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 - 《浏阳河》(Liuyang River)
浅谈王建中《浏阳河》的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
![浅谈王建中《浏阳河》的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9256452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一。
195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王建中钢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浏阳河》就在其中。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个性鲜明,风格各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钢琴改编曲。
他非常善于在保留原曲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钢琴的表现力,赋予作品更新鲜的音乐语言,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二)作品创作背景作品《浏阳河》本是一首湖南民歌,是词作者徐叔华的歌舞剧《双送粮》中的一段,结合唐壁元创作的《送瓜调》旋律,在创作基础上吸收《孟姜女》的曲调改编而成,作品主要表现浏阳河的壮美景观以及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
是徐叔华先生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创作的,本来歌词只有两段,后来崔文耀希望能够创作八段来表现毛主席八年抗战的艰辛,但是徐叔华在仔细推敲后还是将歌词改为五段。
之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浏阳河》的词曲作者和当时一些优秀的音乐家,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文革时期,钢琴早已经被禁止在国内的公开场合进行演奏,一些文艺社团也相继解散,而这些青年音乐工作者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致使整个中国钢琴界也蒙受了巨大损失,钢琴音乐的发展也几乎停滞不前。
随后,钢琴独奏员殷承宗下定决心要找到一条在国内发展的道路,于是就开始在公开场合弹奏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并在其中加入了当时流行的京剧曲调,创造出一套独有的演奏方式。
此后由于他创作的《红灯记》和《黄河》在演奏以后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好评,一些作曲家纷纷开始对中国优秀的民歌和具有革命意义的歌曲进行改编,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浏阳河》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孕育出来的。
之后,唐璧光先生从民间小调《孟姜女》中汲取营养,利用其中的音调因素和旋律特点加以提炼、改造、发展和再创造,写成了后人所熟知的、蜚声中外的《浏阳河》原曲。
该曲具有鲜明的湖南韵味,旋律流畅优美,抒情动听。
整首歌曲通过对浏阳河秀美的景色描写,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主席在领导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后取得的丰功伟绩,在我国大江南北广为传唱,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台也录音播放。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3d1ce1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1.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浏阳河》是一首富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灵感来源于湖南的浏阳河。
整首曲子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第一部分描绘了浏阳河的清澈和平静。
曲子开头以轻柔的音符描绘了水面上微波流动的景象,仿佛让人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河水。
随后,音乐逐渐发展起来,表达了浏阳河的宽广和宁静。
接着,第二部分刻画了浏阳河的奔腾和激情。
曲子的节奏加快,音符变得更加激昂有力,仿佛人们站在浏阳河的岸边,看到了急流和瀑布的壮观景象。
音乐中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展示了浏阳河的豪迈和壮丽。
然后,第三部分描述了浏阳河的柔情和温暖。
音乐变得温柔起来,节奏减缓,仿佛让人感受到了浏阳河水的柔和和温暖。
曲子中的音符流淌起来,如同浏阳河在平原间轻缓流淌,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
第四部分展示了浏阳河的豪迈和壮丽。
节奏回归快速,音乐变得激情洋溢起来。
曲子中的音符仿佛是浏阳河水冲破一切障碍向前奔腾的身姿。
整个曲子以高亢的音乐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落下帷幕。
在演奏技巧方面,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对中国音乐的理解。
需要对琴键的轻重得体进行掌握,在描绘浏阳河的清澈和平静时用轻柔的触碰,而在展示浏阳河的激情和奔腾时用力弹奏。
演奏者需要诠释好曲子中的情感表达,通过音色和音乐的变化来表达浏阳河的不同场景和情绪。
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描绘浏阳河的奔腾和壮丽时,需要明确而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激昂和活力。
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通过音乐将浏阳河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
演奏《浏阳河》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对音乐的理解,同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演奏技巧来传达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只有在细致入微的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演奏者才能更好地展示这首曲子的艺术魅力。
