级 的人 员结 构与 个体
的阶级 意识 , 尚未 予 以实 证分 析之 前 , 它“ 只具 有作 为一 个相当同质化 的阶级 的一 种抽 象的 可能性 ” 。与之 相 应, 为“ 政治逻辑 ” 所催生 , 并作为“旨在创造一种 ‘ 自由社 会’ 的动力” ⑨ 的阶级 意识 , 将 与无 产 阶级革命 的条 件形
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述评
2018年第5期(总第170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5ꎬ201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70哲学问题研究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述评徐㊀苗㊀苗(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ꎬ哈尔滨150028)摘㊀要:尽管法兰克福学派没有专门的道德哲学家ꎬ但从阿多尔诺到霍耐特ꎬ学派通过同一性道德批判㊁道德自我的人格心理分析以及道德问题的社会病理研究等ꎬ对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论述ꎬ在这个过程中ꎬ道德哲学的主题和研究方法都由于理论背景或时代精神的影响而发生了转变ꎮ对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的整体研究ꎬ能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现实指向ꎮ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ꎻ道德哲学ꎻ社会病理中图分类号:B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18)05-0115-06收稿日期:2018-06-3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霍耐特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 蔑视 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16SHC01)作者简介:徐苗苗(1982 )ꎬ女ꎬ讲师ꎬ哲学博士ꎬ从事西方伦理思想研究ꎮ㊀㊀法兰克福学派的道德哲学思想吸收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㊁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资源ꎬ凸显出其理论的批判性与现实性ꎮ但就目前来看ꎬ学界侧重于对阿多尔诺㊁弗洛姆等人的道德哲学进行个体研究ꎬ缺少一种宏观视角的整体性研究ꎮ实际上ꎬ从阿多尔诺到霍耐特ꎬ学派整体的道德哲学研究遵循逻辑演绎 人格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机制分析这一发展过程ꎬ不仅为西方道德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ꎬ而且让道德哲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抽象意义的哲学思辨ꎬ而是汲取了当代心理学㊁社会学研究的成果ꎬ与此同时ꎬ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正义与善之间的内在关联㊁自律意识的内化过程等重要问题的研究ꎬ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ꎮ㊀㊀一㊁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的理论渊源道德原则作为人类行为的约束力量ꎬ它的确立究竟属于个体层面的自律ꎬ还是共同体层面的共识?道德意识的获得ꎬ是一种先天的习得ꎬ还是经过长期强化而养成的行为?道德层面 善 的标准ꎬ来源于认识论层面的判断ꎬ还是一种基于人类共同情感的同理?对于道德哲学的上述基本问题ꎬ自苏格拉底开始ꎬ哲学家们就已进入旷日持久的争论之中ꎮ现代哲学的几个重要流派ꎬ社群主义㊁新自由主义㊁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法兰克福学派ꎬ等等ꎬ对道德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遵从的是不同的路径ꎮ法兰克福学派的道德哲学融入了精神分析㊁社会统计等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实证研究法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从阿多尔诺对同一性道德的抽象反思开始ꎬ经过弗洛姆对个性道德意识的分析和霍耐特对道德困境所做的社会病理诊断ꎬ进而对道德层面善恶标准的判断㊁道德意识的养成等问题的诠释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ꎮ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ꎬ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的形成与发展并非无本之木ꎬ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㊁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都为该学派道德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资源ꎮ康德对道德的探讨不再局限于古希腊意义上的城邦美德ꎬ而是从人自身之中去分析道德行为的存在依据ꎬ赋予道德哲学以现代视野ꎮ康德将人的行为视为一种绝对命令ꎬ强调当主体在剥离一切功利㊁诱惑㊁压力等外在动机的时候ꎬ依然拥有基于善良本心的道德行为ꎬ这是出于自由意志㊁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这三大公设ꎬ因此ꎬ道德行为本身是一种自律ꎬ无论社会关系如何多元化ꎬ无涉外部情境如何流转ꎬ甚至无关乎客观条件如何变换ꎬ 自由当然是道德法则的存在依据ꎬ但道德法则却是道德的认识依据 [1]ꎮ将道德行为视为善良动机的合理性ꎬ康德在这一点上启发了阿多尔511诺对道德问题的思考ꎬ但黑格尔对道德自我的阐释则真正地奠定了阿多尔诺批判同一性道德的基础ꎮ受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影响ꎬ道德和伦理之间的区别渐渐呈现出来ꎮ在黑格尔那里ꎬ道德凸显的是个体的主体理性ꎬ即个体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不同于其他人ꎬ 作为自为存在物ꎬ自我意识对它自己而言是其本质ꎮ在这样一种规定之下的自我意识ꎬ乃是他物的否定性 [2]ꎮ道德被黑格尔描述为 自我意识的反向运动 ꎬ这就意味着ꎬ如果自我要证明自身的存在ꎬ那么它必然要通过一个 他者 ꎬ换句话说ꎬ差异性是自我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前提ꎬ自我能够获得同一性认同正是基于这样的差异ꎮ在普遍性与差异性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可以制约个体的行为ꎬ当普遍性的制约达到一定程度ꎬ伦理原则就会出现ꎬ依据伦理原则产生家庭㊁市民社会以及国家等伦理实体ꎬ但无论原则的普遍性与抽象性多么合理ꎬ其中必然包含着千差万别的个体行为ꎬ这一观点在«法哲学原理»中被进一步强调: 人格(在开始时ꎬ即在直接的法中ꎬ它还是抽象的)的基本环节通过自己的主观性的形式发展了自身ꎬ并且在这里ꎬ即在绝对的法中ꎬ在国家中ꎬ在意志的最具体的客观性中ꎬ形成了国家人格ꎬ形成了国家的自我确信 [3]ꎮ有鉴于此ꎬ黑格尔对阿多尔诺的影响主要在于ꎬ道德作为规范具有同一性ꎬ但它存在的前提却是一种个体之间的 异质性 ꎮ和黑格尔不同ꎬ马克思并没有局限于道德原则的抽象思辨ꎬ而是将道德问题的探讨置于社会历史领域之中ꎬ以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为例ꎬ辩证分析了侵略行为本身的双向功能 破坏并解构自然形态的生活方式ꎮ但需要注意的是ꎬ这样一种分析并非要限于动机论与后果论的论辩ꎬ而是在社会历史的框架之内探讨道德问题的社会根源㊁道德行为的历史作用以及道德行为在社会利益冲突中的诠释ꎬ等等ꎬ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讨论方式ꎮ道德原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不再局限于思辨领域ꎬ而渐渐成为社会问题ꎮ一个被动机论者所批判的不道德行为却能够促进社会分层㊁社会流动乃至社会变迁ꎬ并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当其 不自觉的工具 ꎮ为道德哲学研究开启社会历史视阈ꎬ马克思的这一贡献不仅启发了阿多尔诺等人去关注由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ꎬ也影响了霍耐特从社会哲学层面去讨论道德问题ꎮ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和黑格尔有异曲同工之处ꎬ但路径却截然不同ꎬ黑格尔专注于自我意识的研究ꎬ弗洛伊德却侧重于探索潜意识的压抑及其意识化过程ꎮ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ꎬ对人格的三分法划分ꎬ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前提ꎮ弗洛伊德通过本我㊁自我与超我的三重化ꎬ区分了人格的不同部分ꎬ但在弗洛伊德看来ꎬ三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ꎬ而是相互牵制ꎬ共同支配着人的道德行为ꎬ支撑着主体能够遵循道德原则ꎮ反社会的本我尽管被人们比作在冰山潜藏着的强大根基ꎬ但在道德活动中必须接受自我的抑制ꎬ伴随着生本能与死本能的辩证运动而产生的心理能量总是得不到释放ꎬ焦虑情绪被搁置在道德行为的背后ꎬ形成了具有潜在动力的潜意识领域ꎮ自我是人格中的社会化部分ꎬ在抑制本我的冲动时可以使用多种抵抗焦虑的防御机制ꎬ包括压抑㊁否认㊁投射㊁退化㊁隔离㊁升华以及反向形成等ꎮ超我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我ꎬ引导着自我按照道德规则去约束本我ꎮ本我不断遭受来自社会自我的压抑或否认ꎬ焦虑情绪会产生ꎬ达到一定程度ꎬ焦虑感会以不道德行为的形式被释放出来ꎬ直到本我支配的潜意识领域被意识化ꎬ从这个意义上看ꎬ社会上 恶 与 罪 的行为ꎬ其发生与消除均产生于潜意识的压抑 意识化这一过程ꎬ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ꎬ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过程和动作 [4]ꎮ弗洛姆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ꎬ提出了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潜意识理论ꎬ并重新诠释了 孤独 概念ꎮ弗洛姆强调ꎬ社会潜意识脱胎于社会成员共同的文化认同ꎬ是一个约束个体行为的领域ꎮ生活于其中的个体一方面是拥有选择权利的自由存在ꎻ另一方面却在逃避自由ꎬ因为任何社会都会依据一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来整合其成员ꎬ那些游离于文化传统之外的思想和感情因其异质性而被排斥在社会规范之外ꎬ这种异质性开始通过话语㊁认知以及风俗禁忌等方式转变为道德上的特殊性ꎮ一旦个体意识到自己特殊的思想和感情开始和社会道德规则相悖ꎬ尽管其行为上依然保持特立独行ꎬ但这种特殊性也被行为主体自身排除在社会潜意识之外ꎬ形成一种以 自由 形式存在的孤独体验ꎬ自由选择的权利实际上被社会潜意识所架空ꎮ逃避自由的个体真正想要逃避的是因其特殊性而必然要历经的社会排斥 自我排斥这一过程ꎮ611㊀㊀二、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受黑格尔㊁马克思以及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ꎬ法兰克福学派的道德哲学在整体上经历了逻辑演绎 人格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机制分析这一过程ꎮ具体来说ꎬ阿多尔诺受到黑格尔现象学和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双重影响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同一性道德进行了批判ꎻ弗洛姆则沿着精神分析的路径ꎬ分析了个体道德行为的人格心理机制ꎻ霍耐特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ꎬ阐释了道德冲突的社会心理因素ꎮ1.阿多尔诺对同一性道德的批判尽管启蒙理性弥合了文艺复兴中神秘主义泛滥的缺憾ꎬ但理性之僭越也带来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ꎮ 神话早已是启蒙ꎬ启蒙已经倒退为神话 ꎬ写«启蒙辩证法»时期的阿多尔诺已经意识到ꎬ启蒙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主要通过主体理性的越界而呈现ꎮ在后来的«否定辩证法»中ꎬ阿多尔诺更加深化了这一观点ꎬ主体理性的攀升导致了各个领域的同一性压制了差异性ꎮ尽管人们对同一性的寻求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ꎬ但在这个过程中ꎬ这种同一性却延伸至非理性世界ꎬ尤其是道德领域ꎮ基于这样的立场ꎬ阿多尔诺反对道德原则受社会权力的支配ꎬ强调道德哲学的主题应首先围绕 一般 和 个别 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ꎬ这是讨论的前提ꎮ 一般性概念是从主体的多样性中获得的ꎬ然后再作为理性的逻辑客观性而独立ꎬ使一切单个的主体 似乎还有这样的主观性都将消失其中ꎮ [5]280我们知道ꎬ 一般 与 个别 这对概念在本体论上的分野始于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识论之争ꎬ但旷日持久的争论却始终没有结果ꎬ甚至在启蒙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ꎬ 一般 和 共相 这样的抽象范畴凌驾于个体之上ꎬ在中世纪获得了神性存在ꎬ在现代社会则化约为绝对观念ꎬ成为人文科学研究的终极追求ꎮ在阿多尔诺看来ꎬ 一般 这一抽象范畴的实在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清晰起来ꎬ在道德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ꎬ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必须从社会规范中获得ꎬ社会规范的建立依靠的却是同一性的权力话语ꎮ 那种在道德心上再生着固执地坚持社会的压抑性危害的东西是自由的对立面ꎬ它应靠自身决定作用的证据而清醒过来ꎮ [5]280对于这种以同一性为基础的道德规范ꎬ阿多尔诺看到了它的后果ꎬ将某种单一的价值观绝对化为道德标准ꎬ一切不符合此标准的行为都可以被判定为道德上的 恶 ꎬ这些行为又会被人们以 善 之名加以训诫或惩罚ꎬ差异性被渐渐地抹杀ꎬ在很多情况下ꎬ一些充满个性化的合理要求也被看作一种僭越ꎮ按照阿多尔诺这一观点ꎬ人类社会所遭遇的诸种重大灾难皆拜这种同一性思维所赐ꎬ也正因如此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ꎬ而同一性的获得则是由于人们赋予了客观理性以优先地位ꎬ对于客观理性的过分推崇本身就是理性的片面发展ꎮ在阿多尔诺的阐释中ꎬ我们不仅看到了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印记ꎬ也发现了马克思式的社会历史分析框架ꎬ但阿多尔诺依然没有脱离诸如一般 与 个别 的分野ꎬ 主体 与 客体 的对立这样一种认识论的思维模式ꎮ即便他已经将 恶 具体化为类似于奥斯维辛屠杀的历史事件ꎬ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却依然停留在思辨层面ꎬ对于人的需要㊁善恶标准的情境化㊁自由的边界等问题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ꎮ法兰克福学派的另外一位理论家ꎬ艾瑞克 弗洛姆结合精神分析法和人本主义哲学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ꎮ2.弗洛姆对个体道德的人格心理学分析弗洛姆和阿多尔诺一样ꎬ反对在道德领域寻求某种齐一律ꎬ但作为同时代者ꎬ弗洛姆的分析更加微观ꎬ他基于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和批判理论的双重立场ꎬ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解读为个体人格上的障碍ꎬ而解决道德问题的关键则依赖于个体的 自爱 程度ꎮ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ꎬ一方面吸收精神分析对个人成长经验这一过程的关注ꎬ另一方面又继承批判理论对现实的人的关注ꎬ把社会生活中的 神经症 看作道德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ꎬ有鉴于此ꎬ心理治疗的实质就是排除那些实现幸福的障碍ꎬ这一点实际上也影响了阿克塞尔 霍耐特对社会道德的病理学分析ꎮ和阿多尔诺相似ꎬ弗洛姆也认为道德规范的形成并不是一种既定结构的整合ꎬ更不是源自权力的建构ꎬ毋宁说ꎬ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的形成恰恰以人格为基础ꎮ在此基础上ꎬ弗洛姆区分了基于权威的极权伦理和基于人性的人本伦理两种观念ꎬ就前者来说ꎬ它在形式上反对人有辨别善恶的能力ꎬ在内容上它对于善恶的判别则基于711权威者自身的利益ꎬ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利益状况ꎮ人本伦理则恰恰相反ꎬ它将人看作情境的动物ꎬ个人依据自身所处的情境判断什么样的选择才对自身最好ꎮ有鉴于此ꎬ弗洛姆做出了这样一个论断:幸福本身并不是一种结局ꎬ它随着道德力量的增强而产生ꎬ道德的缺乏带来的是沮丧ꎬ道德力量实际上就意味着人是否具备他所特有的一切力量[6]23ꎮ弗洛姆在这里所说的 特有的一切力量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ꎬ道德是一个个体化的概念ꎬ即便是所有的人都被抛入同样的环境之中ꎬ但不同的个体由于其童年经历有所差异ꎬ他们对环境的认知或看法也迥然不同ꎬ对于 什么样的行为才最符合德性 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千差万别ꎻ第二ꎬ德性意味着人性的实现ꎬ人性在弗洛姆那里表现为完整的人格结构ꎬ按照弗洛姆的标准ꎬ如果我们说某种行为是道德行为ꎬ那它体现的一定是稳定而健康的人格ꎮ弗洛姆把人格结构划分为脾性和性格两个部分:脾性代表的是静态人格ꎬ表现为天生的脾气秉性ꎬ或沉静稳重ꎬ或活泼多动ꎻ性格则代表动态人格ꎬ弗洛姆将性格看成 在同化和社会化过程中用于诱导人的能量的方式 [6]49ꎬ性格一方面受到 潜意识 的支配ꎬ诱导人的思维方式及其对他人的看法ꎻ另一方面也受到脾性的影响ꎬ影响人的行为方式ꎬ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力有多强ꎬ性格是人格结构中更为个体化的部分ꎬ即使同属 粘液质 脾性的人ꎬ如果早期经历不同也会导致他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和区分行为善恶好坏的不同标准ꎮ从功能上来看ꎬ人格结构也包含着 活动 和 自发性创造 两个内容ꎬ两者的区别在于ꎬ活动只是人的一种适应性行为ꎬ活动的程度和人的脾性密切相关ꎬ 多血质 的人活动能力较强ꎬ 粘液质 的人相对较弱ꎬ 自发性创造 则与人的性格关联较大ꎬ每个人都受到 潜意识 的影响ꎬ塑造了对善恶好坏的不同看法ꎬ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模式ꎬ这是发挥创造性的重要前提ꎮ根据弗洛姆的分析ꎬ人格的稳定和健康不仅意味着脾性的相对稳定ꎬ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不同人格特质的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模式去自由发挥其创造性ꎮ就前者来看ꎬ稳定的脾性能够保证人能够对自我的行为负责ꎬ并接受一些既有的道德规范ꎬ就后者来说ꎬ个体化的性格可以突破偏见或刻板印象的思维定式ꎬ让人们获得独立思考㊁自由选择的空间ꎬ这也是健全社会得以形成的根本性前提ꎮ根据上述分析ꎬ弗洛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ꎬ为什么在人类发展史上ꎬ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并不健全的人格?比如发动世界大战的独裁者ꎬ他们让人类饱受流离的疾苦和生离死别的伤痛ꎮ如何才能够保证人格结构的完善与稳定?