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合集下载

联想的创业故事从1000元开始

联想的创业故事从1000元开始

联想的创业故事从1000元开始从某种程度上看,柳传志仍是一个斗士,他具备一个批评者的所有底气和勇气——呼吁个税调高到3000元、5000元,为陷入困境的蒙牛大量输血,第一时间指出新《劳动法》的不足,担心4万亿国家投资的最终下落——65岁,或许只是另一个起点。

1000元钱20万元、11个人、中科院一间破旧的传达室,柳传志开始了联想的历程。

开始的时候公司的业务可不是电脑,而是旱冰鞋和电子表。

柳传志携夫人带着1000元钱赴深圳采购。

柳传志说,当时他最多时的银行存款也不过80元,从没有过携1000元巨款的体验。

因此,这1000元存在他夫人的内衣里,等要交钱买货时,非常尴尬。

40万后来,联想的拳头产品是汉卡。

让柳传志没有想到的是,物价部门很快找上门来,要罚款100万,理由是联想违反了物价政策,投机倒把,牟取暴利。

柳传志回忆,当时只允许成本上加价10%,但我们卖的可是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啊。

没辙,柳传志四处打听,找到物价局长的家,但在门口等候良久,还是吃了闭门羹。

后来又托关系找了副局长,说明情况后,最终罚款变成了40万。

对当时的联想来说,40万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整个公司还不值100万。

300万再后来,联想终于搞起了PC。

不过,有关部门再次找上门来,还是要罚款,罪名是走私。

当时的情况是,进口配件需要批文。

联想的机器卖得好,配件根本就不够用。

只好向销量不佳的国家队同行购买批文和配件。

没想到东窗事发,被扣上了走私的帽子,300万罚款也很让老柳痛心。

但没辙,罚款还是得交。

柳传志的信条是,当改革的先驱,但绝不当改革的烈士。

但它对柳传志造成的伤害却久久无法平复。

35%再后,联想改制。

柳传志把员工持股会的持股比例定在了35%。

老柳回忆,其实以当时的贡献情况看,定40%、45%甚至49%,中科院都不会拒绝。

但自己一想,还是以不给中科院添麻烦为最大原则,就定了35%。

后来联想通过拐大弯成功在香港上市,股价最多冲到60多港币,很多联想人都发了。

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简短_1

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简短_1

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简短(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简短大家都知道创业是非常艰苦的,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创业,想着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能坚持下来的都成了名人。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1984年,那时的柳传志已经40岁了,谁也未曾料到,他由此翻开中国企业史传奇的⼀页。

作为⼀个早已跨越千亿门槛的企业,我们追寻它最初出发的脚步。

柳传志主导的联想,如何在中关村密密⿇⿇倒下的⾼科技企业中勇敢站起来?观察的维度有很多种,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写就企业历及传记。

1999年,柳传志在联想15周年的时候将这15年划分为5个战略发展阶段:1984~1988年、1988~1994年、1994~1997年、1997~1999年、1999年之后。

对于联想这个“巨⽆霸”,我们主要观察1988年~1994年,联想从⼀个亿到⼗个亿的发展历程。

40岁创业:历经艰苦 柳传志1944年4⽉29⽇⽣于上海,他的祖籍江苏镇江。

美国《商业周刊》说他是“衔着红⾊银勺⼦出⽣”(bornwithared-silverspooninhismouth),意即他出⾝富贵,其家庭⼜富有⾰命传统。

1984年11⽉,柳传志和11个同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20万元的⽀持下成⽴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当时公司由王树和任总经理,柳传志、张祖祥任副总经理。

1986年7⽉柳传志正式接任总经理。

柳传志⾛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我们这个年龄的⼈,⼤学毕业正赶上‘⽂化*’,有精⼒不知道⼲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常愤懑。

”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

我可不是,我是⾃⼰⾮改⾏不可。

”柳传志⾮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

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都没有,⼀点价值都没有。

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个飞机试飞研究所,⽤了起来。

守时大咖柳传志励志人物故事

守时大咖柳传志励志人物故事

守时大咖柳传志励志人物故事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是一位非常守时的人,参加活动几乎从没有迟到过,因为柳传志总是准备出一些富余的时间,比如,某天上午他要开车去某地参加一项活动,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10点钟,而从出发地到活动地开车需要1个小时,按理只要在9点出发就行了,但他会在8点就出发,把堵车等意外情况考虑在内。

因此,很多时候,柳传志总能早到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虽然提前到了,但他却不急于去活动现场,而是待在车里处理其他事情。