钢琴曲《浏阳河》的综合探究
![钢琴曲《浏阳河》的综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075214f7ec4afe05a1df19.png)
钢琴曲《浏阳河》的综合探究作者:付丹丹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4期【摘要】湖南民歌《浏阳河》自产生以来,广为流传,深受大众喜爱。
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于1974年根据同名湖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浏阳河》仍保持了原有的民族特色,是一首典型的、兴味悠长的钢琴改编作品。
本文从曲式、演奏等方面对该曲目进行了综合探究。
【关键词】王建中;浏阳河;曲式;演奏一、作者及作品简介王建中( 1933-)作曲家、钢琴家。
1995年出版了《王建中钢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
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翻身道情》,《百鸟朝凤》、《浏阳河》,等改编作品。
王建中先生既善于借鉴西洋之所长,又不断寻求中国民族的风味特色,使得改编的钢琴曲臻于尽善尽美,他对于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他创作改编的许多钢琴作品成功地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乐器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不仅在音乐界、钢琴教育界,而且对很多音乐圈之外的爱好者、甚至一些并不怎么爱好音乐的人来说都可谓耳熟能详。
民歌《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的代表作,作品描绘了浏阳河的风光美景,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展现了极具特色的湖南民歌风格。
钢琴曲《浏阳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1933--)于1974年根据同名民歌改编而成。
改编后的作品仍保持了原曲旋律的完整性,在湖南民族音调的基础上,加入了古典钢琴的技艺之美,乐句连贯圆滑,美丽如诉,显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二、曲式及演奏钢琴曲《浏阳河》包含五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变奏、再现部、尾声。
第一部分是引子(1—9小节),开头部分的ad libitum 意为稍许随意地,在引子的伴奏音型的低音声部的 poco meno mosso string意为稍许活泼、紧张、兴奋地。
引子的演奏要特别注意速度,应用中速来演奏,这里的中速要与主题的中速区分开来,比主题要稍慢。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6f16e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浏阳河》是中国著名钢琴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这首曲目以描绘中国景点浏阳河为主题,将浏阳河的壮丽景色和悠扬的民歌融入展现了浓厚的中国风情。
在《浏阳河》这首钢琴曲中,王建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描绘河水的流动和波澜壮阔的景色。
他运用了大量的连续音和琶音,使得钢琴音符如水流般连绵不断,给人一种水波荡漾的感觉。
他还运用了重复和叠加的手法,增强了河水的奔流感和力度。
他还巧妙地运用了速度的变化,并结合了琴键的反弹效果,使得曲目的节奏感更加明显。
除了表现河水的流动外,王建中还融入了悠扬的民歌元素。
他采用了中国民间音乐常用的音阶和音程,使得曲目的旋律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情。
这些旋律时而悠扬优美,时而豪放激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还采用了大量的琶音和滑音,增强了旋律的流畅性和感染力。
这种融入民歌元素的手法不仅让曲目更加富有情感,还使听众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在演奏《浏阳河》时,钢琴演奏者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技巧。
他们需要在演奏连续音和琶音时保持手腕的轻柔和柔和,以呈现出流水般的连贯音符。
他们需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和力度的控制,以表现出不同部分的风格和情感。
他们还需要注意旋律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中国风情和曲目的艺术内涵。
《浏阳河》是一首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技巧和中国民歌元素的钢琴曲。
通过描绘浏阳河的壮丽景色和悠扬的民歌,王建中成功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注意手部的柔软和连贯性,以及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使曲目更加生动和感人。
浅析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
![浅析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https://img.taocdn.com/s3/m/511863e4d4d8d15abe234e7a.png)
Hale Waihona Puke 黄河之声 2018年第2期 总第503期
浅析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
程 馨 颖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浏阳河》成功的把湖南的歌曲韵味和钢琴的立体的和声效果相结合,曾登上各个大小音乐会的舞台,并成为 经典之作。 关键词:王建中;浏阳河;演奏
[参考文献] [1] 邓莉.太极思维在钢琴曲《浏阳河》中的演奏运用[J].音乐创作, 2015. [2] 杨潇.论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与演奏[J].青年文学家,2012. [3] 李静.浅析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技巧[J].大众文艺,2013. [4] 丁菲菲.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论王建中钢琴作品中体现的润腔因素 [J].音乐创作,2011.