弗洛姆强调ꎬ健全人格的起点在于 自爱 ꎮ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ꎬ早在启蒙运动时代就已经出现ꎬ爱尔维修提出的 自爱 是指关爱自己ꎬ主张我们的关注点从外在于人的对象转向人自身ꎮ弗洛姆再次强调自爱这一概念并非老调重弹ꎬ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代去提请人们关注自身的存在ꎬ这与海德格尔 存在被存在者所遗忘 之隐忧有异曲同工之处ꎮ弗洛姆强调ꎬ自爱与自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ꎬ对自己的关爱是一种自我尊重ꎬ也是关爱他人㊁关注社会生活的起点ꎮ在弗洛姆那里ꎬ 自爱 意味着每个人首先要真实面对自己的行为ꎬ无论善与恶ꎻ关注自己的需要ꎬ无论贪心或者节制ꎻ正视自身的能力ꎬ无论强与弱ꎻ觉知自己所处的情境ꎬ无论好与坏ꎻ探索自己的潜意识ꎬ无论悲伤与快乐ꎮ只有一个清晰㊁真实㊁完整的人格自我ꎬ才能将人的善良与邪恶呈现出来ꎬ这是探索道德问题的出发点ꎮ如果说阿多尔诺对同一性道德的批判还停留在抽象的哲学反思层面ꎬ那么弗洛姆已经开始运用精神分析法对道德行为做出实证的案例分析ꎬ法兰克福学派的现实指向在弗洛姆那里被更加具体地揭示出来ꎮ但弗洛姆的理论限度也十分明显ꎬ当他试图通过人格结构分析揭示个体化 同化 社会化这一过程的时候ꎬ过多地关注个体的自我关系ꎬ却忽视了个体如何在特定情境中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ꎬ这一问题到了霍耐特那里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解释ꎮ3.霍耐特对道德问题的社会病理学诊断霍耐特道德哲学的起点不是个体自我的内心冲突ꎬ而是社会矛盾ꎬ这里需要澄清的是ꎬ霍耐特道德哲学中的社会矛盾并不等同于阶级冲突或社会变迁ꎬ它在多数情况下体现为个体间关系的无序与不睦ꎮ和弗洛姆不同ꎬ霍耐特并不认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是个体的人格结构出现了障碍ꎬ而是把这一问题归咎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被破坏了ꎬ呈现出种种病症ꎬ霍耐特试图对这些异化的社会关系做出诊断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ꎬ霍耐特的批判理论也被学界称为 社会病理学 ꎮ据此而言ꎬ尽管霍耐特反对弗洛姆的个体化倾向ꎬ却沿用了他的实证分析方法ꎬ只不过霍耐特把分811析对象从个体的自我关系转变为个体间关系ꎮ在霍耐特看来ꎬ社会矛盾包括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两种形式ꎮ利益冲突从物的方面来解释社会矛盾ꎬ道德冲突则从人的方面解释社会矛盾利益冲突的诱因在于一种所占之物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满 ꎻ道德冲突的根源则在于对现实社会中 蔑视 状况的抗辩ꎮ 社会反抗和社会叛乱的动机形成于道德经验语境ꎬ而道德经验又源于内心期待的承认遭到破坏ꎮ [7]170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ꎬ社会矛盾的爆发是人的需要无法满足的后果ꎬ就人的需要来说ꎬ可以划分为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ꎮ根据马斯洛的理论ꎬ缺失性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ꎬ包括生存的需要㊁安全需要以及爱和归属的需要ꎬ它们一旦被满足就不会再生ꎬ但它们一旦缺失ꎬ往往会导致人的自然死亡ꎻ成长性需要则包括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ꎬ成长性需要满足之后还会再生ꎬ但这类需要一旦无法满足ꎬ则标志着人的社会死亡ꎮ如果社会矛盾以利益冲突的形式出现ꎬ那么人的缺失性需要会受到威胁ꎬ若以道德冲突的形式呈现ꎬ人的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会受到阻碍ꎮ就现实生活而言ꎬ成长性需要的无法满足会让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ꎬ导致精神领域的虚无感ꎬ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ꎬ包括霍耐特在内的研究者更为关注道德冲突ꎬ而非利益冲突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ꎮ霍耐特强调ꎬ道德冲突在现代社会中愈演愈烈ꎬ它体现为一种异化的社会关系 蔑视 ꎮ一直以来ꎬ学界把蔑视作为和承认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来看待ꎬ把它理解为承认关系的异化ꎬ但实际上ꎬ按照霍耐特社会病理学的理论方法ꎬ蔑视可以具体化为话语伤害㊁权利剥夺和暴力侵犯三个维度ꎬ它的形成也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偶然冲突ꎬ而是主体之间在言语机制㊁心理机制㊁交往情境甚至文化背景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ꎮ 蔑视 的发生涉及不同主体间的关系结构ꎬ即作为社会行为的 蔑视 以及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 蔑视体验 ꎮ在这种异化的交往关系中ꎬ施为主体和作为接受者的蔑视体验者两者之间互动和冲突ꎮ基于上述分析ꎬ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蔑视 的道德内涵:第一ꎬ它是一种基于偏见或刻板印象的心理过程ꎬ这个过程常常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ꎬ把那些带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体视为道德上的 不正义 ꎻ第二ꎬ 蔑视 不仅仅是一个心理过程ꎬ它还会导致个体的社会行动ꎬ行动主体往往会出于某种给定的正义动机做出一些伤害行为ꎬ让他人获得蔑视体验ꎬ体验到羞辱感或剥夺感的个体渐渐丧失自我认同ꎬ继而失去对他人的信任和尊重ꎬ最终会迷失对善恶好坏的道德判定标准ꎬ一系列的社会症候在这种情境之下陆续产生ꎮ蔑视体验 的上述后果被霍耐特描述为 完整性 的破坏ꎬ 人的完整性ꎬ在其存在的深层ꎬ乃是归因于我们一直在努力辨别的认可和承认模式ꎬ这么一种意义是我们日常语言运用中所固有的ꎮ因为ꎬ直到现在ꎬ在那些认为自己未能受到他人善待的人们的自我描述中ꎬ道德范畴依然占主导地位ꎬ比如伤害或羞辱ꎬ它们都和蔑视形式也就是拒绝承认的形式有着关联ꎮ [7]140这里的完整性并不是弗洛姆意义上人格结构的稳定ꎬ它主要强调个人能够与他所处的社会情境保持顺利而畅通的互动ꎬ恰如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界定 社会关系的总和 ꎮ 完整性 概念描述了个体之间的交往过程:通过他人的辨识㊁评价及认同ꎬ认识到自身特质㊁自我意象以及自我价值ꎬ同样自我也必须为他人提供相应的辨识㊁评价和价值认同ꎮ一旦完整性被破坏ꎬ那么个体之间的认知㊁评价和认同会受到阻碍ꎬ社会关系的基点也就无从获得ꎮ在这里ꎬ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弗洛姆实证分析的影响ꎬ也能够看到米德社会心理学的印记ꎬ只不过霍耐特消解了米德对自我的主客二重划分ꎮ有鉴于此ꎬ霍耐特强调从 蔑视 转向 承认 是一个社会过程ꎬ需要重构社会共同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道德规范ꎬ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则是孕育道德共识的土壤ꎬ评价一种行为或习俗的合理性ꎬ不应仅仅考虑行为主体的动机ꎬ更重要的是须考察它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的意义ꎮ从霍耐特的阐释中ꎬ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道德问题的分析不仅吸纳了阿多尔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ꎬ也融合了弗洛姆的实证分析方法ꎮ㊀㊀三、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的价值及其局限从阿多尔诺到霍耐特ꎬ法兰克福学派道德哲学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方面ꎬ从同一性道德批判到社会病理诊断ꎬ学派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ꎻ另一方面ꎬ从逻辑演绎 人格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机制分析ꎬ学派在历经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为道德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ꎬ道德哲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抽象意义的哲学思辨ꎬ而是911。
古希腊哲学心理学思想比较
德 史上对心理现象 成。
躯体是灵魂的工具。 求 功 能 包 括 欲
作过全面描述的
望、动作、意志
第一人。
和情感。知意二
分法。
人同时具有滋 长、感性、理性 的灵魂。
对古希腊的学术 思想作了全面总 结,并有所发展。 是古希腊哲学思 想的顶峰。
古希腊哲学心理学思想比较
我是 GGJ
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方面的思想起源,一个是在科学内的起源,另一个就是是在哲学内的起源。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至
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许多西方的知识、智慧都结晶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中早期的哲学家对宇宙的本质和起源有着特别的兴趣,而繁荣时期的哲学
家们把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他们每个人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贡献与地位。下面我以表格的形式把他们的思想经行一下比较。
特
在构成身体的其他的 的原子与灵魂接
原子之间来来往往,由 触使灵魂动荡,
此产生生命现象。
产生感觉。
人死时身体的四 根分散,各根与 体内同类的跟聚 合,人的生命、 思维也就没有 了。
他的孔道说第一 次为心灵的活动 提供了一种纯物 理的解释而不是 归因于灵魂。提 出某些进化论的 观点。
经验的自然科学 家和希腊人中第 一个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其思想 对后世的影响很 大。
斯 义哲学家。
灵 魂 陷入 身 体的 腐 败 比是整数关系。 识,而教你的人 者,没有理性。 家,特别是柏拉
监狱。灵魂分为理性、
却不会失去知
图。
智慧和情欲三部分。
识。
历史地位
万物本源 灵魂与身体
