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_809地理信息系统_《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试卷及答案2套及考试要点
遥感概论(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遥感2.地物光谱特性曲线3.光谱分辨率4.标准假彩色图象ndsat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是散射与吸收,散射会降低遥感图象的质量。
☐ 2 遥感图象的解译是从遥感图象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目前遥感图象信息提取的方法主要是目视解译,这是信息社会中地学研究和遥感应用的一项基本技能。
☐ 3 随着悬浮泥沙含量的加大,可见光对水体的透射能力减弱,反射能力加强。
☐ 4 植被的光谱曲线最大反射值在绿波段,因此我们观察到的自然界植被为绿色的。
☐ 5 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不同于吸收作用,只改变传播方向,不能转变为内能。
☐ 6 陆地卫星Landsat,1972年发射第一颗,已连续31年为人类提供陆地卫星图象,共发射了7颗,产品有MSS,TM,ETM,属于中高度、长寿命的卫星。
☐7 TM1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能力,能判读出水下地形;☐8 TM123波段分别赋予RGB三个颜色通道合成的彩色图象就是真彩色合成.☐9 陆地卫星成象时的地面采样大小,在图象上就称为象元,是构成图象的最小成象单元。
☐10 TM1、TM2、TM3、TM4、TM5、TM7波段的图象象元大小为20米。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磁波谱中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2.电磁波谱中近红外波长范围是。
3.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是,他的的分辨率为。
ndsat卫星所携带的传感器对地面的采样大小分别是:MSS4-7为,ETM1-ETM5、ETM7为,ETM6 ,ETM-PAN波段为。
5.数字图象的计算机分类主要有两种,即和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航空象片判读的方法有那些?2.分析彩红外航片上建筑物的信息提取方法?3.植被的光谱特性曲线的特点(可用图示说明)4.传感器的类型有那些?推帚式扫描传感器的成象原理是什么?5.什么是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影响因素有那些?五、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遥感的技术系统2.简述遥感的应用遥感概论(B)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图象判读标志2.遥感数据3.大气窗口4.SPOT5.空间分辨率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磁波是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电磁波是典型的横波。
中国农业大学_809地理信息系统_《遥感概论》笔记
《遥感概论》笔记第一章第一节遥感基本概念1.1.1 遥感概念遥感(Remote Sensing) 泛指对地表事物的遥远感知。
狭义的遥感特指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遥感通常是指通过某种遥感器从空中或太空获取地表各类地物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以此来测量与判定地表目标地物的性质或特性。
1.1.2 观测对象及其特征遥感的观测对象主要是地球表层的各类地物,也包括大气、海洋和地下矿藏中不同成分。
地球表层各类地物都具有两种特征,一是空间几何特征,一是物理、化学、生物的属性特征。
1.1.3 特点与优势遥感技术是20 世纪70 年代起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与应用广度之宽是始料不及的。
仅经过短短30 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调查与监测、军事应用、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究其原因,在于遥感具有客观性、时效性、宏观性与综合性、经济性的特点。
第二节遥感技术系统1.2.1 空间信息获取系统地球表面地物目标空间信息获取主要由遥感平台、遥感器等协同完成。
遥感平台(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 是安放遥感仪器的载体,包括气球、飞机、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以及遥感铁塔等。
遥感器( Remote Sensor) 是接收与记录地表物体辐射、反射与散射信息的仪器。
目前常用的遥感器包括遥感摄影机、光机扫描仪、推帚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和成像雷达。
按其特点,遥感器分为摄影、扫描、雷达等几种类型。
1.2.2 遥感数据传输与接收空间数据传输与接收是空间信息获取和空间数据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遥感器接收到地物目标的电磁波信息,被记录在胶片或数字磁带上。
从遥感卫星向地面接收站传输的空间数据中,除了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外,还包括卫星轨道参数、遥感器等辅助数据。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6. 点、面包含分析的判别方法
7. GIS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含义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 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 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缓冲区分析(Buffer Analyst):根据地理对象点、线、面的空间特性,自 动建立对象周围一定距离的区域范围(缓冲区域),以分析该对象对缓冲 区内邻近对象的影响程度。
3电磁波谱区间段,遥感探测区间段
紫外遥感:0.05~0.38μm
按传感器的 可见光遥感:0.38~0.76μm
探测波段分 红外遥感:0.76~1000μm
微波遥感:1mm~1m
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
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名称
波长范围
紫外线
0.01 ---- 0.38 μm
栅格数据 数据存储量大 空间位置精度低 难于建立网络连接关系 输出速度快,但绘图粗糙、不美观 便于面状数据处理 数据结构简单 快速获取大量数据 数学模拟方便 多种地图叠合分析方便 能直接处理数字图像信息 空间分析易于进行 容易描述边界复杂、模糊的事物 技术开发费用低
809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大纲
附件2: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是中国农业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大纲,并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标准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根底、根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相关根底知识和空间分析及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知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在农业和土地领域的实际应用与分析能力。