有一次司机问他,为什么不直接上去。

他说,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还没有到,如果我提前上去,一定会打乱主办方的阵脚,他们定会派出专人来陪我,这不仅会给他们添麻烦,而且还会搞乱他们事先的计划。

在公司内部的大小活动或会议上,柳传志同样守时,很少迟到。

有一回,他在一个领导层会议上迟到了7分钟,结果自罚站了半个小时。

当时,有人劝他:“柳总,您没有必要处罚自己,这是一个意外。

”原来,一部电梯突然发生了故障,柳传志被困在里面足足有30分钟。

柳传志的回答却是:“无论如何,我要对别人的时间负责,而不是对自己的意外负责!”柳传志曾经说,*的许多企业家不守时,不守约,这让许多外国同行打心眼里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非常不靠谱,他们常想:连*这些杰出的企业家、官员们都不守约,那么还能指望普通百姓还守约,靠谱吗?比如,某项活动,主办方提前一个月分别向30位*企业家和30名外国企业家同时发出邀请,大家都一口答应会准时参加。

但等到活动真正开始的那天,往往都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外国企业家100%会准时到,而*企业家能到70%就已经不错了,有时失约率甚至高达50%,而且很少有百分百按时到的。

这时主办方要么不等他们,准时开始,要么延时,让按时到的人等他们。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会令另一方不高兴。

其实,不守信的岂止是*的部分企业家,我们总喜欢权衡失约和守约两者孰重孰轻,只要失约的代价和损失小于突发状况,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失约。

第一季柳传志:不服老的联想教父

第一季柳传志:不服老的联想教父

第一季柳传志:不服老的联想教父《你从哪里来》之柳传志——不服老的创新IT人视频内容节选饿成什么样,我上高三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饿得实在睡不着觉,起来把羚翘解毒丸中药吃了,第二天难受得不得了。

你还是要专门派人到雷军那儿,我那次去看,反正还是要多接受刺激,多了解他们怎么做的。

我觉得马云这劲头比我强多了。

因为到了70岁了,我开始拐大弯安排后面生活,假定我这会儿40岁,我不定不知道想要干嘛呢。

——柳传志【视频】柳传志——不服老的创新IT人(30分钟)柳传志——不服老的创新IT人【影像】柳传志泡温泉【解说】据说有人问过柳传志,70岁对IT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柳传志脱口而出:“创新”。

他说作为IT人,创新就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心里怎么都放不下。

【影像】字幕:2014年1月23日北京五棵松体育场联想2014年会【解说】2014年1月23日,联想集团一万多名员工齐聚一堂,召开年会。

【现场】音乐声【解说】柳传志,虽不再担任联想集团的任何职务,但作为联想的创始人,和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掌舵人,柳传志始终是联想的灵魂人物,他的出现,让现场的气氛显得格外热烈。

【影像】现场:欢迎柳总【解说】如今,这个30年前靠11名科技人员和20万起家的联想,已成长为拥有四万多名员工,年营业额数百亿美元的世界五百强大公司。

而柳传志之所以现身年会,除了联欢,事实上还因为这个日子意义非同一般。

因为,联想集团即将对全世界宣布一条重磅消息。

【影像】杨元庆宣布好消息邀请到了柳总参加今天的联欢会柳总欢迎您就在几分钟前我们刚刚在香港的网站上宣布我们将以23亿美元的价格并购IBM的X86服务器【影像】老画面回述当年【解说】1984年,40岁的柳传志,不甘于在中科院人事局当一名干部,开始下海创办联想。

30年来,他带领着联想从自主研发汉卡到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电脑,借道香港,曲线救国,生产第一台联想牌286微机;1994年全球电脑巨头抢滩中国,电脑业提前入关,在实力远不如人的情况下,柳传志带领联想一步步突围,到2004年联想并购IBMPC业务,一举成为年营业额一百五十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也经历了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巨额亏损,见证了2014年斩获全球第一。

创业成功人物——柳传志ppt课件

创业成功人物——柳传志ppt课件
柳传志
40岁开始创业, 50岁完成联想上市, 60岁成功分拆联想,投资业务渐入佳
境; 70岁以后“对人不对事”,放权给现有 管理团队,具体事情由他们打理。3经历 Nhomakorabea介•
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苏镇江市;

1961~1967年,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
学院学习;