思维…….(早期 关于美德智慧与 人类的认识
心理学上)
教育
历史影响
赫 爱福斯学派的创 始物是火, 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
论恶之伦理意蕴:从平庸之恶到诡辩之恶
·外国伦理思想·论恶之伦理意蕴::从平庸之恶到诡辩之恶论恶之伦理意蕴孔明安,王雅俊[摘要]善恶问题是道德哲学一直以来所关注和争辩的焦点问题。
其中,以艾希曼耶路撒冷的审判为线索的道德拷问引发了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和阿格妮丝·赫勒的伦理对话。
阿伦特从社会视角出发,指出历史环境作用于人的普遍无思的平庸之恶,强调思考是破解这种恶行的关键。
而在赫勒看来,恶远非平庸的,它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并与个体的道德行为及其责任相关联。
赫勒在阿伦特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诡辩之恶,通过剖析诡辩之恶与权力之间的内在勾连,强调以善为核心的内在道德的价值意义。
阿伦特所谓的平庸之恶与赫勒的诡辩之恶折射出了二人对个体行为之道德反思的不同视野,对二者伦理意蕴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的本性的认识,为道德反思和道德重构提供多元化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平庸之恶;诡辩之恶;思考;权力[作者简介]孔明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雅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善恶问题的表现形式越发复杂。
只有充分认识到“恶”的复杂多变之样态,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善”。
关于纳粹党卫军将领艾希曼的审判①引发了许多思想家的不同思考。
其中,以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为代表的“平庸之恶”和以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为代表的“诡辩之恶”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不同的解答。
一、平庸之恶与不思的共存作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阿伦特对恶的反思构成了她解决社会危机与道德困境的主旋律。
阿伦特关于恶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根本恶”(radical evil)和“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两个阶段,其中关于“根本恶”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康德。
康德所谓的“根本恶”不是指具体的极端的恶,而是指一切恶之可能的根据或根源。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 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以苏联为楷模的原来的8个共产党 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保 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东德以及在地域上不 应属于东欧的阿尔巴尼亚。
• 从1948年“苏南冲突”到1968年“布拉格 之春”,这段历史进程是东欧社会的典型 的非斯大林化时期,它主要由“苏南冲突 ”、苏共二十大、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 件和“布拉格之春”几个重大的带有强烈 反斯大林主义色彩的历史事件构成,在这 些历史事件的背后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的 深刻历史进程,从主流看,在这些事件中 ,民主的和人道主义的方向越来越清晰。
• 第二,在此基础上,布达佩斯学派又 进一步揭示了激进民主的一些重要特 征或具体内涵,例如:自治社会、政 治多元化、对需要的同等承认,以自 由、公正、消除磨难为核心的伦理规 范,等等。 • 第三,布达佩斯学派认为,激进民主 只是人类解放的一种有限形式,它只 是把人从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之中解放 出来。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
•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 • 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
•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是由严格限 定条件的,只有那些既有马克思的思 想理论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 克思关于人和世界的思想理论进行新 的解释和拓展,同时又具有马克思理 论和实践本性和批判维度,对当代社 会进程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理论流 派或学说,才能称得上“新马克思主义 ”。
• 第一,激进民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形式民 主的完成。其核心是个体自由和平等参与 社会决策的权力,即平等的自我决定;而 它的基础和前提是以非资本主义的市民社 会为核心的混合经济和民主国家。 • 在民主化的程度上,当代资本主义远远高 于现存社会主义,这是因为它发展了个体 自由与形式民主。资产阶级的形式民主并 非虚假的民主,而是不完全不彻底的民主, 因此,未来的历史进程不是否定它、抛弃 它,而是使之完成,使之进一步民主化。
马克思的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的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先想说的话:⏹在当代,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思想家的著作有马克思的著作这么难读。
⏹这主要问题并非马克思本身的著作的写作方式、概念使用状况和理论的非体系化等特点决定的。
⏹而主要是,世界上没有哪部著作象马克思的著作这样被如此复杂地解释也允许被解释。
也没有那个人的思想被如此直接又如此误解地被成功地运用于现实并变成现实。
⏹也因此,在马克思的名字下,产生的众多解释的思想里,真理和谬误、阳光与迷雾、伟大与卑贱、真诚与欺骗、特殊与普遍、新颖与陈旧。
都或者以真理的名义或者以谬误的名义并存着。
⏹他的理论,既是弱者的解放的武器,也是强者压迫的工具(苏联曾经的极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是被压迫者真心向往的“乌托邦”,也是统治者虚幻诱惑人民的“宗教”。
抵抗与批判的马克思与建设的马克思,被双方各取所需地理解着,却又似乎并不矛盾。
⏹以马克思命名的理论研究领域,也许还有一个历史上绝无的状况:伟大崇高的人和卑鄙无耻的小人、伟大的心智与渺小的心思、绝顶聪明富有才华的人和绝对愚蠢的人。
他们并存着,并奇怪地都被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需要着。
⏹我们是如此地知道以马克思命名的思想,我们又如此地不知道马克思的思想。
我们如此地不知道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却又如此地不想去知道马克思的思想。
⏹以上所有的情况,恕我直言,它们全都可能发生在我们大学教师的讲课与研究和学生的学习中间。
导言: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镜头之一: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1999年12月,千年交替之际))1,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第一名卡尔。
马克思,第二名爱因斯坦,第三名牛顿,第四名达尔文。
评注:马克思(1818-1883)1848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迄今已200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1867出版《资本论》。
马克思的伟大学说成了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并影响了其后世众多的思想的诞生。
⏹镜头之二: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2003,9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
西方哲学术语学说学派(10)
灵魂不朽:(英immortality of soul)哲学与宗教用语。
指人或其他动物肉体死后,灵魂仍然永生。
东方哲学,特别是印度哲学和佛教中均有不同形式的灵魂不朽观点,如佛教用语“涅槃”与灵魂不朽关系密切。
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二元论和多元论广泛使用这一概念。
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灵魂不死,认为灵魂是人的存在的中心,是人的智慧的核心,灵魂有不可分的单一性。
亚里士多德的见解不够清楚,以后的争论认为他有些地方主张灵魂不朽,有些地方则似乎是指人的道德精神永存。
斯多亚派认为在自我之中的普遍理性是不死的。
中世纪经院哲学主张灵魂不死,并认为亚里士多德持这种看法,但伊本·路西德在其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注释中认为,亚里士多德只承认非个人的能动的理智的不朽,而个体的被动的理智在人肉体死后仍然消灭。
法国笛卡儿认为肉体与灵魂两者在人死后分离,并同时存在。
德国莱布尼茨把一切单子都看成是永恒的因而灵魂单子的属性不朽是理所当然的。
门德尔松认为简单实体的属性是单一的,因而灵魂在人肉体死后仍然生存。
康德反对门德尔松的见解,并提出他自己的灵魂不朽证明,在道德理性基础上设定灵魂不朽。
哲学王:(英philosopher king)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统治者。
认为只有哲学家当政才能实现理想国。