(2)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遥感原理根底知识,具有遥感原理知识在农业和土地领域的实际应用与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根底考试由“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原理〞两局部组成。
〔一〕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局部测试以下内容:1.GIS根本概念2.空间参考及坐标系统3.空间数据模型〔矢量模型、栅格模型〕4.空间分析〔矢量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3D分析、网络分析等〕5.空间分析建模分析6.空间分析方法在土地方面应用〔二〕遥感原理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遥感原理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 遥感电磁辐射根底2. 传感器与航天遥感3. 航空遥感3. 微波遥感与热红外遥感初步4. 植被遥感5. 遥感影像显示、处理与分析6.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与计算机信息提取7. 遥感农业和土地应用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总分值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总分值为150分。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75分,遥感原理75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地理信息系统80分简单题45分,共6小题,每题7分或8分综合分析题30分,共2小题,每题15分遥感原理40分简单题40分,共5小题,每题8分综合分析题30分,共2小题,第一小题15分,第二小题20分。
遥感概论习题
第一章遥感概述1.简述遥感的基本概念2.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3.简述遥感卫星地面站,其生产运行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主要任务。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5.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6.举例说明“3S”集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作用GIS:在“3S”技术中具有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上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作用。
GPS: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提供实时定位技术RS:GIS数据库的数据源第二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1.已知由太阳常数推算出太阳表面的总辐射出射度M=6.284×107 W/㎡,求太阳的有效温度和太阳光谱中辐射最强波长。
2.电磁波波谱区间主要分为哪几段?其中遥感探测利用最多的是什么波段?仔细分析原因。
3.阐述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特点,当这些电磁辐射经过大气时产生哪些物理过程?4.为什么地物光谱的测量十分重要?理解书中介绍的垂直测量和非垂直测量的方法。
5.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地物的光谱特点吗?6.你能说出地面接受的辐射有哪几个来源,到达传感器时电磁波辐射又含有几部分吗?7.对照卫星传感器所涉及波段区间和大气窗口的波段区间,理解大气窗口对于遥感探测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传感器与遥感图像特点1.传感器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2.摄影类型传感器与扫描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何差异?3.简述光谱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
4.何谓高光谱遥感?5.成像光谱仪的特点及结构是什么?6.按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关系,航空摄影可分为哪几类?7.影响航空像片比例尺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测定像片的比例尺?8.比较航空像片光学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9.比较航空摄影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性质有什么差别?10.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在垂直摄影的航空像片上像点位移有什么规律?12.目前国际上有哪些比较流行的航空成像光谱仪?13.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有什么特点?14.遥感卫星轨道参数有哪些?15.遥感卫星的轨道分类是怎样的?16.航天遥感平台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7.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18.AVHRR的光谱段是怎样划分的?为什么?19.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20.海洋卫星有什么用途?21.未来的航天遥感有哪些发展方向?22.ETM+与TM的区别是什么?Mss、TM影像与SPOT的HRV影像的异同?23.微波波段在电磁波谱中的什么位置?微波接其波长或频率又可分为什么波段?24.与可风光和近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对其不足有什么改进?25.微波传感器主要分为哪两种?举例说明/26.为什么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提高分辨率?27.简述雷达图像的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与什么有关?它们在图像上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8.画图解释透视收缩,叠掩和阴影的产生条件,理解这些几何变形对影像解译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_809地理信息系统_《遥感概论》模拟题(2套)
遥感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技术系统:
2、航天平台
3、电磁波
4、电磁辐射
5、大气窗口
6、感光度
7、三基色
8、分辨率
9、黑体
10、亮度系数
二、填空题(10分)
1、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
其、、、方面都比MSS 图像有较大改进。
2、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3、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
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回答问题(40分)
1、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2、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遥感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4、简述各种类型电磁波的性质和用途。