一、音色 全曲一开始4小节就以主题的最后一句旋律开始,右手四五度结 构的和弦应体现一种空旷、辽阔的意境,虽是和弦,但仍应该突出 最高音的那条旋律线,按照旋律的高低起伏来控制强弱,音色上通 透,清亮;左手的琶音则如流水轻轻流淌,六连音需平均,因是伴 奏声部虽有自己的线性旋律,音量上也应较轻,虽轻但是不能死, 同样也不能浑浊;节奏上可稍微自由,快慢的把握由演奏者想表达 的情绪相关联。进入第5小节后,左右手由高音到低音再回到高音交 替琶音演奏流水的感觉,高音部分清脆,低音部分磅礴,虽是两手 交替演奏,但要注意两手衔接之处要如一手演奏一样,且音与音之 间要平均,要有颗粒感,否则会使得其混沌,尤其是高音无法达到 清脆之感。 首部第一次主题出现,右手的旋律线条应赋予歌唱性;左手的 波音伴奏的出现为其增添了一些俏皮的色彩。每个乐句结束时出现 的左手与右手的呼应处应与旋律声部融为一体,可当作对唱这一形 式。在第3个乐句中以左右手交替演奏旋律与伴奏声部,这更是演奏 者对手指的控制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把旋律线条连好,对转为高音 伴奏的音色要求更是轻而实,。在重复最后那一乐句时,旋律线条 改为带有民族性的四五度结构的音程,演奏的音色和全曲的引子有 着相同的部分,但不同的是这句的感情色彩可稍急促些,不如引子 的那般悠扬。第一次主题演奏完后与第二次主题(变奏)的过渡与 连接有1小节,此小节右手的音程也应整齐,音色上可以是略虚,音 量渐轻。第二次的变奏主题则以复调的手法较多,右手不光需演奏 琶音伴奏,有时还需演奏左手的旋律声部,两手演奏旋律的连接处 需做到音色统一,每句的旋律在音色统一的条件下还应表现其线条 性以及感情色彩的表达。 中部将全曲推上高潮,模仿古筝高山流水的意境,琶音都是由 低音走向高音再回到低音,在低音曲音色可以混沌,音量较轻,随 着向高音走音色逐渐透亮清晰,音量随之加强指导最高音,下行则 反之,这是一组琶音的控制,但3组不同的琶音也有一个大的走向, 就是一组比一组更强,感情色彩更丰富。最后一组琶音走向低音结 束时,音量减弱后,进入连接再现部的过渡1小节,这一小节不同的 是将原曲的2/4拍变成3/4拍,这就不仅渐慢,还是中部急速的演奏进 入再现部的一个缓冲。 再现部的前4个乐句在首部第一次主题上多了一些装饰音,这4 个乐句则可以演奏的更为活泼调皮。之后的2个乐句就是其变化的地 方,右手的八度演奏旋律要更饱满,左手的琶音速度更快,变化更 多,这可以是结束时的小高潮,所以这两句抒情的演奏不仅要与前4 句的俏皮进行较大的反差,更要体现它是小高潮的气势,音量上相 对更强,音响效果立体磅礴。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c8cecd9cc22bcd126ff0cb9.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作者:张航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10期摘要:新中国自成立之后最杰出作曲家、钢琴家之一的王建中先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钢琴曲《浏阳河》。
对我国钢琴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先生中西合璧,把欧洲专业作曲手法与传统民间音乐元素巧妙的结合。
该曲子采用了很多种创作技巧,把我国钢琴曲中的音乐特色以及创作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技法上,重点采用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调性复合手法、复调织体、装饰音、板式节奏、和声语言给该曲子增添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成分,让原本外来的钢琴乐器弹奏出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同时,王先生也擅长把西洋音乐的技法元素微妙地融入到民族音乐的曲子中,呈现出“珠联璧合”的微妙艺术魅力。
《浏阳河》被改编成了多种样式的音乐作品,其中要数王先生改编的钢琴曲最具有代表性,集各种音乐的元素于一身,将《浏阳河》的艺术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阐述对钢琴改编曲《浏阳河》的演奏速度、音色润腔、曲式结构、装饰音特色、旋律等方面的判别,展现了该作品的民族特色和演奏艺术[1]。
关键词:王建中; ;钢琴作品; ;《浏阳河》; ;艺术分析; ;演奏技巧; ;探讨中图分类号:J624.1;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038-02钢琴艺术源自欧洲,进入我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然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钢琴理论的知识。
为宣传国家传统文化,大部分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创作钢琴演奏曲多取材于过去的音乐文化,同时参考西方的钢琴曲目的创作手法创作出富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子,其中流传最广的当数王先生改编的钢琴曲子《浏阳河》。
他把现代钢琴的演奏方法和传统的民歌相结合,创作出高雅悠扬的旋律,曲调扣人心弦的作品,使钢琴曲和民歌能够雅俗共赏的巧妙融合,象征中国钢琴向民族化发展开启了重要的新篇章[2]。
钢琴曲《浏阳河》的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钢琴曲《浏阳河》的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5238c5360cba1aa811da31.png)
( 二) 钢琴曲《 浏 阳河 》 的 益 式 结 构
全 曲结 构 为 复 三 部 曲 式 。 乐 曲开 始 . 是 由 原 歌 曲 的 最 后 一 个 乐 句 发 展 而 成 的
下来 的 四小 节 , 左右手交叉 , 衔 接 要 自然 ,
我们 可 以 想 象河 水流 动 的声 音 , 从 隐 约 听
前奏 , 之后是 乐曲的第 一部分 . 它 是 由 两
钢琴曲《 浏阳河》 的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 吴 琼 通 化 师 范 学 院音 乐 学 院
摘要 : 钢 琴 曲《 浏 阳 河》 是 由湖 南 民歌 改 编 而 成 , 它 的创 作 者 王 建 中先 生善 于将 中 国 民歌 和 西 洋 乐 器 结 合 , 并 达 到 了很 深 的
造 诣 。本 文主 要 从 作 品 的调 式 调 性 、 曲 式 结构 、 音 乐特 点 和 演 奏方 面进 行 分 析 。
得 更 丰 富 多样
一
十 二 诲 音 左 右 手 交 叉 , 完 成 音符 在高 、 低
隐 去 的 快 速 跑 动 双 手 连 续 演 奏 的琶 音 .