1967-8至1968-11国防科委成都十院
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三人挤在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竟效仿起赤壁大战前夕孔明和周瑜二人亮掌对火字来三人各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写上一张小纸条儿紧攥在手中然后一二三亮底倪光南
柳传志
工商管理2班 唐 瑭 1115060207 周 达 1115060208 聂扬成 1115060209
柳传志先生,江苏 镇江人。1966年毕业于 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 (现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高级工程师。现 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 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 董事局主席;同时担任 中国民 间商会副会长, 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 代表,九届、十届、十 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谢谢观看
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集团创业者
• 联想公司的简介写着:联想集团创建于198 4年11月,由中科院计算所11名科技人员以 20万元人民币投资创办而成……,这11个 创始人究竟是谁?业界几乎鲜有人知晓。
• 这11人便是: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 王世英、贾婉珍、李天福、谢松林、马文 豹、庞大伟、周晓兰,贾绪福。
十所,实习研究员;

1968-11至1970-4湖南西湖解放农场
、广东珠海白藤农场劳动

1970-4至1983-10中科院计算技术研
究所,助理研究员;
4
柳传志与联想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展开全文柳传志,1944年生,中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以及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66年,他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之后,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所实习、做事。

1984年,他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曾担任总经理、总裁要职。

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并出任主席;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但仍身居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兼高级顾问的位置。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说明:创业,跟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有行动,有拼搏精神,就能够在创业中做出成就或成绩。

柳传志中年创业,一样铸就了人生的创奇。

柳传志也算有点生不逢时,大学毕业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求学、科研,有点像水泡的影子。

1968年11月,至1970年4月,他分别下放到湖南西湖解放农场和广东珠海白藤农场;柳传志后来说:当年的劳动锻炼和繁重劳动,那是“痛苦不堪的事”。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得已。

柳传志说:“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柳传志说:“挨过饿的人会更珍惜”;珍惜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日子;尽量减少坎坷,减少事业的损失。

从头开始时,柳传志已经整整40岁了;中年创业,谈何容易?当时,在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决定,让柳传志领头为计算所办个实业公司;11个人,20万元资资本,就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初始根基。

1984年,“两通两海”已经挺立在中关村;而柳传志的名字,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

但今天,柳传志成了大事;联想成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与标志。

而当年笑傲江湖的英雄,却被雨打风吹去。

柳传志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立意高远,胸有大志。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不仅仅是个企业家,也是⼀位投资家。

在联想控股旗下的5家公司中,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仍然专注于IT领域,⽽另外3家则有着浓厚的投资烙印。

下⾯店铺就为⼤家解开柳传志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柳传志创业经历 要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因为是5%⽽不是1%,说明还是有⼀定希望的,那么就要坚定不移地把它做成功。

我觉得坚定不移是最为重要的 28年前,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员,在⼀间不⾜10平⽅⽶的⼩平房开始⾛上创业之路,那⼀年他40岁。

⾄今,柳传志对当年的创业坎坷仍历历在⽬,“原来总是被⼈骗,刚开始是被骗了14万元,后来差点被⼈骗⾛了300万元,两个礼拜之后把钱追回来了,⼼还继续狂跳不⽌。

联想年年都是要死要活的,我们当时不仅仅是伤筋动⾻,⽽是已经到了⽣死边缘,弄不好摔⼀跤就死了。

” 如今这位68岁的中国企业“教⽗级”⼈物,在带领联想集团⾛出困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前近乎登顶全球最⼤PC⼚商之后,⼜有了⼈⽣创业的新⽬标,即将资产超过1500亿元的联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整体上市,“希望上市以后每年都能保证利润有两位数的增长,能够给中国股市带来⼀股清新的风。

”打造⼀个值得信赖、受⼈尊敬的有国际影响⼒的投资控股公司。

回顾28年的创业经历,柳传志说,在中国做企业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要⽣存就不能理想化,⽽是把⼆者结合起来,“好好想⼀想如何在允许的红线范围之内,形势好的话就多做,形势不好的话就少做,我们没有和⼤形势抗争的能⼒。

要尽量从⾃⼰⾝上找原因,不要去怨天尤⼈。

” ⼀个创业企业要想暂时能够成功,柳传志指出两条必要条件,⼀是要有意志⼒,要能顶住,能不能创业还得看能不能熬得住,熬得住就能成功;⼆是学习能⼒,那些运动员能奋⽃成世界冠军都是因为他们有学习能⼒,意志品质只能说是必要条件,⾃⾝条件就是要有学习能⼒。

暂时的成功靠的是意志坚定,要想基业常青的话,柳传志认为还要再加上⼏个必要条件:⾸先⽬标需要不断提⾼,因为环境在不停地变成,⾏业也在不停地变化,要想吃这碗饭就得适应这个环境和⾏业。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柳传志是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成功将联想集团从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他的创业历程展示了勇气、智慧和坚韧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并探讨他的成功之道。

第一步:从电子器件起家柳传志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集团,当时的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制造商。

