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整理(1)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1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题(1)1.梭伦改革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负令,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为债务抵押,发展工商业;二是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社会等级,分为四等人,将纳税捐与享有荣誉结合起来。
三是在政治上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会的作用,建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克里斯梯尼改革内容:⑴以地区原则划分的新各地区替代按氏族组成的旧选区⑵以五百人会议替代以前的四百人会议,以此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⑶建立陶放逐法。
3.雅典民主制的意义⑴雅典民主制首创的主权在民原则成为西方民主实践遵循的政治学的基本原理⑵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下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公民政治参与实现的,雅典民主制无疑包含了公民政治参与最早的经验和启示⑶雅典民主制崇尚法治,主张法律至上,受全体公民委托行使权力的人必须按照明确的委托行使权力,必须根据明确的法律行使权力4.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即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问题。
其中心内容是土地问题。
5.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意义⑴古罗马政治制度第一次以共和国概念替代城邦概念,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⑵古罗马共和政体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政体⑶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资本主义法权概念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法律,是罗马人留给人类最宝贵的遗产之一6.墨洛温王朝的土地分封采邑制及特点:法兰克王朝的宫相查理马特,对统治阶级内部的土地占有关系进行改革,实行新的封建土地占有形象即分封采邑制。
采邑是连同居住其上的农民一起分封的,农民过去对国家履行的赋役,现在全部转移到采邑主手里。
特点:国王是全国土地名义上的所有者,他把大部分土地分封给教俗大封建主->公爵、伯爵和大主教及修道院长;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分封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士7.中世纪欧洲封建领主土地分封制的结果:在各个封建领地内,政治统治权力与土地所有权实现高度合一,而整个国家层面上,王权或国家权力则极为分散。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复习重点笔记资料整理
西方政治制度导言01、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中起决定性部分是(国体),内容决定形式,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
02、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指的是(政体),国家形式的重要内容是(政体)。
03、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统治者如何进行统治的是(政体),“政府”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府指(国家中央行政机关)。
04、(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准则。
05、“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这句话指(国家结构)。
作为一政治概念,“西方”指的是(欧美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
06、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在地理概念中,“西方”指的是(欧美两大洲)。
07、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基本上仿照了英、美两国的制度)。
08、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形式是(国家性质)。
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09、(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科的创始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句话出自(马克思)。
10、“人们不应该停留在孤立地、静止地描述某一种政治制度,而是要说明它为什么是那样的原因”,这句话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
11、“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句话反映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2、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治制度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13、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18世纪中影响了所有欧美国家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作者是(孟德斯鸠)。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被喻为政治学创立的标志,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比较研究)。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分析),它阐述了(政治统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复习提要第一章:1、近代资产阶级学者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①卢梭对启蒙运动的贡献主要是:社会契约理论和反思与忏悔精神。
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等。
在其最重要的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卢梭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契约理论。
而在《忏悔录》中,卢梭以自传的形式,剖析了人性的诸多弱点,被认为是人性反思与忏悔的经典之作②孟德斯鸠被称为现代化政治制度的设计师。
在《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他提出了完备可行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理论,从而为现代政治制度设计出了基本框架和蓝图。
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演变论,指出社会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原因,只能通过科学而非上帝的意志来加以揭示。
他以理性论反对中世纪以来的神性论,抨击天主教会和宗教迷信,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
③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学派这是以狄德罗、达朗贝尔、霍尔巴赫和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围绕《百科全书》的编撰而形成的思想学术流派百科全书学派高举科学和理性的批判大旗,揭露和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用科学知识点亮了人们的头脑。
他们从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出发,宣扬唯物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学说教;宣扬主权在民的思想,以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宣传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如牛顿力学和近代物理学,批判唯心论和宗教神学。
2、当代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 (1) 君主立宪制①二元君主制指国家的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国家拥有两个权力系统,但君主地位高于议会,君主权力超过宪法权力的一种政体。
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二战结束前的日本,当代的摩洛哥、约旦等、尼泊尔、科威特②议会君主立宪制:指国家的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但议会地位高于君主的一种政体。