、
钢 琴 曲《 浏 阳 河》 的调式、 调性、 曲
串 串流 动 的 音 符 . 仿 佛 让 人 们 看 到 了清 澈
见 底 的河 水 正 源 源 不 断地 流 向远 方 要 做
时. 力度不要 太强 . 既 要 幅 度 的 渐 强 或减 弱 , 不 要 只在 某 只 手 上 做 “ 小表情 ” 。 要 使 整 个 段
落 听 起来 平 稳 流 畅 . 一气呵成。 ( 四】 主 题 再 现 部 分 最 后 是 整 首 乐 曲 的 高潮 部 分 。 右 手 八
一
浅析钢琴曲《浏阳河》
![浅析钢琴曲《浏阳河》](https://img.taocdn.com/s3/m/193cf3931eb91a37f0115c7b.png)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声乐舞蹈浅析钢琴曲《浏阳河》蒯雪纯(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摘要: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改编于湖南地区的同名民歌《浏阳河》,该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
此歌曲的民族性和旋律性,钢琴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将这首乐曲描绘的淋漓尽致。
王建中先生运用钢琴和声效果、复调技术等,于原来的歌曲上加花变化。
使得歌曲原有的意境在钢琴上充分发挥,同时也将钢琴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散发,令人余音绕梁、魂牵梦绕。
钢琴艺术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包括的范围也比较研究广泛,艺术表现独特深远。
关键词:钢琴;王建中;艺术表现力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5-0068-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5.034一、钢琴的起源与中国的流传根据史料记载,钢琴起源于18世纪的西欧,是由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Piano forte”。
在西方音乐史上记载,钢琴的名字是“Piano forte”,简写成Pfte。
在管弦乐配乐中,缩写是指钢琴,这意味着是能够发出声音的仪器的“乐器”。
“Piano forte”不仅是钢琴发展史上的起点,也是槌击式钢琴制造业向前发展的前提。
正是我们因为只有这样对于一件被称作“乐器之王”的神圣物件,才带给世人无限的快乐和数不尽的音乐文化源泉。
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早期主要是由于大量中国艺术家的学习、探索、组织、探索,以及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开花、结果,最终成为国有化的艺术宝藏。
纵观中国钢琴发展史,我们可得知原来钢琴并非叫“钢琴”。
古钢琴刚传人我国时,国人对它的称谓有十余种,如“番琴”“雅琴”“洋琴”等。
据周大风先生的《钢琴维修及弹奏》这本书介绍,在1840年之后,某欧洲乐器商人为了谋取巨额利润,推销钢琴,称其为钢制的琴。
因此,“钢琴”日趋普及在中国开这片广袤的土地。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924d0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2.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王建中是中国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被誉为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一。
这首曲子以湖南的一个小河名称命名,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乡土气息,表现了中国南方乡村的宁静、和谐与美丽。
在这里,我们将对这首曲子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演奏技巧。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浏阳河》的艺术特点。
这首曲子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带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王建中运用了丰富的音符组合和变化,使得整个曲子听起来既有力量又富有韵律感。
曲子中还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民俗乐器的音响元素,如二胡、琵琶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和声方面,《浏阳河》运用了大量的和声变化和转调,使得曲子听起来既有层次感又不失和谐。
旋律方面,曲子的主题十分明快且优美,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整体来看,《浏阳河》这首曲子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显示出王建中作为作曲家的深厚功力。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浏阳河》的演奏技巧。
首先是节奏掌握。
在演奏《浏阳河》时,演奏者需要清晰地把握曲子的节奏感,把握好每一个音符的持续时间,要有强有力的击键,同时又要注意音符之间的连贯性,做到既有力量又有韵律。
其次是手型和指法。
《浏阳河》整首曲子难度较大,涉及到尺度的变化和较大的手位跨度,因此演奏者需要对手型和指法做好训练,保持手部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对于曲子中出现的大量琶音、连续音等技巧,演奏者还需要加强练习,使得演奏更加精准流畅。
在演奏《浏阳河》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音色的处理。
曲子中有很多地方需要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演奏者需要根据曲子的内容和情感进行音色的处理,使得曲子听起来更加有张力和感染力。
演奏者还需要注意对曲子内在情感的把握,表现出曲子中所蕴含的宁静、和谐与美丽。
《浏阳河》是一首充满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它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表现出了浓厚的中国乡土气息。
演奏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中国音乐的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把曲子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展现出来。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04b3cc57f1922791688e868.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作者:王静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02期摘要:中国钢琴音乐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许多作曲家投身于钢琴作品的创作,谱写出了大量优美、动听、气势磅礴的钢琴音乐作品。
本文以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为研究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及触键技巧。
关键词: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触键技巧众所周知,王建中很多脍炙人口的钢琴音乐作品已被音乐同行淋漓尽致地演绎,而且他的很多作品已被国内重大钢琴比赛及钢琴考级曲目等收录。
《浏阳河》本身歌颂了毛主席的家乡——湖南,并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王建中将《浏阳河》改编成同名钢琴独奏曲,将这种民族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国内有不少人在研究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却很少有人对其艺术特色及触键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作为王建中钢琴的代表作《浏阳河》,旋律主要是通过借鉴民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同样其弹奏手法也是按照专业的性质。
