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翠鸟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
色
头上:橄榄色
翠绿色
背上:浅绿色
腹部:赤褐色 眼睛:透亮灵活
嘴巴:又尖又长
返回
它长得可真漂亮:头上的羽毛像橄榄 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 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 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 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返回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 地落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 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 泡。尽管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 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了过去, 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只有 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uì ɡǎn xiù chì hè 翠 秆 绣 赤 褐 chèn shān fàn ruì sì 衬 衫 泛 锐 饲 wēnɡ qiào fù dǒu bì 翁 峭 腹 陡 壁
我会读。 翠鸟 苇秆 腹部 衬衫 透亮 清脆 疾飞 逃脱
饲养 渔翁 石壁 一眨眼
返回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这只鸟的外形。
翠 鸟
翠鸟资料
翠鸟又叫大翠鸟、鱼狗、钓鱼郎。分布在世界各地,但 主要在热带地区,属常见留鸟。 翠鸟的体形大多数矮小短胖,同麻雀大小差不多,体长 大约15厘米。它的体形有点像啄木鸟,嘴特长,而尾则短 小,典型的长嘴短胖鸟。但它的羽毛色彩却十分美丽,可称 为举世无双的最美丽的鸟类。 该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所以叫翠鸟。翠鸟的尾部虽很 短,但飞起来很灵活。常常静栖于水中蓬叶上,水边岩石或 树技上。眼睛死盯着水面,一旦发现有食物,则以闪电式的 速度直飞捕捉,而后再回到栖息地等待,有时像火箭一样在 水面飞行,十分好看。 该鸟嗜食鱼类,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鱼虎”“水狗”和 “鱼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课件
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第二句更好。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与“翠鸟 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相比,“蹬开”比 “离开”更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 神态、速度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像箭一样飞过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将 翠鸟飞走的速度和神态进行了形象的表达。
翠鸟的活动特点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 )着水面( 疾飞 ), (一眨眼),又( 轻轻地 )停在苇杆上了。
捕鱼前
悄悄地 小鱼 露出 吹
{
{
}
机灵
翠鸟 尽管……还……
}
更机灵 目光锐利
捕鱼时 翠鸟( 蹬)开苇秆,像箭一 样(飞)去,(叼)起小鱼,(贴) 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动作熟练 迅速敏捷
捕鱼后
图片欣赏
翠鸟,又称叼 鱼郎,也叫小鱼狗。 它体长约15厘米, 头大、体小,嘴长, 它是一种可爱的小 鸟,以鱼虾、水生 昆虫为食。
南乐县韩张镇第一实验小学
读文 提示
1、自读课文,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 不掉字、不错字。 2、思考:课文是从哪 几个方面描写翠鸟的?
对比阅读
哪一段写得好, 为什么?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 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 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十分漂亮,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还有 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 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品读第二、三自然段
自读课文,找出体现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合作交流 想一想
学习第一自然段。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翠鸟的外形特征
像橄榄色的头巾 绣满了翠绿色的 花纹 透亮灵活 像浅绿色的外衣 又尖又长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翠鸟》原文及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翠鸟》原文及教学设计原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翠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翠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
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积累好词好句;二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又尖又长、一眨眼”等15个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
小学《翠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翠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个人民教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翠鸟》
点明主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课堂练笔
翠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它吗?如果 喜欢的话,说说你的理由。也可以写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呀! 拿起你的笔写一段话表达出来吧! (巡视,找到较好的同学们共同交流。)
赤褐色
yú wēng
衬衫
dǒu qiào
透亮
shíbì
泛着
xiù huā
水泡
ruìlì
饲养
渔翁
陡峭
石壁
绣花
锐利
品读感悟 ——外形之美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锈 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 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连用三个比喻,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橄榄 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写出了翠鸟颜色的鲜艳,表达了作者 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语 文 下
翠 鸟
王 红 兵 制 作
翠鸟,亦称 “钓鱼郎”, 全世界大约有 90种,它们头 大,体小,嘴 长而直。
词语我能行
cuì niǎo wěi gǎn fù bù chì hè sè chèn shān tòu liàng
翠鸟
fàn zhe
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 地抓住苇秆。它小巧玲珑,一双透明灵活的眼睛下面, 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细长,特点鲜明。)
品读感悟 ——动态之美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 停在苇秆上。
(“疾飞”“一眨眼”都表明翠鸟飞的速度快。“轻轻地”体现出翠鸟动 作轻盈敏捷。)
(老渔翁的话告诉我们要善待翠鸟,翠鸟是人类的朋友,不能因为喜欢而 把它们关起来喂养,那样,翠鸟会失去自由。老渔翁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主 旨——人与鸟应和谐共存。)
小学《翠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翠鸟》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翠鸟外形之美和动作之敏捷。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
2.学生发言:请学生谈谈对翠鸟的印象。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语的意思。
2.教师辅导: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翠鸟的特点。
2.学生发言:请学生谈谈对翠鸟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教师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能力。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交流学习心得。
三、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描写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2.学生练习写作,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主题,借鉴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翠鸟的特点。
2.学生发言:请学生谈谈对翠鸟的印象。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以“翠鸟为什么喜欢生活在水边?”为主题,进行讨论。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实践活动1.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鸟类,记录它们的外形特点和动作。
2.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鸟类特点,交流观察心得。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
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原文】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
它的顏色非常鮮豔。
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
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麵,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遊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
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起。
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
老漁翁看了看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知道翠鳥的家在哪里?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從那麼遠的地方飛到這裏來,是要和你們做朋友的呀!”我們的臉有些發紅,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知識點】一、生字詞:1、破音字爪zhǎo 前爪zhuǎ爪子長cháng 長短zhǎng長大泡pāo 豆腐泡pào 泡沫2、近義詞:鮮豔—絢麗(爛漫)注視—凝視3、反義詞:清脆—嘶啞4、詞語解釋:鮮豔(yàn):色彩很鮮美、很明亮。
疾(jí)飛:“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飛。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著。
銳(ruì)利:“銳”是尖利。