(简称议会君主制)是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 凡尔登和约2. 黄金诏书3. 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4. 责任内阁制5. 塞尔维·图里阿改革6. 《独立宣言》二、简答题1.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2. 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哪些政治体制?三、论述题论述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变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答案一、名词解释1. 凡尔登和约:查理的儿子路易死后,843年,他的儿子们取得和解,签订了凡尔登和约,依据这一和约,长子罗退尔分得了法兰克中部包括今日意大利在内的广大地区,并继承了一段时期空有其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
次子路易则分得了法兰克东部即莱茵河与易伯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幼子秃头查理则分得了法兰克西部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后来的意、德、法三国的版图的基础。
2. 黄金诏书:1347年,查理四世选为帝国皇帝,于1356年颁布“黄金诏书”。
规定皇帝须由诸侯选举,选举会议由大主教主持,表决决定。
选侯会议每年一次,全国性问题由会议决定,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独立权利,领地世袭。
诏书承认“私战”合法性。
诏书是对德国封建割据局面合法性的进一步肯定,是“德国多头政治的根本法”。
3. 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亨利八世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遵循其旨意所进行的政府机构的全面改革,在英国的政治制度史上意义深远,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之为“政府革命”4.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18世纪初乔治一世时期产生,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利: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废除内阁.5. 塞尔维·图里阿改革:罗马王政时期的第六个国王即赛尔维·图里阿(前578至前534)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被保护民的矛盾,进行了重大改革。
一是按财产划分五个等级。
二是按财产等级规定兵役义务。
三是创立森都利亚大会。
四是废除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划分四个区域。
标志着罗马国家出现。
6. 《独立宣言》1776年北美英属13个殖民地的代表,通过了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的《独立宣言》,是美国的第一个宪法性的正式文献。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备考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考试复习备考资料一、名词解释1、小选区制:指一个选区只选一名议员,只能采用多数票制,即候选人以获得相对多数票即当选的选区划分制度,对大党有利。
2、大选区制:又称复选区制,即每个选区可选出两名以上的代表,这个使小党虽然票数较少,但是也可能分得相应的议席,选民的选举机会也多一点。
3、比例代表制:是使得各政党所得的议席与其所得的选票成正比的计票方式。
小党如得到一名议席所需选票,便可以选出一名议员。
这种制度只能在大选区制实行。
4、成文宪法:指一个国家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
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一经产生,确定在该成文法典中的法律规范即为宪法规范。
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以其所规定的宪法规范的肯定性、明确性、集中性和便于了解等特点,为各国制宪活动所看中,因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成文宪法。
5、不成文宪法:指一个国家没有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其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通过一般法律文件表现出来。
英国是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国家。
6、议会党团:是由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或几个利益观点相同的政党的议员组成的政党集团,也由一个政党的议员分别组成几个议会党团的。
议会党团必须是体制内的政党,并且在议会中有法定数量的议员才能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提供议案,统一本党议员的思想和行动,组织指挥本党议员的活动,保证本党提出的议案得以通过,参与议会领导等。
7、内阁制政府:又称责任内阁制,是一种以内阁制为核心来领导和组织国家政务管理的政府组织形式。
有四大特点:(1)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者政党联盟组成(2)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有监督权和倒阁权(3)国家的元首和内阁政府首脑由两人分别担任(4)内阁是一个集体决策班子,内阁成员共同对所制定的政策负责。
最早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是英国。
8、虚位元首:元首在法律上居于很高地位,享有广泛的权力,但实际上没有实权,有一些权力也不能够独立行使,只具有象征性的地位,享有礼仪性的权力,是一个位高而权虚的元首。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第一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第一节政治制度基本概念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一、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二、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生(一)市场经济发展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二)西方古典政治制度及其文化的历史传承(三)限权原则(四)公民权利原则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发展完善(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及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第二节国家形式一、政体(一)议会制①议会君主制②议会共和制(二)总统制(三)半总统制(四)其他政体形式①瑞士委员会制度②二元君主制二、国家结构(一)单一制国家(二)联邦制国家第二章当代西方国家宪法概述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及宪法的类型一、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内容特征(二)宪法的法律特征(三)宪法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特征二、宪法的类型(一)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三)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四)联邦宪法和州宪法第二节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主权在民”的原则二、法治主义原则三、分权制衡原则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一)公民基本权利概念与人权概念(二)公民基本权利内容①财产权②平等权③自由权④受益权⑤参政权(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第三节宪法的保障制度一、宪法的修改(一)修改宪法的提议权归属(二)修改宪法的批准程序(三)修改宪法的限制二、宪法的解释(一)宪法解释权的归属(二)宪法解释的方法三、违宪审查制度(一)违宪审查的方式(二)违宪制裁的方式第三章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第一节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一)普遍选举权原则(二)平等选举权原则(三)直接选举权原则(四)秘密投票原则二、西方国家选举监督制度的建立(一)选举监督制度的形成(二)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三)选举监督权的行使①社会监督②司法监督第二节选举方式、选举类型、选举组织及选举参与一、西方国家选举方式——竞选(一)竞选方式产生的条件及其意义(二)竞选活动的基本要素①竞选宣传②竞选班子③竞选经费④竞选规则二、选举的类型(一)大选(二)中期选举(三)预选(四)总统选举(五)议会选举(六)地方选举三、选举组织四、选举的参与(一)选民资格及选民登记制度①选民资格②选民登记制度(二)候选人资格及候选人提名制度①候选人资格②候选人提名制度第三节选区划分和选票计算一、选区的划分(一)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二)