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句翻译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导语】《论语》是孔⼦及其弟⼦的语录结集,由孔⼦弟⼦及再传弟⼦编写⽽成,⾄战国前期成书。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及其弟⼦的⾔⾏,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全⽂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2、⼦⽈:“巧⾔令⾊,鲜矣仁。

” 【译⽂】孔⼦说:“花⾔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为别⼈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孔⼦说:“君⼦吃不追求饱⾜,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谈谨慎,时时改正⾃⼰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 5、⼦⽈:“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 【译⽂】孔⼦说:“不怕没⼈了解⾃⼰,就怕⾃⼰不了解别⼈。

” 6、⼦⽈:“《诗》三百,⼀⾔以蔽之,⽈:‘思⽆邪。

’” 【译⽂】孔⼦说:“《诗经》三百(零五)⾸,⽤⼀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 【译⽂】孔⼦说:“我⼗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岁,得知天命;六⼗岁,⼀听别⼈⾔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到了七⼗岁,便随⼼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 8、⼦⽈:“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经典论语100句及译文

经典论语100句及译文

经典论语100句及译文摘要:一、前言二、论语简介三、经典论语100 句概述四、具体论语100 句及译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9.巧言令色,鲜矣仁!10.刚毅木讷,近仁。

...9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00.知者动,仁者静。

五、结语正文:【前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家学派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介绍《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语句及其译文,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共有二十篇,四百余章节,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教育、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

【经典论语100 句概述】本文将挑选《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语句,分为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包括学习方法、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政治哲学和其他思想。

这些语句代表了《论语》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对于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具体论语100 句及译文】以下为《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语句及其译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后要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温习旧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但不思考是徒劳的,思考但不学习是有害的。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

...9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解释: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篇》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解释: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错误。

2.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做事情不要迁怒于别人,做错了不要再次犯错。

3.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我们应该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每个人都希望富有和尊贵,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则不能接受。

5.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就要死去也甘心。

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给别人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在寒冷的季节,才能看出松柏树不落叶的品质。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当一个人言行一致、品行端正时,他的影响力会非常大,甚至可以影响周围的人。

9.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花言巧语、伪装善良的人是非常少的。

10.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如果一个人没有品德,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11.君子不器。

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1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不符合道义的富贵荣华,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微不足道。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习。

而小人则与此相反。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15.当仁,不让于师。

在面对仁义时,不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毫不犹豫地追求。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17.言必信,行必果。

说了的话就要做到,做事情要坚决果断。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名言警句流传至今,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并进行翻译和解释。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如果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如果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而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拓宽思考的范围。

学而不思则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很容易被迷茫困惑;而思而不学则陷入自己思考的局限性,容易陷入错误的结论之中。

2. 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和虚情假意的外表,少有真正的仁爱。

•解释:这句话指出了虚假的言辞和外表对于真正仁爱的缺失。

巧言令色往往会有目的性地欺骗他人,而真正的仁爱是内心的真诚和善良,不需要通过做作的外表来展示。

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翻译:作为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谨慎而诚实。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

孝顺父母是传统的美德,尊敬兄长是尊重家庭中较年长者的责任,而谨慎和诚实则是培养学生自律和品行端正的重要要求。

4. 巧言不如直道,无邪比于有功。

•翻译:机智的言辞不如坦率直言,没有邪恶的行为比有功劳更重要。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坦率和正直的重要性。

与用巧妙的言辞迎合别人不同,直言不讳能够实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而没有邪恶的行为更为重要,即使有功劳也不能抵消邪恶行为的危害。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心事重重。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心胸开阔和心境纯净的重要性。

君子通常能够无私地为他人着想,心境开放;而小人由于私心杂念,常常心事重重、戚戚不安。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精选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大全

精选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大全

精选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大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

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12、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论语》原文和翻译(9句)会员:luobusi友情提供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晚春换上春装,成年的五六个人,未成年的六七个人,在沂水(是一处温泉)中沐浴,唱着歌回去.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译文】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就是执鞭的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做,如果不可求,还是顺从我自己的喜好。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与贵,都是人想要的,若不当得而得,不可得;贫与贱,都是人讨厌的,若不当得而得,躲也没用。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谥号称他为‘文’。

”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译文】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9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哪一点做好了呢?”2、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二)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二)王充《论衡》原文: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

