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民族乐器唢呐》微课程课堂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教案一. 教材分析《唢呐》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唢呐,通过欣赏和学吹简单的唢呐曲目,感受唢呐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唢呐的介绍,又有唢呐曲目的欣赏和练习,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部分民族乐器的知识,如二胡、笛子等,但对唢呐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生理和心理特点方面,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唢呐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方法,增进对民族乐器的认识。

2.培养学生欣赏唢呐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通过对唢呐曲目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吹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唢呐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唢呐曲目的吹奏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唢呐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唢呐的起源、特点、演奏方法等知识。

2.示范法:教师吹奏唢呐,学生模仿。

3.欣赏法:播放唢呐曲目,让学生感受唢呐音乐的魅力。

4.练习法:分组练习唢呐曲目,提高学生的吹奏技巧。

5.讨论法:分组讨论唢呐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介绍唢呐的知识、演奏方法等。

2.唢呐乐器:为学生提供吹奏唢呐的机会。

3.唢呐曲目:用于教学欣赏和练习。

4.录音机、音响等设备:播放唢呐曲目。

5.分组标志: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唢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唢呐乐器。

教师简要介绍唢呐的起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唢呐曲目《百鸟朝凤》,让学生初步感受唢呐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唢呐配喇叭》教学实录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唢呐配喇叭》教学实录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唢呐配喇叭》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唢呐配喇叭》。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

2、能力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旋律中多种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旋律中多种节奏练习。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授:师:我想问问我们在座的同学,在生活中你们认识和了解哪些乐器?生: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乐器朋友。

一个叫唢呐,另一个叫喇叭,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长得是什么样子。

(播放课件,出示乐器图)生:观看喇叭、唢呐图片师:你能说出二者的外观有何不同吗?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师:瞧,唢呐迫不及待的想表演了,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唢呐带给我们的音乐。

你们看喇叭也跑过来了,它说唢呐给大家表演了,现在我喇叭也要表演给大家看看了。

生:你们师:湖南小朋友看见唢呐和喇叭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音乐,他们说那我们就给同学们唱一首非常动听的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三、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并自编动作表演(1)再次聆听范唱录音师:你听了这首歌曲,心情怎样?生:听了这首歌曲我的心情非常的高兴、快乐、很舒畅,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魅力。

师:那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生:歌曲的速度是很欢快,热烈的。

(2)初步感受歌曲师:现在让我们带着高兴、快乐的心情来击掌感受歌曲吧!生:随音乐自由拍手(3)根据节奏朗读读歌词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读读歌词。

生:在师的“手势指歌词引导下”有节奏读歌词生:完整、正确地有感情读歌词(4)学唱歌曲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小声来演唱一次歌词!生:有表情小声唱歌词师:让我们来比比,看谁唱得最整齐、正确、完整?生:随乐有感情演唱歌曲(5)巩固歌曲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比比谁和我接唱得最好?生:随乐与师合作唱歌词(师先生后)师:哼,大部分同学反应非常迅速,我们再交换一下试试看呢?生:师与生合作唱歌曲(生先师后)师:让我们来个分组比赛(要求:分成两组,一先一后接龙合作演唱,比哪组最整齐、哪组最准确、哪组最有表情)生:分组比赛合作唱师:再互相交换演唱地方生:再次比赛接龙唱师:下面,我将邀请作好唱歌准备的同学和我一起有感情演唱一次歌曲生:全班与师随乐整齐而又有感情演唱歌曲6、升华歌曲(1)歌表演师:下面,让我们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曲吧,我将会请表现最好的同学来上台展示生:随乐进行动作表演。

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标题:三年级唢呐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目标:1. 了解唢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能够正确吹奏出唢呐的基本音阶和简单曲目。

3. 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唢呐的基本音阶和简单曲目。

教学准备:1. 唢呐乐器。

2.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唢呐乐器,让学生观察唢呐的外形和构造。

2. 播放一段唢呐演奏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唢呐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唢呐的起源、历史和地位。

2. 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唢呐的构造和吹奏方式。

3. 引导学生观察唢呐的吹孔和指孔,并说明各个孔的作用。

三、学习唢呐的基本音阶(15分钟)1. 向学生演示唢呐的基本音阶,包括发音和指法。

2. 引导学生跟随演示,练习唢呐的基本音阶。

四、学习简单曲目(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唢呐曲目。

2. 播放唢呐曲目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3. 分解教学,逐步教授曲目的吹奏技巧和节奏。