选区划分(三)不同的选区划分方法产生的影响二、选票计算(一)多数代表制①相对多数代表作②绝对多数代表制③对多数代表制的分析(二)比例代表制①“当选基数”的计票方法②对比例代表制的分析(三)混合代表制第四章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第一节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分类一、政党的含义和特征(一)政党的含义(二)政党的特征二、近现代意义上西方政党产生的基础和方式(一)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二)西方国家政党产生的途径三、政党的类型第二节政党的法律地位及功能一、政党的法律地位二、政党的功能(一)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二)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培养和录用政治精英,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三)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四)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与公民的利益(五)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第三节政党制度一、政党制度的含义二、政党制度的分类(一)专制的一党制或独裁的一党制①法西斯一党制②非洲国家的一党制(二)民主的一党制或一党居优制①日本的一党多元制②印度的一党多元制四、两党制及其比较分析(一)英国的两党制①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和演变②英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③英国两党制的组织特点(二)美国的两党制①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②美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③美国两党制的组织特点(三)英美两党制长期稳定的原因①选举制度因素②历史二元因素③政党制度因素④政治文化因素(四)对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一)多党制的特征和基本类型①左右两翼政党或政党联盟主导的多党制1)法国多党制2)德国的多党制②碎分化的多党制1)意大利多党制2)俄罗斯多党制(二)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的多党制第四节20世纪末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变化的新特点及政党制度的改革一、20世纪末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变化的新特点二、西方国家主要政党为应对挑战而进行的一系列政党体制改革第五章当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第一节议会的主体、结构和组织一、议会的主体:议员(一)议员的资格(二)议员的产生和任期(三)议员的权利和义务二、议会的结构:一院制和两院制(一)一院制和两院制的由来和发展(二)各国采纳两院制或一院制的实际原因三、议会的组织机构(一)议会的领导机构①个人性制度的议会领导机构:议长②集体性质的议会领导机构(二)议会的委员会①常设委员会或常务员委员②临时委员会或特别委员会③两院联合委员会④全院委员会(三)议会的咨询与服务机构①议会办公厅②元老委员会③其他咨询和服务机构第二节议会的职权一、立法权(一)提出法案(二)审议(讨论)法案(三)通过法案(四)公布法律二、财政权三、监督权(一)质询权(二)倒阁权(三)调查权(四)弹劾权(五)议会监督政府的其他形式四、议会的其他职权(一)批准条约权(二)批准人事任命权第三节议会的会议和议事原则一、议会的会议(一)常会(例行会议)(二)非常会议(包括临时会议、特别会议和紧急会议)(三)议会的休会(四)议会的闭会(五)议会的解散二、议会的议事规则(一)法定人数规则(二)会议公开规则(三)一事不再议规则(四)议员在会议中发言不得追究规则(五)法案必须两院一致通过规则第四节议会的地位及其作用一、当代西方国家议会制度是对近现代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二、当代西方国家议会传统地位面临的挑战及议会权力的削弱(一)主要原因(二)主要表现①议会的传统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②议会反映和表达选民利益和意志的职能受到挑战③议会不能垄断制定法律的权力④议会推翻政府的权力受到削弱三、当代西方国家议会的现实地位及其作用(一)议会的传统地位仍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二)作为代议机构,议会仍然是反映和表达民意的代表机构(三)辩论和审议议案获法律草案成为西方国家议会更加重要的职能(四)当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在监督政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六章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第一节国家元首一、国家元首的概念(一)国家元首是最早产生的国家机构(二)在西方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国家元首一般指君主二、国家元首的形式(一)个人国家元首(二)集体国家元首(三)没有国家元首或国家元首不明确三、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一)元首的世袭制(二)元首的选举制四、国家元首的任期(一)终身任期制(二)限期任职制五、国家元首的地位及职权(一)元首的地位(二)元首的职权(英日美法德)第二节中央政府一、“政府”的概念(一)内阁(二)中央政府与内阁二、政府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一)原则①相容或不相容原则②禁止和从事经营行业原则③政府成员必须是文职而非军职原则(二)形式①内阁制政府②总统制政府③混合制政府④瑞士的委员制政府三、政府的构成(一)政府首脑及其办事机构(英美法德日俄)(二)政府部长及政府各部(英美法德日俄)(三)政府中的其他机构四、政府的职权及其责任(一)政府的职权(二)政府的责任五、政府的决策(一)政府的决策形式(二)政府的决策过程第三节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立法概况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四、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局限性第四节当代西方国家行政制度的改革一、西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二、当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三、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第七章当代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第一节司法制度的概述一、司法权的特点(一)被动性(二)终局性(三)依法性(四)权威性(五)中立性二、司法权的功能(一)解决纠纷(二)制定公共政策(三)制衡权力(四)保障权利(五)警示教育三、司法原则(一)司法公正原则(二)司法独立原则(三)司法民主原则第二节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一、法院(一)法院的分类(二)英美法德的法院组织二、检察机关(一)检察机关的组织设置(二)检察机关的职权三、司法行政机关第三节审判工作制度一、审级制度二、法官制度三、陪审制度四、法律制度第八章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监督制度第一节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一、公民监督制约政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二、公民监督制约政府的方式(一)知情权(二)以集体方式行使的监督制约权①选举和罢免②公民投票③集体游行示威(三)以个体方式行使的监督制约权①批评建议②参与听证③提起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三、公民监督的政治作用第二节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和监督一、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二、利益集团的主要活动方式三、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一)实现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衡(二)敦促政府弥补漏洞(三)督促公职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第三节大众传媒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一、言论出版自由与大众传媒的地位二、大众传媒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一)设定议程(二)批评监督政府三、大众传媒的政治作用。
西方政治制度重点总结