柳传志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才智,带领联想渡过了困难时期。

他对中国市场的准确判断和迅速应对,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他也意识到了全球化的重要性,将联想逐渐推向国际市场。

第二步:进入电脑行业柳传志很快认识到电脑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于1990年代将联想重点发展为电脑制造商。

他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联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品牌之一。

柳传志通过投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卓越的产品,这进一步巩固了联想的市场地位。

第三步: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5年的一次重大收购中,柳传志领导联想成功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柳传志通过将联想与IBM的技术和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第四步:推动多元化发展柳传志深知科技行业的竞争激烈,为了保持联想的竞争力,他着手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他将眼光投向了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

柳传志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将联想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使得公司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取得成功。

第五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柳传志一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他致力于推动联想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等领域的积极参与。

柳传志将社会责任融入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并确保公司在做出商业决策时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和全球化战略的意识。

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

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

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快来看看吧。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在去职时,留下了这句名言。

上周,IT界老兵、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

这位67岁的老兵,将自己复出三年和创办联想二十多年当中的各种情愫,在半个小时的交班仪式里喷薄而出。

退隐后的他将专心于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的各项投资业务。

在卸任仪式上,柳传志思绪万千。

哽咽11月2日晚上7点,在北京紫竹院桥西的香格里拉酒店一楼宴会厅,柳传志带着杨元庆等一众联想集团高管进入会场。

在播放了一段由联想老员工录制的煽情VCR之后,柳传志走上台打开演讲稿。

不过,就像以往柳氏讲演一贯的风格,柳传志更多的是即兴发挥。

柳一开始打了个比方,说有的人在嫁女儿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自己在嫁女儿的时候没那样,反而高兴,因为女婿很能干,女儿也很愿意,脸上也放出光彩。

柳传志以嫁女儿来比喻自己交班时候的心情,台下的杨元庆则微笑会意。

令人意外的是,柳传志在顺势谈到杨元庆、刘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联想集团移动互联业务)等一批得力干将的时候,一度哽咽,几欲落泪,感慨道,企业培养一员大将,真的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磨难。

在老联想人的印象中,平日里虽然温情,但是在外人面前一向刚毅的柳传志很少在公开场合如此感情流露。

为数不多的类似情况,一次是出现在早年就企业发展方向上,与联想元老倪光南分道扬镳;还有一次就是被海军医院的医生告知,自己手下的联想高管个个都落下一身毛病,柳传志回公司后立即召集开会,“眼眶里转着眼泪”告诫众人要注意身体。

欣喜虽然柳传志的哽咽是说到了自己带年轻人时候的艰辛,情到浓处,但是其中也肯定包含着自己对联想集团以及这帮弟子的不舍。

朗读者第一期嘉宾柳传志的故事

朗读者第一期嘉宾柳传志的故事

朗读者第一期嘉宾柳传志的故事朗读者第一期嘉宾柳传志的故事导语:作为朗读者的第一期嘉宾,1944年出生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你对他了解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柳传志,英文名:Liu Chuanzhi。

出生于江苏镇江,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

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

企业家、投资家、泰山会成员、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高级工程师。

同时担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柳传志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创始人之一。

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

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

2004年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

2009年9月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

2014年12月21日由柳传志与巴菲特共同出资的首个在华运营的外国私人航空品牌“利捷公务航空”正式开始运营。

2015年02月,70岁的IT人柳传志接受专访,对网络传说在联想控股持股3.4%,为最大自然股东,折算一下纸面财富超过四五十亿的传闻作出了正面回应。

大概拥有联想集团的股份不到1%。

多元投资柳传志工作近照柳传志不仅仅是个企业家,也是一位投资家。

在联想控股旗下的5家公司中,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仍然专注于IT领域,而另外3家则有着浓厚的投资烙印,它们分别是做房地产的融科智地、做风险投资的联想投资和做并购投资的弘毅投资。

弘毅投资共筹集到了三期、总规模达8.07亿美元的基金,已经投了将近10家企业。

联想CEO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

联想CEO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

联想CEO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联想CEO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柳传志现担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长,联想投资董事长,融科智地董事长,弘毅投资董事长。

小编整理了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欢迎欣赏与借鉴。

年龄:65岁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第一桶金:汉卡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

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

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

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

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2篇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一)柳传志是中国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他的经验和智慧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柳传志作为联想集团的领导者,他在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创新驱动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成绩。

以下是柳传志领导案例及相关启示。

案例一:联想转型柳传志领导联想集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带领企业成功实现了从计算机业务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转型。

柳传志瞄准了全球化竞争的大趋势,主动调整战略,不断开展多元化探索和创新,带领联想走出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