哲学家成为国王,或国王认真研究哲学,使哲学和政治相结合,才能使国家得到安宁,人类得到拯救,国家和个人得到幸福,理想国得到实现。
排斥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
认为常人和政客以变动不居的可感世界为对象,只能认识到意见;哲学家以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为对象,具备最高的知识,能洞悉万物的本原,把握至善,按照至善治理自己、他人和整个国家。
哲学王担任公职,不是为了自己树碑立传,而是尽他对国家的责任;一旦把未来的统治者训练得和他自己一样完美无缺,就推举到治国岗位,自己则飘然引退移居福祉之岛安享晚年,享受民众的崇拜。
哲学王治国时,在国中凌驾一切,享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定非我,把握非我而产生)(谢林)(自然逐渐自我觉醒,发展为与客观自然对立的自我意识,然后自我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去,最终会与客观的自然达到绝对同一,即能意识自身的绝对实在)(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观存在性历史的发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意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当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客观存在性的发展时,你就达到了上帝的绝对真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指出神是人类本质追求的外化,崇仰“爱”)早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实践论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类面前呈现出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即“历史的自然,自然的历史”4、现代西方哲学早期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否认人有固定统一的本质,强调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自由性,此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义之先驱)唯意志论(叔本华)(世界的本体是无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时空、因果则是理性认识意志的结果,人生因欲求的无止境和受阻碍而痛苦)(尼采)(命运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规范,故主张弱肉强食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伯格森、狄尔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时间上的“绵延”与进化)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绝对唯心辩证法的发展)新康德主义(柯亨、卡西尔)(先验唯心论与科学哲学结合的产物,但否认独立于意识的物自体的存在)现代英美哲学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社会上人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实用性,只有经过人的追求和实验,才能得到真理)早期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本体论,世界的本体并非分离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罗蒂等)(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是日常的语言遭到错误理解的结果,主张从语义进行分析达到语言与实在的本质关系)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波普尔)(否认科学可以达到绝对真理,提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库恩、费耶阿本德)(反对以脱离实践的纯粹逻辑作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强调科学经验在历史上的积累)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性欲对个人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梦、文明活动等是潜意识受外在道德压抑而在意识层面变相体现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哈伯马斯)(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着重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的奴役与异化作用,主张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减轻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现象学/欧陆哲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方法,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识对知识的构建性作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先于反思意识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规定的——存在先于本质)解释学(伽达默尔、德里达)(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可能还原为历史事实,而是现代视角与历史遗物的对话)结构主义(索绪尔、阿尔图赛、斯特劳斯、拉康)(主张对各种知识系统,优先进行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强调这种结构的先验性、永恒性,它是正确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前提)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德留兹)(否认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质的同时丧失了世界的丰富性,认为人与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主客认知关系,而是主体间对话关系,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布达佩斯学派的骨骼和灵魂——评《个性自由与道德责任——布达佩
本情 况 。 将“ 一 切 进 步 和 责 任 感 的所 在 ” 的 问 题 提 了 出 来 。 因此 布 达 佩 斯 学 派 通 过 反 思 人 性 的 条 件 和 欧
洲 理 性主 义 的危机 , 崇 尚 个 性 自由 和 道 德 责 任 , 不 断 寻 求 真 正 的 欧 洲 精 神 。 揭 露 了在 “ 表 面 上 安 定 的 经
济 、 政 治体 制掩 盖着 妄 言和伪 善 , 一种 理 想 中 的文 化 浪潮 即将 来 袭 , 处 于 一 种 山 雨 欲 来 的 状 态 ”的 匈 牙
利, 因 此 卢 卡 奇 希 望 他 的 学 生 与 他 一 道 沿 着 争 取 的道 路 发 展 马 克 思 哲 学 , 实 现社会 主义 。 第二 , 从宏 观 到微观 , 而 不 浅 显 解 读 激 进 需 要 。需 要 问 题 是 当代 哲 学 和 社 会 学 一 个 老 生 常 谈 的 问
社 会批 判 理论 的两个 阶段展 开论 述 , 尝 试 从 连 续 性 和 非 连 续 性 统 一 的 角 度 刻 画 布 达 佩 斯 学 派 的 骨 骼 和
灵魂 , 对我 们研 究 国外 马克 思主义 尤其 是东 欧新 马克 思 主义有 重要 意义 。
第一 , 点 明学 派成立 背 景 , 而 不是 直接 介绍 学派 思 想 。作者 通 过分 析 东 欧 “ 面 包 时 代 ” 知 识 界 的 基
布 达 佩 斯 学 派 的 骨 骼 和 灵 魂
评《 个 性 自由与道德 责任—— 布达佩斯 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 究》
卢 斌 典
近年来 学 对 东欧 新 马克思 主义 尤其 是 布 达 佩斯 学 派 的研 究逐 步加 深 , 颜岩所著的《 个 性 自 由 与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思想
“ 历史 ” 确立为真正 的社会 存在 , 将颠倒 的“自然本体 论” 重新颠倒 过 来 , 构 建起 一 种 真正 的社 会 存 在 的本 体 论 。 而真 正确立起 社会 存在的本体论 的前提 在于识破 物化 意 识 的假象 , 唤醒无产 阶级 的阶级意识 , 确立 无产 阶级 的实 践主体性 , 这是青 年卢 卡 奇在现 代资 本 主义全 面物 化 的 条件下对 无产 阶级 革命 的展 望。从根 本上 说 . 青年 卢 卡 奇 的“ 物化” 思想并不是一种“ 正统马克思主义” 的革命理 论, 而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质就体现在这种开放 的、 生成 的历史过程 中。2 . 激 进哲学
与 激 进 民主 制 。赫 勒 的多 元 需 要 理 论 以 “ 需要 的多元性 ”
“ 价值 的多元性 ” “ 生活方式 的多元 性” 为逻辑起 点 . 由此 提 出“ 基本 需要革 命” 的构想 。要实 现基本 需要革 命 。 就 必须满足激进需要 ; 又以激进需要 和激进 哲学 为基准 . 阐 述 了对当时 国家 的看法 , 提出 了第 三条道 路 , 即激进 民主 制。激进民主应 具有 以下 特征 : 自治社 会 、 政 治多元 化 、 对需 要 的同等 承认 , 以 自由、 公正 、 消 除磨难 为核 心 的伦 理规 范。3 . 日常生 活 的人道 化。赫勒 明确 了 日常 生活 的 定义域 , 归纳 了 日常生活 的基本结 构和特 征。她指 出 . 自 在 的本质对象 化领 域具 有共 同特 征 : 日常 生活 具有 重复 性 的特征 ; 日常生活具有规范 性 ; 日常生 活包含着各 种符 号 系统 ; 经济即节省是 日常生 活各组 成要素 的共 同特征 : 日常生活具有 “ 情境 性” 。由此可 以归纳 出。 实用主 义 、 可 能性原则 、 模仿、 类 比和过 分一般化 是 日常生 活 的一般图