4、法制――意为国家法律、法令、法规的一套设施和制度,其重点是落实在法的强制性、合法性、技术性。 5、宪法委员会――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中比较重要的监督机构。 6、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7、纯粹法学――是指把法律作为一个摆脱道德和政治价值判断的、纯粹属于“社会技术问题”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第三章 选举制度 一、单选、多选知识点 1、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产生于奴隶制国家;选举制度包括选举原则、选举组织、选举程序等。 2、 在古希腊的雅典, 惟一需要依据当选者的才能进行选举的职位是十将军。 斯巴达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寡头政体, 其政治构架主要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3、等级会议也称三级会议,在法国,等级会议在强化王权、打破封建割据、促进市场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在英国,等级会议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促进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的联合。 4、1689 年的《权利法案》规定英国国会议员实行“自由选举”。1832 年,英国议会制定“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 法”, 实行选举改革。 在英国选举改革法公布后不久, 便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爆发了争取普选权为目标的运动是宪章运动。 5、标志着普选制在英国趋于成熟的是人民代表制法。英国男女公民的选举年龄同等地降为 18 岁是在 1970 年。 6、在法国,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的标准在于是否缴纳土地税和人头税。1974 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又将对公 民选举权的年龄限制由原来的 21 岁降低到 18 岁。1794 年热月政变后,法国实施的选举制度是间接选举。 7、美国基本上实现白人成年男子的普选权是在 1860 年。在美国,曾为放宽对白人选举的限制而制定了祖父条款。 在历史上,美国的人头税向所有成年男子征收。美国南方各州虽未公开通过法律剥夺黑人的选举权,但都通过文化测 验、人头税、祖父条款和白人预选制等措施予以限制。 8、1920 年,美国妇女终于取得了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美国黑人在法律上获得普遍的选举权是在 1970 年。 9、在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中,强调选举权范围的广泛性的是普遍原则。 10、西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秘密投票原则、自由选举原则、选举公开原则。 11、平等原则要求一人一票、每票等值,即要求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而且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 12、就其内容而言,选举争讼主要有选举人名册争讼、选举效力争讼、当选效力争讼。 13、1872 年,英国废止公开投票,开始实行秘密投票制。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 14、公开投票即选举人投票时必须公开表示其意向,从而使自己的选择为大家所共知,其投票方式有:欢呼投票、 唱名投票、举手投票、双记名投票。 15、自由选举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秘密选举。为大众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途径是坚持公开选举。 16、选举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候选人情况公开;选举过程的公开;候选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公布竞 选经费的来源与使用情况。 17、如果从选举制度的角度来考虑,根据选举的实际经验,通常认为决定自由选举的因素主要有秘密选举、差额 选举和选民提出候选人的自由。 18、公开选举与政治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开选举中,有许多方面和环节要向全民公开,主要包括选举规 则、候选人、选举经过、选举结果。 19、金权政治是西方选举制度中原则与实践矛盾的根源。现代西方国家的金权政治赋予金钱以重要地位,金钱政 治最为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20、选民资格是公民参加选举所应满足的法定条件,根据选举资格规定的方式,选举资格可分为肯定资格,否定资格。 21、关于选民资格,西方宪法或选举法一般都以几种积极条件为衡量标准,它们是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和居住条件。 22、对选民资格有一些限制性规定仍普遍存在于西方各国的宪法和选举法中,主要归纳起来有:财产限制、文化 程度限制、居住条件限制、职业限制和年龄限制。 23、总统候选人往往受年龄资格的限制,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年龄资格为 35 岁,德国、法国为 40 岁,意大利 为 50 岁。美国参议员的最低年龄为 30 岁。 24、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从事某种职业者不得竞选议员或其他公职,这属于职业限制。 25、仲裁选举争讼的专门机构有:司法机构、议会、宪法委员会、专门的选举法院。 26、关于选举单位划分方式的设想主要有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以职业代表制划分选举单位的国家是爱尔兰。 地域代表制中的选区类型的划分方式主要有按现存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按人口数目进行划分两种。 27、美国最早形成了间接选举的总统选举人制度,总统和副总统通过选举人选举产生。 28、英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等国的下院选举、美国国会两院及总统选举、日本众议院部分议员的选举都实
西方政治制度学习整理
西方政治制度导言一、基本概念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应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
政体: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具体包括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等。
政体体现一个国家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利分配的关系。
政府制度:主要指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及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中的地位和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的各个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其为一个国家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
制度安排上则具体表现为如何规范和维护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全国政府与成员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
国家结构指的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政体与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直接体现国家的统治者如何进行统治)。
一个国家的政府制度与政体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实行什么样的政体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制度。
政治体制:指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等。
其目的是区别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政治领域的改革只表述为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这个制度的具体形式、具体环节和运作方式来完善政治制度。
就是强调要坚持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指一个国家整个政治统治形式,包含国体、政体、国家结构、政府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所有内容。
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的,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
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020/3/27 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区分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其次,是我们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再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内外政策的形成根源和制定过程。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复习知识要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总论】(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2)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很是激烈,民主的确立几经曲折反复。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发源地,相对比较温和,这个“议会之母”,议会制度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美国在一个广阔的领土上独创了联邦共和政体。