他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得联想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柳传志的决策和战略眼光为联想成功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一:时刻保持战略敏感柳传志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他对全球化竞争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作为领导者,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战略敏感,关注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及时调整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

只有时刻保持战略敏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二:注重创新驱动柳传志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联想的产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作为领导者,我们需要注重创新驱动,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持续增长。

案例二:培养人才柳传志注重培养人才,倡导“最好的人,给最好的机会”的人才理念。

他为联想集团搭建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并注重培养和发展员工。

柳传志注重人才的选拔和激励机制,为联想集团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启示三:重视人才培养柳传志注重培养人才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

要从战略高度,找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使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

启示四:打造良好的激励机制柳传志在联想集团打造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会。

满门忠烈柳传志

满门忠烈柳传志

满门忠烈柳传志概述柳传志,字忠烈,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和企业家,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业精神,柳传志将联想从一家小型计算机厂商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公司。

本文将对柳传志的生平经历和他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进行介绍。

生平经历柳传志于194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中国山东省一个普通家庭。

他在上世纪70年代完成了本科学业,并获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成为北京邮电学院的教师,开始了他在教育界的职业生涯。

然而,柳传志对科技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对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因此,他在1984年放弃了在教育界的工作,成立了联想公司。

当时,联想只是一个小型计算机厂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柳传志通过卓越的领导才能,把联想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他将公司聚焦于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这使得联想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柳传志在经营和战略方面的才能,使得联想从一家本土公司迅速扩张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

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柳传志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联想的领导和发展上,还体现在他对中国整个科技产业的推动和引领。

首先,柳传志积极推动中国电脑领域的创新和研发。

他致力于将中国推上全球科技创新的舞台,引领联想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

他鼓励员工创新思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为中国的科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柳传志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投入的重视也是他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之一。

他创办了很多教育基金和研究中心,为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他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最后,柳传志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他投资和支持了许多环保和教育项目,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语柳传志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激情的企业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将联想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柳传志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柳传志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柳传志人物事迹介绍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柳传志获得了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的荣誉称号,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人物事迹吧。

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他立足我国本土市场,大力发展民族品牌,不断改革创新,1984年创立联想公司,在与国际个人电脑巨头竞争中赢得胜利,带动了民族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

制定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带领联想并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个人电脑业务,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经验。

组织实施公司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和众多科技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科学的春天”,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柳传志“下海”了。

但他并没想到,自己选择的电脑行业,让他和联想集团站在了潮头。

1994年前后,为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国家降低关税、取消批文,外国的电脑产品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联想也开始了与国际电脑品牌的竞争。

“人家是巨型战舰,我们是一叶扁舟。

”柳传志说,在与国际电脑品牌的抗争中,联想也获得了壮大。

他记得,当时国际市场上,486电脑已是主流,人家只把386电脑卖给中国,而且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联想生产出486电脑后,国外电脑品牌立刻把自己的486电脑带到中国销售,并且大幅度降价。

“当你可能战胜他时,他就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柳传志感叹说。

从1984年创立联想,到与国外主要电脑品牌正面竞争,再到世界领先,柳传志也在改革开放这一部大书里面写下了“联想”自己的一页。

近些年,“联想控股”做起了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以“资金+经验”的方式支持年轻人创业。

面对年轻创业者,柳传志常常忠告:“创业要想好了,因为前面有千难万险,但一旦选定了,要像勇士一样往前冲。

”他说,4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波折,时至今日,国家仍在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自己仍像当年一样相信国家会有光明的未来。