4.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帮助和合作。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唢呐,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尝试吹奏其他简单的唢呐曲目。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表演,增加他们对传统音乐的接触和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吹奏技巧和音准。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参与相关活动,不断提高唢呐演奏的水平和兴趣。

唢呐-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唢呐-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唢吶-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I.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够: - 了解唢呐乐器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 学习唢呐的演奏技巧,并能够模仿唢呐的音调演奏简单旋律。

- 了解唢呐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II. 教学重点
•学习唢呐的演奏技巧。

•模仿唢呐的音调演奏简单旋律。

III. 教学准备
•唢呐乐器。

•唢呐曲谱。

•音响设备。

IV.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介绍唢呐乐器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唢呐在中国乐器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习唢呐演奏技巧
让学生观看唢呐演奏视频,学习唢呐的演奏技巧。

3. 模仿唢呐音调演奏简单旋律
让学生根据唢呐曲谱,模仿唢呐的音调演奏简单旋律。

老师可以通过音响设备放置唢呐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和音调。

4. 延伸拓展
让学生了解唢呐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了解更多中国传统乐器。

V.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基本的唢呐演奏技巧,并用唢呐的音调演奏了简单的旋律。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唢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VI.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唢呐的发展历程,并了解更多中国传统乐器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模仿唢呐演奏音调,加强唢呐演奏技巧。

VII.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以唢呐乐器为主题,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并让学生模仿唢呐的音调演奏简单旋律。

同时,通过让学生了解唢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唢呐。

了解其起源、结构、音色特点。

2、欣赏唢呐演奏的著名乐曲。

教学过程:一、简介唢呐,波斯语名称为surna,是中华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

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

二、起源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

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三、发展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四、音域音色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

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五、民间唢呐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

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六、《百鸟朝凤》分析。

乐曲开始,唢呐奏出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和悠长的乐句,如同对歌一样交替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前奏之后,唢呐先吹出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渲染出热闹的气氛,而后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奏出百鸟鸣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和百鸟鸣叫两个乐段作基础,进行循环变化、反复再现,前后总共反复再现六次。

百鸟鸣叫时而悠扬,时而短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把百鸟啼鸣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呈现出一幅百鸟闹春图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唢呐-人音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唢呐-人音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唢呐-人音版》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审美素养;通过学习唢呐,增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唢呐音乐,使其在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全面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创设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唢呐的过程中,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4.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举例:引导学生尝试通过改变吹气力度、嘴唇紧绷程度等方法,使唢呐音色产生变化。
(3)团队协作:在合奏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与协作。
举例: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唢呐合奏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协作方法。
(4)音乐欣赏:提高学生对唢呐音乐的欣赏能力,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举例:分析《百鸟朝凤》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以生动的语言和示范演奏来阐述唢呐的基本概念和演奏技巧,同学们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不过,我也注意到在讲解唢呐音色特点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直观、更具对比性的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唢呐音色。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对唢呐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为此,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唢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演奏技巧、音色调节等。

儿童民间艺术唢呐教案

儿童民间艺术唢呐教案

儿童民间艺术唢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唢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掌握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2.学生对唢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感悟能力。

三、教学准备1.唢呐乐器;2.教学录音;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唢呐的起源和发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唢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唢呐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地位;2.播放唢呐的经典曲目,让学生感受唢呐的独特魅力;3.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唢呐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1.向学生展示唢呐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式;2.教授唢呐的吹奏技巧,包括吹气、换气、控制音量和音色等;3.教授唢呐的指法和音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第三课时:唢呐曲目的学习1.选择一首简单的唢呐曲目,向学生示范演奏;2.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老师巡视指导;3.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唢呐曲目的表演1.组织学生进行唢呐曲目的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2.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和创意;3.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奖状,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表演。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唢呐教学,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唢呐这一传统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锻炼。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唢呐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对民间音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感悟和表达民间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唢呐配喇叭》课件1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唢呐配喇叭》课件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292021/7/292021/7/292021/7/297/29/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29日星期四2021/7/292021/7/292021/7/29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92021/7/292021/7/29Jul-2129-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92021/7/292021/7/29Thursday, July 29, 202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292021/7/29July 29,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92021/7/292021/7/292021/7/29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小学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上册《演唱唢呐配喇叭》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上册《演唱唢呐配喇叭》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上册《演唱唢呐配喇叭》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唢呐配喇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够从外形和音色上分辨喇叭和唢呐。