其中利用复调以及和声等多种弹奏的技法进行表达。
通过对整首钢琴曲的分析,对浏阳河的美丽风景画卷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对广大人民的家乡的热爱,在整首乐曲中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优美的艺术境界和从艺术的角度理解乐曲的内容享受。
(一)速度特点王建中的《浏阳河》这首乐曲中,其弹奏的速度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主要分为:五声调式、速度为中速、节拍明快,整首歌曲按照四句体加尾声的格式为整体的结构进行分析。
基于对于整首歌曲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曲子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在弹奏的过程中,速度能够灵活转换,变化较快,能够使曲子显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把一副雄浑壮阔的祖国河山景色展示在世人的眼前。
(二)结构特色我们在分析《浏阳河》这首曲子过程中,该首曲子总共分为88个小节,其中含有六个部分,主要是按照其演奏的结构进行分析,分为引子、主题、变奏、间奏以及变奏和尾声等组成。
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民族风格探析
![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民族风格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7882328e9951e79b89274a.png)
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民族风格探析作者:阂敏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钢琴曲《浏阳河》是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来的。
本文通过对钢琴曲《浏阳河》的旋律、节奏、结构、和声等七方面特色解析其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力求更好的演奏中国风格钢琴曲,实现民族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钢琴曲《浏阳河》;民族风格;探析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1 9)30-0068-02一、引言钢琴曲《浏阳河》于1974年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根据唐壁光作曲,徐叔华作词的同名歌曲《浏阳河》改编而来的,充满着浓郁的湖南地方风格。
在该曲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既保留了原主题旋律五声音调的特点,还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特别是融合了湖南地方音乐素材,并充分运用钢琴的许多表现手法使和声音响变得丰富饱满,通过钢琴乐器的交响性,把民歌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推动了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成为中国改编曲的典范之一。
二、乐曲的渊源歌曲《浏阳河》出自湖南省湘江文工团1950年10月创作演出的小型歌舞剧《双送粮》,是其中的一段男女声对唱。
词作者是徐叔华,曲作者是唐璧光,由朱立奇、齐芝田配器。
歌曲《浏阳河》的旋律非常优美,朴素上口,歌词亲切动人,既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所以在全国很快流传开来。
歌曲《浏阳河》为五声微调式音阶,它的四句结构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组合方式,起句将浏阳河千呼万唤驶出来;紧接着承句的波浪式旋律线条意味着浏阳河水缓缓起伏,婉转的旋律加上亲切的歌词使听众的脑海浮现出波澜壮阔的河水涌入湘江的场面;转句音调一转,由对自然的景观的赞美转向了人文情怀;最后音乐在合句里让主题的情怀得以抒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生活的珍惜。
乐句的旋律一波三折、意味深长,歌唱了翻身做主人的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领袖的爱戴之情。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70be2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3.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浏阳河》是中国钢琴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
该曲是以中国一条名为浏阳河的河流为创作题材,展现了浏阳河的美景和江南水乡的风情。
《浏阳河》整体风格优美、婉约,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曲子的开头以轻柔的旋律和温婉的和声给人以亲切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浏阳河畔的宁静和恬淡。
接下来曲子进入到高潮部分,旋律线条逐渐升高,给人以舒展畅快的感觉。
这段旋律能够在轻快中抒发出澎湃的情感,仿佛流淌着浏阳河的水一样。
而后,曲子再次回到温和而安宁的部分,伴随着柔和而细腻的和声,逐渐淡出。
在演奏技巧方面,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表达曲子的意境。
在演奏开始之前,需要先理解和把握曲子的整体意境,将这种意境透过音乐表现出来。
可以通过轻柔、温婉的演奏方式,柔和的手腕动作,以及细腻的音色来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浏阳河畔景象。
而在高潮部分,可以通过把握旋律的高低音强度变化,以及手指的力度控制来表达出澎湃的情感。
其次是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掌握。
《浏阳河》的旋律节奏较为轻快,需要清晰明确地表现出来。
在演奏时要注意准确击打节奏,并保持稳定的速度。
而速度的掌握则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理解程度来决定,不过应该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乐曲的失去逻辑性和魅力。
最后是音色的处理。
《浏阳河》需要表达出江南水乡的风情和浏阳河的美景,因此需要用细腻、柔和的音色来刻画出这种意境。
在演奏时,要注意掌握好手指的弹跳与连奏,使得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并尽量突出旋律线条。
在练习过程中要反复琢磨每个音符的音色和手指的力度,使得音乐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浏阳河》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钢琴独奏曲,既要表现出宁静恬淡的场景,又要表达出澎湃的情感。
在演奏中,要注意掌握好整体意境的表达、准确的节奏和稳定的速度,以及细腻柔和的音色处理。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才能够将这首曲子完美地演绎出来。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音乐特征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音乐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40d055b0b4c2e3f57276385.png)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音乐特征作者:陈雅丹来源:《当代音乐》2019年第07期[摘要]王建中一生艺术成就极高,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既是作曲家也是钢琴家。