论语名句及翻译

论语名句及翻译

论语名句及翻译导读: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注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注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注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本书精选了《论语》中的100句经典名句,并对每句进行了注释和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释:学而时习,指学习后时常温习。

翻译: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释:有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Is it not a joy to have like-minded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愠,指生气、发怒。

翻译:Is he not a noble man who does not feel resentment when others do not recognize his abilities?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注释:寡,指缺少;不均,指不公平。

翻译:Do not worry about scarcity, but about inequality; do not worry about poverty, but about instability.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注释:立,指有所成就;不惑,指不再迷惑;天命,指人生的天意。

翻译:At thirty, I stood firm; at forty, I was no longer perplexed; at fifty, I knew the will of heaven.……(以下依次类推,对100句经典名句进行注释和翻译)99.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注释:仁者,指有仁德的人;智者,指有智慧的人。

翻译:The benevolent, upon seeing it, think deeply; the wise, upon seeing it, act accordingly.10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论语》经典句子及翻译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论语》经典句子及翻译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论语》经典句子及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论语经典名句注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注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注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宝之一。

全书分为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涉及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领域。

其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启迪意义。

以下是对部分名句进行注释翻译的文章。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物,不要强加于他人。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感、想法和需求,不应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选择。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应该在言语上保持谦逊和谨慎,在行动上则要积极果断。

注释: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人应该言行一致,坚持言出必行的原则。

君子在言语上应该慎重,避免随意发表意见,而在实际行动中则要果断积极,力求将理念付诸实践。

3. 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善于巧言令色的人,少有真正的仁爱之心。

注释:这句话批评了虚伪和伪善的行为。

巧言令色是指使用虚伪的言辞和表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真正的仁爱之心则是要真诚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不断地温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注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温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見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看到有德行的人,就应该努力向他们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应该反思自己。

注释: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看到别人的优点要向他们看齐,而在看到别人的缺点时,则要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窄。

注释:这句话指出了人们的心态和心境的不同。

君子胸怀宽广,豁达开朗,能以大度的心态对待外界的困难和失败,而小人心胸狭窄,容易为一些小事困扰和烦恼。

7. 巍巍乎如丘,不可执而亦不可踰越。

翻译:如山一般高大,既不能执着于它,也不能越过它。

论语翻译及原文

论语翻译及原文

论语翻译及原文《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对话,涉及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论语》的一些著名章节的原文及翻译:1.《学而篇·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适时地反复温习,不是非常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非常开心吗?人家不了解你却不生气,不是真正的君子吗?”2.《为政篇·3》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稳定在它的位置上,众星共同照耀。

”3.《为政篇·12》原文:子入大庙,每事问。

翻译:孔子进入大庙时,事事都要询问。

4.《礼运篇·3》原文:先王不曰:“易辞让也。

”翻译:先王并不是说:“不愿意让人。

”5.《八佾篇·3》原文: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翻译:景公询问政治问题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述而篇·11》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翻译:哀公向宰我问及祭社之事。

宰我回答说:“夏朝的人用松木,殷代的人用柏木,周代的人用栗木,说是为了让人们感到敬畏战栗。

”这些是《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原文及翻译。

《论语》通过这些言论和对话,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行高尚、尊师重道等观念,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有深远影响。

经典《论语》名句五十条带翻译

经典《论语》名句五十条带翻译

对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作者:王颖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9期摘要大学图书馆是该大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它有助于学校的教学和研究。

这是一个反映大学教育质量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除此之外他也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图书馆能够有一个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

目前随着我们国家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已经开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这个方面通过图书馆的变化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图书馆通过勤工俭学来改善他们在学习生活当中的一些困境。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活动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如何让学生学业之余参与图书馆管理。

关键词勤工助学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0前言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学生勤工助学是当代大学生工作学习的重要平台。

这对大学生的经济和能力的提升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以工作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工学生日常管理的重点。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勤工俭学管理。

1大学生勤工助学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意义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成本上升,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支付了高额学费后,生活方面非常拮据。

与多年来一直工作和学习的学生的接触让我深受感动。

虽然学校有学生贷款和奖学金,但其覆盖范围有限。

大学图书馆有必要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用自己的劳动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和完成学业。