2方法与过程:通过聆听、模唱和跟唱的方式来学习歌曲。

通过打击乐伴奏来表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民族乐器,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节奏的训练,以及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能够做到用自制乐器表演唱。

教学用具:钢琴,三角铁,铃鼓,ppt ,钢琴
一、教学过程故事导入:
1.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参加一场特别的婚礼,老鼠要嫁女儿了,小老鼠们可高兴了,有的抬轿子,有的抬礼物,还有的放鞭炮,吹吹打打真热闹呀,看他们来了,(播放动画片老鼠嫁女)
师:从你们的表情上,老师就知道,你们也在为小老鼠们感到高兴!那你们知不知道,在迎亲的音乐中,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呀?生:唢呐和喇叭。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呀,孩子们真棒!
今天老师把这两样这两样乐器给你们带来了,你们想看吗?生:想,你们来观察看他们有什么特点?(老师拿出实物,让孩子们观看,触摸)
3.生:唢呐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
4.其实呀,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喇叭是俗称,唢呐是学名,小唢呐也叫海笛,.
5.师:我们再来听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播放唢呐,喇叭的声音)生说(唢呐声音高亢而尖细,喇叭声音浑厚而悠扬,)师:孩子们听得真仔细,二:学唱歌曲。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唢呐》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唢呐》教案

唢呐一.教学目标1.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

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

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

3.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4.《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5.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比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认知、模仿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相比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还保持着小学生的好动、天真、可爱。

三.重点难点1、了解约德尔小调的风格特色2、知道唢呐的演奏方法。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唢呐与小放牛1、导入: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

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活动2【讲授】剪羊毛【激兴导入】1、板书《剪羊毛》并播放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

(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

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寓教于乐】1、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

(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2、再聆听一遍范唱。

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4、把歌中的节奏改为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5、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活动3【活动】剪羊毛【创造表现】1、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

(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知识与技能 唢呐-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 唢呐-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 唢呐-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唢呐和常见演奏方式;2.能够模仿唢呐的演奏声音;3.配合简单乐曲的旋律,掌握唢呐的演奏技巧;4.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了解唢呐•唢呐的概念:唢呐是中国传统的管乐器之一,也称为“大管”;•唢呐的演奏方式:腔调吹奏、泛音吹奏和律管吹奏;•唢呐的演奏者:一般由两个人合奏,一个吹奏主音部分,另一个吹奏伴奏部分。

2. 模仿唢呐声音•引导学生通过口腔、气息、手指等方式模仿唢呐的演奏声音;•带领学生感受唢呐音色的浑厚与响亮,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音乐中。

3. 掌握唢呐演奏技巧•引导学生按照唢呐演奏的基本方式,掌握吹气、控制呼吸、换气等基本技巧;•学习唢呐常用的吹奏方式,如半吐音、连吹、跳音等。

4. 合奏经典唢呐曲目•引领学生学习《二泉映月》等唢呐经典曲目,并分配不同的演奏角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音乐表现力,感受唢呐音乐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1. 唢呐介绍•教师简单介绍唢呐的来源、种类和演奏方式;•展示唢呐的外观和吹奏方式。

2. 模仿唢呐声音•教师演示唢呐的吹奏声音,并引导学生模仿;•学生模仿出唢呐声音后,教师带领学生演奏简单的旋律。

3. 掌握唢呐演奏技巧•教师介绍唢呐的必备技巧,包括手指姿势、吹奏方法等;•通过模仿和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这些基本技巧。

4. 合奏经典唢呐曲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二泉映月》等唢呐曲目,并分配各种演奏角色;•学生练习和排练后,进行课堂表演。

教学评价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唢呐的概念和基本演奏方法,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唢呐音乐的魅力。

评价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演奏来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模仿唢呐声音、掌握唢呐演奏技巧和合奏唢呐曲目等方式,使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唢呐音乐不感兴趣的情况,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巧妙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民族唢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民族唢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民族唢呐基础教学适用对象:初学者,年龄不限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唢呐的历史、构造及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唢呐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唢呐的基本音阶和吹奏技巧。

教学难点:1. 唢呐的吹奏技巧,特别是气息的控制。

2. 演奏中的音准和节奏感。

教学工具:1. 唢呐乐器2. 乐谱3. 录音设备(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唢呐演奏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唢呐的音色和魅力。

2. 向学生介绍唢呐的历史背景和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二、唢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唢呐的构造,包括哨片、哨管、音管、唢呐筒等部分。