他创作改编的许多钢琴作品非常自然地将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完美结合,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不论是在钢琴界还是教育界都获得不错的反响。
至今,他的钢琴曲目仍然在钢琴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钢琴表演艺术有其独特的规律,因此对他的研究既要遵循钢琴艺术自身的特点,又要融合艺术理念;既要对专业进行精细的探索,也要符合时代的发展。
而有好的表演的前提是有好的音乐作品,王建中先生在钢琴创作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钢琴这一乐器传入中国百余年,从它一开始传入进来,作曲家们就试着将民族音乐和钢琴结合起来。
创作、演奏中国化的钢琴音乐,发展、融汇于中国钢琴音乐已然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工作者们最迫切的工作。
[关键词]浏阳河;王建中;音乐特征[中圖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7-0105-03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音乐家们从了解、到掌握和运用钢琴,并进行钢琴音乐的创作,历经了一个世纪之久。
中国钢琴音乐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不多,却出现了经典的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里程碑,由刚开始的音乐模仿进入了真正的艺术创作。
音乐是不固定的,是抽象的,是让人们感受美的一种方式;但音乐又是现实真实存在的,蕴含了每一位作曲家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
每一首作品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分析此作品,分析每一个流动的音符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一、调式调性特征钢琴改编曲《浏阳河》有我国五声调式的特点,即E徵五声调式,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变奏曲式。
整首钢琴改编曲在进行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调式,如引子部分是E徵调式,主题部分则是调式交替,从A宫调式至升F羽调式又回到了主调E徵调式,对比部分则是不同宫系统的调式,从C宫系统E角调式移动至D宫系统E商调式最后回到A宫系统E徵调式等以E 为中心音的调式。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57789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e.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王建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钢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
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内外广受欢迎的钢琴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曾经在许多国际钢琴比赛中被选为必弹曲目,足以说明其在钢琴音乐界的重要地位。
《浏阳河》是一首富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其音乐表达了中国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
曲子以抒情性的旋律描绘了浏阳河边的风光和渔民的生活情景,给人以静谧和怡然的感受。
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要求较高,需要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把握和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对《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从艺术分析的角度来看,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旋律优美:曲子的旋律线非常清晰,旋律悠扬优美。
整个曲子以柔和的音色传达出一种温馨动人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南方水乡的美丽风景之中。
二、节奏轻快:曲子的节奏轻快明快,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
尤其是右手部分的音符处理,需要演奏者灵活地运用手指技巧来表现音乐的轻快感。
三、和声丰富:在曲子的和声处理上,王建中巧妙地使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来丰富曲子的层次感。
这给曲子增添了不少情感色彩,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动人。
我们来探讨一下《浏阳河》的演奏技巧。
一、手指的技巧要求:这首曲子对演奏者的手指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比如在快速的三连音部分,需要演奏者保持手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以及对速度的控制能力。
在处理一些特殊的音符时,比如跳音、连续音等,需要演奏者对手指力度和准确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表现力和情感的把握:《浏阳河》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有着较好的把握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要能够深入理解曲子的内在情感,从而准确地表现出曲子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
三、对音色的处理:曲子中对音色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演奏者清晰地表现出曲子中不同部分的音色变化。
比如在一些抒情的部分,要能够用柔和的音色表现出曲子中的细腻情感;在一些激烈的部分,要能够用有力的音色表现出曲子中的激情。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5090b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9.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王建中是中国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浏阳河》是一首广为人知的钢琴曲,受到了许多钢琴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本文将对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并探讨其演奏技巧。
一、曲谱分析《浏阳河》是王建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以中国湖南的浏阳河为灵感创作的。
曲子以缓慢、柔和的节奏开始,仿佛是在描绘浏阳河的宁静和清澈。
随着曲子的进行,旋律逐渐加快,音符的跳跃性和延长性增加,表现出江河的奔流和壮阔。
整个曲子以绚丽的音色和流畅的旋律为特点,表现出了王建中对于祖国江河的深情厚意。
从曲谱的编写来看,《浏阳河》在旋律线上与和声上都有复杂的设计,有许多音符交织在一起,这对于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而转调及过渡部分的处理也需要演奏者有较强的音乐感悟力和技巧。
二、演奏技巧探讨1.节奏与速度的掌控在演奏《浏阳河》时,演奏者需注意节奏的变化和速度的控制。
一开始的缓慢节奏需要以平和的情感表现,将江河的宁静和清澈展现出来。
而后续的加速部分需要把握好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将江河的奔流和壮阔展现出来。
这需要演奏者对曲子的整体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且能够根据情感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2.音色的控制3.音符的处理《浏阳河》的曲谱中,有许多音符的交织和延长,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手指灵活性和技巧。
