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成像知识作图要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成像知识作图要点一、成像知识1.成像的主要原因:a.光的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b.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c.光的折射,如水中的折射成像、透镜成像等。
2.成像的性质:像的性质主要有:虚与实、倒与正、放大与缩小或等大。
实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不仅能用眼睛看见,还能用光屏接收并保存下来;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倒与正”、“放大、缩小或等大”都是物体所成的像相对物体而言的。
3.像的动态变化:当物体相对光学器件运动时,所成的像的大小、像离光学器件的距离都有相应的改变,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其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整理成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像同侧虚像正,物像异侧实像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则像近像小,像距物距唱反调。
即: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虚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实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异侧;物体向焦点运动,所成的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二、作图要点1.光的反射作图要点:a.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b.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2.光的折射作图要点:a.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
b.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作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例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大小正倒虚实像、物位置无穷远一点异侧 v=f 测透镜焦距(f=v)u>2f 缩小倒立实像异侧 f<v<2f 照相机或眼睛u=2f等大倒立实像异侧 V=2f 测焦距(f=v/2、f=u/2)f<u<2f 放大倒立实像异侧 v>2f 投影仪、幻灯机u=f 不成像无穷远平行光源或测焦距(f=u)u<f 放大正立虚像同侧 v>u 放大镜由规律表可看出凸透镜成像牵涉到的概念多、成像特点变化多,很不容易记忆。
兴趣在初中学生中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饿帮助,他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学习的动力,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对各种工具的使用来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其中口诀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好用的工具,他可以帮助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长久的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为此,我根据实验事实,把“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成了四句简明、易记、实用的口诀:“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物走远像变小,像如影子跟着跑。
”“一倍焦距定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定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物走远像变小”,即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
“像如影子跟着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应用上面四句口诀,就可以方便地根据物体或像移动的方向与凸透镜位置,确定物距、像距的大小,从而确定像的大小,解决有关问题了。
例1:在物体由远处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与实像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B、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C、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D、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分析:物体由远处沿凸透镜的主轴向焦点移近,由于“像如影子跟着跑”,所以像将沿物体移动的方向移动,即像离透镜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是说像距越来越大,又因为“物走远像变小”,那么,像也就逐渐变大。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
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1.平面镜成像第 1 页共11 页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
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
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题。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 实像、虚像、影子的辨析

小孔成像:物、像处于小孔异侧
小孔成像、投影仪、照相机等成的像
三、虚像 1.成因
实际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会聚而成2.特点ຫໍສະໝຸດ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但能通过眼睛观察。
平面镜成像: 物、像处于平面镜异侧 3.举例
平面镜成像、岸上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等
拓展应用
1.某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是( B )
A.实像
谢谢观看
THANK YOU
B.虚像
C.缩小的像
D.放大的像
2.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B )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C.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D.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归纳总结
一、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二、实像: 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二、虚像: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课程
实像、虚像、影子的辨析
课前导入
影像
一、影子
1.成因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沿直线传 播,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 的光线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
2.特点 影与物体的轮廓相同
3.举例 日食、月食、手影、树影
二、实像 1.成因 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
2.特点
能呈现在光屏上 3.举例
实像和虚像——精选推荐