哲学的乌托邦精神——评阿格妮丝·赫勒的《激进哲学》
学 术 交 流
Academic Exchange
俄 罗斯 ·中东 欧思想 文化 研 al No.290 No.5
哲学 的乌托 邦精 神
— — 评 阿格妮 丝 ·赫勒 的《激进哲 学》
2018年5月总第290期第5期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may2018serialno290no5俄罗斯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著作评介哲学的乌托邦精神评阿格妮丝赫勒的激进哲学高岩阿格妮丝赫勒是卢卡奇的得意门生布达佩斯学派的核心成员她在东欧社会主义进程和西方左翼激进运动的双重影响下逐步建立起以激进需要为基本内容的独特的激进哲学
赫 勒 还 在 本 著 作 中对 激 进 需 要 作 了 明确 的 阐 释 。 即 在 一 个 以 依 附 与 统 领 关 系 为 基 础 的社 会 中 出 现 的 、但 在 这 样 的 社 会 中 存 在 着 不 能 被 满 足 的需 要 ,其 无 法 被 满 足 的 需 要 就 表 征 为 激 进 的需 要 。 因 为 激 进 哲 学 是 多 种 多样 的 ,所 以 只 有 这 样 的 社 会 被 超 越 ,各 种 激 进 需 要 才 能 得 到 满 足 。 因 此 ,正 因 为 赫 勒 讨 论 的 是 日常 生 活 中 现 实 的 人 的 现 实 的 激 进 需 要 ,赫 勒 从 现 实 的 角 度 出 发 ,主 要 以 描 述 性 的 形 式 对 激 进 需 要 的 定 义 进 行 阐 释 。 此 外 ,在 今 天 ,越 来 越 多 的 人 要 求 把 饥 饿 和 痛 苦 从 世 界 上 去 除 并 且 避 免 生 态 恶 化 的灾 难 。甚 至 高 级 文 化 与 大 众 文 化 之 间 矛 盾 的 消 除 同 样 也 是 一 种 激 进 需 要 。
毕达哥拉斯派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32/531年)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青年时可能知道米利都派的学说。
40岁时因不堪忍受君主统治而移居意大利南部的城邦克罗顿,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兼有宗教、政治和学术特征的秘密团体,他在与当地势力的政治斗争失败后离开该地。
毕达哥拉斯没有著作,他的学说在派别内部以秘传方式传播,从中衍生出一些宗教信条和禁忌,他的弟子分成恪守信条的信条派和从事学术研究的数理派,一直持续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消失。
灵魂观通过灵魂观而把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这是毕达哥拉斯派的特点。
他们的灵魂观来自奥尔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
根据这种古老的灵魂观,一切生物都有共同的灵魂,灵魂是不朽的,可由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重复过去的生活;为了不失去灵魂,或死后重新获得灵魂,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
毕达哥拉斯派把哲学思辨作为净化灵魂的一种活动。
毕达哥拉斯派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
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和哲学,因为音乐是和谐的音调,哲学是对事物间和谐关系的思索。
但不论是音乐的和谐,还是事物之间的和谐,都是一种数的规定性,因此,哲学首要的对象是数。
据拉尔修说,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己是哲学家的人。
“哲学”(philosophy)即“爱智慧”(philo-sophia)之意。
毕达哥拉斯派所谓的智慧指对数的本性的把握。
数本原说如果说,伊奥尼亚派是最早的物理学家,那么,毕达哥拉斯派就是最早的数学家。
他们的观点与伊奥尼亚派正相反。
后者认为本原是单一的,可变的;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
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二:第一,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在数目中可以发现许多与存在事物以及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相似的特点,比在火、土或水中找到的更多”。
就是说,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更加普遍,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
因此,适用于万物的本原不是具有某种物理属性的物质形态(水、气、火),而是数。
五年级英语哲学流派发展练习题30题(答案解析)
五年级英语哲学流派发展练习题30题(答案解析)1. The Thales thought that everything was made of ____.A. fireB. airC. waterD. earth答案解析:C。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构成,选项A是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由火构成;选项B是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由气构成;选项D是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元素之一,但不是泰勒斯的观点。
2. Pythagoras believed that numbers were the ____ of all things.A. endB. beginningC. middleD. surface答案解析:B。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也就是开端,选项A、C、D不符合该学派的观点。
3. The Pythagoreans thought that the soul was ____.A. mortalB. eternalC. made of stoneD. made of plants答案解析:B。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选项A说灵魂是有死的不符合该学派观点,选项C和D中灵魂由石头或植物构成也不是该学派的观点。
4. Thales was from ____.A. AthensB. SpartaC. MiletusD. Corinth答案解析:C。
泰勒斯来自米利都,选项A雅典、选项B斯巴达、选项D科林斯都不是泰勒斯的故乡。
5. Pythagoras founded his school in ____.A. RomeB. AthensC. CrotonD. Alexandria答案解析:C。
毕达哥拉斯在克罗顿建立了他的学派,选项A罗马、选项B雅典、选项D亚历山大都不是毕达哥拉斯建立学派的地方。
6. The Thales thought that the earth ____ on water.A. floatedB. sankC. flewD. ran答案解析:A。
论赫勒对后现代文化多元旨趣的批判
代表,卢卡奇从总体革命角度考察现代资本主义 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潮的不断兴起,赫勒逐
的物化意识、操纵意识、文化霸权意识,并强调无 渐意识到宏大叙事理论研究的系列缺陷和发展
产阶级革命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革命,同时也包 困境,她 开 始 质 疑 历 史 的 发 展 方 向 是 否 真 由 理
括文化革命、意识革命等在内的总体性革命,甚 性、必然性等因素决定;历史的“列车”是否能够
将世界历 史 划 分 为 东 方 世 界、希 腊 世 界、罗 马 世 界、日耳曼 世 界 等 四 个 发 展 阶 段,将 绝 对 精 神 划
的性质,“实 质 上 是 犹 太 主 义———基 督 教 的 想 象 制度的表现”。[2](P32)它关注人类历史、社会文化、
分为意识、自 我 意 识、理 性、精 神 等 不 同 发 展 时 政治经济发展进程的总体构想,但对作为具体的
一、从宏大叙事批判转向后现代多元美学
赫勒的现代性理论批判经历了从早期“宏大 叙事”的历 史 哲 学 范 式 批 判,逐 渐 到 后 期 的 后 现 代“多元”批判的批判转向历程,与一般后现代主 义理论批判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她既 宏大又细腻的后现代“悖论”式的理论批判风格。
众所周 知,近 现 代 许 多 重 要 的 美 学 理 论 范 式,诸如黑格尔、卢卡奇、本雅明、阿多诺、戈德曼 等美学大师的理论形态,基本上都是一种历史哲 学,体现出了鲜明的宏大叙事、总体性、形而上学 性、救赎和希望等话语特征。作为德国古典美学 的主要代表,黑格尔的现代性理论就建构在作为 世界本原和灵魂的“绝对精神”之上,正如赫勒所 说,他“设计了第一个完整的宏大叙事”。[1](P34)根 据绝对精神发展的自由程度,黑格尔气势恢宏地
文化哲学视角的布达佩斯学派思想解读——评《多元文化阐释与文化现代性批判——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研究》
作者: 陈筱倩
作者机构: 哈尔滨金融学院会计系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225-225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0期
主题词: 文化理论研究 现代性批判 布达佩斯 文化阐释 学派 哲学视角 解读 文化哲学研究
摘要:布达佩斯学派是20世纪文化自觉与文化论争潮流中的一支,他们从文化哲学角度对现代性的文化危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杜红艳博士的《多元文化阐释与文化现代性批判——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研究》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对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的全新阐发。