5、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
遥感概论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20分)
1.虚拟现实
2.OpenGIS
3.WebGIS
4.数字地球
5.拓扑结构
二、简述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三、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GIS中的表达方法(20分)
四、论述RS,GPS,GIS之间的相互关系。
(20分)
五、论述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0分)。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A. 直接接触B. 间接测量C. 人工观察D. 遥感卫星答案:D2. 遥感技术中,SAR代表什么?A. 同步辐射B. 卫星遥感C. 合成孔径雷达D. 空间分析答案:C3. 以下哪个波段属于短波红外区域?A. 0.4-0.7微米B. 0.7-1.1微米C. 1.1-3.0微米D. 3.0-5.0微米答案:B4.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包括哪些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答案:D5.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的目的是:A. 提高图像的对比度B. 纠正图像的几何误差C. 增强图像的颜色D. 减少图像的噪声答案:B二、多选题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利用规划B. 环境监测C. 军事侦察D. 农业作物评估答案:A, B, C, D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分离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白天获取数据。
(错误)2. 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获取地表信息。
(正确)3. 所有遥感传感器都具有相同的空间分辨率。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传感器在飞机或卫星等平台上,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特性,获取地球表面或大气中目标物的图像和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类型及其意义。
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区分不同波长电磁波的能力,分辨率越高,能够获取的光谱信息越丰富。
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数据的能力,时间分辨率越高,能够更频繁地监测同一地区。
五、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遥感概论复习资料》
《遥感概论复习资料》《遥感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部分?遥感,顾名思义是遥远感知的意思。
它是⼀种远距离的,不与物体直接接触⽽取得其信息的⼀种探测技术。
从⼴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标物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声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的技术。
狭义遥感是指从远离地⾯的不同⼯作平台上(如⾼塔,⽓球,飞机,⽕箭,⼈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探测和监测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技术。
2.当前遥感发展的特点如何?总的说来当前遥感技术与应⽤正在从实验阶段向⽣产商品化阶段转化,这⼀进程构成了今后遥感发展的主要趋向。
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个⽅⾯:a新⼀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更⾼,质量更好的遥感图象和数据。
b遥感应⽤不断深化在遥感应⽤的深度和⼴度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微波遥感应⽤领域的开拓,遥感应⽤成套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系统的综合研究等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动向c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持是遥感发展的⼜⼀进展和动向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是遥感的进⼀步发展和延伸,成为遥感技术从实验阶段向⽣产型商品化转化历史进程中的⼜⼀进展,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新动向。
3.试述遥感在地学中的主要应⽤,并举例说。
(1)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信息源遥感获取的地理信息不仅数量⼤,⽽且及时准确,客观地记录了地表地物的各种电磁波的辐射特征,能真实地反映地物的景观及其分布状况,地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物之间相互影响变化的情况。
因此遥感⼿段的引⼊,为地理学的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动态分析的深⼊研究提供了便利的基础。
遥感的数据源种类繁多,不仅可以提供可见光波段的信息,还可提供红外,紫外,微波波段的信息和多波段信息;既可以提供模拟图象形式的信息,⼜可提供数字化图象的信息,既能获取⼆维的平⾯信息,⼜能得到三维的信息。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填空:1、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指是应用探测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并举例说明。
遥感的主要特点:(1)观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红外遥感昼夜探测、微波遥感全球探测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信息(5)经济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是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
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4)航天遥感阶段4、当前遥感发展趋势?(1)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遥感图像和数据(2)遥感应用不断深化(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方向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例举遥感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a: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b: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c: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2)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a:在环境监测方面b:在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3)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4)遥感在全球宏观研究中的应用(5)遥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a:在测绘地图方面的应用b:在历史遗迹、考古调查方面的应用c:军事上的应用第二章一、填空: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低到高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遥感复习题(学生用最终版)