实像和虚像在初中物理光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有关像的问题,即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中所成的像.这些像大体分为两类,这就是实像和虚像.那么对实像和虚像成因以及对它们的辨别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的难点.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从现象上看,实像能够在白纸、毛玻璃等光屏上呈现的,而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从形成原因上看,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其中需要说明的是:①像并不一定是实际物体所成的像,也可以是像成像,如二次成像(望远镜、显微镜中最终眼睛看到的像);②实像和虚像并不能依据眼睛是否能看到来判断,因为人的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如能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人眼是依靠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及其位置的.只要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我们就能看见“物体”,所以在眼睛中所成像的“物体”,既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光学器件所成的像来具体分析说明有关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在小孔成像中,我们能在小孔后面的光屏(毛玻璃或半透明的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像,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说明它是实像,从形成原因上看,它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其大小随光屏到小孔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变化而变化.如图1中的(a)、(b)所示.2.在平面镜成像中,若在平面镜的后面放上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这就是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另外从平面镜成像的作图中也能看出这一点,如图2所示,物点S所发出(或反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不能相交,而其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可以交于一点,这一点S′就是物点S所成的虚像.3.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其成像情况比较复杂,它实际上是光线经透镜两次折射后而形成的.从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所示:从实验现象可知,当u>f时的前两种情况,我们能从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说明该像是实像.而当u<f时,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都不能找到像,而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确能够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而此时在你所看到的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却在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所成的像,所以它是虚像.其成像原因可以通过凸透镜对光线作用中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来说明,如图3中的(a)、(b)、(c)所示.从图(a)、(b)中可以发现,它们的像都是由物体发光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实像;而(c)图中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是虚像.4.在其他情况的成像中,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判断有关光学器件所成像的虚实.如在水上面的人看到水中的物体时,其成像光路图如图4所示,相信你已经根据成像光路图判断出人们看到是什么性质的像了吧,它就是虚像,而且实际物体的位置在像的下方,这就是渔民叉鱼时为什么要将鱼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瞄准的原因.若向看到的鱼叉去,那只能叉到实际鱼的虚像了!除了以上介绍的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以外,我们学习中还遇到其他的光学器件,如:凸面镜、凹透镜成的是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面镜成像情况与凸透镜相似;望远镜、显微镜的成像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不再介绍.现在我们就根据前面介绍的方法,通过几道例题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实像和虚像的理解和辨别.例 1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解析由题意可知“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则说明是实像,而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并没有对小孔的形状进行约束,只是对小孔的大小有所要求.从实验也可以发现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且是倒立的,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例2 如图6是张敏同学拍摄的西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西湖大酒店“的像能成在底片这一光屏上,所以是实像,因而D是错误的;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所以B、C是错误的;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要在光屏上得到较大的像,应减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当然同时应当增加光屏(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例3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河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像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他色光解析此题是关于光学规律的基本练习,水中的云是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它们所成的像都是虚像;而B选项中的入射角是60°不是30°,所以其反射角是60°,不是30°;“海市蜃楼”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因而可以分解为单色光.综上分析,此题正确答案是A.在解这类题目时,往往还要根据其他的相关规律来进行判断,如在凸透镜成像性质中,还可以根据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在平面镜成像中,还可以根据其成像规律直接判断.这就是说我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信息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下面是几道基础题,请你用上面的方法试一试吧.1.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2.我们平时教室中的投影机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为什么?3.如图7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参考答案:1.折射虚反射虚2.教室中的投影机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所以是实像3.B另外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有时会认为: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这句话有局限性.在上述所列举的四种情况中是这样,但对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多个光学器件组成的组合器件,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如显微镜最终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像就不是正立的.这进一步告诉我们,在物理的学习中,有关物理规律一定注意其适用的条件!同时,在实际问题中还有关于影是不是像的争论,影是指在不透明物体的背面光照不到的阴影区域,显然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它不是实像;它也不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也不是虚像,所以影不是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和虚像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光线经过透镜或反射镜后所形成的图像特征。
本文将就实像和虚像的定义、性质和区别进行详细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
一、实像的特征实像是光线聚焦后所形成的图像,它可以被观察者看到。
根据光线的传播规律,实像具有以下特征:1. 位置:实像一般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焦点和物体之间。
当物体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远焦点前方时,实像出现在透镜或反射镜的远焦点后方。
同理,当物体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后方时,实像出现在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前方。