尤其是在高潮部分,音符的跳跃和延长性更大,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练习时,演奏者需要注重手指的力度和速度的训练,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技巧。
4.情感的表达《浏阳河》的演奏要求演奏者能够深情地表达出对江河的热爱和祝福。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用音乐语言来表达对祖国江河的深厚感情,将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奏者需要在技术的基础上,注重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表达,使每一个音符都能够传递出对江河的祝福和热爱。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演奏诠释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演奏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4a21f0678bd63186bdebbc82.png)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演奏诠释陈雅丹(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摘要】《浏阳河》是1951年由徐叔华作词、唐璧光作曲的一首经典民歌,是用湖南民间一些地区的音乐素材作为基调所谱写的一首颂歌。
原民歌曲调轻柔婉转,描绘了浏阳河的美景和湖南人民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用问答形式的歌词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
改编的钢琴曲在原有的声乐曲调上融合了专业的作曲技法,结合了钢琴自身的表现特点,将中国风的钢琴曲立体化的显现出来,让《浏阳河》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民歌艺术特点,并且获得不同的意义,使它更加符合现代听众的音乐审美观念。
在整首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王建中十分注重原民歌在意境上的描写,轻柔婉转的旋律加上质朴的和声、复调技法,使得改编后的《浏阳河》既保留了原有的优美流畅,也增添了整首曲子的恢弘气势。
让听众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犹如置身于风景秀丽的山水间,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得改编后的《浏阳河》展现出明显的民族艺术特色。
【关键词】《浏阳河》;王建中;钢琴【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由于《浏阳河》是根据民歌所改编的,因此在演奏的时候需要注意许多细节,要合理运用钢琴音域广的特点,深入了解原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正确使用装饰音来演奏此曲。
笔者从踏板运用技巧、音色处理、节奏处理以及力度分析这四个方面着重分析。
民族音乐想要在钢琴上完美地展现,对演奏者的要求是极高的,不同的装饰音,不同的织体,不同的节奏音型,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为了表现河水奔涌的景象,演奏者要对音色有一个较为立体化的呈现,才能将这首钢琴曲完美地演绎出来。
一、踏板运用技巧踏板被称为“钢琴的灵魂”。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踏板的运用十分重要,如果能正确地使用踏板,则会给整首曲子增添不少色彩。
踏板有许多的使用方法,中间的踏板是弱音踏板,能够弱化声音;左踏板是弱音踏板,能改变音色;右踏板则是延音踏板,能延长和增强音响效果。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91a93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d.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浏阳河》是中国著名钢琴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在国内外钢琴界享有盛誉。
这首曲子描绘了湖南浏阳河的壮丽景色,是王建中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抒发,具有浓郁的中国音乐特色和深刻的艺术内涵。
下面本文将对《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音乐结构方面,整个曲子分为前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尾声四个部分。
前奏部分以柔和的音色和温柔的旋律引出整首曲子的主题,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第一主题部分的旋律流畅优美,旋律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强烈的感觉。
第二主题部分的旋律更加宽广,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整首曲子以悠扬的旋律和丰富的音响效果展现了浏阳河的宏伟壮丽景色。
这首曲子的节奏特点明显,使得曲子具有了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
在曲子的中段部分,速度开始加快,节奏明朗起来,给人以旋转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浏阳河水流的奔腾激荡。
在尾声部分,速度再次加快,节奏更加明快,给人以欣快活泼的感觉。
整首曲子的节奏变化很灵活,既表现出浏阳河的静谧之美,又展现了其奔流不息的动感。
曲子的和声运用非常丰富。
在主题部分,钢琴的上下音绕梁回环,形成多层次的和声效果。
王建中运用了大量的和弦转换和复调手法,使得整首曲子的和声变化丰富多样,既有清新明亮的音乐画面,又有厚重饱满的音响效果,增强了曲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演奏技巧方面,要完美地演绎这首曲子,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技巧多样的表现手法。
要准确把握曲子的节奏感和速度变化,使得节奏明快的地方饱满有力,节奏缓慢的地方柔美细腻。
要注意表现曲子的动态变化,通过轻柔的音色和音量的变化传达曲子所描述的景观和情感。
还需注重细节处理,如音符的延长、连结、弹跳等,使得音乐旋律更加优美流畅。
钢琴演奏者还需注意左右手的协调与平衡,使得每个声部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呈现。
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不仅描绘了浏阳河的壮美景色,更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的探讨,希望能对钢琴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曲子,让它的美妙旋律能够更好地传达给观众,引发共鸣。
论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与演奏
![论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与演奏](https://img.taocdn.com/s3/m/0de9de10580216fc700afd96.png)
论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与演奏作者:杨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王建中先生的介绍以及改编曲--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的创作及演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浏阳河旋律歌唱性作者简介:杨潇,女(1981-),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音乐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61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42-01王建中(1933 - ) 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其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无论是创作或是根据民歌改编,无论采用何种技法,均具有既丰满又细腻,既浓郁又清新的和声色彩和民族风格。