這裏是說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飼(sì)養:餵養。
注視:集中精力的看。
逃脫:逃跑,順利逃掉。
銳利:尖銳,鋒利。
蕩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動。
二、課文分析:1、本文通過對翠鳥(外形)、(動作)的描寫,表達了對翠鳥的(喜愛),同時教育我們要(愛護小動物)。
2、翠鳥的特點:翠鳥顏色鮮豔、小巧玲瓏、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
翠鳥的特點是從外形上和動作上兩個方面來寫的。
翠鳥外形上的特點包括:顏色非常鮮豔,體態小巧玲瓏以上外形上的特點都屬於靜態的描寫。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知识点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翠鸟》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2. 相关背景
3. 主要内容
1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退休前任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馆员。
吉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楹联选集》、《影怀沙集》、《简居诗草》。
2相关背景
翠鸟属鸟类翠鸟属(学名:Alcedo)的鸟类,属中型水鸟。
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
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
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共15种,48个亚种。
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
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3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翠鸟的课文,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透亮灵活,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很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
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
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
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教案学校三班级语文《翠鸟》教案1【教学内容】《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材分析】对翠鸟的形状和活动特点作了特别细致的观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绚丽的形状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欢翠鸟应当把它当作伙伴,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介绍翠鸟的形状时,抓住美丽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纹丝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智和动作机敏。
【教学目标】1、学习抓特点观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对翠鸟的喜欢之情,加强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写翠鸟形状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翠鸟的形状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事之间的关系【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漂亮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
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超群的捕鱼本事。
我们今日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知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指名回答,师板书:形状活动住处〕4、下面请同学们观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形状和活动有什么特点?5、小结过渡。
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形状特点。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形状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的眼睛〔〕的嘴〔〕的爪子〔〕的头巾〔〕的花纹〔〕的外衣〔〕的衬衫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读一读。
4、是按什么样的顺次描写翠鸟的形状?〔爪子——羽毛——眼睛——嘴〕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美丽〕眼睛〔透亮敏捷〕嘴〔尖长〕6、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方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翠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或翠鸟图片
3.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
(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
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自读自悟
1.认读生字。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 gān
2.认读词语:
浅绿衬衫疾飞等待逃脱
锐利蹬开一眨眼腹部饲养
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课文内容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
(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
(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
(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快速浏览课文。
(1)指名说。
(2)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
(2)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
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
)
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
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
(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
六、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翠鸟
动作:迅速敏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指名回答)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上的特点是(指名回答)迅速敏捷,它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很美,很可爱。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把它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二、重点学习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段落
1.我们先来看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翠鸟外形特点的好词、好句画出来,并想一想你认为好的理由。
(1)指名谈一谈。
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
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指名练习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配乐朗读这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5)借助图或者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试着背诵这一段。
2.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段的?
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1)先读课文;(2)找出好词好句并画下来;交流认为写得好的理由;(3)有感情地朗读;(4)练习背诵。
3.运用总结的方法,学习描写翠鸟动作的段落,学生交流体会。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并把它读出来。
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1、抓住事物的特点;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六、课外实践: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
七、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疾飞……一眨眼……
翠鸟
动作: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
只有……还……还
反思
我这节课设计的大体思路是: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迁移运用。
第二课时,重点例说《翠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举一反三。
抓住重点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然后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经过如此的准备之后,我走上了讲台。
但是课后的感觉是除了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之外,没有别的,只觉得课是那么的平淡、无味。
经过学部领导和同年组的老师的评课之后,我的这份感觉逐渐清晰起来。
找到了这节课平淡无味的原因:
一、教师重点讲解第一自然段,目的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自学后面的部分。
实际上是制约了学生的独特学习方式,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他们可以采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采用画图来理解课文,可以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又何必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一二一,齐步走”呢?
二、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我的这节课上重视了抓住重点词,品味语言,学生谈感受,体会得也很到位。
但是顾此失彼,读得又不深入。
没有明确品味语言的目的。
通过这次讲课,我明白了,品味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读也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
理解到位了,才能读出感情,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的设计太求全求完整,这一节课,既读又写,时间上显得紧一些,所以读的不充分,读的不到位。
读写结合在时间的划分上是不定的,不一定一说读写结合,当堂就得写,但是阅读一定是为写服务的。
在这一课学完之后,也可以是抛砖引玉拿出另一篇文章放给学生,
这一篇文章可能是与刚才学的文章是表达相似的,也可能是选材相似的,也可能理解的方法是相同的……让学生把学到的运用于另一篇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