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

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二、非选择题:29.(8分)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7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答案】A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答案】B【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B错误;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C错误;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答案选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3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 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15 .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 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列说法正确的是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纯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纯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 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时, 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的 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如果让 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 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 小为A. 0B. -I B oC. 2^3 B 0D. 2B 033C.动能变大框与导轨共面。

现让金属杆 PQ 突然向右运动, 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A. B. PQR 外沿顺时针方向,PQR 外沿顺时针方向, T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C. D. PQR 外沿逆时针方向,PQR 外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T 中沿顺时针方向16.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纯 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l 。

3PQg 直悬挂。

用外力将纯的下端 Q 缓慢地竖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o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 ;mglB. 1 mglC. ;mgl17. 一根轻质弹性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纯的总长度为D. 1 mgl80cm 的两点上,弹性纯的原长也为80 cm, 100 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A. 86 cmB. 92 cmC. 98 cmD. 104 cm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v a、V 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和U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a和E kb。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卷附答案(图片版)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卷附答案(图片版)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卷附答案
(图片版)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高中学习方法高考复习方法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高考饮食攻略高考励志名言不管结果怎样,经历过,总会有结果的!高考的朋友们,为你们祝福!欢迎阅读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带来的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卷附答案(图片版),2017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8页生物答案9页化学答案10页物理答案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W XY Z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2X3<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X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全国卷1含答案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D】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B】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 +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2017全国卷I高考压轴卷理综附答案解析