本书对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尤其独特的是本书采取的文化哲学研究视角能够反映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的深层内涵,所以本书可以说是对布达佩斯学派理论深层次的解读。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探究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探究王鸽【摘要】布达佩斯学派的理论建树和代表人物活动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直至今天仍旧值得再次探讨研究.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是以卢卡奇为中心,以他的学生赫勒、马尔库什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从人道主义出发,阐述了人类的本质、激进哲学、日常生活革命等,其主要思想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6【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赫勒;马尔库什【作者】王鸽【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布达佩斯学派是由匈牙利一些批判知识分子建立的一个学派,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其主要代表人物的全部理论研究都是在卢卡奇的直接指导和影响下产生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卢卡奇的学生,如赫勒和她的丈夫费赫尔、马尔库什、瓦伊达,等等。
这一学派及其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且与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具体而言,其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前。
在此期间,他们尚未形成一个派别,只是作为卢卡奇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潜心研究哲学。
1956年是卢卡奇与其学生理论生涯中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布达佩斯学派真正开始形成的时期。
第二阶段:1956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60年代是布达佩斯学派繁荣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成员经常参加南斯拉夫实践派在科尔丘拉举办的国际哲学讨论会,并大量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学术影响力。
直到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达佩斯学派的活动才停止。
1971年,卢卡奇逝世,布达佩斯学派的成员受到打击,紧接着又遭到官方排挤,此后,布达佩斯学派不可能在匈牙利继续作为一个学派而存在,其主要成员陆续把活动中心转移到国外。
第三阶段:70年代到现在。
该时期,以学派成员分散地汇入国际理论和学术领域为主要特征,这是其理论影响日渐增大的时期。
5HOURS·布达佩斯
5HOURS布达佩斯
小普
【期刊名称】《21世纪商业评论》
【年(卷),期】2012(000)022
【摘要】匈牙利就像是一杯鸡尾酒,去了匈,牙利就相当于去了整个欧洲。
布这佩斯是这杯鸡尾酒的精华。
5小时,够你对它上瘾。
【总页数】1页(P89)
【作者】小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布达佩斯荷兰国际集团银行,布达佩斯,匈牙利 [J], 埃.,埃范
2.布达佩斯学派的骨骼和灵魂——评《个性自由与道德责任——布达佩斯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 [J], 卢斌典
3.布达佩斯学派的重构美学思想r——评《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 [J], 杨龄
4.文化哲学视角的布达佩斯学派思想解读r——评《多元文化阐释与文化现代性批判——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研究》 [J], 陈筱倩
5.裴多菲·山道尔雕塑落成鹅岭公园重庆至布达佩斯直航开通匈牙利文化节·布达佩斯之秋架起友谊之桥 [J], 贺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达佩斯学派的灵魂作者:孙佳琪来源:《活力》2015年第23期[摘 ; 要]学术界关于布达佩斯学派是否存在的论题始终争议不断,但布达佩斯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建树在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探讨布达佩斯学派的核心理论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意义颇深。
布达佩斯学派以激进需要为基础,以激进哲学为特征的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直接影响着其对于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经济的批判与扬弃。
[关键词]布达佩斯学派;激进需要;激进哲学;激进民主制度布达佩斯学派是以卢卡奇及其四位优秀的学生赫勒、费赫尔、马尔库什、瓦伊达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研究领域颇为广泛,研究成果亦是基于对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批判,融合哲学、社会学、美学等多重领域,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存社会主义以及发达社会进行所进行的人道主义批判。
他们对于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探讨是布达佩斯学派屹立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之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卢卡奇曾指出,布达佩斯学派研究的共性之一即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着力探讨扬弃异化以及尽可能缩小人类的潜能与个体丰富之间的差距。
布达佩斯学派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着力于对于宇宙、世界、本源等宏观问题的哲学探讨,而布达佩斯学派则是基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需要,着力点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标志。
一、激进需要需要问题是当代哲学和社会学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来看,需要就是对剩余劳动产品的需要、对使用价值的需要,也就是对经济的需要,而这种把需要等同于经济的需要就是资本主义需要的异化的鲜明表现;马尔库塞对于“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进行了区分,认为人的某些需要是虚假的,是他人强加的;鲍德里亚认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控制了人的需要。
然而,布达佩斯学派则认为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的需要理论都未能揭示出需要的具体结构,尤其对于“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进行的划分,既缺乏充分的理由,又存在着实践的危险。
布达佩斯学派独特的理论建树不在于从文化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探讨,而在于对人类需要结构的具体揭示。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金钱、知识和权力,等等,而这些需要都是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追求的体现,可以说,需要体现了人的生活方式的多元性。
布达佩斯学派关于需要问题的独特阐释主要体现在,其在批判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基础上,从“价值多元性”、“需要的多元性”的角度出发,揭示“对需要的专政”的“野蛮管理”,最终提出“基本需要革命”的构想。
而“基本需要革命”的实现有赖于、甚至取决于“激进需要”的出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需要的系统中所反映的恰恰是生活方式。
因而在需要系统之内所作的选择就是对某种生活方式或其他生活方式的偏爱”。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对某种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偏爱也就意味着价值的多元化,以及需要的多元化,而激进的需要恰恰能够反映需要的多元化。
所谓激进需要,就是“所有在一个以依附与统领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中出现的,但在这样的社会中不能被满足的需要”,如社会统治的消除、自由选择共同体、减少灾害,等等。
这就意味着,虽然需要结构产生了变化,但是并不能够满足所有的需要得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优先满足哪种需要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现存的政治社会中,往往不是采取民主选择的办法,而是采取政治管理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的政治管理方式都是“优化管理”,由于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存在,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对需要的专政”的“野蛮管理”。