法国则是保皇派和龚共和派旗鼓相当,所以走向了独特的议会制共和制道路。
德国因为独特的国情,走向的与英国不同的是另一种君主立宪制。
这四个国家分别代表近代代议制的一种类型。
【代议制】:代议制指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式,是间接民主,也叫做议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
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代议制民主思想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孕育形成的。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
西方古典城邦时代的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即公民以直接到场的方式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过程。
当17—18世纪近代民主产生的时候,它采取了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不是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而是通过他们的代表。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
②政治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建立自己的政权;封建王权统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原因:启蒙运动确立的原则。
④历史原因:中世纪及古代希腊罗马的一些政治思想和实践。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君主立宪制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二】建立过程:(1)王权来源从神授到议会授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1640-1688年。
②斗争双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斯图亚特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西方政治制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20分)议会党团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或者虽然不是同一政党但政治倾向相同或相近的议员组成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
保守党主要指维护君主制、君主制原则或正统主义原则的政治力量。
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与总统制相对。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
大陆法系又称为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法典为第一法律渊源,法典是各部门法典的系统的综合的首尾一贯的成文法汇编。
欧美体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
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意识形态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行政裁判权: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履行职务中,因为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权、失职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以及各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冲突等进行裁判的权力。
普选制:指所有公民不受歧视性限制地平等享有和自由使用其选举权的现代选举制度,它的确立扩大了公民的政策参与,成为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联邦制:联邦制国家是指若干独立的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
邦联制:指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稳定的联合体。
默示权:即法律没有明确赋予联邦政府,而根据相应的条款可以引申出来的应有的权力。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西方政治制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20分)议会党团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或者虽然不是同一政党但政治倾向相同或相近的议员组成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
保守党主要指维护君主制、君主制原则或正统主义原则的政治力量。
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与总统制相对。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
大陆法系又称为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法典为第一法律渊源,法典是各部门法典的系统的综合的首尾一贯的成文法汇编。
欧美体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
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意识形态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行政裁判权: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履行职务中,因为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权、失职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以及各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冲突等进行裁判的权力。
普选制:指所有公民不受歧视性限制地平等享有和自由使用其选举权的现代选举制度,它的确立扩大了公民的政策参与,成为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联邦制:联邦制国家是指若干独立的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
邦联制:指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稳定的联合体。
默示权:即法律没有明确赋予联邦政府,而根据相应的条款可以引申出来的应有的权力。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
导言45-50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部分。
即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
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
3、政治制度的形式:(1)政体,(2)政府制度,(3)国家结构,(4)政治体制(1)政体: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是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国家机关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
(2)政府制度: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
(3)国家结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4)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
◇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最高权力的构成(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1)有助于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是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
(3)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内政外交及其走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
(4)有助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2、比较研究方法,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西方政治制度笔记
西方政治制度1、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P462、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首先,其实,再次,最后。