遥感复习题(学⽣⽤最终版)《遥感导论》复习题(共计152题)⼀、名次解释(2-3分每题)1、遥感:应⽤探测仪器,不与探测⽬标相接触,从远处把⽬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窗⼝:电磁波通过⼤⽓层时较少地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的波段称为⼤⽓窗⼝。
3、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向,单位投影表⾯,单位⽴体⾓内的辐射通量。
4、⾼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空间定位系统:利⽤多颗导航卫星的⽆线电信号,对地球表⾯某地点进⾏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导航的技术系统。
6、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范围的⼤⼩,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物体能分辨的最⼩单元。
7、遥感影像地图:⼀种以遥感影像和⼀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8、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9、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持下,运⽤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10、加⾊法:红绿蓝三原⾊按⼀定⽐例混合形成各种⾊调的颜⾊的⽅法。
11、⿊体:如果⼀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体。
其特点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体具有最⼤发射能⼒。
⾃然界不存在完全的⿊体,⿊⾊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12、航空摄影⽐例尺:即像⽚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
13、“红移”: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的光波频率⽐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
14、数字地球:⼀种可以嵌⼊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
15、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波长间隔。
16、⽐值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填空:1、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狭义上指是应用探测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并举例说明。
遥感的主要特点:(1)观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红外遥感昼夜探测、微波遥感全球探测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信息(5)经济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是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
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4)航天遥感阶段4、当前遥感发展趋势?(1)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遥感图像和数据(2)遥感应用不断深化(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方向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例举遥感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a: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b: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c: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2)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a:在环境监测方面b:在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3)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4)遥感在全球宏观研究中的应用(5)遥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a:在测绘地图方面的应用b:在历史遗迹、考古调查方面的应用c:军事上的应用第二章一、填空: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低到高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应用系统
5. 矢量线段长度、多边形面积及区域体积的计算方法
基本思路 校正前的图像看起来是由行列整齐的等间距像元点组成的,但实际上,由于 某种几何畸变,图像中像元点间所对应的地面距离并不相等。校正后的图像 亦是由等间距的网格点组成的,且以地面为标准,符合某种投影的均匀分 布,图像中网格的交点可以看作是像元的中心。校正的最终目的是确定校正 后图像的行列数值,然后找到新图像中每一像元的亮度值。
3电磁波谱区间段,遥感探测区间段
紫外遥感:0.05~0.38μm
按传感器的 可见光遥感:0.38~0.76μm
探测波段分 红外遥感:0.76~1000μm
微波遥感:1mm~1m
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
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名称
波长范围
紫外线
0.01 ---- 0.38 μm
1.遥感影像辐射畸变的原因,辐射校正的原理及方法
原因:传感器仪器本身的误差、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基本原理:在同一幅图像的有限面积内,程辐射度是一个近似于常数的值, 其值的大小只与波段有关。 方法: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分析法直方图(亮度值、像元数)最小值去 除法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原因、思路、步骤、方法及控制点的选取,教材P103112) 影响图像变形的外部因素: 1)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 2) 地形起伏-像点位移 3) 地球的曲率-像点位移和地面宽度不等 4) 大气折射-像点位移 5) 地球自转-影像变形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B, C, D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雷达影像C. 声纳影像D. 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中不常用?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填空题1.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_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答案:遥感传感器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可以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辨率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