2017全国卷I高考压轴卷理综附答案解析

2017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u=64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实验结束后,通常要观察其颜色变化,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染液处理黑藻叶片,可清晰观察叶肉细胞内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B.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率是因变量C.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滴1﹣2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可洗去浮色D.将双缩脲试剂A、B液混合后加入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呈紫色2.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动影响因素绘制的实验结果(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1h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B.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C.pH为3时的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D. 与盐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要弱3.果蝇红眼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而红色色素的形成需经一系列生物反应,每个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的基因有关,科学家将只有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红眼不能形成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称为红眼基因。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物理部分 16K 共8页)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物理部分  16K  共8页)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2物理部分)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U 92238→90234Th +24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 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 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2- 3B . 36C . 33D . 32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v 216gB .v 28gC .v 24g D .v22g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2∶v1为( ) A.3∶2 B.2∶1 C.3∶1 D.3∶2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0/4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 m、总电阻为0.005 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B.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5 m/s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在t=0.4 s至t=0.6 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 N21.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2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Δ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 A,a和Δt的关系式为v= .(2)由图(c)可求得v A= 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3.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C,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Ω(填“20”或“2 000”).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24.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s0)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考情分析统计25.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自该区域上方的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带电小球M,N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1.5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M与N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34.(2017·全国Ⅱ卷,34)[物理—选修3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A.改用红色激光B.改用蓝色激光C.减小双缝间距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2)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全国卷2物理答案14、解析:大圆环光滑,对小环只有弹力F N ,弹力始终沿径向,与速度垂直,不做功,选项A 正确,B 错误;小环位于圆心上方某处时,F N 沿半径向外,小环位于圆心以下某处时,F N 沿半径向里,选项C ,D 错误.15、解析:衰变前后动量守恒,衰变前动量为零,故衰变后钍核与α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又E k =p 22m,钍核与α粒子动量大小相等,但质量不同,故动能不同,选项A 错误;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而放出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个原子核的衰变时间,选项C 错误;衰变前后质量数不变,但有质量亏损,选项D 错误.16、解析:物块在水平力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F=f ,F N =mg 而f=μF N =μmg 即F=μmg当F 的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其受力如图(乙) 由平衡条件: Fcos 60°=f 1f 1=μF N1=μ(mg-Fsin 60°) 联立解得μ= 33,选项C 正确.17、解析:小物块的运动如图所示,在由A 到B 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12mv 2=12m v B 2+mg ·2R , 即v B = v 2-4gR ,B 到C 平抛,则2R=12gt 2,水平位移x=v B t= (v 2-4gR)4Rg= -4(4R 2-v2gR )当R=v28g时,x 最大,选项B 正确.18、解析:设粒子逆时针旋转,磁场圆半径为R.由于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个圆周时出射点的位置最远,即粒子的入射点和出射点应分别在轨迹直径的两端.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最远的粒子轨迹直径恰为PA 和PB ,由几何关系知, R 1=R2,R 2= 32R ,又R=mvqB ,得v 2∶v 1= 3∶1,选项C 正确.19、解析:海王星从P 经M 到Q 的时间为12T 0,因为P 到M 的速率大于M 到Q 的速率,可知P 到M 所用的时间小于14T 0,选项A 错误;运动过程除万有引力外无其他力做功,机械能守恒,选项B 错误;P 到Q 过程中,万有引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万有引力做负功,速度减小,选项C 正确;M 到Q 阶段,引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引力做负功,Q 到N 阶段,引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引力做正功,选项D 正确.20、解析:由图(b)可知,0.2 s 时导线框刚好全部进入磁场,则位移等于边长l ,即v=l t =0.10.2 m/s=0.5 m/s ;根据E=Blv ,得B=0.2 T.在0~0.2 s 感应电动势为正,则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右手定则,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在0.4~0.6 s 内,由F 安=BIl ,E=Blv ,I=ER 得F 安=0.04 N.选项B ,C 正确,A ,D 错误.21、解析: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将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这样当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的上下边受安培力水平而转动,转过一周后再次受到同样的安培力而使其转动,选项A 正确;若将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则当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的上下边受安培力水平而转动,转过半周后再次受到相反方向的安培力而使其停止转动,选项B 错误;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电路不能接通,故不能转起来,选项C 错误;若将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这样当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的上下边受安培力水平而转动,转过半周后电路不导通;转过一周后再次受到同样的安培力而使其转动,选项D 正确.22、解析:(1)设遮光片末端到达光电门的速度为v ,则由速度时间关系可知,v=v A +a Δt ,且v =v A +v 2,联立解得v =v A +12a Δt ;(2)由(1)中结果可知,v A 为v Δt 图线的纵截距,由图(c)可求得v A =52.1 cm/s ,而图线斜率k=12a , 则a=16.0 cm/s 2.答案:(1) v A +12a Δt (2)52.1 16.023、解析:(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2)①如题图(a),R 1为分压式接法,故选择较小的20 Ω电阻即可;②实验开始时,为保护微安表,应使R 1的滑片在最左端,使流过微安表的电流为零;③断开、闭合开关S 2,微安表示数不变,说明流过微安表的电流为零,B ,D电势相等;④B ,D 电势相等,对调前R z R 左=R A R 右,对调后R A R 左=Rz R 右,联立得R A = R z ·R z '=2 550 Ω.(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调节R 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答案:(1)见解析图 (2)① 20 ② 左 ③相等 ④2 55024、解析:法一 (1)设冰球的质量为m ,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得-μmgs 0=12m v 12-12m v 02解得μ=v 02-v 122gs 0.(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所用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v 02-v 12=2a 1s 0 v 0-v 1=a 1ts 1=12a 2t 2联立得a 2=s 1(v 1+v 0)22s 0.法二 (1)设冰球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冰球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a 1=μg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2a 1s 0=v 12-v 02,联立得μ=a 1g =v 02-v 122gs 0.(2)设冰球运动时间为t ,运动员的加速度为a 2,则t=v 0-v 1μg 又s 1=12a 2t 2联立得a 2=s 1(v 0+v 1)22s 02. 答案:(1)v 02-v 122gs 0 (2)s 1(v 0+v 1)22s 0225、解析:(1)设小球M ,N 在A 点水平射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v 0,则它们进入电场时的水平速度仍然为v 0.M ,N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相等,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均为a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题给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得v 0-at=0①s 1=v 0t+12at 2②s 2=v 0t-12at 2③联立①②③式得s1s 2=3.④ (2)设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为h ,小球下落h 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由运动学公式v y 2=2gh ⑤H=v y t+12gt 2⑥M 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由几何关系知v 0v y =s 1H ⑦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可得h=13H.⑧(3)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小球M 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则v 0v y =qE mg ⑨ 设M ,N 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由动能定理得E k1=12m(v 02+v y 2)+mgH+qEs 1⑩E k2=12m(v 02+v y 2)+mgH-qEs 2 由已知条件E k1=1.5E k2联立④⑤⑦⑧⑨⑩式得 E= 2q .答案:(1)3 (2)13H (3) 2q34、解析:(1)根据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表达式Δx=l d λ可知,要增大条纹间距Δx 可使波长λ增大,λ红>λ绿>λ蓝,选项A 正确,B 错误;也可以减小双缝间距d ,或者增大缝到屏幕的距离,选项C ,D 正确,E 错误.(2)设从光源发出直接射到D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1,折射角为r 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 ,连接C ,D ,交反光壁于E 点,由光源射向E 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 射向D 点.光线在D 点的入射角为i 2,折射角为r 2,如图所示,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 ,由折射定律有nsin i 1=sin r 1nsin i 2=sin r 2由题意知r 1+r 2=90°联立得n 2=1sin 2i 1+sin 2i 2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i 1=l2 4l 2+4= 17sin i 2=32l 4l 2+24=35 联立得n=1.55.答案:(1)ACD (2)1.55。