2. 方向:实像与物体的方向相同,即上下左右保持一致。
3. 大小:实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似,但通常会发生放大或缩小的变化。
4. 映像:实像是经过光线的实际交叉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其颜色和亮度与物体本身的颜色和亮度一致。
二、虚像的特征虚像是光线看似交叉或关联形成的图像,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
根据光线的传播规律,虚像具有以下特征:1. 位置:虚像一般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和物体之间。
当物体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远焦点前方时,虚像出现在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前方。
同理,当物体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后方时,虚像出现在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后方。
2. 方向:虚像与物体的方向相反,即上下左右互为镜像。
3. 大小:虚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似,但通常会发生放大或缩小的变化。
4. 映像:虚像是经过光线反射或折射而非实际交叉形成的,其颜色和亮度与物体本身的颜色和亮度一致。
三、实像和虚像在光学中有着明显的区别:1. 存在性:实像是真实存在的图像,可以被观察者看到。
而虚像则是看似存在但实际上并不真实的图像。
2. 形成原理:实像是经过光线实际交叉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而虚像则是光线看似交叉或关联形成的。
3. 方向:实像与物体的方向一致,而虚像与物体的方向相反。
4. 位置:实像一般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焦点和物体之间,而虚像一般位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近焦点和物体之间。
2020中考物理备考知识: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2020中考物理备考知识: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准确区分实像和虚像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最简单的判断标准由实际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实像;由虚拟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虚像。
实际的光线是说光线是实在的在光屏上被接收或者实在的被眼睛接收;虚拟的光线是人眼错觉造成的,人眼睛总是认为光线是直线传播来的。
比如看镜子的时候,实际的一条光线是从物体上一点出发碰到镜子,被镜子反射,再折回被你的眼睛接收,这是实际的光线路径,这条光线在你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实像;但是这个信息在经过的你的大脑处理后,就会让你有个认为,认为这个点的光线是从镜子后面传过来的,所以,你大脑里的经过处理的这个像就会被定位在镜子的后面,但实际这个点是不存有的,这个像是抽象的,是虚像。
由此能够看出,所谓虚像实际上是并不存有的,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有的。
水里的鱼,假如分析它的一个任意点,这个点的光线先是在水里直线传播,一旦遇到水与空气的临界面,就会发生折射现象,这条光线就要偏离原来的直线,沿着另外一条直线传播,最终,这条偏离原来方向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中,在你的视网膜上形成实像,但是!但是!,一定注意,你的大脑会认为这条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就是原来的光线,就是那个鱼身上任意点发出的光线,这就有个误会在里面,实际上光线路径发生了变化,但是大脑认为它没有变化,而且以这条光线来定位鱼身上的那个任意点,这样,这个定位的点就不是原来鱼身上的那个任意点,这个点是虚像!。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2)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3)作用:成像、改变光路4)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2、球面镜1)凹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2)凸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物理学习方法1、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2、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3、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物理复习方法(1)研读课本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
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天才不是天生的。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作图来说明。
作图需要三条特殊光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当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这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要将像从左上角移到光屏中央,需要让像向右下移,因此需要让物体向左上移动。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但大小不同。
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于实物而言的。
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倒立像,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f成等大的实像。
成实像时,u减小v增大像变大,u增大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v减小像变小。
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一倍焦距处越近,像越大。
一倍焦距处,u=f不成像。
因为光线从一倍焦距处射向凸透镜,经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无法汇聚成一点,因此无法成像。
成实像时,u>f,v>f。
成缩小的像vu。
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是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是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
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或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成实像时,u>v倒立缩小实像,u=v倒立等大实像,u<v倒立放大实像。
在实验中,如果将凸透镜遮上一部分,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
如果将烛焰遮上一部分,对应部分的像就会消失。
如果烛焰的像在光屏左上侧,需要将像移到光屏中央,可以进行以下操作:(1).将凸透镜向右下方移,让蜡烛光屏不动。
(2).将光屏向左上方移,让蜡烛凸透镜不动。
(3).将烛焰向左上方移,让光屏凸透镜不动。
在实验中,如果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可能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u=f,或者u<f。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14讲 平面镜成像、实像与虚像、凸面镜和凹面镜(学生版)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14平面镜成像、实像与虚像、凸面镜和凹面镜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的认识】(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里是漫反射,不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的对应点(S′),进入眼光的光并非来自对应点(S′),所以把(S′)称为虚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3)(方案)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4.记录和结论【命题方向】此知识点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的形式非常多,主要从实验的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题.【解题方法点拨】理解并记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实验中认识规律,注意物理学方法等效替代法的使用(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共32小题)1.某人站在离湖岸边8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6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
湖宽5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A.10m B.9m C.8m D.7m2.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A.522B.552C.225D.2523.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4.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A.0到﹣1区域B.﹣1到﹣2区域C.0到﹣∞区域D.﹣2到﹣4区域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上,人眼位于坐标点(3,0)上,一块平面镜水平放置,介于坐标(0,3)和(﹣1,3)之间。
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

