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

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 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规模缺陷透视:现有市场规模总体上与社会巨额投融资需求不相匹配

经历998年之后的高速扩容阶段,中国证券市场中股票总市值占当年GDP 的比重和当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依然偏低。000年末二者分别只有54.36%和.0%,而997年美国股票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便已达40.53%,英国达70.5%,新加坡达0.4%,香港更高达4.%。如果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有相当大比例的股票不能流通,000年末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只有8.9%的话,则股票市场的有效规模逾显不足。加之其他类型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或基本没有发育,因此可以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尚属小型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已占国际融资总额80%以上的今天,我国工商企业80%的资金需求仍要借助于银行的间接融资(戴相龙,00),资本市场的总体规模远不能满足资源配置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巨额投融资及资产重组交易需求。

(二)结构缺陷透视:畸形的市场内在结构导致了资源配置功能的低效

.资本市场的股市化倾向问题。资本市场主要指以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为主的长期资金市场(长期票据市场及长期信贷市场等广义资本市场范畴不在本文

研究之列),相对于股票融资的迅猛发展,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比例不但停滞不前,近几年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导致股市畸强债市畸弱,发展比例极不协调。截至00年3月4日,在沪深两交易所企业债券(含转换债券)上市总额为99.39亿元,市价总值04.97亿元,而同期股票上市总额达89.6亿元,市价总值更高达48088.5亿元。两者规模的悬殊差距表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与国际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股市且发展加速的势头背道而驰,并且相应导致债券期货和期权等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也无从依托。

.股权结构僵化及流动性缺乏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五类,即国家股、法人股(包括发起法人股和社会法人股)、内部职工股、社会公众股(包括A股、B股、H股)和转配股。从市场总体状况看各种股权比例的差异性较大,以999年为例,国家股、法人股及转配股和内部职工股等非流通股份占全国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65.05%,而可流通股份仅占34.95%,非流通股份大致相当于流通股的两倍。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安排不仅导致资本市场缺乏必备的流动性,资本的自由进出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因国有股的“一股独大”为“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3.上市公司在不同经济领域的数量分布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呈极不合理状态:一是规模结构失衡。000年底在所有076家上市公司中,流通股本在0000万股以下的为76家,占比为66.54%;0000万股以上的为36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份额仅为33.46%。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偏小,必然影响到资本市场功能的作用力度。二是产业结构失衡。若按三次产业划分上市公司类别(由于综合类上市公司无法准确划分归类,故不列入该项统计范围),则在876家上市公司中,分属一、二、三次产业公司数量分别为6家、639家和家,占比分别为.83%、7.95%和5.%,与同期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重极不相称。三是地区结构失衡。至999年末,经济相对发达的华东地区上市公司总数达330家,占全国总数的34.77%,而西北五省仅拥有上市公司60家,占总数的6.3%。上市公司地区间分布的巨大差异,使得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新一轮金融发展浪潮中再次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四是所有制结构失衡。目前95%以上的上市公司系国有控股公司,这种上市公司结构安排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十分不利于非国有经济的做大做强。

4.投资主体结构问题。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允许并逐步扩大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比例,解除“三类企业”即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企业以其自有资金进行股票投资的禁令,推出总规模达560亿元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批准设立开放式基金等“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措施,但总体而言沪深股市仍属典型“散户市”,机构投资者无论在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未取得主导地位,与股份经济和资本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

距。000年末在沪深两市个人投资者占总数的99.5%,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0.48%。这种散户型资本市场通常根基脆弱,且波动频繁而剧烈,资金在其中流动盲目无序,增加了资源误配置风险。

(三)机制缺陷透视:市场运行机制的扭曲对资源的有序流动形成梗阻

.上市争夺。早期的中国股市是作为地方市场进行试验,但一经运行,很快便被各方发现其筹资功能,各地政府纷纷要求安排本地企业上市。99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后采取了切块审批的办法,但无论是控制流通量还是控制上市家数,在各方多扩容、多筹资的强大压力下,均难以奏效,甚至于部分企业高估资产、虚报盈利,虚假包装以求欺骗上市。在998年采用核准制后,尽管争夺势头有所减缓,但局面并未得以根本改观。

.退市梗阻。作为维系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两个轮子,市场退出机制与准入机制本应并行不悖,将严重资不抵债、已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重组潜力和收购价值的劣质上市公司摘牌逐出。但是,一些原本早已丧失持续上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却得以多年滞留资本市场,吞噬了有限的市场资源。

3.增发无序。随着近年增发硬约束的逐步降低,增发新股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呈现出极端的无序状态。00年初至当年7月3日,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提出增发方案,较上年同期增长四倍以上,且多数公司拟募资金超过其净资产额,相当一部分甚至高于其总资产。

4.滥用重组。据有关资料显示,99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事件为705起,999年上升至0起,000年上半年便已达到48起。庞大的资产重组事件的背后,是层出不穷的以“圈钱”为目的的“报表重组”、以保上市资格为目的的“资格重组”、以拉抬股价为目的的“题材重组”和以上市公司提供回报为目的的“信用重组”,其实质均是虚假重组。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它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石,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四)层次缺陷透视:单一的市场层次与新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