[五年高考]2014年-2015-2016-2017-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物理化学生物)1卷高考试题真题卷(含答案)

[五年高考]2014年-2015-2016-2017-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物理化学生物)1卷高考试题真题卷(含答案)

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精心整理)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2017全国高考一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

2017全国高考一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一)含答案

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一)含答案

高考理(Li)综试题(全国卷一)含答案理科(Ke)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Ze)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Ti)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Wu)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NH+、A.Ba2+、、、B. 、、4NH+、、K+C.、Ba2+、Cl-、D.、47.将(Jiang)15ml .2mol •.溶液逐滴(Di)加入到40ml .0.5mol •.1L -盐溶液中,恰好(Hao)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Chen)淀为碳酸盐,则nMCl 中(Zhong)n 值是A. 4B. 3C. 2D. 1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B.CD.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10.用0.1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B.4()c NH +=()c Cl -,()c OH -=()c H +C.()c Cl ->4()c NH +,()c OH ->()c H +D.()c Cl ->4()c NH +,()c H +>()c OH -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23Na CO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D.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13.下图表示反应,,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Lie)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Di)6后,反应(Ying)就终止了 B.X 的平衡转化(Hua)率为(Wei)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0.6328µm ,=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 ,且.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B.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18.如(Ru)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Xiang))对称,O、M、N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的右侧,M P⊥ON,则(Ze)A.M点(Dian)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将负(Fu)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A.1.8×103kg/m3B. 5.6×103kg/m3C. 1.1×104kg/m3D.2.9×104kg/m3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21.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Peng)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A.2B.3C.4D. 522.(8分(Fen))(注意:在试(Shi)卷卷上作答案无效)如图所示的(De)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Pao)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点连接.(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可能有故障(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23.(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案无效)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α关系曲线.(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α=;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24.(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a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Cai)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Ju)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 –8Ω•m,碳的电(Dian)阻率为3.5×10 -5Ω•m,附(Fu)近,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1,碳的电阻温度系(Xi)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25.(18分) (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碰撞时间极短,求(1)工人的推力;(2)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3)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26(21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 y平面向外.P是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N0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与x轴的距离为,A的中点在y轴上,长度略小于.带点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瞄准N0点入射,最后又通过P点.不计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27.(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 (浓) + C CO2↑+ 2H2O + 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Xu)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加入的试剂作用选用的仪器(填字母)28.(15分(Fen))(注意(Yi):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下图所示装置中(Zhong),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Rong)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规范状态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29.(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2)Q 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Ke)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 和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 呈现最高化合价(Jia)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Qing)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Dao)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Hua)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 和Q 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 的氯化物与Q 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 2)4和HCL 气体;W(QH 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 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30、(15分)化合物H 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 (规范状况)的烃A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 2和45 g H 2O. A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2)B 和C 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 与2 mol H 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所有与G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 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0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 、B 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R -CH 2CH 2OH (B 2 H 6为乙硼烷) R -CH =CH (i )B 2H 6 (ii )H O /OH -据(Ju)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Shi)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De)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的活性变(Bian)化有关.(2)A、B品种中耐(Nai)贮运的品种是.(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因为.(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有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32.(11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2.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原(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2因是.33.(11分) (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Ji)节.调节(Jie)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Hui)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和两种(Zhong)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Fen)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和.C进入血液后,通过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 的生理作用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34.