其作品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流传广泛,其中《浏阳河》就是其众多改编曲中优秀的作品之一,本文将对这首作品就创作及演奏方面做一详细介绍。
此曲的结构是变奏曲结构,图示为:引子 1 — 9小节主题A 10 — 32小节变奏A` 33 — 52小节华彩段 52 — 59小节变奏A`` 60 — 88小节尾声 88 — 90小节1、从创作上看钢琴曲《浏阳河》作于1974 年, 是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歌曲《浏阳河》改编创作而成的钢琴独奏曲. 该曲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风格,其旋律优美抒情,通过对浏阳河美景的描写,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
在改编过程中, 作者注重原歌曲意境的描写,用质朴的和声、复调技法,在原有歌曲的素材基础上加花、变奏,不仅使原有歌曲的意境在钢琴上充分地展现出来,在钢琴演奏后更让人犹如置身于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作曲家充分运用了钢琴的表现手法,无论从创作风格、演奏特色以及中国作品意境的音乐表现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民族特色。
为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从教学还是演奏实践中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从演奏上看在弹奏前首先要做的是把原歌曲唱好,越是深情、有表情的歌唱,体会歌词的韵味,才会有助于此曲的演奏。
浅析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
![浅析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https://img.taocdn.com/s3/m/1d48e7ecad51f01dc281f161.png)
浅析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作者:程馨颖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02期摘要:《浏阳河》成功的把湖南的歌曲韵味和钢琴的立体的和声效果相结合,曾登上各个大小音乐会的舞台,并成为经典之作。
关键词:王建中;浏阳河;演奏一、音色全曲一开始4小节就以主题的最后一句旋律开始,右手四五度结构的和弦应体现一种空旷、辽阔的意境,虽是和弦,但仍应该突出最高音的那条旋律线,按照旋律的高低起伏来控制强弱,音色上通透,清亮;左手的琶音则如流水轻轻流淌,六连音需平均,因是伴奏声部虽有自己的线性旋律,音量上也应较轻,虽轻但是不能死,同样也不能浑浊;节奏上可稍微自由,快慢的把握由演奏者想表达的情绪相关联。
进入第5小节后,左右手由高音到低音再回到高音交替琶音演奏流水的感觉,高音部分清脆,低音部分磅礴,虽是两手交替演奏,但要注意两手衔接之处要如一手演奏一样,且音与音之间要平均,要有颗粒感,否则会使得其混沌,尤其是高音无法达到清脆之感。
首部第一次主题出现,右手的旋律线条应赋予歌唱性;左手的波音伴奏的出现为其增添了一些俏皮的色彩。
每个乐句结束时出现的左手与右手的呼应处应与旋律声部融为一体,可当作对唱这一形式。
在第3个乐句中以左右手交替演奏旋律与伴奏声部,这更是演奏者对手指的控制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把旋律线条连好,对转为高音伴奏的音色要求更是轻而实,。
在重复最后那一乐句时,旋律线条改为带有民族性的四五度结构的音程,演奏的音色和全曲的引子有着相同的部分,但不同的是这句的感情色彩可稍急促些,不如引子的那般悠扬。
第一次主题演奏完后与第二次主题(变奏)的过渡与连接有1小节,此小节右手的音程也应整齐,音色上可以是略虚,音量渐轻。
第二次的变奏主题则以复调的手法较多,右手不光需演奏琶音伴奏,有时还需演奏左手的旋律声部,两手演奏旋律的连接处需做到音色统一,每句的旋律在音色统一的条件下还应表现其线条性以及感情色彩的表达。
中部将全曲推上高潮,模仿古筝高山流水的意境,琶音都是由低音走向高音再回到低音,在低音曲音色可以混沌,音量较轻,随着向高音走音色逐渐透亮清晰,音量随之加强指导最高音,下行则反之,这是一组琶音的控制,但3组不同的琶音也有一个大的走向,就是一组比一组更强,感情色彩更丰富。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468e44e1ed9ad51f01df282.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作者:王娟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1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湖南民歌《浏阳河》是我国经典的歌曲之一,自建国以来就被改编成各种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其中流传最广和最为著名的就是王建中先生将民歌《浏阳河》改编成了钢琴曲目,突破和创新了我国民间歌曲的表演形式。
本文就从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钢琴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浏阳河》的演奏技巧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王建中;《浏阳河》;钢琴作品;艺术特色;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钢琴艺术作为起源于欧洲的音乐表演形式,在流入我国和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并拥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钢琴理论知识。
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许多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从传统的音乐文化中寻找钢琴演奏的题材,并结合西方的钢琴曲目创作方法,创作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钢琴作品,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王建中改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
王建中是我国著名的钢琴音乐家,其一生为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对传统民歌的贡献尤为突出。
王建中将传统民歌与现代钢琴演奏技巧相结合,创作出旋律优美、曲调欢快的作品,打破了民歌与钢琴间的雅俗界限,是我国钢琴民族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浏阳河》创作的时代背景歌曲《浏阳河》是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湖南民歌,该歌曲着重描写了湖南浏阳河沿岸美丽的风光,歌颂了热情的湖南人们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该歌曲面世以来,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音乐艺术工作者纷纷对音乐的创作形势进行了改革,通过改变革命、民族等歌曲的表演形式,充分解放了音乐自由的天性,钢琴作品《浏阳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王建中在改编原曲时,充分保留了原曲目中呈现出来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对原曲在钢琴中的演奏技巧进行重点修改,对曲谱的旋律和音调进行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扩展,使之更加适应钢琴曲目的弹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