十三个柳传志的故事

十三个柳传志的故事

2.讲诚信甘愿受罚
• 点评: • 柳传志把信誉放在一个极端的高度来 看待。 • 他兑现奖金的事后来虽然被罚,但他 觉得“人家处理得对,我也心甘情愿 地受这个罚”。
3.奔日子造福社会
• 柳传志的演讲:“人分为三种:熬日子,过日子,奔日 子。熬日子就是过一天是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过着最穷的生活,是最惨的人。 • “过日子就是舒舒服服把自己日子经营好。这种人有追 求,有理想,奋斗过,努力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过上了,自己追求的生活,然后享受生活。但这种人一 旦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停滞下来,慢慢享受生活。这 无可厚非,也没有什么指责的地方。其中社会上的大部 分人都属于是这种人。 • “奔日子就是老有追求,不停往上奔。这种人完成一个 目标后,他会继续追逐下一个目标,不会停下脚步。更 多奔日子的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更多的 人往前奔。”
1.跟着父亲学算账
• 点评: • 钱是要省着花,但要算清大小账儿, 便于公司发展的钱,利于员工工作的 钱,该花就花。 • 跟着父亲学会了算大小账儿,柳传志 的联想在香港很快起步了,这一理念 成为他日后处理经济事务的准则。
2.讲诚信甘愿受罚
• 柳传志那年他在公司实行销售承包制,给某部门 经理的任务指标是年销售4000万元,结果他们完 成了6500万。 • 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业绩突出的经理可以得到 公司7000块钱的年终奖金,然而按照当时的国家 政策,要发奖金就得先上缴4倍于奖金的奖金,这 对于当时实力还相当弱的联想公司来说,如果都 奖励,公司难以承受。 • 最终,柳传志兑现了当年所有的奖金。可是,由 于是拿支票去换现金,两年多以后,这事还真被 查出来了,柳传志被罚了9万多块钱。
4.守时早到不添乱
•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是一位非常守时的人,参加 各种活动几乎从未迟到,因为他总是预留出一些富余时 间。比如,某个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10点,从出 发地到活动地点开车需要一个小时,而柳传志会在8点 半或更早出发,把堵车等意外情况都考虑在内了。 • 因此,很多时候,柳传志总能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到达活动地点。虽然他提前到了,但他却不急于走进活 动现场,而是待在车子里处理其他事情。 • 有一次,他又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了活动地点,仍没有 下车入场的意思,司机就问他:“现在进场等待,不是 更舒服方便吗?”柳传志回答道:“离活动正式开始的 时间还早,如果我提前过去,一定会打乱主办方的阵脚, 他们一定会派出专人来陪我,这不仅会给他们添麻烦, 而且还会搞乱他们事先的计划。”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今天来了这么多同学,让我很感动,因为这是大家对联想、对中国的民族的信息产业、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关心。

1984年的时候、联想公司初办,我们的11个人,平均年龄43岁,那一年我40岁。

我们把4年以后,也就是1988年作为一个坎儿。

为什么呢因为1988年以前,我们只能从计算所进入,不从社会招聘。

1998年的时候我们是150人,当时是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前身,营业额是7800万。

最高层,就是当时管理层的负责人平均年龄48岁。

10年以后,说是1998年,到去年,公司7000多人,营业额达到176个亿,集团的管理层平均年龄34岁。

我们业务得到了大拓展,但是领导人的年龄却大大降低,说明联想集团新老交替的过程是积极的、平衡的发展。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先讲这一点,其实这是一件很了不起、很难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

联想是20万块钱起家,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知道遇到多少困难,商业风险,甚至政策上的风险。

创业的同志在1990年、1991年,一个月才拿几百元工资的情况下,辛辛苦苦把树种大了,浇了水,施了肥。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该结果的时候,由于联想是国有企业,跟自己毫无关系,要全交给年轻同志,他们心里头能高兴吗所以自然这里面有一个过程。

为了说明问题的难度,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我们经过的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我在这儿举两个例子。

商业风险大家都能想像到,企业亏损了、竞争激烈等等。

其实我在这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人,原来都做研究工作的,实际就是书呆子,因此一开始的商业风险实际上就是被骗。

我们这20万块钱,成立不到半个月,就被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同志骗走了。

我在这儿讲一个我被骗的最痛苦的一个例子,那是1987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积累资金。

什么叫出卖技术劳力就是给人家验收机器、讲课、维修做这些事情,积累了90万。

1987年以后我们就开发了联想汉卡。

联想汉卡本身的相对利润很高,比如说利润高达40%,但是绝对利润不高,因为它不是个大东西。

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案例

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案例

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案例一、背景介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实行知青上山下乡政策,许多年轻人离开城市,到乡村插队和农村劳动。

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和生活,许多知青在改革开放后返城,开始了创业之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刻苦创业的案例,探讨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 柳传志柳传志是我国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创业典范。

他曾在农村插队,艰苦的劳动锻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

返城后,柳传志进入了计算机领域,创办了联想集团。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技术的追求,柳传志将联想集团打造成了世界知名的电脑品牌,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之一。

2. 许家印许家印是我国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成功创业者之一。

他在插队期间,受到了农村务实的教育,培养了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品质。

返城后,许家印开始了他的汽车零部件生意,逐步发展成了我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比亚迪集团。

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坚持,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王石王石是我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家,同样也是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杰出代表。

他在插队期间,通过与农民的交往,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和待人接物的智慧。

回城后,他开始了他的房地产生意,并创办了我国复星集团。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王石将复星集团打造成了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这些成功的知青返城创业者,他们在插队期间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和创业的勇气。

返城后,他们在不同领域里不断创新,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艰苦的劳动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返城创业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四、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创业者在经历了插队的艰辛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取得了成功。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成就,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杰出典范,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优秀品质和创业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中年奇迹(一)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