答案:光谱分辨率的不同三、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灾害评估、军事侦察等。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表面积大小,它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可分辨的光谱波段的数量和宽度,它影响着数据对特定物质的识别能力;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获取的频率,它影响着对地表动态变化的监测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可以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环境问题。
例如,利用多光谱或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识别不同植被类型,评估植被健康状况,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信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遥感技术如何帮助评估火灾影响范围和程度?答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火灾发生地区的热红外影像来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热红外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地表温度的异常升高,从而识别出火灾区域。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遥感是指利用什么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A. 卫星B. 雷达C. 红外线D. 激光答案:A. 卫星2、下列哪一种波段主要用于遥感影像的获取?A. X射线B. 紫外线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D. 可见光3、下列哪一种遥感平台常用于气象观测?A. 卫星B. 飞机C. 无人机D. 地面站答案:A. 卫星4、下列哪一种方法常用于遥感影像的校正?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强度校正D. 所有上述答案:B. 几何校正5、下列哪一种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夜间遥感影像?A. 多光谱成像B. 热成像C. 合成孔径雷达D. 光学成像答案:C. 合成孔径雷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遥感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传感器、平台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2、常用的遥感影像获取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3、在遥感影像处理中,常常需要进行____和____。
答案: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4、遥感在环境监测、____、____和____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答案:城市规划、农业管理、资源调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遥感的定义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是利用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非接触式观测的技术。
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管理、资源调查等。
2、请简述遥感影像获取的基本流程。
答案:遥感影像获取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观测目标、选择适当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
3、请简述遥感影像处理的主要步骤。
答案:遥感影像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增强和分类等。
这些步骤旨在提高影像质量,提取有用信息。
4、请简述遥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森林覆盖变化、自然灾害等,为环境保护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一.多选题1.航空遥感的优点:()A、空间分辨率高,信息容量大B、灵活,适用于专题遥感研究C、各种星载遥感仪器的先行检验者D、信息获取方便参考答案:ABCD2.分辨率是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A、空间分辨率B、时间分辨率C、光谱分辨率D、辐射分辨率E、角度分辨率参考答案:ABCDE3.遥感制图流程可分为:A、制图目的B、制图规划C、制图颜色D、图像整饰参考答案:ABCD4.监督分类对训练区的要求:()A、训练区包含样本的种类与待分区域一致B、训练样本在各类目标地物面积较大的中心选取、保证均质C、必须选择和使用多个训练区,才能进行成功有效的识别D、选择一个训练区即可有效识别参考答案:ABC5.航空摄影按摄影所用的波段分为:()A、普通黑白摄影B、天然彩色摄影C、黑白红外摄影D、彩色红外摄影E、多光谱摄影参考答案:ABCDE6.按遥感的应用空间尺度分类为:A、全球遥感B、乡村遥感C、区域遥感D、城市遥感参考答案:ACD7.传感器按数据记录方式可分为:()A、成像方式B、可见光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D、非成像方式参考答案:AD8.微波遥感的优点:()A、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实现实时的动态监测B、对一些物体及地表层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云层C、微波传感器天线的方向可以调整,能够增强所获取的信息量D、微波信号与物质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可以对物质组成进行推测E、多种频率、多种极化、多个视角,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物的空间关系、大小尺寸、介电性质以及地表粗糙程度等参考答案:ABCDE9.目视解译方法包括:()A、直接判读法B、对比分析法C、地理相关分析法D、信息复合法E、综合推理法参考答案:ABCDE10.遥感技术系统的构成A、传感器B、遥感平台C、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D、遥感信息的分析与应用参考答案:ABCD11.遥感技术按平台分类为:A、近地面遥感B、航空遥感C、航天遥感D、航宇遥感参考答案:ABCD12.遥感技术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为:A、主动遥感B、有光源遥感C、被动遥感D、无光原遥感参考答案:AC13.