大学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涉及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在图书馆的特定岗位上工作,与不同的人联系,以及学习从书本和课程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它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和生活技能,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经验。

另一方面,在图书馆工作的学生因工作关系而更有可能接触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馆藏。

《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

《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

《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论语》中的名句以及翻译篇1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6、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1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1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下面是《论语》中的六则名言及其翻译。

一、子曰:“巧言令色鲜于礼,是为浮于唐僧,无益。


翻译:孔子说:“虽然能巧言令色使人印象深刻,但若不符合
礼仪,那就只是表面虚华,对他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虑不安。


三、巧言不如直言,择言不如简言。

翻译:巧言不如直接坦率的表达方式,择言不如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的话,就会变得愚昧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的话,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五、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翻译:只是听说不如亲自听一遍,亲自听一遍不如亲眼看一次,亲眼看一次不如亲自去实践一回,亲自实践一回不如真正去理解它。

六、温、良、恭、俭、让。

翻译:温暖、仁慈、恭谦、节俭、宽容。

这些名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孔子的智慧和价值观。

它们强调了真实、正直和谦虚等美德,教导人们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的理念和道德准则。

这些名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礼仪等方面,对于引导个人行为和社会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精选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1【原文】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直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中国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原文】2.礼之用,和为贵。

(《学而》)【直译】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意译】我们之所以用最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最可宝贵的。

【原文】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直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意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在社会上是怎样可以站住脚的。

【原文】4.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原文】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原文】7.知(通“智”,读“zhì”)者乐,仁者寿。

(《雍也》)【直译】机智的人动而不括故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故寿。

【意译】一个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otations from Confucius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TO be found of knowledge is better than to know it, to delight in it is better than to be fond of it.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The superior man on grounds of culture meets with his friends, and by their friendship helps his virtue.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If you have things done hastily, you will not reach the goal. If you only see small gains, you will not accomplish great tasks.言必信,行必果。

Keep what you say and carry out what you do.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I do not know how a man without truthfulness is acceptable.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The superior man aims at harmony but not at uniformity. The mean man aims at uniformity but not at harmony.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 craftsman who wishes to do his work well must first sharpen his tools.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The superior man does not promote a man simply on account of his words, nor does he put aside goods words because of the ma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Not to mend the fault one has made it to err indeed.当仁不让于师。

When it comes to benevolence, one need not give precedence even to his teachers.有教无类。

In teaching there should be no distinction of classes.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By nature, men are nearly alike; by practice, they get to be wide apart.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When a ruler’s personal conduct is correct, he will be obeyed without the issuing of orders. If his personal conduct is not correct, he may issue orders, but they will not be followe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He who rules by means of his virtue may be compared to the north polar star, which keeps its place and all the stars turn towards it.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When you know a thing, to hold that you know it; and when you do not know a thing, to allow that you do not know it;-- this is knowledg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keeps cherishing his old knowledge, so as continually to be acquiring new, he may be a teacher of others.礼之用,和为贵。

In practicing the rules of propriety, harmony is the most valuable.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Is it not a deligh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Is it not a pleasure to learn something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at due times?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When you meet a man better than you, you should try to equal him. When you meet a man not as good as you, you should examine yourself if you have the same defects.听其言而观其行。

Hear their words, and look at their conduct.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He was of an active nature and yet fond of learning, and he was not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of his inferiors.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Learning without satiety; and instructing others without being wearie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I never instruct anyone until he has really tried hard but failed to understand, nor enlighten anyone until he has tried to put his ideas into words but failed. If one cannot draw inferences from one instance, I will not teach him more.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I will select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follow them, their bad qualities and avoid them.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A youth is to be regarded with respect. How do you know that his future will not be equal to our present?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The commander of the forces of a large State may be carried off, but the will of even a common man cannot be taken from him.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Only when the year becomes cold do we know how the pine and the cypress are the last to fade.The First Snow (By Longfellow)The first snow came. How beautiful it was, falling so silently 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 on the mountains, on the meadows, on the roofs of the living, on the graves of the dead!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ies of their branches.What silence, too, came with the snow, and what seclusion!Every sound was muffled, every noise changed to something soft and musical. No more tramping hoots, no more ratting wheels! Only the chiming of sleigh-bells, beating as swift and merrily as the hearts of childr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