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实像和虚像实像:实像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所以叫实像。
2对凸透镜而言,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呈现),是真实光线形成的像。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
2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发出的。
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而实像则指既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3物体的实像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初中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二)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

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实像和虚像实像:实像是能呈此刻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集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因此叫实像。
2对凸面镜而言,光源在主核心之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呈现),是真实光线形成的像。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
2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集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若是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现在,平面镜后面并无点燃的蜡烛,可是咱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仿佛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发了视觉,咱们感到仿佛光是从另一处发出的。
s'确实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非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因此把s'叫做虚像。
而实像那么指既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3物体的实像和虚像别离位于凸面镜的双侧。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反射或折射后,从头集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面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若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反射或折射后发散,那么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能够用光屏承接,也能够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非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体会,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面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初中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二)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知识点总结

实像与虚像知识点总结1. 光学系统在光学系统中,光线会经过折射、反射等过程形成图像。
光学系统可以是透镜、凸透镜、凹透镜、镜子等。
2. 实像实像是由真实的光线汇聚在特定位置上形成的图像。
实像可以被屏幕等设备捕获,并且实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是一样的。
实像一般形成在透镜或凸透镜的同侧,而形成在凹透镜的异侧。
3. 虚像虚像是由延伸的光线交叉产生的图像。
虚像不能被屏幕等设备捕获,而且虚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虚像一般形成在镜子或凹透镜的同侧,而形成在凸透镜的异侧。
4. 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光学系统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实像和虚像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当物体位于透镜或镜子的焦点以外时,产生的是实像,当物体位于透镜或镜子的焦点以内时,产生的是虚像。
5. 图像的性质实像和虚像有着不同的性质。
实像是由真实的光线汇聚而成的,因此可以被屏幕等设备捕获,而且实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是一样的。
虚像是由延伸的光线交叉产生的,不能被屏幕等设备捕获,而且虚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6. 应用实像和虚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摄影、照相术和眼镜等方面都有着实像和虚像的应用。
7. 总结实像和虚像是物体在光学系统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像。
实像是由真实的光线汇聚而成的,可以被屏幕等设备捕获,而且实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是一样的。
虚像是由延伸的光线交叉产生的,不能被屏幕等设备捕获,而且虚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实像和虚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摄影、照相术和眼镜等方面都有着实像和虚像的应用。
实像与虚像是光学系统中重要的概念,在学习光学时需要重点掌握。
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实像与虚像的概念。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干涉、衍射、偏振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现象。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和空气中以直线传播,但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沿着一定角度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 镜像:当光线照射到一个光滑表面上时,会形成物体的镜像。
镜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光线实际汇聚形成的,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虚像是光线并未实际汇聚,而是人眼看到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
3. 透镜成像:透镜是一种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光学元件。
透镜成像分为凸透镜成像和凹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包括: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凹透镜成像规律包括:物距大于焦距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物距等于焦距时,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经过透明介质后,不同波长的光分散开来的现象。
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折射角不同,从而形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带。
5. 全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将无法穿透界面,全部反射回原介质。
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全反射现象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等领域。
6. 干涉: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某一点相遇时,它们的振动相互叠加产生的现象。
干涉可以分为构成和破坏两种类型。
构成干涉是指两个波源发出的波振动方向相同,叠加后振幅增大;破坏干涉是指两个波源发出的波振动方向相反,叠加后振幅减小或抵消。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3.焦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 成虚像。
焦点是正立像与倒立像分界点,即u>f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
4.二倍焦距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像;u<2f成放大的像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6.焦点处,u=f不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成放大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活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v 倒立放大实像。
12.成实像时:u+v≥4f;若u+v<4f,在屏上接收不到明亮清晰的像。
13.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14.在实验中,如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侧,若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1).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下方移(2).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上方移(3).光屏凸透镜不动,将烛焰向上方移15.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的原因(1).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u≤f (4).v≤f (5).u+v<4f,光具座太短。
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①像和物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二、平面镜成虚像1、平面镜成虚像①作图法理解虚像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平面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来的。
人们会感觉S’处真有一个光源一样,如图所示。
S’就是S在镜中的像,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虚像。
物体上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像点共同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特点实像虚像光线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是否能看到能用眼看到能用眼看到像的特点倒立的,如小孔成像正立的,如平面镜成像三、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一: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①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做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较于点S’,S’即为发光点S的像。
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①过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③标出像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如图所示。
由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较为简单,所以作图时常用此方法,它是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来完成光路图的。
四、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成虚像和实像的特点

虚像与实像
青海省湟中县
海子沟乡总堡学校
刘全
2017.5.16
学习目标
• 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含义 • 区分生活中的实像和虚像
平面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
规律
2019/1/16
凸透镜成虚象和实像
实像——
虚像——
小结: 实像: 由实际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实像 是可以用光屏承接的。
虚像 :由虚拟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虚像
是不可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屏承接的。
实象和虚像的概念