遥感分类误差来源:()A、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的多样性B、空间、辐射、光谱分辨率影响C、分类系统与数据资料的匹配程度D、分类算法和步骤的准确性E、混合像元参考答案:ABCDE14.监督分类方法有:()A、平行算法B、最小距离分类法C、最大似然法D、多级切割分类法参考答案:ABCD15.遥感影像地图的特征:()A、信息量丰富B、直观形象C、一定数学基础D、现势性较强参考答案:ABCD16.遥感影像镶嵌原则:()A、镶嵌的影像投影相同、比例尺相同,有足够的重叠区域B、图像的时相保持一致,多幅图像镶嵌时,以中间一幅为准进行几何拼接和灰度平衡C、有必要时应进行局部区域二次几何纠正和灰度调整D、镶嵌后的影像应是一幅信息完整、比例尺统一和灰度一致的图像参考答案:ABCD17.监督分类的缺点:()A、主观性较强B、训练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C、花费较多人力、时间D、只能识别训练样本定义的类别参考答案:ABCD18.室内判读阶段包括哪些环节:()A、建立解译标志B、室内初步判读C、野外验证D、精度评价E、成果制图参考答案:ABCDE19.遥感图像几何畸变产生的原因:()A、遥感平台位置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球自转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地形起伏的影响E、大气折射的影响参考答案:ABCDE20.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的目的是:()A、改善图像显示质量,提高目视判读效果B、去除干扰,突出所需(专题)信息C、计算机自动分类的预处理方法参考答案:ABC21.光谱分辨率决定因素:()A、像元大小B、传感器波段数C、中心波长位置D、波长间隔(带宽)参考答案:BCD22.遥感信息提取的种类:()A、类型信息B、变化信息C、物理量提取D、指标提取E、特殊地物及状态的识别参考答案:ABCDE23.遥感技术按数据的表示方式分类为:A、影像遥感B、照片遥感C、成像遥感D、非成像遥感参考答案:CD24.可以从哪些方面建立间接解译标志:()A、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标指示特征B、地物与环境的关系C、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D、不同解译标志的综合运用参考答案:ABCD25.遥感技术按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分类为:A、高光谱遥感B、宽波遥感C、常规遥感D、窄波遥感参考答案:AC26.遥感数据处理的目的是:()A、提高遥感图像判读的视觉效果B、误差订正C、提高分辨率D、自动分类的预处理参考答案:ABD27.实际进入传感器的辐射能量包括:()A、太阳直接发射到传感器的电磁辐射B、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地面,经地面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C、地面物体本身辐射经大气衰减后进入传感器;D、大气对入射辐射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
遥感概论 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物体与现象的探测、识别和解释的科学技术。
它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所获取的遥感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表面的全球观测和监测能力。
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遥感概论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一、遥感基础知识1. 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遥感是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所获取的遥感数据,以获取地球表面物体与现象的信息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和分析反射、辐射、散射等现象,来获取地物信息。
2. 遥感数据的分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遥感数据可以分为光学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
光学遥感数据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热红外线数据,具有高分辨率和丰富的光谱信息,适用于地物识别和分类。
微波遥感数据主要包括雷达和 passive microwave 数据,具有穿透云雾和观测夜晚的能力,适用于地形测量和土壤湿度等方面的研究。
3. 什么是遥感影像?如何解译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
解译遥感影像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遥感影像中的特征和信息,来识别和理解地物类型、空间分布和变化。
解译遥感影像需要结合地物的光谱特征、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1.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辐射定标是将原始遥感数据转换为物理量,如辐射亮度或反射率。
大气校正是去除大气对遥感数据的影响,以准确反映地物的表观反射率。
几何校正是将遥感影像与地球表面的几何关系进行匹配,以保证数据的地理位置准确。
2. 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通信B. 导航C. 监测D. 娱乐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传感器的类型?A. 光学传感器B. 微波传感器C. 声纳传感器D. 红外传感器答案:C3.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主要包括哪两种?A. 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C. 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答案:B4.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辐射误差B. 光谱误差C. 空间误差D. 时间误差答案:C5. 以下哪个是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A. 作物产量估算B. 天气预报C. 城市规划D. 交通管理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摄影阶段、数字阶段、信息阶段7.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答案:大气校正、几何校正8.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植被覆盖度监测、水体污染监测、城市扩张监测9. 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侦察监视、目标定位、战场评估10. 遥感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目视解译、计算机辅助解译、机器学习解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分类、城市扩张监测、城市绿化覆盖度评估等。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快速获取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12. 解释什么是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并说明其重要性。
(完整版)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