(10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某种植玉M的农场,其收获的玉M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M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M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M和人组成的食物网:(2)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M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M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2009年普通高等学(Xue)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Zong)合能力测试1.答(Da)案D【解读】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De)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Ting)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2.答案C【解读】微(Wei)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Dai)谢有速率.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You)恢复原有的活性.因(Yin)此A 、B 、D 正(Zheng)确.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不一定会导致丙物质积累,以抑制酶①的活性.故C 错误. 3.答案C【解读】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氧不足,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通常有豆饼的水解液、玉M 浆、尿素、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呈液体状态,因此是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通常都要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以满足菌体的营养需求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故C 不正确. 4.答案C【解读】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植物细胞,从而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紫茉莉枝叶的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 1的表现型应与母本一致,F 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本.故C 错误. 5.答案B【解读】设抗病基因为A ,感病为a ,无芒为B ,则有芒为b.依题意,亲本为AABB 和aabb ,F 1为AaBb ,F 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 ,1/4AAbb ,1/4aabb ,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 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 b 自交得1/4 aabb )+1/4(aabb )=3/8.故选B. 6.答案D【解读】A 项,加入NaOH 会与NH 4+ 产生NH 3,但没有沉淀;B 项HCO 3- 与AlO 2-不能共存,会生成Al(OH)3 沉淀.C 项,OH -与HSO 3- 生成SO 32 -,与Ba 2+可生成BaSO 3沉淀,但无气体.D 项,OH -与NH 4+ 产生NH 3,与Mg 2+会产生Mg(OH)2沉淀,正确. 7.答案B【解读】M 的化合价为+n ,Na 2CO 3与MCln 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 n+ ~ nCO 32 -2 n15×10-3×2 40×10-3×0.5 可得n=3,故选B. 8.答案B【解读】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9.答案C【解读】乙酸的化学式为C 2H 4O 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 与H 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一共为1-a,其中碳占. 10.答案C【解读】溶液中不可能出现阴离子均大于阳离子的情况,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 项错. 11.答案A【解读】2NaHCO 3△ Na 2CO 3 + CO 2↑ + H 2O m (减少) 2×84 106 62x (W1- w2)解(Jie)得x=,将其(Qi)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w1- x )/W1 =,A项正(Zheng)确.12.答(Da)案D【解(Jie)读】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B项,酚羟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正确;C项,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D项错.13.答案B【解读】A项,6min时反应达平衡,但未停止,故错;B项,X的变化量为1-0.15=0.85mol,转化率为0.85/1=85%,正确.H<0,反应为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D项,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减小的倍数大,错误.14.答案A【解读】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正确,B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15.答案B【解读】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16.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可知当当时,连立可知17.答案A【解读】本题考查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判断.该导线可以用a和d之间的直导线长为来等效代替,根据,可知大小为,方向根据左手定则.A正确. 18.答案AD【解读】本题考查电场、电势、等势线、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图和几何关系可知M和P两点不处在同一等势线上而且有,A对.将负电荷由O点移到P要克服电场力做功,及电场力做负功,B错.根据,O到M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M到N的平均电场强度,所以有,C错.从O点释放正电子后,电场力做正功,该粒子将沿y轴做加速直线运动.19.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104kg/m320.答(Da)案BC【解读】本题考查波的传播.该波的波长为4m.,PQ 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 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 点此时应处于波峰,B 正确.当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P 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 点应处于波谷(Gu),C 对. 21.答(Da)案AB【解读】本题考查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设碰撞后两者的动量都为(Wei)P,则总动量为2P,根据,以及能量的关(Guan)系得得,所以AB 正确.22.答案(1)电压;欧姆 (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解读】(1)在1、2两点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在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选用欧姆档(2)表明5、6两点可能有故障.(3) 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 23.答案(1)①②③④(2)3.62cm【解读】(1)物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① 根据三角形关系可得到s h h s 2212)(cos --=α,②根据③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即有222t s d a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2) 在游标卡尺中,主尺上是3.6cm ,在游标尺上恰好是第1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再考虑到卡尺是10分度,所以读数为3.6cm+0.1×1mm=3.61cm 或者3.62cm 也对.24.答案0.0038m【解读】设碳棒的(De)长度为X,则铜棒的电阻为,碳棒的电(Dian)阻,要使得(De)在00c附近总电阻不随温度(Du)变化,则有,则有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Ling),即有x≈0.0038m.25.答案(1)(2)(3)【解读】(1)当匀速时,把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推力F、摩擦力f和支持力.根据平衡的知识有,加速度(2)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有根据动量守恒有,即碰撞后的速度,碰撞后的速度为V2为,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个木箱,设碰撞前的速度为V3从V2到V3的加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得,跟第三个木箱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得就是匀速的速度.(3)设第一次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为,根据能量守恒有,带入数据得.26. 【解读】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第一次射出磁场的点为,与板碰撞后再次进入磁场的位置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有…⑴,粒子速率不变,每次进入磁场与射出磁场位置间距离保持不变有…⑵,粒子射出磁场与下一次进入磁场位置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与相等.由图可以看出……⑶设粒子最终离开磁场时,与档板相碰n次(n=0、1、2、3…).若粒子能回到P点,由对称性,出射点的x坐标应为-a,即……⑷,由⑶⑷两式得……⑸若粒子与挡板发生碰撞,有……⑹联立⑶⑷⑹得n<3………⑺联立⑴⑵⑸得。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部分及参考答案word版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部分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一、选择题:每小题61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2ABCD3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b)1/8AB.F1CD29.(10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pdf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pdf
学海无涯
XXXX 年 高考全国卷 1 理综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 CO2 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 C6H12O6+6O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CO2+6H2O 12.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
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 PrP°转变为 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
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 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选项 A. B. C.