(选)P473、早期的雅典城邦是由世袭贵族与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和农民三个等级组成的。
P534、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
P535、克里斯梯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
P546、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征:直接民主,抽签选官,轮番为治。
P557、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P56-578、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员。
P609、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都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
(选)P6110、罗马帝国的统治体制先后采取三种类型,即元首体制、四帝工治体制和君士坦丁制度。
P6111、封建君主制也经历了三种统治形式即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
P6512、自治城市的特征就是自治:一是,二是,三是。
P6613、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P7014、大宪章包括了许多限制国王权利的内容。
P7115、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原则:分权和制约与平衡原则,联邦制原则,权力有限的政府,司法审查原则。
P7416、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政治民主化,行政集权化,多元共治,地区自治。
(简、论)P7617、统治型政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其次,第三。
P7718、治理型政治的重要特征:首先,其次,第三。
P7819、让·不丹是法国大律师,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
P8020、洛克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与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
P8121、卢梭的人民主权。
P8222、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是法国,法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发源地。
P8223、所谓议会主权是指在政府权力内部确立立法权对执行权的最高地位,议会有权制定一切法律。
P8324、政治合法性的概念。
P8425、自从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理论以来,人民主权原则或主权在民原则成为现代政治合法性的坚实基础。
第一章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
第一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1、政治制度的含义是人类社会复杂的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
2、国体的概念社会各阶段在国家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政体的概念即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一个国家的统治阶段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4、国家结构的分类(1)单一制国家:有全国统一的宪法,有统一的国家权力机构,国家拥有一个司法系统,其司法人员由中央任命;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国内各地方政权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对外不具有国家的外部标志;单一制国家在对外关系上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2)联邦制国家:即是由几个联邦组成单位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联盟国家5、代议制和议会制的区别一个是关于民主的概念系列,一个是关于政体的概念系列。
代议制:是一个关于民主的概念,是民主政治制度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一定的政治行为方式及其准则,强调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阶层的参与以及通过一事的方式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
议会制:是关于政体的概念,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封建国家君主专制体制转变成为君主立宪制,后来在这种政体形式基础上又逐渐发展出议会共和制形式6、中西代议制度的主要差异(1)两种制度的本质特征不同西方: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调整资产阶级与其他阶级关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工具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理想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吸收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为中国各族人民服务的(2)两者的主体身份不同西方国家议员大多数是专职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绝大多数是非专职的(3)两个机关的结构不同西方国家议会采用的是一院制或两院制的结构;中国采用的结构是在人大一院制的基础上设立代议机关的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4)代议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不同西方国家存在这比较规范、严格的分权和制约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中国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只存在分工,不存在分权和制衡的问题,双方的关系是单向度的(5)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不同西方国家议会里通常是多党并存的;中国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7、中国人大制度如何完善?(1)提高代表的素质与执政能力一要调整代表结构,让更多与基层民众有直接联系的人进入全国人大,这将有利于增加全国人大的代表性,有利于加强全国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二要改善代表的选举方法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三要强化代表与选举单位的联系,真正接受选民的监督,这将有利于加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2)加强和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这是全国人大建设的重点。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导论 (1)[36页]
实现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衡 敦促政府弥补疏漏 督促公职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第三节 大众传媒对政府 的监督与制约
• 大众传媒包括: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 按照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大众传媒应该 是独立的、自由的、能够反映各种观念与 政见,并且对政府行为构成一种不可替代 的监督作用。
一、言论出版自由与大众传媒地位
• 大众传媒是民主制有效运作的保障。 民主 制的核心是保障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 与,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民主政治的 标志。
• 大众传媒在防止政府滥用权力方面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挖掘丑闻,批评政府是媒体的永恒主题。但它只是一种 软实力并不产生直接的后果。
终极目的是使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符合民主制下的基 本价值规范,使政府权力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履行 着社会公器的职能。
• 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基石。 • 大众传媒作为言论的载体,体现着公民享
受言论出版自由的状况,而对言论自由的 法律保障又是大众传媒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的基础。
• 言论出版自由的发展: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胜 利
报道自由 新知 闻情 自权 由确 立
拥 有 对 当 权 者 的 批 评
科 技 发 展
第八章 当代西方国家 的社会监督指导