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

这个传奇让每一个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柳传志以其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实并不多。

“十五大”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前提,也使柳传志乐观地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会涌现大量的创业者,因为创业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40创业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

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

”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

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

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

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

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1984年,科学院办科技展览,赵紫阳没有到会,科学院对此议论纷纷。

柳传志也琢磨为什么赵紫阳不来看?“我觉得不来的道理是,赵紫阳更重视应用研究,更重视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但应用研究怎么能够推广变成产品,我当时也想不好该怎么走,但研究所的路,肯定行不通。

”柳传志领头办公司的背景是,当时,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

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三十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

面对于此,计算所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上缴给所里,解决所里急需的实际困难。

柳传志以往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使曾茂朝觉得他是最佳人选。

至于想没想过失败,柳传志说,“当时的情况已经是最糟了,还能怎么糟?我真的去做一个一般的干部,我相信我也能做得好。

我会分析,要升迁,到底是做事重要?还是做关系重要?”立意高远1984年,“两通两海”已经挺立在中关村,而柳传志的名字却像今天中关村众多小公司老板的名字一样,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

但14年后的今天,是柳传志成了大事,是联想成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而当年笑傲江湖的英雄,风流却被雨打风吹去。

柳传志把这个鲜明的对照归结为创业之初是否立意高远。

“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

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当时典型做生意的办法有三种: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价外汇;三是走私。

拿到批文后,一台XT机器能卖4万多元。

”“而我们不想这样做。

1987、1988年的时候,公司高层就此发生过一次讨论.我们的办公室主任一心想要我们公司办成像科海那样——总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个公司都独立做进出口,虽然每个公司都在做重复的事情,但是每个公司都赚钱。

我原本并没有强调‘大船结构’,当时提出‘大船结构’是为了反对‘小船大家漂’。

”柳传志对立意高低有一个比喻:“北戴河火车站卖馅饼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馅饼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没什么馅,坑一把是一把,这就是她的立意。

而盛锡福鞋帽店做的是回头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适。

”柳传志认为,同样是卖馅饼,也可以有立意很高的卖法,比如,通过卖馅饼,开连锁店。

领导仅仅仰仗职权对下属施加影响的领导终将成为过去。

真正的领导必将对应着一批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没有追随者的领导,除去职位威严的外壳和驱使手下所犯下的错误以外,所剩下的无非是用一官半职吊吊别人的胃口。

不可否认,一官半职也能吸引不少追随者,但这属于官僚机制中的权术范畴,不在我们讨论的企业领导行为之列。

确立领导地位其实就是争取追随者。

柳传志争取追随者的方法很简单——取信于下属。

柳传志的能耐在于始终有办法让下属相信,跟着柳传志干联想一定能成功。

这个“信”字很重要。

“信”了,才会一呼百应,团结进取;“信”了,才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信”了,才会令行禁止,服从大局。

领导人争取追随者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要使追随者相信将要为之奋斗的事件有意义;二是,要使追随者相信,这个领导人有能力带领他们完成此项事业。

现代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是一个有时间性的过程,不是一个终生制的职位。

意思是说,领导是对某个事件的领导,当这个事件完成以后,此次领导行为也随之结束。

这以后,如果你还想做领导,那么,你就必须为下一个事件重新争取追随者。

柳传志之所以能执掌联想帅印14年,和他立意高远、总能为联想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为柳传志和柳传志的追随者们始终认为,联想的远大事业尚未完成,所以,柳传志的领导行为也不会结束。

柳传志强调立意,是因为他明白,公司发展进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立意高,才能牢牢记住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不松懈,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其次,如果立意不高,就必须不停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那么,稍有成功就会轻易满足;第三,立意高了,自然会明白最终目的是什么,不会急功近利,不在乎个人眼前得失。

看看柳传志的最新立意——“2000年做到30亿美元,我是有把握的,这话等于像立了军令状,说出去一定要做到。

100亿美元的目标,我只是提了一个朦胧的目标,到今天我也没有把它说实,因为从3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是多大的一个飞跃?2000年以后,世界计算机产业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现在还不是看得很清楚。

另外,到了100亿以后是不是还不够进500强,那时候是不是门坎又高了呢?这些都是未知数,但我们是冲着500强去的,坚决要向世界500强目标挺进,也许在我的手里实现不了,但是到了杨元庆、郭为手上非实现不可。