2017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全国卷2-精选.pdf

2017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全国卷2-精选.pdf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1
A 向 2 mL 0.1mol ? L 的 FeCl 3 溶液中加足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还原性: Fe>Fe2+
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 B
满 CO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 1)正丁烷( C4H10)脱氢制 1- 丁烯( 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 C4H10(g)= C 4H8(g)+H 2(g) Δ H1
已知:② C4H10(g)+ 1 O2(g)= C 4H8(g)+H 2O(g) Δ H2=- 119 kJ ·mol - 1 2
H2SO4 —H2C2O4 混合溶
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 3+ + 3e -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2.改变 0.1mol ? L-1 二元弱酸 H2A 溶液的 pH,溶液中的 H2A、HA- 、A2- 的物质的量分数δ (X) 随 pH 的变化如
单元的相对质量为 M,则 y 的计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36. [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 ( 15 分) 化合物 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
G 的路线如下:
专业知识分享
WORD 格式整理
已知以下信息:
① A 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B 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 6∶ 1∶ 1。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017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Y 与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 .Z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13.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SP (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c c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H )(OH )c c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Na )(HX )(X )(OH )(H )c c c c c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 C .a c b 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 .3.7MeVB .3.3MeVC .2.7MeVD .0.93MeV18.扫描对到显微镜(STM )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1L 、2L 和3L 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1L 中电流方向与2L 中的相同,与3L 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2L 、3L 所在平面垂直B .3L 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1L 、2L 所在平面垂直C .1L 、2L 和3L 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3D .1L 、2L 和3L 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3:1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ϕ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 、E b 、E c 和E d 。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ϕa 已在图中用坐标(r a ,ϕa )标出,其余类推。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 和W cd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E a :E b =4:1B .E c :E d =2:1C .W ab :W bc =3:1D .W bc :W cd =1:32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π2α>)。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

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3.(10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 (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 (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