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名词解释 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一点处的单位面积在给定方向上的辐射强度称为辐射亮度。 普朗克热辐射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面积的黑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和单位波长 间隔内辐射出的能量为 B(λ,T)=2hc2 /λ5 ·1/exp(hc/λRT)-1 灰度波谱:用该类型在该波段上的灰度值反应的波谱曲线 黑体辐射: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 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们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black body),以此作为热 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电磁波谱:将电磁波按大小排列制成图表。 太阳辐射:太阳射出的辐射射线 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地球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后,向外辐射的射线。 地物波谱特性:各种地物因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都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或反射特性 反射率:地物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之比。 比辐射率:某一物体在一特定波长和温度下的发射辐射强度与理想黑体在相同波长和温度下 所发射的辐射强度之比。 后向散射
照的反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均不能忽略。
波段名称
可见光与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波长
0.3~2.5um2.5~6um源自>6um辐射特性
地表辐射太阳辐射为 地表辐射太阳辐射和 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
主
自身的热辐射
为主
什么是大气窗口?试写出对地遥感的主要大气窗口
答:大气窗口的定义: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
中红外窗口:3.5 m ~5.5 m ,反射和发射并存。
包括两个小窗口(反射和发射混合光谱):3.5 m ~4.2 m 4.6 m ~5 m
远红外窗口:8 m ~14 m ,发射电磁波,热辐射。
微波窗口:0.5cm~300cm 第三章
·名词解释 可见光与近红外成像原理: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近红外成像原 理 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辐射照射到研究对象后,由近红外摄像机接收被研究对象反射 回来的近红外辐射,形成研究对象的近红外图像。 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 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 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 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中心投影卫星:光线通过投影中心投射到投影面上的成像方式的卫星。 多中心投影:有若干个投影中心的投影。 光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问答题
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是什么?
当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就短波而言,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地表的主要辐射来源,而来
自地球本身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自身的辐射主要集中在长波,即 6um 以上的
热红外区段,该区段太阳辐射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考虑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
两峰交叉之处是两种辐射共同其作用的部分,在 2.5~6um,即中红外波段,地球对太阳辐
的波段成为大气窗口。
包括:部分紫外波段,0.30 m ~0.40 m ,70%透过。 全部可见光波段,0.40 m ~0.76 m ,95%透过。 部分近红外波段,0.76 m ~1.3 m ,80%透过。
近红外窗口:1.5 m ~2.4 m ,90%透过,可区分蚀变岩石。 包括两个小窗口:1.5 m ~1.75 m 2.1 m ~2.4 m 。
问答题 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 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 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 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 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 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 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 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 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 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 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 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 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分章复习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遥感: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 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 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 遥感的作用:遥感应用各相关领域实用化、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在农业估产、林业调查、 土壤、水文、地质分析、海洋环境监测、城市土地利用、国土资源调查、多种自然灾害监测 与评估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观测尺度: 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携带的人工电磁辐射源向地物发射一定能量电磁波,然后接受地物反 射回来的电磁波。 被动遥感:探测仪器直接接收记录地物反射来自太阳的电磁波或者地物自身发射的电磁波, 即电磁波来自天然辐射源——太阳或地球。 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设备和技术的总称,它是一个多维、多平台、多层 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遥感平台:安装遥感器的飞行器。 图像处理分析设备:能够进行图形图像输入输出和处理静态或动态图形图像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