”“在R&D(中文译意)方面,我们要向核心技术挺进,我的做法是把面拓宽,技术砸实,一层一层往上去垒,而不是立一杆子,立得挺高,风一吹,杆子就倒了。

我们已经吃过这个亏,我们做激光打印机的时候,是针对着HP某个型号做的,做完了以后,HP新型号又推出来了,立刻把你砸在这儿了。

但是,如果你有很强的R&D前瞻能力,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和销售基础,情况就会好得多。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柳传志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掌握了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三要素”。

建班子的主要内容是:“一把手是有战斗力的班子的核心,第一把手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应该如何进行自身修养?第一把手应该如何选择班子的其他成员,其他成员不合标准怎么办?班子的成员如何进行考核?没有一个意志统一的、有战斗力的班子,什么定战略,带队伍都做不出来。

宗派是形成团结班子的绝症,要杜绝一切可能产生宗派的因素。

”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1确定长远目标;2决定大致分几个阶段;3当前的目标是什么;4选什么道路到达;5行进中要不要调整方向。

带队伍的主要内容是:“兵会打仗吗?兵有积极性吗?要让他们学会炸碉堡。

事业部体制、舰队模式是不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规章制度定得是不是合理?另外包括激励方式、培训和发现人材、企业文化等等。

”柳传志现在要做的是尽量使管理科学化,能实施。

他已经意识到,管理中还有一些艺术性的因素,“但目前还不是很好说。

”讲奉献柳传志认为,自己身上的奉献精神是能够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90年代以前,中国的创业和外国的创业有很大不同,早期在中国创业,没有奉献精神,创业实际很难实现。

如果我比别人多一点什么的话,就多了点这种精神。

”柳传志的奉献精神来自于他对自己境况的清醒认识。

“像我,如果完全没有计算所的背景,没有计算所赋予的各种营养,联想的发展会有很多困难。

联想是国有的,这一条其实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说我们贷款靠信誉,但如果我们不是国有的,光靠信誉行吗?1988年,我们能到香港发展,金海王工程为什么去不了?就因为它是私营的,而我们有科学院出来‘这是我们的公司’。

年青同志不能忘了这个,心里要弄清楚,你做出的成绩主要部分应该归国家。

心里想不透这一点,做着做着,就会出现问题。

”“出问题的做法有三种:一种是把不该得的,随手归到自己包里,归大了就犯了法。

这种情况不少,国家体制也有值得反省的地方;第二种是在合法的外衣下想办法谋私利,比如说,联想是公家的,我再让亲戚朋友开一家公司,把好的业务向它那儿介绍,肥水只流自家田。

这样做国家一点办法都没有,但联想就办不起来了;第三种是找亲信。

老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为了退休之后的切身利益,退休之前急于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在比较合适的岗位,这样接班人就能保证他退休有好的待遇。

厂长这样,常务副厂长这样,书记也这样,就会发生大的矛盾,宗派就出现了。

宗派是癌症,绝对不好治,我也没辙,只能坚决杜绝这种做法。

”柳传志在香港联想的合作者,现在大概有八九千万的股份,二三亿的资产,香港有不少人拿他们两个人做比较,但柳传志说:“我挺值。

我和科学院老同志比,他们今天还在那里做科研,他们什么享受都没有,而我,生活条件在国内已经是一流了,做的事情又符合国家的需求,还需要什么呢?”做贸易是权宜之计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做什么事情,而在于谁在做这些事情。

联想一开始没有资金,也只能替人家卖机器,但柳传志同别人一样,代销机器的时候,已经开始琢磨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怎样的价格和服务才能够更吸引用户?柳传志认为,学会做贸易是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第一步。

“不把贸易做通了,再好的科研产品你也不知道怎样卖,不把制造业搞精良了,好的科研产品的一些特点也会被制造业的粗糙掩盖了。

搞科研的人最怕做贸易,主要是这段苦他没吃过,一定要干下去,一定要对市场有个理解。

会做贸易以后,看问题才会有穿透力。

”到1987、1988年,柳传志已经学会了做贸易,联想代理的ASTPC,一个月能销好几百台。

打通了销售渠道以后,柳传志要自己生产。

“因为我们是计算所的人,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做。

但当时是计划经济,联想很小,国家不可能给我们生产批文,我们怎么说都没有用,因为潜在的能力没有人相信。

我们决定到海外试试,海外没有计划管着你。

就这样,我们把外向型和产业化并作一步跨了。

”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热血汉子来到香港,手里只攥了30万港币,因此,他们到香港也只能和在国内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了解海外市场。

接着联想选择了板卡业务,然后打回国内,为联想PC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我当时一心要形成产业,做贸易只是权宜之计。

今天我这样说,不是我学了《毛选》,事后才说这番话,你可以翻翻1988年的报纸,我当时就是这样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