实象和虚像的概念实象和虚像是物体在光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描述了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后所形成的光学现象。
实象是指物体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后,光线真实存在的位置。
而虚像是指光线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后,看起来存在但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的位置。
首先,我们来说说实象。
实象是光学系统通过透镜或反射所成像的物体的图像,光线在实象处交汇,因此也可以在实像处放置屏幕或眼睛进行观察。
在一般情况下,凸透镜和凹透镜都能够形成实像。
凸透镜的实像会正立,而凹透镜的实像则会倒立。
实像的形成遵循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实像是物距u和像距v都为正或者都为负的情况下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虚像。
虚像是光学系统通过透镜或反射所成像的物体的图像,光线并不真实地交汇于虚像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在虚像处放置屏幕或眼睛进行观察。
虚像的存在只是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射线的交叉点的一种视觉错觉。
在一般情况下,凸透镜只能够形成虚像,虚像也都是直立的。
虚像的形成同样遵循透镜成像公式,但是物距u和像距v必须一个为正,一个为负才能形成虚像。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实象和虚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光线在通过透镜或反射后的传播路径。
当光线经过透镜透射或经过反射后,它们沿着一定的路径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光线沿逆向传播又能够汇聚成一点,就形成了实像;而如果这些光线沿着逆向传播后无法汇聚成一点,只能延长或者交叉,就形成了虚像。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实象和虚像。
比如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放大镜,当我们将物体放置在放大镜的焦点处,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放大了的直立的实像。
而当我们将物体放置在放大镜的焦点以外,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又如我们常用的反光镜,通过反光镜看车辆,我们会看到一个减小的正立的虚像。
总结一下,实象和虚像是描述物体成像过程中光线交汇情况的概念。
实象是指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后,真实存在的图像,可以在实像处进行观察。
2019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知识点精讲课件20实像、虚像、影子的辨析

实像、虚像、影子的辨析
课前导入
影像
知识讲解
一、影子 1.成因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沿直线传 播,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 的光线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
2.特点 影与物体的轮廓相同
3.举例 日食、月食、手影、树影
二、实像 1.成因 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
2.特点
能呈现在光屏上 3.举例
归纳总结
一、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二、实像: 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二、虚像: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小孔成像:物、像处于小孔异侧
小孔成像、投影仪、照相机等成的像
三、虚像 1.成因
实际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会聚而成
2.பைடு நூலகம்点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但能通过眼睛观察。
3.举例
平面镜成像: 物、像处于平面镜异侧
平面镜成像、岸上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等
拓展应用
1.某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是( B )
A.实像
B.虚像
C.缩小的像
D.放大的像
试题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 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2.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B )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C.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D.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试题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 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 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实像和虚像 都能用眼睛观察到。
初二物理光学凸面镜凹面镜实像虚像

目录
• 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基本概念 • 实像与虚像的基本概念 • 凸面镜、凹面镜与实像、虚像的关系
及应用 • 实验:凸面镜、凹面镜与实像、虚像
的观察和验证 • 总结与思考
01
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基 本概念
凸面镜的定义
01
凸面镜是由曲面(通常是球面) 的一部分组成的,它对光线有发 散作用。
实验:凸面镜、凹面 镜与实像、虚像的观 察和验证
实验目的
观察凸面镜和凹面镜 的成像特点。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 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验证凸面镜和凹面镜 对实像和虚像的影响。
实验器材
凸面镜、凹面镜各一个。 点光源、光屏、尺子等。
记录纸和笔。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 设置实验环境
2. 观察凸面镜成像
3. 观察凹面镜成像
展望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于物理光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未来,我希望可以进一步探索光 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如光的干涉、衍射等,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确保实验过程中避免强 光照射,以免对眼睛造 成伤害;保持实验环境 的安静,以免影响实验 结果;注意实验器材的 清洁和保护。
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
01
02
03
04
05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凸面镜可以发散光线, 使光线经过折射后向各 个方向发散,在光屏上 形成虚像。
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 使光线经过反射后汇聚 到一个点,在光屏上形 成实像。
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光线实际汇聚形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会聚形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
实像和虚像
实像:
实像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所以叫实像。
2对凸透镜而言,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呈现),是真实光线形成的像。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虚像:
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
2虚像的特点是:
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发出的。
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而实像则指既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3物体的实像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
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
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初中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
(二)
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会聚而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
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