• 公民监督 • 利益集团
本章关键词
• 大众传媒 • 言论出版自由
• 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 一个基本原则。
• 从广义上看,分权制衡不仅是国家立法、行政、 司法三权之间的分立和相互制约,还包括各种 非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其中最重 要的是公民、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 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体现了权利制约权 力、社会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思路。社会监督 所具有的广泛性、敏锐性、公开性等特点使其 在权力监督制约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们 与政治监督一起,构成了西方国家全方位的权 力监督制约格局。
西方政治制度
30.多党两极:即在多党制的前提下,形成右翼政党联盟与左翼政党联盟竞争、轮流执政的局面,而且每一联盟都有一个中心党。
31.左右共治:即由于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分别赢得总统选举和国民议会的选举,因而出现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或右翼总统与左翼总理,共同领导政府,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32.压力集团:指为实现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和压力的团体。
70.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71.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及其后的加尔文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廷、提倡个人直接与上帝交流、不需教会作为中介的改革运动。
72.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15.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它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国家被看做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而不属于君主。无论是国王还是政府,其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主权在民原则已成为西方各国宪法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原则。
16.代议制原则: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
7.国情:不仅包括经济制度,而且包括历史特点、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和民族习惯、国际环境、阶级力量的对比,甚至人口、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和选择产生影响。
8.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欧洲各国以及东方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乃至气候、地理等,通过考察和比较,总结了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的政治特征,阐述了政治统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制度导言一、基本概念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应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
政体: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具体包括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等。
政体体现一个国家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利分配的关系。
政府制度:主要指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及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中的地位和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的各个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其为一个国家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
制度安排上则具体表现为如何规范和维护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全国政府与成员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
国家结构指的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政体与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直接体现国家的统治者如何进行统治)。
一个国家的政府制度与政体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实行什么样的政体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制度。
政治体制:指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等。
其目的是区别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政治领域的改革只表述为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这个制度的具体形式、具体环节和运作方式来完善政治制度。
就是强调要坚持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指一个国家整个政治统治形式,包含国体、政体、国家结构、政府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所有内容。
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的,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
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区分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其次,是我们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再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内外政策的形成根源和制定过程。
最后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学科的创始人,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比较研究着手,总结了实现城邦的优良治理的一系列原理,奠定了政治学基础。
著有《政治学》是政治学创立的标志。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欧洲各国以及东方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乃至气候地理等。
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与之相适应的。
但1经济基础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影响各国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情。
(国情:经济制度、历史特点、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和民族习惯、国际环境、阶级力量的对比,人口、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
)任何一种制度,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永恒的,不超越时空而存在,2没有绝对地好或者坏,只能是相对地适合或者不适合某个国家在某一历史阶段上的经济关系和基本国情。
2.比较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
比较政治研究可以有两个取向,分别是:国别研究和跨国研究。
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
我们既要看到相对于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是一个先进的阶级,又要看到,资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后,既要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又要维持对广大劳动者的阶级统治。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的起源。
三个主要阶级:奴隶、外邦人和公民公民:是城邦的成员,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这种特权根据出身而获得。