2. 介绍唢呐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握法。

三、基本音阶练习(15分钟)1. 教授唢呐的基本音阶,引导学生练习吹奏。

2. 通过示范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技巧。

四、气息控制训练(15分钟)1. 讲解气息在唢呐演奏中的重要性。

2.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气息,提高吹奏的稳定性。

五、节奏感训练(10分钟)1. 教授唢呐演奏中的节奏感,通过简单的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2. 播放不同节奏的乐曲,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六、实际演奏练习(1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唢呐曲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演奏。

2. 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基本音阶、气息控制和节奏感。

2. 尝试演奏一首简单的唢呐曲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唢呐,并掌握基本的吹奏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民族乐器--唢呐》微课程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认识唢呐。

了解其起源、结构、音色特点。

2、欣赏唢呐演奏的著名乐曲。

教学过程:
一、简介
唢呐,波斯语名称为sur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

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

二、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

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

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各民族,各地区的双簧类乐器的形体大小不一,名称也各异。

形体相对较小的称“海笛”。

三、发展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据历史资料考查,唢呐流传于波斯,金元时期传入中国。

根据文字记载,明正德(1506—1521)年间,王西楼所作词中就有这样一句:“唢呐唆哪,曲儿小,腔儿大。

”明代弘治间,朝鲜修篆的《乐学轨范》中写道:“唢呐制与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在明代又将唢呐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

中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而明、清时期有苏尔奈、得梨、号笛、金口角、聂兜姜等叫法: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等。

然而唢呐又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称谓:东北亚的日本称茶留米罗;朝鲜、韩国则称太平萧;东南亚诸国称沙喇沙鲁呐;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称祖尔奈或素尔奈;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分别称索尔纳、沙赫呐伊、祖尔呐;西亚的阿曼、科威特、叙利亚等国称斯勒依;北非的埃及、阿尔及里亚等国分别称米兹玛
尔、祖尔呐、祖喀呐;而欧洲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称苏尔勒,俄罗斯称祖尔呐等等。

而唢呐则是近代的汉语称呼。

四、音域音色
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

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传统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 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

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而言。

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

因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五、民间唢呐
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

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

因此,当年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

远的不说,南充城的一伙唢呐艺人就红火过好一阵子。

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城郊的农村人家,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闹热,争面子,讲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娱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

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

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

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提起民间唢呐,年长的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

其实,民间唢呐跟其它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

况且,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

吹鼓手是民间的习惯称呼,其实他是唢呐匠与鼓乐手的合称。

他们由社会业余器乐爱好者组成,也有民间艺人参与。

凡有
人请,只须邀约5人(吹唢呐2人,敲锣鼓3人)短暂合伙,因此吹打水平参差不齐。

譬如在民俗文化“跟花轿”的礼仪中,有的唢呐艺人吹的《蚂蚁上树》《南瓜花》《伴妆台》等曲牌,一听那口风与技巧,便知是祖传老手。

但敲打背鼓、镲子、铛铛锣的伙计,则多数是操练过三五天的半罐水,只图锣鼓敲得响,跟着唢呐节奏走,并无多大技巧可言。

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民间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

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

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

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时代在变革。

如今,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各有所好:礼车游城、旅行结婚、集体婚礼、植树吊唁、孝歌仪式等等。

不过,在偏远山村的农家人依旧眷恋着传统的习俗,甚至把“抬花轿”“送新娘”礼仪视为一项古为今用的娱乐活动,别具一格地搬进了城市,吹吹打打,披红挂彩,让群众一睹民俗文化之风采。

六、《百鸟朝凤》分析。

乐曲开始,唢呐奏出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和悠长的乐句,如同对歌一样交替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前奏之后,唢呐先吹出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渲染出热闹的气氛,而后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奏出百鸟鸣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和百鸟鸣叫两个乐段作基础,进行循环变化、反复再现,前后总共反复再现六次。

百鸟鸣叫时而悠扬,时而短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把百鸟啼鸣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呈现出一幅百鸟闹春图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

唢呐是耗气量很大的吹管乐器,在《百鸟朝凤》的华彩乐句段落,唢呐在高音区内快速双吐演奏和幅度循环换气方法,把乐曲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

华彩乐句中频频出现的长音,奔腾激荡,一泻千里,听众听不出演奏者的悄悄换气,以为是不透气的一气呵成。

高潮过后是快速的尾声,再次出现百鸟争鸣的热烈景象。

乐曲在高亢迅捷的演奏中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