所谓“野蛮管理”就是通过独裁宣称、甚至禁止现存需要的出现。
面对这种情况,布达佩斯学派提出了“基本需要革命”的构想,他们认为,“对需要的专政”也就意味着对多元需要实现的阻隔,而彻底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进行基本需要的革命。
“基本需要革命”可以说是对现存需要结构的改造,以期产生一个全新的需要结构。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基本需要革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进需要”的实现。
“激进需要”可以说是以超越现存社会为目的的,它旨在改变当前以统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消除把人作为某种工具和手段的需要。
二、激进哲学布达佩斯学派通过对“激进需要”的论证和阐释,进一步推导出“激进需要”的实现需要上升到哲学的水平上来讨论,需要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指导,这种理论即“激进哲学”。
如前文所述,激进需要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因而若想满足各式各样的需要,现存社会制度却存在诸多缺陷,这就必须通过激进运动抑或是需要革命而不断超越现存社会,但这种运动抑或是革命不能具有盲目性,因而激进需要合理的产生并被丰富。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被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哲学已经苏醒过来,哲学迫切需要再次掌握话语权,对现存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
所谓“激进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对现存以依附和统治为基础的社会的“总体批判”。
布达佩斯学派,尤其是赫勒本人始终致力于追求理性的乌托邦,而理性乌托邦的构建就需要以激进哲学为指导思想,他甚至认为马克思本人就是这一问题的践行者,他人为马克思致力于通过扬弃异化而建立理性的乌托邦,即共产主义,这就是个体与类之间的扬弃异化,也是通过批判现存社会,积极进行需要革命而产生的。
因而布达佩斯学派激进哲学即是立足于现存社会的多元需要及其满足而对现存制度的批判,不断改造知道达到人的个性的丰富与满足,使激进哲学成为引导激进革命的理论,最终实现世界与人的个性需要的统一。
因而,激进哲学的产生就被赋予了艰巨而重要的基本任务。
首先,激进哲学的目标问题,赫勒认为激进哲学的发展与现存社会的合理乌托邦构想的一致性。
他认为,现存社会所需要建立的合理乌托邦都是基于社会本身不足而提出与希冀的,而激进哲学的核心就是对于现存社会不能满足多元需要的批判,所以它不能长久地跳跃出现存社会本身,而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多元需要更加多元的每个社会阶段的乌托邦。
因而激进需要所构建的合理乌托邦目标就是对于现存社会、现存制度的批判与改革,是阶段性的革命目标,而这个目标会虽现存社会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其次,关于目标的可能性问题,即合理乌托邦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布达佩斯学派从人的需要问题入手,探讨了现存社会的起源与不足,从而建立起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批判社会问题的社会批判理论,因为现存社会所存在的不合理性为合理乌托邦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再次,激进哲学的指导意义问题,即激进哲学促进激进革命的问题,同各类哲学一样,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其不能夸夸其谈所谓的目标与理想,它必须有计划、有内涵地解释“人的生活的存在的问题”。
最后,关于激进哲学的实践性问题,赫勒指出:“一种哲学可以被定义为激进,那么它就不能只作为一种标准被陈述,也要实行。
”因而激进哲学的实践意义对于激进哲学本身十分重要,激进哲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指导性的纲领而引导人的行为,另一个层面,激进哲学自身就是一种实践,它必须在社会理论中彰显价值,因而实践是激进哲学的任务之一。
综上所述,激进哲学是为了满足现存社会的多元需要从人道主义的视域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以合理的乌托邦为构想,有计划地指引并引导人们进行激进运动或激进革命的哲学。
布达佩斯学派在激进需要理论的多元性出发,深入探讨现存制度的不足,批判、扬弃,构想合理乌托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意义,同时激进哲学的现实表现则是从形式民主走向激进民主的道路。
三、激进民主制度布达佩斯学派将资本主义特有的民主制度称为“形式民主”,这里所提及的“形式”一词并非意味着虚假、无意义和象征意义,而是说“形式民主”还停留在政治民主层面,并不是彻底的民主或“激进民主”。
“形式民主”的形成主要是源于: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国家干预和社会保护也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其次,国家不再只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同时还是管理社会的机构,国家的职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最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对分离形成了“形式民主”。
在这种情况下,“形式民主”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特征:首先,政治和经济的相对分离,即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相对分离,是“形式民主”的标志性特征;其次,在“形式民主”的制度下,允许政治多元化的存在,国家主要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而存在; 再次,关于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观念得到认同;最后,“形式民主”极大地促进了政治平等化。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现存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对需要的专政”,既没有实现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其只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全新的专制主义体制。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无产阶级自始至终也没有真正的形成或者实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仅仅作为某一种趋势出现;第二,少数无产阶级先锋队在革命成功后,实质上实行的仍是专制主义的精英统治,无产阶级只是他们进行统治的某种名义而已;第三,在现存的社会主义之中,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完全颠倒,实质上是政治统治决定经济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的专政”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经济完全沦为政治化的领域之一,经济活动屈从于政治决定,脱离国家统治的经济领域完全不存在;第二,国家在消除市民社会的同时,也消除了政治多元化,现存社会主义完全呈现出一片专制主义色彩;第三,现存社会主义吞噬了个人的自由权利,所有的社会控制都依附于政治权利,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需要都听从于政治的管理。
所以说,现存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对需要的专政”。
基于上述论证,布达佩斯学派发现,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都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种超越资本主义与现存社会主义的民主模式——激进民主制。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激进民主制度下的社会应当是一个自治社会,是“形式民主”的革新与完善。
具体而言,自治社会就是在经济领域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现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实行混合经济,实现经济领域的民主化。
与此同时,还必须实现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实现政治多元化,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平等的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布达佩斯学派认为激进民主的模式只是寻求人类政治、经济解放的方法之一,并非一种万全之策。
在激进民主的模式下,依然需要道德规范等维护社会稳定的行为的辅助。
激进需要、激进哲学、激进民主制度构成了布达佩斯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布达佩斯学派根据现存社会中的人的多元需要出发,构建了完善的体系即激进哲学以指引现存社会的人扬弃异化,批判现存制度的不满,指引人们走上一条激进运动抑或是激进革命的道路,最终建立激进民主制度,实现合理的乌托邦。
由此可见,激进需要、激进哲学、激进民主制度是布达佩斯学派之所以可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派别之一的重要因素,同时三者也是布达佩斯学派的理论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