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制的基础)1.经济改革①颁布“解除债务令”,解除所有土地的抵押关系,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为债务抵押,从而废除债务奴隶制度;②促进工商业发展,改革货币,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2.社会结构改革①将全体雅典公民按照法定财产资格分为四个等级,前三个拥有财产的等级承担赋税相应地享有荣誉。
3.政治改革①按等级抽签选官,公民大会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②设立400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提供议案、处理日常事务;③创立“陪审法庭”。
克里斯提尼改革:平原派(贵族后裔)、海岸派(商人和手工业者)、山地派(农民)1.社会结构改革: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性部落;2.议事会扩大为500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一年一任,抽签决定。
3.建立“陶片放逐法”。
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
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全盛时期。
雅典民主制的特征:直接民主、抽签选官、轮番为治。
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第一,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第二,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第三,在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下,在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地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第四,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的局限性。
第二节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10个氏族=1个库里亚;10库里亚=1部落/特里布罗马=3个部落=30个库里亚=300个氏族1.王政时代政治制度:罗马氏族向罗马国家转变。
库里亚大会:即人民大会。
在通过决议时30个库里亚各有一票表决权。
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决定战争、审判重大案件等。
长老会议:握有收税、征兵、媾和等权力,能操纵库里亚大会并对“王”施加决定性影响。
王:军事首长。
2.共和时代政治制度:人民大会:罗马共和国时代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森杜里亚大会和特里布大会两种形式;森杜里亚大会:立法权、决定战争与媾和问题、选举产生执政官、检察官等普通高级职位,享有部分司法权,公民参政性最高。
6c,图里乌改革,以财产和地域原则设立森杜里亚大会(百人队组成),取代库里亚大会。
每个百人队有一票否决权。
特里布大会:最初只有平民参加(平民大会),日益取代森杜里亚大会成最高立法权的主要机构。
选举权、选举产生财务官、保民官和其它低级官员和司法审判权。
元老院:由王政时代长老会议发展而成,控制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
财政税收、编制预算、监督铸币,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
行政官员:1.执政官(最高行政长官)两人组成,任期一年,互有否决权,最高军事长官、民政权、召集会议、执行决议。
2.独裁官紧急状态下由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职,最高军事权和民政权,有效期最多6个月。
3.行政长官,诉讼方面最高长官,次于执政官。
4.监察官,公民调查、管理公共财产。
5.保民官(特里布大会选出),对官员命令、元老院的决定有否决权。
特点:除独裁官其它都由人民选举出来;无报酬;任职有期限;必须一致通过否则停顿;除独、监、保外官吏对自己行为负责。
3.帝国时代政治制度:(1)三种统治体制:(核心是个人独裁)①元首体制(奥古斯都):屋大维创立“首席元老”“首席公民”凌驾元老院和一切人民之上。
利用合法程序增加个人权力,终身执政、保民、行政官、大省总督。
建立与共和制政权并存的元首新机构,元首的“专员督办”(罗马城公共事务)、“御前会议”(顾问团)、“内务府”(文书、档案、司法),其它机构实际失去相应权力。
②四帝共治:戴克里先创立进入君主制统治时期。
两名“奥古斯都”和两名“凯撒”,元老院政治权力被剥夺,国家权力集中到了以君主为首的官僚机构中。
③君士坦丁体制:皇帝意志成为唯一法律,神化。
是彻底的君主专制政体。
(2)行省制度:有元老院制定法规,缴纳赋税,土地、资源国有,元老院派任总督,有生杀权。
4.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①共和国与城邦的区别不仅在于外延的扩大,更在于内涵的深化。
共和国的观念被后世所吸收,成为现代国家的一种重要形态。
②古罗马的混合政体启迪后世的政治制度设计。
孟德斯鸠在三权分立理论、美国独立后的政治制度设计,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罗马共和国混合政体的制度精神。
③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遗产之一。
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总称,有市民法和万民法两个体系。
市民法:《十二铜表法》、元老院的决议、对法律的解释等。
万民法:所有权和债券的规范。
编撰成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步全面系统的法律。
主张私人权利和平等的精神,为新兴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形成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范本。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第三节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1.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统治体制先后采取三种类型,即元首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和君士坦丁制度。
封建君主制也经历了三种统治形式即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
封建君主制是对西欧封建国家的主要的政治形态的一种统称。
(1)封建君主制度(国家形态封建主义国家)①贵族君主制:封建割据君主制。
与土地分封制相适应,国王实际上是一个大领主统治权仅限自己领地,其它诸侯贵族在自己领地有很大独立性。
(国家形态等级制国家)②等级君主制: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
征税必须获得等级代表会议同意,等级代表会对君主没有约束力。
(国家形态绝对主义国家)③专制君主制:封建君主制的最高和最后形式。
君主拥有绝对至上的权力,取消了各封建领主的一切权力,掌控国家全部职权。
设立枢密院,由国王直接操纵,制定法令、掌握最高司法权。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要求)2.中世纪自治城市制度(少数自治城市采用城市共和制)特征就是自治:一是人身自由; 二是司法自治;三是行政自治。
3.分析中世纪封建制度对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考纲解读P19)第四节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1.近代国家的兴起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廷,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的改革运动。
实际上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领域的继续;启蒙运动,激烈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以理性、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理论为武器,宣扬每个人都享有“自由”“财产”和“生命安全”等“天赋权利”)。
启蒙运动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欧从精神上走出中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继续。
2.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以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度、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度、法国的议会共和制度为代表。
(1)近代史上第一个确立宪政制度的国家——英国。
①《大宪章》:贵族反抗国王专断权力的产物,确立贵族和教会的封建特权,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之上的原则。
②英国革命与短暂的共和政体:查理一世,议会与王权矛盾加深,因议会提请《人民权利请愿书》被解散。
议会与国王内战,处死查理一世,废除君主政体,建立共和政体,实际由军事领袖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回国,旧王朝复辟。
③光荣革命: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企图恢复君主专制,被废黜,由威廉和玛丽共同治理英国,并签订权利宣言即《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肯定议会立法权,实际上确立议会地位高于国王地位。